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及研究进展解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三)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HIE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
(四)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发作次数不等,多在生后24小时发作,24小时以内发作者后遗症发病率明显增加。
5.脑室周围白质转化:这种缺血性损伤在早产儿多。病变位于侧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区软化和坏死,软化面积大时可液化成囊,称空洞脑。临床表现为痉挛性瘫痪,智力低下及脑积水。
6.颅内出血:早产儿易发生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足月儿常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或脑室内出血等。
三、临床症状
(一)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Apgar评分1分钟<3,5分钟<6,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者)。
3.在脑电图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清洁头皮,去除胎脂,使头皮电极电阻<10kΩ,走纸速度为10mm/s。若能做24小时动态脑电图,更能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需动态观察V波振幅及V/I振幅比值,若持续偏低提示神经系统损害。
(四)化验检查:
缺氧酸中毒程度:
(1)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窒息复苏后低流量吸氧6小时,有青紫呼吸困难者加大吸入氧浓度和延长吸氧时间;有代谢性酸中毒者可酌情给小剂量碳酸氢钠纠酸;有轻度呼吸性酸中毒PaCO2<9.33kPa(70mmHg)者清理呼吸道和吸氧,重度呼吸性酸中毒经上述处理不见好转,可考虑用呼吸机做人工通气并摄胸片明确肺部病变性质和程度。
(五)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可出现癫痫。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现状及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造成新生儿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主要病因。
这一部分的患儿因为在神经系统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对他们的成长造成十分严重的困扰。
因此加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并且根据发病原理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从疾病的主要类型以及病理的改变作为入手点,对发病的机制展开了详细的研究,进而提出采用核磁共振的方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
希望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促进新生儿成活率的提高,让新生儿的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现状;进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儿科一种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存在于活产足月儿当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脑损伤类疾病。
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对于患儿的生命却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一旦治疗不及时,那么就会对他们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也变得更加的快捷,采用的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
例如应用CT以及超声技术,都可以有效的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现阶段我国主要运用的技术是MRI技术,这种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度,所以能够起到长远的预测性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技术以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
1、疾病类型与病理改变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患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原因有很多。
从特点以及性质划分,可以分为部分性窒息、全面性窒息等。
在围产期如果出现不良的事件,那么极有可能造成新生儿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那么脑结构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能量代谢,并且脑血流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这样一来代偿机制也就会相应的启动。
脑半球血流的逐渐减少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对新生儿的脑部发育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所以新生儿脑部疾病的三种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弥漫性损伤、局部损伤以及中心皮层损伤等。
有些情况下还会引发病理的改变。
例如基底节坏死、小脑损伤等都会引起病理方面的改变,造成更加严重的现象,因此需要相关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理生理
心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得病理生理心搏骤停即心脏机械活动得突然停止(可为循环征象消失所证实),经历心搏骤停得幸存者,由于全身性缺血与再灌注得影响,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广泛得组织器官损伤,此即谓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
1972年Negovsky首先注意到心搏骤停后机体出现得某些明显异常现象,并称之为“复苏后疾病”、从病理生理学角度瞧,PCAS可以分为[1] [2]:①心搏骤停后脑损伤;②心搏骤停后心肌功能不全;③系统性缺血与再灌注反应;④持续性病理状况(原已存在得)。
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即为心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Cardiopulmonary arrest after hypoxic ischemia encephalopathy,CPAAHIE)。
ﻫ1 C PR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2]1、1脑组织生理大脑就是人体得重要器官,重1200~1400g,占体重得2%左右,其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得20%,就是全身肌肉静止时耗氧得20倍。
由于脑组织得呼吸商(QR)近于1(糖得Q·R=1;脂肪Q·R=0。
7;蛋白质Q·R=0.8),说明脑组织能量来源主要靠葡萄糖得氧化、但就是脑组织几乎无糖元与糖贮备,氧得贮备也只够十几秒使用、因此,脑组织所需要得糖、氧气全部要靠血液源源不断地从脑外远来。
据测量人脑每分钟需要750~1000ml血液运来、50~60ml氧气及75~100ml葡萄糖,若以24h计算,人脑需血液1727L/24h、葡萄糖144g/24h、氧气72L/24h。
由于大脑对血液、氧气需要量很大,也说明大脑对缺氧、缺血得耐受性极低。
试验证明脑供血一旦停止,脑内所贮存得氧在8~12s耗尽,脑组织贮存得能量(ATP、磷酸肌酸等)3min左右电量耗竭,5min左右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开始死亡。
大脑对单纯缺氧得耐受性要比对缺血、缺氧得耐受性要强些。
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及研究进展
a physi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ROS production and elimination
Enzymes: SOD, CAT Non-enzyme antioxidants: vitamines (E,A,C), thiols, ceruloplasmin, transferrin, uric acid, albumin, mitophagy, etc.
cerebral thrombosis
概念:
在脑血管腔内,
血液发生凝固或
血液中某些成分
凝集形成的固体
质块称为脑血栓。
cerebral infarct
概念:
由各种原因导致脑动 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
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或
脑软化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梗死灶中心坏死区周围可恢复的部分血流灌注区。
“半暗带” 缺血区
1960年 Jennings等 提出心肌IRI的概念。 到20世纪80年代 溶栓疗法、搭桥术、断肢再植、器官 移植开展,IRI成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概念: 缺血的脑组织经恢复血液灌注后不但 不能使其功能和结构恢复,反而加重 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
■ 蛋白质变性和酶活性降低 ■ 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
■ 膜脂质过氧化增强
lipid peroxidation
生物膜是自由基攻击主要部位
脂肪酸、芳香环的不饱和键 OFR (ROS)
脂质过氧化
细胞膜结构损伤和破坏
膜结构破坏
膜脂质过氧化 膜不饱和性异常 膜流动性↓、通透性↑
膜蛋白功能抑制;受体失活、泵失灵;信号传递障碍;
《缺血缺氧性脑病》课件
03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凝药物
用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改 善脑部血液循环。
溶栓药物
用于溶解血栓,恢复脑部 血流。
神经保护剂
用于保护脑细胞,减少缺 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
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通过手术剥离颈动脉内的斑块, 改善脑部供血。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通过建立新的血流通道,改善脑部 供血。
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早期康复训练
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早期 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等,有助于促进其神经
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
对患儿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面对疾 Nhomakorabea带来的心理压
力和困难,增强治疗信心。
教育与培训
对患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训, 帮助他们提高适应能力和社交技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症状和体征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症状 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诊断标准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如颅脑CT或MRI等。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 似症状的疾病。
02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学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学
能,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05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诊断技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MRI、CT等无创性检查手段在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 确性和及时性。
药物治疗
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如神经保护剂、抗氧化剂等在缺血 缺氧性脑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更 多的治疗选择。
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生期窒息引起的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性损害,是婴幼儿神经系统病变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为神经元的大量凋亡。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吞噬细胞,在新生儿HIE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胞葬作用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吞噬细胞特异性吞噬过程。
在新生儿HIE中,小胶质细胞能够通过胞葬作用清除凋亡细胞,防止凋亡细胞进一步坏死而引发炎症反应和脑损伤。
了解小胶质细胞胞葬在新生儿HIE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其发病机制和探究潜在的治疗方法。
该文就小胶质细胞胞葬作用在新生儿HIE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由围生期窒息引起的脑缺氧和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新生儿脑损伤性疾病,除亚低温疗法外,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药物[1,2]。
据报道,新生儿HIE的发病率约2‰~6‰,病死率约10%~20%,其中25%的患儿遗留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3]。
然而,新生儿HIE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争议,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胞葬(efferocytosis)是吞噬细胞从组织中及时有效清除凋亡细胞的生理过程,可防止凋亡细胞继发性坏死及炎症反应[4]。
此过程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之为"凋亡细胞埋葬",简称"胞葬"。
新生儿HIE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为大量神经元细胞凋亡,大脑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小胶质细胞通过胞葬作用清除凋亡的神经元[5,6]。
小胶质细胞胞葬通过吞噬凋亡细胞及吞噬后调节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发挥着脑保护作用,而当小胶质细胞的胞葬功能发生异常时,大量凋亡细胞蓄积并进一步坏死,导致过度炎症反应及免疫失调,进而加重脑损伤[7]。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由心脏骤停引起的较为严重的后果,损伤可由单纯缺氧或组织中毒导致,损伤的程度则取决于缺氧的时间。
动物研究表明,脑缺血后脑葡萄糖、糖原、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的浓度立即下降并在10-12分钟内迅速消耗殆尽,同时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和膜电位变化及自由基和一氧化氮产生会在数分钟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元和脑损伤。
本文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损伤机理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标签: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分子生物学;神经细胞死亡1.缺氧缺血后组织的生化变化血液循环停止后所带来的组织损伤是多方面的。
缺氧去极化是脑缺血的早期变化之一,也是机体缺氧缺血后的主要表现之一,导致细胞内外的电解质成分改变,同时ATP下降[1]。
脑缺血后1-3分钟内,局部缺血组织的两个神经纤维和细胞体区域之间会出现一个大的负直流偏移,由于细胞功能受损造成细胞外Na+,氯化物和Ca2+降低,钾渗透到细胞外间隙。
缺氧去极化和Ca2+向细胞内的流入时造成的细胞外Ca2+、Na+浓度的急剧降低会造成细胞中Ca2+的浓度大幅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Ca2+向细胞内渗透的过程可能由NMDA受体所控制,使细胞内钙激活钙依赖过程增加,如钙蛋白酶系统,该系统直接参与了细胞骨架、膜结构、信号转导途径和细胞凋亡的重塑[2]。
钙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减少细胞死亡指示钙蛋白酶在脑缺血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钠引发的损伤则与胞浆Ca2+的增加、ATP的减少和谷氨酸释放综合引起的。
而运用药物抑制Na+流通和抑制细胞内Na+浓度是防止脑缺血的有效措施。
脑缺氧缺血后一到两分钟内,高能磷酸盐(如ATP)即下降到其最低值,乳酸和氢离子(H+)释放造成细胞内PH值下降形成酸中毒,当PH值在6.1-6.5之间时,神经元仅可存活约10-12 min,长时间的酸中毒,会使细胞功能受损和水肿情况进一步加剧。
此外,高血糖增加乳酸量分泌量从而使酸中毒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慢性高血糖可增加缺血性损伤程度,增加死亡率[4]。
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和研究进展
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和研究进展脑缺氧缺血损伤是指由于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导致脑细胞死亡的一种病理过程。
这种病理过程在许多疾病中都会出现,例如中风、心脏病、肺病、脑外伤等。
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疾病治疗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这种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和研究进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
一、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在脑缺氧缺血损伤的过程中,一系列分子机制被引发并协同作用,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目前,研究表明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损伤等。
1. 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由于缺氧和缺血导致的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关键分子。
在缺氧状态下,各种代谢产品积聚,能量代谢的功能受到抑制,这些因素加速了自由基的生成。
氧自由基的超氧化物离子、过氧化氢等会引发大量自由基的产生,导致大量氧自由基的产生使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损伤。
2.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脑缺氧缺血损伤的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分子机制。
凋亡是指细胞主动从外部激发下死亡的一种程序性死亡。
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由于各种分子机制的引发,细胞开始出现凋亡现象。
细胞凋亡与神经细胞死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细胞无法通过其他机制维持存活时,细胞就会通过凋亡死亡。
3.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脑缺氧缺血损伤不可避免的一个分子机制。
在损伤过程中,炎症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蛋白酶等,这些物质刺激了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导致了炎症反应的发生。
当炎症反应过于强烈时,细胞可能会被摧毁,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4. 线粒体功能损伤线粒体是维持身体能量代谢、合成和分解的基本结构,而在脑缺氧缺血损伤的过程中,线粒体的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
当线粒体功能不能正常工作时,细胞摄取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细胞死亡。
同时,线粒体所释放的细胞色素c也可能会引起大范围的细胞死亡。
二、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和治疗方法得到了不断地研究和改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其他 为清除自由基可酌情用VitC0.5g/d静脉滴注或VitE1050mg/d肌注或口服;合并颅内出血者应用VitK15-10mg/d静 注或或肌注,连用2-3天。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在24小时 后便可及时使用。 三、生后4-10天的治疗 此阶段治疗是在机体内环境已稳定,脏器功能已恢复,神 经症状已减轻的基础上,应用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或改 善脑血流的药物,消除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 使受损神经细胞逐渐恢复其功能,以下各和药物可任选一 种。 二磷胆碱、脑活素; 1、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 2、复方丹参注射液;
五、新生儿期后治疗 1、治疗对象 有下列情况者需新生儿期后继续治疗,以防止 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1)治疗至28天,神经症状仍未消失,NBNA评分<36,脑电 图仍有异常波形; 2)第2、3个月复查CT、B超或磁共振,出现脑软化、脑室扩 大、脑萎缩、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病变等; 3)第2、3个月时不能直立抬头、手不灵活、不会握物、脚尖 着地、肌张力异常,以及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等异常体 征; 2、治疗方法 脑活素5ml,或加bFGF1600-4000U,或复方丹 参注射液6-10ml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每月连用10次,共23个月或一直用至6个月时,同时按年龄及发育缺陷进行功 能训练,并从心身、行为、情绪、喂养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 早期干预。
4、MRI:对HIE病变性质与程度评价方面优于CT, 寻矢状旁区损伤的诊断尤为敏感,有条件时可 进行检查。常规采用TIWI,脑水肿时可见脑实 质呈弥漫性高信号伴脑室变窄;基底核和丘脑 损伤时呈双侧对称性高信号;脑梗死表现为相 应动脉供血区呈低信号;矢状旁区损伤时皮质 呈高信号、皮质下白质呈低信号。弥散成像 (DWI)所需时间短,对缺血脑组织的诊断更 敏感,病灶在生后第1天即可显示为高信号。 MRI可多轴面成像、分辩力高、无放射线损伤, 但检查所需时间长、噪音大、检查费用高。
慢性脑缺血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表现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年第13卷第4期● 重点号专题 ● 21【摘要】 慢性脑缺血,又称慢性脑低灌注,是一组由脑灌注降低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引起慢性脑缺血的原因复杂,本文仅讨论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和脑动脉硬化血管结构性改变引起的慢性脑缺血,概述慢性脑缺血引起的血脑屏障破坏、脑白质病变、神经元丢失等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机制及一系列临床症状。
慢性脑缺血作为一种功能可逆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重视和干预解除脑低灌注状态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狭窄;慢性脑缺血;脑供血不足Research progress on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Mu Haoyue 1, Ju Yi 1,2,3, Zhao Xingquan 1,2,3,4 (1.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Neurology Center,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70, China; 2. Clinical Center for Vertigo and Balance Disturbanc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70, China; 3. China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 Beijing 100070, China; 4. Research Uni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0,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JuYi,E-mail:****************.com;ZhaoXingquan,E-mail:***********.com 【Abstract 】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CCH) is a group of chronic brain dysfunction syndrome caused by decreased cerebral perfusion. The causes of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are complex. This paper only discusses the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caused by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f 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 and summarizes the related mechanisms and a series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brain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blood-brain barrier damage, white matter lesions and neuron loss caused by CCH. CCH is a kind of functional reversibl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early attention and intervention to relieve cerebral hypoperfu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event ischemic stroke, vascular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other diseases.【Key words 】 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Insufficient blood supply to the brain慢性脑缺血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表现的研究进展穆浩月1,鞠奕1,2,3,赵性泉1,2,3,4(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中心,北京 100070;2.首都医科大学眩晕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3.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4.中国医学科学院脑血管病人工智能研究创新单元,北京 100070)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4018);北京市科委医药协同科技创新研究专项(Z20110000562001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I2M-5-029);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通信作者:鞠奕 E-mail :****************.com ;赵性泉 E-mail :***********.com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2017年重新对脑血管病进行了汇总分类,增加了“慢性脑缺血”的概念,提出慢性脑缺血是指脑整体水平血液供应减少的状态[脑血流量25~45 ml/(100g ·min )],而非局灶性的脑缺血[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进展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窒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是新生儿期以后致残的主要原因。
围生儿在出现缺氧缺血时,脑的主要病变为水肿、软化和坏死,如何预防脑血流缓慢,改善脑部水肿,控制惊厥,是贯穿治疗本病全过程的重要环节。
新生儿窒息致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常导致多脏器损害,也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包括脑部能量代谢障碍,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等。
其中能量代谢障碍发生的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
随着临床药理和对HIE的研究,治疗方法上也有了不同的认识与改进。
近年来学术界对本病认识与治疗有了不少深入的研究与进展本文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展【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011-02Research progress of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 neonatesWang Ya’nan. Rehabilitation Hosp ital of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65, China【Abstract】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perinatal neonatal asphyxia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and is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fter neonatal period. Perinatal hypoxia ischemia in the brain, mainly for edema, softening and necrosis. How to prevent cerebral blood flow slowly, improve the control of seizures, brain edema. Is an important link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isease. Neonatal asphyxia caused by hypoxia and acidosis often lead to multiple organ damage, but also a serious threat to children's life, its pathogenesis is complex, including the brain energy metabolism disorder, reperfusion injury, apoptosis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the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has a lot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Key words】Newborn;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Progress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且该疾病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及亚低温治疗是其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以上治疗方法的治疗机制及治疗优越性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焦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涉及多个因素。
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分子靶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脑组织在缺血缺氧后恢复血液供应过程中出现的加重损伤甚至坏死的现象。
其主要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自噬等。
当脑组织缺血时,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钙离子堆积,引发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和细胞因子,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这些炎症因子会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导致细胞死亡。
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还会出现神经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许多方面。
一些研究发现,某些药物如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作用发挥保护作用。
细胞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一些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在体内外实验中表现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包括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减少细胞死亡等。
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的特定靶点如PI3K/Akt/mTOR通路、JAK/STAT通路等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望未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需要进一步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详细机制,发现更多参与损伤过程的分子靶点。
针对这些靶点进行药物设计和发现将会是研究的重点,目前许多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治疗性药物问世。
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治疗也将会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需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学、生物学、药理学、医学等,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分子靶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缺血缺氧性脑病疾病研究报告
缺血缺氧性脑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缺血缺氧性脑病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儿科,呼吸内科,脑外科病症体征:肌张力过高,吸吮反射消失,瞳孔不对称,惊厥,嗜睡,四肢肌张力增强,拥抱反射消失疾病介绍: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怎么回事?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缺氧引起,少数可发生在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害症状体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有什么症状?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以早产儿多见,胎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出血部位以室管膜下的尾状核最多见,易破入临近的侧脑室而成为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
一般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出生前可能有提示宫内窘迫的病史,分娩时胎心可能增快或减慢,或第二产程延长,羊水被胎粪污染,出生时有窒息史,复苏后仍有意识、肌张力、呼吸节律、反向等方面改变,甚至出现惊厥。
根据病情可分为三度:1、轻度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肢体可出现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反应和吸吮反射稍活跃,一般无惊厥,呼吸规则,瞳孔无改变。
一天内症状好转,预后佳。
2、中度患儿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常有惊厥,呼吸可能不规则,瞳孔可能缩小,症状在三天内已很明显,约一周内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遗症。
3、重症患儿神志不清,肌张力松软,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击内死亡,存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留有后遗症。
化验检查:缺血缺氧性脑病要做什么检查?1、影像学诊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1)头颅B型超声(B超)检查:对脑水肿、脑实质病变和脑室增大显示清楚。
(2)头颅计算机扫描摄影检查:作头颅水平位横断面多层次摄片。
对硬膜下少量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的显示较B超检查清楚,因此CT和B超互补检查可更提高诊断率。
2、脑电图和脑电功率谱检查脑电图可出现异常棘波,脑电功率图可发现功率降低或错位。
3、脑脊液检查为减少对患儿的扰动,应避免作脑脊液检查,只有在需要排除化脓性脑膜炎时才作这项检查。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
发病机制
(1)脑血流改变:
1.轻度或慢性缺氧时,体内血流重新分配,以保证心、脑的血 液供应。
2.缺氧时间延长,第二次重新分配,以保证基底节、脑干、丘
脑、小脑足够的血流。大脑皮层矢状旁区(分水岭区,大脑
前、中、后动脉的边缘带)及其皮下白质缺血。 3.重度缺氧使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失代偿,深部灰质(基地节区)
所致的SCA及复苏后低体温患者一般不实施诱导低温。
方法:通过血管内置入冷却导管,膀胱内注入冰生理盐水,应用冰毯、冰袋、冰 帽等,迅速将患者体温降至32~34℃,持续12~24h。 中国心肺复苏指南2009
。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5.脑保护:
钙离子拮抗剂,谷胱甘肽,神经节苷脂等
中药:动物实验初步表明,川芎嗪、左旋四氢
第十一页,共25页。
5.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缺氧缺血可引起二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死亡,即坏死和凋亡,缺氧缺血后由于急性能量衰竭造成细 胞坏死,而于数小时后出现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即细胞凋 亡),细胞凋亡是HIE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
第十二页,共25页。
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
可表现为: 1.意识障碍:(兴奋 嗜睡 昏睡)
巴马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6.高压氧治疗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皮质激素:目前不主张常规应用。
以往曾认为大剂量皮质激素可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的活性,改善 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脑水肿消散,故在脑复苏 时常用。但经大量对照研究发现,传统的皮质激素并不能改善脑 复苏的预后,还可因增高血糖、增加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而加重 脑缺血性损害。目前对全脑缺血后脑复苏并不主张常规应用皮 质激素
脑:最不堪一击的器官
心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理生理
心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心搏骤停即心脏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可为循环征象消失所证实),经历心搏骤停的幸存者,由于全身性缺血与再灌注的影响,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广泛的组织器官损伤,此即谓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
1972年Negovsky首先注意到心搏骤停后机体出现的某些明显异常现象,并称之为“复苏后疾病”。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看,PCAS可以分为[1] [2]:①心搏骤停后脑损伤;②心搏骤停后心肌功能不全;③系统性缺血与再灌注反应;④持续性病理状况(原已存在的)。
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即为心搏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Cardiopulmonary arrest after hypoxic ischemia encephalopathy,CPAAHIE)。
1 CPR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2]1.1脑组织生理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重1200~1400g,占体重的2%左右,其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是全身肌肉静止时耗氧的20倍。
由于脑组织的呼吸商(QR)近于1(糖的Q·R=1;脂肪Q·R=0.7;蛋白质Q·R=0.8),说明脑组织能量来源主要靠葡萄糖的氧化。
但是脑组织几乎无糖元和糖贮备,氧的贮备也只够十几秒使用。
因此,脑组织所需要的糖、氧气全部要靠血液源源不断地从脑外远来。
据测量人脑每分钟需要750~1000ml血液运来。
50~60ml氧气及75~100ml葡萄糖,若以24h计算,人脑需血液1727L/24h、葡萄糖144g/24h、氧气72L/24h。
由于大脑对血液、氧气需要量很大,也说明大脑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性极低。
试验证明脑供血一旦停止,脑内所贮存的氧在8~12s耗尽,脑组织贮存的能量(ATP、磷酸肌酸等)3min左右电量耗竭,5min左右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开始死亡。
大脑对单纯缺氧的耐受性要比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要强些。
脑供血不足的病理生理与临床.
脑供血不足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脑血管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脑血管性疾病当中又以缺血性血管疾病最为常见,深入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过程及其临床表现是正确预防和治疗脑血管性疾病的前提。
根据脑缺血发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血液动力学障碍引起的脑缺血。
根据脑缺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完全性脑缺血和不完全性脑缺血(脑供血不足)。
根据缺血的范围可以分为全脑缺血和局部脑缺血。
根据缺血的持续时间以及缺血是否反复发生可以分为持续性脑缺血和一过性脑缺血(TIA)及反复发生的脑缺血。
就现阶段的临床医学水平而言,由于完全性脑缺血引起脑组织大片的软化坏死之后,再试通过临床治疗措施的干预来挽回脑组织的机能、保持其构造的完整性是相当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尽管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抢救患者的生命,设法使其脱离危险,然而此阶段的各种努力恰似亡羊补牢之举。
鉴于目前的这种现状,各国的医学家们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立足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脑缺血的发生与及时缓解脑缺血,保护脑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脑血流的供应,就可以避免出现脑组织的软化和坏死,使大脑保持其构造与机能的完整,降低严重脑缺血性损害的发生。
一、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脑组织的正常血流量应维持在50ml/100g脑组织/分钟以上,低于该水平后脑组织就会调动其他的代偿机制来进行补偿。
1.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脑组织内几乎没有能量和血液的储备,所以只有依赖血液不断地供应氧和能量。
在一定范围内血压的波动,并不引起脑血流量的变化,这是脑血流自我调节的结果,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无论血压升高或降低都不会引起脑血流的增加或减少,当血压升高或降低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极限之后,脑血流量即骤然剧增或急剧降低。
脑血流的这种自动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脑血管的舒缩状态,调节脑血流的总量来实现的,所以该机制也称为脑血流代偿。
然而该代偿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随着血压的降低,灌流压进一步下降,脑血流代偿能力的调节不足以维持脑代谢的需要,此时出现血流失代偿,这时脑组织会调动另一种机制来保护脑组织一代谢代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水肿
各种病因使脑血管(主要指脑动脉) 发生病变导致脑的急性损害,称为 中风 stroke或卒中apoplexy
脑缺血性病变的病理分期
①超早期(1~6小时):病变脑组织变化不明 显,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星 形胶质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化;
②急性期(6~24小时):缺血区脑组织苍白和 轻度肿胀,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 呈明显缺血改变;
1960年 Jennings等 提出心肌IRI的概念。
到20世纪80年代
溶栓疗法、搭桥术、断肢再植、器官 移植开展,IRI成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概念: 缺血的脑组织经恢复血液灌注后不但 不能使其功能和结构恢复,反而加重 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
概念: 在脑血管腔内, 血液发生凝固或 血液中某些成分 凝集形成的固体 质块称为脑血栓。
概念:
cerebral infarct
由各种原因导致脑动 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 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或 脑软化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梗死灶中心坏死区周围可恢复的部分血流灌注区。
“半暗带” 缺血区
梗死灶
脑梗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概念: 颈动脉或椎动脉系统-过性供血不足,导 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 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特点: 一般症状在5分钟内即达高峰,一次发作 常持续5-2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 但可反复发作。
cerebral thrombo源自is脑缺血性病变的病理分期
③坏死期(24~48小时):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坏 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脑组织明显 水肿;
④软化期(3天~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
⑤恢复期(3~4周后):液化坏死脑组织被格子细胞清除, 脑组织萎缩,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中风囊, 此期持续数月至2年。
脑 血 管 的 入 颅 路 径
颈内动脉系统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ystem
眼动脉 optic artery 大脑前动脉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前交通动脉 anterior communication artery 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rtery 后交通动脉 posterior communication artery 脉络膜前动脉 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
缺血
休克、血栓形成、动脉 硬化、血管收缩、血管 受压等。
组织缺氧
再灌注损伤
在恢复供血的过程中, 出现缺血组织的功能、 结构损伤加重。
病情恶化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现
1955年 Sewell等 在结扎狗冠状动脉后,如突然解除结 扎,恢复血流,部分动物立即发生心 室纤颤而死亡。
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 脑缺血时间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阻断血流 30秒钟脑代谢即发生改变,1分钟后神经元功能活动停 止,脑动脉闭塞导致缺血超过5分钟可发生脑梗死。
➢ 脑缺血程度 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具有选择性,轻度缺 血时仅有某些神经元丧失,完全持久缺血时缺血区各 种神经元、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均坏死。
主要供应: 眼及以下组织 额叶 frontal lobe 顶叶 parietal lobe 颞叶 temporal lobe 基底节 basal ganglion
椎-基底动脉系统
vertebral-basilar artery
小脑后下动脉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坏死 区由于完全性缺血导致脑细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带仍存在侧枝循 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 迅速恢复使脑代谢改善,损伤仍然可逆,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 复功能。因此,保护这些可逆性损伤神经元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 关键。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自
细
炎
高
低
由
胞
症
能
氧
基
内
反
磷
诱
生
钙
应
酸
导
成
超
加
化
因
增
载
剧
合
子
多
物
的
缺
作
乏
用
自由基生成增多(radicals production increase)
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及研究进展
• 脑的重量: 占全身体重的2%-3% • 脑的血流量: 占全身血流量15-20% • 脑的氧糖耗量:占全身的20-25%,
且几乎无氧糖储备
脑缺血及研究意义
脑缺血brain ischemia
是指脑循环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 统疾病。
临床较为常见,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 率均较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小脑前下动脉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桥脑支
pons artery
内听动脉 internal auditory artery
小脑上动脉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大脑后动脉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主要供应: 枕叶 occipital lobe 脑干 brain stem 小脑 cerebellum
“半暗带” 缺血区
梗死灶
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脑梗死区血流再通后氧与葡萄糖供应及脑代谢恢 复,脑组织损伤理应得到恢复。然而,实际上并非 如此,这是因为存在有效时间即再灌注时间窗。如 果脑血流再通超过此时间窗时限,脑损伤可继续加 剧,产生再灌注损伤。
➢研究证实,脑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为6小时之 内。缺血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概念的提出,更新了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观念,抢救缺血半暗带的关 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减轻再灌注损伤核心是积极 采取脑保护措施。
急性急脑性脑血血管管病病的的分类分类
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高血压性 脑出血
蛛网膜 下腔出血
一过性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
(TIA)
脑梗死
动脉硬化性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cerebral hemorrhage
概念: 血液由脑血管内逸出,称为脑出血。
内出血——血液进入器官、组织或体腔。 外出血——血液流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