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古宙_元古宙界线的新认识
地质年代顺序及特征
地质年代顺序及特征《地质年代顺序及特征》地质年代顺序指的是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划分,主要根据岩石、化石和地球的地质记录来确定。
地质年代顺序的划分使得地球历史的长河变得更加清晰可见,同时也为研究地球演化、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地球的地质历史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年代,其中最长的是宙代,而最精细的则是年代。
地质年代按照从旧到新的顺序被划分为宝宁、太古宙、元古宙、变起来、侏罗纪、白垩纪、古新纪、新近纪、第三纪和第四纪等。
每个年代又可以按照地质事件的发生进行进一步细分。
不同的地质年代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地球上的大气、海洋、岩石、地形和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举个例子,宝宁纪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时期,其特征是地球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岩石中没有碳酸盐矿物的沉积,生命还未出现。
太古宙是地球历史上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时期,特征是原始的生命形式开始出现,有机物质在海洋中大量堆积,形成了重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
元古宙是地球上最早的大陆形成和珊瑚礁发展的年代,特征是陆地开始出现,地壳活动活跃,形成了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
变起来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我们人类所处的时代。
它的特征是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真正的生命形式,同时也出现了最早的显生代生物,如三叶虫和蕨类植物。
侏罗纪是恐龙的时代,特征是恐龙繁盛,也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广泛的盆地沉积。
白垩纪是恐龙的灭绝之后,哺乳类动物开始繁荣的年代,地壳上发生了重大变动,形成了许多今天被称为“地球之重”和“地球云盖城”的地质景观。
通过地质年代顺序及其特征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地质活动和生物演化,揭示了地球的变迁和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这对于深入了解地球科学、预测自然灾害、寻找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进化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年代顺序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望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元古宙 太古宙 冥古宙
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宇宙在时间的长河中,由远古、元古、太古、冥古以及近古五时期构成,其中以元古宙、太古宙和冥古宙的发展经历构成了宇宙风景的最精彩的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元古宙、太古宙和冥古宙。
元古宙是宇宙最古老的时期,大约在亿万年前,元古宙发生了万物初生的萌发阶段。
凭借着宇宙大爆炸,物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聚集在一起,这些物质块状化等物质在宇宙的漫游中形成了星系系统和星际空间中的质点,而高斯定律则规划了宇宙的发展方向。
元古宙时期,宇宙中自由质子、中子等物质在迅速碰撞之下争夺能量,同时由于温度的过热、压力的过大,会形成许多实体物质,更可以说它们已经开始初始构筑起宇宙的框架,这一时期就是宇宙形成初期的样貌,它代表了宇宙最原始的状态。
太古宙是宇宙最古老的时期之后,大约在五亿年前,宇宙中的许多物质以及能量以极快的速度形成并向外散发,由此形成了巨大的星系,它们将初期的物质块状化等物质组合成了许多星系,它们则形成了宇宙的密度构造,太古宙就是宇宙进入物质爆发的一个时期。
太古宙时期,宇宙中的物质以质量和能量的转换形式日益增加,当爆发的能量与宇宙最早期剩余的质子、中子等物质碰撞时,它们就逐渐形成了更大的物质团簇,它们又形成了新的恒星、星系以及太阳系等,这一时期宇宙形成了规模更大的结构。
最后,冥古宙是宇宙最晚期的时期,大约在千万年前,宇宙形成了原始星系,而宇宙中的比较重的元素开始逐渐形成,它们则变成了冥古宙的主要物质,构成了宇宙深处的结构与形状,它们也成为当今宇宙结构的主要物质,同时也构成了宇宙星街、星云、星系以及太阳系等结构。
宇宙在时间的长河中,元古宙、太古宙和冥古宙是宇宙风景最精彩的部分,它们都标志着宇宙的发展历程,在元古宙、太古宙和冥古宙的发展过程中,宇宙构建了三种不同的结构和状态,它们完成了宇宙的发展,拓展了宇宙的规模,今天的宇宙以此为基础继续不断发展。
太古宙的时代划分及其有关问题:参加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第九次会议记要
太古宙的时代划分及其有关问题:参加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
第九次会议记要
孙大中
【期刊名称】《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国际地科联前寒武纪地层分会1988年在天津举行的第八次分会会议所修改完善的前寒武纪时代划分方案,其中对元古宙划为古、中、新三个代一级单位和十个纪,并给予正式命名。
这一建议已被国际地层委员会于1989年7月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通过,并于1990年2月被国际地科联批准和推荐用于国际的前寒武纪划分和命名。
但这一方案对太古宙未做详细的划分。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孙大中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4.1
【相关文献】
1.华北早前寒武纪(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属性讨论 [J], 武铁山
2.太行山阜平隆起南段太古宙变质地层划分对比及时代讨论 [J], 赵永利;王国平;王琴廷;肖文暹;杨秀录;贾占锋
3.为何前寒武纪地质年代表必须以年代地层学为准绳:对前寒武纪地层分会推荐方案的反应 [J], Keith A.W.Crook;卢祥生
4.国际前寒武纪划分最新研究动态——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Fremantle工作会议简介 [J], 陆松年
5.前苏联前寒武纪新地层表的制定(兼论与国际地科联前寒武纪分会地层划分方案比较) [J], 田书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始太古代
始太古代历史史前文化社会摘要太古宙从老到新进一步细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
始太古代-古太古代界线以 War ra woo na群的出现( 3500M a)为标志、古太古代—中太古代的界线( 3100M a)和中太古代—新元古代的界线(~2850M a)则以重要的不整合面为标志。
元古宙自老至新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
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界线以~1800M a的地质历史上第一个超级大陆的形成为标志,而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的界线则以~1267M a的北美 Mackenziea巨型放射状岩墙群的产生为标志。
始太古代太古宙从老到新进一步细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
始太古代-古太古代界线以 War ra woo na群的出现( 3500M a)为标志、古太古代—中太古代的界线( 3100M a)和中太古代—新元古代的界线(~2850M a)则以重要的不整合面为标志。
元古宙自老至新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
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界线以~1800M a的地质历史上第一个超级大陆的形成为标志,而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的界线则以~1267M a的北美 Mackenziea巨型放射状岩墙群的产生为标志。
始太古代-简介始太古代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所属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将地质时期中大于36亿年的时段划归始太古代,始太古代期间形成的地层称始太古界(Eoarchaean Erathem)。
一般认为最原始的地壳形成于距今46亿年左右,从45亿年开始,在地球的原始地壳上开始逐步形成水,到40亿年左右原始的水圈可能已具雏形,同时出现了最早的沉积,逐步形成地壳的沉积圈。
但至今保留下来的始太古代沉积物仅在少数古陆核有发现,如西格陵兰阿米索克片麻岩和依苏亚沉积变质表壳岩,它们记录了始太古代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及变质作用等重大地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
另外还有加拿大艾伯塔省西部的阿卡斯塔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南非巴布顿绿岩基底的安得森片麻岩。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演化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地层和化石在确定地质年头和复原古地理环境中的意义。
2.结合“地质年头表”示意图相识地球历史阶段性时间单位划分。
3.运用地质年头等资料驾驭不同地质时期重要的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化。
学问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新知预习一、地层和化石1.地层是地壳上部呈________展布的________岩石或积累物。
2.地层中的化石,多数是古生物的________;少数是古生物活动的________。
生物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从________向________不断地进化的。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________或________的化石。
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________和________。
例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化石的,为________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________地层。
3.依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性,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例如,红色岩层指示________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________环境;珊瑚化石指示澄澈暖和的________环境,破裂的贝壳指示________环境。
二、地球的演化史1.科学家依据地层依次、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________、________和显生宙。
在宙之下,又分出____;在代之下,再分出____。
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详细形成时间和依次,称为____________。
2.前寒武纪(1)前寒武纪指________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验了40亿年。
依据早晚依次,前寒武纪依次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其中,冥古宙为________地球阶段,地球经验了困难而有序的发育与改变。
(2)在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袤________,没有宽广的大陆。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资源分析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资源分析五台山以佛教圣地著称于世,而五台山之所以成为举出瞩目的佛教圣地,却与它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不仅构成佛教文化的自然基础,也是重要的观光旅游资源。
下面,我就从地质遗迹保存的特点、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三个方面,带大家一起领略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风采。
五台山地质遗迹及其保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面积大、路线多、露头良好;二是自然环境优美、佛教文化发达、人文景点与地质、地貌景点空间上相交叉或叠加;三是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素材;四是地质遗迹跨越地质历史较长(从太古宙-新生代)、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样;五是五台山在中国北方地质、地貌、植物生态等方面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许多重大地质、地貌事件的命名地和唯一完整保存区域;六是佛教文化与自然地貌、地质的完美结合;七是在地质学研究上,具有国际知名度,是中国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区,也是建立中国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理想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游览观赏价值;八是五台山是认识中国大陆早期地质演化的窗口和地质实验室,并成为国内众多外专家学者科学研究和高校地质学的教学实习基地。
五台山地质旅游资源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一,五台山前寒武纪地层发育齐全完整,剖面清晰,且几套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清楚,如新太古代(五台群)与古元古代(滹沱群),中元古代(长城系高于庄组),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新太古代的石咀亚群、台怀亚群与高凡亚群,古元古代的豆村亚群、东冶亚群、郭家寨亚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均可目击,这在全国和世界上少有。
第二,五台群绿岩带发育完整的,与相伴出现的花岗岩,组成了我国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在世界上具有可对比性。
第三,古元古代滹沱群,沉积巨厚、发育完整,上下界限清楚,沉积相清晰,复式向斜构造特征清楚(两翼次级不对称褶曲,一翼陡,立侧转,一翼缓,轴面向外侧倾斜,小背斜褶皱向内侧倒转),并可全景试目击,这在世界上罕见而典型和具有代表性。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冥古宙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存在。
它是宇宙中最古老的物质,这些物质来自于宇宙的第一次大爆炸,也被称为宇宙孕育阶段。
冥古宙是宇宙物质最初的形态,其中包括质子、中子、电子、反物质等物质,它们以高温高压的形式在宇宙中运动。
太古宙又称早期宇宙,是宇宙形成的第二阶段。
在太古宙阶段,宇宙中的物质开始凝聚,形成天体,形成质子和中子的结合体原子,这就是宇宙中最宝贵的财富。
宇宙的形成不仅仅是物质的形成,也包括宇宙的物质变化,比如温度、密度、压力等,使宇宙中的物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元古宙是宇宙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宇宙中物质最后一次飞快地发展。
在元古宙阶段,宇宙中的物质开始以更高的速度移动,形成了星系、星团,以及其他的宇宙构件,形成了宇宙中星云的复杂结构。
此外,元古宙还促进了物质的变化,例如星辰大海、银河系等,使宇宙更加复杂并有了更多种形状。
因此,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是宇宙中诞生之初到形成最后一阶段的三个阶段。
它们是宇宙中宝贵的财富,每个阶段都给宇宙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们也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宇宙,它们构成了宇宙无尽的神奇和奥秘。
从宏观的角度看,宇宙由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化而来。
科学家们认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阶段是宇宙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冥古宙阶段,宇宙中的物质开始形成,形成了宇宙中最原始的物质,使宇宙有了本质的改变。
在太古宙阶段,宇宙中的物质开始形成星系和星团,使宇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宇宙中的物质也开始发展演化。
最后,在元古宙阶段,宇宙中的物质继续发展,形成了宇宙中星云的复杂结构,使宇宙更加奇妙,丰富多彩。
从宇宙中漫长的发展史来看,宇宙从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到现在,经历了数万亿的年头。
在宇宙的发展历程中,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不仅仅是宇宙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们是宇宙中最本质的发展,使宇宙拥有了它今天的复杂结构,它也成为了宇宙无尽的神奇和奥秘。
前寒武纪-
太行山地区分阜平群和龙泉关群,二者呈不整合接触,称阜平运动 〔与此相当的有建屏运动、鞍山运动、嵩阳运动、铁堡运动等〕,是 我国最早的一次构造运动。鲁西称泰山群,以黑云母片麻岩、角闪片 麻岩、角闪岩及变粒岩等为主。
南带:关中、豫西、大别山、安徽淮阳地区,分称太华群、登封群、 大别群等。
11.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
前寒武纪又称前古生代。
指寒武纪或古生代以前,即距今5.7亿年以前的 地质时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前寒武系。
地球年龄为46亿年,约从40亿年前进入地质阶 段,前寒武纪时距约34亿年,占地质历史85% 的时间。
1977年,国际上将前寒武纪划分为太古宙和元 古宙,界限放在25亿年,太古宙下限为38亿年。 1989年之后,国际上对元古宙进展三分。
华北古陆太古宙陆核分布示意图
11.1.3 太古宙地层的重要矿产
太古宙地层中以铁矿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鞍山的鞍山群中含磁铁石英岩,品位较低,层位稳定, 储量大,常构成大型及特大型铁矿床——鞍山式铁矿。 此外,本溪、密云、冀东迁西、吕梁等大铁矿,均产 于太古宙地层中。
国外:苏必利尔湖铁矿、圭亚那铁矿、瑞典的基隆纳 铁矿、澳大利亚西部铁矿、南非和印度的铁矿等,都 产于太古宙地层。为沉积变质铁矿,占世界铁矿总储 量的60%。
由陆核到原地台和古地台
在太古宙晚期的阜平运动,形成了陆核。早元古代中期的构造运动, 中国称五台运动;早元古代晚期的构造运动,中国称吕梁运动等, 使陆核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原地台和古地台。
古元古代地层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有很大区别
下元古界〔Pt1〕和上太古界〔Ar2〕共同构成地台基底。到了中、 新元古代,形成地台盖层。因此,中元古界〔Pt2〕特别是上元古界 〔Pt3〕震旦系〔Z〕属于盖层沉积。
地质年代的来源和其划分的主要依据
地质年代的来源和其划分的主要依据地质年代,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遥远和神秘的概念,实际上与我们对地球历史的理解息息相关。
它不仅帮助我们追溯地球的演化历程,还为研究生命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框架。
那么,地质年代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这要从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说起。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对地球上的岩石、地层等地质现象产生好奇,并尝试通过观察和简单的推理来了解地球的过去。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这种早期的探索往往是不准确和片面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地质学的兴起,人们逐渐找到了更系统、更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地球的历史。
地质学家们通过对地层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地球在不同时期的环境和生物特征的变化。
而地质年代的划分,主要依据则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和同位素测年等方法。
地层学是地质年代划分的重要基础之一。
地层就像是地球历史的一本“史书”,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堆积而成。
一般来说,较老的地层位于较深的位置,较新的地层则覆盖在上面。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关系。
比如,如果一个地层被另一个地层所覆盖,那么被覆盖的地层就相对较老。
古生物学在地质年代的划分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迹,它们被保存在地层中。
不同的地质年代有着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物种。
通过研究化石的种类、形态和分布,地质学家可以推断出地层形成的大致年代。
例如,三叶虫在古生代非常繁盛,如果在某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个地层属于古生代。
同位素测年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它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规律。
某些元素的同位素具有固定的半衰期,通过测量岩石中这些同位素的含量及其衰变产物的比例,就可以计算出岩石形成的绝对年龄。
这种方法为地质年代的划分提供了准确的时间标尺。
在地质年代的划分中,最大的单位是宙,其次是代、纪、世、期等。
比如,我们常说的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的大的地质时期。
《地球的历史》 说课稿
《地球的历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历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历史》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地质年代的划分以及生命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地质年代的划分方法,包括宙、代、纪等不同级别。
然后通过地层和化石等证据,阐述了地球在不同地质年代的环境特征和生物演化情况。
此外,教材还配有丰富的图表和案例,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地质知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地球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地球历史的详细内容和地质年代的划分等较为抽象的概念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直观的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地质年代的划分方法和顺序。
(2)掌握地层和化石在研究地球历史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球在不同地质年代的环境特征和生物演化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层和化石的图片、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2)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质年代的划分及顺序。
(2)地球在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演化历程。
2、教学难点(1)地层和化石与地球历史的关系。
(2)理解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大地质事件及其对生物演化的影响。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地质年代的划分、地层和化石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概念。
前寒武纪
自地球诞生到6亿年前的时间
01
03 各时期
目录
02 生命
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6亿年前的这段时间。尽管早在30多亿年前生物就已经出现,但其进化却长期停滞 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类植物,它们留下的化石说明的情况不多,而且保存这些化石的岩层又太 多经过不同程度的变质,更使得地球的早期历史不易被了解,所以才被划入“隐生宙”。
寒武纪的开始,标志着地球进入了生物大繁荣的新阶段。而在寒武纪之前,地球早已经形成了,只是在漫长 的几十亿年中一片死寂,那时地球上还没有出现门类众多的生物。这样,科学家们便把寒武纪之前这一段漫长而 缺少生命的时间称作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Precambrian)是地质年代中,对于显生宙之前数个宙(Eon)所使用的非正式名称,原本正式的 名称是隐生宙(Cryptozoic eon,其后来被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与元古宙三个时代)。1930年,G.H.查德威 克将地史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寒武纪以前称为隐生宙,寒武纪迄今称为显生宙——作为地质年代的最高级单 位,其相应地层分别称为隐生宇和显生宇。由于在隐生宇即前寒武系上部不断发现软躯体动物化石,使其部分地 层的划分具备了古生物的依据,而且所谓“隐生”,已逐渐不符合实际情况。1977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 地层分会在开普敦第四次会议上,将前寒武纪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其界线放在25亿年前,而隐生宙及显生宙这 两个年代地质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已逐渐弃而不用。
各时期
元古代(元古宙)
太古代(太古宙)
震旦纪
太古代离我们久远,其时限约从38亿年至26亿年前,长达12亿年。太古代是具有明确地史记录的最初阶段。 这漫长的12亿年是地球形成后的初始期,地表到处形成童山和荒漠,由于年代久远,确实很难寻觅到化石,人们 对这一时期的生命活动了解得很少。但20世纪后半期,科学家们陆续在南非和澳大利亚获得了重大收获,在变质 程度不太剧烈的沉积岩层中发现了叠层石,这是微生物和藻类活动的产物。此外,人们在这些古老的岩层中还分 析出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如呋喃、甲醇、乙醛等)和环状化合物如(苯,羟基苯)。在南非的一套古老沉积岩中, 科学家们借助先进的精密观测仪器,发现了200多个与原核藻类非常相似的古细胞化石,这些微体化石一般为椭 圆形,具有平滑的有机质膜,这是人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化石,也是在太古代地层中发现的最有 说服力的生物证据。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 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 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 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地质代年表中最大的时间单位是宙,宙下是代,代下分纪,纪下分世。
必须说明,年表虽有时间的概念,也就是说,当获悉该化石是何宙、代、纪或世的遗物,间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时间(当然是很粗略的估计值)。
事实上,年表的时间单位是完全人为性划分的,和日历中的年月日不同,它不能使人了解每个宙、代、纪或世经历的准确时间。
隐生宙(前寒武时代)冥古宙—隐生代、原生代(盆地群代)、酒神代、早雨海代太古宙—始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一个代,前一个是早雨海代,后一个是古太古代,时间介于38~36亿年之间。
古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二个代,前一个是始太古代、后一个是中太古代,时间介于36~32亿年前。
此时出现第一批蓝绿藻,也是最古老的化石年代。
中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三个代,前一个是古太古代,后一个是新太古代,时间介于32~28亿年之间。
新太古代:是太古宙的最后一个代,前一个是中太古代,后一个是元古宙的古元古代,新太古宙的年代大约在28~25亿年之间。
新太古代早期出现了地球形成以来的第一次冰河期,并延续5亿年,也就是28~23亿年之间。
元古宙—古元古代:古元古代(Paleoproterozoic,符号PP)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百万年(Ma),结1600Ma。
古元古代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成铁纪—成铁纪(Siderian,符号PP1)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0百万年(Ma),结束于2300±0Ma。
成铁纪的名称来自于希腊语sideros“铁”,因这个时期是世界上形成特大型铁矿田,出现硅铁建造的主要时期,故名。
然而在中国大陆,此时却并不发育硅铁建造。
成铁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层侵纪—层侵纪(Rhyacian,符号PP2)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300±0百万年(Ma),结束于2050±0Ma。
层侵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层侵纪的地史具有下述特征。
《地球的演化》 说课稿
《地球的演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演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的演化》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教材的某章节。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地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及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的起源,接着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地球演化的各个阶段,包括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生物演化和气候变化。
教材还配有丰富的图片和图表,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演化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初中某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地球演化这样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内容,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于地球的表面特征和常见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演化机制了解较少。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借助更多的直观材料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对于地球的奥秘充满兴趣,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演化的大致历程,包括各个地质年代的顺序和主要特征;掌握地球演化过程中生物的进化、地质构造的形成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表和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演化的主要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征;生物进化与地球环境变化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运用地质年代表分析地球演化的历史。
元古宙 太古宙 界限
元古宙太古宙界限
元古宙和太古宙是地质年代学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它们标志着
地球演化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元古宙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一个宙,
也是地球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宙,其时间跨度大约为46亿年至25亿
年前。
而太古宙则是元古宙之前的一个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为46亿
年前至约39亿年前。
在地质年代学上,元古宙和太古宙的界限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时
间点,而是根据地层和化石记录以及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来
划分的。
一般来说,元古宙和太古宙之间的界限是根据地球上最古
老的岩石和化石的出现来确定的。
在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可以追
溯到大约39亿年前,这些岩石和化石的出现标志着太古宙向元古宙
的过渡。
从地质演化的角度来看,元古宙和太古宙之间的界限也代表着
地球演化历史上重要的变化。
在太古宙,地球表面的岩石开始形成,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事件塑造了地球表面的特征。
而随着
进入元古宙,地球上出现了更多的岩石类型,大陆开始形成,地球
表面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
这些地质事件的发生对地球上的生命演
化和环境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元古宙和太古宙的界限是根据地质和生物记录以及地球演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来确定的,它们标志着地球演化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对我们理解地球演化和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划分
球四十多亿年的历史首先被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四个大的地质年代阶段。
冥古宙(46亿年前38亿年前)的时候,地球刚刚形成,但未保存地质纪录,是生命起源的时期;太古宙(38亿年前25亿年前)的生命形式处于很低的发展阶段,主要为原核生物(如蓝藻和细菌);元古宙(25亿年前5.4亿年前)先后出现了真核生物、多细胞动物和多细胞植物;显生宙(5.4亿年前现在)开始,我们熟悉的各生物的种类陆续出现,并蓬勃发展至今。
显生宙进一步分为古生代(5.4亿年前2.5亿年前)、中生代(2.5亿年前0.65亿年前)和新生代(0.65亿年前现在)三个阶段。
顾名思义,它们分别代表了生物演化的“古老”、“中等发达”和“新生”的阶段。
每一个“代”又可被细分为几个次级的单元“纪”。
例如古生代由老到新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
著名的澄江生物群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发生在寒武纪的早期。
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鱼龙和翼龙就生活在中生代,从三叠纪开始出现,到白垩纪末绝灭。
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生活在白垩纪的早期。
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过去使用的第三纪相当于目前采用的古近纪与新近纪)和第四纪。
虽然鸟类、哺乳类和开花的植物都在中生代开始出现的,但到了新生代才开始了大的发展。
我们人类进化的历史则发生在第四纪。
一个“纪”一般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或三个阶段,这时被称为“世”,通常前面分别以“早、晚”或“早、中、晚”来限定。
例如,侏罗纪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
再如,贵报曾报道过《我国辽西早白垩世恐龙长四个翅膀》,这里的“早白垩世”,就是白垩纪里的一个阶段。
以上介绍的宙、代、纪、世等都是地质年代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赋予它们实际的地质学意义,地质学家们还常常使用另外一套名称,来表示和它们对应的地层或地质纪录。
于是,宙、代、纪、世便分别对应于宇、界、系和统。
举例来说,侏罗纪对应的地层单位就叫侏罗系,与早、中、晚侏罗世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分别是下、中、上侏罗统。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3.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地层挖掘、古生物化石复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历史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探索地理学科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地球历史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地球历史时间轴,标注出各个地质年代的重要事件和特征,要求图文并茂,逻辑清晰。
2.选择一个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或地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要求语言简练,观点明确,能够向他人介绍该时期的特点。
3.分析地球历史研究方法,如地层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并结合实例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4.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球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展示现代技术在地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特定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特征、地质特征等问题进行讨论。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闭卷考试、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口头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评价中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球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将采用以下方式: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的划分依据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的划分依据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是地质时间尺度中的四个基本时代单位,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化石记录和岩石地层的特征。
这四个时代的划分如下:
1. 冥古宙:始于地球形成之初,大约45亿年前,持续到40亿年前。
这个时代是地球形成和地壳初步形成的时期,化石记录相对较少,因此相对较难确定具体的划分。
2. 太古宙:始于冥古宙末期,大约40亿年前,持续到25亿年前。
在太古宙,地球经历了重要的地质事件,如陆地的形成和海洋的出现。
在这个时代,最早的化石形态出现,包括微生物和简单的类生物。
3. 元古宙:始于太古宙末期,大约25亿年前,持续到5.4亿年前。
元古宙是生命多样性快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更多复杂的生物群落,包括早期的植物和动物。
4. 显生宙:始于元古宙末期,约
5.4亿年前,一直延续至今。
显生宙是地球上生命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时期,包括了大部分已知的生物物种,从早期的海洋生物到陆地植物和动物的出现。
以上是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的划分依据,通过不同时期的化石和岩石地层的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生命进化和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