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0后老教师的自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60后老教师的自述
1982年我高中毕业之后,为了改变我童年生活苦涩的记忆,追随那一束心中最亮的阳光,也是满足爸爸妈妈的要求,我拿起了教鞭,走上讲台。在细巷乡朱张村当起了几十个学生的“孩子王”。就这样,春去冬来,寒暑往返,一干就是38年。
38年来,我任职的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学校小、师生少、班级全”的学校。我任职的第一所村小距离乡中心校十几公里山路,两间破旧的屋子,桌凳都是土块垒起来,上面搭上我从家里找来的木板,连厕所也没有。后来我从家里找来亲戚帮忙,一起人拉肩扛,从河里找来石头,垒起了厕所,学校才算像个样子。我就一个人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工作了20年,期间从没有无故放过一天假,从没有因私耽误学生一节课,每逢刮风下雨,还要背着学生,拉着学生,往返在上下学的路上。那时的节日,国家没有法定假日,节日放假自由随便.周末一天,有时还在无偿补课.
其实,20年来,我也有很多调到条件好的学校去任教的机会,但我都放弃了。一是细巷乡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亲人,有深深依赖我的学生,二是我离开后,找不到接替我工作的人。直至今日,我非常怀恋我挥洒青春的那片热土。
1998年,因工作需要,县教育局把我调到了红寺镇文寺村村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地方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到格朗河村小后,我首先是争取改变办学条件,到村里、乡里求哥哥拜姐姐,跑路,磨嘴皮,通过县乡村多渠道集资,改建教室、办公室,并相继配备了木质课桌凳及相关的简易教具和器材。平整了篮球场,添置了篮球架,垒起了乒乓球台,拉起了围墙,安装了大门,学校终于像一所真正的学校。如今的学校国旗飘扬,绿树成荫,书声琅琅,阳光与绿水同辉。有了4个教师,结束了我单兵作战的历史。
过去“单兵作战”的工作是很难想象的,谁能没有私事,谁能没有儿女情长。在处理家庭事务与工作的关系上,我是非常痛苦的。
我的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父母生病只能利用周末去照顾尽孝,但每个星期天下午,都是在老婆孩子们抱怨声中,在父母留恋的眼神中,匆匆返校,回到我深爱的学生身边。
近年来,山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是我最感为难的问题,为让这些孩子“应读尽读”,防止他们辍学,每学期开学除了安排好学校工作,还要用大量时间耐心说服家长,找回辍学的学生,来到学校,无偿地为学生做些可口的饭菜,嘘寒问暖,献上温馨的爱。
2010年有个叫厚文才的学生在家里玩耍时,腿骨摔断了,他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不能回家照顾,奶奶体弱多病,也无力照顾,为了使这个学生不缺课,我接他上下学,一接就是三个月。
38年来,我植根乡土,与村小学生相生相伴,互为见证。默默耕耘,教书育人。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我一人扮演着学校的多重角色,上好每堂课,教育管理好每个学生。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我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学刊物,向年轻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技能,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山区教育是山区治贫治愚最亮的一束阳光。任教38年来,我虽然没有做出其他优秀教师那样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但我为静宁县的基础教育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我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