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人名
姓名与汉字文化
姓名与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心得体会姓名:学长学号:PB12******姓名与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心得体会俗话说“千秋老字号,万古好名声”。
自古以来,新颖的字号和伟人的大名都会流传的很久……,名字是以特定对象为基础,通过特别符号来体现人们的特殊意志。
它既承载着对象的信息,又蕴含着对象的价值。
姓名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还有深刻的寓意,也是一个人层次文化前景的体现。
人的一生有个靓丽的名字不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关系一生的事业、婚姻、健康和人际关系。
通过这一学期的汉字文化课程的学习,我发现一个好的名字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汉字文化知识,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体验。
一、姓名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取名。
古语曰:“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宾也。
”古代贤哲文子说过:“行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
”也就是说观察辨别事物、人物,必先定名而后才可以成事,而事物的得失成败又可以验证其名。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训以“名”为“命”,“名自命也”。
古时,许多学者虽对姓名做过研究却只是解其字义而未加以发展,更未曾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易经》结合起来。
后来,各代学者虽有补充,详加说明,但始终没有被世人重视,只不过是民间流传。
至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日本学者雄健翁将姓名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并美名为“圣学”,实为中国姓名学。
而研究此学的门生则给予“圣学生”的称号。
之后,此风传入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韩国等地区,渐渐重新传至我国东北,并逐渐受到我国有识之士的重视,从而兴起研究姓名学之风,推动了中华民族姓名文化的发展。
古人云:“先天不足者可以更命,最佳效果者名字也。
先天吉命者何以锦上添花,首选运者名字也。
”名字的作用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深渊持得益一生的。
“千金易得,好名难求”何为好名,如何策划?如何将名字策划与汉字文化的精髓巧妙结合,使之更好的为人们所用,给人们的生活锦上添花?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名字和汉字文化的关系,从而获得宝贵的知识财富。
汉字音律学与姓名
汉字音律学与姓名言谈交流是小弟平素间最主要的交流方式,所以很多名字都是预先“听”来的,譬如一个人新进一个处室,他所了解的同事姓名一般是在姓名会上或第二次见面的时候由别人介绍听来的。
所以人名姓名的声韵气度是姓名最前锋的信息,好名字朗朗上口,由谢霆锋介绍或提及的时候,即使从来不认识,一个名字已经从声音上构建了上一个“虚拟”的易象,姓名构建的易象是一种感觉,在很多时候并非每个人都能将这种感觉说出理由来。
譬如“陈大力”,使人感觉粗犷豪放,其主人像大高个。
“章思琪”,听起来温雅含蓄,就不像大高个。
不同姓名的易象相似性非常大,这是姓名学最核心的部分,题名所有姓名预测以及起名策划,必须依易象为根本。
否则,姓名学就会陷入条理不清的混乱局面。
但姓名的易象是多元化的,譬如听到的“姓名”,和见到的“姓名”在很多时候并不相符。
譬如我们听到“ zhang1 hong2”, 会分不清这两个字是“张红”还是“章红”还是“张宏”以及“章宏”,当然这还是使用指此姓名使用注音字母的情况,如果考虑非常用字,会有更多的答案。
所以,我们起名字,必须考虑到这种风险因素,尽量让尽量减少姓名的读音不出现歧义,在姓名学中,常须注意的是姓名的“谐音”。
谐音是由汉字店名的一音多字怪现象造成的,如“李高洋”,别人听起来首先看上“李羔羊”;再如“秦士君”谐音“秦弑君”;再例:“靳元玉”谐音“进冤狱”;再例:“李奕”谐音“离异”等等。
如果您稍作留心,在生活中一定发现很多谐音不好的店名例子。
并且,姓名谐音不好的人,常受不良暗示的影响而产生悖运现像现象。
例如全国劳模张海迪,其姓名中的“迪”字通“敌”字,所以其头像可谐音为“张海敌”。
而从字面上理解,海为水强之最,与海为敌,其弱可知,水主骨,故其多犯骨病。
在姓名读音方面,除去谐音因素,还有一个大体要求,即其是否“顺口”或“顺耳”,这就有一个音律和谐问题。
起名要避免如:“刘乐乐”、“伊冀杰”、“董冬彤”等绕口令般多字音逾共约的现象,又要避免如“冯途凯”、“马于”、“李中凡”等重读起来费力的姓名。
古人的名与字
古人的名与字关于名与字的称谓,一般秦汉前称姓字,如屈原、项羽,秦汉后称姓名,如杜甫、苏轼。
古人名字(主要是字)前往往加“伯(孟)仲叔季”以表排行,如唐伯虎、曹孟德为老大,孔仲尼、孙仲谋为老二,再如司马懿弟兄四人,老大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排行老二,字仲达,司马孚排行三,字叔达,司马馗排行老四,字季达。
“伯仲” 指兄弟间排行的次序,形容才能相当,不相上下,如“千载谁堪伯仲间”。
名,现在一般称为小名。
古人的名是父母给的,故可由父母称呼,或自己向父母长辈自称;平辈之间一般互相称字以表示尊敬。
字,现在一般称为学名,是正式名字。
但,古代人物,一般以名为正式名字。
《说文解字》说:“字,乳也。
”字就是生育的意思。
所以古人将汉语里独体象形的,如人、目等叫做文,而由“文”组成滋生的符号就叫做“字”,人的字是从名儿里滋生出来的,当然叫做字。
字是从名儿上派生出来的,它对名儿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所以又叫“表字”。
《礼记·檀弓上》载:“幼名,冠字,周道也。
”人在出生的时候无名无字,出生三个月之后,会起名字,这就是幼名。
要了解名与字的关系,先了解一下古人的成人仪式。
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冠(guàn)礼”(或叫“加冠guān 礼”),称为“弱冠”,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冠者”指的是成年人。
为什么男子成年要“冠而字”呢?因为名是幼年用的,长大成人了,别人不宜呼叫他的小名,所以得另取字。
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周代有避讳的习俗,人死之后,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不再称他的的名儿,这叫做“以讳事神”,为长远计,所以成年之后,就“敬名称字”了。
《礼记·冠义》还说,以冠而字,“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
原来取字并不仅仅是“敬名称字”,还有深意存在,他是贵族中对一个成年男性承认并接纳为正式成员的一种表示,自此以后,便可以“治人”。
女子则在15岁成人,举行“笄(jī)礼”,盘发插笄,表示成年,可以出嫁,称为“及笄”。
古代名和字的关系
古代名和字的关系
古代名和字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
在古代,人们的名字通常是由一个
或多个汉字组成的,这些汉字往往与其父母的期望、家族的传统、出生地
点等有关。
同时,名字也可以反映出人的性格、品德、才能等方面的特点。
在古代,人们的名字往往是由父母或长辈根据一定的规则和传统来取的。
例如,男孩的名字通常要带有“文”、“武”、“仁”、“义”等字,女
孩的名字则要带有“娟”、“婷”、“妍”、“秀”等字。
此外,名字还
要符合五行八字的原则,以保证人的命运和运势。
除了名字,古代人的字
也非常重要。
字是指人的表字、号、字等,通常是由自己或长辈取的。
字
往往与人的性格、才能、志向等有关,可以反映出人的个性和特点。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字是“子美”,反映了他的才华和美丽的文学风格;明代
文学家冯梦龙的字是“幼安”,反映了他的性格温和、安静。
总之,古代
名和字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不仅是人的标识符,也是人的身份、性格、
命运等方面的体现。
带汉字的男孩名字
带汉字的男孩名字带汉字的男孩名字1.【汉笙】(hàn shēng) 笙字意为簧管乐器。
通常用长短不同的若干(十三至十九)个竹管制成。
2.【绍汉】(shào hàn) 绍字的意思主要是继承,有时也指继承者。
3.【汉然】(hàn rán) 然字意为含有对、肯定之意。
起衬字的作用。
跃然、爱然、娇然、韵然、风然、宇然。
4.【新汉】(xīn hàn) 新字的含义主要与“旧”相对,指万事万物的开始、更新、或者指刚出现或刚经历到的,如万象更新、新事物、新办法、新郎、新娘等。
作人名用时,主要表示家中新添了一个小生命,并希望他将来能不辜负全家人的厚望,为家族增添新活力,为国家作出新贡献,为社会带来新生机。
5.【汉程】(hàn chéng) 程字意指规章、典范、次序等。
象征道路、前途。
带汉字的男孩名字四字1.【彪形大汉】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
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
2.【江汉朝宗】指江河奔流入海。
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3.【汉官威仪】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
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4.【河汉无极】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
银河广阔,无边无际。
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
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5.【绿林好汉】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带汉字的男孩名字起名推荐搭配单字:乐、富、星、博、斌、飞、祥、江、宇、朝健、臣、炎、军、宾、波、溪、众、金、武推荐名字:【巍汉】巍字是指高大,强壮,壮观的意思,而与汉字搭配非常大气,突出了男孩顶天立地、高大俊秀、壮志凌云的特点。
【胤汉】胤字从肉,从八,从幺。
肉表示血统关系,幺表示重叠,八表示延长,合起来表示后代,也指子孙相承。
与汉这个字搭配十分吉祥,寓意着薪火相承、多福多贵、幸福美满。
【汉腾】腾字是指上升、跳跃、奔跑、奔驰、奔腾之意,与汉字搭配起男孩名,体现了蒸蒸日上、朝气蓬勃、平步青云的意思。
-姓氏与名、字、号PPT文档17页
谢二家,门第极高,权势极大,先后出来许多名 人,如王敦、王导兄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谢安、谢玄叔侄,谢灵运、谢眺两大诗人。史载, 南朝侯景依仗朝中地位,想与王、谢结亲,梁武 帝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 后人诗句也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家”的感叹。唐朝,虽把李姓列为第一,但郑、 崔、卢、王仍有很高地位。现在人们见面问“您 贵姓?”,实质上是从封建社会姓氏有贵贱的情 况演化过来的。
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大诗人屈原,本名平, 原是字,平与原同义。张衡,字平子,平与衡同 义。
二是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孔丘字仲尼,丘即 山,孔子生于尼山,又属老二,故字仲尼。
三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 殊与同意义相反。
四是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如明成祖朱 棣(木),其子明仁宗朱高炽(chi)(火)。
六、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礼制急剧变化,其命名现象更 多反映了社会下层的面貌,以贱、丑命名,如鲁
文公的儿子取名为“恶”。西汉末年复古,王莽
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 名依旧盛行,因此一部《三国志》,人物几乎都 是单名。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如新中 国成立后,人们取名多用“建国”、“爱国”, “文化大革命”时期多用“卫东”、“向东”、 “立新”等。
五、全国姓氏数量
北宋初年,有人编写了一本《百家姓》,由于宋 朝皇帝姓赵,钱塘所在地的吴越国皇帝姓钱,其 后妃姓孙姓李,因此《百家姓》以“赵钱孙李” 开头。据最新出版《中华姓氏大辞典》统计,中 国历史上共有姓氏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
双姓4329个,其他姓氏2313个。而现在常用的姓 氏不过200个左右,其中最常用的单姓只有100个。 据1987资料显示,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为最多, 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其次为王姓,占百 分之七点四,再次为张姓,占百分之七点一。此 外为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 朱、高、林、何、郭、马。这19个姓占了全国人 口的一半以上。
名和字的用法
名和字的用法
名和字是中文中表示人的名称或标识符号的两个不同概念。
名(míng)是用来称呼或区分个人的名称,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
名可以用于表示人的个人身份、家族背景、父辈、爱称等信息。
在中国文化中,取名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常常会为新生儿或者重要场合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以期给人带来好运和美好的寓意。
字(zì)是人的特定标识符号,用于书写和辨认个人身份。
字是起源于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每个人在成年时都会被赋予一个字,用于标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字通常由一个或两个汉字组成,有时也会使用一个叠字。
在现代社会,字已经不再具有实际的意义,但仍然在特定场合中使用,比如签名、邮件署名、书法作品等。
除了名和字,中国人还常常使用别号(bíe hào)或号(hào)来表示个人的别名或笔名。
号通常是指学者、艺术家或官员为自己取的一个虚拟名称,用于标识自己的特点或者身份。
别号通常是指不同场合下使用的不同名称,比如官场上使用的官名、故乡人中使用的故名等。
在中国文化中,名和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人们常常通过取名和使用字来传承家族传统、表达个人的品格和志向,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身份认同、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取名和使用字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追求。
古人的“姓名”与“字”的区别
古人的”名字”与”字”的区别古人有名有字。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
如:屈平,字原。
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
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
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
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
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其名字仿效了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
曾巩,字子固。
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
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
轲、舆都是车。
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杜甫,字子美,“甫”的解解释则是“古代美男子的称呼”;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
如:梁鸿,字伯鸾。
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
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
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
渔翁常戴蓑笠。
毛泽东,字润之,“泽”与“润”含义也相近。
蔡琰,名琰,字文姬。
琰,美玉。
姬,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欧阳修,名修,字永叔。
修,长。
永,本指水流长,引申为长。
秋瑾,名瑾,字璿卿。
瑾、璿,皆为美玉也。
陈琳,字孔璋。
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曾点,字皙。
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刘过,字改之。
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
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韩愈字退之,愈的意思是“痊愈、越来越好”之意;晏殊,字同叔,“殊与同”就是意义相反;朱熹,其名熹,字元晦,“熹”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
黄损,字益之,徐退,字进之,“损”与“益”,“退”与“进”。
顾炎武,名炎武,字宁人。
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
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古人名与字之间那些超有趣的关系。
在古代呀,名和字可不像咱们现在,就一个名字就完事儿了。
古人的名是出生的时候长辈给取的,而字呢,是在他们成年之后才有的。
这就像是一棵小树苗,刚种下的时候有个名字,等它慢慢长大成大树了,就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标识”,这个标识就是字。
我先给大家说个例子哈。
诸葛亮,他的名是亮,字孔明。
你们看啊,“亮”这个名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的。
那“孔明”这个字呢?“孔”有很、非常的意思,“明”还是明亮的意思,就好像是在说这个星星啊,特别特别明亮。
这就好比是一个小火苗,名字只是说有火了,而字呢,是在说这个火燃烧得很旺,照亮了周围。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很紧密呀?就像你有个小宠物,你给它取名叫小毛球,然后又给它取个字叫绒绒宝,名字说的是它像个毛球,字说的是它毛绒绒的很可爱,都是围绕着这个小宠物的特点来的呢。
再比如说李白,他名白,字太白。
“白”这个名很简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单纯。
“太白”这个字呢,就像是在强调这张白纸白得都晃眼了,白到了极致。
我就想啊,李白的爸爸妈妈给他取这个名字和字的时候,是不是就看着那雪白雪白的世界,觉得这个孩子就像那最纯净的白色一样呢?这让我想起我家的白墙,本来就白,要是再刷一层白漆,那就是更白了,李白的名和字就有点这种感觉。
还有苏轼,他名轼,字子瞻。
“轼”这个名有点特别,“轼”是车厢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那他的字“子瞻”呢?“瞻”有远望、眺望的意思。
我就在想,是不是就像站在那车厢前的横木上,就可以远望很多美景一样呢?这就好比你站在小山坡上,这个小山坡就像是“轼”,然后你站在上面可以“瞻”望远方的森林、河流,两者之间有一种很奇妙的联系呢。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讨论过这个事儿。
我的小伙伴小明就说:“我觉得古人取字就像是给名字做个解释一样。
”另一个小伙伴小红说:“我觉得更像是给名字加个后缀,让名字变得更丰富。
汉字与中国的姓名文化
汉字与中国的姓名文化摘要姓名是我们人类每个个体的标志,而方块汉字的神奇变化和象形表意性给姓名提供了广阔的演绎空间。
这样历时几千年,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与汉字有关的姓名文化。
因此,对我们来说,从文字角度探索中国的姓名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汉字、姓名、文化正文引言: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取名。
正如古语所言:“行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要想观察辨别事物、人物,必先定名然后才可以成事,而事物的得失成败又可以验证其名。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姓名的重要性。
包括古代的很多人都认为“名”是“命”,所以在对待起名字的事情上是格外的谨慎。
而且现在也是这样,人们认为一个好的名字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为人带来好运。
所以这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名文化。
下面就让我们来从汉字角度来探究一下姓名的起源和汉字中的姓名文化。
一、姓氏起源1.1从“姓”字看姓的起源关于“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很多人都给它下过定义。
譬如《说文解字》中曾经这样提到过:“姓,人所生也。
古之神圣,母感天生子,故称天子。
从女从生,生亦声。
”这句话表明了姓的含义最早与女性生子这一现象有关。
而且从汉字本身的结构来分析,“姓”字的偏旁是“女”字旁,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猜测“姓”是女人或者是当时的母系社会有关。
而事实确实是这样。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曾经历过母系氏族制,那时的婚姻是族外群婚制。
即甲氏族中的一群同辈男子,嫁到乙氏族中给一群同辈女性作丈夫。
一个女人有好多丈夫,同样,一个男人也有多个妻子。
所以生下来的孩子只知道哪个是他的母亲,至于父亲则不好确定了。
所以这就是姓“从女生”的道理。
比如说皇帝姓姬,神农氏姓姜,这些都是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的明证。
1.2姓与氏的统一谈到姓,很容易使人想到氏。
虽然现在姓氏表示同一概念,但是在上古时期姓与氏所指完全不同。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就是说,一个人的姓是指他的血统来源而言的,氏则是指他子孙的血统来源而言的。
名和字的关系
2、名字的起源及其发展
“名”的产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说文》对名这样解释:“ 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会 意字 ,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个代 号就是名。 “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仪礼·丧服传》 “三月名之何?天道一时,物有其变。人生三 月,目煦亦能咳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 知而名之。” 《白虎通义·姓名》 “幼名,冠字 ”《礼记·檀弓上》 孔颖达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 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 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唐代王维,名维,字摩诘。维摩 诘,为梵文的音译略称, 意思是以洁 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佛教经典 有《维摩诘经》。 王 维
八、拆字
南宋诗人谢翱字 皋羽。清代尤侗字 同人。老舍原名舒 庆春,字舍予
谢 XXXXXXXXXXXXXXXX 翱 尤 侗
XXX
老 舍
名和字的使用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 则称字也。《仪 礼·士冠礼》 由此可见,“字”是成人后起得,供他人称呼,表示对他的尊 敬。 “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古代一般情况下,是尊长 对晚辈称名,同辈之间称字。
xxxxxxxxxxxxxxxxxxx4引经用典5齐贤6纪事7崇教8拆字一意义相近诸葛亮字孔明班固字孟坚黄盖字公覆覆xxxxxxxxxxxxxxxxxxx周瑜字公瑾董卓字仲颖二意义相辅关羽字云长岳飞字鹏举举梁鸿字伯鸾梁鸿字伯鸾xxxxxxxxxxxxxxxxxxx苏轼字子瞻陆机字士衡孙权字仲谋三意义相反韩愈字字退之刘禹锡朱熹字晏殊xxxxxxxxxxxxxxxxxxx王绩字无功字梦得元晦字同叔?明末文人钱谦益字受之
中国人的名与字
中国人的名与字名字这个词我们在熟悉不过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不过在我国古代,名和字刻不是一回事,名是名,字是字,但这二者之间又有着很多有趣的联系。
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
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
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
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
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
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
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略谈姓名与汉字
略谈姓名与汉字【摘要】本文将探讨姓名与汉字的关系。
在我们将介绍姓名与汉字的定义以及人名取名的原则。
随后在我们将深入探讨姓名的含义、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姓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姓名与命运的关系以及姓名的社会意义。
最后在我们将强调重视起名之道、传统文化中的姓名价值以及名字背后的文化积淀。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姓名与汉字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姓名、汉字、人名、取名原则、含义、起源、演变、中国文化、重要性、命运、社会意义、起名之道、传统文化、姓名价值、文化积淀。
1. 引言1.1 什么是姓名与汉字姓名和汉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姓名指的是个人的代号,是用来区分个体身份的符号。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姓名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身份,也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
汉字则是中国文字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思和传递信息的符号。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名取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人名取名原则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取名要有寓意,要避免忌讳,要遵循传统风俗等。
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能为个人带来好运,也是对家族传统和文化的尊重和延续。
在取名时需要慎重考虑,不能草率行事。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人们对姓名和汉字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姓名不仅是个人身份的标识,也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和历史的沉淀。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学习。
了解姓名和汉字的含义和起源对于维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1.2 人名取名原则人名取名原则是人们在为孩子取名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准则和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名字不仅仅是一串字母或汉字的组合,更是代表着一个人的个性、命运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象征。
取名要有韵味。
一个好的名字应该有良好的音韵,让人一听就觉得顺口好记。
而且名字的音韵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运势和命运。
“名”和“字”的区别你知道吗?
“名”和“字”的区别你知道吗?古人到了成年后才能取字作为一个人的符号标志,名字是人与人之间用来区别的称谓。
如今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沿袭祖辈而来,代表着血缘关系;“名”则往往凝聚着长辈的殷切希望。
名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一个或几个字,跟姓合在一起,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字是用来称呼的。
然而,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开使用的。
古代的“名”,其实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乳名或小名,古代的“字”,才是今天姓名中的“名”,即现在所谓的学名、大名或大号……“冠字”是长大成人的标志古人的名字一般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名”和“字”就像“姓”和“氏”一样,二者是完全分开使用的。
“姓”是代表有公共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可简称为“部族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发展出来的不同支系的称号,也称“家族号”。
我们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氏”则是为了“别血统”“别贵贱”的,古代贵族男子有姓有氏,贵族女子有姓无氏,黎民百姓有名无氏……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逐渐成为一个词。
同样,古代的“名”和“字”也不是一回事,正如《辞海》里关于名字一词的解释:“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
《礼记·檀弓》:'幼名,冠字’。
古代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
后来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在古代,“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的符号,带有鲜明的个人烙印;“字”大多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字”与“名”互为表里,故又称“表字”。
“名”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是古人个体意识觉醒以及相互交往增多的必然结果。
关于“名”的起源,《说文解字》在对“名”字“从口、从夕”的解释中已说得相当明确——在上古时期,人们白天交往可以相互看见,因此能通过形体、面貌来相互识别。
可是到了晚上,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我报名来相互知晓。
古人名与字的六大关系
古人名与字的六大关系古人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这就说明古人的名和字之间存在联系。
清人将这种联系归纳为五种,即同训、对文、连贯、指实、辩物,也有细分作十几种的。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有以下几种:1.同义互训名与字意义相同。
如杜甫字子美,“甫”与“美”都是美好之意;诸葛亮字孔明,“明”就是“亮”,“亮”就是“明”;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贵重东西,读写菌都买不起呢!2.反义相对名与字的意思相反。
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明亮的意思,“晦”则是阴暗的意思;词人晏殊字同叔,“殊”是“不同”的意思,意义相反。
晏殊名与字中都带“shu”这个音,难道他是大叔控?3.联想想象名与字之间意义靠联想想象得来,相辅相成。
如赵云,云中生龙,字子龙;张飞,飞则展翼,字翼德;苏轼,登轼瞻望,字子瞻。
4.引经据典明末文人钱谦益,字受之,读写菌怎么也搞不清老钱他是咋取的字,后来想到了《尚书》中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这才明白。
5.追慕先贤张养浩很敬佩孟子,因为孟子曾说过一句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以就给自己起名“养浩”,字希孟。
6.文字游戏文人嘛,有时候喜欢玩个文字游戏。
比如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便是在名上加个虚词;宋玫字文玉、舒庆春字舍予,便是玩了个拆字游戏。
有了上面的知识,你就可以解答高考题了,参考答案如下:陈璋,字玉成。
“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孙冠群,字谦之。
“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古人该如何称呼古人不仅有“名”和“字”,还有许多其他名,刚出生父母给起个乳名(曹操乳名阿瞒),再大一点起个“名”,等到成人时再取个“字”,之后自己还可以起个“号”(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别人还可能尊称职位、籍贯之类;甚至死了之后还有个“谥号”(欧阳修谥号文忠,岳飞谥号武穆),盖棺论定。
字与名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宣……这里的孔融、陈琳、王粲是姓名,文举、孔璋、仲宣则分别是他们的字。
此外,在取字的方式上,既继承了先秦时代同义互训、反义相对、连类推论、辨物统类以及以排行入字、以美称入字等传统做法,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先说在继承传统方面,例如:蜀相诸葛亮,字孔明;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字文明。
(同义互训)唐代诗人罗隐,字昭谏;“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字退之;宋代大儒朱熹【光明:~微(日光微明)】,字元晦【昏暗不明:~暝。
~暗】;清代音韵训诂学家王念孙,字怀祖;桐城派作家管同,字异之。
(反义相对)北宋文学家晃补之,字无咎;南宋诗人尤袤【~延(指横长)】,字延之;南宋词人刘过,字改之;清代史家章学诚,字实斋。
(连类推论)东吴将领周瑜,字公瑾;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字子瑜。
(辨物统类)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喈;唐代诗人钱起,字仲文;北宋词人晏几道,字叔原;明代文学家王思任,字季重。
(以排行入字)其次,在新的发展方面,主要有:增美辞。
在先秦时代的子、父一类尊称用字以外,大量涵义丰美之辞,如公、翁、卿、倩、彦、伟、休、道、孝……成为取字的热门选择。
例如:用尊老美辞的,东汉大臣窦融,字周公;东吴将领黄盖,字公覆;西汉豪强郭解,字翁伯;唐吏孔巢父,字弱翁。
用称谓美辞的,西汉使节苏武,字子卿;大将军卫青,字仲卿。
用身份美辞的,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字曼倩【美好】;曹丕之孙、魏帝曹髦,字彦【古代指有才学、德行的人】士。
用形容美辞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字伟长;三国魏文学家应璩【qú古代的一种耳环】,字休琏。
用德性美辞的,东汉学者尹珍,字道真。
刘备的谋士法正,字孝直。
采典籍。
采摘典籍中精彩的名言警句之义,用做表字,意趣高雅。
《尚书》称“满招损,谦受益。
”由此,明末文人钱谦益,字受之;晚清士绅王先谦,字益吾。
表仰慕。
表示对前贤先哲的仰慕之意,是古人命名、取字的重要思路之一。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倾慕春秋时晋人介之推的节操,故与之同名。
(精品)汉字与姓名文化
▪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杜若甫和袁义达根据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干分之 零点五随机抽样资料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 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 计调查,研究表明,全国汉族姓氏中李姓最 多,其次为王姓和张姓。占汉族人口1%以 上的大姓共有19个,除了李、王、张外还 有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 朱、高、林、何、郭、马,这19个大姓占 汉族人口的55.60%。
▪ 第十,以谥为氏,例如:敬、庄、康、武、文、幽、 昭、厉等。
▪ 第十一,以事为氏,例如汉武帝的丞相田千秋因年 老体弱,武帝特许他乘车出入朝廷,时称车丞相, 后人就以车为氏。
▪ 第十二、来自少数民族,如尉迟、慕容。中国回族 有和汉族相同的张、王、刘、杨、金等,也有他们 特有的回、哈、海、虎、赛、黑、纳、鲜等,也有 马、麻、白、满、蓝等准回姓。
▪ 汉族姓氏虽然数量众多,但是研究表明,最常 见的100个姓氏总计约占汉族人口的87%,它 们是:
▪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徐、孙、朱、高、林、何、郭、马、罗、梁、 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 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 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 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 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 孔、白、崔、毛、邱、秦、江、史、顾、侯、 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 易、常、武、乔、贺、赖、龚、文
▪ 有的寄托着父母长辈的希望,比如自立、有 为、昌乐、昌来、维贤、慎行、崇理、理嘉、 福义、世英、祥明、瑞敏、瑞民、建华、志 伟、克勤、达仁、贤纯、英哲、行健等,这 一类占绝大多数。
▪ 有的是纪念某一时刻、某个地方,比如“迎年”、 周海婴、关牧村 。
中国古人名与字关系规律初探
中国古人名与字关系规律初探中国古人名与字关系规律初探俗语云:“赐予千金不如授予一艺,授予一艺不如赐予好名。
”名字,人人皆有,它是自古以来最为普遍通行的记录并区分不同个体且标志个体取得社会存在的称谓方式和语言符号。
在中国古代,人的名与字有明显的分际,它们分别为人际交往中代表同一个个体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称谓标识。
不过,时有古今,词有差异,彼名字非此名字。
现代所谓名字,是意义不可再分的单纯词,仅仅相当于古人所谓“名”。
现代人只有一个名字,而中国古人有名且有字。
《仪礼·丧服传》称:“子生三月,则父名之”,又《礼记·曲礼上》:“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由此可见,古人之名是由父辈所起,以供长辈或尊者称呼,而字则不同。
《仪礼·士冠礼》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礼记·曲礼上》又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即说,字是男子二十、女子许嫁时由主持冠礼和婚礼的宾客或长辈所起(秦汉以后,也常自命其字),以供平辈、晚辈或他人称呼。
二者相较,不难揣度,古代名与字所蕴涵的意义是有明显区别的。
然,名与字的功能与作用却无本质不同,有章丙麟《国故论衡》证:“人生而有名,冠而为之字,名、字者,一言之殊号。
”[i]谓名与字具有指向的一致性与确定性。
鲁迅在《阿Q正传》开篇解说阿Q名字如何写的时候,大致这样幽默而风趣的说:如果他有位令兄叫阿富,他可能叫阿贵,如果他曾在八月间做过生日,或者字叫月亭什么的,这名就该叫阿桂。
“月亭”对应桂树而来。
传说月亮里边的阴影就是棵桂树,八月中秋,对着月亮起名“阿桂”,所以叫“月亭”。
鲁迅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中国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存在着种种密切的联系与规律。
因此我们不揣简陋,参阅典籍,广收资料,并效法论文的专用术语与科学论证方式,从《论语》、《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史》、《北史》、《宋史》、《明史》与《清史稿》中随机抽取5700例名字,在参照并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古人的名与字间的关系及类型进行简易的分析、归纳与探究。
灏用于人名的意思
灏用于人名的意思
灏是一个汉字,其意思是“水流急速,涌动不止”。
在人名中,灏通常作为一个姓氏出现,也偶尔作为名字出现。
根据《百家姓》记载,灏姓起源于古代的一个部落。
后来这个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也就是灏国。
因此,有些人认为灏姓的来源与这个王国有关。
此外,灏也可以作为名字使用,尤其在文艺作品中较为常见。
灏作为名字的意义,通常与“水流急速,涌动不止”有关,象征着勇敢、坚韧、活力和激情等。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灏也被用来形容海洋或江河的气势,表达一种宏伟、壮阔的感觉。
总之,灏作为人名的意义,与水的流动和涌动有关,通常寓意着勇敢、坚韧、活力和激情等。
- 1 -。
【姓名与汉字】用“琳”字起名的学问
【姓名与汉字】⽤“琳”字起名的学问【姓名与汉字】⽤“琳”字起名的学问⽹络流传的说法:“琳” 其琳字中的王字易主叫者脾⽓不好,管理欲强,内⼼好强,不服输,其琳字的右半部份为林字,林字为双⽊,双⽊易主婚姻不好,婚姻上来的晚,婚后与对⽅脾⽓不合,琳字⼜有林中王⼀说,在事业上适合⾃⼰经营,开公司,管⼀⽅⼈,⾳上通霖易引导⾝体上肾,肠胃不好。
长相较好,⼤眼睛,男⼈性格,有⼀部份易有吸烟喝酒的习惯。
【重要提⽰:以上内容摘⾃⽹络,多为穿凿附会、故弄⽞虚之辞,对于起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参考意义,请注意识别】《康熙字典》注解节选《康熙字典》注解节选:〔古⽂〕玪【唐韻】⼒尋切【集韻】犂針切【正韻】犂沈切,⾳林。
【說⽂】美⽟也。
【廣韻】⽟名。
【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
【傳】球,琳,皆⽟名。
【前漢·司⾺相如傳】琳珉昆吾。
【師古註】琳,⽟也。
⼜⼈名。
【史記·⾼祖功⾂年表】蓼侯孔臧⼦琳位⾄諸吏。
⼜國名。
【洞冥記】琴國去⾧安九千⾥,⽣⽟葉李,⾊如碧⽟。
《说⽂解字》注解节选:《说⽂解字》注解节选琳,[⼒尋切 ],美⽟也。
从⽟林聲。
《新华字典》注解节选:《新华字典》注解节选美⽟:琳珉。
琳琅(a.美⽟,喻美好珍贵的东西,如“琳琳满⽬”;b.⽟⽯发出的声⾳)。
传统起名相关事宜简体笔画:12 划,字形适中。
⽇常识别程度:常⽤字,适合起名。
字义寓意:字义包含正能量,吉利。
名字性别认知:中性,男⼥通⽤,多⽤于⼥性。
重名机率预估:中度偏⾼,宜搭配低重名率的⽤字起名。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此字搭配上下结构的汉字起名更好。
读法拼⾳:琳lin(⼆声)。
韵母为齐齿呼,发⾳悠扬婉转;声调为阳平,与上声调或去声调的汉字搭配起名可以获得更好的读⾳效果。
⽤字喜忌:琳,指美⽟,⽤于⼈名寓意品质优良,适合各种不同命局的⼈起名。
相关词语【合理运⽤词语起名,让你的名字寓意更加深刻】璆琳、碧琳、琳珉、琳宫、琳琼、琳珪、琳碧、琳球、琅琳、琳玙、琳札、琳观、琳璵、琳瑉、琳房、琳腴、琳阙、怡琳、球琳、琳篆、琳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与人名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
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对于每个人来说,姓名都是极其重要的。
同时,姓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与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密不可分。
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
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不同与外国字母注重音韵,中国汉字有时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故事,一副画面、一个完整的事件,所以用汉字组成的姓名里所负载的信息量和包含的意义也是巨大地:或寄托期望与事功, 或蕴含道德与修养, 或蓄藏爱情与思念, 或妙志情趣与癖好。
而汉字的形象性又往往可以引起我们对“字”与“字”之间美妙而大胆的联想,使中国人名组合变得变化多端,多姿多彩,妙趣横生。
汉字的声韵又使人名增辉添色,并让我们感到动感的音乐性,给予我们听觉上的享受中国名字学是博大精深的,本篇,我将通过“汉字的义与人名”、“汉字的形与人名”、“汉字的音与人名”三个板块来微探汉字与人名的关系关键字:汉字、人名汉字的义与人名人类之初,过着蒙昧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活,交际范围也小,彼此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形体和声音加以区别。
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的扩大,不同群体氏族的人发生接触时,以形体和声音已经完全不能够达到区别效果,这时就需要有相互区分的群体标识。
这样,“姓”和“名”就开始产生。
因为是以“氏族”为单位的群体生活,所以最早的“姓”其实是氏族部落全体成员的“公名”。
考察“姓”字从“女”从“生”,《说文》:“姓,人所生也。
”再看我国最古老的一些姓,如姬(黄帝)、姜(炎帝)、嬴(伯益)、姒姓(夏禹)等等,几乎都从“女”,由此可证明“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而对于“名”,《说文解字》有:“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名”从“口”“夕”会意。
因“冥不相见”所以“名”应运而生。
但是这时候的姓名只是简单的声音符号,重声音而不重形义,直到后来,由于国家社会典章制度渐趋完善,人类知识的发展,个人利益与名字的的关系更加紧密,名字成为文字的固定符号被书写下来。
为了使得自己的名字显得韵味丰远,名字取义逐渐成为流行风尚。
可幸的是,汉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它是以象形为根本发展变化而来的,并且这个小小的方块字里蕴含了无限的信息,所以我们很容易就从周边具体的物象中来取我们要的“义”。
因为古代中国是农耕国家,大自然的万千气象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很多古代人名的意象都取自大自然界,如花石草木:玫、莉、林、梅、松、竹;飞鸟走禽:燕、鹰、鹏、龙、虎;山川河海:水、溪、渠、湖、泊、江;风雨雷电:雨、虹、霓、雪、日、月。
名字取义于干支是古人的习俗。
十干和地支的产生分别与“十个太阳”和“月亮”的传说有关。
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实际上干支各字的本义仍是代表自然界各种生物(包括植物、昆虫和一些相关天象、星象、气象、物象等)的物候特征。
《说文解字》记载.:“甲,,阳气萌动,从木戴孚之象”,是说字形像草木破土而出, 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 像春草木冤曲而出”,意即字形像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
”是说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是说秋收而待来春。
又如:“辛:秋時萬物成而孰”、“丁:夏时万物皆丁实。
”、“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夏商时代的人们崇拜太阳神-----在出土的殷商卜辞中就有早迎日出晚送日入的礼拜仪式,因此他们常常按照生辰干支取名,这类人名学界把它称为“日名”。
这种命名方式被引进了夏商的王室及直系亲属、臣民的命名,比如商朝的开国君主叫天乙(即汤)、商王文丁、帝乙、商最后一任帝王帝辛(纣王)、盘庚、太甲、外丙、中壬、夏后太康、武丁;如夏朝的胤甲、孔甲、履癸(夏桀)等等。
这种命名, 不仅蕴含着原始的勃勃生机观念。
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特定的文化内涵。
人名是人类的意识形态之一,每一个名字都有其要表现的思想,都有它取之的道理。
或“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②如孔子名丘字仲尼。
“丘”在《说文解字》中的记载是:“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
象形。
”即四面高中间低的土坑。
相传孔子出生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
③“圩顶”指凹顶,指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低四周略高,相貌与众不同,于是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为“丘”。
这就是“有象”------“以类命为象”,即以婴儿的相貌特点来命名。
同时,“仲尼”的“仲”在《说文》中是:“仲:中也。
”。
古人取字往往采取将诸如“子”、“伯”、“仲”、“季”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与另一个字组合的方法。
“仲尼”的“仲”就表示孔子在家里排行老二。
这样的取字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如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如东汉孙氏兄弟孙孙策字伯符、权字仲谋。
《说文》:“伯:长也。
”、“季:少称也”。
“伯”、“仲”、“季”就表示了他们在家族里的长幼。
孔子的“子”在古代是表敬称。
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说:“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由此可见,子在中国古代是士大夫的通称,一般称大夫为“夫子”。
孔丘曾为鲁国大夫,所以孔子弟子尊称他为夫子。
除了“孔子”,在当时,亦有人尊称其为”尼甫”。
《说文》:“甫:男子美称也”。
其实“甫”的本义是奇花异草。
是古代贵族广为搜求和种植的,用来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非日常性植物。
后来,由于贵族之家多栽种奇花异草,普通民众的家里没有这种东西,并且贵族男子常把自己家特有的奇花异草作为图案纹在自己皮肤上,或描绘在自己家的马车上,“甫”字就逐渐成为古代贵族男子的美称。
唐武则天以后,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巩固,因此一般文人爱好取名“文雅士”等字。
比如“彦”字。
彦在《说文》中是:(形声。
小篆字形。
从彣( wén)、厂( hǎn)声。
彣,有文采。
本义:有才学的人)贤士。
才德出众的人;贤才;俊才产,美士有彣也。
《尔雅》说:“美士为彦。
”据萧遥天在《中国人名的研究》中统计自唐末入五代至宋初,以彦名的大小人物见于史册者约一百四五十人,其中名彦章者七人,彦超者十一人,彦威者七人,彦卿者七人,彦进者四人,彦温、彦韬者各三人,竞相仿效,可见乃一时的风尚。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进入文明意识、精神世界日益丰富、渐渐意识到自我和个体的价值,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我”,期望也更多地投注在“我”这个个体上,因此取的“义”也就更多地向多元化发展:或各随其好、或表达愿望、或取之典故、或希贤慕古。
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意象选择的内容,而真正获益的就是我们后代人。
“各随其好”的有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919年,他在日本留学时,才取了“沫若”这个笔名。
“沫”、“若”,即沫水和若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流。
郭沫若取此二水作为笔名,是表示他身在异国、不忘家园的意思,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取之典故”的如文秀(文如花似锦,秀美异常)、文英(文才出众)、文杰(文中豪杰)、文宗(文章为世人所宗仰)、文翰(操文章笔墨之事)、文江(学如海、文如江)、斐(《韩诗外传》有“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
”斐斐,喻文盛貌)等。
又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俊,他年轻时信奉王阳明“知是行之始”的哲学思想,于是改名陶知行。
后来,他通过教育实践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谬误,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
表明着他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向唯物主义的转化和发展。
“希贤慕古”的我们可以以“刘”姓举例。
刘振邦、刘兴汉(西汉高祖名刘邦)、刘向生(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文卿(唐著名诗人刘长卿字文房)、刘梦禹(唐著名诗人刘禹锡梦得)、刘潜庄(南宋爱国诗人刘克庄字潜夫)、刘世平、刘光平(南宋名将刘光世字平叔)、刘殿虎(宋代谏臣刘安世因论事刚直,不避权贵被目为殿上虎)、刘望基(明代名臣刘基,字伯温,足智多谋,人称“小诸葛”)、刘光第(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
“表达愿望”的有如我国民族英雄林则徐。
“则”有“效仿”的意思。
据说他诞生时,正好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徐嗣曾坐轿鸣锣经过他家的门口,因为他的父亲知道巡抚徐嗣曾重视知识分子,深得士人的敬仰,故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效仿徐嗣曾,做一个清官,就为他取名“则徐”。
可见人名中的一个个具体物象, 都蕴含着特有的观念与心理。
汉字博大精深的意义为中国人的取名带来了丰富的想像,而大自然的万千气象, 妙观奇景和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则为人们提供了选择的内容。
汉子的形与人名传统汉族姓名,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体系。
这种体系大致包括姓氏、名、字、小名、庙号、谥号等,在这里我只着重讲“名”和“字”。
“名字”在现代是一个词,然而在古代,名是名,字是字。
有名有字,是古代的一种“礼制”。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
”“女子许嫁,笄而字。
”④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字”是男女成年后加取的名。
因此在古代,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
正如《白虎通》说的“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这种名与字的“相应”,“往往是凭借对汉字的直观感受, 利用形象思维来使二者“相应”。
”⑤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
提到“飞”,我们还可以立刻联想到抗金英雄岳飞,岳飞字鹏举, 因为飞便想到神鸟大鹏。
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是因果关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中国汉子汉字中国汉字在形体上是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它是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
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笑”、“尖”;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上中下结构,如“赢”;左中右结构,如“斑”;“品”字形结构,如“品”。
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几乎主要是合体字的字都可以可分可合, 且各有独立的意义。
这使中国人名组合变得变化多端,多姿多彩,妙趣横生。
刘绍恒在其论文《汉子与人名》中已经根据中国汉字的这种特性把人名归纳为“名为姓的省文”、“名为姓的增文”、“名为姓的分文”、“字号为名的分文”、“名号为回文”五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