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岳麓版选修3

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备课人毕晓黎

教学目标:

课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教学重点、难点: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图示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随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发动了一系列的局部战争。那么局部战争怎么会演变成全面的世界大战呢?

讲授新课:

一、全面战争爆发的原因: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

设问:到20世纪30年代,哪些国家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1922年意大利、1933年德国、1936年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后,30年代,这些国家纷纷开始侵略扩张,挑起战端。有哪些表现呢?

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10月意30万大军不宣而战,到1936年5月正式吞并。

设问:意大利为什么侵略埃塞俄比亚呢?

由于实力相对较弱和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意大利在欧洲扩张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出示地图)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要地,战略位臵十分重要。

意埃实力对比悬殊,意装备先进(图片),而埃的军队尚属于部落军(图片),但意仍采用了狂轰滥炸、施放毒气等灭绝人性的措施,大量使用毒气,致使埃塞俄比亚27.5万军民被毒气熏死,40余万无辜居民惨遭杀害,体现了法西斯组织反人类的特点。

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内战爆发—1939年共和国被颠覆

设问一:西班牙内战的双方是?初期内战的性质是?

佛朗哥叛军(德意扶植的西班牙法西斯势力)与人民阵线政府(西班牙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联合执政);西班牙人民反对本国法西斯势力的内战;

后来德意进行了公开的武装干涉:德国派往西班牙的“秃鹰军团”,主要是空军、坦克兵和技术兵种,意大利派往西班牙的是整师的“黑衫队员”,在1937年中最多时,人数达到约5万人。法西斯的部分外籍军团是由德国的“容克”飞机空运去的,随后大量的军队由德意战斗机护航乘船渡过海峡,大批武器装备、弹药源源不断供应叛军,德意的轰炸机对西班牙的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德意的正规军也在“志愿兵”名目掩盖下踏上西班牙本土。

设问二:德意为什么要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可略讲)

其主要原因是:(出示地图)

第一,西班牙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从意大利来说,能控制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海峡(和非洲只隔14~20公里宽),就扼住地中海西部通往大西洋的咽喉,这对于一心梦想要把地中海变为“意大利湖”的墨索里尼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

步骤。从德国来说,希特勒早在《我的奋斗》中就已经提出有朝一日要和法国“算总帐”的念头,法国始终被当作德国最主要的敌人,那么,控制西班牙这块战略要地就至关重要,在后来的对英法作战时,一来可以切断英法和它们在亚非殖民地之间的交通线;二来使法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地位。

第二,西班牙的战略物资丰富。第三,从政治上来说,人民阵线在西班牙的胜利,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恐共病”。德意就是要利用这一点,为其武装干涉披上反共的外衣,借以掩盖其真实意图,争取英法的支持和谅解。

另外德国还有意识地把西班牙战场作为它的“演兵场”,为未来发动大战作一次“彩排”。

设问三:德意的武装干涉对战争的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一场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芦沟桥事变。

4、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吞并奥地利,加强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为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德国的下一个目标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

5、三国轴心的形成:在对外扩张中,三国相互勾结,与1936年-1937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三国轴心,以反共产主义的名义结成同盟,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大战的危险愈加迫近。

(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许多国家人民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和斗争,打击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气焰。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特点是世界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如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松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共产党敌后配合。虽然失败,但是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成果是在1938年10月使战争由防御进入相持阶段。

2、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统一战线策略:苏联积极倡导建立集体安全并为之努力。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以阻止新的战争的爆发,得到了各国的响应。如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图片)埃塞俄比亚社会制度落后,国家实力相对弱小,但是在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领导下,人民同仇敌忾,后来又坚持游击战争。

面对强敌,塞拉西一世颁布总动员令,抵御意军的入侵。10月17日,埃塞俄比亚举行了持续四个小时的阅兵式。开赴前线的军人,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穿着整齐的军服,头戴挂着狮鬃毛的军帽,高唱战歌,在隆隆的战鼓声中,奔赴抗战的主战场。塞拉西一世在离前线不远的地方,建立指挥部,亲自指挥。有二十多万人从军战斗,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在城里、乡间到处可见武装起来的人民。孩子们在他们的肩头背起步枪,老年人把佩刀挂上了他们的右腰。他们在没有现代化武器的条件下,就利用标枪盾牌,有的在长枪上面涂上毒药,来抵抗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埃塞俄比亚人民提出“与其生为敌奴,不如死为埃鬼”的豪言壮语。他们相互激励,坚壁清野,埋粮塞井,使敌人陷入缺水断粮的困境。他们利用山区丛林有利地形,配合军队战斗,使意大利军队的坦克难以施展其威力。埃塞俄比亚军民为保卫每一寸土地而英勇战斗。战争进行了五个月,意军连遭失败,北部战线进展不到100千米,墨索里尼恼羞成怒,撤换了侵埃意军总司令。

4、西班牙的民族革命战争:人民阵线政府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战争,他们还得到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支持,即“国际纵队”。

国际纵队战士来自世界各地许多国家。誓词中说:“我自愿来到这里,如果需要,为了拯救西班牙的自由和全世界的自由,我将献出自己全部的直至最后一滴鲜血。”在意大利,当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匪徒残酷屠杀西班牙人民时,有3500名反法西斯战士奔赴西班牙前线和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他们当中有700名战士为西班牙人民革命献出生命。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在1936年曾为战斗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又来到中国。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也有一百多人参加了西班牙国际纵队。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同志曾向“国际纵队”中国支队赠送一面锦旗,题词是:“中西人民联合起来,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

设问: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是否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呢?

由于中、埃、西等国实力相对弱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又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因此在当时都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从而避免大战的爆发。

设问:哪些国家应该也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呢?西方大国。如英法美。

那么这些大国在大战爆发前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呢?

(三)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

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民主国家的绥靖政策。有哪些表现呢?

1、表现:

(1)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回顾国联调查团的行为,指出这是绥靖政策已经初现端倪。

(2)在意侵埃时:

英法:初期不干涉(为什么?避战),后来国联宣布侵略并制裁(又是为什么?迫于舆论压力),但制裁范围极其有限;

美国:通过“中立法案”,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美国的目的何在?避战,孤立主义思潮)

(3)在西班牙内战时:

英法:缔结《不干涉协议》,以不干涉内战的名义纵容侵略;

美国:修改“中立法案”,禁运范围扩大到发生内战的国家的交战双方。

(4)在德国扩张欧洲时:

a对奥地利被吞并不作任何反应;

b对捷克斯洛伐克制造了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

内容:背着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德意割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影响: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力削弱,濒临瓦解,后被全部吞并;对德国,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提高了个人权力和威望;对英法,削弱了英法的战略地位,为希特勒进攻创造了条件;对苏联,打击了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苏联对英法的信任度大大下降;对欧洲,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加速了大战的爆发,后果极其严重。总之,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2、原因及实质:那么,西方大国为什么要推行绥靖政策呢?

“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其意思是“安抚平定”,可到了现代,“绥靖”作为一种政策,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

英、法、美推行此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出示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维护和平主义意味着避免任何导致战争的政策。”如果“发生任何战争,不管我们胜败与否,都将是意味着我们所有一切的结束”1938年初,英国殖民大臣马〃麦克唐纳说道:“我们确实没有强大到足以冒进行战争的风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明智的退却和高明的外交来缩小正在冲着我们而来的危险”张伯伦说:“只要我们能够同德国人在谈判桌旁也坐下来,把他们所有的不满的要求一笔勾销,整个紧张局势就能大大缓和。”

材料二:英法要人表示,佛朗哥“比赤色分子有高贵得多的目标”,法国和和西班牙都受到布尔什维主义的威胁,“与德国和意大利共命运是有利的”。

根据材料分别归纳目的:①避战自保;②祸水东引

设问:关于绥靖政策的下列观点,你同意哪几种?请说明理由。

(1)绥靖政策是帝国主义的反苏反共政策。

(2)绥靖政策是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避战求和的政策。

(3)绥靖政策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

(4)绥靖政策是处于守势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政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可见绥靖政策就是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避战自保,并反苏反共的政策。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为了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政策。

3、影响:出示《不干涉协议》内容,分析它对西班牙内战的影响。

总之,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四)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

1、原因:(1)德国在欧洲的扩张和英法的绥靖政策使欧洲局势紧张;

(2)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频频向苏联示好;

(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使苏联联合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的希望渺茫。

在这三个原因之下,苏联从本国安全出发,与德国签订了条约:

2、表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签订,条约有效期十年。

这个条约使苏联赢得了一个时期的和平,有了备战时间,但是也使苏联在战争初期放松了警惕,导致损失惨重。最重要的是,德国免去两线作战之苦,为发动战争提供了便利条件。

因此,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也对大战的爆发起了推动作用。

总之,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英、法、美的纵容侵略、消极避战的绥靖政策,这是自私的;一种是共产国际的正确的政策策略和苏联及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的援助,这是积极的。法西斯是穷凶极恶的,但邪恶最终要在正义面前俯首称臣。可是由于这两种态度的分歧,使世界大战注定爆发,也注定了战争初期,反法西斯力量要遭受一些挫折。

二、大战的爆发和初级阶段:

1、德国闪袭波兰:播放视频片断,指出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是英法却坐视波兰灭亡,出现“奇怪战争”“静坐战争”,这是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但是很快,英法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遭到了德国的侵略,尝到了绥靖政策的恶果。

2、西线战事:

设问:大战爆发后,德国先后侵略了哪些国家?

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

重点讲述法国的沦陷和敦刻尔克大撤退,再就是不列颠空战。

法国的沦陷是长期执行绥靖政策的结果。而英法被侵略也标志着绥靖政策破产。英国主战派丘吉尔上台,领导英国人民英勇反击,使希特勒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小结:

板书设计:

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一、原因:

1、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2、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

4、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

二、爆发:

1、闪袭波兰:

2、西线战事: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 10课鸦片战争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 争试题含解析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 易中 鸦片战争1、23、4、7 战火再燃65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

2019-2020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1课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人们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撰了《四洲志》。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影响 (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问题思考 1.“中体西用”中的“体”“用”分别是什么含义? 提示“中体西用”中“体”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纲常名教;“用”指西方文化特别是科技文化。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提示说明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嫁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深化理解 辩证认识“中体西用”思想 (1)积极性:“中体西用”思想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 (2)局限性: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维新变法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概况 问题思考 材料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新全球史》 思考康有为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重新解释”? 提示康有为把古文经典斥为伪书,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导学案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三导学案 编号:2008LS008 使用时间:2010年5月10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导学案 【使用说明】 1、依据知识结构,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掌握记忆重点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勾画,作出记录,便于上课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法西斯国家结盟、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大战的爆发、大战初期阶段战况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一、绥靖政策的含义 一战后,西方大国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侵略采取的一种妥协、纵容的政策。 二、英法美为什么执行绥靖政策?有哪些主要表现?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原因:①英法“一战”后经济军事地位削弱,政治也动荡不安,在法西斯面前难以执行持续的政策 ②一战的残酷性使英法国内盛行“和平主义”思潮,美国国内也盛行“孤立主义”,使大国竭力想避免战争③ 英国国内政治成分复杂,部分人对德国有负罪感④ 资本主义大国对社会主义和弱小国家固有的仇视和篾视⑤ 希特勒“反共”假象的迷惑⑥ 英法美是“凡——华体系”的受益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大国极力维护此秩序 表现:①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英法控制的国联未做任何制裁,而是宣布东北“国际共管”②意大利侵略埃塞,英法迫于压力,制裁意大利,但未把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列入制裁之列,实际上是一种纵容③西班牙内战,德意支持叛军一方,英法宣布“不干涉”实际上是纵容德意④德国侵略捷克,英法德意签定“募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⑤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是绥靖政策的继续。 教训:大国为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国利益,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堂检测】 1、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 ) A 、 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的矛盾 B 、 英法德帝国主义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 、 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2、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最大的特点是( ) A 、 反殖民主义 B 、 反帝国主义 C 、 反霸权主义 D 、 反法西斯侵略 3、1936年,德日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根本意图是 A 、 反对共产主义 B 、 镇压无产阶级革命 C 、欺骗英法等国,准备发动战争 D 、 号召资本主义国家对抗苏联 4、法西斯国家勾结扩张的有利外部环境是( ) A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B 、苏联中立自保 C 、 局部反法西斯失败 D 、 共产国际的策略影响 5、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 A 、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斗争 B 、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 、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斗争 D 、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 6、1940、12 罗斯福发表“炉边讲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不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彻底投降才能与纳粹和平”。下面哪一国家的史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波兰 D 、 苏联 7、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 、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 C 、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 、赢得备战时机,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学后反思】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 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岳麓版

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 2、美国独立战争以弱胜强,通过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按时间先后,自编“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 2、运用问题讨论法,探讨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认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理解因果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较弱的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对欧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与1787年美国宪法。 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以及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 新课教学 一、来克星顿的枪声 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和北美人民的反抗。(让学生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即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4月) 二、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1、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2、华盛顿整编大陆军 三、《独立宣言》 时间:1776年7月4日。

内容: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说明:《独立宣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 1、初期失利和萨拉托加大捷 2、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3、美英和约: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 提问: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会分析战争初期英美双方力量对比,认识到美方处于不利地位,让学生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归纳总结: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华盛顿的个人作用;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支持等。 4、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五、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1、1787年美国宪法 宪法规定美国由各州组成联邦制国家。 2、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小结巩固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制盘剥,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激起他们民族意识的觉醒,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艰苦斗争,最终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同时也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此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宪法,成立了确立了联邦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稳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以后美国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

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 ②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 ②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门户 ①《南京条约》签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带答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知道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 3、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 二、【重难点】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原因,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起义 难点:分析殖民地人民反抗的作用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2-5,用笔划出关键词) 1、找找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2、概括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时间、背景、人物、过程等) 3、找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史实(背景、时间、代表、积极意义等)?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历史上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五、【当堂训练】 1.“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这有可能是哪位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的出征誓言(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哥伦布 D.华盛顿 2.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由封建王公领导 C.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3.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杯赛的冠名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华盛顿 B.克莱武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 4.古印度是人类历史上古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新航路

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把它作为征服对象。到19世纪中期控制了印度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5.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 A.要把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要向印度输入鸦片 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 6.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的是( ) A.土兵 B.农民 C.封建王公贵族 D.印度皇帝 7.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她是( ) A.圣马丁 B.尼赫鲁 C.章西女王 D.释迦牟尼 8.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人物事迹评价 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②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的解放者” ③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中外历史上,面对殖民侵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下列中外民族英雄中,为国献身的是( )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邓世昌④章西女王⑤玻利瓦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①玻利瓦尔②章西女王③华盛顿④林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鸦片战争知识点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鸦片大量输入的危害: ①白银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了农民负担。③导致清政的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④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2道光帝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命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3、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广州虎门,林则徐。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 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在位皇帝:道光皇帝 5.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1841年1月占领香港岛,1842年 6.月英舰开抵南京,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7.民族英雄:关天培,陈化成等战死,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8.1842年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9.《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影响和危害 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 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侵犯了贸易主 权。 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 例 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 须经过双方协议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0.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1.美国法国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2.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 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3.鸦片战争中国失败:(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 义制度;具体原因包括清政府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经济落后,旧式的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大炮,所以,战争终以中国的 失败结束。(2)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学案

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课程标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 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意大利不宣而战,入侵埃塞俄比亚。________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2.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来,德、意直接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转变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______________。1939年,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37年,日本又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________。 4.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扩张。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吞并了____________。 5.德、意、日结成同盟。德、意、日三国于1936~1937年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轴心,以反共产主义的名义结成同盟,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使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愈加迫近。 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 2.共产国际七大: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就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具体实践。 3.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战:顽强抗击入侵的意军,沦陷后继续坚持____________。 4.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____________”奔赴西班牙作战。 三、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 1.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1)含义:对法西斯侵略行为采取姑息纵容政策。 (2)表现 ①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②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不包括禁运________等战略物资。 ③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发起27个国家缔结《______________》,以不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名义,纵容法西斯扩张。 ④绥靖政策的顶峰——______________: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导致了西方大国与苏联的互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美国推行“中立法案” (1)原因:处于孤立主义思潮中的美国,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2)制定和修改:1935年制定“____________”,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家。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修改“中立法案”,把禁运的范围扩大到发生内战的国家的交战双方。 四、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1.苏德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0、《美国独立战争》说课稿

《美国独立战争》说课稿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适用于九年级学生。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美国独立运动,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从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看,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 2、世界历史是由国别史构成的,美国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本课的学习,是学习美国史及学好世界史的基础。 3、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发展中美友好关系对中国至关重要,而中美关系的走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局势。熟悉美国的历史,读懂美国人的内心,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把握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美国自建国到现在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的中国,却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差距甚大。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九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 要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评价华盛顿等问题就必须了解以下基础知识:英属北美殖民建立;美利坚民族形成;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特点;独立战争的原因、进程;《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建立。 2、思想教育目标: ①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地区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新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通过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宪法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但又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3、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比较《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及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通过例举华盛顿的重大活动,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评价华盛顿2.难点分析:体会《独立宣言》所反映的民主思想,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二、说方法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学手段上:采用图示教学法,注意选用课本中插图、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美国独立战争重要战役的经过,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高中历史第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课件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0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3 一、选择题 1.西班牙内战时,英国与法国实行的“不干涉”政策实际上是纵容侵略政策,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客观上限制了苏联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进行援助 B.直接支持佛朗哥叛军 C.直接支持德意公开干涉西班牙 D.客观上限制了西班牙共和国取得武器援助 【解析】本题考查“不干涉”的含义。该政策是指不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援助。而当时力量对比上西班牙法西斯力量占上风,且法西斯力量可以从德意获得武器援助,故实际上起到了纵容侵略的作用,客观上限制了西班牙共和国从英法美获得武器援助。 【答案】 D 2.共产国际“七大”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在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时召开 B.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 C.提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号召 D.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能力。1935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来阻止新的战争的爆发。 【答案】 C 3.希特勒说:“从德国方面看,佛朗哥的百分之百的胜利并非令人称心如意。我们对继续战争和保持地中海的紧张局势更感兴趣。”这说明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帮助佛朗哥建立法西斯专政 B.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 C.用战争威吓英法 D.保持德国在地中海的战略优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材料中“我们对继续战争和保持地中海的紧张局势更感兴趣”说明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 【答案】 B 4.右面为名为“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狗”的漫画。漫画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这幅漫画讽刺了( ) A.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B.西班牙内战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苏联的中立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判断历史本质的能力。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西班牙内战是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局部战争,排除A、B;面对德意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英法采取了绥靖政策,这使得德意的侵略气焰日渐嚣张。故C符合题意。德国利用苏联与英法的互不信任,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D。故答案为C。

2018-2019版高一历史讲义岳麓版必修1第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10课含答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知识点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背景 (1)国内 ①政治: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 (2)国际: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过程 (1)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特点: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知识点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颁布: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2.内容 (1)立法权由参议院及众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议会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可在参议院同意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可任命文武官员,但内阁对议会负责。

3.巩固 (1)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在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 (3)议会对1875年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4.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知识点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背景 (1)14世纪以来,德意志陷入封建割据状态。 (2)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产生极大的震撼。 (3)爱国人士要求统一,一些邦国推行联邦制立宪改革。 (4)19世纪中期,普鲁士颁布宪法,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 2.过程: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3.确立 (1)标志: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 (2)宪法内容 ①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②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③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 ④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首相之下不设立各部。 ⑤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3)评价: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4.影响 (1)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消极: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并最终把德国拖进了一战的灾难。 [图解历史] 法兰西共和之路

教案及教学分析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兴起、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4月14日,在没有任何国际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所谓叙利亚政府的化学武器基地进行了轰炸。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就一份“谴责美国以及盟国对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草案进行表决。安理会15个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中,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玻利维亚投了赞成票。 大部分国家迫于美国的淫威,是不敢强出头的,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玻利维亚。玻利维亚投谴责美国的赞成票,就是拉美国家反美霸权主义的一次缩影,更是以玻利瓦尔为代表的拉美反殖独立民族精神的传承。那么,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建立与“解放者”玻利瓦尔有何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1.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因——殖民统治与掠夺 (1)教师简述:政治版图——“拉丁美洲”的由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掠夺的概况,指出拉美地区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 (2)图解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源(内因)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殖民统治与掠夺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内因)。 2.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外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归纳: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 目标导学二:概述拉美独立运动反殖斗争史实 1.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独立运动的时空状况。 提示:①独立运动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它分为南美洲北部战场和南美洲南部战场;②运动主力: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③时间起止:19世纪初至19世纪20年代末;④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项目反殖斗争史实史料实证情感体验 北部地区史实1: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 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措施深得人心,鼓舞 士气 以人为本,体现 人权与民主思想史实2: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 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 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克难奋进、英勇 无畏 史实3: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 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 和国” 建立美洲各国联盟、 团结联合斗争 高瞻远瞩、着眼 未来 史实4:玻利瓦尔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 南美州的独立运动 继续斗争、完全胜利 斗争到底、不居 功守成 南部地区史实5: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 的独立运动。(教师可链接圣马丁与玻利瓦尔 瓜亚基尔会议后隐退史料) 团结协作、联合作战 不迷恋权位名 利,急流勇退的 无私奉献精神 评价由于功勋卓著,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推断出“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同时依据史实,帮助学生构建“历史价值观”,升华历史情感。 3.拓展延伸:在阅读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反殖民斗争事迹的基础上,讨论总结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战争的正义性;(2)有利的国际条件——美法革命的客观支持;(3)有一批杰出领袖:海地的杜桑·卢维杜尔、墨西哥的伊达尔哥、南美洲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4)革命措施正确,如玻利瓦尔建立根据地、解放奴隶、许诺战后分给士兵土地等;(5)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如海地支持玻利瓦尔;(6)参战将士英勇奋斗、吃苦耐劳、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 目标导学三: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探讨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 2.教师在学生阅读和回答基础上,展示下图归纳总结原因。

岳麓版历史选修3《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word教案

第10课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 导言: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理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那么英法美的领导人在20世纪30年代到底是怎么做的?战争为什么不能避免,而从局部的战争走向了全面战争的深渊?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 思考: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是如何对外扩张的?其结果如何? 由于当时世界战略格局和力量对比等因素,德意日不可能一下就挑起世界大战,而是分别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发动一系列的局部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挑起侵占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地处战略位置,而且自然资源丰富,从而早已成为了意大利的侵略对象。),1936年德意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3月,德国侵吞捷克斯洛伐克。 1.1935年意大利挑起侵占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地处战略位置,而且自然资源丰富,从而早已成为了意大利的侵略对象。 2.1936年德意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从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想想德意法西斯为什么要侵占西班牙?导致了什么影响? (1)原因: 1.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2.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 3.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 (2)影响: 1.西班牙内战(民主革命)演变成为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2.导致了西班牙人民阵线共和国的颠覆 西班牙人民阵线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 《格尔尼卡》:1937年,德国空军对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进行野蛮轰炸,大量平民伤亡。画家毕加索义愤填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名画《格尔尼卡》,用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一个德国法西斯分子看过后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画家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3、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1.原因:与英美法矛盾日益加深,为了维护共同利益 2.旗号: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 3.过程: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937年三国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 如何体会《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实质? 4.性质:法西斯军事侵略同盟 5.影响: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世界局势更加紧张,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越加迫近。 问题探究: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给当时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纷纷得逞,一方面壮大了法西斯的实力,另外一方面助长了其侵略的气焰,从而使世界大战的危险越加迫近。另外,广大的被侵略地区的人民早于二战爆发就已遭受法西斯的蹂躏,灾难深重。 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思考提纲]面对法西斯的侵略,各国人民是如何抗击的?有何结果?共产国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哪些杰出贡献? (一)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 共产国际“七大”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中国为例,谈谈它的意义。 1.背景: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2.目的:更好地领导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3.核心内容: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第10课鸦片战争的知识点

鸦片战争的知结构 时间:1840.6—1842.8 国内外背景 方面中国英国 经济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政治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立宪制 思想儒家思想、反封建民主思想启蒙思想 军事军备废弛船坚炮利 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疯狂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重要原因: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政府腐败落后,危机四伏 直接原因:中英围绕鸦片走私矛盾日趋尖锐 ①英国对华走私毒品的目的:扭转中英正常贸易的逆差局面 ②鸦片走私的危害:严重危害清朝统治;摧残了人们身体;污 辱了人们人格 借口:林则徐禁烟运动 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广州珠江口 厦门 定海 天津白河口 (2)第二阶段: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广州厦门定海南京 战争结果——《南京条约》签订: 时间:1842.8 内容;割地香港岛---------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 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开了列强侵华勒索赔款的恶例

五口通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关税须协定---破坏中国关税贸易主权, 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与发展并存)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也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战争反思—我们为何这么弱不禁风(中国战败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主观原因:① 统治集团战和不定组织不力——重要原因 ② 大批将领畏敌惧战,不敢发动依靠民众——直接原因 ③ 经济技术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补充:1、《南京条约》附件----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时间:1843 内容:英国获得了 ①领事裁判权—破环中国司法主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的特权。 补充:2、中美《望厦条约》 时间:1844 内容:享受南京条约除没有割地赔款外特权 美国人在五口自行租地建屋,设立医院、教堂等 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危害:破坏我国的邻海主权,便利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 补充:3、中法《黄埔条约》 时间:1844 内容:享受南京条约除没有割地赔款外特权 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危害:便利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1860 参加国家:英法美俄四国 原因:根本: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大发展,为了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 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 新课学习 一、虎门销烟 国内: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 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 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 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走私 英国为扭转对华正常贸易逆差,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岳麓版选修3 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备课人毕晓黎 教学目标: 课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教学重点、难点: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图示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随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发动了一系列的局部战争。那么局部战争怎么会演变成全面的世界大战呢? 讲授新课: 一、全面战争爆发的原因: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 设问:到20世纪30年代,哪些国家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1922年意大利、1933年德国、1936年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后,30年代,这些国家纷纷开始侵略扩张,挑起战端。有哪些表现呢? 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10月意30万大军不宣而战,到1936年5月正式吞并。 设问:意大利为什么侵略埃塞俄比亚呢? 由于实力相对较弱和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意大利在欧洲扩张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出示地图)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要地,战略位臵十分重要。 意埃实力对比悬殊,意装备先进(图片),而埃的军队尚属于部落军(图片),但意仍采用了狂轰滥炸、施放毒气等灭绝人性的措施,大量使用毒气,致使埃塞俄比亚27.5万军民被毒气熏死,40余万无辜居民惨遭杀害,体现了法西斯组织反人类的特点。 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内战爆发—1939年共和国被颠覆 设问一:西班牙内战的双方是?初期内战的性质是? 佛朗哥叛军(德意扶植的西班牙法西斯势力)与人民阵线政府(西班牙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联合执政);西班牙人民反对本国法西斯势力的内战; 后来德意进行了公开的武装干涉:德国派往西班牙的“秃鹰军团”,主要是空军、坦克兵和技术兵种,意大利派往西班牙的是整师的“黑衫队员”,在1937年中最多时,人数达到约5万人。法西斯的部分外籍军团是由德国的“容克”飞机空运去的,随后大量的军队由德意战斗机护航乘船渡过海峡,大批武器装备、弹药源源不断供应叛军,德意的轰炸机对西班牙的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德意的正规军也在“志愿兵”名目掩盖下踏上西班牙本土。 设问二:德意为什么要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可略讲) 其主要原因是:(出示地图) 第一,西班牙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从意大利来说,能控制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海峡(和非洲只隔14~20公里宽),就扼住地中海西部通往大西洋的咽喉,这对于一心梦想要把地中海变为“意大利湖”的墨索里尼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2019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八国联军 答案B 2.下图是江政启《漫画中国史》中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沿海 B.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无理要求 C.鸦片战争是由英、法、美等共同发起的 D.《南京条约》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答案B 3.(2019·河南洛阳模拟)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答案C 4.(2019·山西怀仁期末)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这里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B.外国商品滞销 C.清政府不听话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中国 答案B 5.(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模拟)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 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 答案B 6.(2019·河南洛阳模拟)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D.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答案C 7.(2019·山东邹城高一期中)下列属于鸦片战争后所签《南京条约》内容的有() A.英人华民交涉诉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D.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答案B 8.(2019·山西太原高一期中)“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B.军事技术的落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