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测定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测定的临床意义
上海海员医院中心实验室张抗万雄萍
早在1966年,Hopsu-Havu和Glenner等在鼠的肝、肾组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二肽氨基肽酶。

这种酶能水解甘氨酰-脯氨酰-B-萘胺,释放二肽甘氨酰脯氨酸,而被称为甘氨酰脯氨酸-B-萘胺酸〔1〕。

由于甘氨酰脯氨酰-B-萘胺有致癌作用,Nagatsu等合成了新底物甘氨酰脯氨酰对硝基苯胺〔2〕,并为大家广泛接受,这种酶也一度被称为甘氨酰脯氨酸对硝基苯胺酶,现已通称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 proline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GPDA)。

GPDA分布于肝、肾、结缔组织、唾液腺和血清、唾液等体液中,但其生理功能尚不清楚。

由于GPDA能特异地水解释放肽链N-末端的甘氨酰-脯氨酸(Gly-Pro),而胶原分子中富含有这种Gly-Pro结构,提GPDA的生理作用可能与胶原肽降解有关。

七十年代,血清GPDA测定被逐渐引入到临床应用。

一、血清GPDA对肝癌鉴别诊断的价值
在若干学者发现肝胆疾病病人血清GPDA升高之后,Kojima等首先报道了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血清GPDA活性(198±110.4U/L,n=53)不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7.5±17.1U/L,n=100),
而且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变和其他胆道疾病(如胆石症、阻赛性黄疸等)病例组〔3〕。

部分肝癌病人的血清GPDA 超过200U/L,而20例超过200U/L的病例中,除一例总胆管结石外,其余都是肝癌。

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GPDA约为健康人的1.5~2.5倍〔3~7〕;阳性率在57~100%不等。

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GPDA水平与转移性肝癌病人无显著差异〔3〕。

但Hutchinson等报道,转移性肝癌病人血清GPDA高达健康对照的3.3倍,阳性87.5%(14/16);其中一例67岁老年女病人在血清GPDA升高一周后,血清转氨酶活性才出现高,提示血清GPDA对早期发现肝细胞损伤,可能比转氨酶更加敏感。

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GPDA活性与AFP水平不相关〔3,9〕。

对17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检查发现,AFP阳性131例(阳性率73.6%),AFP阴性47例(阴性率26.4%)。

而AFP阳性和阴性两组病例的血清GPDA活性分别为82.60±3.33U/L和83.63±5.63U/L,升高的阳性率分别为63.4%和66.0%;把AFP阳性和阴性病例合并计算,血清GPDA活性为82.87±2.86U/L,升高的阳性率为64.0%;这些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例AFP阴性的亚临床期原发性肝癌病人,有2例GPDA升高。

提示血清GPDA与AFP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亚临床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血清GPDA活性虽然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但其活性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临床期病人,反映了血清GPDA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病情有关〔5〕。

用3 甲基-DAB诱导肝癌的大鼠,血清中GPDA活性大约也为健康鼠的2倍,而肝癌组织的匀浆和微粒体部分的GPDA比活性都显著低于健康鼠者;而用肝癌组织制取的细胞液部分的GPDA比活性,显著高于用正确肝组织制取者。

说明肝癌时血清GPDA的升高,是由于微粒体内酶向外释放增多引起,与血清r-GT升高是由于合成增多而引起的机制不同〔4〕。

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变、阻塞性黄疸等,血清GPDA可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及肝癌病人。

但是,重症肝炎〔7〕、酒精性肝炎〔8〕时,血清GPDA升高幅度十分显著,可超过肝癌病人。

与上述肝胆疾病时血清GPDA升高不同,十九例肝血管瘤病人,无一例血清GPDA超过正常值上限〔5〕。

说明对影象学诊断“占位性病变”者,血清GPDA测定具有定性鉴别作用。

如果血清GPDA升高可以排除血管瘤的诊断。

二、血清GPDA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几乎在发现肝胆疾病病人血清GPDA升高的同时,发现胃癌病人血清GPDA明显下降〔10,11〕。

尽管下降机理迄今不明,但这种现象已为国内外诸多报道证实。

饶有趣味的是,用六种氨基酸合成六种X-脯胺酰对硝基苯胺(X=不同氨基酸)作底物,测定正常人和胃癌病人的血清GPDA,尽管不同底物测得的GPDA活性水平有十分明显的差别,但每种底物各自测得的胃癌病人血清GPDA活性均值,都在正常人的一半左右〔11〕。

近年若干
报道采用较高浓度的底物,提高了GPDA活性的绝对值,但没有改变正常人和胃癌病人血清GPDA活性均值的倍比关系。

其它良性胃肠道病变,血清GPDA也可略有下降〔12〕。

下降幅度较大的为胃溃疡,依次为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把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GPDA活性均值减去三个标准差,作为判别胃部良、恶性病变的临界值,低于此值为阳性,则胃溃疡、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阳性率依次为10.4%、6.2%和0;远低于胃癌的阳性率(72.5%)。

良性病变时血清GPDA活性下降,可否作为癌变的早期信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是对血清GPDA显著下降者,应该警惕胃癌的可能。

肺癌、贲门癌和食管癌病人血清GPDA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依上述顺序依次由大到小。

如果胃癌和这些器官癌症病人出现肝转移时,GPDA活性可明显升高。

胃癌切除后,血清GPDA也有回升趋势。

三、其他疾病时的血清GPDA水平
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GPDA活性的观察发现,病程在15个月以上者,血清GPDA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5),酶活性水平与病程长呈负相关(γ=-0.53,P<0.05),两者之间的关系为Y(酶,U/L)=56.74-0.20X(病程,月)。

可以推理,诸如RA这种进行性疾病,病程愈长,接受有效治疗愈多,病人的病情也愈重,疾病累及范围愈大,血清GPDA也愈低。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病人血清GPDA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1),但酶活性与临床表现不相关〔13〕。

RA和SLE病人血清GPDA活性下降,可能是由于长期炎症,使结缔组织明显萎缩,导致全身总胶原减少引起。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和何杰全氏病病人,血清GPDA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与健康人无显著差。

〔14〕
四、尿液中的GPDA
用荧光法测定人尿GPDA活性,发现同一健康人天内天间GPDA活性水平很小变异,以每克肌酐相应的酶活性报告时尤为如此。

肾小球肾炎病人的尿GPDA(10.56±9.1U/L或17.44±19.8U/克肌酐)显著高于健康对〔15〕
照(2.16±1.2U/L或4.30±1.7U/克肌酐)〔16〕。

肌酐清除值(Ccr)较高者,尿GPDA较低,反之则较高。

Ccr在1~30ml/min之间的病人,Ccr与尿GPDA活性略呈负相关(r=-0.567)。

将收集保存在4℃冰箱的正常人和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晨尿,超滤浓缩后,通过Sephadex G200柱层析,正常人尿GPDA主峰(峰Ⅰ)在靠近空容量处,分子量400000,其后紧随一个很小的峰(峰Ⅰ),分子量230000;而肾病病人尿GPDA的峰Ⅰ、峰Ⅱ位置虽与正常人相当,但峰Ⅰ为小峰,峰Ⅱ为大峰。

而用正常人和病人的新鲜尿液,两者的层析谱一致。

正常人和病人尿GPDA的峰Ⅰ,对底物的Km值十分接近。

肾病病人尿GPDA值峰Ⅱ的Km值略低于峰Ⅰ,与从人肾提纯的GPDA的Km值接近。

峰ⅠGPDA的分子量远大于人血清GPDA分子量(220000)。

以上结果提示,峰Ⅰ、峰Ⅱ的酶在分子特性、来源和进入尿液的机制存在着差异〔16〕。

把从人颌下腺提取的GPDA和肾病病人尿,分别加入到正常人尿中,GPDA的回收率为98±3.6%和95±
2.2%,提示尿中不存在该酶的激活剂、抑制剂等干扰物质,尿液毋须处理,可直接用于GPDA测定。

五、GPDA水平的生理变异
用脐带血为样品,测定血清GPDA活性,六十五例新生儿的血清GPDA显著低于健康成人(23~76岁)〔14〕,说明从婴儿出生到20岁的迅速发育价段,血清GPDA活性逐渐升高。

这可能与胶原量的增加有关,也提示GPDA 在胶原肽降解中的作用。

四十岁以下的青年男子的血清GPDA,略高于青年女子(P<0.001);四十岁以上女子的血清GPDA略高于40岁以下的青年女子(P<0.05),但男子不然〔11〕。

以每克肌酐表示尿GPDA活性,四十岁以上的女性组和男女混合计算组均显著高于40岁以下的青年男、女组和男女混合计算组(P<0.005);如果不以年龄划分,则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05);一百六十二例健康人的尿GPDA活性呈明显的正态分布〔15〕。

综上所述,血、尿GPDA测定有着比较广泛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尤其是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对影象学诊断为“占位性病变”的定性鉴别,以及对胃癌的诊断和监测胃癌等其他器官的肝转移等,都是一项值得采
用的试验。

由于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GPDA与AFP水平不相关,两者具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参考文献
〔1〕Hopsu-Havu Vk and Glenner GG.Histochemie,1996;7:197
〔2〕Nagatsu T,Hino M,Fuyamada H,et al.Anal Biochem,1976;74:466
〔3〕Kojima J,kanatani M,kato M,et al,Clin chim Acta,1979;93:181
〔4〕Kojima J,kanatani M,Nakamura N,et al.Clin chim Acta,1980;107:105
〔5〕叶胜龙,汤钊猷,刘泽民,中华医学杂志,1987;67(3):134
〔6〕曹兴建,谢晓谦,王逸民,等临床检验杂志,1993;11(4):174
〔7〕王念跃,常伟,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10(1):28
〔8〕Hutchinson DR,Hailiwell RP,Lockhard JDF,et al.ClinChim Acta,1981;109:83
〔9〕刘泽民,何晓非,薜德义,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0;13(1):10
〔10〕Hino M,Nagatsu T,Kakumu S,et al,Clin Clim Acta,1975;62:5
〔11〕Hino M,Fuyamada H,Hayakawa T,et al,Clin Clem,1976;22(8):1256
〔12〕刘厚钰,刘泽民,张善身,等。

中华内科杂志,1986;25(5):266
〔13〕Fujita K,Hirano M,Ochiai J,et al.Clin Chim Acta,1978;88:15
〔14〕Fujita K,Hirano M,Tokunaga K,et al.Clin Chim Acta,1977;81:215
〔15〕Kato T,Hama T,Kojima K,et al,Clin Chem,1978;24(7):1163
〔16〕Hama T,Nagatsu T,kobayash S,et al.Clin Chim Acta,198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