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后进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后进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计划总结

《数学后进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一、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序,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永恒话题,是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这一神圣职责履行最直接的体现。
数学学习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强的心里品质和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及尊重科学,坚忍不拔的态度。而数学学习的“后进”,也必将对学生发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中学数学教学往往忽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就了学生的消极心理,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是造成数学“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课题旨在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成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帮助这一“弱势群体”,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掌握并运用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兴趣盎然地学好数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和快乐,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的心态。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使教师学会艺术的处理学生的学习问题,艺术地指导学生,艺术地处理好师生关系,使教师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本课题的推广,有益于倡导“爱”的教育,有利于教师克服用“有色眼镜”看待“后进生”,利于创造师生关系融洽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

本课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所以,为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必将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内容与视角:
1、“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分类调查。
2、“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分析。
3、“后进生”的教育原则。
4、“后进生”心理辅导实践。
5、倾听与沟通的策略。
6、预防、矫治与赞赏、激励。
7、关爱“后进生”心

理健康活动方案的设计与评估。
8、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互动。
9、关爱“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制度与机制的设计。
10、“后进生”心理健康的指标及细目。
11、“后进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方式。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后进生”心理问题的分类调查;“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分析;“后进生”的教育原则;“后进生”心理辅导实践;倾听与沟通的策略;预防、矫治与赞赏、激励;关爱“后进生”心理健康活动方案的设计与评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互动;关爱“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制度与机制的设计;“后进生”心理健康的指标及细目;“后进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方式。

方法与途径:研究的方法⑴ 文献法: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问题行为预防措施。

自然实验法和行动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结合家庭和社区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行为研究。从中分析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特点和普遍规律,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⑶ 个案法:由学生心理咨询室负责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通过对个案分析、追踪研究,探索心理问题的监护、预防措施。
⑷ 活动产品分析法:通过同题作文、心理日记、信件等形式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

心理测验法:采用《SCL-90》、《CPQ》、《MHT》等国内通用的心理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系列问卷》和《学生家庭环境、教育方式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和家长书面回答,了解学生现有的心理素质状况。

⑹调查法:调查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班主任、科任老师的看法、老师对行政的看法、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误解的形态、学生最喜欢/最不喜欢听的话语等。

⑺访谈法:后进生的理性确定、典型行为观察、师生的结构性对话、进步基线模型的描绘等。
上述七种主要研究方法,在运用中应相互补充、配合和验证。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是探索学校、家庭、社会有效互动的教育机制,为“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针对“后进生”身心发展及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主心、自信心和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三是本课题研究的是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最直接、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既要在德育常规

管理中探索创新,又要把操之过急创新的成果常规管理化,以体现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观:教育公平。细化到数学后进生:

目标之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防止出现大批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后进生”。
通过对数学后进生的心理成因进行诊断,对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对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的研究,力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而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必将使学生普遍得到提高,同时防止了“后进生”的出现。

目标之二: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努力挖掘其对学生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显著效果的教法大力推广;对消极的做法,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并坚决摒弃。长期坚持做下去,教师的教学方法必将愈来愈切合学生的实际,愈来愈受学生的欢迎。

目标之三: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随着本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会更真更深,会不断地发现所谓的“后进生”,有很多的闪光点,更懂得他们;针对他们的教学方法更切合他们。也促使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研究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以2004和2005级学生为重点实验对象
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序,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上海教育学院院长张民生教授认为:“只要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可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业”。这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对3000名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教育因素在学生的学业不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原因约占70%,而与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生体质弱和家庭的不良影响方面的原因约占22%。苏霍姆林斯基说:“以我看,教师和‘无可救药’,‘没有希望’的学生之间的冲突,绝大多数就发生在教师把邪恶的憎恨转向了对孩子那种场合。

原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的精髓主要表现为:(1)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提出的所有教学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
(2)必须加强对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切实做好转化工作。 (3)区别对待,实施差异教学。
赞可夫提出: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不是将学生的水平提高就行,使之一般齐,降低教学要求,限制优等生的发展,而是让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在自己的智力起点上,按照自己

的最大可能性,得到最理想、最充分的发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是不同的,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数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另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对于数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

本课题以数学“后进生”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就在于找准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这一学生群体得到了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才真正地面向了全体学生。具体地讲,本课题的应用价值为:

1、探索出学校、家庭、社会有效互动的教育机制,为“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针对数学“后进生”身心发展及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主心、自信心和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3、本课题研究的是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最直接、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既要在德育常规管理中探索创新,又要把操之过急创新的成果常规管理化,以体现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观:教育公平。

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关于“后进生”的研究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研究成果也不少。但在对“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教育的研究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本课题的研究则能弥补这一不足。

本课题研究成果预计有以下突破:
1、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有效互动的教育机制,为“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关爱“后进生”,更能彰显甚而教育的公平性与人文关怀,使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有效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3、探索出“后进生”心理疾病的预防与矫治的有效途径与对策。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