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我国农业]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的对策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一、现状和趋势。
1.现状:我国耕地总面积已经稳定在1.2亿公顷左右,耕地数量仍然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随着工业、城镇化和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
根据报告显示,耕地面积在2000年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2015年下降至1.8亿亩以下。
这意味着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2.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和规模化进程已经加速推进,而且未来在农业科技和创新的支持下,农业生产会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同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人口密度升高,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新的挑战。
二、保护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耕地占用准入制度,设立“红线”短缺资源区,对耕地进行全面保护。
2.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支持土地流转与土地托管,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多种经营方式并举,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是推进土地流转的目标。
3.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模式,促进农业和种植业等的产业转型升级,采取多样化的种植手段,合理配置种植空间,有利于生态农业规模效益逐步提高。
4.加强耕地监管:建立耕地用途监测、评估与调查制度,注重耕地土壤质量保护,实时监控耕地面积的变化,掌握稳定粮食需要的耕地数量。
5.推广科技技术: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效益与产值,加强科技创新,开发高效、绿色、低成本的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耕作效率。
以上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护并利用我国的耕地资源,而且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想法和建议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我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严重,农业劳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其次,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依赖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缺乏技术支持和创新。
再者,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
此外,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民的收益较低,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等。
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建议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目前的状况。
以下是我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1.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农村人才是农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应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有技术专长的人才投身于农业生产。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2.推广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通过推广适应本地特点的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提高耐病虫害和适应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同时,加强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精细管理水平。
3.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推行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农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和研究。
推动农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4.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效率。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完善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的收益。
5.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支持适当提高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和投入,增加农业发展专项资金。
建立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政策建议
・
6 2・
惠州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1 第 3 0 0年 0卷
虽有一定程度 的推广和应用 , 但人力 、 畜力 以及传统 的
亿 元 以上 。
耕作习惯 和耕作方式仍 占主导地位 。据 《 国际统计 年 鉴 2 0 20 ) 0 0— 0 7 统计 , 国每千人拥 有收割 机 2 8台, ) 我 .
第3 O卷 第 1 期
21 0 0年 2月
惠州 学院学报( 社会科 学版 )
J 0URNA I HO UNI R I L OF. F b. 01 e 2 0
建 立我 国农 业支持保 护体 系的政策建 议
张绮 萍
( 惠州学 院
摘
经济管理系 ,广东
惠州
5 60 ) 10 7
要 : 立我 国农 业 支持 保 护 体 系 , 加 强 农 业 绿 箱政 策 , 黄 箱 政 策 转 化 为 绿 箱 政 策 , 用 蓝 箱补 贴 政 策 建 应 将 试
等。同时国家要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 态工程建设 ,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 ; 提 完善 对农 民和农业 生产补贴体 系, 强农 业国际竞争力; 增 建立农业生产风险防 范与保险机制 , 有效化 解农 业生产的 自然和市场风险 ; 放
为亚洲平均水 平 的 4 . % , 1 5 世界平 均 水平 的 1. % , 88 美国平均水平 的 1. % ; 0 1 每千人化肥 施用量 8. 4 6吨,
的投入和取 消农业税 , 并且对农业生产进行 各种补贴 ,
美 国等发达 国家 2 0世 纪初 就开始 积极 推进 土地 的规模经 营,0世纪 7 2 O年 代实现 了全面 机械化 , 入 进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学院:生化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091612姓名:so-so学号:016109014指导老师:侯凯中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当下我国农业存在着生产力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务农人口科技素质低等问题,我国应加大农业的投入,扩大先进农业机械的普及,改善农业结构等。
关键字:农业问题农业技术产业结构科技素质一、我国农业当下存在的问题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安定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近年来,我国农村对农业科技的投资有了明显改善,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很落后。
由于先进的农业技术耗资大,农民负担不起,政府财政补贴杯水车薪。
我国每年培养上百万农业技术人才,但是支援农村建设的所占比例甚小。
先进的技术储备和高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二)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对农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农业投资在全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较小。
农业投入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既有各级财政信贷的投入,也有乡镇企业以工补农和农民义务工的投入,既有国家、集体的投入,也有农民个人的投入。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个规范的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使农业投入利用率低。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许多大家认可需要改进的现实问题。
1、设施薄弱,不符合经济现代化发展要求2、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3、投资供给缺位,增长缓慢,总量不足4、投资渠道分散,投资效率低下(三)我国农民科技素质低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提高人口的科技素质又是实现三大前提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城市贫富差距大,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史和妇女,导致土地抛荒,广种薄收。
我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农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仍然面临许多突出问题。
首先,农村经济结构仍然单一,以农业为主导,缺乏多元化发展。
其次,农业生产方式滞后,技术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再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相对不完善,与城市地区有明显差距。
此外,在人口流动和劳动力稳定性方面也存在着困难。
二、加强土地制度改革1.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允许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权或经营权流转给他人或合作社,并提供相应补贴政策和法律保障。
2. 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承包制度,明确土地使用权期限和保护措施,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 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改革:激发集体经济活力,实行现代化管理,推动集体资产增值。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增加财政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农户自愿参与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 推广适宜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示范基地和农民培训等方式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 发展现代化农业种植模式:促进标准化、规模化、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供水和电力网络:加大对农村供水和电力的投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
2. 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方便居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3. 完善教育和医疗服务: 增加教育和医疗资源投入,改善乡村教育和卫生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促进人口流动与稳定1.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加强对外出流动人口的政策指导和服务保障,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
2.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维护和保护,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和生活待遇。
3.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留在家乡发展。
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障,支持他们晚年生活。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外部性及其处置对策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外部性及其处置对策农业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农业在食物保障、经济、生态、社会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多元价值;而后者主要体现在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又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所以要从农业的外部不经济着手,借鉴外国克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外部不经济的经验,探讨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克服农业外部不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外部经济;农业外部不经济;对策“外部性(externality)”是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名词,按照经济学的解释,所谓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或外部效果,是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其他人的福利造成的影响[1]。
其中,对受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性;对受影响者不利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性。
农业的外部经济性表现在多个方面,除提供食物与纤维以保障食物安全以外,还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维持农村社区生存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不过就农业外部性整体而言,农业外部经济性虽然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农业的外部不经济方面。
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外部不经济的表现现代农业的形成,是人类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现代农业所展现出来的成就,是迄今为止人类农业发展的历史画卷中最为辉煌的一页。
它不但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农产品产出量,为社会供应了数量极为丰富的农产品。
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实际运行,现代农业逐渐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尤其是资源和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代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就是典型的农业外部不经济,其又是现代农业生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能源过分依赖,是现代农业演变成了“石油农业”[2]。
现代农业主要以能源的大量投入和消耗为基础,而现代能源资源又以石油为主体,这就决定了现代农业对能源的依赖实质上就是对石油的依赖,而对石油能源的过分依赖使现代农业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石油农业”。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蒋和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准确分析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后,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选择。
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我国农业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今后国家政策将向农业倾斜的力度将会不断加大。
根据中国国情,建设我国现代农业,辅之以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
一、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从我国村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农户资本积累少,城乡二元结构特别突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这是我国的国情。
因此,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其实现途径如下:(一)坚持实现城乡统筹,实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基础系统,因此,必须把农业现代化战略纳入整个社会经济现代化战略之中,把农业现代化纳入农村现代化战略之中。
从我国国情出发,只有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才能有效地改善现代农业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从我国人口近80%在农村的国情来看,既难以完全依靠城市工业积累为现代农业提供足量的资金,也不可能完全靠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来吸纳现代农业过程中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
因此,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进行,拆除城乡壁垒,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
要让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让务工经商的离农的农业人口既离土又离乡,引导土地合理流转相对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限制、土地市场不发达等原因,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首先,我们应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规模经营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二、农业技术创新问题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技术支撑,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在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仍然严峻的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然而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农民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应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农村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既要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又要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形象。
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七、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农民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突出。
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很高。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乡村治理不规范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及其对策,并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加强乡村治理的建议。
一、农业发展不平衡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一些不平衡,如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设施条件有缺陷,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公共服务的建设,支持产量、质量高的特色农副产品发展等。
另外,农民要加强技术学习,提高自己的生产技能和素质。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在社会保障领域,农村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普遍关注社会保障的有效性。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政策,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民就业。
农民也应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逐步建立自己的养老保障体系。
三、乡村治理不规范近年来,乡村治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乡村治理存在种种问题,如基层组织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完善、土地出让不透明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改革基层组织,推进乡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拓宽农民的渠道,让农民更加融入决策权中。
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提升农村发展的基本途径。
农村应组织农民发展公共可持续农业、养殖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方面的产业。
打破产权界限,促进产权公证化,提高农民住房与物资生产的无缝对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农村产业特色。
另外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广适合本地的新技术新品种。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
总之,农村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政府、企业、社会及农村本身都有责任和义务。
目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全体农业工作者应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自身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的对策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的对策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的产业,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民收入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竞争压力的增大,我国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为了保护和发展农业,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和挑战我国农业面临着以下问题和挑战:1.农产品市场不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存在着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匹配。
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农业科技水平低:缺乏新兴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农业生产效益较低。
4.农业投入不足: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发展。
对策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1.稳定农产品市场: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上市率和市场准入门槛。
2.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增强其生产信心和抗风险能力。
4.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对策二:改善农业生产方式1.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高效节水灌溉、定量施肥、覆盖栽培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2.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药、化肥使用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保护体系现状与建构思路【论文】
农业保护体系现状与建构思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又是一个弱质产业,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碳排放问题与林业发展紧密相连等新型机遇与挑战不断涌现。
农业保护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通过对农业生产和贸易等环节的支持与保护,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保护农民利益为落足点,由此采取的一系列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实际行为[1]。
对农业的保护是农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因而对当前如何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护体系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1建立我国农业保护体系的目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较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过慢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村对商品的需求和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尤其是加入WTO后,农业发展受《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的约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管理与协调,农业由过去简单双边贸易的约束转向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的多边约束;同时我国农产品也直接面对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和国内农产品买方市场形成的双重冲击,导致我国传统的农业保护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无法适应我国新时期下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对农业保护目的主要是实现国际间农业及农产品的公平竞争,即抵消国外农业保护对我国农业的负面影响,维护农业及农产品国际间的公平、有效竞争;实现国内各产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克服由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引发的市场缺陷;弥补农业本身弱质性;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层次和竞争手段。
2我国农业保护体系的现状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贸易环境的变化,我国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农业的开放程度不断的提高,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加强,加上气候的多变,农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都在积累和增多。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献政1 边 恕1,2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过不断变迁发展,目前虽已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相对健全完善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仍存在相对贫困和脱贫后易返贫,人口老龄化与医疗卫生、养老供给服务矛盾突出,法定养老金制度不统一,地区政策与待遇差异大等问题。
对此,本文提出了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农村扶贫;农村养老服务;养老金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制度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一)以集体经济积累为主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代中期,国家财政对农村农业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农村社会保障(如社会救助、养老金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却较少。
该时期农村社会保障是建立在集体经济积累基础上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是动员群众,依靠集体积累为社区成员提供低成本、基础、广泛的社会保障。
该阶段初期,农村贫困群体主要依靠“生产自救,节俭渡荒,群众互助,必要的政府救济为辅”的社会救济方式。
农业合作逐步完成后,农村集体组织承担了提供社会救助、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责任,是政府实施社会救济的有益补充。
从农业合作后期开始,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逐步形成,保证了老年人、孤儿和残障人士的日常必需品,对儿童进行了教育,并且老人可以在死后被安葬。
在医疗卫生方面,在促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农民筹集资金经营医疗站和互助医疗费用。
此后,我国大力推广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形式,由集体经济投资或群众筹集资金,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卫生所或医疗站,为农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二)较低国家财政投入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二元差异格局从1980年中期到21世纪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主要依靠集体经济模式过渡到了国家财政投入低,集体经济的作用低的保障模式。
由于当时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对五保户的扶持主要依靠农民的集体分担,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
农业领域的整改措施与意见建议
农业领域的整改措施与意见建议一、农业领域整改措施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领域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土地保护与管理以及优化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意见建议。
1.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农田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增加产量,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
加强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并使其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
2)推动农业机械化。
引进先进的耕作机械设备,提高作物种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通过提供相关国家补贴等方式降低农民购买成本。
3)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生物控制等环保措施,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品质。
2. 加强土地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并有效管理其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土地承包制度。
确立明确的土地承包期限,并加强对违规占用或滥用土地的监管力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加大耕地面积保护力度。
严禁非法占用耕地进行建设,限制城市扩张对耕地的影响,并建立健全耕地流转市场,促进优势互补、多元化种植。
3)加强水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实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和水资源定量管理制度,遵循生态环境需要,减少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3. 优化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下列措施将有助于优化农业政策:1)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通过适当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收入的补贴力度,激励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生产。
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建立健全多样化、灵活运作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便捷的贷款、保险和金融创新等服务。
3)健全价格稳定机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生产者价格、消费者价格以及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保障合理利润水平和消费者权益。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挑战及对策建议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挑战及对策建议2011年12月09日《中国发展观察》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蒋和平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为建设现代农业进行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
回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现代农业的理论认识在不断深化,实践经验在不断丰富,中国现代农业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现代农业,使我国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必须扎扎实实从基础工作入手,明确其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通过较长时间(20-30年)的建设,才能实现。
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
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后劲才会不断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
在建设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且最终要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来检验,只有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表明一个国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2.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土地和劳动生产率高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使用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会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使用较少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出同样数量的农产品。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和自然资源困乏等问题,继续靠投入这些生产要素来增加农业产值已经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不断提高土地和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更应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着眼点。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国家,政府都积极地通过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和保护农业,不断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发展。
以下是关于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为什么需要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和保障。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面临的
问题也很多,如低效益、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
为此,政府需要建
立适当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内容
1.市场监管: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价格垄断和欺诈行为,保障农民的利益。
2.产业支持: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产业的支持,推广现
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土地和水资源管理:政府要制定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管理政策,防
止过度开发和滥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4.信贷支持: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信贷的支持力度,扶持农民发展农业
生产和经营。
5.农业保险:政府要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减轻农业生产中的损失。
三、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性
总之,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对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有利于农民实现增收,也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推动农业
现代化,提高国家农业竞争力。
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积极地制定和实施优秀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和措施,为我国农业长期
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业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等。
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现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修建和改造灌溉渠道、水库等,提高农田的灌溉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用水的稳定供应。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便于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同时,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的电力需求。
此外,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覆盖率,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应用,促进农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同样如此。
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
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优良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
鼓励农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增加农业附加值。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2012-07-26 17:07:33)转载▼标签:杂谈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王静云[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无论是基于权利与公平的观点,还是从发展市场经济和健全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角度出发,都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所谓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
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尤为迫切。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构建和谐社会;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现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长期滞后。
总的说来,农村的养老保险情况并不理想,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非常低。
由于我国农民基数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一蹴而就,以及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成为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的人为历史性因素。
城市居民享受的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而这些农民都没有。
经过多年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截至2008年底,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参保人数约为6000万人,其中有财政补贴的约为1000万人。
在农村低保方面,全国农村低保对象有4291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5.9%,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22.3亿元,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82元。
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全国有543万五保供养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全国已有2729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农合制度,覆盖到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的8.14亿人口,农民参合率91.5%。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多种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现代化滞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从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生产方式、产业化程度等方面都还有待提升。
对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土地资源过度流转和保护问题我国农地以“闲地多、良地少、耕地减”为特点,土地过度流转导致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土地污染和贫困地区土地保护问题依然存在。
对策: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建立土地流转红线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和修复,完善土地污染治理制度。
三、城乡发展不均衡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农村贫困人口和被困在贫困地区的人仍然不少,城乡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也存在不均衡现象。
对策: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
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这与农民缺乏科学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有关。
对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市场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食品溯源管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五、乡村治理和发展问题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管理能力亟待提升,同时,乡村发展也需要更具策略性和规划性。
对策: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行村级自治,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的作用,加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依然比较繁重,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共同努力。
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法规,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措施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
同时,也需要更多社会资本和政策支持,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我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我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为标题,我们需要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科技创新科技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科技创新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增加科研经费,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
(2)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
(3)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转化的力度,推广适宜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效益。
二、实施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实施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环保标准和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农业环保监管。
加强农业环保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对违反环保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2)实施生态农业。
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3)推广有机农业。
加强有机农业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电力设备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2)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3)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完善农业政策完善农业政策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的对策
摘要:我国必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
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
化的支持,要继续实施主要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并在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上增加投入,要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教育投入,要增加农业标准化、农业风险制度和保险事业的投入,要完善农产品进出口制度,大力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
关键词:农业支持保护;深化改革;政府投入
如何对农业实行支持与保护,以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及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等,是我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
一、要加强对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提高的支持
推行农业产业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小规模农户纳入到一体化生产经营和企业化管理体系中来,使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在单个农户既定外延规模基础上,从内涵意义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并可以突破小规模农户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内在激励的局限,把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现代化水平。
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出台和完善税收、财政补贴、信贷等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对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的支持
一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多种形式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要突破集体经济框架,打破地域界限,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
各级政府必须通过实行低税或免税、提供低息贷款、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补贴等,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给予扶持,还应在技术、信息、人才培养、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联合等方面为其提供服务;二是要引导和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要以会员制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为主,确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完善组织形式。
同时,要完善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三是要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联合,建立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促进一些内部组织与管理比较规范、功能比较完备、规模比较大的合作经济组织走进一步联合的道路,建立和完善组织体系。
三、继续实施主要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同时要在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上增加投入
应继续实行对主要农产品的托市收购政策,关键是要加强对收购单位的监管,保证其按时、按价收购农民的农产品,避免保护不到农民,反而保护了个体私营粮贩。
同时要在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上增加投入。
一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要不断增加大型水利设施建设、
道路、通讯、电力、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土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等的投入,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增加对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补贴,尤其是在继续实施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对于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用于社会化服务的,要作为补贴重点并加大补贴力度,建立起多元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四项补贴”的投入,提高补贴水平,扩大补贴范围,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四是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
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快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化体系,抓好网络延伸,使农业信息系统能够进村入户。
四、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教育投入
首先,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要彻底打破行政驱动型的科技体制,不断增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科技运行及成果推广中的作用。
要建立与农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要使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技术研究、推广的重要主体,鼓励各类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技术协会等进行农业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及推广活动,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企业以及中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中的作用。
政府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在一些高新技术及实用技术研究上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其次,要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要切实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两减免、一补贴”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要不断加大农村校舍危房改造及教学条件改善、教师培训等资金投入,尽快形成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统筹考虑城乡教师工资和待遇;要不断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培训投入,改进补贴方式。
要科学确定各级财政投入比例并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同时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职业教育,努力形成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农村职业教育的格局。
五、增加农业标准化投入
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技术规范体系,健全管理、实施及检测、监测机构,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尤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大投入,要大力增加包括农业标准化指标体系制定、宣传、推广体系、监测体系、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等的投入,以确保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六、增加农业风险制度和保险事业投入
一是通过增加投入,尽快建立农业风险预警防范信息系统。
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农业信息系统、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问题的协作与攻关,建立多级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等,运用现代信息系统和技术进行农业风险预警与防范;二是要把农业保险列为政策性保险范畴,政府对农业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以及农民投保费用等给予适当补贴。
同时,要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合作保险组织的发展,政府要投入资金给予扶持。
七、完善农产品进出口制度,大力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
首先,要改革农产品进出口宏观管理体制。
打破农产品进出口管理、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产品国际与国内流通管理等相互割裂的体制,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性管理体制,加强对各方面的宏观协调和管理,提高农产品进出口宏观调控能力,在WTO允许的框架内,合理
制定有效的关税结构,积极采用一些可以使用的非关税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农产品的冲击。
其次,要进一步放宽对农产品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允许并鼓励非国有企业从事农产品进出口业务,要简化审批手续,减少限制,增加透明度。
再次,要大力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
一是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促进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政策机制。
在出口基地建设、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海外注册或认证、品牌建设、出口信用保险、反倾销应诉、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二是要以出口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优化资金投向;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市场调查、市场信息发布方式等,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市场开拓和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