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肽基肽酶_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替格瑞洛概述替格瑞洛(trade name: Januvia)是一种口服胰岛素增敏剂,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替格瑞洛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延缓胰岛素分解,增加胰岛素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替格瑞洛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是相对温和而持久的,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替格瑞洛在糖尿病患者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饮1.2 替格瑞洛的临床应用意义替格瑞洛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双肽类肽酶-4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肠道中的肽酶-4酶的活性,延缓肠道中胰岛素释放抑制激素的降解,从而提高胰岛素释放,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减少血糖升高。

在临床上,替格瑞洛已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并且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1. 有效控制血糖:替格瑞洛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的需求,降低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 减轻胰岛素剂量:替格瑞洛的使用可以减轻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程度,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起到缓解患者胰岛素耐受性下降的作用。

3. 改善胰岛素抵抗:替格瑞洛不仅能够提高胰岛素的释放,还可以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发展进程。

替格瑞洛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剂量,改善胰岛素抵抗,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正文2.1 替格瑞洛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替格瑞洛(Empagliflozin)是一种新型的轻松糖尿病治疗药物,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替格瑞洛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多种益处,替格瑞洛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再吸收,减少血糖的排泄,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替格瑞洛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改善血压,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等。

近期的研究发现,替格瑞洛还具有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潜力,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DPP 4抑制剂从指南到临床

DPP 4抑制剂从指南到临床

便、低血糖风险低、不增加体重等优点,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DPP-4抑制剂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PP-4抑制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市场调查公司的数 据,全球DPP-4抑制剂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数十亿美元。
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DPP-4抑制剂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制药公司主导,如默克、诺华、阿斯利康等 。这些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
在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不 能有效控制血糖时,DPP-4抑制剂可 作为联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进一步 改善血糖控制。
胰岛素联合治疗
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DPP-4 抑制剂可联合胰岛素使用,有助于减 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风险。
DPP-4抑制剂剂量调整策略
1 2 3
初始剂量选择
降糖效果
DPP-4抑制剂和磺脲类药物均可 有效降低血糖,但DPP-4抑制剂 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更具优势。
不良反应
DPP-4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相对较 少,主要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和上 呼吸道感染等。而磺脲类药物可 能导致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 反应。
DPP-4抑制剂与双胍类药物比较
作用机制
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 异生,减少肝糖输出,同时增加 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来降低血糖。与DPP-4抑制剂的
作用机制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 的浓度。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
降低血糖。
DPP-4抑制剂发展历程
01
早期研究
DPP-4抑制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发现DPP-4酶

维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维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0年12月 第17卷 第24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严重代谢疾病[1-4],而T2DM 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5-9],T2DM患者即使不存在蛋白尿的情况下,其肾功能下降也增加了发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的风险[10]。

强化葡萄糖控制不仅可以降低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风险,还可以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下降率。

二肽酰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 1(Human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降解来改善血糖控制,且具有理想的安全性[10-14]。

同时,DPP-4抑制剂还可能具有减少蛋白尿的疗效[10]。

现以维格列汀等为例简述DPP-4抑制剂对T2DM肾功能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

1 维格列汀保护肾功能的相关动物实验1.1 维格列汀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Sherif等[15]为考察维格列汀对肝和肾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是否具有肝肾保护作用,将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维格列汀+缺血再灌注组,后者以10 mg/kg腹腔注射维格列汀10 d。

除肾和肝组织样本外,血液样本还用于生化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肝缺血再灌注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肝酶、肾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Smad 2、Smad 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明显升高,肾脏过氧化氢酶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

缺血再灌注组肝、肾组织呈现病理学异常。

维格列汀显著改善了这些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改变。

肠促胰岛素类制剂及二肽基肽酶抑制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肠促胰岛素类制剂及二肽基肽酶抑制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1276・及其他抑{训生痰触前神经元传递i立程中,需要突触传递埘。

l胎信g-在A#,P,在POMC神经元如何调控HGP尚未完全清楚。

神经元从葡萄糖氧化中得到大多数ATP,故脑葡萄糖的感受对食物摄取,交感.冲经清胜及胄&量消耗懒重要角管圳.大鼠第三脑室葡萄糖水平不同,改变食物摄入及其相关反应导致低血糖咖1。

第三脑室或MBH葡萄糖乳酸盐抑制HGP,独立于循环中胰岛素的改变阱1。

脑葡萄糖乳酸盐作用依赖乳酸盐代谢为焦葡萄糖酸盐(Pyruvate)(通过乳酸脱氢酶)。

帅a把转化为乙酰辅酶A(经PyTuvate脱氢酶)并联接中枢K(触:P)通道吲,最终使脑感受营养素作用从而调控HGP。

MBH感知激素及营养素及接着抑制HGP是依赖下丘脑K(ArP)通道神经元的高度极化脚.过度喂养引起IR,导致下丘脑调控HGP缺陷,电生理研究提示LRb缺乏的Zucker大鼠呈肥胖及瓜,且胰岛素激活弓状核神经元的K(ArP)通道受损∞‘。

短期过度喂养的大鼠可致肝胰岛素抵抗,但无外周(肌肉及脂肪组织)m,这也是人取的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下丘脑对营养素及激素感知受损,而中枢抑制脂质氧化是通过抑制MBH中的肉毒碱转化酶-1(CPT.1)以恢复下丘脑的长链脂肪酸辅酶A(LCFA-COAs)水平及使过度喂养大鼠的食物摄取及葡萄糖稳态平衡正常化,显示了恢复下丘脑脂肪感知可能是治疗过度饮食引起的肥胖及瓜的有效途径。

细胞因子,肠促胰岛素,神经元的作用:除瘦素及胰岛素外,其他脂肪因子、肠促胰岛素(incretin)及细胞园子亦参与中枢调控HOP。

脂联素由脂肪细胞产生,是被认为有益的脂肪因子。

在瓜个体脂联素低,而在胰岛素敏感个体脂联索高,表明它具有胰岛素敏感作用[2-al。

给脂联素于第三脑室导致室旁核ACTH释放激素(CRI-i)表达及FOS免疫活性,致能量消耗增加,体重及循环中葡萄糖及脂质水平减少阱1。

有报告两种脂联素受体之一adipoRl表达于弓状核,故有理由相信脂联素参与下丘脑调控HGP。

DP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DP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综述DP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张瑾,齐一洁,向晨昱,郝晋璇,杨喜枫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山西太原030001[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可累及心脑血管等多个系统发生病变,危及生命安全,需及时治疗。

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可促进胰岛素生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与T2DM有着密切关联,是目前我国T2DM治疗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

DPP4抑制剂是多项研究的结果,能够提高降糖效果,对多种降糖无效的患者均有显著作用。

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了DPP4抑制剂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分析DPP4抑制剂在T2DM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以期为T2DM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2型糖尿病;进展[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4)02(b)-0194-05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DPP4 Inhibitors in 2 Diabe⁃tesZHANG Jin, QI Yijie, XIANG Chenyu, HAO Jinxuan, YANG Xife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01 China[Abstrac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has a high incidence rate in my country and is a common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It can involve multiple systems such as th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systems, endangering life and requiring prompt treatment. 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 can promote in⁃sulin production and secrete glucagon.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2DM and is a new direction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2DM treatment in my country. DPP4 inhibitors are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studies and can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lowering effect and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 variety of patients who are ineffective in lowering blood glucos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PP4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T2DM,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DPP4 inhibitors in T2D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T2DM.[Key words]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rogress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一种需终身服药治疗的疾病,治疗药物包括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糖水平,但随着药物的长时间应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降糖效果低、低血糖等情况的发生,对此,还需找出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抗糖尿病药DPP—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市场情况

抗糖尿病药DPP—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市场情况

抗糖尿病药DPP—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市场情况作者:张建忠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临床研究表明,DPP-4单用或与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合用都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服用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糖尿病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

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国外上市开发现状、国外销售情况及国内研究开发进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 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977.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7-0055-05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1]。

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1型,即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即NIDDM),其中2型患者占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主要有胰岛素类、磺酰脲类、D-苯丙氨酸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但长期使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2]。

即使是新型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由华纳-兰伯特公司(后被辉瑞公司兼并)和日本三共公司(现与日本第一制药公司合并为第一三共公司)研制的首个该类药物曲格列酮(Rezulin)上市后因存在严重肝毒性而被迫退出市场[3];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噻唑烷二酮类第二个上市药物文迪雅(罗格列酮)在2006年全球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达顶峰后,在2007年5月被爆出可能增加服用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最终欧盟停止该药品上市许可而被迫撤出了欧洲市场,且在美国也被加“黑框”列入严格限制使用药物[4],销售额急剧下降。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药物的市场增长势头强劲,这来自于层出不穷的糖尿病新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新的作用机制,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s-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DPP)-IV抑制剂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γ,PPAR)双重激动剂。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1-07-22T16:01:57.06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作者:张巧利通讯作者:刘霞[导读] 临床研究[1]显示,DPP-Ⅳ抑制剂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有着良好的降血糖效果,而且这一作用具有葡萄糖依赖性,因此引起低血糖事件发生的频率很低。

张巧利通讯作者:刘霞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重庆市 400000 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 DPP-Ⅳ)抑制剂是一种较新的口服降糖药物。

临床研究[1]显示,DPP-Ⅳ抑制剂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有着良好的降血糖效果,而且这一作用具有葡萄糖依赖性,因此引起低血糖事件发生的频率很低。

同时其在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作用,尤其是在改善胰岛 β 细胞功能方面有着值得关注的潜能。

近年来,有更多的相关临床研究,可以更全面的认识DPP-Ⅳ抑制剂。

本文关注于DPP-Ⅳ抑制剂产生降糖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作用效果及使用的安全性作如下综述。

1 作用机制DPP-Ⅳ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Ⅳ,延缓酶对内源性胰高血糖素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 GLP-1)的降解,提高其浓度,延长其生物活性,以发挥降糖作用。

1.1 GLP-1的生物学效应 GLP-1是由肠L细胞产生的促胰岛素分泌肽,参与肠促胰岛素效应,膳食引起的高血糖促进肠GLP-1分泌,胰岛β细胞在此激素的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增多。

1.1.1 GLP-1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合成 GLP-1参与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效应,这一效应的强弱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随着血糖的增高,效应越强;反之,效应减弱。

当血糖下降至3.36mmol/L时,GLP-1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甚至会消失。

因此,DPP-Ⅳ抑制剂,通过GLP-1降糖,可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GLP-1对于胰岛素的作用,不仅可增加其释放,还能促进其生物合成。

DPP_4抑制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_汤智慧

DPP_4抑制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_汤智慧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作为一类新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最新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1],DPP-4抑制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0.6%~1.1%,与安慰剂相比不易出现低血糖,且不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既往临床前研究以及初步临床资料显示,DPP-4抑制剂除可有效控制血糖外,可能同时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但其上市时间尚短,其长期临床使用的心血管安全性仍是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

目前有关DPP-4抑制剂心血管安全性的诸多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尚无最终结果报告。

例如沙格列汀的SAVOR研究[2]、阿格列汀的EXAMINE研究[3]、西格列汀的TECOS研究[4]、Linagliptin 的CAROLINA研究[5]等。

本文将就DPP-4抑制剂对于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以及正在进行的相关前瞻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DPP-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降糖疗效DPP-4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DPP-4酶的活性,使其灭活胰高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作用减弱,从而提高体内GLP-1和GIP的浓度及延长其活性,进而通过发挥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同时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等来降低血糖。

DPP-4抑制剂作为新型降糖药物,其降糖疗效以及安全性已经得到临床的肯定。

在一项为期54周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将受试者(n=1091)在完成24周与安慰剂对比的试验后,885例患者继续30周的治疗分为下列5组:西格列汀100mg/d+二甲双胍2000mg/d (n=161)、西格列汀100mg/d+二甲双P rotection of DPP-4 inhibitors oncardiovascularDPP-4抑制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汤智慧1,2 巴建明11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2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中图分类号 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809(2012)34-0006-05关键词 指南;DPP-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血压;血脂6 药品评价 2012年第9卷第34期胍1000mg/d(n=160)、西格列汀100mg/d(n=141)、二甲双胍1000mg/d(n=147)、二甲双胍2000mg/d(n=153),结果显示,与基线平均HbA1c(8.7%)相比,以上各组HbA1c分别下降1.9%、1.7%、1.4%、1.2%和1.6%,提示单用西格列汀与常规剂量二甲双胍降糖效果相当,与二甲双胍合用可进一步增强降糖效果。

维格列汀调节空腹血糖疗效的研究进展

维格列汀调节空腹血糖疗效的研究进展

2020年12月 第17卷 第24期二肽基肽酶-4(Depteptidyl Peptidase-4, DPP-4)抑制剂是一种新的以内分泌为基础的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药物,该类药物可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Human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的循环浓度[1-4]。

GLP-1在餐后被释放,但会被DPP-4迅速降解,而DPP-4抑制剂可阻止GLP-1的快速失活并改善血糖控制状况,降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水平[5-8]。

1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降FBG的效果二甲双胍是一种有效的口服降糖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被广泛用于T2DM患者的一线治疗[9-11]。

Mak等[12]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药房记录,对T2DM患者进行了为期至少3个月的DPP-4抑制剂治疗,并收集了关于人口、人体测量、抗糖尿病治疗方式、实验室和记录结果的数据,其后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FBG和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且不良反应也被同时报道。

研究共招募105名患者,男性占49.5%,平均年龄为57岁,平均HbA1c为8.5%(69 mmol/mol),平均BMI为29.5 kg/m2。

至少50%的患者有超过10年的T2DM病史,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同时患有T2DM和高血压。

其中,39例患者服用维格列汀。

多数患者(90.4%)服用二甲双胍,62.8%的患者采用固定剂量联合用药,其余患者采用更高剂量的二甲双胍治疗。

使用DPP-4抑制剂作为辅助药物时,HbA1c的平均降低率为0.9%(9 mmol/mol)(P<0.000 1);同时,FBG平均降低率为1.15 mmol/L(19.82 mg/dL)(P=0.001),患者体重无显著的变化(P=0.745)。

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0年10月 第17卷 第20期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6倍,使其成为人口中的主要死亡原因[1-5]。

因此,控制血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预防CVD和微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和限制发病率[6-8]。

二肽酰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T2DM。

以下将简述以维格列汀(Vildagliptin)为代表的DPP-4抑制剂对T2DM心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

1 维格列汀保护心血管的相关动物试验Furukawa等[9]研究了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在压力负荷下对心肌代谢和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分别用空白制剂或维格列汀治疗试验小鼠,然后实施横主动脉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 TAC)。

TAC术后3周,小鼠心肌肥厚和收缩功能损害显著减轻。

压力-容积分析(Pressure-volume Analysis)显示,维格列汀治疗可明显提高TAC 术后心脏左心室收缩效率。

心肌能量底物分析(Myocardial Energy Substrate Analysis)显示,维格列汀治疗显著增加葡萄糖摄取和脂肪酸摄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是一种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的多肽,在TAC 术后心脏中表达增强,维格列汀治疗后进一步增强。

维格列汀处理后,FGF21在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强于心肌细胞。

维格列汀处理还可通过Sirtuin1(Sirt1)介导的途径诱导人心脏成纤维细胞中FGF21的表达,提示成纤维细胞介导的FGF21在应激心脏中可能调节能量代谢,发挥维格列汀介导的有益作用。

维格列汀通过Sirt1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激发代谢调节因子FGF21的表达,提高了压力负荷下心脏的收缩效率。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王喜梅【摘要】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引起广大心脏病学者的极大兴趣.DPP-4抑制剂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稳定心肌缺血时电生理状态,改善心室重构,并动员干细胞至心血管损伤处,促进组织修复.现将DPP-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Dipeptidyl peptidase 4 ( DPP-4) inhibitors are a new class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PP-4 inhibitor has an important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DPP-4 inhibitor can suppress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and improve myocardial metabolism. It results in smaller infarct size, reduces ischemia/repernision injury, stabilizes the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al state during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improves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addition, DPP-4 inhibitor can mobilize stem cells to the site of cardiovascular injury, and promote tissue repair. This article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in researching the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effects of DPP-4 inhibitors.【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2(033)005【总页数】4页(P593-596)【关键词】DPP-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者】王喜梅【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二肽基肽酶 4(dipeptidyl-peptidase 4 inhibitor,DPP-4)抑制剂作为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DPP-4活化部位形成DPP-4复合物,降低酶的催化活性,从而抑制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的降解速度,延长其半衰期,有效地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

新型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进展

新型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进展

新型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研究进展张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042)[摘要]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有药物已无法有效阻止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恶化。

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剂作为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章介绍了DPP-IV抑制剂药理学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6-0089-01Progress in Research of New type Drug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for the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Zhang Lei(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Lianyungang 222042, China)Abstrac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disease that seriously threaten modern human health. As a new clas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reat agents,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DPP-IV) inhibitor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DPP-IV inhibitors and research progress.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ipeptidyl peptidase IV (DPP IV) inhibitors;pharmacology mechanism近年来,由于人们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 %以上,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2型糖尿病经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经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经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于大泳;管林霞【摘要】Objective With the improving of people living standard gradually, lifestyle and diet structure have taken place, more and mor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t become one of clinical common disease, and high incidence in our country. Traditional treatment can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clinical effect, dipeptide peptidase 4 inhibitor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chieved good clinical effect, was recognized by more and more patients and medical workers.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dipeptide base peptidase 4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s analyzed in detail.%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同程度的变化,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常见病及高发病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难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近年来,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被越来越多患者和医护人员所认可。

本文主要针对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情况进行阐述分析。

DP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DP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DP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张瑾;齐一洁;向晨昱;郝晋璇;杨喜枫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24(43)5
【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可累及心脑血管等多个系统发生病变,危及生命安全,需及时治疗。

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可促进胰岛素生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与T2DM有着密切关联,是目前我国T2DM治疗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

DPP4抑制剂是多项研究的结果,能够提高降糖效果,对多种降糖无效的患者均有显著作用。

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了DPP4抑制剂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分析DPP4抑制剂在T2DM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以期为T2DM治疗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94-198)
【作者】张瑾;齐一洁;向晨昱;郝晋璇;杨喜枫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DPP4抑制剂与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3.新型降糖药物
DPP4抑制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4.DPP4抑制剂类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5.达格列净联合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筛选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筛选研究进展

对 胰 岛素抵 抗 引起 的碳 水化合 物 、 白质 , 蛋 脂肪 代谢 紊 乱 D P I 抑 制 剂 的 结构 与 D P I 的 天 然 底 物相 似 , P— V P— V 含 综 合症 。糖尿病 对人 类健 康危 害极 大 , 已成 为 当今社会 的 有 X t— r c tPo类 似结 构 ,可 以竞 争 性地 结 合 D P I 活 o P— V
w ih l td i l ia p l ain h c i e t ci c l a p i t .DP Ⅳ ihbtr a e e n p o e t rv n P d ga ain mi s n c o P一 n ii s h v b e rv d o p e e tGL -1 e r d t o o
存 在 于 肾脏 、 胃肠道 、 缔组 织 、 巴结 等组 织 中 , 催 化 在结 构上 打破 了传 统 的磺酰脲 类 、 胍类 等化 学 结构 , 结 淋 其 双 其
作 者 简 介 : 锦 珍 (9 5年 3月 1 日)女 , 士 , 胡 18 7 , 硕 主要 从 事 生 物 研 究 , 师 。E m i 5 9 2 10 qcm 讲 - a :2 8 6 5 @q . l o
的抗 糖尿 病 效应 , 是 由于其体 内被 以 D P I 为主 的 酶 降解 , 衰期仅 2 mi, 但 P— V 半 n 因而 限制 了其 在 临床 上 的应 用 。研 究表 明 D P I 抑制 剂 能延 长 G P 1在体 内的半 衰期 , 而有 效地 降低血糖 。 P —V L一 从 关键词 : 肽基肽 酶 I 抑制 剂 ; 二 V; 药物 筛选 ; 降血糖




活性 中心 位 于胞外分 子 C末端 区域 .凡 N端 第二 位上 存

西格列汀潜在用途研究进展

西格列汀潜在用途研究进展

・76・口腔医学2021年1月第41卷第1期西格列汀潜在用途研究进展刘相,葛少华[摘要]西格列汀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作为同类药物中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耐受性,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近年来随着对西格列汀研究的越来越多.该药物在不同情况下的更多作用相继被发现西格列汀除了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外还有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肾脏保护作用、心血管保护作用、促组织再生作用。

该文就西格列汀在各领域的作用进行综述,从而为相关疾病诊疗和组织再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格列汀;抗炎;抗肿瘤;肾脏保护作用;心血管保护作用;组织再生作用[中图分类号]R780.I[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72(2021)01-0076-07[doi]10.13591/ki.kqyx.2021.01.015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potential use of sitagliptinLIU Xiang、GE Shaohua.(Department of Periodontology,School and Hospital of Stomatology,Cheeloo College of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Shandong Key Laboratory of Oral Tissue Regeneration&Shandong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Dental Materials and Oral Tissue Regeneration,Jinan250012,China)Abstract:Sitagliptin is a highly selective 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inhibitor.As the first drug of its kind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2diabetes,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efficacy,tolerance,and a low occurrence rate of hypoglycemia and weight gain.In recent years,with more and more studies on sitagliptin conducted,more effects of the drug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have been discovered.In addition to the role of lowering blood sugar,sitagliptin also has the effects of anti-inflammation,anti-tumor,potential re­nal protection,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and tissue regeneration.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oles of sitagliptin in Viirious fields,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lated diseases and tissue regeneration.Key words:sitagliptin;anti-inflammation;anti-tumor;renal protection;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tissue regenerationStomatology,2021,41(l):76-82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葡萄糖耐量降低,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4.63亿,占全球成人人口的9.3%,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5.784亿(10.2%),到2045年将达到7.002亿(10.9%),其中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约占全球所有糖尿病的90%[2】。

维格列汀对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维格列汀对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0年11月 第17卷 第21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认知障碍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它会导致空间记忆和学习障碍。

而一些抗糖尿病药物对认知障碍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二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抑制剂(如维格列汀)便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1 维格列汀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动物试验1.1 维格列汀单药治疗的相关动物试验T2DM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一个危险因素[1-4],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发病机制层次上的关联性[5]。

Ma等[6]的研究以A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维格列汀对神经元的潜在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维格列汀治疗可改善AD大鼠模型的海马记忆障碍,减少神经元凋亡。

维格列汀治疗后,海马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 2, Bcl-2)表达增加,海马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和AD相关蛋白表达降低。

此外,AD大鼠模型引起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 Protein Kinase B, p-Akt)、p-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p-GSK 3β)、突触后密度95(Post-synaptic Density 95)和突触素表达的下降被有效逆转。

这些结果表明,维格列汀通过减少τ磷酸化,增加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对认知功能缺陷有保护作用。

而Akt/GSK 3β信号通路的靶向性可能是AD 发病的关键机制之一。

Kosaraju等[7]采用脑内注射STZ的方式制作AD大鼠模型,3个月后,口服维格列汀(2.5、5、10 mg/kg)30 d。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了维格列汀对记忆保留的剂量依赖性和时程效应。

治疗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观察维格列汀对海马和皮质GLP-1水平、淀粉样β(Aβ)负荷、τ磷酸化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降糖药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临床研究概述

降糖药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临床研究概述
l B u MMA口 工 z E 综述
H 工NA HE A LTH 工N口 UB T 口 Y
降糖 药 二肽 基 肽酶 一Ⅳ抑制 剂 临床研 究概 述
李 佳
北京 市卫 生职 业学 院第 i 院 区 , 北 京 1 0 0 0 0 0
【 摘 要 1在 糖 尿 病 病 理 生 理 机 制 的研 究 中发 现 胰 高 血糖 素样 肽 ( g l u c a g o n — l i k e p e p t i d e 1 , GL P — 1 ) 对 调 节血 糖 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但 在体 内能 快 速 被 二 肽 基 肽酶 . 1 V( DP P . I V) 降解失活 。 而D P P I V 抑 制 剂 则 能 有 效 抑 制GL P . 1 的降解。 具 有 不 易 引起 严 重 低 血糖 事件 、 不 引起 体 重 增 加 的特 点 。 本 文对D P P . i V 抑 制 剂 的临 床 研 究及 不 良反 应 方 面进 行 了综 述 。
血 糖 的风 险 大 大降 低 ; 结论 3 : DP P . 4 抑 制剂 与 对照 药 物 无差 异 。 O . 3 4 , 有9 5 %的 置信 区间 。 结论: 利 格 列汀 可 能 对 2 型 糖 尿病 患 者 的 ( 2 ) 2 0 1 0 年1 0 月3 1 日前 , Mo n a mi M等4 人 进 行 了一 项 为 期 心 血管 有益 。
的二 肽 基肽 酶. I V( DP P . 1 V) 抑 制剂的临床 研究 进 展 。 现将 其 综 事 件 发 生 的可 能 性 , 但此结果应需慎 重, 因为 临床 研 究 中患 者 是 不
述 如 下。 1 临 床 资 料 同的 。
( 6 ) 在2 0 1 0 年2 月1 6 日之 前 , J o h a n s e n OE 等6 人。 持 续1 8 - 5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 rugs 2008, Vol . 17 No. 20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年第 17 卷第 20 期
二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肽酶 Ⅳ 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 2 1 1 2 1
3
李祎亮 ,王菊仙 ,吴香玫 ,邹美香 ,李卓荣 ,王玉成 ( 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50; 2 天津药物研究院 ,天津 300193) [摘要 ] 胰高血糖素样肽 2 1 ( GLP 2 1 )是一种肠促胰岛素 ,它通过刺激和保护胰岛 β细胞 ,促进胰岛素的 合成和分泌 ,降低餐后血糖 。二肽基肽酶 Ⅳ ( DPP 2I V ) 抑制剂能增强 GLP 2 1 的活性 , 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高血糖症状 ,是一类新型的抗糖尿病治疗药物 。临床研究表明 DPP 2I V 单用或与二甲双胍 、 吡格列酮合用都 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具有治疗效果显著 、 服用安全 ,耐受性好 ,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 近年来已经成为糖尿病 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 。文中就其作用机制 、 国内外开发现状 、 构效关系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 [关键词 ] 二肽基肽酶 Ⅳ 抑制剂 ; 2 型糖尿病 ; 胰高血糖样肽 2 1 [中图分类号 ] R977. 15; R914.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3734 ( 2008 ) 20 - 1739 - 07
3 基金项目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 I MBF 2 20060403)
— 1739 —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 rugs 2008, Vol . 17 No. 20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年第 17 卷第 20 期
性地裂解 GLP 2 1 的 N 端二肽残基 : Xaa 2Pro 或 Xaa 2 A la ( Xaa 为任意氨基酸 ) , 是体内 、 外主要促使 GLP 2 1 降解 、 失活的关键酶之一 。DPP 2I V 在体内分布广 泛 ,不仅存在于血浆 ,还存在于肾脏 、 小肠 、 胆管和胰 腺的上皮细胞 ,血管的内皮细胞等组织器官中 ,其中 肾脏最多 。因此选择性 抑制 DPP 2I V 能提 高体 内 GLP 2 1 的浓度 ,延长其作用时间 ,同时也可以抑制胰 增血糖素的生成 ,延长 GLP 2 1 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持 续时间 。此外 ,在动物实验表明 ,短期或长期 使用 DPP 2Ⅳ 抑制剂均可显著促进胰岛素分泌 ,抑制 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减缓胃的排空 ,降低胰增血糖素 的浓度 ,降低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水平 ,延缓胰岛素抵 抗和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 ; 在对 DPP 2Ⅳ 先天性缺陷 或突变小鼠的研究也发现 , 高脂饮食不会引起小 鼠肥胖 、 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 , 能避免低血糖 、 肥胖 等并发症 ,从而达到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目的 。 2 国内外 D PP 2IV抑制剂的开发概况 2006 年默克公司的抗糖尿病治疗药物西他列 T M 汀 ( sitaglip tin, 商品名 Januvia ) 作为首个 DPP 2I V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 rugs 2008, Vol . 17 No. 20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年第 17 卷第 20 期
了空间体积相对比较宽松的区域 , 其主要可以形成 π2 π共轭或形成范德华键的方式与受体结合 。 综上所述 , 该类抑制剂与受体结合过程中 , S1 区应为空间体积较小且具有极性亲电取代的基团 , P1 区应包含至少有 1 个氢原子的氨基 , S2 区应引入 体积大的基团将有利于化合物活性的提高 。 DPP 2 Ⅳ 抑制剂与受体结合模拟图见图 2。
1, 2 1 1 2 1 1
( 1 Insitu te of M ed icina l B iotechnology, Ch inese A cadem y of M ed ica l S ciences and Pek ing U n ion M ed ica l College, B eijing 100050, Ch ina; 2 T ian jin Institu te of Pha r m aceu tica l R esea rch, T ian jin 300193, Ch ina )
成为抗糖尿病药物研究的热点 。现就 DPP 2I V 抑制 剂的作用机制 、 国内外开发现状 、 构效关系及研究进 展等进行综述 。 1 D PP 2Ⅳ 抑制剂的药理作用机制 目前已经证实 GLP 2 1 是由小肠和大肠黏膜 L [2 - 3] 细胞中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原肽 , 是肠促胰岛素 家族中的一种肽类激素 , 它呈葡萄糖依赖性作用于 胰岛 β细胞上的 GLP 2 1 受体 , 具有促进胰岛素基因 的转录 ,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生长激素分 泌 ,抑制胰升糖素分泌 , 增加 β 细胞数量等作用 。 GLP 2 1 能抑制餐后胃排空 、 抑制食欲及促进肝脏 、 肌 肉、 脂肪组织糖原合成等 ,从而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 作用 。 [4 - 5] DPP 2I V 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 , 它能够特异
1
Recen t progres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 en t of d ipeptidyl peptida se IV in h ib itors
L I Yi2liang ,WANG Ju 2xian ,WU Xiang2 mei , ZOU M ei2xiang , L I Zhuo 2rong ,WANG Yu 2cheng
[9] [6 - 7] [8]
抑制剂成功上市 , 随后诺华公司的维格列汀 ( vilda2 glip tin,商品名 Galvus) 2007 年也获得欧盟 、 美国等 国的批准 。根据目前公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
DPP 2I V 抑制剂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药效和目前临
床正在使用的格列吡嗪相当 , 近 2 /3 患者能达到使 HbA1c降至 7%以下 , 但不会导致现有药物像磺脲 类、 噻唑烷酮类等药物产生的常见体重增加和低血 糖等不良反应 。目前除了上述 2 个化合物外 , 该类 产品处于 Ⅲ 期临床研究阶段的还有百时美施贵宝公 司的 saxaglip tin、 武 田 制 药 公 司 的 aloglip tin ( SYR 2 322 )以及葛兰素史克公司的 denaglip tin; 罗氏公司 的 Ro 2 0730699、 M itsubishi Pharma 公 司 的 M P 2 513、 OSI Phar m aceuticals公司的 PSN 2 9301 以及 Phenom ix 公司的 PHX 2 1149 均已进入 Ⅱ 期临床研究阶段 。已 上市和 Ⅲ 期临床阶段的 DPP 2I V 抑制剂结构式见图 1。有关机构预测 DPP 2I V 抑制剂未来的市场销售 额将达到 31 亿美元 , 同时部分专家认为 , 即使这类 化合物的效果不如其他糖尿病治疗药物 ,但是 ,从安 全性考虑它们仍将会得到广泛的使用 。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主要有胰岛素 、 二甲双胍 、 磺酰脲类药物及近来上市的噻唑烷二酮 α 类药物 、 2 葡糖苷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 疗效 ,但仍存在药物长期使用不能完全控制糖化血 红蛋白 ( HbA lc )水平 ,难以维持长期疗效 , 不能针对 病因有效缓解病情 ,以及存在安全性差 、 容易产生肝 毒性 、 体重增加不良反应等诸多问题 。二肽基肽酶 I V ( dipep tidyl pep tidase I V , DPP 2I V ) 是体内 、 外主要 促使 胰 高 血 糖 素 样 肽 2 1 ( glucagons2likepep tide 2 1, GLP 2 1 ) 降解 、 失活的关键酶之一 , 目前医学已经证 [1] 实 DPP 2I V 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糖尿病药 , 临 床结果显示该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 同时未 发现其他糖尿病药物所产生的常见体重增加和低血 糖等不良反应 , 因此有关 DPP 2I V 抑制剂研究逐渐
图 1 目前已上市和 Ⅲ 期临床试验阶段的 DPP 2I V 抑制剂结构式 构效关系及研究进展 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 , DPP 2Ⅳ 抑制剂从立体结 构划分主要应包括 3 个部分 ,即 2 个口袋区 S1 和 S2 及 1 个连接区 P1 组成 。 2 个疏水的口袋区从结构 构型上来看 , S1 口袋区空间体积比较狭小 , 吡咯烷 环 2 位具有亲电性基团氰基 , 4 位具有体积较小的 亲电基团 ,立体构型为 S构型的单氟取代或双氟取 代时有利于活性的提高 ; S2 口袋区空间体积相对比 较宽松 ,引入体积大的基团有利于化合物活性的提 高 。连接区 P1 区通过约 2 ~3 个碳原子长链将口袋 区 S1 和 S2 相互连接 ,同时该长链必须包含至少有 1 — 1740 — 个氢原子的氨基时有利于活性的提高 。 从小分子 DPP 2Ⅳ 抑制剂与靶标受体的结合作 用方 式 来 看 , 受 体 结 合 的 主 要 活 性 位 点 分 别 是 : ① P1区的 Glu205 和 Glu206, 残基末端的羧基能与 含有氢原子的氨基相互以盐桥的形式比较紧密结 合 ,当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团取代 ,由于电性和 立体因素的原因 , 结合程度降低 , 活性下降 。 ② S1 区的 Ser630, Tyr662 和 A sn710 相互之间构成了 1 个 狭小的口袋区 , 此外靶点的 Ser630 和 A sn710 适合 与药物分子中极性亲电基团以氢键的形式相结合 。 ③ S2 区的 Tyr547, Phe357 和 A rg358 相互之间构建
[ Abstract] Glucagon 2like pep tide 2 1 ( GLP 2 1 ) is an intestine 2derived insulinotrop ic hormone that stim ulates glucose dependent insulin p roduction and secretion from pancreatic β2cells . GLP 2 1 also exerts cytop rotective and antiapop totic effects on β2cells, and decreases postp randial blood glucose via comp licated m echanism s . D ipep tidyl pep tidase I V (DPP 2I V ) inhibitors, a novel type of antidiabetic agents, can enhance GLP 2 1 bioactivity and decrease the high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 These inhibitors have been p roved as an orally active and safe agent for the treatm ent of type 2 diabetes . Monotherapy or combination w ith m etform in or p ioglitazone is ef2 ficacious, well tolerated, and safe in clinical app lication. The mechanis m , development, structure 2activity relation2 ship , and p rogress of dipep tidyl pep tidase I V inhibitor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 [ Key words] dipep tidyl2 pep tidase I V inhibitors; type 2 diabetes; glucagon 2like pep tide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