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山西春节习俗

合集下载

山西省春节文化特色及传统习俗

山西省春节文化特色及传统习俗

山西省春节文化特色及传统习俗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山西省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山西省地处华北平原,素有“中华民居之源”之称,拥有绵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山西人民秉承着尊老敬祖、团聚祈福的传统,同时还保留着诸多独具特色的春节习俗,使得山西春节更加独具魅力。

一、春节文化特色1. 庙会文化:山西省的庙会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山西的各个地方,人们都会组织盛大的庙会,集结了大量的特色商品、游乐设施以及表演艺术节目。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各种特色美食,欣赏非遗表演,还可以购买到独具山西地方特色的年货和手工艺品。

庙会文化既是人们寻找年货和消费的好去处,也是增进友谊和传承文化的平台。

2. 舞狮龙:舞狮和舞龙是山西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表演艺术节目之一。

舞狮和舞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认为具有驱邪辟邪、辟寒除凶的寓意。

在春节期间,人们组织舞狮龙表演,既是表示对新年祈福,也是为了活跃节日气氛。

舞狮龙表演通常在街头巷尾、庙会等场合举行,吸引了大批观众和游客。

3. 访亲习俗:山西春节期间,亲友互相拜访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人们通常会提前联系好时间,互相拜访家庭,共聚一堂。

在亲朋好友的拜访中,人们可以亲密交流、共享快乐,并且互相分享家庭的喜悦与祝福,增进了亲情与友谊。

二、传统习俗1. 年货买卖:春节临近之际,山西人民会在街头巷尾张贴年货市场的告示,广邀各地商贩前来销售年货。

人们可以在年货市场购买到糖果、饼干、水果、腊肉等各种过年必备的食品。

这些年货既是供自家享用的,也常常作为赠礼之物。

年货市场既是传统习俗的一部分,也是山西人民享受采购乐趣和喜迎新年的重要场所。

2. 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的重要环节。

春节前夕,山西人民会在门框上或者桌椅上贴上写有吉祥话语的春联,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平安。

春联通常由一对对称的对联组成,上联写在左侧,下联写在右侧。

春联的制作和贴联过程都是一种家庭团聚和亲情交流的重要时刻。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_春节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_春节

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有哪些春节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

那么山西大同有哪些春季风俗习惯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山西大同的春节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大同的春节的习俗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

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

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

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

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

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

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

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

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

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

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春节其他地方的习俗天津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

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

2019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2019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第 1 页 共 2 页
十 、 配 合 爸 爸 妈 妈 在 大 年 初 一 早 上 贴 对 联 。 以 上 十 点 一 定 要 做 到 , 祝 大 家 新 年 快 乐 !
第 2 页 共 2 页
春节习俗有哪些?
春 节 习 俗 春 节 就 要 到 了 , 我 们 需 要 知 道 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什 么 习 俗 呢 ? 一 、 见 到 亲 朋 好 友 和 长 辈 要 说 : “ 新 年 好 , 祝 您 身 体 健 康 , 万 事 如 意 ! ” 。 二 、 去 别 人 家 做 客 , 在 酒 宴 上 不 小 心 把 盘 子 或 勺 子 打 碎 了 , 要 学 会 变 通 , 要 说 : “ 爷 爷 、 奶 奶 、 叔 叔 、 阿 姨 岁 岁 平 安” 。 三 、 去 亲 戚 家 玩 的 时 候 , 不 能 乱 翻 人 家 的 东 西 找 食 物 吃 。 四 、 当 长 辈 给 红 包 时 , 要 说 : “ 谢 谢” ,而 且 不 能 当 面 拆 开 。 五 、 吃 饭 时 , 长 辈 夹 完 菜 , 你 才 能 夹 。 六 、 当 长 辈 和 父 母 说 话 时 , 不 能 随 便 打 断 或 插 嘴 。 七 、 当 家 里 来 客 人 时 , 要 给 客 人 倒 茶 , 客 人 走 时 , 要 说 : “ 再 见” 。 八 、 打 电 话 问 候 时 , 要 说 清 自 己 是 谁 , 要 说 : “ 您 好” 。 九 、 放 鞭 炮 时 要 注 意 安 全 。

山西除夕夜的风俗

山西除夕夜的风俗

山西除夕夜的风俗山西春节习俗:1、太原:(1)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

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

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2)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

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

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

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

(3)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

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

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

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

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

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

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2、晋阳:(1)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

(2)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

谓“吃翻身瓜”。

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

(3)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3、古交山区:(1)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

(2)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

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

(3)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

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

2019年整理--关于春节

2019年整理--关于春节

关于春节关于春节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

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夏历历月以朔望月为依据,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跟回归年相协调,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但年久失修,尚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农历兼天文历和人文历于一身,采用“定朔法”,故大小月无定序,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南宋研制统天历的天文历法学家杨忠辅,认识到回归年古大今小,没有一劳永逸的历法,笔者研究现行中外历法里得到启迪,应保留夏历的合理内核,实行天文历与民用历分离,在大体符合天文历的原则下,采用“定气、平朔法”安排民用历,使阴月阳年更加规范、透明,方便推算、记忆和使用。

山西的春节习俗

山西的春节习俗

山西的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了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中国的各个省份,春节都有各自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本文将重点介绍山西省的春节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贴春联春节前夕,山西的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

春联是由对联组成的,对联上写有吉祥的祝福语。

这些对联通常由家中的长辈或有文化修养的人书写。

贴春联是为了祈求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

二、放鞭炮在山西,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喜庆的活动之一。

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人们会点燃鞭炮,制造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传统上,人们相信鞭炮声可以驱逐恶魔和灾祸,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三、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也是山西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

在舞龙舞狮表演中,人们穿上龙和狮子舞蹈服装,舞动身体和嘴巴,以模拟龙和狮子的动作。

这个活动象征着吉祥和祝福,并吸引了很多观众。

四、祭拜祖先在春节期间,山西人也会祭拜祖先。

他们会给已故的祖先上香,摆放丰盛的食物和饮品,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佑。

这是一种传统的尊敬和感恩的方式,也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活动之一。

五、吃饺子在山西,吃饺子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

饺子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富和好运。

人们通常会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吃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饺子。

吃饺子也象征着将过去的一年的不幸遗忘,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迎接好运。

六、赏花灯山西的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公园或街道上赏花灯。

花灯是由彩纸、竹子等制作而成,呈现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如龙、兔、花等。

夜晚时分,灯光闪烁,营造出浪漫而华丽的氛围,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总结:山西的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祭拜祖先、吃饺子和赏花灯等活动都是家人团聚、祈求好运的重要方式。

这些传统习俗和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让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喜悦。

无论在山西还是其他地方,春节的习俗都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让我们牢记这些传统,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共同迎接辞旧迎新的时刻。

山西省春节习俗舞狮舞龙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舞狮舞龙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舞狮舞龙等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山西省人民最为盛大热闹的节日庆祝活动。

在山西省,春节期间,舞狮舞龙等习俗成为人们欢庆新年的一大特色。

一、舞狮习俗舞狮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常在春节期间表演。

舞狮起源于古代的耍猴戏,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醒狮、踩高跷、跳火盆等多种表演形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舞狮艺术。

舞狮队一般由两人以上组成,一人扮狮首,一人扮狮身。

舞狮队员身穿彩色戏曲服装,手持狮棍,并且用特制的狮头假面具覆盖头部。

整个表演过程活泼、热烈,寓意驱邪辟邪、庆贺丰收和祈求幸福。

舞狮动作矫健有力,舞者们屈膝弯腰,左右摆动狮棍,模拟狮子行动。

起初,狮子在门前悠闲舒展,然后迅速跃起,甩动狮尾,再现狮子的奔驰威武之态。

二、舞龙习俗舞龙是另一项山西春节习俗中的重头戏。

它与舞狮一样,产生于祭祀活动,原本是一种驱邪祈福的表演。

如今,舞龙更多地成为热闹喜庆场合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舞龙队一般由一人控制龙头,多人执龙身组成。

整个舞龙队伍队形紧凑有序,舞龙者手持长竿,通过配合动作上下摆动,配合龙头上端的长绳,让整条巨龙灵巧地展现出起伏迎舞的奇妙。

舞龙的龙头通常雕刻精美,龙身由彩色布料制成,绚丽多彩。

在表演中,舞龙者们将巨龙起伏扭转、变幻莫测,仿佛栩栩如生的神龙降临人间,让人感受到欢乐与生机。

三、其它春节习俗除了舞狮舞龙,山西省的春节还有许多其它习俗。

比如放鞭炮,人们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点燃鞭炮,以示辞旧迎新。

同时,放鞭炮也寓意驱邪逐疫、辟邪消灾。

此外,山西省民间还有耍花灯、打龙船、戏剧表演等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

耍花灯见普遍于乡村和城市的广场上,人们手持或装扮成各种形状的彩灯,舞动婉转多姿。

打龙船是人们在河流或湖泊中嬉戏玩耍的一项活动,船上选手分列两边执竿,高举龙头,让龙船飞速前进。

戏剧表演方面,一些剧团会在春节期间进行巡回演出,将经典剧目演绎得精彩纷呈。

总结:山西省春节习俗中的舞狮舞龙等节目丰富多彩,是人们欢庆新年的一大特色。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年夜饭拜年等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团聚的时刻。

在山西省,春节习俗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年夜饭和拜年等传统活动。

本文将为您介绍山西省春节习俗中的年夜饭和拜年等内容。

一、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它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富裕。

山西省的年夜饭通常是由全家人一起准备,并在除夕之夜共同享用。

年夜饭的菜肴丰盛多样,代表着美好的寓意。

1. 鱼:在山西的年夜饭中,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因为“年年有余”与“鱼”在汉语中谐音,所以鱼被视为带来好运和财富的象征。

2. 饺子:饺子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山西的饺子制作精细,皮薄馅嫩,吃起来鲜美可口。

吃饺子的习俗源于民间传说的“年兽”。

相传年兽在除夕的时候出现,喜欢吃人,人们发现年兽怕红色和吵闹声,于是便用面皮包裹饺子馅,在饺子上蘸酱油吃,象征着赶走邪恶,希望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3. 年糕:年糕是山西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食物。

年糕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形状长条状,象征着“年年高升”。

人们相信吃年糕能够带来生活的安定和事业的顺利。

二、拜年在山西省,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

人们会穿着整齐,带上祝福的话语走访亲朋好友,互相交流问候,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 给长辈拜年:年长者在家庭中被视为权威和维系家庭纽带的人,因此给长辈拜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

年轻人会提前准备好贺年卡或小礼物,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亲友拜年:除了给长辈拜年之外,人们也会去亲友家拜年,祝福彼此新年快乐。

在拜年时,人们会交换红包,里面装着一些象征财富和吉祥的钱。

这是一种表达关爱和祝福的方式。

3. 对联和春联:在拜年期间,人们习惯在门框上贴春联,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幸福。

春联通常由对联组成,对联的字数相等,内容均寓意着吉祥如意和美好未来。

春联的字体和颜色也需要选取得当,使得整个门框显得更加喜庆和热闹。

总结:山西省的春节习俗中,年夜饭和拜年是最为重要的传统活动。

各地春节习俗:山西春节习俗

各地春节习俗:山西春节习俗

各地春节习俗:山西春节习俗太原年俗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

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

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

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

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

”(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

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

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

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

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

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

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

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

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

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

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

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

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

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1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

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团聚、展示传统文化的时刻。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省份之一,山西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春节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既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在不断传承与发展中展现出新的时代特色。

一、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的传承1. 除夕夜的“年夜饭”除夕夜,全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举行一场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是家庭团圆的象征,是传承家庭情感、强化亲情的重要时刻。

无论是做饭的菜品选择,还是吃饭的顺序和仪式,都代表着家庭的欢乐和祝福。

2. 守岁习俗守岁是指在除夕夜不睡觉,以示对新年的迎接。

山西省各地有各自独特的守岁习俗,比如运城地区有“逐乌守岁”和“炖年糕”,晋中地区有“守灯笼”,都是家人聚在一起,度过一个热闹而温馨的除夕夜。

3. 贴春联和挂灯笼在山西省,贴春联和挂灯笼也是春节传统习俗中的重要环节。

春联是用红纸写上福字或吉祥话语,贴在门上或窗户上,以驱逐邪气,迎来祥瑞。

而挂灯笼则寓意着希望家中光亮、人们幸福。

二、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的发展1. 文化演出和游园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山西省的春节活动愈发多元化。

各种文化演出如舞狮、舞龙、踩高跷等艺术表演在广场上热闹进行,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

此外,游园活动也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选择,人们可以欣赏花灯展览、品尝传统美食、参加游戏等,体验着传统习俗的美妙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2. 春节民俗文化节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习俗,山西省还组织举办春节民俗文化节。

这个节日期间,举办各种传统文化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传统戏曲表演等活动,让民众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美食的创新与发展山西省的春节传统美食丰富多样,如饺子、汤圆、年糕等。

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现代厨师们通过创新,将传统美食与现代烹饪技巧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口味独特的新春美食,丰富了人们的春节餐桌。

三、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的意义1.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山西省春节传统习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与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山西春节习俗

山西春节习俗

山西春节习俗
山西省的春节习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
1. 贴春联: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门上贴大红纸和写有祝福和吉祥话的对联,
以祈求祥瑞和平安。

2. 制作年画:山西是年画的重要产地,春节前,人们会制作年画并贴在家中,以祈求
喜庆和好运。

3. 鞭炮舞龙:在春节期间,舞龙表演是一种常见的庆祝活动。

人们会在街道上表演舞龙,伴随着鞭炮声,以驱走邪气和祈求丰收。

4. 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会守岁,即待在家中,不睡觉,一直到新年的第一天。


岁的同时,会进行拜神、祭祖等传统仪式。

5. 吃年夜饭:新年的第一顿饭被称为年夜饭,通常由全家人一起围坐在一起吃。

年夜
饭通常有很多道菜,象征着团圆、丰收和幸福。

6. 拜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长辈会给晚辈赏钱作为祝福,然后晚辈要送
上新年的祝福和感谢。

7. 红包:红包是春节期间送给晚辈的一种传统习俗。

大人会把一定金额的钱装在红包里,送给晚辈以示祝福和吉祥。

8. 舞狮: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表演舞狮,这是一种象征着好运、祥瑞和驱邪的活动。

这些都是山西省春节期间的一些传统习俗,它们代表着丰收、团圆和吉祥。

山西春节拜年走亲戚传统习俗

山西春节拜年走亲戚传统习俗

山西春节拜年走亲戚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刻。

在山西,春节过程中,拜年和走亲戚是人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展示了山西人民对亲情的珍视,还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拜年习俗在山西,拜年是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人们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和初二进行拜年,以表达对长辈和亲友的尊敬和祝福。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给长辈磕头致意,并说上几句吉祥的话语。

此外,山西人民还有一项独特的拜年习俗,即“递新岁”。

这是通过给对方送上寓意吉祥的礼品(如糖果和水果),以祝福对方新年如意、万事如意。

拜年活动不仅增进了亲情,还加深了社会联系和友谊。

二、走亲戚习俗另一个山西春节期间常见的传统习俗是走亲戚。

过去,农村家庭通常由几户兄弟姊妹组成,他们分居在不同的地方。

春节是他们团聚的黄金时刻,因此,亲戚们会相互拜访,互相交流感情。

通常,人们在春节期间走亲戚的方式是先回到自己的家乡,然后依次拜访亲戚。

在这个过程中,走亲戚不仅体现出亲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彼此传递祝福和美好期盼的方式。

人们会互赠礼物,共进美食,参加传统舞蹈和戏曲表演等活动。

这样的亲友团聚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三、传统美食春节期间,山西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饺子。

饺子在山西被称为“崇祯烧饼”,形状扁平,采用糯米面皮,馅料内外油润,美味可口。

制作饺子需要家人共同参与,象征着团圆和欢乐。

除饺子外,山西还有著名的面食:刀削面和葱油饼。

刀削面是将乌鲩面团拉成长条状,再煮熟,配以各种佐料,口感独特。

葱油饼是山西人民最喜欢的小吃之一,薄饼上加入葱花和芝麻,煎至金黄酥脆。

这些传统美食不仅美味可口,更是传递了家庭团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山西春节拜年走亲戚传统习俗凸显了人们对亲情和家庭的重视。

这些习俗不仅增进了人际关系,也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祈福、交流、团圆是山西春节习俗的核心价值观。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相互祝福,相互慰问,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山西省春节习俗踩高跷耍熊术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踩高跷耍熊术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踩高跷耍熊术等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古老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春节习俗,其中踩高跷和耍熊术被视为山西独有的传统表演艺术。

在本文中,将为您介绍山西省春节习俗中的踩高跷和耍熊术,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一、踩高跷踩高跷是山西省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表演之一。

踩高跷表演的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戏曲服饰,头戴彩冠,手持细竹竿,踩着高跷在街头巷尾表演各种动作和技巧。

他们步履轻盈,身姿矫健,通过身体的协调与平衡,展现出优雅的舞姿和灵巧的技艺。

踩高跷在山西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高跷文化起源于山西汾阳地区,并逐渐传播至整个山西省。

踩高跷表演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成为了山西省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踩高跷表演不仅在春节期间受到热烈欢迎,也常常出现在庙会、婚庆等重要场合。

这项表演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山西省民众对于节日的向往和庆祝的一种方式。

通过踩高跷的表演,人们可以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氛围,也能够了解到山西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二、耍熊术耍熊术是山西省春节期间另一项备受关注的传统表演艺术。

耍熊术表演的演员们化妆成熊形象,手持竹竿和铜鼓,以各种动作和音乐节奏展示出训熊的技巧和熊的灵活性。

他们通过身体的控制和协调,使熊呈现出跳跃、扭动、转圈等各种栩栩如生的形态,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耍熊术在山西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

作为一种古老的表演形式,耍熊术的技巧和演出方式得到了代代相传。

在春节期间,许多山西省的城镇和农村会举办耍熊术表演比赛和巡演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耍熊术作为山西省独特的春节习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能够让人们欣赏到熊的灵活、机敏和可爱,也体现了山西省人民勇敢、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结:山西省春节习俗中的踩高跷和耍熊术,作为独具特色的传统表演艺术,展示了山西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山西省春节习俗祭灶神的传统仪式

山西省春节习俗祭灶神的传统仪式

山西省春节习俗祭灶神的传统仪式山西省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其中祭灶神是一项重要传统仪式。

祭灶神的习俗源远流长,承载着人们对丰收、祈福和祖先文化的敬意。

本文将介绍山西省春节习俗祭灶神的传统仪式。

一、祭灶神的起源与意义祭灶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化。

人们相信,灶神是居住在灶台的神灵,主管着家庭的生活和烹饪。

因此,为了祈福和保护家庭的幸福,人们在春节期间举行祭灶神的仪式。

祭灶神的意义在于感恩和祈求。

农耕社会的人们依靠土地和食物生存,而祭灶神则是对土地和食物的感恩之举。

同时,人们也希望通过祭祀活动获得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因此,祭灶神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信仰和祈愿。

二、祭灶神的仪式步骤1. 准备祭品在祭灶神的仪式中,人们会准备各种祭品,如饺子、年糕、水果等。

这些祭品代表着丰收和幸福,用来供奉灶神。

2. 点燃香火在仪式开始前,人们会点燃香火,向天地神明表示敬意。

这是传统习俗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对神明的邀请和尊敬。

3. 祷告与致辞在仪式正式开始后,家庭长者会领导家人一起进行祷告与致辞。

祷告内容通常涵盖对灶神的感谢、祝福家庭幸福、祈愿来年丰收等内容。

4. 祭奠和供奉在祷告和致辞结束后,家人将准备好的祭品摆放在灶台前,向灶神行祭奠和供奉之礼。

人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个祭品,表达对灶神的虔诚和敬意。

5. 分享和庆祝祭灶神的仪式完成后,家人会一起享用祭品。

这不仅是丰盛的年夜饭,更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快乐地庆祝新年的到来。

三、祭灶神的意义与影响祭灶神作为山西省春节习俗的重要传统仪式,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首先,祭灶神弘扬了传统文化。

这一习俗代代相传,通过家庭仪式传递给后代。

祭灶神不仅保留了农耕社会的文化记忆,也体现了人们对家庭、祖先和传统的重视。

其次,祭灶神凝聚了家庭的感情。

在祭灶神的仪式中,家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其中。

这种团结和亲情的体现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沟通。

最后,祭灶神激发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山西省春节习俗守夜放鞭炮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守夜放鞭炮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守夜放鞭炮等山西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十五是春节的庆祝时间。

在山西省,人们过春节有着多种传统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守夜放鞭炮。

守夜放鞭炮是山西省春节期间人们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每年农历除夕夜的深夜时分,当人们欢度跨年之际,山西省各地的街道巷口、庙宇广场等地都会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这是人们为了驱邪、辟邪、迎接新年的一种传统方式。

守夜放鞭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每到正月初一便会醒来,伤害人畜,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就用鞭炮声和爆竹声惊吓“年”,使其逃离人们的家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成为了山西省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

守夜放鞭炮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人会在自家门口放鞭炮,有的人会聚集到街头广场放鞭炮,还有的人会选择在寺庙中放鞭炮。

无论在哪里,人们都会尽情地点燃鞭炮,让鞭炮的声音响彻整个村庄或城市,犹如迎接新年的钟声。

山西省守夜放鞭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消除“年”的邪恶,更是带有一种祈求平安、祝福的寓意。

人们相信,放鞭炮的声音能够抵挡厄运,驱散霉运,保佑整个家庭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因此,山西省的守夜放鞭炮成为了春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近年来,鞭炮的噪音污染和安全隐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大量鞭炮的燃放不仅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因此,山西省政府在守夜放鞭炮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鞭炮的管理和控制。

一些地方还推出了无烟鞭炮和电子鞭炮等环保、安全的替代品,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影响。

总的来说,山西省的春节习俗守夜放鞭炮是一种富有浓厚年味的传统活动。

它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期盼,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执着。

在保证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继续保留和发扬这一传统习俗,让它成为彰显山西省文化独特魅力的一张名片。

拜年送礼山西人的春节习俗

拜年送礼山西人的春节习俗

拜年送礼山西人的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感受传统文化和家庭团圆氛围的时刻。

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独特的春节习俗。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山西人有着独特的拜年方式和礼物传递方式。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最典型的山西春节习俗。

一、拜年方式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在山西,人们通常会提前整理好家里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等重要的房间,以准备迎接前来拜年的家人和朋友。

节前,人们会进行大扫除,清除旧年的煞气,为新年的好运做准备。

夜晚,人们会贴春联和窗花,挂上红灯笼,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在春节期间,山西人常常穿上传统的节日服饰,比如盛装、汉服等,前往亲朋好友的家中进行拜年。

拜年的过程中,长辈通常会给予晚辈压岁钱,并祝福他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拜年时,人们会互相交换问候,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关心。

二、礼物文化在山西,送礼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传统。

礼物的选择通常要考虑到收礼人的年龄和职位。

对于长辈,一般会选择一些有寓意的礼物,例如高档茶叶、精美的字画等,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祝福。

对于晚辈,传统上会给予一些可爱的小玩意儿,以及红包作为压岁钱。

除了传统的礼物,山西人还喜欢送一些与当地文化相关的特色礼品,如手工艺品、石雕、饰品等。

这些礼物既能展现山西的独特魅力,又能让收礼人感受到大家对他们的深情厚意。

三、美食传统在春节期间,山西人也有许多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年夜饭。

山西人喜欢用各种传统菜肴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比如,面食在山西的年夜饭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人们通常会做一种叫做“迎宾馍”的面食,寓意着迎接客人,享受团圆和幸福。

除了年夜饭,山西还有许多其他传统美食,如烧卖、炖汤、豆腐脑等。

这些美食不仅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还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四、民俗表演除了传统的拜年和送礼,山西人还喜欢观看各种民间文艺表演。

特别是舞狮、舞龙、杂技等表演形式,常常会在春节期间盛大上演。

山西春节习俗

山西春节习俗

山西春节习俗山西春节习俗一、太原南郊——过年过足两个月从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

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妈的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高潮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对联、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

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

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

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

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二、太原河西——羊肉饺子年味足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

为了这顿饺子,人们往往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

七月炎夏时节,有经济能力的人家便会开始挑选羊。

这选羊还别有一番讲究。

据老一辈太原人讲,这羊不能肥不能瘦,不能幼不能老,而要选骨骼刚长成、身上还没开始长肉的“架子羊”。

选好了羊,就要在院子里圈一个只够一只羊容身的羊圈,把“架子羊”赶进去后,只需好吃好喝地喂养就可以了。

这样,一直到大年三十。

半年前的“架子羊”此时已长得膘肥体壮,人们磨刀霍霍的时机也就到了。

山西省春节习俗舞狮放鞭炮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舞狮放鞭炮等

山西省春节习俗舞狮放鞭炮等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对于山西省来说,春节习俗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山西省,舞狮和放鞭炮是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它们代表着好运和喜庆,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舞狮是山西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舞狮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的娱乐活动。

舞狮表演通常由两人扮演,一人扮演狮头,另一人扮演狮身。

他们通过精湛的技巧和协同配合,让狮子栩栩如生地跳跃、扑动。

舞狮的表演声势浩大,舞狮团队通常会到各个村庄、社区和商铺巡游,带来祝福和喜庆的气氛。

放鞭炮是传统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庆祝活动。

在山西,放鞭炮是热闹而独特的。

鞭炮的声音声嘹亮、震耳欲聋,传递着一种对岁月更替的感慨和对新年充满期待的喜悦。

放鞭炮的习俗相传可以驱赶邪灵、带来好运。

因此,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购买各式各样的鞭炮,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守护。

除了舞狮和放鞭炮,山西省还有许多其他与春节相关的习俗。

例如,春节期间的家庭聚餐是必不可少的。

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品尝传统的年夜饭,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外,人们还会挂贴福字、贴对联和贴窗花来装饰房屋,以祈求来年平安顺利。

春节是山西省最热闹、喜庆的时刻,人们通过舞狮放鞭炮等习俗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这些习俗都扮演着连接人们的纽带,让乡愁与现代生活融合在一起。

总的来说,山西省春节习俗舞狮放鞭炮等传统活动代表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喜悦心情。

它们不仅丰富了节日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增添了人们对家庭、友情和社区的向往和团聚的温暖。

无论是山西省的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在这些传统习俗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节日氛围,相信在未来的春节期间,这些传统习俗将继续流传下去,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祝福。

过年了山西的春节习俗

过年了山西的春节习俗

过年了山西的春节习俗春节,又称为中国的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山西省,春节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使得这个节日更加隆重而有趣。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山西的春节习俗。

1. 拜年与亲友团聚在春节期间,人们重要的活动之一是互相拜年。

这是一种传统的方式,人们会礼貌地互相祝福和祝福长辈,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敬意。

此外,春节也是亲友相聚的时刻。

家人从不同地方回家团聚,共度这个重要的节日,共同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2. 贴春联和门神贴春联和门神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活动之一。

春联是一对对联,用红色纸张写成,并贴在门上或者墙壁上。

联上通常写有吉祥的对句,以祈求新的一年顺利和幸福。

门神则是贴在门口的图画,被认为能够辟邪和保佑家人平安。

3. 守岁和放鞭炮守岁是指在除夕夜熬夜守夜,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山西,人们常常会组织家庭聚会,边吃团圆饭边守岁,以迎接新的一年。

此外,放鞭炮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放鞭炮的噪音被认为可以驱逐邪灵,并且带来好运和幸福。

4. 做年货和吃年夜饭春节期间,家庭中的主妇会提前准备各种年货。

这些年货包括糖果、坚果、水果、糕点等,以供家人和亲友享用。

而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顿饭。

家人会聚在一起,在团圆的氛围中,品尝各种美食,共享这一特殊时刻。

5. 舞龙灯和舞狮子舞龙灯和舞狮子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表演形式。

舞龙灯通常由一群人合力操作,使得巨大的龙灯在舞动中如真龙般栩栩如生。

而舞狮子则是一种表演,人们穿着狮子服装,模仿狮子的姿态和动作。

这些表演形式都能够为人们带来喜庆和好运。

6. 红包和拜年神仙在春节期间,长辈通常会给小孩子们发红包。

这些红包是装有一定数额的钱,作为祝福和吉利的象征。

而在山西,还有一项特别的活动,人们会拜年神仙。

他们会到庙宇或者名山大川,祈福、求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7. 舞蹈和演出春节期间,山西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演出和庆祝活动。

其中包括传统的舞蹈、戏剧表演和杂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春节习俗太原年俗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

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

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

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

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

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

”(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

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

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

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

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

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

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

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

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

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

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

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

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

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

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

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

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

谓“吃翻身瓜”。

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

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

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

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

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

“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

正月初五为“送穷日”。

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

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

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

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

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

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

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

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

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

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

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

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

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

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

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

”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

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

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

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

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

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

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

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共2页,当前第1页12一、活动目标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的新鲜事,有趣事。

3.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

4.学习在人多拥挤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5.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活动重点:学习在人多拥挤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

活动难点: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能充分运用这些资料。

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三、活动准备1.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收集有关春节的图片资料(如窗花、对联等),收集反映春节内容的工艺品和服饰等。

2.向父母或其他人了解各个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欢度春节的。

3.教师收集、拍摄能反映本地生活实际的类似庙会的录像(集市、舞龙灯等),收集红灯笼、彩球、糖葫芦、小面人、风车等庙会常见的物品。

4.布置教室:请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春节的图片资料(如窗花、年画、对联等)用于布置教室,营造新年氛围。

5.乐曲《喜洋洋》(该乐曲是本次活动的背景音乐,根据活动需要在音量上做适当调整,目的是为了营造、烘托春节的喜庆热闹气氛)。

四、活动设想春节经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停留在对于春节吃喝玩乐本身的表层体验上。

因此,在设计时,我们除了通过营造、再现春节的节日气氛,让学习了解各地的春节习俗外,更注重引导儿童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在体验、表现的过程中不仅获得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更有意识地学习关注生活。

五、活动方案课题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出示小兔贝贝并播放画外音)。

“大家好,很高兴又见面了,今天的教室布置得真漂亮,小朋友的脸上个个喜气洋洋,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呢”?(齐声高兴地喊:过新年)。

高兴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说:又长大了一岁;可以拿压岁钱;还可以放鞭炮、走亲戚……)过渡;“老师发现小朋友把课外收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都带来了,有的还带来了春节时拍的照片,穿过的唐装等。

要不,我们现在就来举办个‘春节展览会’怎么样?”活动一:春节展览会1.屏幕出示展览会要求。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展览品,其他同学认真听;(2)推选代表,准备参加班级竞选;(3)小组合作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布置成小型展览会;(4)参观其他小组的展览会,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收藏品还可以问一问。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做相关指导。

3.每组派代表交流、评选“最佳展览小组”“最佳解说员”。

活动二:简单了解各个地方过年的不同习俗1.过渡:“刚才的展览会又使我们想起了前几年过春节的情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过个年好吗?让我们一起大声喊“过年啦!”(师点击课件:鞭炮响,音乐起并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

)2.查找日历,找找看,春节从哪一天开始?今年的春节是几月几日?3.过渡:过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幅热闹的景象。

小朋友,你知道各个地方的人们是怎么庆祝春节的吗?4.学生自由地说。

5.大屏幕出示图片:摆花市、贴窗花、观花灯。

(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这是哪个地方人们在过春节?教师适当补充。

)6.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情况,那你能说说我们这儿过春节有什么不同的习俗吗?7.看北仑区迎春的录像(可以边看边动一动):舞龙、舞狮、走马灯。

8.说说我们这儿是怎么欢度春节的?活动三:逛庙会1.过渡。

我们这儿过年时除了刚才大家看到的表演舞龙、舞狮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外,爸爸妈妈还常常带着我们到热闹的集市去看看,采购一些年货、小礼物,带上新年的祝福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2.请逛过城隍庙的学生说说自己和家里人一起逛城隍庙的经验。

(可以说说有趣的、最难忘的事。

)3.过渡。

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和老师、小兔贝贝一起到城隍庙去看看。

4.模拟活动:逛庙会。

在录像片的伴随下,体会春节的热闹氛围并相互提问:过年为什么要吃汤圆?什么叫“中国结”?吃年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庙会小商品店”开张了,想来买吗?赶快上来吧!(故意制造混乱,创设人多拥挤的场面,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1)买东西时,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好吗?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自觉排好队。

)游戏:买东西。

(2)在人多拥护的地方你还碰到过什么情况?怎样解决好呢?(3)小组讨论,比比哪组的金点子最多。

(4)交流。

(如果有的问题学生没提到,可由老师提出。

)怎样防止丢失钱包?有人乱扔垃圾,这样好吗?你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人多拥挤,怎样防止与家人走散?如果一下子找不到家里人,怎么办?活动四:过春节1.今年的春节你打算怎么庆祝呢?(自由说、唱歌、跳舞、做贺卡……)(根据学生回答可让他们表演一下。

)2.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交谈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喜欢放鞭炮,知道吗?放鞭炮虽然有趣但也有一定的危险。

你知道在放鞭炮时要注意什么吗?共2页,当前第1页12开场舞蹈《辞旧迎新》(舞毕,主持人开场白)主持人全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大家晚上好!女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男: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之俏女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男: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女1:红梅傲雪,春归大地。

在辞旧迎新之际,祝各位来宾千家万户福临门,五湖四海喜盈盈!我代表**单位向在座的每一位及系统内所有干部职工恭贺新禧!男:祝您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春风,九九同心,十全十美,我代表**单位祝您新年好运!牛年吉祥!女2:在新春到来之际,愿我们的祝福如冬日暖阳,春日清风,夏日阳伞,为您挡风阻沙,送去温暖,捎去清凉,我代表**单位祝您新年好运!我代表**单位在此给您拜年了!女2:今晚,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和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欢聚于此,庆祝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男: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领导,嘉宾**前排就座,与我们欢聚一堂;同时,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