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案例--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案例简介
第二阶段:以香港为中心的具有全球性质的区域性金融危机 (1997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 10月中旬,国际投机者向香港发起了进攻。一方面,索 罗斯主攻港元,在外汇远期市场、即期市场上卖出港元、买 入美元,以压低港元现汇,逼迫港府为维持现汇而提高利率, 造成港币远期汇率下滑,以便投机者们趁机购回外汇远期合 约,从中获利。然而,香港政府不仅动用大量外汇储备进入 外汇市场积极干预,还提高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以抑制 投机行为,使“索罗斯们”在外汇市场上不盈反亏。另一方 面,摩根斯坦利借机主攻香港股票指数。他们一边暗中沽空 恒生指数期货、期权;一边在市场上抛售现货。10月23日, 香港恒生股指暴跌逾10%,摩根斯坦利低价吸入股票并返还 股票托管机构,获利35亿港元。
二.案例分析
2.金融体制及监管机制不健全,盲目推动金融自由化 墨西哥1992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外国投 资在墨西哥已经十分自由。上世纪80年代末,涌入墨西哥 的国际资本由以前的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证券投资为主, 1993年证券投资占当年墨西哥引入外资的76.8%。而且, 这些投资大都追求短期回报率,投机性、流动性很强,一 有风吹草动,就随时撤逃。1994年墨西哥经济政治形势动 荡以及国际利率提高时,这种抽逃马上上演,再加上墨西 哥政府因未完善金融体制及金融监管机制就盲目推行金融 自由化而丧失对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金融危机不可 抑制地全面爆发。
三.案例启示
3.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系统 保持健康运行的关键,严重的经济 动荡会触发存款机构的危机。因此, 有助于形成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稳 定经济环境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说如何防治相 关的金融风险发生,如何制定金融 法规政策和把金融监管纳入法制轨 道,上述案例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 我们认真研究的。
二.案例分析
类似的,多数东南亚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起,在金融 深化理论影响下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不仅在国内放松金 融管制,增批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放宽对各类金融机 构业务的限制,结果造成这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利润而 盲目投机,使金融秩序陷于混乱失控之中,成为国际投机 者注意的目标。同时,东南亚各国不仅取消对经常项目国 际收支的限制,还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不仅 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助长国内经济泡沫的形成,更为国际 游资自由进出、寻机攻击提供了便利。
一.案例简介
第四阶段:危机的继续恶化和扩展(1998年1月—1998年年 底) 1998年1月,印度尼西亚由于政局不稳引发亚洲金融再 次动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为抢购美元 而使各自货币降至历史新低,韩国、日本的股市、汇市也 接连跳水。6月,日元大幅度贬值,进一步恶化亚洲金融 局势,并迅速蔓延,冲击各国汇率,欧美股市也随之暴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案例分析
3.僵硬的汇率制度 从1988年起,墨西哥比索与美元挂钩,实行的是以市 场供求为基础的准固定汇率制(即爬行幅度汇率制)。为 了抑制通货膨胀并吸引外资,墨西哥政府随时入市,用美 元储备购买比索,以维持汇率的长期稳定。结果造成比索 币值持续高估,削弱了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促进 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扩大;严重依赖外资,丧失对货 币供给和需求的控制。 1995—1996年间,东南亚各国虽然已陷入经济不景气阶 段,但其利率、汇率却因盯住美元而被迫拉动上升,造成 这些国家的货币高估。僵化的联系汇率制度潜藏了遭受攻 击的风险,东南亚各国此时的情形为国际投机者提供了千 载难逢的机会,这些国家强力维持联系汇率制,不惜提高 利率,无奈外汇储备不足,加之经济结构、金融体制长期 以来积累的问题,最后只得放弃努力,货币危机终于爆发。
二.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这两个案例,可以发现潜伏在金融危机背后 的各种深层次原因。 1.经济结构严重失调,泡沫经济过度膨胀 自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后,墨西哥经济背上了沉重 负担。一方面,经济增长乏力,失业增加,出口萎缩,加 剧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另一方面,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形成泡沫经济,使整个经济体系变得非常脆弱。而对外依 赖程度高、经济基础脆弱的东南亚各国在欧美紧缩市场、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低成本的国 家和地区转移时,出口下降、贸易赤字扩大,但却没有及 时调整经济结构,完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 转变。同时,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大量贷出资金投资房地 产及股市,致使泡沫经济过度膨胀,银行呆账、坏账激增。
一.案例简介
第三阶段:以日韩为中心的进一步深化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11月中旬—1998年年初) 韩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外债偿付危机。1997年 10月,韩国外债总额已达到1100亿美元,其中2/3为韩国 金融机构的对外债务。起亚、双铃等企业资金链断裂,使 国内金融机构受企业坏账连累,不仅发生巨亏,且无法举 借新债,只得从外汇市场购入大量美元以偿巨额外债,造 成韩币贬值,进一步加重外债负担。11月17日,韩国中央 银行放弃维持韩元兑美元不低于986︰1的努力,韩元兑美 元随即下跌到最低点1008.60︰1,韩元暴跌旋即刮起亚 洲金融危机的第三轮飓风。
二.案例分析
5.韩国和日本的经济金融问题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日本 虽未受到国际投机者的攻击,但两国 并未能幸免于难,一方面在于东南亚 国家危机的波及作用,另一方面,更 主要的是,两国的经济金融出了问题: 政府行政干预经济金融活动、片面扩 张外向型经济、经济泡沫膨胀、银行 盲目贷款形成呆账坏账、金融监管脆 弱等等,面临着巨大风险。
一.案例简介
同时,日本不惜维持低汇价,以贬值竞争的手法打入 欧美市场,获得多年的贸易顺差,引起欧美迫使日元升值, 吹起日本经济泡沫。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大量企 业亏损倒闭,造成金融机构积下巨额不良资产。东南亚金 融危机和香港股市的剧跌更是促发了风雨飘摇中的日本股 市、汇市下跌,加剧了由来已久的银行危机。11月份,三 洋、山一证券等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恶化了日本的金融动 荡,推高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浪潮。
墨西哥与亚 洲金融危机
土地资源管理 高艳波
一.案例简介
1.墨西哥金融危机
由于长期以来奉行的经济金融政策失误,墨西哥早在1993 年经济金融状况就已经恶化,再加上政局不稳,引起国内外投 资者信心丧失,开始出现资本外逃。1994年2月—11月,美国6 次提高短期利率,更加剧了国际资本从墨西哥的抽逃。尤其是 索罗斯等的对冲基金通过在衍生品市场上抛售墨西哥比索、购 买美元,大肆冲击墨西哥汇率。墨西哥当局动用外汇储备、大 幅提高利率也难以阻止资本外逃。
三.案例启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既然不断的金融创新和经济条件的变化已很清楚,那么 就不能再阻止金融机构去适应这种变化而默守陈规,如利 率上限和对银行所从事的不同类型业务的限制。 2.法规的设计必须使道德风险问题最小化——即不产生对 机构从事对社会不利行为的激励。这一教训是指,存款机 构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本以防范风险并使之最小化。 当这些自有资本降低到危险边缘时,这些机构就必须关闭 或者至少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另外,存款保险的设计应 抑制存款机构承担过大的风险。对一家存款机构收取的存 款保险费应该反映该机构所承担的风险,同样地应该鼓励 存款者避免在那些承受过大风险的机构存款。一个重要的 原则是在一个存款机构的倒闭中,应只有最少的储户遭受 损失。
三.案例启示
5.防范危机个体,建立国际间的监管合作 所谓危机个体是指金融体系中从事高风险投资和衍生产 品有关交易的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和中介机构等。一个成熟 开放的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产品,应该包括除正常产品(如: 外汇、股票、债券、票据等)之外的一些源自于对冲与衍生 工具有关的金融产品(如期指、认股证、外汇期货等)。亚 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国家在其经济的长期发 展过程中,多少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就是经济发展 周期理论本身也不否认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起伏变化。一旦 某天某个国家被发现将进入一个经济发展低潮期,那么他的 金融市场就完全有可能存在被国际投资本狙击而毁于一旦的 危险。所以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发展开放型金融市场的时候, 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开放衍生产品市场更应慎之又慎;另一 方面,加强本国内部金融机构的稽核和真实评估,也是十分 重要之举;第三个方面就是国际间的监管合作。
二.案例分析
4.国际投资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攻击 在发现墨西哥局势不妙、美元利率提高时,众多国际 资本通过衍生品市场大举外逃。索罗斯等的对冲基金更是 在衍生品市场上抛比索、买美元,大发其财。比索贬值后, 参与衍生品交易的墨西哥银行被逼追加保证金,债务急速 增长;以对冲基金为主的国际资本继续抛卖比索、抽逃资 本,加剧了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恶化。 同样,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际投机者借助金融衍 生工具的攻击有着极大的关系。国际投机者运用外汇远期 工具,先后冲击泰国泰铢、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 印尼盾,并满囊而归;考虑到香港经济基础牢固、金融体 制健全,国际投机者采取更为高超巧妙的投机策略,运用 外汇远期、股指期货及期权等衍生工具,利用货币市场、 外汇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的联动作用,进攻港元 和恒生指数,虽因港府力保汇率而未在外汇市场得逞,却 借利率提高、股市下挫之风在股票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
一.案例简介
12月19日,墨西哥当局被迫改变以往限定比索兑美元 汇价上下限的外汇政策,宣布比索兑美元由3.46︰1降到 4︰1,引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12月22日,外 汇储备近乎枯竭的墨西哥当局只得终止对比索买卖的干预, 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自此比索一路下跌,至12月27日, 比索兑美元已至5.65︰1,跌幅高达63%。比索的暴跌同 时也促发了股市资本的撤离,1995年1月10日,墨西哥股 市下跌了11%。很快,墨西哥这场金融危机冲击到拉美、 亚洲和欧美,造成他们的股市随之下跌,全球金融市场陷 入动荡。
三.案例启示
4.金融衍生产品“可载舟亦可覆舟”。据世界银行的研究 表明,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有助于发展 中国家减轻商品价格剧烈起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多年来, 不少国家利用原油期货交易,大幅减轻了油价波动的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一是用作避险工具;二是用来投资或 投机。如果企业建立了正确的避险观念,为规避风险,大 胆并妥善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是可以达到兼顾避险且获额 外收益的效果,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如果是用来投资 或投机,并采用杠杆操作金融衍生产品,成功的话是可以 获得高额利润,但一旦失利则损失惨重。
一.案例简介
2.亚洲金融危机
这场起源于泰国,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泰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各国的货币危机(1997年7 月—10月中旬) 1997年2月、3月和5月中旬,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 在外汇远期市场、即期市场上大量卖出泰铢、买入美元,打 压泰铢现汇,大批资金不断外逃。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 弃泰铢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当 日即贬值20%,泰国货币危机爆发,同时也标志着亚洲金融 危机的开始。随后,国际投机者又先后成功攻击了菲律宾、 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货币,使得起于泰国的货币危 机蔓延到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和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