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仿真及设计
课题3
三 性能仿真
经过RS编码后, 系统 的误码率较编码前明显下 降, 说明了RS编码的纠错 功能;
图1 (15, 11)RS编码后BER曲线保持比特能量一定
15
通过比较这两类情况可以发现, 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低于一定门限值时, 未经编码的误比特率比编码的误比特率要
课题3 好, 原因是比特信噪比下降造成。比如将一个原始信息位比特编成3个比特(加入2位冗余), 如果保持总的信号能量相等,
2
课题1
— 设计思想 题目要求使用Matlab仿真高斯白噪声信道 下 QPSK的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采用 Matlab代码可以模拟二进制比特流产生、 信号集生成、调制、 AWGN信道、相干解 调、滚降滤波等一系列过程, 通 过蒙特卡 洛仿真的方法得出误码率, 同时生成理论曲 线进行对比。
3
课题1
通信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1
■ 仿真高斯白噪声信道下QPSK的Eb/N0与误比特率之间的关系,要求: ■ 利用两种工具进行仿真: Matlab、Simulink ■ 成型滤波器采用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过采样因子
为4, ■ 要求仿真至1e-5误比特率 ■ 与理论值对比,绘出对比曲线
11
课题3
二 实现流程
有RS编码
无RS编码
12Leabharlann 题3二 实现流程13
ads通信仿真课程设计
ads通信仿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ads通信仿真,使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仿真方法,提高学生在通信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ads通信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ads软件进行通信仿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在通信领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ds通信仿真软件的使用、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以及通信仿真的实际应用。
首先,将教授ads通信仿真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仿真环境的搭建、参数设置、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等。
其次,将讲解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包括通信系统的模型、调制解调技术、信道模型等。
最后,将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信仿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为学生讲解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和ads通信仿真的基本方法。
其次,将采用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际操作经验。
同时,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信仿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最后,将采用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通信原理》参考书:《ads通信仿真教程》多媒体资料:通信原理的动画演示、ads通信仿真的操作视频等。
实验设备:计算机、ads通信仿真软件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表现将占总分的一定比例,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
作业将占总分的一定比例,包括课后练习、实验报告等。
考试将占总分的一定比例,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最后,将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背景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是通信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涉及了信号与系统、调制与解调、信道编码、信道调制、多址技术、多媒体通信等重要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掌握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模拟实验的方法。
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特点和区别;2.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信号的传输过程;3.掌握信道编码和信道调制的基本原理;4.能够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实验;5.完成设计报告并进行答辩。
实验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一: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实验目的通过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掌握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以及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实验要求•产生一个语音信号,观察其时域和频域特征;•使用AM(调幅)调制将语音信号调制到1000Hz的载波上;•使用解调器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成原始语音信号;•绘制信号的时域波形、频域波形和信噪比等图形。
实验步骤1.使用MATLAB产生一个语音信号;2.绘制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3.使用AM调制将语音信号调制到1000Hz的载波上;4.绘制调制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5.使用解调器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成原始语音信号;6.绘制解调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7.计算信噪比。
实验二:数字信道编码和调制实验目的通过数字信道编码和调制,了解信道编码和调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过程和信道编码的方法。
实验要求•使用CRC和卷积码对二进制序列进行编码;•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QPSK和16QAM信号调制;•绘制信号的时域波形、频域波形和误码率等图形。
实验步骤1.产生一个随机二进制序列;2.使用CRC和卷积码对二进制序列进行编码;3.绘制编码后数据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4.使用QPSK调制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5.绘制调制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6.使用16QAM调制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7.绘制调制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8.对QPSK和16QAM信号进行解调,还原二进制序列;9.绘制解调后数据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10.计算误码率。
课程设计之通信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之通信系统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2)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及特点;(3)熟悉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技术;(4)掌握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故障检测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基本问题;(2)具备通信系统参数的测量和分析能力;(3)能够运用通信系统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通信系统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2)增强学生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围绕通信系统设计展开,教学内容如下:1.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2.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及特点;3.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技术;4.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故障检测方法;5.通信系统设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学生讨论通信系统设计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通信系统设计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4.实验法:安排通信系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章将选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通信系统设计》;2.参考书:相关通信领域的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通信系统设计实验套件。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章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积极参与程度,占总评的30%;2.作业:布置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习题和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占总评的20%;3.考试:安排一次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1. 引言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无线通信、互联网、电视、手机、卫星通信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在通信工程领域中,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通信系统仿真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
2. 通信系统仿真的目的和意义通信系统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通信系统的运行和性能,以达到理解系统特性、优化设计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它在通信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通信系统仿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理解系统特性:通过仿真可以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信源、信道、调制解调器、信道编码和解码等,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可以评估不同的系统设计方案,找到最佳的参数配置和算法,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成本。
•解决问题:通过仿真可以模拟通信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从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干扰问题、误码率改善等。
3. 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是模拟和计算。
通信系统仿真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模拟和计算:•信源:通过模拟产生各种类型的信号,比如正弦波、随机信号等。
•信道:通过模拟产生不同的信道特性,比如传输损耗、多路径效应、噪声等。
可以通过添加白噪声、多径信道模型等方式来模拟实际信道的特性。
•调制解调器:通过模拟调制解调过程,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道编码和解码:通过模拟编码和解码过程,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抗干扰性能。
•误码分析:通过模拟接收端信号的误码情况,分析误码率和误差传播等指标。
通信系统仿真的计算过程需要使用编程语言和相关工具,比如MATLAB、Python等,以及通信系统仿真平台,比如NS-3、OPNET等。
4. 通信系统仿真的步骤通信系统仿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仿真目标:明确仿真的目标,包括仿真对象、仿真精度和仿真场景等。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c语言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c语言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仿真方法。
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3.熟悉通信系统仿真实验的流程和技巧。
4.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通信系统仿真程序。
5.能够分析仿真结果,对通信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6.能够独立完成通信系统仿真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处理方法、调制解调技术等。
2.通信系统仿真方法:讲解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包括系统模型建立、仿真算法选择等。
3.C语言编程基础:介绍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4.通信系统仿真实验:进行一系列的通信系统仿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仿真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仿真方法,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通信系统仿真案例,让学生掌握仿真技巧。
4.实验法:进行通信系统仿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实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实验设备,保障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simulink仿真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Simulink仿真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它涵盖了通信系统的组成、信号传输原理、调制解调技术等内容。
为了加深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本次课程设计采用Simulink仿真工具,设计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模型,以实现信号的调制、传输和接收。
二、设计目标1. 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2. 观察调制和解调前后的信号质量;3. 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三、设计原理1. 调制方式:采用调幅(AM)和调频(FM)两种方式进行调制;2. 解调方式:采用相干解调;3. 传输介质:模拟无线信道。
四、设计步骤1. 搭建调制和解调模块:包括正弦波生成器、低通滤波器、调幅器和解调器等模块;2. 搭建信道模块:包括模拟无线信道和噪声源等模块;3. 连接各模块,设置参数,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过程;4. 观察和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调制和解调前后的信号质量、误码率等指标。
五、设计结果与分析1. 调制和解调前后的信号质量对比:调制后的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解调前后的信号质量有明显差异,表明调制和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2. 误码率分析:在信道中加入噪声后,观察误码率的变化,说明信道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3. 系统性能指标分析:通过对调制方式、信道特性和解调方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六、总结与展望本次课程设计通过Simulink仿真工具,实现了通信原理中的调制和解调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本次设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信道模型的复杂性和噪声源的精确度等。
未来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模型,提高仿真精度,为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调制解调方式,如相位调制(PM)和偏振调制(PM)等,以扩展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
通信原理理论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理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如信号、信道、噪声等;2.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3. 引导学生掌握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与解调技术,以及其优缺点;4. 帮助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带宽、信噪比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通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并优化通信系统性能;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形式,共同完成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原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与求知欲;2. 引导学生关注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其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尊重事实,遵循科学原理,严谨治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还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原理概述:介绍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 教材章节: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内容安排:信号与系统、信道与噪声、通信系统分类及其应用。
2. 模拟通信系统:讲解模拟调制与解调技术,分析其性能特点。
- 教材章节:第2章 模拟通信系统- 内容安排: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模拟解调技术。
3. 数字通信系统:介绍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性能分析及其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数字通信系统- 内容安排:数字调制与解调、误码率分析、同步技术。
4. 数字信号处理:讲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4章 数字信号处理- 内容安排:数字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正交变换。
通信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和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
2. 学习通信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了解信号传输和处理的过程。
3. 掌握通信系统性能指标,理解信噪比、误码率等参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进行系统仿真和性能评估。
2. 培养实际操作通信设备的能力,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展示课程项目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通信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课程性质为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达到对通信系统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原理概述: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关联教材第1章内容。
2. 模拟通信系统:讲解模拟调制、解调技术,分析AM、FM、PM等调制方式的性能,关联教材第2章。
3. 数字通信系统:阐述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介绍ASK、FSK、PSK等数字调制技术,关联教材第3章。
4.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讨论信噪比、误码率等性能指标,分析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关联教材第4章。
5. 通信系统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信号源、信道、接收器等组成部分的设计,关联教材第5章。
6. 通信设备与应用:介绍常见的通信设备及其功能,探讨通信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关联教材第6章。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并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学习、仿真实验和实验报告撰写。
在理论学习部分,学生将学习通信系统建模的理论知识;在仿真实验部分,学生将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并仿真分析通信系统性能;在实验报告撰写部分,学生将撰写本次实验的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给出改进方案。
2. 理论学习2.1 通信系统建模基础通信系统建模是通信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描述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间的关系。
通信系统建模可以大致分为系统的传输模型和噪声模型两部分。
系统的传输模型主要描述信道传输特性,如频率响应、时域响应等;噪声模型则描述了环境、电路和信号本身所引起的噪声影响。
2.2 通信系统仿真方法通信系统仿真是通过计算机对通信系统进行模拟,分析系统性能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
通信系统仿真可以大致分为系统仿真和信号仿真两部分。
系统仿真主要是对通信系统整体进行仿真,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信号仿真则是针对某个信号的特定特性进行仿真,如频谱、时域波形等。
3. 仿真实验3.1 实验内容本次仿真实验的主要内容是使用MATLAB软件对QPSK调制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实验步骤如下:1.建立信道模型:使用MATLAB建立通信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数学模型,包括信源、信道、调制器、解调器等模块。
2.信号发送:生成QPSK调制下的随机数据信号,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并发送。
3.信号接收:接收信号并通过解调器进行解调。
4.误码率分析:分析误码率、信噪比等性能指标,调整系统参数使其达到最优性能。
3.2 实验要求1.使用MATLAB软件完成实验。
2.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分析系统各项性能指标。
3.完成实验报告,并附上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
4.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交代本次实验的目的。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
陕西理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II题目基于SIMULINK的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线性调制)摘要在模拟通信系统中,由模拟信源产生的携带信息的消息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模拟基带信号在经过调制将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适应信道,最终解调还原成电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数字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变为频带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后恢复成数字信号。
通信系统介绍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介绍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掌握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了解通信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
1.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2.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3.掌握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4.了解通信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
5.能够分析简单的通信系统问题。
6.能够进行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
7.能够阅读和理解通信系统的相关英文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通信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队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注通信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发射器、信道、接收器等,以及通信系统的分类,如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2.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如调幅、调频、调相等,以及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
3.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如数字调制、信道编码、误码纠正等,以及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
4.通信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如5G通信技术、物联网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性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通信原理》等。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本课程设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路设计、通信原理等。
二、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Matlab软件的使用;3.熟悉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电路设计;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仿真实验。
三、课程设计内容1.数字信号处理(1)采样定理(2)离散傅里叶变换(3)数字滤波器设计2.模拟电路设计(1)放大器电路(2)滤波器电路(3)混频器电路3.通信原理(1)调制与解调技术(2)误码率分析(3)传输链路建立与维护4.Matlab软件使用(1)Matlab基础语法(2)Matlab图像绘制(3)Matlab数据处理与分析四、课程设计步骤1.确定仿真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目标;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仿真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进行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路设计、通信原理等方面;4.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结论;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五、课程设计案例以一个简单的调制解调系统为例,介绍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的具体步骤。
1.需求分析设计一个基于QPSK调制解调技术的通信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功能:(1)产生随机比特序列并进行QPSK调制;(2)添加高斯白噪声并计算误码率;(3)对接收信号进行QPSK解调,并恢复原始比特序列。
2.搜集资料了解QPSK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Matlab软件的使用方法。
3.系统设计(1)产生随机比特序列并进行QPSK调制利用Matlab软件生成随机比特序列,并将其转换为QPSK符号。
通过画图工具绘制星座图,观察符号分布情况。
(2)添加高斯白噪声并计算误码率在发送信号中添加高斯白噪声,模拟信道的干扰。
通过误码率分析工具计算误码率。
(3)对接收信号进行QPSK解调,并恢复原始比特序列利用Matlab软件对接收信号进行QPSK解调,得到恢复后的比特序列。
FDM通信模拟仿真研究课程设计
FDM通信模拟仿真研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FDM(频率分复用)的基本原理和通信过程;2. 了解FDM在现实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及优势;3. 学习通信模拟仿真的基本方法,掌握相关软件操作。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FDM知识,进行通信模拟仿真的搭建和调试;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积极创新的热情;2.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认识通信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加深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通信原理基础,对通信技术有较高的兴趣,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FDM基本原理:讲解FDM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重点阐述FDM的工作原理和频带分配方式。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多路复用技术”第1节“频率分复用技术”2. FDM通信过程:分析FDM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过程,探讨信号调制解调、信号合成与分解等关键技术。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多路复用技术”第2节“FDM通信过程”3. 通信模拟仿真方法:介绍通信模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FDM为例,讲解仿真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通信系统模拟与仿真”第1节“通信模拟仿真概述”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FDM通信模拟仿真实验,分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包括搭建仿真模型、调试参数、分析结果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通信系统模拟与仿真”第3节“FDM仿真实验”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FDM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 第2周:FDM通信过程及关键技术;3. 第3周:通信模拟仿真方法及软件操作;4. 第4周:实践操作,分组进行FDM通信模拟仿真实验。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1任务书试建立一个2DPSK频带传输模型,产生一段随机的二进制非归零码的基带信号,对其进行2DPSK调制后再送入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传输,在接收端对其进行2DPSK解调以恢复原信号,观察还原是否成功,改变AWGN信道的信噪比,计算传输前后的误码率,绘制信噪比-误码率曲线,并与理论曲线比较进行说明。
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估计。
2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的理论分析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常简称为二相相对调相,记为2DPSK 。
它不是利用载波相位的绝对数值传送数字信息,而是用前后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传送数字信息。
所谓相对载波相位是只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
调制 :2DPSK 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
例如,假设相位值用相位偏移△φ表示(△φ定义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只差),并设△φ=π→数字信息1,△φ=0→数字信息0,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 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如下:数字信息: 0 0 1 1 1 0 0 1 0 12DPSK 信号相位: 0 0 0 π 0 π π π 0 0 π或 π π π 0 π 0 0 0 π π 0差分码可取传号差分码或空号差分码。
其中,传号差分码的编码规则为:b a b n n n 1-⊕=式中:⊗为模二加:b n 1-为 b n 的前一码元,最初的 b n 1-可任意设定差分编码是(码反变换),即把绝对码变换为相对吗;其逆过程成为差分译码(码反变换),即b b a n n n 1-⊕=2PSK 及DPSK 信号的波形如图所示。
2DPSK的产生基本类似于2PSK,只是调制信号需要经过码型变换,将绝对码变为相对码,2DPSK有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如图:模拟调制法键控法2DPSK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法(极性比较法)和差分相干解调法(相位比较法)。
其解调原理是:先对2DPSK信号进行相干解调,恢复出相对码,再通过码反变换器变换为绝对码,从而恢复出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信息。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设计课程设计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atlab在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运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仿真的能力。
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
2.掌握Matlab的基本语法和操作。
3.熟悉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能够运用Matlab进行简单的通信系统仿真。
5.能够分析仿真结果,对通信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6.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通信系统仿真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通信技术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Matlab基本语法与操作、通信系统基本原理、通信系统仿真方法和实践。
1.Matlab基本语法与操作:Matlab简介、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函数、编程技巧等。
2.通信系统基本原理: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基础等。
3.通信系统仿真方法:系统建模、仿真原理、仿真工具等。
4.通信系统仿真实践:模拟通信系统仿真、数字通信系统仿真、信道编码与解码仿真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原理、概念和实例,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和Matlab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通信系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亲手操作Matlab进行通信系统仿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Matlab通信系统仿真与应用》等。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和原理。
3.实验设备:计算机、Matlab软件、通信实验箱等,供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模拟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设计主要完成以下模块:信号源产生模块(语音低频信号)、载波信号产生模块(载波)、调制器、解调器。
其中信号产生模块采用的实现方法为RC振荡器,调制器有两种实现方法,方案一为AM调制器,采用的实现方法为模拟相乘器,方案二为FM调制器采用的实现方法为变容二极管调频器。
解调器也有两种实现方法,方案一为AM解调,采用的实现方法为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方案二FM解调,采用的实现方法为相位鉴频器。
采用的硬件平台有:高频实验箱(GP-4)、通信电路综合实验箱(ZH5006)高频实验台XSGZ-1。
软件平台work bench仿真;MaxplusII进行EPLD设计;Protel原理图设计;单片机开发装置。
关键词:RC振荡器、AM调制器、FM调制器、AM解调、FM解调相位鉴频器。
中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标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附加图、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主要源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C: 软件使用说明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通信电路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1将学生专业知识(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电路及通信原理)、专业技能(数电、模电、电工电子)及常用开发工具(EDA、DSP、单片机技术)相结合,在实际中进行综合运用。
2培养学生从零开始自己动手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同时一般要求在进行综合设计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这是学生第一次动手设计自己的作品,是今后毕业工作的起点、浓缩、简化版,同时增强学生的信心也是综合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设计内容1.题目:AM传输系统的设计1.1包含项目:图1模拟通信系统框图a.信号源产生模块(语音低频信号)b.载波信号产生模块(载波)c. AM调制器:平衡调制器d. AM解调器:解调AM信号2.题目:FM传输系统的设计c.信号源产生模块(语音低频信号)d.载波信号产生模块(载波)c. FM调制器:变容二极管调频器d. FM解调器:鉴频器3设计要求3.1设计准备⑴明确系统的设计要求;⑵明确模块的设计要求;⑶画出模块设计电路的原理图。
⑷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前,提交准备报告:包括综合设计概况、主要技术指标、相应模块的实现方法;提交模块的电路原理图;提交采用的器件资料。
⑸实验操作可在XSGZ-1综合设计实验台上进行。
要求自行安装语音信号产生模块,其他模块采用标准模块。
⑹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格式参照中原工学院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3.2安装调试要求⑴低频信号产生模块独立设计、调试;⑵其他模块在实验平台调试;⑶实现系统调试。
4分组安排:实验操作分两组进行:一组进行电路安装、调试,一组进行设计电路原理图、软件仿真。
然后再对调工作。
5时间安排:(1)第1天:布置任务,讲解设计方法,进行预设计;(2)第2-3天:第一组进行电路安装、调试,第二组进行设计电路原理图、软件仿真。
(3)第3-4天:第二组进行电路安装、调试,第一组进行设计电路原理图、软件仿真。
(4)第5天:撰写设计报告。
二:设计流程明确系统设计要求↓明确模块设计要求↓明确模块设计方案↓明确模块实现途径↓电路图的绘制与仿真↓元器件、工具、仪器的准备↓电路的调试↓模块的验收↓系统的联调↓系统的验收AM传输系统设计框图:→ →↑→ → →↑三、课程设计详细内容及步骤3.1信号产生模块实现方法:RC 振荡器振荡频率f=1/2,要求f=1.5kHz 。
电路图:信号源产生模块 AM 调制器模块 AM 解调器模块 载频信号产生模块 信号源产生模块 FM 调制器模块 FM 解调器模块 载频信号产生模块仿真图:调制信号波形:注意事项:(1)正弦波振荡电路就是一个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电路。
因此电路设计时要注意其振荡条件,即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2)此电路可在通用模块上实现,注意与其他模块之间要有相同的标准。
(3)要求输出频率稳定,可调。
(4)学会处理常见电路故障及各种波失真的方法。
3.2载频信号产生模块实现方法:LC振荡器。
可以用西勒电路,也可用克拉泼电路电路图:仿真图:载波信号波形:3.3调制器AM 调制器实现方法:模拟相乘器模拟相乘器实现两信号(调制信号与载频)的相乘,从而产生差频与和频,从而实现频谱的线性搬移,它产生无用频率分量少,是调制AM 实现的最好方法。
本设计AM 调制采用模拟相乘器MC1496。
电路图: 基带信相加 相乘 AM 信号 直流 载波仿真图:调幅波形图:注意事项:UF01,2:乘法器;UF03:运算放大器TL084;JF01:电源连接插座;JF02:信号连接插座;WF01:电位器(可选择0到50K之间的阻值),用于调节载波泄漏。
输入信号TPF06只有测试孔,其信号与测试双排针之间没有信号连接线。
运算模块:实现两信号相加、减以及单个信号的反相。
两信号相加:信号电路板右排插针JA02的引脚1、5输入,结果从引脚9输出。
两信号相减:被减信号从JA02的引脚14输入,减信号从引脚18输入,结果从引脚10输出。
单个信号的反相:信号从JA02的引脚13输入,反相信号从引脚17输出。
其中,U101:运算放大器TL084;JA01:电源连接插座;JA02:信号连接插座;WAXX:电位器。
3.4 解调器AM解调实现方法: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适合于解调含有较大载波分量的大信号的检波过程,它具有电路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本实验如图6-1所示主要由二极管D及RC低通滤波器组成,它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检波负载RC的充放电过程实现检波,所以RC时间常数选择很重要,RC时间常数过大,则会产生对角切割失真,RC时间常数过小,高频分量会滤不干净,综合考虑要求满足下式:1/fo<<RC<<其中:m为条幅系数,fo为载波频率, 为调制信号角频率。
电路图:仿真图:调制波形:FM调制器实现方法:变容二极管调频器电路图:调制波形:实现方法:相位鉴频器电路图:波形图:protel原理图:四、设计平台4.1硬件平台:(1) 高频实验箱(GP-4)(2)通信电路综合实验箱(ZH5006)ZH5006实验箱中提供了很多标准化模块:可变加法器、可变减法器、可变相乘器、乘法器、低通滤波器、EPLD模块、80C3模块,DA模块等。
本次设计用压控振荡器模块,乘法器模块,滤波器模块,和两片通用模块:一个通用模块用作RC振荡器,另一个用作二极管检波器。
(3) 高频实验台XSGZ-1。
4.2 软件平台:(1)work bench仿真;(2)MaxplusII进行EPLD设计;(3)Protel原理图设计;(4)单片机开发装置。
本设计采用work bench进行正弦振荡器、调制电路、检波电路等部分的仿真,采用Protel进行原理图绘制。
附图一GP-4实验板模块分布图附图2(a)调幅发射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附图2 (b)调幅接收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仿真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参数的搭配选择。
首先,在信号源产生模块我们使用的是RC振荡器,它的优点就是起振容易,波形好,频率合适,当然前提条件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前面的仿真分析时就说过,只有当Rf≥2R1时电路才能起振,而我们Rf取的是10K,在仿真过程中R1的值我们开始一直在 4.5K左右徘徊,但是总得不到理想的波形,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又从 4.5K一直到5K,寻找比较合适的波形,最后确定了R1=4.95K。
波形不稳,可能是干扰信号的影响波形时振时停,出现了间歇震荡现象。
可能是因为回路Q值低或者是自生反偏电压的时间常数过大改变RC 的值。
检波部分,根据电路图调出来的波形有点失真,开始不知道,以为出了问题,最后还是老师告诉因为没有加滤波部分所以这个仿真会有失真,只需要得到正确的波形形状即可。
因为老师具体讲的比较清楚,所以在连线部分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然后就打开电源接到示波器上开始调试,虽然遇到些困难,但是经过一番努力就按着顺序把六个波形图都调了出来。
本次的课程设计总体来说不是很难,一是指导书上的内容和电路图给的比较详细,二是老师补充讲解的也比较透彻。
我们一大组一共六名成员,大家各自分工。
大家先是一起商量把各个模块所使用的方法确定下来,然后再分为两个小组,一组负责用EWB仿真振荡器和检波部分,另一小组负责用Protel把整体的电路图制作下来,然后再互相讲解。
我们整个过程完成的都比较顺利,也比较快,我想这不仅得益于我们的分工明确,更是大家用心,团结协作的成果。
课程设计的确是一种可以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锻炼方法,每做完一次课设我都认真的总结自己,虚心向别人求教学习、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参考文献:[1]曾兴雯,刘乃安,陈健等.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 魏平俊著. 现代通信电路实验指导书[M].郑州: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教研室,2004[4]康华光著. 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