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B01-9021 第八章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PPT课件
![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dc971cd5bbfd0a795673fc.png)
第13页/共31页
(1)金属锻压加工的特点
① 锻压加工后,可使金属获得较细密的晶粒,能合理控制金属纤 维方向,使纤维方向与应力方向一致,提高零件的性能。
② 锻压加工后,坯料的形状和尺寸发生改变而其体积基本不变, 与切削加工相比,可节约金属材料和加工工时。
③ 除自由锻造外,其他锻压方法如模锻、冲压等,都具有较高的 劳动生产率。
第7页/共31页
(2)合金钢的牌号 我国合金钢的编号是按照合金钢中的含碳量,以及所含合金元素 的种类(元素符号)、含量来编制的。一般牌号的首位是表示 碳的平均质量分数的数字,表示方法与优质碳素钢的编号是一 致的。对于结构钢,平均质量分数以万分数计,对于工具钢, 以千分数计。
第8页/共31页
(3)铸钢的牌号及用途 ① 工程用铸造碳钢的牌号前面是ZG(“铸钢”二字汉语拼音字 首),后面第一组数字表示屈服点,第二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 若牌号末尾标字母H(焊),则表示该钢是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 ② GB/T5613—1995《铸钢牌号表示方法》规定,以化学成分表 示的铸钢牌号中“ZG”后面一组数字表示铸钢的名义万分碳含量, 其后排列各主要合金元素符号及其名义百分含量。
第10页/共31页
铸造、锻压和焊接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三种金属热 加工方法。其产品大多是零件的毛坯。
1. 铸造
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 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与性能的铸件的成形方法。
铸件:用铸造方法得到的金属件。铸件一般作为毛坯使用 ,需要进行切削后才能成为零件。
第11页/共31页
第17页/共31页
焊接有连接性能好,省工省料,成本低,重量轻,可 简化工艺等优点,所以应用广泛。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如结构不可拆,更换修理不方便;焊接接头组织 性能变坏;存在焊接应力,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容易出现 焊接缺陷等。有时焊接质量成为突出问题,焊接接头往往 是锅炉压力容器的薄弱环节,实际生产中应特别注意。
(1)金属锻压加工的特点
① 锻压加工后,可使金属获得较细密的晶粒,能合理控制金属纤 维方向,使纤维方向与应力方向一致,提高零件的性能。
② 锻压加工后,坯料的形状和尺寸发生改变而其体积基本不变, 与切削加工相比,可节约金属材料和加工工时。
③ 除自由锻造外,其他锻压方法如模锻、冲压等,都具有较高的 劳动生产率。
第7页/共31页
(2)合金钢的牌号 我国合金钢的编号是按照合金钢中的含碳量,以及所含合金元素 的种类(元素符号)、含量来编制的。一般牌号的首位是表示 碳的平均质量分数的数字,表示方法与优质碳素钢的编号是一 致的。对于结构钢,平均质量分数以万分数计,对于工具钢, 以千分数计。
第8页/共31页
(3)铸钢的牌号及用途 ① 工程用铸造碳钢的牌号前面是ZG(“铸钢”二字汉语拼音字 首),后面第一组数字表示屈服点,第二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 若牌号末尾标字母H(焊),则表示该钢是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 ② GB/T5613—1995《铸钢牌号表示方法》规定,以化学成分表 示的铸钢牌号中“ZG”后面一组数字表示铸钢的名义万分碳含量, 其后排列各主要合金元素符号及其名义百分含量。
第10页/共31页
铸造、锻压和焊接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三种金属热 加工方法。其产品大多是零件的毛坯。
1. 铸造
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 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与性能的铸件的成形方法。
铸件:用铸造方法得到的金属件。铸件一般作为毛坯使用 ,需要进行切削后才能成为零件。
第11页/共31页
第17页/共31页
焊接有连接性能好,省工省料,成本低,重量轻,可 简化工艺等优点,所以应用广泛。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如结构不可拆,更换修理不方便;焊接接头组织 性能变坏;存在焊接应力,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容易出现 焊接缺陷等。有时焊接质量成为突出问题,焊接接头往往 是锅炉压力容器的薄弱环节,实际生产中应特别注意。
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ppt课件
![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e6c15328ea81c758f578ed.png)
1. 体心立方晶格(BCC):
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立方体的中心。
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金属有α-Fe、W、Mo、V、β-Ti等。 晶胞所包含原子数为: 8×1/8+. 1=2 个。
金属的晶格类型
2. 面心立方晶格(FCC) :
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立方体六个面的 中心。
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 理等);
特殊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磁场热 处理等)。
根据热处理在零件生产工艺流程 中的位置和作用,热处理又可分 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A1、A3、Acm为钢在平衡条件下的临界点。在实际热处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滞 后。实际转变温度与平衡临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加热时)或过冷度(冷却时)。 通常把加热时的临界温度加注下标“c. ” 。
4. 在热处理工艺上的应用。
了解加热、冷却时相变的规律,确 定合适的热处理制度。
.
相图的应用
综上所述,相图是材料状态与成分、温度之间关系的图解, 是研究合金的重要工具:
1. 作为选材的依据。
2. 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
不同成分合金的熔点,确定合适的 冶炼和浇注温度。
3. 在锻造工艺上的应用。
.
合金及其组织结构
2. 相
合金中成分、结构及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 界面-相界。
3. 组织
所谓合金的组织,是指合金中不同相之间相互组合配置的状态。数量、 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相构成了合金不. 同的组织。单相组织、多相组织。
合金的晶体结构
根据合金中各组元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合金的组织可分 为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类。
单晶体与多晶体
金属是由很多大小、外形和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的 小晶体组成,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之间交界的地方称为 晶界。
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立方体的中心。
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金属有α-Fe、W、Mo、V、β-Ti等。 晶胞所包含原子数为: 8×1/8+. 1=2 个。
金属的晶格类型
2. 面心立方晶格(FCC) :
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立方体六个面的 中心。
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 理等);
特殊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磁场热 处理等)。
根据热处理在零件生产工艺流程 中的位置和作用,热处理又可分 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A1、A3、Acm为钢在平衡条件下的临界点。在实际热处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滞 后。实际转变温度与平衡临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加热时)或过冷度(冷却时)。 通常把加热时的临界温度加注下标“c. ” 。
4. 在热处理工艺上的应用。
了解加热、冷却时相变的规律,确 定合适的热处理制度。
.
相图的应用
综上所述,相图是材料状态与成分、温度之间关系的图解, 是研究合金的重要工具:
1. 作为选材的依据。
2. 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
不同成分合金的熔点,确定合适的 冶炼和浇注温度。
3. 在锻造工艺上的应用。
.
合金及其组织结构
2. 相
合金中成分、结构及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 界面-相界。
3. 组织
所谓合金的组织,是指合金中不同相之间相互组合配置的状态。数量、 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相构成了合金不. 同的组织。单相组织、多相组织。
合金的晶体结构
根据合金中各组元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合金的组织可分 为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类。
单晶体与多晶体
金属是由很多大小、外形和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的 小晶体组成,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之间交界的地方称为 晶界。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共134页文档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共13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275ca2084254b35effd3469.png)
10
④熔剂→造渣剂,去除杂质,(石灰厂生产)CaCO3(石 灰石)、CaO(生石灰)(举例:家用磷钒净水作用)。
CaCO3→CaO+CO2↑ CaO+SiO2→CaSiO3(↓) CaO+FeS→CaS(↓)+FeO FeO+CO→……
11
2.设备:
高炉。(衡量质量指标系数:焦炭比)。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主讲: 喻枫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2
金属工艺学
喻 枫
3
绪论
★材料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指钢铁、有色金属等材料 非金属材料—无机高分子材料(陶瓷、水泥、
木材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
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硼纤维材
料。
其中:Lk—断后试样长度 Lo—试样原始长度
◆断后断面收缩率
概念:断后截面处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截面面积百分比。
用符号Ψ 表示, 读作[扑洒哎]
组成: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
12
3.产品:
①生铁:炼钢 制造铁制品等。 ②高炉煤气:日用燃料等。 ③炉铁渣:水泥、玻璃 (提纯)。
13
二、炼钢:
1.原料:
①生铁-铁的来源。 ②氧气-精炼提纯的作用。 Fe+O2→FeO FeO+Si→SiO2+Fe FeO+C→CO+Fe FeO+Mn→MnO+Fe SiO2+MnO→MnSiO2(↓)
A—截面积 Area 单位:mm2 F—外力 Force 单位:N ◆屈服点
概念: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用符号:s 表示 s—屈服点的值 单位 :MPa(兆帕)mega pascal
◆抗拉强度
概念: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用符号:b表示
④熔剂→造渣剂,去除杂质,(石灰厂生产)CaCO3(石 灰石)、CaO(生石灰)(举例:家用磷钒净水作用)。
CaCO3→CaO+CO2↑ CaO+SiO2→CaSiO3(↓) CaO+FeS→CaS(↓)+FeO FeO+CO→……
11
2.设备:
高炉。(衡量质量指标系数:焦炭比)。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主讲: 喻枫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2
金属工艺学
喻 枫
3
绪论
★材料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指钢铁、有色金属等材料 非金属材料—无机高分子材料(陶瓷、水泥、
木材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
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硼纤维材
料。
其中:Lk—断后试样长度 Lo—试样原始长度
◆断后断面收缩率
概念:断后截面处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截面面积百分比。
用符号Ψ 表示, 读作[扑洒哎]
组成: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
12
3.产品:
①生铁:炼钢 制造铁制品等。 ②高炉煤气:日用燃料等。 ③炉铁渣:水泥、玻璃 (提纯)。
13
二、炼钢:
1.原料:
①生铁-铁的来源。 ②氧气-精炼提纯的作用。 Fe+O2→FeO FeO+Si→SiO2+Fe FeO+C→CO+Fe FeO+Mn→MnO+Fe SiO2+MnO→MnSiO2(↓)
A—截面积 Area 单位:mm2 F—外力 Force 单位:N ◆屈服点
概念: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用符号:s 表示 s—屈服点的值 单位 :MPa(兆帕)mega pascal
◆抗拉强度
概念: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用符号:b表示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PPT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PPT材料的力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d0ed737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2.png)
机械设计者→→为了防止零件失效 ↓ ↓
设计正确 选材恰当 工艺合理
工作条件对材料的性能要求→→正确选材→→制定工艺路线 →→确定失效的抗力指标
机械零件(或器件)的失效分析
失效的例子
失效的例子
断裂的大桥
失效的原因
多方面因素
结构设计 材料选择 加工制造 装配调整 使用与保养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失效的本质
1. 失效的本质:
外界载荷、温度、介质等损害作用超过了材料抵抗损害的能力。
2. 常见的失效形式:
过量变形、断裂、磨损和腐蚀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章主要内容
静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硬度 非静载荷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高温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 零件在常温静载下的过量变形
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状或尺寸的变化
E
E:断裂点
Pes
C C’
B A
卸载后再加载曲线
=E
t
O p
0 e
屈服极限提高: 冷作硬化
卸载曲线
第一节 零件在常温静载下的过量变形
一. 工程材料在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行为
2. 其他类型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
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1—纯金属 (Al、Cu、Ag等) 2—脆性材料 (陶瓷、白口铸铁、淬火高碳钢)
3—高弹性材料 (橡胶)
非线性弹 性变形
第一节 零件在常温静载下的过量变形
(MPa) 2. 其他类型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
900
无明显屈服阶段的,规定以塑性应变 p
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极限,记作
=0.2% p0.2
800
1
1、锰钢
设计正确 选材恰当 工艺合理
工作条件对材料的性能要求→→正确选材→→制定工艺路线 →→确定失效的抗力指标
机械零件(或器件)的失效分析
失效的例子
失效的例子
断裂的大桥
失效的原因
多方面因素
结构设计 材料选择 加工制造 装配调整 使用与保养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失效的本质
1. 失效的本质:
外界载荷、温度、介质等损害作用超过了材料抵抗损害的能力。
2. 常见的失效形式:
过量变形、断裂、磨损和腐蚀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章主要内容
静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硬度 非静载荷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高温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 零件在常温静载下的过量变形
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状或尺寸的变化
E
E:断裂点
Pes
C C’
B A
卸载后再加载曲线
=E
t
O p
0 e
屈服极限提高: 冷作硬化
卸载曲线
第一节 零件在常温静载下的过量变形
一. 工程材料在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行为
2. 其他类型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
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1—纯金属 (Al、Cu、Ag等) 2—脆性材料 (陶瓷、白口铸铁、淬火高碳钢)
3—高弹性材料 (橡胶)
非线性弹 性变形
第一节 零件在常温静载下的过量变形
(MPa) 2. 其他类型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
900
无明显屈服阶段的,规定以塑性应变 p
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极限,记作
=0.2% p0.2
800
1
1、锰钢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954a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9.png)
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能提升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耐磨性
合金化: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提高耐磨性
表面处理:如电镀、喷涂、涂层等,提高耐磨性
结构设计:优化金属材料的形状和尺寸,提高耐磨性
05
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
飞机制造: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
热处理的应用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消除金属材料的内应力和变形
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4
金属材料的性能改善
金属材料的强度提升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的微观结构,提高强度
合金化: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提高强度
03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使材料内部形成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04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马氏体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降低硬度和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
05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均匀化,提高塑性和韧性
06
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软化,降低硬度和脆性,提高塑性和韧性
热处理工艺流程
加热: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预定温度
保温:保持金属材料在预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冷却:将金属材料冷却到室温或低于室温
回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淬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
退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耐磨性
合金化: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提高耐磨性
表面处理:如电镀、喷涂、涂层等,提高耐磨性
结构设计:优化金属材料的形状和尺寸,提高耐磨性
05
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
飞机制造: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
热处理的应用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消除金属材料的内应力和变形
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4
金属材料的性能改善
金属材料的强度提升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的微观结构,提高强度
合金化: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提高强度
03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使材料内部形成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04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马氏体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降低硬度和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
05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均匀化,提高塑性和韧性
06
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软化,降低硬度和脆性,提高塑性和韧性
热处理工艺流程
加热: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预定温度
保温:保持金属材料在预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冷却:将金属材料冷却到室温或低于室温
回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淬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
退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最全)PPT课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最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5cb7e443323968001c927a.png)
铁碳合金和铁碳相图
3.1 铁碳合金中的组元和基本相 3.2 Fe-Fe3C相图 3.3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 3.4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 3.5 铁碳相图在工业中的应用
• 工业纯铁:塑性较好 ,强度较低,具有铁 磁性,在一般的机器 制造中很少应用,常 用的是铁碳合金
• 铁素体(F):碳溶 于 -Fe中的一种间 隙固溶体,体心立方 晶体结构,组织和性 能与工业纯铁相同
珠光体(P):铁 素体和渗碳体 的机械混合物 ,是两者呈层 片相间的组织 ,即层片状组 织特征,可以 通过热处理得 到另一种珠光 体的组织形态
五个单相区: ABCD 以上-液相区(L) ;AHNA- 固溶体 区( ); NJESGN- 奥 氏 体 区 ( A);GPQ 以 上-铁素体区(F) ;DFKL-渗碳体区 (Fe-Fe3C)
• 奥氏体(A):碳溶 于 -Fe中的一种间隙 固溶体,具有面心立 方晶体结构,塑性好 ,变形抗力小,易于 锻造成型
铁碳合金中的组元和基本相
渗碳体:铁和碳 的金属化合物 ( 即 Fe3C) 属 于复杂结构的 间隙化合物, 硬而脆,强度 很低,耐磨性 好,是一个亚 稳定的化合物 ,在一定温度 下可分解为铁 和石墨
七个两相区(两相邻 的单相区之间) :
L+,L+A,L+Fe3C, +A,F+A,A+Fe3C,F +Fe3C
Fe-Fe3C相图
包晶反应: HJB水平线
LB+H(1495°) AJ
包晶反应仅可能在含碳 量0.09~0.53%的铁 碳合金中,其结果 生成生成奥氏体
恒温转变线
共晶反应: ECF水平线
Ae+Fe3C (1148°) Lc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八章PPT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八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ec09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c.png)
核能领域
用于制造核反应堆的结构件和燃 料元件,要求金属材料具有优良 的耐腐蚀、高温和辐照稳定性。
电子封装领域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金属材 料的导热、导电性能和焊接性能 要求越来越高,金属材料在电子 封装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包括提高金属材料的回收利 用率、开发低碳制造技术和绿色表面处理技术等。
智能化制造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金属材料的智能化制造,包括智能检测、智能控制和智能优化等,以提 高金属材料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多功能性
研发具有多种功能的金属材料,如抗菌、自修复、形状记忆等,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金属材料的多 功能性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排放污染
金属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 物,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 重污染。
金属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节约资源
金属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减 少对原生矿石的依赖,节约宝贵 的资源,延长地球资源的使用年
限。
减少污染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金属材料,可以 减少冶炼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使其更适合于各种 工程应用。
热处理的方法
退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
力、提高塑性和韧性。
淬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高温,然后 迅速冷却,以增加硬度和强度 。
回火
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再次加热 到较低的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以调整硬度和韧性。
经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用压力青铜的牌号、性能特点和用途
2) 常用铸造青铜的牌号、性能特点和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三节 钛及钛合金
钛及钛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温和抗腐蚀等其他金 属所不具备的优异特点,是制造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和 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件的理想材料,所以有“太空金属”之称。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一、纯钛
二、铜合金
1. 黄铜
(1)普通黄铜 普通黄铜是指铜—锌二元合金。其牌号用“H+数字”表示,
其中“H”表示“黄”字汉语拼音首字母,数字表示平均含铜量 的百分数。
普通黄铜的力学性能与含锌量有关。 (2)特殊黄铜
特殊黄铜牌号用“H+主加元素符号+含铜量的百分数+主加 元素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铸造黄铜牌号用“ZCu+主加元素符号+主加元素含量+其他 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其含量”表示。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一、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
(1)硬度高、热硬性好、耐磨性好。 (2)抗压强度高、抗弯强度低、韧性差。
硬质合金刀具 a)硬质合金焊接刀具 b)硬质合金机械夹持刀具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二、常用的硬质合金
1. 钨钴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WC)和黏结剂钴(Co)。 其牌号:“YG”+平均含钴量的百分数。常用牌号有YG3、 YG6、YG8。数字越大,抗冲击性能越好。
三、常用轴承合金
1. 锡基轴承合金(锡基巴氏合金)
图中暗色部分为α固溶体, 白色针状及小颗粒为化合物 Cu6Sn5,白色方块为SnSb。
锡基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100×)
第八章 非铁金属
这类合金牌号表示方法为“Z”+基体元素符号+主加元素 符号+主加元素含量+辅加元素符号+辅加元素含量。
优点:适中的硬度、小的摩擦因数、较好的塑性及韧性、 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蚀性等。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
我国殷商时代,在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方面
已大量使用青铜。青铜制造术和青铜器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划
时代的作用。
在现代,铜的导电性
能好,耐蚀能力强,在电
力、电气等领域应用十分
广泛。铜的塑性好,并能
与其他金属熔合形成合金,
可以满足多种工艺需要和 性能要求,在工业设备和 机械制造中发挥着其他金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二、轴承合金的组织特点
1. 第一类组织
在软的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的质点。这是轴承合金较理 想的组织。软的基体可承受冲击和振动,并具有较好的润滑 条件,以保证配合良好。
轴承合金的理想组织
第八章 非铁金属
2. 第二类组织
在硬的基体上分布着软的质点。这里轴承合金的硬度较大, 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但磨合能力较差。
2. 钨钴钛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碳化钛(TiC)及钴。 其牌号:“YT”+碳化钛平均含量的百分数。常用牌号有 YT5、YT14、YT15、YT30。数字越大,硬度和耐磨性越高,强 度和韧性越低。
第八章 非铁金属
3. 通用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钽(或碳化铌)及钴。 这类硬质合金又称万能硬质合金。
缺点:锡是较贵的金属,故应用受到限制。
锡基轴承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2.铅基轴承合金(铅基巴氏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的强度、硬度、韧性均低于锡基轴承合金, 且摩擦因数较大,故只用于中等负荷的轴承。由于价格便宜, 可尽量代替锡基轴承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的牌号表 示方法与锡基轴承合金相同。
3. 青铜
(1)锡青铜 通常含锡量小于8%的锡青铜,适于压力加工;含锡量大于
10%的锡青铜,由于塑性较差只适合铸造。
(2)铝青铜 铝青铜的含铝量为5%~12%,铝青铜比黄铜和锡青铜具有更
好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耐热性,并且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第八章 非铁金属
(3)铍青铜 常用的铍青铜含铍量为1.7%~2.5%。铍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
铅基轴承合金的牌号、化 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
铅基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100×)
第八章 非铁金属
3. 铜基轴承合金
铜基轴承合金主要有铅青铜和锡青铜。 铅青铜是锡基轴承合金的代用品,它是平均含铅量为30%的铸 造铅青铜。 其具有高的承载能力、良好的耐磨性、高的导热性、高的疲 劳强度。可广泛用于制造高速、重复合下工作的轴承。 锡青铜也是一种良好的轴承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床上的轴 瓦、蜗轮、开合螺母等。
剖分式滑动轴承
第八章 非铁金属
轴瓦及内衬 鉴于上述要求的特殊性,滑动轴承的轴瓦和内衬需要采用专 门的材料制造。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一、轴承合金的性能要求
(1)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承受轴颈较大的压力。 (2)高的耐磨性和小的摩擦因数,以减小轴颈的磨损。 (3)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抗疲劳强度,以承受轴颈 的交变载荷,并抵抗冲击和振动。 (4)良好的导热性及耐蚀性,以利于热量的散失和抵抗润 滑油的腐蚀。 (5)良好的磨合性,使其与轴颈能较快地紧密配合。
工业纯铝的牌号、化学成分和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二、铝合金及其分类
1. 铸造铝合金
这类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可用金属铸造工艺直接获 得零件。铸造铝合金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铝—硅(Al-Si)系、 铝—铜(Al-Cu)系、铝—镁(Al-Mg)系和铝—锌(Al-Zn)系 等, 其中以铝—硅系应用最为广泛。
(2)α+β型钛合金棒材的常用牌号、力学性能及用途。
α+β型钛合金棒材的常用牌号、力学性能及用途
(3)β型钛合金在生产中应用不多,典型牌号是TB2。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四节 轴承合金 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工作方式不同,滑动轴承与轴颈之间的 摩擦属于滑动摩擦。滑动轴承直接与旋转轴颈接触,既要具有一 定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又要尽可能少地对轴颈产生磨损。
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经淬火后加以人工时效可获得较高的强 度、硬度、抗蚀性和抗疲劳性。
(4)硅青铜 硅青铜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并具有良好的铸造
性能和冷、热变形加工性能,常用来制造耐蚀和耐磨零件。
第八章 非铁金属
(5)青铜的牌号 压力青铜的牌号由“Q+主加元素符号及含量+其他元素含
量”组成,其中“Q”为“青”字汉语拼音首字母。 铸造青铜的牌号表示方法和铸造黄铜的牌号表示方法相同。
铝及铝合金的组别与牌号系列 常用变形铝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三、铝合金的强化
1. 固溶强化及固溶热处理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晶格畸变增大 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塑性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2. 时效强化
铝合金热处理后可以得到过饱和的铝基固溶体。这种过饱 和铝基固溶体在室温或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其强度和硬度随时 间的延长而增高,但塑性降低,这个过程硬质合金
1923年,德国人施勒特尔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发明了 一种新的合金材料——硬质合金,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硬质合金不仅硬度高,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热硬性,不 仅解决了高硬度和高韧性材料难以加工的技术难题,而且 还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加工的切削速度,在机械制造业中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在高温下强度最高。其组织稳定,焊接性良好。
第八章 非铁金属
2. β型钛合金
β型钛合金中主要加入铜、铬、钼、钒和铁等促使β相稳定 的元素。
β型钛合金可以通过淬火或时效进一步强化。这类合金具有 良好的塑性,在540°C以下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其生产工艺复 杂,合金密度大,故在生产中用途不多。
3. α+β型钛合金
其牌号:“YW”+顺序号,如YW1、YW2。二者用途相似, YW2耐磨性稍差于YW1,强度比YW1高,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这类硬质合金既能加工钢,又能加工铸铁,可用于难加工 钢材的加工。
常用硬质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一节 铝及铝合金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 第三节 钛及钛合金 第四节 轴承合金 第五节 硬质合金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二第节一节金属铝的及力铝学合性金能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金属元素。由于铝的化学 性质活泼,冶炼比较困难,知道100多年前,人类才制得纯 度较高的铝。
有很多人认为,铝是比较软的金属,只能用于生活用具 中,不能制造重要的机械零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重 要的机械零件(如飞机螺旋桨等)恰恰是用铝材制成的。
钛的塑性好,纯化能力强,稳定,抗氧化能力强。钛及钛 合金在海水、淡水和水蒸气中具有极高的耐蚀性。室温下,钛 对酸、碱等溶液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耐蚀性好。
钛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现象。
工业纯钛的牌号、力学性能及用途
二、钛合金
1. α型钛合金
它的主要合金化元素有铝和锡。由于此类合金的α型钛向β型 钛转变的温度较高,在室温或较高温度时均为单相α固溶体组织。
第八章 非铁金属
3. 过剩相强化
当铝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含量超过其极限溶解度时,淬火加热 时便有一部分不能溶入固溶体的第二相出现,称之为过剩相。
4. 变质处理
在铝合金中添加微量元素进行变质处理,可以细化晶粒,使 力学性能提高,是提高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5. 冷变形强化
冷变形强化也称冷作硬化,即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冷 变形,冷变形时,金属内部位错密度增大,且相互缠结并形成胞 状结构,阻碍位错运动。
第八章 非铁金属
4. 铝基轴承合金
(1)铝锑镁轴承合金 该合金提高了屈服强度。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 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但承载能力不大。主要用于制造承受中等 载荷、滑动速度低的轴承。
2) 常用铸造青铜的牌号、性能特点和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三节 钛及钛合金
钛及钛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温和抗腐蚀等其他金 属所不具备的优异特点,是制造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和 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件的理想材料,所以有“太空金属”之称。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一、纯钛
二、铜合金
1. 黄铜
(1)普通黄铜 普通黄铜是指铜—锌二元合金。其牌号用“H+数字”表示,
其中“H”表示“黄”字汉语拼音首字母,数字表示平均含铜量 的百分数。
普通黄铜的力学性能与含锌量有关。 (2)特殊黄铜
特殊黄铜牌号用“H+主加元素符号+含铜量的百分数+主加 元素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铸造黄铜牌号用“ZCu+主加元素符号+主加元素含量+其他 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其含量”表示。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一、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
(1)硬度高、热硬性好、耐磨性好。 (2)抗压强度高、抗弯强度低、韧性差。
硬质合金刀具 a)硬质合金焊接刀具 b)硬质合金机械夹持刀具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二、常用的硬质合金
1. 钨钴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WC)和黏结剂钴(Co)。 其牌号:“YG”+平均含钴量的百分数。常用牌号有YG3、 YG6、YG8。数字越大,抗冲击性能越好。
三、常用轴承合金
1. 锡基轴承合金(锡基巴氏合金)
图中暗色部分为α固溶体, 白色针状及小颗粒为化合物 Cu6Sn5,白色方块为SnSb。
锡基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100×)
第八章 非铁金属
这类合金牌号表示方法为“Z”+基体元素符号+主加元素 符号+主加元素含量+辅加元素符号+辅加元素含量。
优点:适中的硬度、小的摩擦因数、较好的塑性及韧性、 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蚀性等。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
我国殷商时代,在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方面
已大量使用青铜。青铜制造术和青铜器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划
时代的作用。
在现代,铜的导电性
能好,耐蚀能力强,在电
力、电气等领域应用十分
广泛。铜的塑性好,并能
与其他金属熔合形成合金,
可以满足多种工艺需要和 性能要求,在工业设备和 机械制造中发挥着其他金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二、轴承合金的组织特点
1. 第一类组织
在软的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的质点。这是轴承合金较理 想的组织。软的基体可承受冲击和振动,并具有较好的润滑 条件,以保证配合良好。
轴承合金的理想组织
第八章 非铁金属
2. 第二类组织
在硬的基体上分布着软的质点。这里轴承合金的硬度较大, 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但磨合能力较差。
2. 钨钴钛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碳化钛(TiC)及钴。 其牌号:“YT”+碳化钛平均含量的百分数。常用牌号有 YT5、YT14、YT15、YT30。数字越大,硬度和耐磨性越高,强 度和韧性越低。
第八章 非铁金属
3. 通用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钽(或碳化铌)及钴。 这类硬质合金又称万能硬质合金。
缺点:锡是较贵的金属,故应用受到限制。
锡基轴承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2.铅基轴承合金(铅基巴氏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的强度、硬度、韧性均低于锡基轴承合金, 且摩擦因数较大,故只用于中等负荷的轴承。由于价格便宜, 可尽量代替锡基轴承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的牌号表 示方法与锡基轴承合金相同。
3. 青铜
(1)锡青铜 通常含锡量小于8%的锡青铜,适于压力加工;含锡量大于
10%的锡青铜,由于塑性较差只适合铸造。
(2)铝青铜 铝青铜的含铝量为5%~12%,铝青铜比黄铜和锡青铜具有更
好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耐热性,并且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第八章 非铁金属
(3)铍青铜 常用的铍青铜含铍量为1.7%~2.5%。铍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
铅基轴承合金的牌号、化 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
铅基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100×)
第八章 非铁金属
3. 铜基轴承合金
铜基轴承合金主要有铅青铜和锡青铜。 铅青铜是锡基轴承合金的代用品,它是平均含铅量为30%的铸 造铅青铜。 其具有高的承载能力、良好的耐磨性、高的导热性、高的疲 劳强度。可广泛用于制造高速、重复合下工作的轴承。 锡青铜也是一种良好的轴承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床上的轴 瓦、蜗轮、开合螺母等。
剖分式滑动轴承
第八章 非铁金属
轴瓦及内衬 鉴于上述要求的特殊性,滑动轴承的轴瓦和内衬需要采用专 门的材料制造。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一、轴承合金的性能要求
(1)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承受轴颈较大的压力。 (2)高的耐磨性和小的摩擦因数,以减小轴颈的磨损。 (3)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抗疲劳强度,以承受轴颈 的交变载荷,并抵抗冲击和振动。 (4)良好的导热性及耐蚀性,以利于热量的散失和抵抗润 滑油的腐蚀。 (5)良好的磨合性,使其与轴颈能较快地紧密配合。
工业纯铝的牌号、化学成分和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二、铝合金及其分类
1. 铸造铝合金
这类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可用金属铸造工艺直接获 得零件。铸造铝合金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铝—硅(Al-Si)系、 铝—铜(Al-Cu)系、铝—镁(Al-Mg)系和铝—锌(Al-Zn)系 等, 其中以铝—硅系应用最为广泛。
(2)α+β型钛合金棒材的常用牌号、力学性能及用途。
α+β型钛合金棒材的常用牌号、力学性能及用途
(3)β型钛合金在生产中应用不多,典型牌号是TB2。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四节 轴承合金 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工作方式不同,滑动轴承与轴颈之间的 摩擦属于滑动摩擦。滑动轴承直接与旋转轴颈接触,既要具有一 定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又要尽可能少地对轴颈产生磨损。
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经淬火后加以人工时效可获得较高的强 度、硬度、抗蚀性和抗疲劳性。
(4)硅青铜 硅青铜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并具有良好的铸造
性能和冷、热变形加工性能,常用来制造耐蚀和耐磨零件。
第八章 非铁金属
(5)青铜的牌号 压力青铜的牌号由“Q+主加元素符号及含量+其他元素含
量”组成,其中“Q”为“青”字汉语拼音首字母。 铸造青铜的牌号表示方法和铸造黄铜的牌号表示方法相同。
铝及铝合金的组别与牌号系列 常用变形铝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性能及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三、铝合金的强化
1. 固溶强化及固溶热处理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晶格畸变增大 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塑性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2. 时效强化
铝合金热处理后可以得到过饱和的铝基固溶体。这种过饱 和铝基固溶体在室温或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其强度和硬度随时 间的延长而增高,但塑性降低,这个过程硬质合金
1923年,德国人施勒特尔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发明了 一种新的合金材料——硬质合金,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硬质合金不仅硬度高,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热硬性,不 仅解决了高硬度和高韧性材料难以加工的技术难题,而且 还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加工的切削速度,在机械制造业中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在高温下强度最高。其组织稳定,焊接性良好。
第八章 非铁金属
2. β型钛合金
β型钛合金中主要加入铜、铬、钼、钒和铁等促使β相稳定 的元素。
β型钛合金可以通过淬火或时效进一步强化。这类合金具有 良好的塑性,在540°C以下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其生产工艺复 杂,合金密度大,故在生产中用途不多。
3. α+β型钛合金
其牌号:“YW”+顺序号,如YW1、YW2。二者用途相似, YW2耐磨性稍差于YW1,强度比YW1高,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这类硬质合金既能加工钢,又能加工铸铁,可用于难加工 钢材的加工。
常用硬质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一节 铝及铝合金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 第三节 钛及钛合金 第四节 轴承合金 第五节 硬质合金
第八章 非铁金属
§第二第节一节金属铝的及力铝学合性金能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金属元素。由于铝的化学 性质活泼,冶炼比较困难,知道100多年前,人类才制得纯 度较高的铝。
有很多人认为,铝是比较软的金属,只能用于生活用具 中,不能制造重要的机械零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重 要的机械零件(如飞机螺旋桨等)恰恰是用铝材制成的。
钛的塑性好,纯化能力强,稳定,抗氧化能力强。钛及钛 合金在海水、淡水和水蒸气中具有极高的耐蚀性。室温下,钛 对酸、碱等溶液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耐蚀性好。
钛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现象。
工业纯钛的牌号、力学性能及用途
二、钛合金
1. α型钛合金
它的主要合金化元素有铝和锡。由于此类合金的α型钛向β型 钛转变的温度较高,在室温或较高温度时均为单相α固溶体组织。
第八章 非铁金属
3. 过剩相强化
当铝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含量超过其极限溶解度时,淬火加热 时便有一部分不能溶入固溶体的第二相出现,称之为过剩相。
4. 变质处理
在铝合金中添加微量元素进行变质处理,可以细化晶粒,使 力学性能提高,是提高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5. 冷变形强化
冷变形强化也称冷作硬化,即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冷 变形,冷变形时,金属内部位错密度增大,且相互缠结并形成胞 状结构,阻碍位错运动。
第八章 非铁金属
4. 铝基轴承合金
(1)铝锑镁轴承合金 该合金提高了屈服强度。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 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但承载能力不大。主要用于制造承受中等 载荷、滑动速度低的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