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所有公式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所有公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公式有哪些?在数学学习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是很频繁的,正余弦定理指定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揭示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重要定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所有公式,供参考。
数学不好的人五大特征高中数学最无耻的得分技巧高考考场上数学拿高分的技巧如何判断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1正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即:a/sinA=b/sinB=c/sinC=2R.面积公式:S△=1/2bcsinA=1/2absinC=1/2acsinB.1.正弦定理的变形及应用变形:(1)a=2RsinA,b=2RsinB,c=2RsinC(2)sinA∶sinB∶sinC=a∶b∶c(3)sinA=a/2R,sinB=b/2R,sinC=c/2R.应用(1)利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问题:a.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b.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一般地,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有两解、一解.(2)正弦定理,可以用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三角形中边角关系转化.例如:在判断三角形形状时,经常把a、b、c分别用2RsinA、2RsinB、2RsinC来代替.2.余弦定理在△ABC中,有a2=b2+c2-2bccosA;b2=c2+a2-2accosB;c2=a2+b2-2abcosC;变形公式:cosA=b2+c2-a2/2bc,cosB=c2+a2-b2/2ac,cosC=a2+b2-c2/2ab在三角形中,我们把三条边(a、b、c)和三个内角(A、B、C)称为六个基本元素,只要已知其中的三个元素(至少一个是边),便。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这个角的正弦。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a/sinA=b/sinB=c/sinC=2R(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正弦定理(Sine theorem)(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一边,解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解三角形(3)运用a:b:c=sinA:sinB:sinC解决角之间的转换关系证明步骤1 在锐角△ABC中,设BC=a,AC=b,AB=c。
作CH⊥AB垂足为点HCH=a·sinB CH=b·sinA ∴a·sinB=b·sinA 得到a/sinA=b/sinB 同理,在△ABC中,b/sinB=c/sinC 步骤 2. 证明a/sinA=b/sinB=c/sinC=2R: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交⊙O于D. 连接DA. 因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度因为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等于∠ACB. 所以c/sinC=c/sinD=BD=2R 类似可证其余两个等式。
意义正弦定理指出了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对应角的正弦值之间的一个关系式。
也就是任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扩展余弦定理(第二余弦定理)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邻边和斜边的比值叫这个锐角的余弦值余弦定理是揭示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重要定理,直接运用它可解决一类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或者是已知三个边求角的问题,若对余弦定理加以变形并适当移于其它知识,则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灵活。
余弦定理性质对于任意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两倍积,若三边为a,b,c 三角为A,B,C ,则满足性质——a^2 = b^2+ c^2 - 2·b·c·c os A b^2 = a^2 + c^2 - 2·a·c·c os B c^2 = a^2 + b^2 - 2·a·b·cos C c os C = (a^2 + b^2 - c^2) / (2·a·b) c os B = (a^2 + c^2 -b^2) / (2·a·c) c os A = (c^2 + b^2 - a^2) / (2·b·c)。
正、余弦定理及应用举例
02
余弦定理
定义与性质
定义
余弦定理是三角形中的重要定理,它 描述了三角形三边与其对应角的余弦 值之间的关系。
性质
余弦定理具有对称性,即交换任意两 边及其对应的角,定理仍然成立。此 外,余弦定理还可以用来判断三角形 的形状。
证明方法
证明方法一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模长的性质来 证明余弦定理。
VS
定理应用举例
总结词
正弦定理在解决三角形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求三角形边长、角度等。
详细描述
利用正弦定理,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三角形问题,例如求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例如,已知三角形的 两边及其夹角,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出第三边的长度。此外,正弦定理还可以用于判断三角形的 解的个数和类型,以及解决一些几何作图问题。
正、余弦定理及应用 举例
目录
• 正弦定理 • 余弦定理 •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 正、余弦定理的扩展与推广 • 正、余弦定理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01
正弦定理
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正弦定理是三角形中一个基本的定理 ,它描述了三角形边长和对应角的正 弦值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正弦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 一边与其对应的角的正弦值的比等于 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也等于其他两 边与它们的对应角的正弦值的比。
证明方法二
通过作高线,将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再利用勾股定理来证明余弦定理。
定理应用举例
应用一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
应用二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存在两个角相等,则 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应用三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工程设计等。例如,在测量中,可以 利用余弦定理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中考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的计算与应用
中考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的计算与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是三角函数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也是中考数学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和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介绍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一、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a、b、c,且对应的角为A、B、C,则正弦定理可以表示为:a/sinA = b/sinB = c/sinC根据正弦定理,我们可以计算未知边长或角度的值。
例如,已知两条边和夹角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来计算第三条边的长度或第三个角的大小。
例题1:已知三角形ABC,AB=8cm,AC=6cm,∠B=60°,求∠A和BC的长度。
解:根据正弦定理可得:8/sinA = 6/sin60°sinA = 8*sin60°/6A = arcsin(8*sin60°/6) ≈ 54.6°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可得∠C = 180° - ∠A - ∠B = 180° - 54.6° - 60° = 65.4°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得BC的长度:BC/sin65.4° = 6/sin60°BC = 6*sin65.4°/sin60° ≈ 6.87cm所以,∠A ≈ 54.6°,BC ≈ 6.87cm。
二、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a、b、c,且对应的角为A、B、C,则余弦定理可以表示为:c² = a² + b² - 2ab*cosC根据余弦定理,我们可以计算任意一个角的余弦值或者未知边长的长度,进而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各种问题。
例题2:已知三角形ABC,AB=7cm,AC=5cm,∠B=60°,求∠A和BC的长度。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基本图形,研究三角形的性质与定理在数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三角形中的三个重要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一、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研究三角形中角度和边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定理。
给定一个三角形,设其三个内角分别为A、B、C,对应的边长为a、b、c。
那么,正弦定理可以表述为:sin(A) / a = sin(B) / b = sin(C) / c其中,sin(A)表示A角的正弦值,a表示边a的长度。
正弦定理可以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得出。
二、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研究三角形中角度和边长之间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定理。
给定一个三角形,设其三个内角分别为A、B、C,对应的边长为a、b、c。
那么,余弦定理可以表述为:c^2 = a^2 + b^2 - 2ab * cos(C)其中,cos(C)表示C角的余弦值,c表示边c的长度。
余弦定理可以用来求解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度,进而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给定一个三角形,设其底边长度为b,对应的高为h。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S=1/2*b*h其中,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还可以使用海伦公式。
海伦公式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三边长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其公式如下:S=√(p*(p-a)*(p-b)*(p-c))其中,p表示三角形的半周长,计算公式为:p=(a+b+c)/2在使用海伦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时,需确保三条边长满足三角不等式,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
总结:通过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解决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给出了通过角度和边长计算三角形的方法,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提供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途径。
这些定理在三角形等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解题和扩展应用都非常有帮助。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ABC中,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R为△ABC外接圆半径,则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 2R余弦定理:a^2 = b^2 + c^2 - 2bccosA;b^2 = c^2 + a^2 - 2cacosB;c^2 = a^2 + b^2 - 2abcosC可以通过变形得到以下公式:cosA = (b^2 + c^2 - a^2) / 2bc;cosB = (c^2 + a^2 - b^2) / 2ac;cosC = (a^2 + b^2 - c^2) / 2ab同时还有以下关系:a = 2RsinA;b = 2RsinB;c = 2RsinCa:b:c =asinB = bsinA;bsinC = csinB;asinC = csinAABC的面积S = absinC = bcsinA = acsinB = r其中r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可以通过S = (a + b + c)r得到。
选择题:1.在△ABC中,已知a = 2,b = 6,A = 45°,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2个。
2.在△ABC中,A = 60°,AB = 2,且△ABC的面积为3,则BC的长为3.3.已知在△ABC中,a = x,b = 2,B = 45°,若三角形有两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2<x<22.4.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1,3,x,则x的取值范围是(8,10)。
注:原文中存在格式错误,已经进行修正。
整理得2c=b+bc,因为c≠0,所以等式两边同时除以c,得到2=c+b,解得c=2/(b+1)。
在△ABC中,已知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C的面积为315,b-c=2,cosA=1/4,求a的值。
解析:由cosA=1/4,得到sinA=√15/4,S△ABC=bcsinA=bc*√15/4=315,因此bc=24.又因为b-c=2,所以b^2-2bc+c^2=4,联立解得b^2+c^2=52.由余弦定理得,a=b+c-2bccosA=52-2*24*(1/4)=64,因此a=8.在△ABC中,已知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π/4,b^2-a^2=c^2/2.1)求tanC的值;2)若△ABC的面积为3,求b的值。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推导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推导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且常用的概念,其中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基本工具。
本文将介绍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并探讨其应用。
一、余弦定理的推导余弦定理用于计算三角形任意一边的长度,其表达式为:c² = a² + b² - 2ab * cos(C)其中,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C 表示夹角C的度数。
我们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令 a=BC,b=AC,c=AB,角A的度数为α,角B的度数为β,角C的度数为γ。
根据三角形的角度关系可知,α = 180° - β - γ。
根据余弦定理的定义可得:c² = a² + b² - 2ab * cos(C)将 a=BC,b=AC,c=AB 代入,得到:AB² = BC² + AC² - 2 × BC × AC × cos(γ)将γ 替换为α+β,得到:AB² = BC² + AC² - 2 × BC × AC × cos(α+β)使用余弦的和差化简公式可得:AB² = BC² + AC² - 2 × BC × AC × [cosα*cosβ - sinα*sinβ]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AB² = BC² + AC² - 2 × BC × AC × [cosα*cosβ - (1 - cos²α)(1 -cos²β)^(1/2)]经过化简,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余弦定理表达式:AB² = BC² + AC² - 2 × BC × AC × cosα*cosβ + 2 × BC × AC ×sinα*sinβ二、正弦定理的推导正弦定理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sinA = b/sinB = c/sinC根据这个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正弦定理的表达式。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1. 三角形常用公式:A +B +C =π;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ca sin B ;2.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A>B ⇔a>b,a+b>c,a-b<c ;; 3.正弦定理:A asin =Bb sin =Ccsin =2R (外接圆直径);正弦定理的变式:⎪⎩⎪⎨⎧===C R c B R b AR a sin 2sin 2sin 2;a ∶b ∶c =sin A ∶sin B ∶sinC .4.正弦定理应用范围: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及一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③几何作图时,存在多种情况.如已知a 、b 及A ,求作三角形时,要分类讨论,确定解的个数.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有如下的情况: (1)A 为锐角a=bsin A bsin A<a<b a b ≥ 一解 两解 一解(2)A 为锐角或钝角 当a>b 时有一解.5.余弦定理 a 2=b 2+c 2-2bccosA .c 2=a 2+b 2-2abcosC .b 2=a 2+c 2-2accosB . 若用三边表示角,余弦定理可以写为、6.余弦定理应用范围:(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可求出三个内角;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可求出第三边.知识点1 运用判断三角形形状例题1在△ABC 中已知acosB=bcosA,试判断△ABC 的形状.【分析】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可以将三角形中的边用角表示,也可将角用边来表示.从中找到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答案】解法1:由扩充的正弦定理:代入已知式 2RsinAcosB=2RsinBcosAsinAcosB-cosAsinB=0 , sin(A-B)=0A-B=0 ∴A=B 即△ABC 为等腰三角形解法2:由余弦定理: 22222222bca cb b ac b c a a -+⋅=-+⋅ 22b a = ∴ b a = 即△ABC 为等腰三角形.巩固练习1.在中,若2222sin sin 2cos cos b C c B b B C +=,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在ABC ∆中,已知a 2tanB=b 2tanA,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3.已知ABC ∆中,有cos 2cos sin cos 2cos sin A C BA B C+=+,判断三角形形状.知识点2 运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解三角形问题中正、余弦定理的选择:(1)在下述情况下应首先使用余弦定理:①已知三条边(边边边),求三个角;②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边角边),求其它一边和两角;(2)在下述情况下应首先使用正弦定理:①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边边角),求其它一边和两角;②已知两角和任一边(角角边、角边角),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例题2 在△ABC 中,已知3=a ,2=b ,B=45︒ 求A 、C 及c .【分析】在解斜三角形应用过程中,注意要灵活地选择正弦定和余弦定理,解得其它的边和角【答案】解法1:由正弦定理得:23245sin 3sin sin === b B a A ∵B=45︒<90︒ 即b <a ∴A=60︒或120︒当A=60︒时C=75︒ 22645sin 75sin 2sin sin +===BC b c 当A=120︒时C=15︒ 22645sin 15sin 2sin sin -===B C b c 解法2:设c =x 由余弦定理 B ac c a b cos 2222-+=将已知条件代入,整理:0162=+-x x 解之:226±=x当226+=c 时2)13(231226223)226(22cos 22221=++=+⋅⋅-++=-+=bc a c b A 从而A=60︒ ,C=75︒ 当226-=c 时同理可求得:A=120︒ 巩固练习1.已知在ABC ∆中,2,6,45==︒=∠BC AB A在ABC ∆中,213,2tan tan +=-=c b bb c B A ,求三内角2.在ABC ∆中,已知B C A 2=+,32tan tan +=⋅C A ,求A 、B 、C 的大小,又知顶点C 的对边C 上的高等于34,求三角形各边a 、b 、c 的长.知识点3 解决与三角形在关的证明、计算问题例题3 已知A 、B 、C 为锐角,tanA=1,tanB=2,tanC=3,求A+B+C 的值.【分析】本题是要求角,要求角先要求出这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根据角的范围确定角.本题应先求出A+B 和C 的正切值,再一次运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出A+B+C .【答案】 A B C 、、为锐角 ∴<++<0270°°A B C 又,,由公式可得tan tan A B ==12tan()tan tan tan tan A B A B A B +=+-⋅=+-=-112123[]tan()tan ()A B C A B C ++=++=++-+⋅tan()tan tan()tan A B C A B C 1 =-+--⨯33133() =0所以A+B+C=πsin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cos 2222221336ααββααββ-++-+=221336-+=(cos cos sin sin )αβαβ --=-25936cos()αβ∴-=cos()αβ5972巩固练习1.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设a+c=2b,A-C=3π,求sinB 的值.2.在中,a ,b ,c 分别是的对边长,已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求的大小及的值.3.在ABC ∆中,若4,5==b a且3231)cos(=-B A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例题4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证明:C B A cb a sin )sin(222-=-.【分析】在用三角式的恒等变形证明三角形中的三角等式时,其解题的一般规律是:二项化积、倍角公式,提取公因式,再化积.遇有三角式的平方项,则利用半角公式降次.【答案】证法一:由正弦定理得C A B C B A c b a 2222222sin 22cos 2cos sin sin sin -=-=-=C A B A B 2sin 2)sin()sin(2-+-=CB AC 2sin )sin(sin -=C B A sin )sin(-.证法二: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cosA,则222c b a -=22cos 2cA bc c -=1-c b 2∙cosA,又由正弦定理得c b =C Bsin sin ,∴222cb a -=1-C B sin sin 2∙cosA=C A B C sin cos sin 2sin -=C A B B A sin cos sin 2)sin(-+=C A B B A sin cos sin cos sin -=C B A sin )sin(-. 证法三:C B A sin )sin(-=CAB B A sin cos sin cos sin -. 由正弦定理得cbC B c a C A ==sin sin ,sin sin ,∴CB A sin )sin(-=cAb B a cos cos -,又由余弦定理得C B A sin )sin(-=cbc a c b b ac b c a a 22222222-+⋅--+⋅=22222222)()(c a c b b c a -+--+=222c b a -.巩固练习1.已知锐角三角形ABC 中,3sin()5A B +=,1sin()5A B -=. (1)求证tan 2tan A B =;(2)设3AB =,求AB 边上的高.参考答案课堂互动例题1 巩固练习1.【答案】[解法1]:由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R 为外接圆的半径,将原式化为22228sin sin 8sin sin cos cos R B C R B C B C =,sin sin 0B C ≠,sin sin cos cos B C B C ∴=. 即cos()0B C +=,90B C ∴+=,90A =.故为直角三角形[解法2]:将已知等式变为2222(1cos )(1cos )2cos cos b C c B b B C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22222222a b c a c b b c b c ab ac ⎛⎫⎛⎫+-+-+-⋅-⋅ ⎪ ⎪⎝⎭⎝⎭222222222a c b a b c bc ac ab+-+-=⋅⋅,即22b c +22222222()()4a b c a c b a ⎡⎤+-++-⎣⎦=也即222b c a +=,故为直角三角形.2.【答案】解法1:由已知得A A b B B a cos sin cos sin 22=,由正弦定理得AAB B B A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22=,∵sinAsinB ≠0,∴sinAcosA=sinBcosB,即sin2A=sin2B,∴2A=2B 或2A=1800-2B,即A=B 或A+B=900.∴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法2: 由已知得A A bB B a cos sin cos sin 22=,由正弦定理得A a b b a cos cosB 22=,即Ab a cos cosB =,又由余弦定理得bcac b b a 22ac b -c a 222222-+=+,整理得(a 2-b 2)(a 2+b 2-c 2)=0,∴a=b,或a 2+b 2=c 2, ∴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3.解:由已知得例题2 巩固练习1.【答案】解法1:由正弦定理,得2345sin 26sin =︒=C 因3226sin =⨯=⋅A AB 6,2==AB BC 由623<<,则有二解,即︒=∠60C 或︒=∠120C︒=︒-︒-︒=∠754560180B 或︒=︒-︒-︒=∠1545120180B故13sin sin +=⇒⋅=AC B ABC AC 或13-=AC ,︒=∠︒=∠15,120B C ︒=∠︒=∠75,60B C 解法2:令AC=b ,则由余弦定理222245cos 62)6(=︒-+b b 1302322±=⇒=+-b b b又C b b cos 222)6(222⋅-+=︒=∠±=⇒60,21cos C C 或︒=∠120C ︒=︒+︒-︒=∠⇒75)6045(180B 或︒=︒+︒-︒=∠15)12045(180B . 2【答案】由已知有bc B A 21tan tan =+,化简并利用正弦定理:B C B A B A B A sin sin 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 BCB A B A sin sin 2sin cos )sin(=+0cos sin 2sin =-A C C由0sin ≠,故︒=⇒=6021cos A A 由213+=cb,可设k c k b 2,)13(=+=,由余弦定理,得 k a k k k a 6)13(24)13(22222=⇒+-++=由正弦定理Cc A a sin sin =得 226232sin sin =⋅==kk a A c C 由b c <则C 是锐角,故︒=--︒=︒=75180,45C A B C3.【答案】由已知,得2C A B +=,又由︒=++180C B A ︒=⇒60B 故4160cos sin sin 2=︒=C A ①又由B c a S ABC sin 2134⋅⋅==∆164334=⇒=⇒ac ac ② 故64)sin ()sin (sin sin 22===C c A a C A ac 8sin sin ==⇒Cc A a由3460sin 8sin 8sin sin =︒⋅=⋅==B AB a b 则21260cos cos 222=-+=︒=ac b c a B即964848)(3)(222=+=+⇒=-+c a ac b c a 64=+⇒c a ③ 把③与②联立,得)26(2),26(2-=+=c a 或)26(2),26(2+=-=c a4.【答案】由已知B C A 2=+,及︒=+︒=⇒︒=++120,60180C A B C B A由CA C A C A tan tan 1tan tan )tan(-+=+及32tan tan ,3)tan(+=⋅-=+C A C A得33tan tan +=+C A ,以C A tan ,tan 为一元二次方程032)33(2=+++-x x 的两个根,解方程,得⎩⎨⎧+==32tan 1tan C A 或⎩⎨⎧=+=1tan 32tan C A ⎩⎨⎧︒=︒=⇒7545C A 或⎩⎨⎧︒=︒=4575C A 若︒=︒=75,45C A ,则860sin 34=︒=a ,6445sin 34=︒=b ,)13(445sin 75sin 8sin sin +=︒︒==A C a c 若︒=︒=45,75C A ,则︒=60sin 34a ︒==75sin 34,8b )13(64-=)623(4-=)13(8sin sin -==B C b c 例题3 巩固练习1.【答案】由正弦定理和已知条件a+c=2b,得sinA+sinC=2sinB.由和差化积公式,得2sin 2C A +cos 2C A -=2sinB. 由A+B+C=π得sin2C A +=cos 2B .又A-C=3π,得2cos 23B =sinB.∴2cos 23B=2sin 2B cos 2B ,∵0<2B <2π,∴cos 2B ≠0,∴sin 2B =43.∴cos 2B =2sin 12B -=413,∴sinB=2sin 2B cos 2B =2∙43∙413=839. 2.【答案】(I )成等比数列 又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II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3.【答案】解法1:由余弦定理得c c bc a c b A 892cos 2222-=-+= cc ac b c a B 1092cos 2222+=-+= 由正弦定理得:B A B A sin 45sin sin 4sin 5=⇒= 3231)cos 1(4510989222=-++⋅-⇒B c c c c 3231])109(1[4580812224=+-+-c c c c 63632318016282222=⇒=⇒=-⇒c c cc 故1694893689cos 2=-=-=c c A 7165sin =A 4715sin 21=⋅⋅=∆A c b S ABC解法2:如图,作B A CAD -=∠,AD 交BC 于D ,令x CD =则由5=a 知,x AD x BD -=-=5,5,在CAD ∆中 由余弦定理3231)5(84)5()cos(222=--+-=-x x x B A 化简得199=⇒=x x ,在CAD ∆中由正弦定理)sin(4)sin(sin )sin(sin B A B A CD AD C B A CD C AD -=-⋅=⇒-=783)(cos 142=--=B A 74158735421sin 21=⨯⨯⨯=⋅⋅=∆C BC AC S ABC例题4 巩固练习1.【答案】(1)证明:因为3sin()5A B +=,1sin()5A B -=, 所以3sin cos cos sin 51sin cos cos sin 5A B A B A B A B ⎧+=⎪⎪⎨⎪-=⎪⎩,2sin cos 51cos sin 5A B A B ⎧=⎪⎪⇒⎨⎪=⎪⎩,tan 2tan A B ⇒=.所以tan 2tan A B =(2)因为2A B ππ<+<,3sin()5A B +=, 所以3tan()4A B +=-,即tan tan 31tan tan 4A B A B +=--, 将tan 2tan A B =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22tan 4tan 10B B --=.解得2tan 2B =,舍去负值得2tan 2B +=,从而tan 2tan 2A B ==. 设AB 边上的高为CD.则tan tan CD CD AB AD DB A B =+=+=AB=3,得CD= 2AB 边上的高等于2。
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定理。
它们可以用来解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和夹角的求解问题。
两个定理都是基于三角形的基本定义而推导出来的,都有它们自己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
三角形正弦定理由法国数学家Adrien-Marie Legendre于1786年提出,它定义了三角形的正弦和余弦值之间的关系: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边,A,B,C分别表示三边所对应的角。
它可以用来求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夹角的大小。
余弦定理,又称余弦公式,是由18世纪英国数学家John Wallis发现的,它定义了三角形的余弦值之间的关系:a^2 =b^2 + c^2 - 2bc*cosA,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边,A表示两边之间的夹角。
它可以用来求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长度。
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定理,它们可以用来解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和夹角的求解问题,帮助我们求解复杂的几何问题。
它们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使得它们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学和工程学中。
例如,它们可以用来求解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是很多工程学上的应用,比如建筑、测量等应用都会用到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此外,它们还可以用来解决圆柱体、球体和其他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等问题,也是工程学中重要的计算公式。
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都是几何学的重要定理,它们可以用来解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和夹角的求解问题,它们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使得它们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学和工程学中,比如求解两点之间的距离,求解圆柱体、球体和其他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等问题,都是重要的工程学计算公式。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ppt课件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物理学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在物理学中,许多现象可以用三角函数来描 述,如重力、弹力等。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 定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这些力的作用 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理现象。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正弦a、b、c与对应的角A、B、C 的正弦值之比都相等,即$frac{a}{sin A} = frac{b}{sin B} = frac{c}{sin C}$。
表达式形式
正弦定理的表达式形式简洁,易于理解和记 忆。相比之下,余弦定理的表达式较为复杂
,需要更多的数学基础才能理解和应用。
定理间的互补性
要点一
解决问题时的互补性
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常常是互补使 用的。对于一些问题,使用正弦定理可能更方便;而对于 另一些问题,使用余弦定理可能更合适。通过结合使用两 种定理,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关系,从而更 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深入研究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性质
可以进一步研究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性质,如推广到多边形、高维空间等。
开发基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算法和软件
可以开发基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算法和软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进一步深化理解与应用
深入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01
理解证明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02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的定义
总结词
正弦定理是三角形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描述了三角形各边与其对应角的正弦值 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正弦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一边与其相对角的正弦值的比值都相等,即 $frac{a}{sin A} = frac{b}{sin B} = frac{c}{sin C}$,其中$a, b, c$分别代表三角形 的三边长度,$A, B, C$分别代表与三边相对应的角。
高中数学必修五-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知识集结知识元正弦定理公式知识讲解1.正弦定理【知识点的知识】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内容=2R(R是△ABC外接圆半径)a2=b2+c2﹣2bc cos A,b2=a2+c2﹣2ac cos B,c2=a2+b2﹣2ab cos C变形形式①a=2R sin A,b=2R sin B,c=2R sin C;②sin A=,sin B=,sin C=;③a:b:c=sin A:sin B:sin C;④a sin B=b sin A,b sin C=c sin B,a sin C=c sin A cos A=,cos B=,cos C=解决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另一角和其他两条边;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他两角①已知三边,求各角;②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在△ABC中,已知a,b和角A时,解的情况A为锐角A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a=b sin A b sin A<a<b a≥b a>b一解两解一解一解解的个数由上表可知,当A为锐角时,a<b sin A,无解.当A为钝角或直角时,a≤b,无解.2、三角形常用面积公式1.S=a•h a(h a表示边a上的高);2.S=ab sin C=ac sin B=bc sin A.3.S=r(a+b+c)(r为内切圆半径).【正余弦定理的应用】1、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元素.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4、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航海、几何等方面都要用到解三角形的知识(1)测距离问题:测量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用正弦定理就可解决.解题关键在于明确:①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一般可转化为已知三角形两个角和一边解三角形的问题,再运用正弦定理解决;②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首先把求不可到达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转化为应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边长问题,然后再把未知的边长问题转化为测量可到达的一点与不可到达的一点之间的距离问题.(2)测量高度问题:解题思路:①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问题,由于底部不可到达,因此不能直接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但常用正弦定理计算出建筑物顶部或底部到一个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然后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②对于顶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的测量问题,我们可选择另一建筑物作为研究的桥梁,然后找到可测建筑物的相关长度和仰、俯角等构成三角形,在此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即可.点拨: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锤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上时,成为仰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下时,称为俯角.例题精讲正弦定理公式例1.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A=45°,B=30°,a=,则b=()A.B.1 C.2 D.例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B=()A.B.C.D.或例3.在△ABC中,已知三个内角为A,B,C满足sin A:sin B:sin C=3:5:7,则C=()A.90°B.120°C.135°D.150°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知识讲解【正余弦定理的应用】1、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元素.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4、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航海、几何等方面都要用到解三角形的知识例题精讲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例1.在△ABC中,a,b,c是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b,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A.A>B B.sin A>sin BC.cos A<cos B D.sin2A>sin2B例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则角A的大小为()A.B.C.D.例3.在△ABC中,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sin B =b sin A,则a=()A .B .C.1 D.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简单应用知识讲解1.余弦定理【知识点的知识】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内容=2R(R是△ABC外接圆半径)a2=b2+c2﹣2bc cos A,b2=a2+c2﹣2ac cos B,c2=a2+b2﹣2ab cos C变形形式①a=2R sin A,b=2R sin B,c=2R sin C;②sin A=,sin B=,sin C=;③a:b:c=sin A:sin B:sin C;④a sin B=b sin A,b sin C=c sin B,a sin C=c sin A cos A=,cos B=,cos C=解决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另一角和其他两条边;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他两角①已知三边,求各角;②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A为锐角A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a=b sin A b sin A<a<b a≥b a>b 解的个数一解两解一解一解由上表可知,当A为锐角时,a<b sin A,无解.当A为钝角或直角时,a≤b,无解.例题精讲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简单应用例1.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2=c2+ab,B=30°,a=4,则△ABC的面积为()A.4 B.3C.4D.6例2.设△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其外接圆半径为2,且有,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B.C.或D.或例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os C=,且a cos B+b cos A=2,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A.B.C.D.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当堂练习填空题练习1.如图,O在△ABC的内部,且++3=,则△ABC的面积与△AOC的面积的比值为_____.练习2.锐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2-8=(a-b)2,a=2c sin A,则△ABC的面积为____.练习3.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的最大值是____.解答题练习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1)求角B的大小;(2)若D为AC的中点,且BD=1,求S△ABC的最大值.'练习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c)sin B-b sin C=b cos A.(1)求角A;(2)若△ABC的面积为4,a=6,求△ABC的周长.'练习3.'△ABC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03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关 联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相似之处
01
两者都是关于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定理,是三角学中 的基本定理之一。
02
它们都可以用来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如求角 度、边长等。
03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反映了三角形的内在规律。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不同之处
01
02
03
正弦定理主要应用于求解三角形 的角度,特别是当已知两边及其 夹角时;而余弦定理则更常用于 求解三角形的边长,特别是当已 知两角及一边时。
正弦定理中的角度是通过正弦函 数来表达的,而余弦定理中的角 度则是通过余弦函数来表达的。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应用上有 一定的互补性,可以根据具体问 题选择使用。
总结词
余弦定理是三角形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描述了三角形各边与其对应角余弦值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余弦定理是三角学的基本定理之一,它指出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任意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 方和减去两倍的另一边的长度与相邻两边的乘积。数学公式表示为:a^2 = b^2 + c^2 - 2bc cos(A) 。
交流电
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是时间的正 弦函数,这使得正弦定理在电力 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声学
声音的传播和反射可以用正弦和 余弦函数来描述,这使得余弦定 理在声学中有重要应用。
三角函数在工程中的应用
1 2
结构设计
在建筑和机械设计中,正弦和余弦定理常被用来 计算角度、长度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余弦定理的应用
总结词
余弦定理在解决三角形问题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包括求解角度、判断三角形的 形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PPT课件
22
类型一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解题准备: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揭示的都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根据题 目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使用,也可以综合起 来运用.
2.在求角时,能用余弦定理的尽量用余弦定理,因为用正弦定 理虽然运算量较小,但容易产生增解或漏解.
23
3.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关系式
32
∵0<A<π,0<B<π,∴sin2A=sin2B
∴2A=2B或2A=π-2B,即A=B或A+B= .
2
∴△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33
解法二:同解法一可得2a2cosAsinB=2b2cosBsinA,
由正、余弦定理得
a2b•
b2
c2
a
2
=b2a•
a2 c2 b2
2bc
2ac
1 2 3 2 1 3.
2
2
(2)当|BC|=4时,S△=
1 2
|AB|·|BC|·sinB
1 2 3 4 1 2 3.
2
2
∴△ABC的面积为 2 3 或 3.
27
[反思感悟]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分类 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也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运算能力及推 理能力.
28
40
设云高CM x m,则CE x h,
DE x h, AE x h .
tan
又AE x h , x h x h
tan tan tan
解得x tan tan gh hgsin( ) m.
tan tan
sin( )
41
[反思感悟]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 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当视线在水 平线之上时,称为仰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下时,称为俯角.
数学解题技巧之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应用
数学解题技巧之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应用在数学解题中,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是两个非常重要且经常被使用的定理。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求解各种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定义、应用以及解题技巧。
一、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描述三角形边与角之间关系的定理。
它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已知三边或两边一角的三角形问题。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边长分别为a、b、c,角A对应于边a,角B对应于边b,角C对应于边c。
则余弦定理可以表示为:c^2 = a^2 + b^2 - 2abcosC其中,^2表示乘方,cosC表示角C的余弦值。
余弦定理可以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已知三边求角度: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a、b、c,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计算角A、角B、角C的大小。
2. 已知两边一角求边长: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边长a、b和它们夹角C,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计算第三个边c的长度。
3. 已知两边和夹角求第三边: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边长a、b和它们夹角C,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计算第三个边c的可能范围。
二、正弦定理正弦定理也是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描述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三角形ABC,边长分别为a、b、c,角A对应于边a,角B对应于边b,角C对应于边c。
正弦定理可以表示为:a/sinA = b/sinB = c/sinC正弦定理的应用有以下几种情况:1. 已知两角一边求另外一边: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A、B和一边c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另外两个边a、b的长度。
2. 已知两边一角求角度: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边长a、b和夹角C 的大小,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另外两个角A、B的大小。
3. 已知三边求角度: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a、b、c,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计算三个角A、B、C的大小。
三、解题技巧1. 判断何时使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根据已知条件的不同,确定使用何种定理。
如果已知两边一角,则通常使用余弦定理;如果已知两角一边,则通常使用正弦定理。
第五章第六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件共58张PPT
A,bsin
C=csin
B,
cos
C=a2+2ba2b-c2
2.三角形中常用的面积公式
(1)S=12 ah(h 表示边 a 上的高);
(2)S=12
1
1
bcsin A=___2__a_c_s_in_B____=__2__a_b_si_n_C___;
(3)S=12 r(a+b+c)(r 为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
解析: 在△ABC 中, 由余弦定理及 a=2 2 ,b=5,c= 13 ,有 cos
C=a2+2ba2b-c2
=
2 2
π .又因为 C∈(0,π),所以 C= 4
.
π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及 C= 4 ,a=2 2 ,c= 13 ,可得 sin A=
a sin C c
=2 1313
.
答案:
π 4
变形
(1)a=2R sin A,b=_2_R_s_in_B___,c= __2_R_s_in_C___;
cos A=b2+2cb2c-a2
;
(2)a∶b∶c=_si_n_A_∶__s_i_n_B_∶__s_in_C___; cos B=c2+2aa2c-b2 ;
(3)asin B=bsin asin C=csin A
考点·分类突破
⊲学生用书 P84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2020·全国卷Ⅲ)在△ABC 中,cos C=23 ,AC=4,BC=3,则
tan B=( )
A. 5
B.2 5
C.4 5
D.8 5
(2)(2020·广东省七校联考)若△ABC 的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c,已知 2b sin 2A=3a sin B,且 c=2b,则ab 等于( )
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三角形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三角形的研究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两个基本的定理,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研究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关系,解决各种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它们的应用。
一、三角形的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描述三角形边长与角度之间关系的定理。
对于一个任意三角形ABC,设a、b、c分别是三边AC、AB和BC的长度,角A、B、C分别为三个顶点的对应角度,则正弦定理可以表达为: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sinA、sinB和sinC分别表示角A、B和C的正弦值。
通过正弦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三个有用的结论。
1. 第一个结论是三角形内角的正弦定理:对于三角形ABC,有sinA/a = sinB/b = sinC/c。
通过该结论,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边长计算三个内角的正弦值,或者根据三角形的内角计算三个边长的比值。
2. 第二个结论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正弦定理:对于三角形ABC的外角A'、B'和C',有sinA'/a = sinB'/b = sinC'/c。
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外角与边长的关系。
3. 第三个结论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对于三角形ABC,它的面积S 可以表示为S = (1/2) * a * b * sinC。
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之间的夹角来计算该三角形的面积。
二、三角形的余弦定理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类似,也是描述三角形边长与角度之间关系的定理。
对于一个任意三角形ABC,设a、b、c分别是三边AC、AB和BC的长度,角A、B、C分别为三个顶点的对应角度,则余弦定理可以表达为:c^2 = a^2 + b^2 - 2ab * cosC其中,cosC表示角C的余弦值。
通过余弦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三个有用的结论。
三角形的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
三角形的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
在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时,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利用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各种三角形问题的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角形的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定义、公式推导和应用。
一、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描述三角形边长与角度关系的定理。
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假设a、b、c分别表示BC、AC和AB的边长,而∠A、∠B和∠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内角A、B和C,则余弦定理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c² = a² + b² - 2ab·cosCb² = a² + c² - 2ac·cosBa² = b² + c² - 2bc·cosA其中,cosA、cosB和cosC分别表示角A、B和C的余弦值。
推导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向三角形ABC引入高,再利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推导余弦定理。
设三角形ABC的高为h,起点为顶点A,终点为D,连接BD和CD,如图所示。
[图示]由于三角形ADC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到:AC² = AD² + CD² ------ (1)在三角形ABD中,我们可以应用勾股定理得到:AB² = AD² + BD² ------ (2)注意到BD = BC - CD,将其代入式(2),我们可以得到:AB² = AD² + (BC - CD)²= AD² + BC² + CD² - 2BC·CD ------ (3)由于三角形ABC为平面图形,AD ⊥ BC,所以∠ADC = ∠C。
根据余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CD² = AC² + AD² - 2AC·AD·cosC ------ (4)将式(1)代入式(4),我们可以得到:CD² = (AD² + CD²) + AD² - 2√(AD² + CD²)√AD·cosC= 2AD² + CD² - 2AD·CD·cosC将式(4)代入式(3),我们可以得到:AB² = 2AD² + BC² - 2BC·CD + 2AD² - 2√(AD² + CD²)√AD·cosC= 4AD² + BC² - 2BC·CD - 2√(AD² + CD²)√AD·cosC= 4AD² + BC² - 2BC·CD - 2AC·AD·cosC由于三角形为平面图形,所以CD = BC·cosA,代入上式得:AB² = 4AD² + BC² - 2BC²·cosA - 2AC·AD·cosC= 4AD² + BC² - 2BC²·cosA - 2AC²·cosC= 4AD² + BC² - 2AC²·cosC - 2BC²·cosA由几何性质可知,4AD² = c²,所以:c² = a² + b² - 2ab·cosC ------ (5)同理,可以推导出余弦定理的其他两个公式。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中边长和角度之间关系的重要定理。
它们在三角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计算未知边长或角度。
本文将介绍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定义、公式以及应用,并探讨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一、余弦定理的定义和公式余弦定理是在三角形中,通过已知边长和夹角计算其他边长的定理。
它的定义如下:在三角形ABC中,设三条边分别为a、b、c,对应的夹角分别为A、B、C,则余弦定理的公式为:c² = a² + b² - 2abcosC其中,c为三角形对应于角C的边长,a和b为与角C相邻的两条边长,cosC为角C的余弦值。
二、正弦定理的定义和公式正弦定理是在三角形中,通过已知两个角度和一个边长计算其他边长的定理。
它的定义如下:在三角形ABC中,设三条边分别为a、b、c,对应的夹角分别为A、B、C,则正弦定理的公式为: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
三、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1. 通过余弦定理计算未知边长或角度:- 已知两边长和夹角:可以使用余弦定理计算第三条边长,或者计算其他两个角度。
- 已知三边长:可以使用余弦定理计算其中一个角度。
2. 通过正弦定理计算未知边长或角度:- 已知两角度和一个边长:可以使用正弦定理计算其他两条边长。
- 已知一个角度和两边长:可以使用正弦定理计算另外两个角度。
四、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区别和联系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余弦定理适用于已知边长和夹角的情况,可以求解缺失的边长或角度。
而正弦定理适用于已知两个角度和一个边长的情况,同样可以求解其他边长或角度。
此外,两个定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通过余弦定理可以推导出正弦定理,而正弦定理也可以推导出余弦定理。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其中一个定理进行计算。
总结: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中边长和角度之间关系的重要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内容a sin A =b sin B =csin C =2R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a 2=b 2+c 2-2bc cos__A ; b 2=c 2+a 2-2ca cos__B ; c 2=a 2+b 2-2ab cos__C变形形式a =2R sin__A ,b =2R sin__B ,c =2R sin__C ; sin A =a 2R ,sin B =b2R,sin C =c 2R;a ∶b ∶c =sin__A ∶sin__B ∶sin__C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asin Acos A =b 2+c 2-a 22bc ;cos B =c 2+a 2-b 22ca ;cos C =a 2+b 2-c 22ab2.三角形解的判断A 为锐角A 为钝角 或直角图形关系式 a =b sin A b sin A <a <b a ≥b a >b 解的个数一解两解一解一解3.三角形中常用的面积公式 (1)S =12ah (h 表示边a 上的高);(2)S =12bc sin A =12ac sin__B =12ab sin C ;(3)S =p (p -a )(p -b )(p -c ),其中p =12(a +b +c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ABC 中,已知a ,b 和角B ,能用正弦定理求角A ;已知a ,b 和角C ,能用余弦定理求边c .( )(2)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角和一边或已知两边和一角都能解三角形.( ) (3)在△ABC 中,sin A >sin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 >B .( )(4)在△ABC 中,a 2+b 2<c 2是△ABC 为钝角三角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5)在△ABC 的角A ,B ,C ,边长a ,b ,c 中,已知任意三个可求其他三个.( ) 答案:(1)√ (2)√ (3)× (4)√ (5)×(教材习题改编)在△ABC 中,已知a =5,b =7,c =8,则A +C =( ) A .90° B .120° C .135°D .150°解析:选B.cos B =a 2+c 2-b 22ac =25+64-492×5×8=12.所以B =60°,所以A +C =120°.在△ABC 中,若a =18,b =24,A =45°,则此三角形( ) A .无解 B .有两解C .有一解D .解的个数不确定 解析:选B.因为a sin A =bsin B ,所以sin B =b a ·sin A =2418×sin 45°=223.又因为a <b ,所以B 有两解.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cos 2A =sin A ,bc =2,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由cos 2A =sin A ,得1-2sin 2A =sin A ,解得sin A =12(负值舍去),由bc =2,可得△ABC的面积S =12bc sin A =12×2×12=12.答案:12(优质试题·高考全国卷Ⅱ)△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b cos B =a cos C +c cos A ,则B =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2b ×a 2+c 2-b 22ac =a ×a 2+b 2-c 22ab +c ×b 2+c 2-a 22bc ,即a 2+c 2-b 2=ac ,所以2ac cos B =ac >0,cos B =12.又0<B <π,所以B =π3.答案:π3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典例引领](1)(优质试题·高考全国卷Ⅲ)在△ABC 中,B =π4,BC 边上的高等于13BC ,则cos A =( )A.31010B.1010C .-1010D .-31010(2)(优质试题·高考全国卷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B +sin A (sin C -cos C )=0,a =2,c =2,则C =( ) A.π12 B.π6 C.π4D.π3【解析】 (1)设△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由题意可得13a =c sin π4=22c ,则a =322c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 2=a 2+c 2-2ac =92c 2+c 2-3c 2=52c 2,则b =102c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A =b 2+c 2-a 22bc=52c 2+c 2-92c 22×102c ×c=-1010,故选C.(2)因为sin B +sin A (sin C -cos C )=0,所以sin(A +C )+sin A ·sin C -sin A ·cos C =0,所以sin A cos C +cos A sin C +sin A sin C -sin A cos C =0,整理得sin C (sin A +cos A )=0,因为sin C ≠0,所以sin A +cos A =0,所以tan A =-1,因为A ∈(0,π),所以A =3π4,由正弦定理得sin C =c ·sin Aa=2×222=12,又0<C <π4,所以C =π6.故选B. 【答案】 (1)C (2)B(1)正、余弦定理的选用解三角形时,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时,要考虑用余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2)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已知两角和一边,该三角形是确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通常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和大边对大角定理进行判断.[通关练习]1.(优质试题·张掖市第一次诊断考试)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c =2a ,b sin B -a sin A =12a sin C ,则cos B 为( )A.74B.34C.73D.13解析:选B.由b sin B -a sin A =12a sin C ,且c =2a ,得b =2a ,所以cos B =a 2+c 2-b 22ac =a 2+4a 2-2a 24a 2=34.2.已知△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若(2a +c )cos B +b cos C =0,则角B 的大小为( ) A.π6 B.π3 C.2π3D.5π6解析:选C.法一:因为(2a +c )cos B +b cos C =0,所以(2sin A +sin C )cos B +sin B cos C =2sin A cos B +sin(B +C )=2sin A cos B +sin A =0,因为sin A ≠0,所以cos B =-12,又B 为△ABC 的内角,所以B =2π3.故选C.法二:因为(2a +c )cos B +b cos C =0, 所以(2a +c )·a 2+c 2-b 22ac +b ·a 2+b 2-c 22ab =0,所以b 2=a 2+c 2+ac ,所以cos B =a 2+c 2-b 22ac =-12,所以B =2π3.3.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2∠A ,cos A =63,则b =________.解析:在△ABC 中,由cos A =63,∠B =2∠A ,可得sin A =33, sin B =sin 2A =2sin A cos A =2×33×63=223. 再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可得333=b223,求得b =2 6. 答案:2 6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典例引领](1)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 +c cos B =a sin A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2)(优质试题·山西怀仁月考)若a 2+b 2-c 2=ab ,且2cos A sin B =sin C ,那么△ABC 一定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解析】 (1)由正弦定理得sin B cos C +cos B sin C =sin 2A ,则sin(B +C )=sin 2A ,由三角形内角和,得sin(B +C )=sin A =sin 2A ,即sin A =1,所以∠A =π2.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2)法一:利用边的关系来判断:由正弦定理得sin C sin B =c b ,由2cos A sin B =sin C ,有cos A =sin C 2sin B =c2b.又由余弦定理得cos A =b 2+c 2-a 22bc,所以c 2b =b 2+c 2-a 22bc,即c 2=b 2+c 2-a 2,所以a 2=b 2, 所以a =b .又因为a 2+b 2-c 2=ab . 所以2b 2-c 2=b 2,所以b 2=c 2, 所以b =c ,所以a =b =c . 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 法二:利用角的关系来判断:因为A +B +C =180°,所以sin C =sin(A +B ), 又因为2cos A sin B =sin C ,所以2cos A sin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 所以sin(A -B )=0.又因为A 与B 均为△ABC 的内角,所以A =B , 又由a 2+b 2-c 2=ab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 =ab 2ab =12,又0°<C <180°,所以C =60°,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 (1)A (2)D若将本例(1)条件改为“2sin A cos B =sin C ”,试判断△ABC 的形状.解:法一:由已知得2sin A cos B =sin C =sin(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即sin(A -B )=0,因为-π<A -B <π,所以A =B ,故△ABC 为等腰三角形. 法二:由正弦定理得2a cos B =c ,再由余弦定理得 2a ·a 2+c 2-b 22ac =c ⇒a 2=b 2⇒a =b ,故△ABC 为等腰三角形.判定三角形形状的两种常用途径[提醒] “角化边”后要注意用因式分解、配方等方法得出边的相应关系;“边化角”后要注意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诱导公式推出角的关系.[通关练习]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b <cos A ,则△ABC 为(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解析:选A.已知c b <cos A ,由正弦定理,得sin Csin B <cos A ,即sin C <sin B cos A ,所以sin(A+B )<sin B cos A ,即sin B ·cos A +cos B sin A -sin B cos A <0,所以cos B sin A <0.又sin A >0,于是有cos B <0,B 为钝角,所以△ABC 是钝角三角形.2.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且2a sin A =(2b +c )sin B +(2c +b )sin C .(1)求角A 的大小;(2)若sin B +sin C =1,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1)由题意知,根据正弦定理得2a 2=(2b +c )b +(2c +b )c , 即a 2=b 2+c 2+bc .①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 故cos A =-12,A =120°.(2)由①得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B sin C . 又sin B +sin C =1,故sin B =sin C =12.因为0°<B <90°,0°<C <90°,故B =C . 所以△ABC 是等腰钝角三角形.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高频考点)求解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三种题型在高考中时有出现,其试题为中档题.高考对正、余弦定理应用的考查有以下三个命题角度: (1)求三角形的面积;(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解三角形;(3)求有关三角形面积或周长的最值(范围)问题.[典例引领]角度一 求三角形的面积(优质试题·高考全国卷Ⅲ)△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A+3cos A =0,a =27,b =2. (1)求c ;(2)设D 为BC 边上一点,且AD ⊥AC ,求△ABD 的面积. 【解】 (1)由已知可得tan A =-3,所以A =2π3.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28=4+c 2-4c cos2π3,即c 2+2c -24=0. 解得c =-6(舍去),c =4.(2)由题设可得∠CAD =π2,所以∠BAD =∠BAC -∠CAD =π6.故△ABD 面积与△ACD 面积的比值为 12AB ·AD ·sin π612AC ·AD =1.又△ABC 的面积为12×4×2sin ∠BAC =23,所以△ABD 的面积为 3.角度二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解三角形(优质试题·江西南昌十校模拟)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内角A ,B ,C 的对边,且B 为锐角,若sin A sin B =5c 2b ,sin B =74,S △ABC =574,则b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由sin A sin B =5c 2b ⇒a b =5c 2b ⇒a =52c ,①由S △ABC =12ac sin B =574且sin B =74得12ac =5,②联立①②解得a =5,c =2,由sin B =74且B 为锐角知cos B =34,由余弦定理知b 2=25+4-2×5×2×34=14,b =14.【答案】14角度三 求有关三角形面积或周长的最值(范围) 问题(优质试题·沈阳市教学质量检测(一))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面积为S ,且满足4S =a 2-(b -c )2,b +c =8,则S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4×12bc sin A =a 2-b 2-c 2+2bc ,又a 2=b 2+c 2-2bc cos A ,代入上式得:2bc sin A =-2bc cos A +2bc ,即sin A +cos A =1,2sin ⎝ ⎛⎭⎪⎫A +π4=1,又0<A <π,所以π4<A +π4<5π4,所以A +π4=3π4,所以A =π2,S =12bc sin A =12bc ,又b +c =8≥2bc ,当且仅当b =c 时取“=”,所以bc ≤16,所以S 的最大值为8. 【答案】 8与三角形面积有关问题的解题策略(1)求三角形的面积.对于面积公式S =12ab sin C =12ac sin B =12bc sin A ,一般是已知哪一个角就使用含哪个角的公式.(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解三角形.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互化.(3)求有关三角形面积或周长的最值(范围)问题.一般转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解,或利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再应用基本不等式求解.[通关练习]1.(优质试题·云南省第一次统一检测)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os C +c sin B ,且△ABC 的面积为1+2,则b 的最小值为( ) A .2 B .3 C. 2D. 3解析:选A.由a =b cos C +c sin B 及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B cos C +sin C sin B ,即sin(B +C )=sin B cos C +sin C sin B ,得sin C cos B =sin C sin B ,又sin C ≠0,所以tan B =1.因为B ∈(0,π),所以B =π4.由S △ABC =12ac sin B =1+2,得ac =22+4.又b 2=a 2+c 2-2ac cosB ≥2ac -2ac =(2-2)(4+22)=4,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所以b ≥2,b 的最小值为2,故选A.2.(优质试题·高考全国卷Ⅱ)△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A +C )=8sin 2B2.(1)求cos B ;(2)若a +c =6,△ABC 的面积为2,求b .解:(1)由题设及A +B +C =π得sin B =8sin 2B2,故sin B =4(1-cos B ). 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17cos 2B -32cos B +15=0, 解得cos B =1(舍去),cos B =1517.(2)由cos B =1517得sin B =817,故S △ABC =12ac sin B =417ac .又S △ABC =2,则ac =172.由余弦定理及a +c =6得 b 2=a 2+c 2-2ac cos B =(a +c )2-2ac (1+cos B ) =36-2×172×⎝⎛⎭⎫1+1517 =4. 所以b =2.应用正、余弦定理的解题技巧技巧解读适合题型 典例指引边化角将表达式中的边利用公式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等式两边是边的齐次形式例2(1)化为角的关系 角化边将表达式中的角利用公式转化为边,出现角的正弦值用正弦定理转化,出现角的余弦值由余弦定理转化 等式两边是角的齐次形式、a 2+b 2-c 2=λab 形式例2(2)和积互化a 2=b 2+c 2-2bc cos A =(b +c )2-2bc (1+cos A ).可联系已知条件,利用方程思想进行求解三角形的边出现b +c ,bc 等结构形式方积互化与重要不等式相联系,由b 2+c 2≥2bc ,得a 2=b 2+c 2-2bc cos A ≥2bc -2bc cos A =2bc (1-cos A ),可探求边或角的范围问题求边、角、面积等范围问题例3-3易错防范(1)在利用正弦定理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求出其他的边和角时,有时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所以要注意分类讨论.(2)在判断三角形形状时,等式两边一般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1.(优质试题·兰州市实战考试)△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b 2=ac ,c =2a ,则cos C =( ) A.24B .-24C.34 D .-34解析:选B.由题意得,b 2=ac =2a 2,b =2a ,所以cos C =a 2+b 2-c 22ab =a 2+2a 2-4a 22a ×2a=-24,故选B.2.(优质试题·广东广雅中学、江西南昌二中联考)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3b cos C =c (1-3cos B ),则sin C ∶sin A =( )A .2∶3B .4∶3C .3∶1D .3∶2解析:选C.由正弦定理得3sin B cos C =sin C -3sin C cos B ,3sin(B +C )=sin C ,因为A +B +C =π,所以B +C =π-A ,所以3sin A =sin C ,所以sin C ∶sin A =3∶1,选C. 3.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sin A =223,a =3,S △ABC=22,则b 的值为( ) A .6 B .3 C .2D .2或3解析:选D.因为S △ABC =22=12bc sin A ,所以bc =6,又因为sin A =223,所以cos A =13,又a =3,由余弦定理得9=b 2+c 2-2bc cosA =b 2+c 2-4,b 2+c 2=13,可得b =2或b =3.4.(优质试题·安徽合肥模拟)△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C =223,b cos A +a cos B =2,则△ABC 的外接圆面积为( ) A .4π B .8π C .9πD .36π 解析:选C.已知b cos A +a cos B =2,由正弦定理可得2R sin B cos A +2R sin A cos B =2(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得2R sin(A +B )=2,则2R sin C =2,因为cos C =223,所以sin C =13,所以R =3.故△ABC 的外接圆面积为9π.故选C.5.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sin A -3a cos B =0,且b 2=ac ,则a +c b 的值为( )A.22B. 2 C .2D .4解析:选C.在△ABC 中,由b sin A -3a cos B =0, 利用正弦定理得sin B sin A -3sin A cos B =0, 所以tan B =3,故B =π3.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a 2+c 2-ac , 即b 2=(a +c )2-3ac ,又b 2=ac ,所以4b 2=(a +c )2,求得a +c b=2.6.在△ABC 中,A =π4,b 2sin C =42sin B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因为b 2sin C =42sin B , 所以b 2c =42b ,所以bc =42, S △ABC =12bc sin A =12×42×22=2.答案:27.在△ABC 中,a =4,b =5,c =6,则sin 2Asin C =________.解析:由余弦定理:cos A =b 2+c 2-a 22bc =25+36-162×5×6=34,所以sin A =74,cos C =a 2+b 2-c 22ab =16+25-362×4×5=18,所以sin C =378,所以sin 2Asin C =2×34×74378=1.答案:18.已知△ABC 的周长为2+1,面积为16sin C ,且sin A +sin B =2sin C ,则角C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将sin A +sin B =2sin C 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 a +b =2c ,因为a +b +c =2+1,所以2c +c =2+1,即c =1,所以a +b =2, 因为S △ABC =12ab sin C =16sin C ,所以ab =13.因为cos C =a 2+b 2-c 22ab =a 2+b 2-1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