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7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合集下载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jpf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jpf

小麦条锈病大田病圃抗性鉴定【摘要】植物的抗病和感病是寄主和寄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小麦抗条锈病为例,掌握大田病圃抗性鉴定方法。

识别不同品种对同一病原物的抗病反应类型,熟悉病害严重度调查的方法。

【关键字】小麦条锈病大田病圃抗性鉴定植物的抗病和感病是寄主和寄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抗性的强弱实在一定条件下针对特定的病原物而言的。

植物抗性的差异表现为病害发生的轻重或者蒙受损失的多少。

发病的轻和重,既有量的差异,也有质的不同。

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抗性有时是一致的,如苗期测定是抗病的,到成株期测定也是抗病的。

但也有不一致的,在苗期测定是感病的,到成株期测定是抗病的,一般称作成株期抗性。

也有些病害在苗期测定是抗病的,成株期反而是感病的。

【1】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很大的重要病害,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小麦条锈病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以小麦抗条锈病为例,掌握大田病圃抗性鉴定方法。

识别不同品种对同一病原物的抗病反应类型,熟悉病害严重度调查的方法。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菌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小麦GA23、小麦AG12、小麦诱导材料、小麦免疫材料)。

1.1.2菌种:小麦条锈病菌当地流行小种。

菌种在小麦感病品种麦苗上繁殖。

1.2方法(大田苗圃鉴定)1.2.1观察记载记载各品种的反应型,品种的抗性根据侵染型而定,其鉴定标准如下:抗病反应型:免疫(0)——不产生夏孢子堆,叶色正常,完全无症状。

近免疫(0;)——不产生夏孢子堆,但发生过敏反应(有过敏性斑点),有枯死斑点和失绿反应。

高抗(1)——夏孢子堆很小,数量很少。

常不破裂,周围有清晰的枯死反应。

中抗(2)——夏孢子堆小到中等,周围有枯死和失绿区。

秆锈夏孢子堆通常长在绿色组织上,四周有一失绿环或枯死环围绕,形成“绿岛反应”。

感病反应型:中感(3)——夏孢子堆中等大小,周围组织无枯死反应,但有轻微失绿现象。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种质筛选与评价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种质筛选与评价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种质筛选与评价的报告,600字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种质筛选与评价的报告
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和品质日益提升,但是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影响小麦的生长,小麦的病虫害也得到了加强,其中条锈病的发生大大影响了小麦的整体产量和品质。

因此,优良小麦品种抗条锈病性特征的选育一直是科研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

为了探究小麦抗条锈病的种质,我们在“XXX省 XXX市XX 县XXX农场”进行了一场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种质筛选与评价研究。

经过多方勤勉而深入的调查,我们收集了35份小麦种质,供研究使用。

首先,我们对所收集的小麦种质进行了一定的实验观察,以探究各品种的抗条锈病性状,并归纳出12个评价指标,包括株高,叶片受病损伤情况,叶拥病害等。

之后,我们将这35份小麦样品放入生长室,在高温,湿润等优良的生长环境下培育,以及加入高浓度的条锈病菌侵染,来评估抗性品种的抗病性能。

经过一系列的评价和测量,可以发现,抗性一般的品种叶片症状表现在发病的起始难以被辨认,叶片症状发展明显,叶片受病损及病害病斑得到加重;而抗性优异的品种,发病起始及病害病斑较少,叶片症状较少,发展较慢,叶片受病损及病害病斑得到重大抑制。

最后,我们将35份小麦种质根据抗病性能进行平均分组,得到了5组优秀品种,均可作为“XXX省XXX市XX县”的小麦抗条锈病品种材料。

以上是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种质筛选与评价研究的报告,我们得出结论,可以从中获得较佳的抗条锈病品种背景信息,有助于“XXX省XXX市XX县”小麦抗病品种的建立。

4个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性鉴定和抗性遗传分析

4个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性鉴定和抗性遗传分析

网络出版时间 : 2 0 1 7 — 0 1 — 0 3 网络出版地址 : h t t p : / / www .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6 1 . 1 3 5 9 . S . 2 0 1 7 0 1 0 3 . 1 6 2 9 . 0 2 2 . h t ml
S c i e n c e / S c i e n t i f i c Ob s e r v i n g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a t i o n o f C r o p P e s t i n X i n i n g . Mi n i s t r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t e g r a t e d P e s t Ma n a g e me n t , X i n i n g , Qi n g h a i 8 1 0 0 1 6 , C h i n a )
都 由一 对 显 性 基 因独 立作 用 , 对 C Y R3 2的 抗 性 由两 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隐性 基 因独 立 作 用 , 对 S u n l 1 - 4的 抗 性 由 一 显 一 隐 两对
基 因共 同作 用 , 对 S u n l 1 - 6的 抗性 由一 对 隐 性 基 因独 立 作 用 , 对 C YR2 7和 CYR2 3的 抗 性 都 由 一 显 一 隐 两 对
麦类作物学报
2 0 1 7 , 3 7 ( I ) : 8 0 — 8 6
d o i : 1 0 . 7 6 0 6 / j . i s s n . 1 0 0 9 — 1 0 4 1 . 2 0 1 7 . 0 1 . 1 1

小麦条锈病抗锈性鉴定

小麦条锈病抗锈性鉴定

小麦条锈病抗锈性鉴定摘要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开展抗病育种工作必须开发准确而简便易行的抗病性鉴定技术,通过抗病性鉴定和筛选,选育出优良品种。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锈性鉴定;基本要求;鉴定方法中图分类号S435.12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144-02抗锈性鉴定是抗病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在锈病自然流行或人工接种发病的条件下,鉴别植物材料的抗病性类别和评定其抗病性程度。

抗锈性鉴定主要用于抗原筛选、杂交后代选择和高代品系、品种的比较评定以及抗锈性研究。

1基本要求小麦抗锈性是由其抗病基因决定的,但抗病基因的表达只有当小麦与条锈病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后,即发生病害后,通过调查发病的表现,才能被人们认识。

同一个基因型,由于条锈病菌毒性不同或环境条件不同,其抗病性表型也不相同。

因而抗锈性鉴定中,只有在小种毒性和环境条件为已知数的条件下,测定的病情数值才能作为抗锈性的代表值,当两者未知或不能给以确定峰值时,只能以已知抗锈品种为参考系(对照品种),用同一小种病菌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所测得的发病情况与对照品种相比较,才能确定供试品和的相对抗病程度[1]。

对抗病性鉴定有以下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

根据育种目标或研究目的,确定所应鉴定的寻象病害或对象小种,所期望的抗病情类别和应达到的抗病性水平。

(2)结果准确。

鉴定结果就能代表自然流行条件下的发病水平以及在生产中的损失程度。

为此,要采用可靠的鉴定方法,并保证发病适度。

室内鉴定时,应对接种体和环境条件加以严格控制。

田间鉴定时,需要取诱发病害的措施,使用标准的感病和抗病品种作为参考系,要有完整的调查记载能够分析病原变量与环境变量的效应。

(3)全面衡量。

对重要抗原材料、杂交后代或品系、品种,应全面鉴定其潜在的抗病能力。

有条件的,需针对多种小种,在不同生育阶段,在变动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鉴定。

小麦条锈病反应型划分标准抗性评价

小麦条锈病反应型划分标准抗性评价

小麦条锈病反应型划分标准抗性评价
一、主要依据:病菌侵染后产生的症状类型(反应型)。

二、小麦锈病反应型调查记载标准
反应型划分标准抗性评价
0 无症状。

免疫(IM)
;产生枯死斑点或失绿反应,不产生夏孢子堆。

近免疫(NIM)
1 夏孢子堆很小,数量很少,常不破裂,周围有枯死反应。

抗病(R)
2 夏孢子堆小到中等,周围有枯死和失绿反应;秆锈夏孢子堆苗期通常长于绿色组织上,绿色组织外有一失绿坏或枯死环围绕,形成所谓“绿岛”型反应。

中抗(MR)
3 夏孢子堆中等大小,周围组织无枯死反应,但有轻微失绿现象;秆锈夏孢子堆不常愈合。

中感(MS)
4 夏孢子堆大而多,周围组织无枯死反应,早期失绿现象不明显;叶锈在丰满的孢子堆周围常有一周次生小孢子堆出现;秆锈夏孢子堆常互相愈合。

感病(S)。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杨芳萍曹世勤郭莹杜久元鲁清林吕迎春白斌周刚张文涛马瑞何瑞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第01期摘要: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

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

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及的抗病性、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方法和定位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涉及技术的现状、局限性及优势,从而为后续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多基因聚合和持久抗性小麦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布局提供技术指导,以降低西北麦区和小麦主产区条锈病流行的频率,进一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连锁和关联分析;测序技术;育种应用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4)01-0001-10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1.001Research Progresses on Mapping of Wheat Stripe RustResistance Genesand Molecular MarkersYANG Fangping 1, 2, CAO Shiqin 2, GUO Ying 2, DU Jiuyuan 2, LU Qinglin 2, LV Yingchun 3, BAI Bin 2,ZHOU Gang 2, ZHANG Wentao 2, MA Rui 2, HE Rui 2(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2. Wheat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3.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730070, China)Abstract: The epidemics of stripe rust cause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in wheat production.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durably resistant varieties are the most cost-effective strategy forcontrolling wheat stripe rus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reeding durably resistant varieties through multi-gene pyramiding,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disease-resistant germplasms, decipher their resistant genetic mechanisms and develop molecular marke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stripe rust resistance, molecular markers, gene mapping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relat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ipe rust resistant gene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status, limitations, and advantages of association mapping technologies for mapping of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subsequent discovery of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s, multi-gene pyramiding, and the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arrangement of durably resistant wheat varieties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stripe rust epidemics in the northwestern wheat region and major wheat producing areas to further guarantee national food security.Key words: Wheat; Resistance gene to stripe rust; Molecular marker; Linkage and association analysis; Sequencing technique; Breeding application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贸易额最多的粮食作物,为人类提供了20%的热量和25%的蛋白质。

小麦抗病性及病害调查实验报告

小麦抗病性及病害调查实验报告

实验23 植物抗病性鉴定及植物病害调查一、实验目的1、以小麦条锈病为例掌握室内苗期鉴定和大田苗圃鉴定两种抗性鉴定方法。

2、识别不同品种对同一病原物的抗病反应类型。

3、熟悉病害严重度调查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田间各种型号的生长的小麦。

三、内容方法1、室内苗期鉴定(略)2、观察记载:任意选择4个小麦品种各100株小麦,观察其鳍叶症状,据实验指导抗病反应型、感病反应型和病级分类标准确定其反应型和病级,记录下来。

3、数据处理:将记录下来的数据列成图表,并据公式计算其普遍率等,并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反应型:免疫(0)、近免疫(0;)、高抗(1)、中抗(2)、中感(3)、高感(4)、混合型(x)病级:感病面积由少至多分别为0-7级苏麦4号病叶数=78普遍率=78/100*100%=78%平均严重度=(61*5%+10*10%+2*25%+2*40%+2*65%+1*80%)/78=0.096病情指数=78%*0.096*100=7.45内麦12病叶数=58普遍率=58/100*100%=58%平均严重度=(38*5%+14*10%+3*25%+40%*2+80%*1)/58=0.097病情指数=58%*0.097*100=5.65B25-7-6-2-16病叶数=44普遍率=44/100*100%=44%平均严重度=(36*5%+8*10%)/44=0.059病情指数=44%*0.059*100=2.6B44-F6-1-5病叶数=55普遍率=55/100*100%=55%平均严重度=(22*5%+8*10%+12*25%+6*40%+4*65%+3*80%)/55=0.22病情指数=55%*0.22*100=12.3五、分析讨论1、苏麦4号感染普遍率较高,但感染程度不严重;B44-F6-1-5由于感染程度较严重,病情指数最高;B25-7-6-2-16各方面指数最优。

小麦锈病流行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及植物抗病基因有密切关系。

小麦条锈病的抗病机制研究

小麦条锈病的抗病机制研究

小麦条锈病的抗病机制研究在农作物生产中,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

然而,小麦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条锈病的侵害,给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小麦对条锈病的抗病机制是提高小麦品质和减少病害损失的关键。

本文对小麦条锈病的抗病机制进行探究。

第一部分:小麦对条锈病菌的识别与信号转导小麦条锈病的抗病机制首先涉及到小麦对条锈病菌的识别。

小麦通过与条锈病菌感应物质(PAMPs)的结合来触发免疫应答。

PAMPs是条锈病菌表面上的一类共有分子,如木聚糖等。

一旦与PAMPs结合,小麦会启动信号转导通路,通过激活特定蛋白激酶来传递信号,从而触发免疫应答。

第二部分:小麦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小麦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几个关键过程:激活免疫相关基因、生成活性氧和抗氧化物质、分泌抗菌肽和调节免疫相关蛋白等。

1. 激活免疫相关基因在小麦免疫应答中,诸多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会显著提高。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植物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编码抗菌肽和抗氧化酶等。

免疫相关基因的激活有助于小麦抵御条锈病的侵害。

2. 生成活性氧和抗氧化物质小麦的免疫应答会导致活性氧的生成。

活性氧可以作为一种抗菌剂,但也会对小麦自身产生一定的胁迫(如氧化胁迫)。

为了维持细胞内的氧化平衡,小麦会合成一系列抗氧化物质,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类黄酮等。

这些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轻氧化胁迫对小麦的损害。

3. 分泌抗菌肽和调节免疫相关蛋白小麦免疫应答会引发一系列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其中包括抗菌肽和调节免疫相关蛋白。

抗菌肽直接作用于条锈病菌,具有杀菌作用。

而调节免疫相关蛋白则能够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时机,保持免疫的平衡。

第三部分:小麦与条锈病菌的互作小麦与条锈病菌之间的互作是小麦条锈病抗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麦能够产生一种称为“抗性基因”的特殊基因,使得小麦对某些条锈病菌株表现出对抗性。

这些抗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识别条锈病菌的效应物质(Effector)来启动免疫应答,从而抵御病原菌的进一步侵害。

小麦抗病性的鉴定

小麦抗病性的鉴定

⼩麦抗病性的鉴定实验⼗⼆⼩麦抗病性的鉴定Ⅰ⼩麦抗条锈病的鉴定⼀、⽬的学习和初步掌握⼩麦条锈病抗性鉴定技术。

⼆、内容说明锈病对⼩麦产量的影响很⼤,在某些地区甚⾄是限制⼩麦增产的主要因素。

其中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是⼩麦三种锈病中分布⾯最⼴、危害最⼤的病害。

选育和栽培抗锈品种是防治⼩麦锈病危害的⼀项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

因此,从事⼩麦育种⼯作必须掌握对锈病抗性的鉴定⽅法。

锈病在⾃然条件下,并⾮每年各地都严重发⽣。

因此,在进⾏抗锈病育种时,除在发病的麦⽥中进⾏直接鉴定外,还必须⼈⼯接种鉴定,如采⽤幼苗鉴定和成株鉴定。

幼苗鉴定⼀般在温室中进⾏,于麦苗第⼀叶长达4—5cm时接种病原菌,等充分发病后进⾏鉴定。

其优点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测定⼤量材料的抗性,测定对不同⽣理⼩种的抗性,还能防⽌本地没有⽽外地有的新⽣理⼩种的传播。

由于⼩麦受锈病危害主要是成株期,因此⽥间进⾏成株鉴定更能反应⼤⽥⽣产上的抗性。

本实验采⽤成株期⼈⼯接种鉴定法。

三、材料仪器1.材料供试⼩麦育种材料、感病对照品种、抗病对照品种;供试条锈病菌种(选⽤致病⼒强、分布⼴的不同⽣理⼩种)。

2.仪器⽤具试管、培养⽫或烧杯、玻棒、注射器等。

四、⽅法步骤1.供试材料的种植把每个被鉴定材料种成⼀个⼩区,北⽅春季经常⼲旱,采⽤凹⽳播种法,播种时灌⽔,提⾼保湿性,以利充分发病。

在鉴定材料圃的四周和在鉴定区内每隔10—20个⼩区播种⾼感品种作为诱发⾏。

诱发⾏最好⽤2—4个⾼感品种等量混合播种。

2.接种时间接种条锈病的适宜时间,通常是在⼩麦拔节前后。

3.采集孢⼦和配制孢⼦悬浮液(1)采集条锈菌孢⼦在温室培养的发病植株上,按不同⽣理⼩种分别采集新鲜孢⼦粉,将试管倾斜套进麦株病叶;再轻轻震动,使已成熟的孢⼦落于管内,达到要求量即可。

(2)孢⼦悬浮液的配制把采集来的新鲜孢⼦粉,在玻璃杯(或培养⽫)内先⽤少量蒸馏⽔湿润孢⼦粉,搅成糊状,再加⽔稀释,⾄孢⼦悬浮液透光呈桔黄⾊即可。

小麦条锈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的开题报告

小麦条锈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的开题报告

小麦条锈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的开题报告
研究题目:小麦条锈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
研究背景:小麦是我国重要的主粮作物之一,而小麦条锈病则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因此,如何提高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是当前小麦育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发现,小麦条锈病抗性的形成与多个基因相互作用有关。

因此,克隆小麦条锈病抗性相关基因对于深入探究小麦的抗性机制以及为小麦的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小麦条锈病抗性相关基因,探究该基因对小麦的抗病性发挥的重要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小麦品种筛选:从已知抗病性较强的小麦品种中筛选出具有显著抗病性的品种作为研究材料。

2. 转录组分析: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选定的小麦品种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与小麦条锈病抗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3. 基因克隆: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合适的引物,采用PCR扩增,将与小麦条锈病抗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基因进行克隆。

4. 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克隆出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预测该基因的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同源分析和功能注释。

研究意义:此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机制,为小麦的育种提供有益的基因资源,促进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丰富了植物抗病性的研究领域,对于探究其在植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小麦抗条锈病QTL分析

小麦抗条锈病QTL分析

小麦抗条锈病QTL分析小麦抗条锈病QTL分析摘要: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条锈病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寻找麦种中的抗性基因是提高小麦抗病性的关键。

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麦抗条锈病的QTL进行了分析。

通过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和QTL分析软件,鉴定了多个与小麦抗条锈病相关的QTL。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小麦抗条锈病的遗传机制和育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条锈病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病害。

条锈病主要由条锈病菌引起,会导致小麦叶子出现黄化、褪绿、干枯等症状,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进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提高小麦的抗病性,许多研究已经开始寻找与条锈病抗性相关的基因。

其中,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小麦抗病性的研究中。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鉴定与抗病性相关的DNA序列,通过进行QTL分析进一步确认相关的遗传位点。

QTL是指影响性状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包括引起差异性状的基因。

因此,进行QTL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小麦抗条锈病的遗传机制,并为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为了进行小麦抗条锈病QTL分析,我们收集了一组麦种材料,包括抗性和感病性的小麦品种。

这些品种经过人工接种后,观察并记录了其条锈病的发病情况。

同时,我们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小麦品种进行了基因型分析,获取了其DNA序列信息。

通过对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和DNA序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与小麦抗条锈病相关的DNA片段。

进一步,我们使用QTL分析软件对这些DNA片段进行了QTL分析,以确定具体的遗传位点。

结果:通过分析得到的小麦抗条锈病QTL结果显示,我们鉴定到了多个与小麦抗条锈病相关的QTL。

这些遗传位点分布在小麦的不同染色体上,涉及到多个基因。

讨论: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麦抗条锈病的遗传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我们成功鉴定了多个与小麦抗条锈病相关的QTL,并初步确定了其中的一些遗传位点。

【CN109868303A】一种小麦抗条锈病的离体叶段鉴定方法【专利】

【CN109868303A】一种小麦抗条锈病的离体叶段鉴定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69266.9(22)申请日 2019.04.04(71)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址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72)发明人 李强 薛楠 王保通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代理人 韩冰(51)Int.Cl.C12Q 1/1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小麦抗条锈病的离体叶段鉴定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抗条锈病的离体叶段鉴定方法,将待测小麦种子播种后8-12d,待小麦幼苗第一叶完全展开,心叶刚露出时,取小麦幼苗第一叶在超净工作台上剪成2-3cm长的叶段,叶正面向上平铺在含有60-80mg/L苯并咪唑的0.5%水琼脂培养基表面;将条锈菌新鲜夏孢子与0.05%Tween 20水溶液混匀喷雾接种到剪好的叶段上;将接种后的小麦叶段转移至光照培养箱,10℃黑暗、湿度100%条件下保湿24h,然后在光照强度6000Lux -8000Lux,相对湿度60%-80%下培养14-16d;按照0-4级标准区分小麦条锈病的反应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小麦离体叶片上接种培养小麦条锈菌,根据小麦条锈病的反应型即可快速鉴定小麦抗条锈病情况,省时省力,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节省实验材料,节省空间,简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868303 A 2019.06.11C N 109868303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68303 A1.一种小麦抗条锈病的离体叶段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小麦种子播种于小花盆内,播种后8-12d,待小麦幼苗第一叶完全展开,心叶刚露出时,取小麦幼苗第一叶在超净工作台上剪成叶段备用;2)离体叶段培养的垫衬物用0.5%的水琼脂培养基,具体配置方法为:称取琼脂粉1.0g 放于250ml三角瓶中,加去离子水200ml,放入微波炉中溶解,封口膜封口,高压灭菌锅灭菌30min;超净工作台用75%医用酒精喷施后,紫外线灭菌15min,然后将10cm方形培养皿用75%的酒精擦拭后放在超净工作台上紫外线灭菌15min;用电子天平称量保绿剂0.012g,待水琼脂培养基温度降至不烫手时,于超净工作台内,加入保绿剂,混匀后倒培养基;3)待方形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凝固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步骤1)剪好的叶段按顺序平铺在培养基表面,然后在小烧杯内将条锈菌新鲜夏孢子用清水湿润,调成糊状,然后在小型喷雾器内按照1g孢子:500ml水的比例加入0.05%Tween20水溶液混匀,均匀喷雾接种到剪好的叶段上,盖上培养皿盖;4)将接种后的小麦叶段移至光照培养箱,10℃黑暗、湿度100%条件下保湿24h,然后在光照强度6000Lux-8000Lux下培养14-16d;5)小麦材料对条锈菌的反应型按0、0;、1、2、3、4六个类型划分记载,其具体划分标准为:0型:叶上不产生任何可见的症状;0;型:叶上产生小型枯死斑,不产生夏孢子堆;1型:叶上产生枯死条点或条斑,夏孢子堆很小,数目很少;2型:夏孢子堆小到中等大小,较少,其周围叶组织枯死或显著褪绿;3型:夏孢子堆较大、较多,其周围叶组织有褪绿现象;4型:夏孢子堆大而多,周围不褪绿;此外,用“-”和“+”进行进一步精细划分,“-”表示夏孢子堆较其相应正常反应型的夏孢子堆略小;“+”表示夏孢子堆较其相应正常反应型的夏孢子堆略大;6)根据步骤5)反应型调查结果,进行小麦材料的抗性评价,0型为免疫,0;型为近免疫,1型为高抗,2型为中抗,3型为中感,4型为高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观察记载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抗条锈性的鉴定一般在小麦乳熟期以后,田 间锈病发展到高峰期时进行,逐个品种调查,记 载反应型,普遍率、严重度和潜育期。
实验7
记载标准为: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反应型:指小麦品种的抗锈程度,是一种定性的记载标 准,用常规分级法表示,即免疫、高抗、抗、中抗、感病。 严重度:指病叶上孢子堆数量的多少,用分级法表示。 一 般 可 分8级 , 即 1%、 5% 、 10%、25% 、 40% 、65% 、 80%、 100%一般在田间锈病发展到高峰期时进行鉴定,或当高感快 锈品种发病至顶三叶上50%叶片的严重度达95%左右时当天 一次记载完所有参鉴品种的顶三叶严重度。记载时在1m行中 随机取3点,每点记载10-30片顶三叶的实际严重度,求平 均严重度。
抗条锈病的表现与小麦的生育阶段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 说苗期抗病的品种大多数成株期仍然表现抗病,变为感病的只占 很小比例,因此苗期鉴定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应当结合成株期鉴 定的结果全面考虑,否则有可能淘汰掉一些宝贵材料。抗条锈病 的表现与气温光照等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小麦品种条锈 病抗性鉴定的方法,按小麦的生育期可分为苗期鉴定和成株期鉴 定;按鉴定环境条件来分为温室鉴定和田间鉴定;按鉴定方式可 分为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各种鉴定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根据 目的和条件选用。自然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必不可少的,田间鉴 定还可以验证其它鉴定方法的结果。
实验7
(续)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成株期鉴定一般在田间进行。因小麦条锈病的危 害主要在成株期,故鉴定结果最能反应出生产需要。 成株期抗性鉴定在一些条锈病常年发生较重的地区可 以依靠自然发病,但为了保证充分发病得到可靠的结 果,有必要进行人工接种本实验主要学习成株期抗性 鉴定方法。
实验7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实验7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二、内容说明
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的表现形式,按其对条锈
菌的专化性有无,可以划分为专化性抗性和非专 化性抗性两大类。专化性抗性主要表现为过敏性 的坏死反应,非专化性抗性一般表现为抗接触、 抗侵入、抗扩展以及除过敏性反应以外的其它生 理生化抗病特性。
实验7
(续)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实验7 一、目的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麦疸等,分条锈、叶锈病和秆锈 病三种,其中条锈病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重的 一类病害。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为叶鞘和 茎上,穗部颖壳和茎上也可发生。条锈病对植株的危害是 多方面的,可使植株内的养分被大量掠夺,正常生理机能 受到干扰和破坏;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下降;叶绿素 受到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少;麦叶表皮大量破坏,蒸腾 量增加,失水严重,影响灌浆。受害轻的麦田一般减产510%,重的减产20-30%,甚至达到50-80%。小麦抗条锈病 的选育一直受到育种家的重视。本讲学习小麦条锈病抗性 的鉴定方法。
三、所需用品和操作方法
(一)用品 注射器、新鲜条锈菌孢子悬浮液、塑料薄膜、 高度感染锈病的品种、细喷雾器。
实验7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实验7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实验7
1.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二)成株期鉴定操作方法 混合小种接种鉴定
选当地优势小种,根据它们在当地出现的频率, 按比例混合。将准备接种的新鲜条锈菌孢子粉用蒸 馏水配成孢子悬浮液,然后用注射器往茎干中注射 少量孢子悬浮液,以见到心叶冒出水珠为度。在田 间结露良好的情况下,将锈菌孢子悬浮液于傍晚17 时以后均匀喷洒于小麦叶片上,随即用塑料薄膜覆 盖保湿,次日早晨揭开,也可以收到很好的发病效 果。
实验7
(续)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普遍率:指锈病发生的普遍程度,用病叶数占总叶 片数表示。
潜育期:锈菌从侵入和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 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锈菌的潜育期。潜育期的 长短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密切的关系,即使同一品种 对不同生理小种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其潜育期也不同 ,因而可用来作为鉴定的一种指标。接种后一般从 11d后开始,每天在接菌圃中逐品种检查一次以某一 品种有50%顶三叶上孢子堆破裂为标准,记载日期 ,推算潜育期。
实验7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2. 自然诱发接种鉴定
在要鉴定的品种材料种植区的两端,播种高度感染 锈病的品种作为诱发行,诱发行最好用2-4个高感品种 的种子等量混合后播种。小麦返青拔节后,用单一生 理小种或混合小种的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或注射接种 诱发行植株,待其发病后产生孢子再自然侵染鉴定材 料。
实验7
实验7
四、作业 1.
பைடு நூலகம்品种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填写下表
反应型 普遍率 严重度 潜育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