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古文今译六字法,系指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最基本、最常用的6种方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和意译法。
可概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
实战心得下面试分别举例说明:一、对译法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如:“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删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有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例如:《曹刿论战》中:齐师伐我。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也要作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
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
如:“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作补充。
译文则为:“(曹刿)问(庄公):‘凭借什么作战’”反之,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
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应删去。
如: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夫,发语词;也,表判断的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者,起提顿作用。
也,表判断的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三、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例如:①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陆离”是修饰“长铗”的,“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四、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这叫保留法。
如: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文言文好多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直译法,即逐字逐句翻译,力求忠实原文。
此法适用于字词简单、句式结构相似的文言文。
如: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二、意译法意译法,即根据原文意思进行翻译,不求字字对应。
此法适用于句式复杂、意境深远、难以直译的文言文。
如: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意译:山不一定要很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气。
三、增译法增译法,即在翻译时添加一些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使译文更加流畅易懂。
如: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增译: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思绪。
四、减译法减译法,即在翻译时省略一些古文中常见的虚词、重复的词语等,使译文更加简洁。
如:原文:朝三暮四,愚公移山。
减译:朝三暮四,愚公移山。
五、换译法换译法,即将古文中生僻的词语、成语等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成语替换。
如:原文:君子之交淡如水。
换译: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像水一样淡泊。
六、分译法分译法,即将长句或复杂句式拆分成若干短句,使译文更加清晰。
如:原文: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分译:天地最大的德性是生养万物,圣人的最大宝藏是地位。
七、合译法合译法,即将若干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使译文更加紧凑。
如: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合译:通过温习旧知识,获得新的认识,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准确、流畅、生动的效果。
然而,无论何种方法,都应以忠实原文为前提,力求让现代读者领略古文之美。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要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要点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及译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严复认为“信、达、雅”是衡量好的外文翻译的标准,一般也都把它借用来作为文言文好的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要求译文既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就中学生说,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
但前两点是应该做到的,否则不能说是好译文。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26个文言虚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
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二、翻译的总原则: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翻译方法。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
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1.直译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我不能早用你,现在国家危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此例的译文和原文的句法结构基本相当,词序基本相同,用词也大致是一对一的关系,可以算是一种直译的方法。
2、意译《张衡传》中“衡下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几句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如果照字面直译就是“下了车子”“看事情”“乞求骨骼”,它们根本表达不出原文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灵活处理,意译为“一到任”“到职工作”“辞职告老还乡”。
文言文翻译五字诀
加完整。如解释《 伯牙绝弦》 中“ 志在高山” 、 “ 志在流水” 的
句子时, 好 多学生 就补 上 了“ 伯牙 弹琴 的 时候 ” 。再 如 , 解释
其 实 ,此 法 是 解释 文 言 文 、解 释词 语 最 常 用 的方 法 。
“ 使 弈秋 诲 二人 弈 ” 即“ 让弈 秋 教 两个 人 下 棋 ” 之 意 。“ 孔 君
生 : 夫 子先 生 , 望 乞明 示 。
带 ,齐 鲁 在 山东 一 带 …… 这反 映 了语 文 的学 习离 不 开 历
史、 地理 等学 科 的 “ 大 语文观 ” 。
三、 调—— 调换 原有 句 式 。 更加 符合 语 言 习惯 文 言 文 中有 宾 语 前 置 、 定语后置等倒装句 , 在 理 解 的 时候 , 宜调 换 它们 的 词 序 , 使 语 言 更流 畅 。如 “ 惟 弈 秋之 为
中, 教 师 要 引 导 学 生 充 分 利用 工 具书 和 注 释 , 弄 懂 关 键 词 的含义, 尤 其是 要 让学 生 初 步 感知 文 言 虚词 、 代 词 的意 思 ,
如“ 之” 、 “ 其” 、 “ 而” 等 重点 字词 。唯有如 此 , 日积月 累 , 学 生
此外 , 对 文 本 进 行适 当 的补 充 , 也能 够 让 学 生 对 文 本
方 能养 成 钻研 的好 习惯 , 从而 自得 其法 , 自读 自悟 。 二、 搬 —— 照搬原 文 的 字词
文 言 文 中有 大 量 的 地 名 、 人名 、 国名 、 动植物名等 , 学
有更 全面 的认 识 。如《 两 小儿 辩 曰》 的教学 片段 : 儿 日: “日初 出沧 沧 凉 凉 , 及 其 日中如探 汤 , 此 不 为
语文 ・ 科研视窗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最新修正版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从考查内容上看,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认真推敲语句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坚持直译为主但绝不忽略意译的原则。
另外还要认真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保证翻译的内容在语法上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小学语文【文言文】文言文翻译的小妙招
【文言文】文言文翻译的小妙招唤醒智慧作品:《世说新语》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作者: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喜爱文学,好与文学之士交游,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
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华决裂?管、华决裂?正确翻译三原则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
“信”,就是忠于原文的内容;“达”,就是行文要通畅;“雅”,就是语言要规范,翻译的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并力求保持原文的风格。
流畅翻译五字诀一、留。
就是保留。
1.保留国号、帝号、年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
2.保留文言文中一部分沿用至今的实词。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精卫填海》二、删。
文言文有些词,删去后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可以删略。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三、换。
就是替换。
1.把文言文的某些词,换成与它相当的现代汉语的某些词。
吾闻而愈悲。
吾我闻听到愈更加悲悲痛2.用本字换通假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说:“说”通(同)“悦”,愉悦。
3.用适当词语换古文中的虚数。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十二很多卷四、补。
就是增补。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变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必细察其纹理”细:细心。
察:观察。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问曰:“谁?”鬼曰:“鬼也。
”3.补出量词。
五、调。
指调整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使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1.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女娃游于东海。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调整互文见义的语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译作: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韵文讲究精练,这是互文修辞的特点。
流畅翻译五字诀管宁割席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把它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看到了管宁的神色又扔了它。
中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翻译五字诀
中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翻译五字诀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文言文部分往往是让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
其中,文言文翻译更是重点和难点。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诀——“留、删、换、调、补”,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中考中轻松应对文言文翻译题。
一、留“留”,就是保留。
在文言文翻译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比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在翻译时都直接保留。
再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胜”“阳城”“涉”在翻译时也予以保留。
保留这些词汇,不仅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能让译文更符合古代的语境。
二、删“删”,即删除。
指的是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不译,翻译时应删掉。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翻译时可删去。
“而或长烟一空”中的“而”,表承接,可不译,删除后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通过删除这些虚词,能让译文更加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繁琐。
三、换“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例如,“吾、余、予”等表示“我”,要换成“我”;“尔、汝”等表示“你”,要换成“你”。
“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翻译时要换成“跑”;“汤”在古代指“热水”,要换成“热水”。
还有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也要进行相应的替换。
比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
通过合理的替换,能让译文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调“调”,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比如,“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应调整为“有何陋”,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谓倒装句,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
“马之千里者”是定语后置句,应调整为“千里之马”,意思是“日行千里的马”。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最新)
本网整理了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希望同学们把握好五步法,勤加练习。
更多资讯敬请及时关注本网站。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文言文翻译题,赋分值高而得分率低。
考生翻译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等错误倾向,其实,翻译当中有一条主线,即什么词需要翻译以及如何翻译。
如果沿着这条主线思考,分“五步”进行精细到位的翻译,就能突破文言文翻译这个难关。
第一步:左顾右盼,通句意准确翻译句中重要词语的前提是“通句意”。
“通句意”,即大体通晓要求翻译语句的意义;“左顾右盼”是“通句意”的具体方法,即根据“句不离段”的原则,将句子置于段中,根据语境把握句意,包括人物、事件,句内、句外的各种关系等。
例: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2高考新课标卷)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岁旱。
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错误译文:萧燧说:“东西在不同的地区,不应该给(东西),但是(你们)怎么可以坐视不问,还用过去的治理方法呢?”【解析】从译文可以看出,考生没有“通句意”,就生拉硬扯地翻译,深层原因则是不懂“左顾右盼”之法。
根据上文的“严州”“婺州”“浙西常平司”等,可以判断出“东”指婺州,“西”指严州,根据上文(萧燧)先“出知严州”,再“移知婺州”,可知“旧治”即指原管辖地区(严州)。
通过此番“左顾右盼”,联系“岁旱”“移粟”等处,粗通句意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正确译文: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第二步:查找标志,识句式“识句式”,即认识古今不同的句式,并在翻译时进行恰当的转换。
“识句式”的重要方面是查找标志。
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方法绝对是关键。
掌握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这些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我们在了解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时候,对下面这些方法一定要认真掌握。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要点: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
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
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
《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换: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
”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
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如《核舟记》:“石青糁之。
”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意: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
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训练
该换不换,不明文意
• • • •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出和不同寻常的情况。 防备其他的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发生)。 A:“出入”作为偏义复词,应解释为“进 入” 删掉“出”的意思。 • B:“非常”作为古今词,要把古语换成今 语;但是“非常”的古义有三种: • a不同寻常的情况; • b不合常规; • c意外或突如其来的(这里应采用第三个)
•换
• 翻译时,把古语换成今语。如: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以及大量存在的实词、虚词的 一词多义现象; • 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 • 含有修辞格的词语。
翻译存在的问题
该补不补,语意错误
• 例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 • 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 作士气,第二次就衰弱了,第三次就 枯竭了。
• 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 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 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该调不调,不合规范
• 例2:以其无礼于晋 • 因为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对于晋国。 • 因为郑国对于晋国没有以礼相待。
• 例3:
•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一个人起义就毁坏了七座宗庙。
• 一个人起义就毁坏了天子的宗庙。
• 定语后置:
• 5、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
• 宾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置:
• 7、大王来何操/而今安在哉/籍何以至此/吾谁与归? •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结: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翻译法(一)翻译文言文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一般做到“信”、“达”即可。
(二)文言文翻译五字法: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时间名词等,可照录不翻译。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3、删古文中有的虚词现在已不用,不译也不影响表达,可删。
例发语词“夫”,相当于顿号的“之”等。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
5、调古汉语的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须调整词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文言文阅读方法首先,内心不要怕,要有信心去战胜这一困难,文言文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有好方法,是能够学好它的。
然后在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下,多多强化训练。
因为文言文同现代文是有很多区别的。
特别在理解句子意思上要去努力搞通意思。
(1)注释研读法。
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
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
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
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
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五字诀(公开课)
• 文言文翻译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 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 后自归。”冲於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 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 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 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 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 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 原文: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 “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 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 哀我乎?” 译文: 庄子到齐国去,看见乞丐便对他表示同情.乞丐跟 着他并乞讨食物,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 物了啊!”乞丐叹息道:“我看从我这里经过的人 多了,却没有同情我的.同情我的只有先生您了,假 使先生不是没吃饭(或者说,假使先生吃饱了 饭),还会同情我吗?”
•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 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 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译文: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 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 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 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 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 生养我的人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 叔。”鲍叔推荐管仲做了官,却情愿让自己官居 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 叔能够识别人才。
原因: 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可作为评分的关键得分点。
点拨: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意识。
二、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信”:忠于原文,再现原意; “达”:通顺畅达,表达明确; “雅”:文句生动、优美。 三、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 “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 意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 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
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复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五种方法。
【增补法】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
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
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
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
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留借法】“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
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
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文言文翻译六方法
文言文,古人之言,载道载史,传情传意。
然时代变迁,语言亦变,今人读之,多有隔阂。
故而,翻译文言文成为一门艺术,亦是一门学问。
以下六法,可助学者在翻译文言文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一、直译法直译法,即以现代汉语直接翻译文言文,力求字字落实,不增不减。
此法适用于文意清晰、词句明确之文言文。
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译为:“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此法虽简明,但易失原文之韵味。
二、意译法意译法,即在直译的基础上,根据文意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使译文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此法适用于文意含蓄、词句繁复之文言文。
如《庄子·逍遥游》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意译为:“大鹏鸟一旦乘风而起,便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法虽能传达原文之意,但可能失去原文的修辞效果。
三、注释法注释法,即在翻译文言文时,对一些生僻字词、地名、人名等进行注释,以便读者理解。
此法适用于古文注释较为匮乏的文言文。
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力拔山兮气盖世。
”注释为:“力能拔山,气盖一时。
”此法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但注释过多可能影响译文的流畅性。
四、比较法比较法,即通过对比原文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找出差异,从而进行翻译。
此法适用于原文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差异较大的文言文。
如《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比较现代汉语表达,可译为:“雎鸠叫声关关,栖息在河中的沙洲上。
”此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五、综合法综合法,即在翻译文言文时,结合直译、意译、注释、比较等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此法适用于文言文较为复杂的情况。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可综合直译、意译和注释,译为:“当年我出征时,杨柳依依;如今我归来,雨雪纷飞。
”此法能兼顾原文韵味和现代汉语表达,使译文更加生动。
六、情境法情境法,即在翻译文言文时,根据原文的背景、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译文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文言文翻译方法口诀
文言者,古人之言也,简练而意深。
欲解其意,非翻译不可。
翻译之道,繁复而微妙,然有口诀,可助学者一臂之力。
兹录《文言文翻译方法口诀》如下:一、字字推敲,意译为宗。
翻译文言,首重字义,一字一句,皆须推敲。
意译为主,直译为辅,使文意通顺,不失原意。
二、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翻译文言,须将词置于句中,句置于篇中,前后连贯,方显文意。
不可断章取义,孤立解读。
三、词性辨析,句式识破。
文言文词性变化多端,句式亦复杂。
翻译时,需辨析词性,识破句式,准确翻译。
四、虚词翻译,注意语境。
文言文虚词丰富,翻译时需注意语境,虚词用法多样,不可一概而论。
依语境而定,方为上策。
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直译词义,使文意明确。
意译,即意会文意,使文意流畅。
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两者相辅相成。
六、增删润色,保持文风。
翻译文言,有时需增删润色,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同时,保持原文文风,使译文更具可读性。
七、注重音韵,保持节奏。
文言文讲究音韵,翻译时注意音韵搭配,保持原文节奏。
使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具美感。
八、典故引用,注重考据。
文言文中典故繁多,翻译时需注重考据,确保典故准确无误。
同时,可适当引用典故,丰富译文内涵。
九、成语翻译,注意搭配。
文言文中成语丰富,翻译时需注意搭配,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同时,保留成语原意,使译文更具韵味。
十、文化差异,注意传达。
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需注意传达。
尽量使译文符合原文文化背景,避免误解。
《文言文翻译方法口诀》共十句,简明扼要,便于记忆。
学者若能熟记并运用,定能在翻译文言文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以下为具体口诀:1. 字字推敲,意译为宗。
2.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 词性辨析,句式识破。
4. 虚词翻译,注意语境。
5.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6. 增删润色,保持文风。
7. 注重音韵,保持节奏。
8. 典故引用,注重考据。
9. 成语翻译,注意搭配。
10. 文化差异,注意传达。
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翻译(一):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全昌波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原则、方法。
2、运用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进行文言文翻译。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与内容:下面我们以高中教材课文片断为范例,一起来学习理解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文言文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忠实、通顺、美好)。
▲信,即“忠信、忠实”,对于文言词语的解释、翻译要正确无误,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注意通假字,注意偏义复词,注意一词多义,最忌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文言文词语的释译要做到“信”,一是要根据语境加以推敲,使词语的解释恰切入理;二是多查阅古汉语字典、词典,寻求释译的依据。
信的要求是考试起码要求,平时在做题时要注意“采分字词”。
▲达,即“通顺、流畅”,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做到文从字顺。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把简要的语句中省略的字眼补出来,而后译。
二是要把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介词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使之翻译起来“顺溜”。
三、对于某些文言语句的翻译须用“被字句”、“把字眼”来译。
达的要求是考试的另一要求,平时我们做题后,要读一下自己译出来的句子,看是不是病句,句子通了没有。
首先要力求自己译的没有错别字,没有语病。
▲雅,即“优雅、美好”,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富有文采,要译出原作的意蕴美质。
这也是文言文翻译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
文言文翻译既要做到“信”,“达”,又要保持原文的文辞美,音韵美,即做到“雅”。
例文: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此九德。
《谏太宗十思疏》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八字: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亡妻冯孺人行述朱彝尊孺人姓冯氏,讳福贞,字海媛,世居嘉兴练浦之阳。
考讳镇鼎,归安县儒学教谕。
教谕君为学官,弟子有名,交渐广,徙碧漪坊,去先太傅文恪公第近止百步。
教谕君年过四十无子,生孺人,特珍爱之。
五龄,延塾师陈翁,授《毛诗》《孝经》。
有费姥者,往来教谕君家。
见孺人聪慧,为先妣唐孺人述之,唐孺人属姥为妁。
是夕,教谕君梦文恪公衣衮造其门,遂以孺人许彝尊为配。
寒家自文恪公以宰辅归里,墓田外无半亩之产。
至本生考安度先生,家计愈窘,岁饥,恒乏食,行媒既通,力不能纳币①。
彝尊年十七,为赘婿于冯氏之宅。
遭乱,两家各去其居,安度先生播迁塘桥之北。
彝尊既昏,孺人赞予往侍养。
教谕君以田二十亩持券付孺人,孺人语予曰:“割父之田以奉翁,非力养矣。
”辞不受,挈其女至塘桥,鬻所有金条脱,治饔膳。
隘不能容,遂赁梅里道南茅亭之居,迎先生至里。
予年二十,即以诗古文辞见知于江左之耆儒遗老。
时四方知名士往来于禾者,辄造梅里,孺人治酒肴必丰,虽夜分区画立办。
宾客过者,谈宴极欢,或淹留旬日方去。
花钿无多,尽付质库,昼夜纺绩以赎。
客至,复质,如是以为常。
岁癸卯,予客永嘉。
其冬,安度先生病革,家无斗储,孺人邀予姊妹同视汤药。
予归未旬日,而安度先生弃世。
孺人哀毁,治丧事靡不中礼。
既而予游大同,转客太原,入于京师,复留济南。
孺人力持门户,延经师于家诲昆田,必具酒肉,操作愈勤。
夜率二女治机绞不辍,坐昆田于纺车之旁,执卷于灯背,令就火光课昼所读书,必成诵乃已。
凡昆田交游至,或有燕朋杂于坐,孺人必严诫勿与交。
孺人归予将五十年,盖终身忧患,未尝一日自安。
平居慈爱,虽渔娃灶妾,食必推与之。
以是孺人之殁,闻者无不叹息。
呜呼!悲夫!谨摭其遗行,以告立言之君子。
(节选自《曝书亭集》)【注】①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条脱:古代臂饰。
禾:嘉禾,嘉兴的古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梦文恪公衣衮造其门造:拜访B. 孺人赞予往侍养赞:称赞C. 治丧事靡不中礼中:符合D. 令就火光课昼所读书课:学习(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寒家自文恪公以宰辅归里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B. 江左之耆儒遗老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 延经师于家诲昆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 谨摭其遗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割父之田以奉翁,非力养矣。
②花钿无多,尽付质库,昼夜纺绩以赎。
(4)文章第三至五段,记述了冯孺人哪些方面的“遗行”?请简要概括。
【答案】(1)B(2)A(3)①割取父亲的田地来奉养公公,这不是尽力奉养(父母的做法)。
②(冯孺人)首饰没有多少,全部抵押给当铺,白天夜晚纺纱绩麻来换回(典当的首饰)。
(4)奉亲养老,相夫待客,教育子女,慈爱待下。
【解析】【分析】(1)B项,“孺人赞予往侍养”中“赞”如解释为“称赞”,则与语境不合;“赞”在此处是“资助”的意思,属于“赞”的生僻义。
《易经》有言,“赞者,佐而助成。
”同学们在平时要多加强文言文的积累。
D项中的“课”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这也属于实词常考查的类型,同学们需要多加注意。
故选B项。
(2)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翻译为“凭借……的身份”。
B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需要重点关注,这里容易被误翻为“的”,而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表示“这一类的人”,类似的课内例句还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项,第一个“于”意思是“到”,第二个“于”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D项,第一个“其”译为“她的”,第二个“其”译为“一定”,表示强调语气。
故选A项。
(3)本题中,第一句重点实词为“割”“奉”“力养”,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割”,割取;“以”,目的连词,来;“奉”,奉养;“力养”,尽力奉养;“非……”,否地判断句。
第二句的重点实词为“花钿”“质库”“绩”,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花钿”,本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此处代指“首饰”;“质库”,当铺;“纺绩”,把丝麻等纤维纺成纱或线;“以”,目的连词,来。
(4)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至五段,分别讲了冯孺人典当首饰招待四方名士、倾心尽力侍奉公公并料理丧事、力持门户抚养孩子、慈爱乡里帮助贫苦之人的事,但是要注意这些都是事件,而非题目中问的“方面”,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还需要再进一步进行概括,大致可分为招待客人、侍奉公公、抚养子女、对待乡里四个方面。
故答案为:⑴B;⑵A;⑶①割取父亲的田地来奉养公公,这不是尽力奉养(父母的做法)。
②(冯孺人)首饰没有多少,全部抵押给当铺,白天夜晚纺纱绩麻来换回(典当的首饰)。
⑷奉亲养老,相夫待客,教育子女,慈爱待下。
【点评】⑴该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重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完成这类题,需要考生在课下多做练习,熟记重点实词的意思。
在考试过程中,还要有语境意识,把考查的词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分析。
⑵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涉及18个常见虚词,重在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与否。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需要关注词性的差异。
虚词数量不多,但是用法纷繁,掌握起来不容易。
有的虚词意义一样,只是词性有细微差别,这就需要考生对虚词词性足够重视。
⑶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包括实词理解能力、虚词理解能力、句式理解能力、整体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翻译题需要做到关注字词句,落实得分点。
⑷该题考查文言文概括分析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本时理解文本意思,概括主要内容。
【附参考译文】亡妻姓冯,名福贞,字海媛,世代居住在嘉兴练浦的北面。
他的先父名镇鼎,担任归安县儒学教谕。
教谕君担任学官,学生很有名望,他的交际也渐渐广泛,搬迁到碧漪坊居住,这里距离我的先祖太傅文恪公的宅第只有百步之近。
教谕君年过四十没有孩子,生下我的妻子,特别珍惜喜爱她。
五岁的时候,请来塾师陈翁,教授她《毛诗》《孝经》。
有一位姓费的老婆婆,到教谕君家来。
见我的妻子很聪明,就向我的先母唐孺人叙述这件事,唐孺人就嘱托老婆婆去做媒人。
这天夜里,教谕君梦见文恪公穿着官服到门上来拜访,于是就将妻子许配给我。
我家自从文恪公凭宰辅的身份回归故里,除了墓田外没有半亩田产。
到我的生父安度先生时,家计更加困窘,遇上荒年,常常缺少食物,媒人说媒之后,没有能力送去聘礼。
我这年十七岁,到冯家做了入赘的女婿。
遭遇乱世,两家都离开了自己的居所,我父亲就搬到了塘桥北。
我结婚之后,妻子佐助我去侍奉供养我的父亲。
教谕君拿二十亩土地的田契交给我妻子。
妻子对我说:“分割我父亲的土地来奉养公公,我们就不是竭尽全力在奉养。
就推辞没有接受,带上她的女儿到塘桥,卖掉她的金手镯,为我父亲备办饭食。
房屋太狭小了,容不下多人居住,就到梅里道南茅亭租下房子,将我父亲接到梅里。
我二十岁时,就凭着诗辞古文被江东的德高望重的宿儒知晓。
当时四面八方有名的往来于嘉禾的读书人,经常到梅里看望我,我妻子一定备办丰盛的酒菜,即使半夜也立即筹划办理。
前来拜望的宾客,谈笑宴饮非常高兴,有的停留十天才离开。
首饰已经所剩无几,都抵押给了当铺,妻子昼夜不停地纺织来赎回它们。
客人来了,就再去抵押,像这样都习以为常了。
癸卯年,我客居永嘉。
这年冬天,我父亲病重,家里没有一斗米的储蓄,我妻子就请我姊妹一同来端汤喂药。
我回家不到十天,父亲就离世了。
我妻子因悲伤过度而容颜消损,办理丧事没有不符合礼节的。
不久我到大同游历,转而客居太原,到达京城,又滞留在济南。
妻子竭力持家,请老师到家中教导昆田,一定为老师备办好酒好肉,操持劳作更加勤勉。
夜里带领两个女孩不停地纺织,让昆田坐在纺车旁,拿着书卷在灯后面,让他就着灯光学习白天读过的书,一定要能够背诵出来才停下来。
凡是昆田结交的朋友来到家里,如有不讲规矩的朋友夹杂其中,我妻子一定严厉告诫他不要和这人交往。
我妻子嫁给我将近五十年,一生处于忧患之中,不曾有一日过上安稳日子。
平时为人慈爱,即使是打渔的孩子烧饭的婢女,也一定把自己的饭食让给他们吃。
所以我妻子去世时,听到的人没有不叹息。
唉,真叫人悲伤啊!这里拾取一些她遗留的事迹,来告诉给著书立传的君子。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
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
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
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爽为第一。
爽,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爽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
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爽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
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曰:“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酹,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
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