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条经络

合集下载

十二经络歌诀

十二经络歌诀

总规律,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其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2、分布于四肢的规律,是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三个区线;其中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特殊性,就是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前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手阳经手阴经足阳经阴经分布图;3、躯干的分布规律1胸腹部:共4条经,七条脉前正中线-任脉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0.5寸胃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6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2腰背部:共2条经,5条脉督脉-位于后正中线膀胱经第一侧线-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为全身背俞穴所在膀胱经第二侧线-旁开后正中线3寸,沿肩胛骨内侧线下行3胁肋部:共2条经,2条脉肝胆经循胁肋4、颈部的分布规律从前正中线到后正中线依次为:任脉,足手阳明胃、大肠、足手少阳胆、三焦、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督脉;5、面部的分布规律前部、前额:手足阳明经侧部、侧头:手足少阳经后部、后头:手足太阳经顶部、巅顶:督脉、厥阴肝经十二经脉的属络关系即在体内与脏腑相属络,其中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主表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因十二经脉之气的走向特点: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上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至腹胸;从而形成了:1、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未端交接2、阳经与阳经在头面交接3、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的规律;十二经脉通过阴阳表里、手足同名经的连接,从手大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再复从肺经而逐经相接,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十四经脉体表循行路线简歌~~~~~~~~~~~~~~~~~~~~~~~~~~~~~~~~~~~~~~~~~~~~~~~~~~~~~~~~~~一手太阴肺经太阴肺起乳上缘,横胸出腋厥少前,过肘循臂入寸口,上鱼大指内侧边;二手阳明大肠经阳明大肠起商阳,臂肘臑肩外前量, 入缺上颈贯颊行,环唇挟鼻终迎香; 臑nao闹:上肢上臂;三足阳明胃经阳明胃起目下眶,入齿环唇交承浆, 颌颊耳前入发际,颈缺乳中挟脐旁, 腿前外侧直下行,止足次趾外侧端; 四足太阴脾经太阴脾起足大趾,踝上八寸交厥阴, 股内前缘入腹中,腹四胸六季胁止; 五手少阴心经少阴心经腋中间,臑肘之内行后缘,循前臂内至锐骨,小指内侧爪甲端; 锐骨:尺骨茎突;六手太阳小肠经太阳小肠小指端,臂肘外侧行后缘, 循肩绕胛上颈项,络颧外眦终耳前; 七足太阳膀胱经太阳膀胱起内眦,额巅后项肩内寻, 寸半三寸下挟脊,臀腘踝后终至阴; 腘guo国:膝弯;八足少阴肾经少阴肾经起足心,上绕内踝转足根, 腨腘股内循后缘,腹半胸二挟任循;腨shuan涮:小腿肚子;九手厥阴心包经厥阴心包起胸边,乳外腋下臑内间, 太少之间下肘臂,入掌中指止指端; 十手少阳三焦经三焦四指风侧端,手腕臂外两骨间, 肘肩项外循耳后,上绕耳前止眉端; 十一足少阳胆经少阳胆经起外眦,耳壳前后绕头侧, 项外颈肩腋季胁,下肢外侧止四趾; 十二足厥阴肝经厥阴肝经起三毛,足背踝上八寸绕,环阴过腹循季胁,终止乳下二肋交;十三、十四任脉、督脉任督两脉统诸经,起于会阴前后行,任前督后正中上,承浆人中两相逢;。

人体十二条经络总结

人体十二条经络总结

人体十二条经络总结人体内存在着十二条经络,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起着重要的调节和运行功能。

下面是对人体十二条经络的总结:第一、胆经:起于足大趾外侧端,横行于足趾背、足背肌肉,沿腓骨外侧缘上行至膝关节外侧上缘、顺胫骨前外侧缘,再经胫骨外侧缘上行至胸肋部,沿胸肋下缘向前至胸部透出部,沿喉部上行至面颊下颌骨下缘,最后在上颌部与目经相交。

胆经经过的部位较多,所以它的功能也很多,主要包括调节情绪、平衡胆汁分泌、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等。

第二、肝经:起于足大趾内侧,沿着前胫部肌肉腘窝处上行至外侧膝关节上缘、顺前外侧股骨沿髌股外侧下行至腓骨上外侧髁部、再经腓骨外侧转踝结节至足显骨茎状骨骨结节外侧,最后分为核心与足痛经。

肝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液循环、维持肌肉的正常活动、激发体内能量等。

第三、肺经:起于前胸肌膈肌间隙,沿着锁骨下、走胸骨旁、通过回归关连肺脏上缘以及肺隔膜、切入气管、上行经喉,到达嘴唇和内颊。

肺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呼吸系统的运行、增强免疫力、改善肺病等。

第四、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迎风穴,经上臂穿过肩胛骨下部、上臂与直肠相映之处,再切入深层运行于下臂外侧,到达第一和第二手指之间。

大肠经的主要功能是排毒、调整消化系统功能、改善便秘等。

第五、脾经:起于大脚趾外侧第一跖骨前上角,向内行于足背至足底,再通过内踝向上走行于小腿肚、穿股转入股内侧,转井泮、与胆经重叠,等于屈膝处再穿入腹腔,与脾脏相连。

脾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消化系统、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脾脏相关疾病等。

第六、心经:起于小指末端袖窝之下,穿小指与臂之间越骨之间之后,上行沿臂外侧的牵泽穴至腋窝,再上行脸面,至缺颐穴上缘延过先天百会到达目眶内眦内眦内眦内。

心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病、增强心理活动能力等。

第七、小肠经:起于小指甲本部太渊穴,向前并上行于手心外侧至腕背,沿前臂外侧凹陷部穿后臂、再从肩内侧通过颈部直达面颊。

小肠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消化系统、改善消化不良、增强免疫力等。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yxp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yxp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人体十二条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十二个相互联系的主要经络。

经络是传导气血的通道,穴位是经络上的重要部位,也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胆经穴位1.太冲穴:在大拇趾和第二趾的结合处,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2.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距膝盖突约三个手指的位置,可以缓解腹泻、胃痛等消化系统问题。

3.太阳穴:在太阳穴上方,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肝经穴位4.太冲穴:同胆经穴位中的太冲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5.阴陵泉穴:在脚背内侧,以第二跖骨和第三跖骨之间为中点,可以缓解经期痛经等问题。

6.太冲穴:同胆经和肝经中的太冲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抑郁等症状。

心经穴位7.少冲穴:在手心靠近拇指的位置,可以缓解失眠、心悸等症状。

8.神门穴:在头部的后中部,上方有颈椎棘突隆起处,可以缓解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9.青灵穴:在手臂内侧,当肘弯屈曲时在尺骨下端骨突处,可以缓解胸闷、气喘、心悸等症状。

脾经穴位10.太阴穴:在脚部内侧,以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为中心,可以缓解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11.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距踝骨上缘三个手指的距离,可以缓解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问题。

12.阴陵泉穴:同肝经中的阴陵泉穴,可以缓解经期痛经等问题。

以上是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通过按摩和针灸等方法刺激这些穴位可以缓解人体的疾病和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的按摩和针灸需要由具有中医资格的医生进行操作,不建议自行尝试。

12时辰与12条经络简易记忆法

12时辰与12条经络简易记忆法

12时辰与12条经络简易记忆法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一、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二、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

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

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

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

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

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

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

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

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文章目录*一、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1. 人体12条经络名称2. 人体12条经络时表3. 人体12条经络按摩有什么好处*二、人体12经络按摩要注意什么*三、哪些人不宜按摩人体经络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1、人体12条经络名称 1.1、手--少阴--心经1.2、足--少阴--肾经1.3、手--厥阴--心包经1.4、足--厥阴--肝经1.5、手--太阴--肺经1.6、足--太阴--脾经1.7、手--太阳--小肠经1.8、足--太阳--膀胱经1.9、手--少阳--三焦经1.10、足--少阳--胆经1.11、手--阳明--大肠经1.12、足--阳明--胃经这十二条经络分别连着人体的十二个脏器,所以它们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

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脏,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

记住这十二脏器的名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只要看是那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

从十二经络排列来看,是按两组来分,一组是按手足分,一组是按阴阳分。

2、人体经络时表 2.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2.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2.3、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2.4、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1.5、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1.6、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

1.7、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巧记十二经络最好的方法

巧记十二经络最好的方法

巧记十二经络最好的方法巧记十二经络最好的方法1. 理解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十二经络是指十二条主要经脉,分布于人体四肢百骸之间。

2. 掌握经络的具体路径•人体有十二条经络,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

•每条经络都有自己独特的路径,连接着特定的脏腑器官。

3. 利用关联法记忆经络的路径•关联法是记忆经络路径的常用方法。

•可以将每条经络的名称与与之相对应的身体部位、器官等进行关联,通过联想记忆实现记忆路径。

4. 创造联想图记忆经络的路径•制作一张经络路径的联想图可以帮助记忆。

•以身体为基准,在纸上画出身体的轮廓,并用颜色标注不同的经络路径,同时在轮廓相对应的位置添加相应的名称,形成一张图示。

5. 制作缩略词记忆经络的名称•将每条经络的名称缩写成一个简短的词组或单词。

•制作一个对应表格,将经络的名称和相应的缩略词对应起来,通过词组或单词的联想记忆来记忆经络名称。

6. 利用古诗词记忆经络的路径•将经络路径与古诗词相对应,通过朗诵古诗词的方式记忆经络路径。

•选择与经络名称相对应的古诗词,通过反复学习和背诵,将经络路径深深印在脑海中。

7. 制作歌曲记忆经络的路径•创作一首歌曲,将每条经络的名称和路径编进歌词中。

•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重复记忆,将经络的名称和路径牢记于心。

8. 利用图像记忆经络的路径•制作一套经络路径的图像卡片。

•每张卡片上绘制一条经络的路径,以及路径沿线对应的重要穴位和器官。

通过反复观看和回忆卡片上的内容,记忆经络路径。

9. 利用联想故事记忆经络的路径•将每条经络的名称进行联想,构造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情节中包含与经络名称相对应的关键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记忆经络的路径。

10. 利用学习工具记忆经络的路径•利用电子学习工具或手机应用程序记忆经络路径。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直行主干,为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为十二脏腑所属络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部分,故又称“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有一定的循行路径和分布规律,有一定的走向及交接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各有专属的穴位。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而组成,命名原则如下。

上为手,下为足: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阴经”;分布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阳经”。

按照阴阳三分法,阴分为三阴:太阴、阴、少阴;阳分为三阳:太阳、阳明、少阳。

手足各有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手足各有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

脏属阴,腑属:十二经脉与六脏六腑各有特定的配属关系,六阴经属于脏,并冠以所属脏之名,如内属于肺则称“肺经”;六阳经属于腑,并冠以所属腑之名,如内属于胃则称“胃经”。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

在内踩尖上8寸处交又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十二经脉走行方向的规律,《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手三阴经起于胸中,循上肢内侧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起于手指端,循上肢外侧,走向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循下肢外侧,走向足趾端;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经下肢内侧走向腹部、胸部。

三、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端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十二条经络及功能详细课堂PPT

十二条经络及功能详细课堂PPT
42
小贴士
• 心包经是成年人的救命经。为了更好去利 用它,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天泉 穴下四指处(臂正中),虽无穴位,但常 会很痛,这个痛点是个救命点,用拇指按 揉两、三天后,通常会揉出个青包来,等 青包吸收后,心里发憋,难受的感觉就会 减轻了。
43
手少阳三焦经
由手走头,起始于关冲穴,结束
44
20
手少阴心经
• 心经的循行置
21
心经始于极泉穴,结束于少冲穴
治疗疾病
• 治疗心血管病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 缓;神经及精神疾病的失眠健忘、神经衰 弱;
22
心经主要的穴位
• 极泉穴 位置腋窝下正中 作用调节心律,探知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探知方
法:用拇指去拨动,电麻感到手指即这条经络是通的,拨 动只痛不麻,不传导,就是有淤阻,不痛不麻为心血严重 供血不足) • 少海 位置肘横纹内侧边缘处
38
手厥阴心包经
• 从胸走手 起始于天池穴结 束于中冲穴
39
主治疾病
• 主治心血管近病的心慌、心动过缓、心动 过速;其他的恶心、中暑、休克、小儿中 风、呕吐。
40
主要的穴位
• 天泉 位置腋内横纹、臂中心下2寸 作用胸痛、心悸、突然害怕、心跳很快
• 曲泽 位置肘内横纹中间 作用胸闷、憋气,高血压、头旋晕,胸口发憋
10
足阳明胃经
功能 • 胃主消化,胃为后天之本。
11
足阳明胃经
由头走脚,起始于四百穴,结束于厉兑穴
12
主治疾病 :
• 主治胃肠疾病的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 胃胀;头面疾病的头痛、眼痛、牙痛、面 神经麻痹;其他疾病的白细胞减少症、中 风偏瘫后遗症。
13
胃经主要的穴位

十二经络时间指南十二经络

十二经络时间指南十二经络

十二经络时间指南十二经络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经络,它们分布在全身,起到了输送气血和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每条经络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里都有不同的活动和兴奋程度,并与人体器官相应。

通过了解和利用这些时间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调养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1.3点至5点(肺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肺经活跃的时间,肺主气机,呼吸道疾病易发,此时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5点至7点(大肠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大肠经活跃的时间,大肠主气机的排泄功能,应该利用这个时间段排便。

同时,早起活动也有益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3.7点至9点(胃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胃经活跃的时间,胃主受纳,因此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此时应该吃一顿丰盛而有营养的早餐,切忌空腹或者吃过量油腻的食物。

4.9点至11点(脾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脾经活跃的时间,脾主运化,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营养。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适量进食,尽量避免负重劳作和剧烈运动,有助于肠胃的健康。

5.11点至13点(心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心经活跃的时间,心主气血,因此午休是非常重要的。

午餐后适量休息,可让心脏得到放松,有助于调整体力和精神状态。

6.13点至15点(小肠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小肠经活跃的时间,小肠主受纳和分析,是理解消化系统吸收情况的黄金时间。

午餐后最好选择轻食,以免对小肠产生过大负担。

7.15点至17点(膀胱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膀胱经活跃的时间,膀胱主排泄,多喝水并有规律地去上厕所,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8.17点至19点(肾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肾经活跃的时间,肾主藏精,因此晚餐前多喝水,有利于肾脏排毒和调节体液平衡。

9.19点至21点(心包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心包经活跃的时间,心包主灵魂,此时进行家庭聚餐、社交活动或者放松心情的活动,有利于提高情绪和心理素质。

10.21点至23点(三焦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三焦经活跃的时间,三焦主调节体温和气机。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1、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中府、天府、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2、手阳明大肠经-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合谷、温溜、曲池、结束于迎香穴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

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

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一、十二经络的走向和分布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通道,也称为“经脉”。

在中医理论中,共有十二条主要经络,分别是手太阳经、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少阴经、手厥阴经、足太阳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任脉和冲脉。

十二经络的走向和分布与人体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其中,手太阳经起于手小指指端,贯穿手背,沿手臂外侧上行,经过肩部最终连接头部;手阳明经起始于鼻翼旁,沿面部、越骨上行,经过额头以后,再经过头部,最终连通手指尖;手少阳经起于耳朵后,沿头部后侧上行,经过颈部、肩部最终贯穿手指。

同样地,足部的经络分布也与身体结构相对应。

足太阳经起始于足小趾外侧的指关节,上行至踝部终止;足阳明经起始于足大趾外侧的指关节,走行踝部连接膝盖,上行至前胸;足少阳经则起始于足小趾次趾关节的外侧,经过小腿、股骨外侧最终与胸部相连接。

二、十二经络的作用十二经络在人体内部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运行作用。

每一条经络都通过气血的循行来维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每条经络与特定的脏腑相连,通过这种联系,经络可以传递气血和信息,调节脏腑的功能。

经络不畅通或有病变时,就会影响脏腑的运行,引发各种疾病。

举例来说,手太阳经与头部相关,它分布于头部主要的肌肉和皮肤,对于头面部的循环和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手阳明经则与胃、大肠相关,它的运行状态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足太阳经和手太阳经共同负责调节人体的阳气,对于生命活动和体温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经络养生的重要性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核心之一。

保持经络的通畅和健康对于维持人体的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几点是经络养生的重要方面:1. 调节饮食:中医认为,饮食是调节经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选择食物,如山药、枸杞等有助于补充经络所需的营养。

2. 适度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经络的气血循行,提高经络的弹性。

十二经络走向图课件

十二经络走向图课件
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 每条经络都连接着一定的脏腑,是脏腑与体表之间的联系通 道。
十二经络的组成
01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 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 少阴心经。
02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 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 手太阳小肠经。
03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 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 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起始于食指末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过肩部、颈部,最后到达头部。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末端,沿着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过肩部、颈部,最后 到达头部。这条经络与大肠相关,对于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等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
起始于目内眦,沿头顶至项后,下行至背部两侧,经过臀部和大腿后侧,最后在小腿后侧和足底交会 。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内眦,沿着头顶、背部两侧等部位下行,经过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最后到 达小腿后侧和足底。这条经络与膀胱相关,对于调节水液代谢、促进排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
起始于手中指末端,沿上肢内侧中线 上行,经过肘部、上臂内侧、腋窝等 部位,最后到达胸部。
VS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手中指末端,沿 着上肢内侧中线上行,经过肘部、上 臂内侧、腋窝等部位,最后到达胸部。 这条经络与心包相关,对于调节心悸、 胸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表现提升
将十二经络走向图应用于运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了解自 己的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表现和竞技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十二经络的走向和分布
足少阳胆经
起始于目外眦,沿头部侧线,下行至耳后,沿着颈部下行 ,到达肩部,然后沿着胁部,经过髋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大腿外侧 ,最后在小腿外侧和足背交会。

十二条经络讲解

十二条经络讲解

十二条经络讲解督脉:从仁中经过头顶到长强督脉就是人体所有的阳经之海,掌管全身的阳气,关乎心、肝、脾、肺、肾、小肠等,在督脉上都有反射区,所以调督脉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并且有效改善脊柱弯曲,颈椎,腰椎的问题,督脉就是主管人体的精气神的,调理督脉可以让您更有精气神。

督脉不通: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任脉:从任中到会阴任脉就是从女性子宫(男性会阴)发起的一起经络,它主管全身的阴血,调理任脉可有效调理月经淤少、阴道松弛、面部黄斑等问题,它主管女性的性激素。

任脉不通: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手上六条经络1肺经(大拇指正面)肺经主管人体的营气与呼吸系统,可改善咽喉不适,气短,并且达到清除肺部垃圾的作用,经常调理疏通肺经可保证肺部的正常工作,有效预防肺部疾病。

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无华。

十二条经络讲解2大肠经(大拇指背面)大肠经能促进大肠的蠕动,能将人体大肠内的宿便排除,并且改善调理便秘,使人体的万恶之源得到有效的清理与排出。

大肠经不通: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 肩周痛慢性咽候炎。

3心包经(中指正面)心包经就是代心受过的大臣,所有心脏的病症与问题都可以通过心包经的调理来改善与治疗,并且,经常疏通心包经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与心肌梗塞,特别就是有心季与家族有心脏病的人需要长期的调理。

心包经不通: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神经衰弱。

4三焦经(中指背面)三焦就是人体水液的通道,它主管人体内分泌系统与淋巴系统,调理三焦经可以改善面色,加速淋巴代谢,并且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三焦经不通: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 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5心经(小拇指正面)心经主要管头部,头部的活动,调理您的心经能缓解头部的压力,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质量的问题。

十二经络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十二经络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十二经络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一、十二经络的概述经络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被认为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

十二经络是指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主要经络,分布在人体的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

每条经络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二、十二经络的作用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贯穿上肢,起源于胸部,主要功能是主管呼吸,调节气机,潜在作用包括疏散风寒,润肺止咳等。

2.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走行于上肢,起源于鼻孔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排泄,调节水液代谢,主治功能包括通便利肠,清热解毒等。

3.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走行于下肢,起源于目眶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消化,调节脾胃,主治功能包括健脾开胃,消化调节等。

4.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头、背、臀部和下肢,主要功能是主导排泄,调节水液代谢,主治功能包括利尿通淋,舒筋活络等。

5.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分布于上肢,起源于心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血液循环,调节心脏功能,主治功能包括安神定志,养心安眠等。

6.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分布于上肢,起源于指尖处,主要功能是主管消化吸收、排泄,主治功能包括养血明目,利尿通淋等。

7.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分布于下肢,起源于肾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水液代谢,调节肾脏功能,主治功能包括温肾阳,益精补肾等。

8.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分布于下肢,起源于脾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消化吸收,调节脾胃功能,主治功能包括补脾健胃,化湿利水等。

9.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分布于上肢,起源于心包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心包保护和调节,主治功能包括疏肝理气,舒筋活络等。

10.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上肢和头部,起源于目睛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水液代谢,调节三焦功能,主治功能包括通神活络,疏风清热等。

11.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分布于头部、胸部和背部,起源于目眶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胆汁的产生和排泄,主治功能包括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等。

12.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分布于下肢,起源于肝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气血运行,调节肝脏功能,主治功能包括润燥通经,疏肝养血等。

十二经络的心得感悟

十二经络的心得感悟

十二经络的心得感悟引言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经络,它们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经络的畅通与否关系到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因此对十二经络的理解和调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分享我对十二经络的心得感悟。

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源于手大指之端,沿臂内侧上行至胸部。

它与呼吸有着密切关系,是我们身体中最为脆弱的一个经络。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到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对于肺部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练习深呼吸、慢呼吸等方法,我能够感受到气息在手太阴肺经上畅通流动的情况。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也是保护肺部健康的重要措施。

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源于食指之端,沿臂外侧上行至鼻孔旁。

它与身体的排泄功能息息相关,是我们身体中的清道夫。

对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调养,我发现饮食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保持饮食的多样性,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适量运动也能够帮助大肠经通畅。

三、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起源于足大趾之端,沿腿外侧上行至喉部。

它与消化系统紧密相连,是我们身体中重要的能量供应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足阳明胃经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等都有助于维持胃经的健康运行。

此外,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也能够保护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起源于足大趾之下,沿腿内侧上行至胸膺部。

它与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是我们身体中重要的营养供应来源。

通过调养足太阴脾经,我发现保持规律作息对于脾经的健康非常重要。

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够帮助脾经得到充分休息和调养。

此外,适量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也有助于维持脾经的健康运行。

五、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起源于小指之端,沿臂内侧上行至胸部。

它与心血管系统紧密相连,是我们身体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经络。

对于手少阴心经的调养,我认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至关重要。

积极面对生活、减轻压力、保持愉快心情都有助于维护心经的健康运行。

十二经络的简便记忆法

十二经络的简便记忆法

十二经络的简便记忆法人体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渠道,起着沟通全身各个部位的桥梁作用。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人体共有十二个主要经络,它们分布在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

对于初学者来说,记住这十二条经络可能有些困难,因此我将介绍一种简便的记忆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经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每个经络的名称和所在位置。

这是记忆经络的基础。

以下是十二个主要经络及其位置的简介:1. 手太阴肺经:从胸部走向手臂内侧。

2.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臂外侧走向鼻子旁边。

3. 足阳明胃经:从足部走向鼻子下方。

4. 足太阴脾经:从胸部附近走向脚背内侧。

5. 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臂走向肩膀。

6. 手少阴心经:从心脏所在的位置走向手臂内侧。

7. 足少阴肾经:从脚背内侧走向胸部。

8.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部走向脚踝。

9. 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臂外侧走向耳朵旁边。

10. 手厥阴心包经:从手臂内侧走向心脏所在的位置。

11. 足少阳胆经:从头部走向脚外侧。

12. 足厥阴肝经:从足部走向手臂内侧。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关联记忆法,将这些经络连接起来,以便更容易记忆它们的顺序。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关联记忆法: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臂的内外侧顺序相连。

2.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部与鼻子下方、脚背内侧相连。

3. 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臂与肩膀及心脏相连。

4.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脚背内侧与胸部、头部相连。

5.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手臂的外侧与耳朵旁边及心脏相连。

6.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头部与脚外侧、手臂内侧相连。

通过这样的记忆法,我们可以将十二个经络以连贯的方式记忆起来。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关联记忆法,你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经络的记忆,我们还可以结合图像来帮助记忆。

例如,可以将十二经络与人体各个部位的特征联系起来,想象它们如何穿过身体。

这样的联想法有助于在脑海中形成更具体的图像,从而更容易记忆。

十二脉络时间表 十二脉络

十二脉络时间表 十二脉络

十二脉络时间表十二脉络简介十二脉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用于描述人体内经络系统的分布和运行规律。

根据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经络,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并负责传递气血、调节人体功能。

了解十二脉络的时间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身体的生物节律,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

1. 子午脉络(肺经、大肠经)子午脉络是十二脉络中最早活动的脉络,其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

中医学认为此时肺经和大肠经活跃,是清早起床做运动或排便的好时机。

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良好的肺和大肠功能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

2. 丰隆脉络(胃经、脾经)丰隆脉络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五点至七点之间。

此时胃经和脾经活跃,是早餐吸收营养和进行消化的最佳时刻。

因此,早晨食欲旺盛,适当摄取营养丰富的早餐能够提供给身体充足的能量,并有助于胃肠道的健康功能。

3. 清阳脉络(心经、小肠经)清阳脉络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七点至九点之间。

这段时间是心经和小肠经活跃的时候,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刻。

早晨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晨跑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并帮助身体排除毒素。

4. 阳明脉络(膀胱经、肾经)阳明脉络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九点至十一点之间。

这段时间是膀胱经和肾经活跃的时候,是身体能量集中的时刻。

此时,人体能量较为充沛,是进行重负荷工作的最佳时间段。

5. 之阳脉络(心包经、三焦经)之阳脉络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之间。

此时心包经和三焦经活跃,是身体代谢速度较快的时候。

适当进行午休,放松身心,可以帮助维持心脏功能,并调节身体能量平衡。

6. 君脉脉络(胆经、肝经)君脉脉络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一点至三点之间。

这段时间是胆经和肝经活跃的时候,是人体血液供应最充足的时刻。

适当休息、放松心情,可以增加肝脏健康,平衡情绪。

7. 要脉脉络(胆经、肝经)要脉脉络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三点至五点之间。

十二经络的简单记忆方法(附图)

十二经络的简单记忆方法(附图)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

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

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

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中医学 是这样分的:第1组:走在外侧,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第2组:走在内侧,是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第3组:走在中间,是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我们已将这12条经络分成了3个大组,这样,用时辰来防病治病就变得简单了。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早晨或上午按摩与治疗。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出现不适,最好在中午或下午按摩与治疗。

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晚上按摩与治疗。

胃不好的人,可以在早晨醒来后,或是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地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子、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寻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些,对疼痛、瘀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疏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痛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肾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人体十二条经络图

人体十二条经络图

肾经功能与主治
滋养肾脏
肾经作为肾脏的直接通道,可以滋养肾脏,促进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
调节水液代谢
肾主水液代谢,肾经通过调节肾脏功能,可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 衡。
强健腰膝
肾经循行经过腰膝部位,通过刺激肾经穴位,可以强健腰膝、缓解腰 膝酸软等症状。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肾经与泌尿生殖系统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肾经穴位,可以治疗尿频、 尿急、尿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下行耳后
从耳后下行至颈部,与身体侧面相 交。
沿身体侧面下行
胆经沿着身体侧面下行,经过季胁 、髋关节、大腿外侧、小腿外侧直 至足部。
胆经主要穴位
风池穴
位于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 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肩井穴
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 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环跳穴
位于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 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 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
处。
胆经功能与主治
调节肝胆功能
胆经与肝胆相连,通过刺激胆 经可以调节肝胆功能,促进胆
汁分泌和排泄。
缓解头面部症状
胆经经过头面部,可以缓解头 痛、目痛、耳鸣等症状。
治疗下肢痿痹
胆经沿着下肢外侧循行,可以 治疗下肢痿痹、麻木等症状。
调畅情志
胆主决断,与人的情志活动密 切相关,通过刺激胆经可以调 畅情志,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连舌本散舌下
连舌本,散舌下。其胃部支脉 向上再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 ,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脾经主要穴位
隐白穴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02
太白穴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 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络要穴目录一、手太阴肺经 (1)肺经的要穴 (1)二、手阳明大肠经 (3)大肠经的要穴 (3)三、足阳明胃经 (5)胃经的要穴 (5)四、足太阴脾经 (7)脾经的要穴 (7)五、手少阴心经 (8)心经的要穴 (8)六、手太阳小肠经 (10)小肠经的要穴 (10)七、膀胱经 (12)膀胱经的要穴 (12)八、足少阴肾经 (14)肾经的要穴 (14)九、手厥阴心包经 (17)心包经的要穴 (17)十、手少阳三焦经 (19)三焦经的要穴 (19)十一、足少阳胆经 (21)胆经的要穴 (21)十二、足厥阴肝经 (23)肝经的要穴 (23)十三、揉穴的诀窍及说明 (24)十四、身体经络时间表 (24)十二条经络一、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1.中府穴胸骨中旁开六寸处。

中府指中气之府。

中气指脾肺之气。

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液横纹下三寸。

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点一墨点,手平行与地用头去触胳膊,胳膊上有黑点处即是天府穴。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因此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边上。

尺——暗指肾,泽——雨露,即是补肾的穴位,肺经属金,尺泽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肾,所以这指金生水。

肾虚会上实下虚,气都淤上边来了,揉此穴有降逆气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压、哮喘。

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肺经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汗不出或开热不出汗,可起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处感风寒引起的头疼,治落枕,头项寻列缺,即头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经渠穴桡骨头(桡骨茎突)凸起处外侧边缘。

侧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虚寒或肺热引起的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边外侧,穴位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较好。

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等。

8.鱼际穴手平伸像鱼肚子边际处。

属火穴。

治疗热性咳嗽、喘促、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即消化不好。

9.少商穴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指掐效果不佳,用三棱针点刺一滴血效果好。

二、手阳明大肠经1.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即皮肤和毫毛)如肺功能弱体内毒素就会在大肠经淤积。

脸上的痘疹、身上的湿疹,可用刮痧法把毒素刮出去。

2.大肠经属阳明经,即气血很旺的经络。

可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如手肿胀,按大肠经上痛点即可。

3.大肠经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用手敲大肠经小臂这段,如长期便秘的人这段会很敏感。

还有一种方法,即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即手腕至食指大拇指侧处)这一段大肠经。

大肠经的要穴1.商阳穴在食指大拇指侧处,要用指甲掐它,调节便秘。

2.合谷穴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三叉神经痛、面部拘挛),最有效治牙痛。

如何治温溜牙痛有效果:右侧牙痛掐右侧合谷穴,左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如想更有效果同时掐同侧的耳垂。

3.温溜穴郄穴治急症,补阳气的作用,体寒可用艾炙法,体内躁热可刮痧去火。

可治急性起痘。

4.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合穴治脏腑,有降血压的作用,可治皮肤病,还有通便效果。

5.肩髃(yú)穴肩髃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是最易受风寒的穴位,如五十肩、肩周炎,如内热型的人短期内是看不出来的,得了五十肩不容易治好,因为是积了几十所的风寒了,年青时预防方法:睡觉穿上短袖防止风寒进入。

6.迎香穴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三、足阳明胃经胃主消化,胃为后天之本。

面部气色不好,面部皮肤松驰、易长痘、脸色苍白、气血供应不上,都用胃经调整。

胃经的要穴1. 四白穴治眼袋、黑眼圈,是给眼部供血的。

美容捷径:提升胃经气血用敲打面部、脖子、上身、大腿、小腿外侧,提升气血按四白的效果才会好。

2. 天枢穴肚脐旁开二寸处。

治大肠功能不好,便秘、腹泻双向调节,治肠胃病,慢性结肠炎症。

3. 梁丘穴膝盖上二寸处。

郄穴治急性病症,治急性胃痛和妇科急性乳腺炎。

突然胃痛效果好,老胃病效果不明显。

4. 足三里穴在犊鼻穴(膝眼)下三寸,并旁开一寸处。

此穴是非常好的强壮穴,也是一个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人体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也是胃肠的消气穴(这里的消气是指肚胀,肚里有气,揉太冲穴是消肝胆之气)。

梁丘 下巨虚上巨虚5.上巨虚穴足三里下三横指处,治大肠方面的疾病。

大肠包括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6.下巨虚穴上巨墟穴下三横指处,治小肠方面的疾病,肚脐附近疼痛,慢性肠炎。

7.丰隆穴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寸处。

去除高血脂,也是一个化痰穴,化痰湿可去有形或无形之痰(即感觉有痰但吐不出来)。

四、足太阴脾经1.脾主运化,运化至全身各处。

帮助胃肠吸收、消化并将糟粕的东西排到大肠,将营养的物质吸收输送到血液。

2.脾主统血,如四肢冰凉,头晕、脚寒、手麻均于脾有关。

脾经的要穴1.隐白穴用艾炙法治疗例假血流不止。

治疗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有止血的疗效。

2.太白穴脾经的原穴。

通过脾来补肺,其健脾功效等同于山药薏米粥。

3.公孙穴从脚大拇指向脚后滑到骨头处,用大拇指内侧掐。

直接通心脏的穴,如吃的太多喘不上气,促进肠子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肚胀效果非常明显。

4.小腿内侧穴沿小腿内侧胫骨边缘揉脾经,对痛风有治疗作用。

5.血海穴掌向上浮在膝盖上,大拇指处。

男主气,妇主血,对出血症,贫血症,血淤症等血症有治疗作用。

五、手少阴心经解决情场方面的问题,心理、思虑、神志、睡眠、感情纠葛等。

是调解心理,安定神志的经络。

心经的要穴1.极泉穴液窝中点部位。

可调节心律,治疗两肋疼。

可探查心血管方面的问题,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至手指有电麻感为通畅。

预防心梗、心绞痛。

2.少海穴合穴治脏腑,在肘横纹边缘处。

心经属火,少海穴属水,水在五行中属肾,因此和肾相通。

治内腑,调节心脏,交通心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治夜里多梦,睡不踏实,睡眠浅问题。

3.灵道穴腕横纹上1.5寸处。

防治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平静心神,坐不住,上火。

4.阴郄穴腕横纹上0.5寸。

防治五心烦热,小便频数。

夜里睡不踏实,爱出汗,老想上厕所,尿不出多少,手脚心发热或出汗。

5.神门穴在腕横纹上,穴位比较深,用指节硌。

心经的原穴。

1)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睡前按神门就会有睡意袭来。

2)可增强胃动力,把心脏血导引供应到脾胃上去。

3)防止老年痴呆。

4)防晕车症,上车后肚子不舒服。

5)增强通便的力量。

6.少府穴握拳在小指指向的感情线上。

1)直接可调节心脏,主治先天性心脏疾病。

2)治疗阴道瘙痒,阴囊湿疹,去湿。

一切心经的湿热症、火症可通过少府穴来调节,如舌尖起泡,小便黄赤,心火不去。

3)防治暴音(即突然说不出话来,如暴音时间长了按此穴不明显),中风说不出话。

7.少冲穴小指内侧指甲旁,井穴治热症。

防治急症、发烧、癫狂症、昏厥症,常用三棱针刺一滴血效果好。

主要功能是去热。

六、手太阳小肠经治肩背、颈椎等关节肌肉痛,脸部、耳朵等五官病。

小肠经的要穴1.少泽穴治热症,用刺血方法效果好。

咽喉痛、发烧了、牙肿了点刺能缓解,按摩效果不明显。

2.后溪穴在手外侧用指推至小指根下骨凹陷处。

穴位深,先按再向上推至骨缝。

八脉交会穴。

1)可治后背的督脉上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痛病,督脉连大脑,包括神志方面的如经常恐惧、忧虑、神志不清或记忆力很差。

2)可治落枕、肩膀疼。

3.养老穴手在胸前放平,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摸到尺骨茎,手一转就能摸到凹陷处。

突治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4.支正穴腕横纹上五寸处。

络穴,心脏与小肠要表里。

以心脏为正,支正就是小肠通向心脏的穴位。

治疗人体的赘生物、瘊子、扁平疣、脂肪瘤,都是痰湿所结之物,气郁之症,按支正可从心脏吸收血液和能量冲击小肠经,增强消化去痰湿。

5.小海穴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指拔动发麻处。

合穴治本经的脏腑。

拔动小海穴手指发麻说明气血通畅。

不发麻即为心脏供血不足。

1)经常拔动小海穴可增强心脏的力量。

2)增强人体消化能力。

3)可去人体燥火,增加脾经。

如心急引起的牙痛,上火耳鸣、脸肿。

6.天宗穴后背肩甲凹陷处。

防治女性乳腺的问题,肩痛、心血管、肺部方面的疾病。

7.听宫穴耳平前一厘米处,一张口就凹陷处。

治耳部方面的疾病,耳聋、耳鸣、听力下降。

七、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后背主要是俞穴,俞即通道的意思,是五脏六腑和体表之间的通道,是脏腑的排毒通道。

膀胱经在督脉(脊柱)旁开1.5寸和3寸处。

膀胱经的要穴1. 睛明穴穴位深,向耳后方向有力揉按,防过力以伤眼。

使眼睛明亮,可预防近视和眼部疲劳。

2. 厥阴俞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纹痛、冠心病。

3. 肾俞是治疗腰痛的要穴。

4. 委中穴膝盖弯曲正中处。

腰背委中求,治疗腰酸背痛,腰肌劳损,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释放毒素。

5. 承山穴脚肚子边缘。

可治腰腿痛、痔疮。

常按可预防痔疮。

厥阴俞肾俞金门6.飞扬穴治疗慢性腰痛的要穴。

7.昆仑穴在外踝骨中外侧处。

治腰痛,可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治疗便秘,通常会产生便意。

8.申脉治疗胯骨两边腰痛效果好。

9.金门穴郄穴,是治疗急性腰扭伤和急性头痛的要穴。

10.至阴穴用艾炙起转胎的作用。

八、足少阴肾经1.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可后天补;2.肾主骨,人体骨骼方面的问题与肾有关,如缺钙;3.其华在发,头发长得好与肾经有关,肾之余为牙;4.肾开窍于耳,如听不见声音,耳鸣等;5.肾之府为腰(府——房子),如腰酸为肾虚。

肾经的要穴1.涌泉穴前脚掌凹陷处。

按戳引火下行,气血归于肾,气血就充足,气血在上易引血压高、哮喘(上实下虚);1)如何调节?按摩时穴位无力、无弹性,体质虚寒(怕冷脚经常凉的人)可用艾炙的方法引气血下来。

2)肾火旺,肾阴不足(怕热,睡觉脚爱放在外面)要多揉涌泉穴。

3)可降血压,无论何种体质大钟均可用金鸡独立法调整。

2.太溪穴位置:在脚内踝骨后缘凹陷当中。

肾经的原穴,是补肾的大穴,主起陪补。

1)补肾大穴,拔罐、按摩均可,双向调节,任何体质均可调节;2)如何判断肾虚?肾虚征兆有:脑袋发空,即肾气上了头;经常眼睛酸涩,没有血液上去;经常耳鸣,像蝉鸣或听不见声音,有耳聋的症状;牙齿开始松动了;女士来例假时牙痛。

3)可经常揉,如左侧腰痛,按左侧太溪,最好先在左侧腰痛处(膀胱经的肾俞穴)拔罐再揉太溪穴才有好的效果。

3.大钟穴在太溪穴下,是肾经的络穴,络膀胱经,本脏以外循经走向联络到的其它经上的问题都可治疗。

治疗慢性疾患。

可治失声症、咽喉痛。

4.复溜穴在太溪穴上。

1)治疗淤血症,如腿上静脉曲张(用热水泡脚后按复溜);2)可以通月经;3)肾经附近伤口如老长不好要按此穴;4)滋肾阴,治干咳、哮喘、喘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