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考前复习备考策略改革归纳和高考分析指导共16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中国古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 (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 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 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 多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 (2)王朝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 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 的顽强抵抗。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新旧势力力量对比。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4)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用人是否得当)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 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 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 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高考考情分析
考查材料内容很多与教材无关,贴近时代主题,材料较 少,一般一到两个,设问形式较为固定单一,一般都是 归纳特点,分析原因和意义等。 从答题依据来看,主要两种形式“根据材料”和“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考点在材料呈现方面的突出特 点是:新材料,新情境;小切口,深层次;篇幅短,信 息多,试题更多的是对小切口材料所依托的大时代特征 和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夯实必修内容对选做题 的解答至关重要。
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 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
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 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 (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 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 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 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 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三、归纳 “改革结局 ”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 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 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 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 才是成功的改革。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规律方法、高考解析
考纲要求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日本明治维新。 6.戊戌变法。
规律方法总结
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1.改革的定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 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人类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 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 2019全国卷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
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 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 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 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 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 ,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 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百度文库
? 2019全国卷 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
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 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 进行改革,最终以 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 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年,明治维 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 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 渐消亡。 ?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 原因。( 9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6分)
二、归纳 “改革背景 ”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 。
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宗教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 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