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无机化学及实验教材及参考书目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主要参攻读物配套教材1、北京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优秀教材一等奖,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编写的教材,理论阐述深度适当,讲解清楚;并注意运用基本理论去解释无机物质的变化规律。
)2、申泮文.近代化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共有四部分: 基本化学原理;溶液平衡和化学分析;元素化学;近代化学热点。
)3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覆盖面较广,知识点讲解详细,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今后报考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时,用做复习资料。
)4、傅献彩.大学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化学理科,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将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的教学内容融合,上册以化学原理为主,将定量分析纳入化学平衡;下册以元素化学为主。
)5、天津大学.无机化学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6、史启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992年由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 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教材.1998年由高教社出版, 2000年被列为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唐宗熏.中级无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介于无机化学和高等无机化学之间的中级水平的无机化学教材。
系统介绍了现代无机化学所涉及的新理论、新领域、新知识和无机新型化合物。
)8、傅献彩.大学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将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的教学内容融合,上册以化学原理为主,将定量分析纳入化学平衡;下册以元素化学为主)9、申泮文.无机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编写者均为名校专家,以专题形式撰写无机化学的近代成就与发展现状,各专题选录文献水平为当代国际前沿。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考试6学时其中: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四、大纲内容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无机化学实验-电子教材

⽆机化学实验-电⼦教材实验 3 溶液的配制和酸碱滴定实验⽬的1. 学习溶液的配制2. 学习移液管、容量瓶的使⽤⽅法3. 学习正确判定滴定终点4. 练习滴定操作,掌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移液管的使⽤⽅法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对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性要求的所不同,可采⽤不同的仪器进⾏配制。
若准确性要求不⾼,⼀般利⽤台称、量筒、带刻度的烧杯等低准确度的仪器进⾏粗略配制;若对溶液浓度的准确性要求较⾼,在配制溶液时必须采⽤精确度较⾼的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仪器进⾏准确配制。
⽆论是精确配制还是粗略配制,都应计算出所⽤试剂的⽤量,包括固体试剂的质量或液体试剂的体积,然后进⾏配制。
酸碱滴定是根据酸碱中和反应,测定酸或碱浓度的⼀种容量分析⽅法。
因为在酸碱中和反应的等物质的量点,体系的酸和碱正好完全中和,此时中和反应达到了终点。
根据达到终点时所⽤酸溶液(或碱溶液)的体积及标准碱溶液(或酸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就可以计算出待测酸或碱的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可借助指⽰剂颜⾊的变化来确定。
指⽰剂本⾝多为⼀种弱酸或弱碱,在不同的pH 范围内显⽰不同的颜⾊。
例如,酚酞的变⾊范围是在pH<8.0 时为⽆⾊,pH>10.0 时为红⾊,pH 在8.0~10.0 之间时呈浅红⾊。
⼜如,甲基红的变⾊范围是pH=4.4~6.2 ,在pH 〈4.4 时为红⾊,pH 〉6.2 时为黄⾊,pH 在4.4~6.2 之间时呈橙⾊或橙红⾊。
在强碱滴定强酸时,常以酚酞作指⽰剂;在⽤强酸滴定强碱时,常以甲基红作为指⽰剂。
显然,利⽤指⽰剂的颜⾊变化所指⽰出的滴定终点与实际酸碱滴定的终点(等物质的量点)可能不⼀致。
例如,以强碱滴定强酸时,等物质的量点pH=7 ,⽽⽤酚酞做指⽰剂,变⾊范围是pH8.0~10.0 ,这样要达到滴定终点(溶液由⽆⾊变为浅红⾊)就需要多消耗⼀些碱,因⽽就可能带来滴定误差。
但是根据计算,这种滴定终点与等物质的量点不⼀致所引起的误差是很⼩的,对待测酸碱溶液的浓度影响不⼤。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适用专业: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学分:4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 16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有机化学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在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无机化学是医学及护理学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学好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医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以期为学生今后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以供同学参考。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掌握普通化学的基本原理及与药学专业有关的无机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无机物的性质、组成和结构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以达到为学生在今后课程的学习、工作和科研上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实验学时安排说明根据本专业需要及教学大纲要求选做16学时的实验课。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项目:一、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一般光学仪器胶头滴管、移液管、量筒、托盘天平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熟悉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明确并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实验内容:胶头滴管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移液管与吸量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认识常用化学实验仪器。
实验报告及作业:写出粗盐提纯的结果;写出常用化学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实验项目:二、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浓度溶液的配置方法;练习台秤和量筒的使用;掌握溶液的配置与稀释方法。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大纲课程名称英文名称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先修课程080027 开课学期学科类通修课程无无机化学〔一〕Inorganic ChemistryⅠ第一学期学分/周学时3/4选用教材 1.《无机化学》〔上册〕〔第 2 版〕宋天佑,程鹏,王杏乔等,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编,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年9 月第2 版。
2.《General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Modern Application》第 8版, Ralph H. Petrucci,William S. Harwood,F.Geoffrey Herring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
主要参考书 1.《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其次版〕史启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现代根底化学》〔上〕〔其次版〕朱欲贞、顾达、黑恩成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3.《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其次版〕,徐家宁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无机化学是化学系主干根底课之一。
通过无机化学学习,使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大学化学的学习方法,培育自主学习力量、抽象思维和创性思维的力量,并为后续课程供给必要的理论根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与争辩,理解和把握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构型、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响速率、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复原反响的特点和根本规律。
二、教学根本要求1.初步了解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响速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原理。
2.初步把握原子核外电子构型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共价小分子构型推断、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3.运用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氧化复原平衡的一些根本概念、原理进展相关计算。
三、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章或节主要内容学时安排绪论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初步1.1热力学根本概念: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力学第肯定律。
1.2热化学:化学反响的热效应;恒容反响热Q和恒压反响热ρ1Q ;焓与反响焓变ΔH;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几种反响焓5ν的计算方法:盖斯定律、由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响焓、由燃烧热计算反响焓、由键能估算反响焓。
959普通化学参考书目

959普通化学参考书目摘要:普通化学参考书目一、无机化学1.《无机化学》(第五版)2.《无机化学教程》3.《无机化学实验教程》二、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第五版)2.《有机化学教程》3.《有机化学实验教程》三、分析化学1.《分析化学》(第五版)2.《分析化学教程》3.《分析化学实验教程》四、物理化学1.《物理化学》(第五版)2.《物理化学教程》3.《物理化学实验教程》五、生物化学1.《生物化学》(第五版)2.《生物化学教程》3.《生物化学实验教程》六、化学工程1.《化学工程原理》2.《化学反应工程》3.《化工热力学》正文:普通化学参考书目在学习和研究普通化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我们为您推荐了一些在化学领域广受好评的参考书目,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各个领域。
无机化学是化学的基础部分,它主要研究无机物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我们推荐的经典教材有《无机化学》(第五版),该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无机化学教程》,该书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适合广大化学工作者和化学爱好者阅读。
此外,《无机化学实验教程》详细介绍了无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非常有帮助。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和制备的学科。
我们推荐的教材有《有机化学》(第五版),该书内容丰富,论述清晰,是一本优秀的有机化学教材;以及《有机化学教程》,该书以丰富的实例和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有机化学实验教程》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非常有帮助。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我们推荐的教材有《分析化学》(第五版),该书详细阐述了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分析化学教程》,该书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适合广大化学工作者和化学爱好者阅读。
《无机化学》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C0301014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单位:无机化学教研室适用专业:药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专业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4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
学分:5学分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并获得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实验单独设课)。
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化学新知识的能力,阅读无机化学文献的能力和分析、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该课程共十四章。
包括基本化学原理(第一章到第十一章)和元素化学部分(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内容为溶液、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等基本理论;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存在、制法、用途等基本知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考核形式:理论考试占70%,实验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10%(按教务处有关要求)。
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许善锦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主要参考书目:1.《无机化学》(第四版),主编: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1 年2.《化学》(Chemistry,Schaum’s) ,主编:David E. Goldberg,,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03.《无机化学》第三版,主编:武汉大学等校编,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19994.《无机化学丛书》主编:张青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陆续出版5.《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6.《无机化学》(第二版),王夔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4月。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舒谋海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无机化学3、学时/学分:64/44、先修课程:化学原理。
5、面向对象:化学、应用化学、生物学、药学及化学相关专业。
6、开课院(系)、教研室: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7、教材、教学参考书:Inorganic chemistry, Shriver & Atkins, Fifth Edition(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北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主编,高教出版社《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宋天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8、已修课程基础《化学原理》二、教学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基础化学系列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及配位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单质的制备方法及各主族、副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无机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和元素性质方面的应用和思想、现代无机化学的研究前沿和现状。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在综合应用多门有关学科的知识,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物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原理,掌握元素的基本性质和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通过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以下内容安排基于Inorganic chemistry,Shriver & Atkins, Fifth Edition,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10第一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周期性(2 课时)主要内容:元素性质概论,元素性质的通论,非金属元素性质通论,金属元素性质通论。
重点与难点:元素的递变性规律以及与核外电子结构的关系第二单元氢(2课时)主要内容:氢元素及其简单二元化合物、氢气及氢能源重点与难点:氢元素的结构特征第三单元碱金属和碱土金属(group 1 & 2)(2课时)主要内容: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通性;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锂、铍的特性及对角线规律;常见s区元素的金属鉴定反应。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资料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授课学时:150 学分:课程层次及修读类型:本科必修课开课学时:150适用专业:化学、化学教育、材料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无机化学是化学化工学院各专业学生的第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它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该课程的讲授内容既要立足于学生已掌握的中学化学知识基础,又要为其它几门后继课程准备必需的基础理论和无机化学知识。
课程采用国内高等学校同类课程的优秀教材,旨在引入国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等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并注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
对无机化学课程而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是本课程的首要目标。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1.加强基础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学化学教师所必需的无机化学知识。
学生在掌握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同时,还必须了解诸如我们周围的物质、自然界的平衡与循环、物质的守恒、化学品的危害和安全、化学和经济等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断拓宽知识面。
2.增强学生的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拓宽知识的能力。
在二十一世纪的浩如烟海的化学知识中,要善于妥善、及时地处理旧知识,推陈出新,以较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与板书课程考核与评估:(考试):第一学期成绩为100分制,第二学期成绩为100分制,(评估):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1学时)内容:1.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科学。
2.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发展和前景。
3.化学的主要分1支。
4.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10学时)内容:1.电子和电子模型:电子发现、卢瑟福原子模型、爱因斯坦光子学说。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参考书目第一篇: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参考书目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参考书目(仅供化学系2005级使用)一、使用教材《无机化学》(上、下)(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二、无机化学参考书《无机化学》(上、下)武汉大学等校合编,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上、下)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1986年第二版、1992年第三版)获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上、下)孟庆珍胡鼎文程泉寿孔繁荣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史启祯主编,2005年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国家“八五”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近代化学导论》申泮文主编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化学》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无机化学》申泮文主编,2002,化学工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无机化学》(上、下)宋天佑程鹏王杏珍主编,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基本原理》蔡少华龚孟濂史华红编著1999年中山大学出版社《普通无机化学》严宣申王长富编著 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中级无机化学》唐宗熏主编,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无机化学前沿》高忆慈王尧宇史启祯 1988 兰州大学出版社《元素无机化学》蔡少华龚孟濂史华红编著1999年中山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教学参考书》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组编 198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教学参考书2》冯慈珍主编 198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教学参考书》曹庭礼主编 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规律初探》黄佩丽编 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教学笔谈》袁万钟隋亮编 199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答疑》黄孟健编198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反应的酸碱理论》张承宏潘家理编 198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超强酸和超强碱》[日] 田都浩三著崔圣范译1986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原子结构与简单共价分子》刘范著 1988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分子轨道理论基础》{苏}M.E.加特金娜著朱龙根译 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杂化轨道理论浅释》丁忠源著198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热力学原理及其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王善翁珍慧编1986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无机立体化学与化学键》J.E 弗格森著刘举正俞国祯肖良质译 198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热力学函数等电子原理的应用》严宣申199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化学教材中的问题与讨论》蒋先明编译,1984 年,胡南科技出版社《无机元素化学实验现象剖析》黄佩丽编,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曹忠良等编,1982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编,198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外文原版教材《Inorganic Chemistry》[美]Miessler,g.l.,tarr,d.a.(影印版.2004年10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化学手册《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曹忠良等编1982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编 198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五、习题参考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史书华,宋天佑编,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化学精要及典型题解》何培之,王世驹等编,2002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要点?例题?习题》张祖德等编,2001年,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综合化学——要点?例题?习题》张懋森等编,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答》北京大学化学系普通化学原理教学组,199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习题解》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编,1987年,吉林人民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习题与解答》董平安魏益海邵学俊编 2004年武汉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与普通化学题解》贺国强张开诚金春华主编,2001年,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同步练习与试题》马尚文任知忠柳仕忠方光荣编,1989年,河南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习题集》杜尧国,马泰儒等编,198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综合练习题及解答》孙天祥,曹晓峰编著,1993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南京化工学院等编,198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习题选解》田荷珍、胡鼎文主编,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学习指导》张锡辉魏元训任广柱周如才编,198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无机化学》(标准化试题丛书)吕汝蒙刘淑薇冯茹尔固礼丽编,1988年,胡南科技出版社《无机化学习题精解》(上、下)周井炎、李东风等编著,1999年,科学出版社《无机化学习题精解》(上、下)竺际舜主编,2001年,科学出版社《大学化学习题精解》{美}L.罗森堡M.爱泼斯坦著,孙家跃杜海燕译2002年,科学出版社《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南京化工学院等编,198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释疑与习题解析》迟玉兰于永鲜牟文生孟长功编,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精解与学习指南》黄蔷蕾冯贵颖主编,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杂志上的论文1、卢开涛、卢明刚.关于碱土金属硫化物溶解性的探讨.化学教育.1999(7—8):792、沈国良、徐铁军.二硫化钠水溶液的研制.化学世界.1999,40(8):4023、吴祺.一氧化氮~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化学通报.1998(5):384、于海涛、仲华、池玉娟等.HPO3异构体结构相对稳定性与体系势能面.化学学报.2002(60):495、丁陪江、吴添智、江丽葵等.磷的轨道在华破分子中的作用.化学学报.1999(57):2646、王建祥.同时合成三氯氧磷和氯化亚砜的新工艺.化学世界.1995,36(4):1787、张小平、李夏、邹应泉.二氧化氮分子中的化学键.化学通报,1997(5):588、李夏、张小平.四氧化二氮分子的成键形式,化学通报,1997(2):599、倪申宽、叶世勇.四氧化二氮的结构和成键,化学通报,1992(5):4610、蒋立德.HNO3分子中大π键问题,化学通报,1987(8):5911、许肖玉.磷酸盐与磷化.化学教育,1996(9):512、刘泽玲.砷与社会.化学教育,1994(8):113、程天荣.亚硝酸钠的毒害与解救.化学教育,1989(2):114、何关友.磷的三种主要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化学教育,1984(4):5215、范先国、周建中、苏元复.从光卤石和磷酸制造磷酸二氢钾.化学世界.1988,29(9):38516、朱军、曹泽星、张乾二.卤素氮氧化物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大学化学,2002(5-8):104017、曹会兰.砷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化学世界.2003,4 4(10):559:18、倪申宽叶世勇.N2O2的立体结构和键型.大学化学.1993(5):52-5319、李国材.再谈含盐氧酸氧化力问题.化学通报,1989(6):63-65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参考书目Word文档版第二篇:无机化学课程总结无机化学1、热化学1.1 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4 Hess定律 1.5 反应热的计算2、化学动力学2.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式2.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 2.4 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 2.5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化学平衡熵 Gibbs函数3.1标准平衡常数3.2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判断反应程度、预测反应方向、计算平衡组成 3.3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4自发变化和熵---化学反应的熵变、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3.5 Gibbs函数---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Gibbs函数与化学平衡4、酸碱平衡4.1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 4.2水的解离平衡和pH 4.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盐溶液的酸碱平衡 4.4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 4.5酸碱指示剂 4.6酸碱电子理论4.7配位化合物配位反应配位平衡5、沉淀溶解平衡5.1溶解度和溶度积 5.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5.3两种沉淀之间的平衡6、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6.1氧化值氧化还原反应6.2电化学电池6.3电极电势 Nernst方程 6.4电极电势的应用第三篇:无机化学试验课程教学团队介绍《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介绍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承担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无机化学实验(一)》和《无机化学实验(二)》课程的教学工作,该课程属于大类基础课程,独立设课,分别面向化学类、化学教育、化工、无机非、材料、高分子等专业,春秋季开课。
2024年《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化学实践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运用无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潜能。
二、教学内容1.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化合物等。
2.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
3.无机化合物:包括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酸碱盐、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等。
4.无机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无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无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四、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
2.理论教学:48学时。
3.实验教学:16学时。
4.课外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1.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文献:《无机化学实验教程》、《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等。
3.网络资源:无机化学相关网站、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化合物等)。
2.第二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3.第三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
4.第四周:化学平衡、酸碱平衡。
5.第五周: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
6.第六周:无机酸碱盐、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7.第七周:无机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等)。
8.第八周:无机化学实验(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等)。
无机化学参考书

1、《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二版)1986.10高等教育出版社
2、《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三版)1992.5高等教育出版社
3、《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四版)2002.8高等教育出版社
4、《无机化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校编(第一版) 2004.12 高等教育出版社
5、《无机化学》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三版) 2002.7 高等教育出版社
6、《无机化学》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一版) 2001.9 化学工业出版社
7、《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四版)2001.6 高等教育出版社
8、《近代化学导论》上、下册主编申泮文(第一版) 2002.1 高等教育出版社
9、《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册尹敬执申泮文合编 1980.1 人民教育出版社
10、《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第三版) 1994.4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元素无机化学》蔡少华、龚孟濂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99年.《大学化学》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参考》,李大成、窦建民、张如芬主编,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无机化学教案(五套)

一、无机化学教案一1.教科书: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许锦善主编《无机化学》第三版,人民为生出版社,北京,2000年5月2.教学安排讲课:54 学时,实验:52 学时考试课:期中考试占15% ; 实验课占15% ; 期末考试占70%3.授课内容(1)普通化学原理部分:重点围绕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讲授四大平衡及其变化规律。
(2)结构理论部分:重点讲授原子和分子结构有关理论与应用。
(3)元素化学部分:选修自学。
4.教学参考书(1)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写. 无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994 (2)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武汉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 《无机化学》(上,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0,(3)朱裕贞,顾达,黑恩成编写. 现代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4)刘新泳,刘丽娟,柳翠英编著. 无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2001(5)徐春祥,韩玉洁.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哈尔滨出版社2000(6)章琦主编无机化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1992第一章绪论(1学时)基本要求1.了解无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史和重要分支学科及新的边缘学科。
3.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基本内容。
4.了解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讲授无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化学的发展史和近代无机化学发展的重要分支学科以及新的边缘学科。
重点讲授无机化学的研究基本内容及与药学学科的关系。
本章难点内容:有关无机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基本概念无机化学;四大平衡;元素化学;稀土元素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授课要点一.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1.无机化学的发展基础化学包括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及实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及实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84106B中文名称:无机化学(I)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45(理论学时)总学分:3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中化学、高等数学开课系部:应用化学系二、理论教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无机化学》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化学四大平衡、热力学、化学反应速度、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参考资料自学一般无机化学书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做好准备,使得学生初步具有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企业从事生产操作与工艺控制的能力并且为学生在以后不同材料加工单元操作,材料加工过程与设备,工艺与设备的制图与设计知识,材料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要着眼于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强调的应是无机化学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不是专业选修课,更不是研究生课程內容的下放2.无机化学的教学不只是传授无机化学知识(基础的,前沿的),更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3.基础知识必须充分重视,但其內涵应随着时代的演进、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变化。
4.教学中要提倡因材施教,课课堂内外相辅相成,适当减少课堂讲授,辅以讨论、讲坐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结合无机化学的最新进展;2.介绍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授课对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开课学期:秋学时数:36学分数: 2.0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课程:有机化学实验开课教研室:化学实验室执笔人:姚秀琴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试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并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继的课程及将来的工作和科研打下基础2.知识要求⑴通过实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
⑵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⑶掌握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⑷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
⑸掌握摩尔气体常数、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醋酸解离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⑹掌握无机化合物制备中的蒸发、浓缩、结晶、吸滤等基本操作。
3.能力要求具有独立选择和使用仪器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达到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课程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基础知识4学时,其余为实验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难点:无机化合物制备中的蒸发、浓缩、结晶、吸滤等基本操作。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基础化学实验》(上册) (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实验),吉林大学,徐家宁、门瑞芝、张寒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古风才、肖衍繁、张明杰、刘炳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基础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四.大纲说明1.必要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方式、范围、程度、要求的说明:⑴实验课前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基本原理,了解仪器构造和操作规程,熟悉实验内容,明确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
无机化学-上海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三、开放实验项目数:0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一年级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吴惠霞编. 《无机化学实验》第1版.上海:科学出版社,2008年
(二)参考书
1、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0年
2、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 《无机化学实验》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1年
六、学时学分:
七、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通过进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实践能力。
培养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会归纳、正确的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八、实验课考核方式:
1、考试;
2、平时成绩占60%,实验操作考试占40%。
九、实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大纲制定人:刘洁
大纲审核人:吴惠霞
教学副院长:李新国学院盖章:
2012年9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
1.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
2.
2.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傅献彩编,《大学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尹敬执,申泮文合著. 《基础无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6.何凤娇编. 《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
7.庞锡涛编,《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8.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9.竺际舜主编,《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1.
10.周井炎,李东风等编著,《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2.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安顺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实验编写组自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2005~2007.
参考书目:
1.南京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大学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9.
3.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4.6.
4.周宁怀主编,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2.
5.吴泳主编,大学化学新体系实验,科学出版社,1999.8.
6.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合编,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7.陈虹锦主编,实验化学,科学出版社,2003.8.
8.蒋碧如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9.李梅等主编,化学实验与生活——从实验中了解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10.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11.侯振雨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
安顺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及实验
编写组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