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利用方式
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利用方式一、引言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重要副产品,具有丰富的养分资源。
合理利用秸秆可以提高农田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的现状及可能的利用方式。
二、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1. 农作物秸秆产量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
据统计,中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约为10亿吨左右,其中包括稻谷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其他杂粮秸秆等。
2. 秸秆养分含量农作物秸秆的养分含量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根据研究,养分含量与不同农作物的秸秆种类有所差异,但大致可以认为秸秆中脱落的养分约占农作物全生长期脱落养分的30%。
3. 秸秆处理方式目前,中国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露天焚烧、还田、堆肥和工业利用等。
其中,露天焚烧是一种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但由于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近年来已逐渐受到限制和取缔。
还田是将秸秆还入田地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但操作难度较大。
堆肥是将秸秆与其他有机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以获得有机肥料。
工业利用则包括将秸秆转化为饲料、生物质能源等。
三、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利用方式针对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的现状,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利用方式。
1. 生物质能源生产秸秆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气体和生物质颗粒等。
通过采用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提取出来,用于发电、取暖等用途,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2. 有机肥料制造将秸秆与其他有机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制成高效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长。
通过还田的方式,将秸秆中的养分循环利用,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和环境风险。
3. 畜禽饲料生产秸秆可以通过酸碱处理、发酵等技术转化为饲料,适用于牛、羊、猪等畜禽的饲养。
这不仅可以解决饲料短缺的问题,还能增加养殖业的收益,推动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共3篇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1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秸秆资源是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农村地区是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区域,秸秆的数量庞大,远远超过城市地区。
然而,目前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率还较低,未得到充分利用。
本文将从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秸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我国秸秆资源分布秸秆是农作物垄断的茎、叶、壳等部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
我国的农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等,其中秸秆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粮食作物。
据统计,我国年均秸秆产量达到15亿吨左右,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
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北方地区的秸秆产量较高,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突出,主要由于该地区种植大量粮食作物和玉米。
南方地区的秸秆产量相对较低,主要由于该地区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而水稻的秸秆品质较差。
此外,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农业发展滞后,秸秆产量也相对较低。
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状况目前,我国的秸秆资源主要用于畜牧业饲料、农业废物处理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其中,畜牧业饲料是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占用了秸秆资源的大部分。
农业废物处理主要是指秸秆的堆肥利用,堆肥除了能够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地肥力和土壤结构。
另外,秸秆能够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如秸秆能够用于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纸浆和木质板材等,还可以作为蘑菇、食用菌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的状况还不够理想。
一方面,我们在利用秸秆时存在某些技术难题,如秸秆的使用效率不高、质量参差不齐、分离难度大等。
另一方面,农民对秸秆资源的利用意识不足、没有秸秆资源利用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给秸秆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带来阻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秸秆资源的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加利用率,既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农作物秸秆是指庄稼收割后剩余的根茎、叶子和秸秆等植物遗物。
在农业生产中,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广泛用于土壤覆盖、饲料料、燃料等领域。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经济效益低等,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现状1. 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较低,大量的秸秆被随意焚烧、堆放或直接丢弃,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收储运体系,秸秆处理更加困难,这就加剧了资源的浪费。
2. 环境污染严重未经有效处理的农作物秸秆易导致环境污染。
一方面,秸秆焚烧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对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造成危害;秸秆的露天堆放容易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给环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社会经济效益低当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混乱处理不仅带来了环境问题,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经济效益的降低。
农作物秸秆本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但是由于秸秆的收储运体系不完善,导致了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应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管理,建立健全的农作物秸秆收购、储存、运输等体系。
鼓励发展专业的秸秆收储运企业,引导农民将秸秆卖给专业公司,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 推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农作物秸秆问题的有效途径。
可以采用秸秆还田、临时集散点处理、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意识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农作物秸秆处理的认识和重视,引导他们采取科学合理的秸秆处理方法,如还田、压塑秸秆砖等,减少焚烧、露天堆放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秸秆积累量巨大,给农村带来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1. 收秸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各地对秸秆的收集和利用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导致秸秆收集和利用效率低下。
2. 收秸人力成本高。
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和设备,秸秆收集和埋肥等方式成为主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人力成本高,同时也无法保证秸秆的品质。
3. 储秸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储秸条件差,很多地方缺乏现代化的储秸设施,导致储存不当,秸秆易腐烂变质,损失率高。
4. 运输成本高。
我国农村道路条件相对差,秸秆的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同时还存在着诸如秸秆超载等违法行为,导致运输成本高。
2. 鼓励农民使用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减少秸秆污染和消防隐患。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补贴和土地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农民使用秸秆还田。
3. 建设现代化的储秸设施。
国家应加大对储秸设施建设的支持,建设现代化的储秸设施,提高秸秆的质量和保存效果。
4. 改善农村道路建设。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扩大交通运输网络,降低秸秆运输成本,同时惩罚秸秆超载等违法行为,确保秸秆运输的安全和规范。
总之,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中,应加强国家规划,鼓励农民利用秸秆还田,建设现代化的储秸设施和改善农村道路建设,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效率和质量。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年第10期对现阶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展开讨论与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秸秆利用对策,以期为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秸秆产出量与日俱增。
然而,农作物秸秆虽是优质的生物质资源,但若缺乏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采用焚烧、丢弃等方式,不仅不利于保护农村自然环境,甚至会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如何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所需重视的问题之一。
有调查表明,自2014年以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得以推广和普及,各地区狠抓并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逐渐探索与当地发展情况的秸秆综合利用路径,推进农作物秸秆向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方向发展,降低当地秸秆焚烧量。
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2020年作物秸秆生产量为116.15万t、2021年为124.98万t、2022年为176.25万t。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并提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以期为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1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1.1秸秆资源情况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与此同时,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也在逐年递增。
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2022年秸秆产生量为176.25万t,比2020年增加60.1万t,其中水稻秸秆109.21万t,占总资源的61.96%;玉米秸秆30.82万t,占总资源的17.49%;油菜秸秆23.41万t,占总资源的13.28%;其他秸秆(包括小麦、马铃薯、甘薯、花生、大豆、甘蔗、其他)12.81万t,占总资源的7.27%。
1.2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通过禁止禁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凸显生态效益;通过就地消化、离田利用,优化资源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在88%以上。
以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产业化发展为主,促进生态、社会与经济等多项效益的融合发展,以提高耕地质量为准则,最大限度减少秸秆还田量,促进秸秆利用方式向梯形等级发展,保障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8%。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
秸秆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与此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秸秆资源利用率低秸秆是农作物的废弃物,大量的秸秆处理成本高,一方面因为秸秆难以储存,另一方面也因为目前技术条件下对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不高。
2. 秸秆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还存在极大的浪费现象,很多农民习惯于将秸秆焚烧,这不仅容易引起空气污染,还会造成宝贵的资源浪费。
3. 技术条件落后目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条件相对滞后,很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秸秆焚烧方式处理秸秆资源,无法实现资源的真正再利用。
二、对策探讨1.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创新,如利用生物质燃料技术、秸秆青贮技术等,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
2. 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完善秸秆资源的收购和利用制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秸秆资源的回收利用。
3.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联手在农村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动。
4. 建立健全的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建立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实现从收集、加工到利用的全产业链闭环。
5. 加大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的执法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焚烧秸秆的行为。
加强秸秆回收等利用环节的督导执法,规范秸秆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6. 推动产业发展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进入秸秆资源化利用领域,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利用问题研究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利用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利用问题研究》一文旨在全面解析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现状、潜力及其利用问题。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其资源量巨大,长期以来,由于秸秆的有效利用技术落后和农民的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研究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利用问题,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首先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总量进行估算,分析各类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接着,从多个角度探讨秸秆的利用现状,包括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能源等多个方面,分析各种利用方式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还将对秸秆利用的技术瓶颈、政策障碍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进程,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分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秸秆。
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秸秆的种类来看,水稻秸秆是我国最主要的秸秆资源,其产量占据了总秸秆资源的大部分。
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也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这些秸秆资源的分布与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密切相关,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从秸秆的产生量来看,我国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随着农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
一方面,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秸秆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一些高产农作物如玉米、水稻等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也进一步增加了秸秆的产生量。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已达数亿吨,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愈发凸显。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和叶子等植物残体,是农业生产的常见副产品。
由于农作物秸秆的大量产生和处理问题,其资源化利用一直是一个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秸秆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而现阶段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秸秆随意焚烧现象。
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秸秆堆放乱丢:部分农民在秸秆处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导致秸秆堆放乱丢,造成土壤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 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低:目前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效率较低,主要集中在作为燃料和饲料的利用,而且存在加工工艺简单、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二、对策1. 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政府要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秸秆的处理和利用,严厉打击非法焚烧和乱丢秸秆行为,并对合法利用秸秆的农户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
2. 推广环保技术与设备:引导农民采取科学的秸秆处理方法,如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站、生物质气化发电站等,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燃料、木质板材等产品,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3.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农民的环保理念教育,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鼓励农民通过市场化途径处理和利用秸秆。
4. 加强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户通过合作社模式进行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规划和方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
5. 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秸秆处理和利用的技术水平,开发新型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三、结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农民、科研机构和企业等都应积极参与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支持和投入,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2024年秸秆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秸秆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秸秆是农作物产量后剩余的植物枝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农业废弃物。
然而,近年来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逐渐得到认可,出现了秸秆市场的兴起。
本文将对秸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等方面,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市场。
市场规模秸秆是农作物产量后剩余的植物枝叶,其产量与农作物种植的规模和种类有直接关系。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的秸秆产量约为X万吨。
其中,主要的秸秆产量集中在北方农作物主产区,如河北、河南等省份。
这些产地通常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因此秸秆市场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
市场需求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主要的秸秆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物饲料:秸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的补充,提供纤维和能量。
尤其是在养殖业发展迅速的地区,秸秆的需求较大。
2.农业生产:秸秆可以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
此外,秸秆还可以作为农田覆盖物,保持土壤湿度和防止水土流失。
3.能源利用:秸秆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经过处理可以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由于上述需求的存在,秸秆市场的需求趋势稳定且增长迅速。
市场价格目前,秸秆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供需关系、运输成本和政策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市场上的秸秆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供需关系:秸秆市场的供需关系对价格起着关键作用。
供应量偏低而需求量较大时,价格会出现上升趋势;相反,供应量过剩而需求量较低时,价格会下降。
2.运输成本:秸秆主要产自农田,需要运输到市场进行销售。
运输成本直接影响着秸秆的最终价格。
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
3.政策支持:政府对于秸秆资源的利用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如补贴、减免税等。
这些政策的变化也会对秸秆的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合以上因素,秸秆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结论随着对秸秆资源利用价值的认可,秸秆市场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植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地区进行综合利用的重要资源。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
本文将就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1. 秸秆回收利用率较低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秸秆回收利用率仍然较低。
农民们通常习惯于将秸秆直接焚烧或者丢弃在地里,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秸秆处理成本高秸秆的收集、储存和处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而且由于秸秆本身比较轻薄,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导致了秸秆的再利用过程中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足目前我国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仍然比较滞后,没有形成系统的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导致了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存在的问题1. 环境污染目前由于农民习惯于焚烧秸秆或者直接丢弃在地里,导致了沙尘暴、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
而且焚烧秸秆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资源浪费秸秆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随之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3. 农村经济发展受限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受限,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三、建议探讨1. 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该加大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例如可以研发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技术,将秸秆生产成颗粒燃料,以替代传统的高污染燃料,降低环境污染。
2. 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农民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提供相应的经济奖励和税收减免政策。
还可以通过财政拨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和农民合作社等相关主体对秸秆的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作物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高达10亿吨以上,其中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农田秸秆的焚烧、堆放等问题。
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找到合适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收集机制。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收集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地区存在着农作物秸秆无人收购或者收购价格低廉的情况。
农民缺乏秸秆的销售渠道,导致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难度。
2. 缺乏成熟的加工技术。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离不开加工技术的支撑,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加工技术还比较不成熟,很多地区的农作物秸秆只能堆积在农田里,无法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3. 缺乏有效的利用渠道。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需要有成熟的利用渠道,而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渠道相对还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利用方式。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的收集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建设农作物秸秆收购点,设立收购价格保障机制,引导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秸秆收购行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销售秸秆的困难。
2. 发展成熟的加工技术。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大农作物秸秆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培育和引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
3. 拓展多样化的利用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发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多种利用方式,开展深加工产业,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4.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财税支持,鼓励企业投入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具体措施2. 资金扶持,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农作物秸秆的深加工,鼓励企业进行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们在农田中焚烧或者废弃的一种农业废弃物。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的提倡,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建立健全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问题1. 秸秆收储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收储方式主要集中在直接焚烧或者土地填埋,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容易产生环境污染。
尤其是农民们普遍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2. 收储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能力相对不足,部分地区存在着秸秆无处可放的问题。
由于收储设施不足,导致农作物秸秆往往只能被堆放在农田中,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3. 运输困难农作物秸秆在转运过程中,由于其体积大、质量轻、易燃等特性,使得其运输成本较高,运输难度大。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秸秆转运网络,导致秸秆运输时常需借助外来设备,造成了一定的运输成本负担。
4. 缺乏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途径主要集中在生物能源利用和畜禽饲料利用,而这两种利用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问题。
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完善。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的秸秆收储网络针对目前农作物秸秆收储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合作,建立健全的秸秆收储网络。
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秸秆收储设施建设,提高收储能力。
秸秆的资源利用途径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发新的利用技术,如秸秆再生产生物燃料、生物质颗粒、生物炭等高附加值产品。
农作物秸秆及食用菌菌渣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方面,通过利用菌渣,可以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处理成本;另一方面,菌渣在农业、环保、能源等领域 的应用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此外,菌渣的利用还可以带来间接效益,如改 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等。然而,目前菌渣的利用仍面临成本较高、技术 不够成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2、农作物秸秆及食用菌菌渣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食用菌菌渣利用方式,如制 备生物有机肥、生产沼气、制备活性炭等。这些新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 应用前景。
三、重点问题研究
1、新技术手段在农作物秸秆及 食用菌菌渣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中的应用
1、新技术手段在农作物秸秆及食用菌菌渣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效益和环保法规两个方 面。在生态效益方面,菌渣的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在环 保法规方面,各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的监管力度,食用菌菌渣的资 源化利用符合环保政策的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结论
结论
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虽然在菌渣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挑战。未来需要进 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菌渣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以实现更好的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菌渣的资源化 利用,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食用菌产业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大量 的菌渣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成分,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本次演示将围绕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进展展开,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秸秆资源台账情况汇报
秸秆资源台账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在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
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秸秆资源的情况,我们对秸秆资源进行了台账汇报,具体情况如下:
一、秸秆资源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我国秸秆资源总量约为X亿吨,其中农作物秸秆占比较大。
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质能源资源之一。
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能源利用、畜禽饲料利用、有
机肥料利用等。
其中,生物质能源利用是主要的利用途径,但也存在着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等问题。
三、秸秆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秸秆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资源浪费、运输成本高、利用技术落后等。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资源利用不够规范和高效。
四、秸秆资源利用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资源的利用前景广阔。
未来,我国
将加大对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五、秸秆资源利用的建议。
针对当前秸秆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对秸秆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利用机制;二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秸秆资源的利用。
综上所述,秸秆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质能源资源,但在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秸秆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动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以及综合利用现状。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副产物,其产量巨大,且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文将详细阐述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情况。
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年统计数据,揭示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趋势和地区分布特点。
同时,还将探讨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种植结构、农作物生长状况、气候条件等。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现状。
这包括秸秆的直接利用、间接利用以及生物质能利用等方面。
通过对各种利用方式的详细梳理和评价,评估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水平和潜力。
还将探讨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技术瓶颈、市场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等。
本文将提出促进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这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等方面。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和建议,有望推动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分析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因此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数量也相当可观。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提升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门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已经超过了8亿吨,占全球秸秆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反映出中国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丰富性。
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占据了总量的绝大部分,而棉花、油料作物、薯类等其他作物的秸秆产量也不容忽视。
地域分布上,中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农业主产区。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创新模式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农民们头疼的问题。
秸秆的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存在火灾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和农业生产者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模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意义1. 秸秆的大量浪费现象农作物秸秆在我国农村地区一直存在着大量浪费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用途径和机制,导致了许多秸秆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严重浪费了资源。
2. 秸秆对环境的影响大量的秸秆堆放不仅占用了土地资源,而且还会对土壤和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农田土壤的肥力和质量造成影响,还存在易燃的隐患。
3. 秸秆综合利用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也有益于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创新模式1. 秸秆生物质能利用利用生物质能技术,将秸秆进行生物质能化利用,进行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化制备生物柴油、生物质气化制备生物质燃气等,实现能源资源的再利用。
2. 秸秆有机肥料利用通过将秸秆进行堆肥或者发酵处理,制作成有机肥料,将其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
3. 秸秆再生纸利用利用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再生纸制造,能够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4. 秸秆生态建材利用秸秆可以制作成生态建材,如秸秆板、秸秆砖等,这不仅能够解决秸秆的问题,还能够开发新型的绿色建材,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挑战1. 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目前,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总体来说仍然存在着技术不够成熟、市场不够完善、政策不够支持等问题。
2. 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挑战秸秆综合利用还存在着成本高、技术难、产业链不完善等挑战,需要各方合作,共同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
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1. 秸秆综合利用在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摘要:该文从资源的角度,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了全面的估算,分析了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
通过对全国的秸秆资源产量及分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不同种类的秸秆产量及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②全国各种主要作物秸秆占总量的比例顺序为:稻谷秸秆最高,其次是玉米秸秆和小麦秸。
③全国秸秆产量超过2500万t的省份有山东、河南等8个。
对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认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大部分被作为农户生活燃料或当作牲畜饲料或在田间焚烧或被弃置乱堆,不仅造成了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导致了环境的污染。
针对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秸秆资源;分布状况;利用现状;利用对策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每年生产6.4亿多t的秸秆,且随着农作物单产的提高,秸秆产量也将随之增加。
在传统农业阶段,秸秆资源主要是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肥料、燃料和饲料。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能源、饲料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秸秆利用途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一方面,科技进步为秸秆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和新方法;另一方面,农业主产区秸秆资源大量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1、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1、1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概况秸秆,通常指农作物籽实收获后的植株,是农村最主要的农作物副产品。
由于秸秆产量未列入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范围,其产量通常依据农作物的产量计算而得。
表1 1999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单位:106 t 作物种类产量秸秆∶粮食秸秆数量占秸秆总量比例谷物水稻198.480.97191.7329.93小麦113.871.03117.2918.3玉米128.091.37175.4827.3高粱 3.24 1.44 4.670.73谷子 2.31.51 3.500.55其他杂粮7.02 1.6011.23 1.75大豆18.94 1.7132.39 5.06薯类36.410.6122.21 3.47油料花生12.64 1.5219.21 3.00油菜10.14 3.0030.41 4.75芝麻0.740.640.480.07向日葵 1.770.60 1.060.17棉花 3.83 3.0011.49 1.79麻类0.47 1.700.800.12甘蔗74.700.2518.68 2.92总计640.63100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199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总量约6.4亿t,其中稻草1.9亿t,玉米秸1.7亿t,麦秸1.2亿t。
中国秸秆资源中以稻秸、玉米秸和麦秸为主,这些秸秆资源量约占秸秆总资源量的75.6%。
秸秆产量最大的是稻秸,约占总秸秆产量的29。
93%,主要分布于中南(如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华东地区(如江苏、江西、浙江和安徽等)及西南的部分省份(如四川等);其次是玉米秸秆,约占总秸秆产量的27.39%,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如河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各省份及华东(如山东)和中南(如河南)的部分省份;小麦秸秆的产量占农作物总秸秆产量的第三位,约占18.31%,主要分布于华东(如山东、江苏、安徽)和中南(如河南)及华北(如河北)等地区;豆类秸秆产量约占5.06%;薯秧产量约占3.47%;油料作物秸秆约占7.99%。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秸秆的产量占总秸秆产量的比例有所加大。
表2 1999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情况单位106t地区稻草麦秸玉米秸高粱秸谷秸其他杂粮秸豆秸薯类蔓藤油料秸甘蔗梢小计华北 2.1120.4732.58 1.18 2.020.87 3.85 1.79 2.620.0067.49东北17.05 3.753.52 2.480.490.4810.09 1.060.690.0089.55华东67.5043.0128.380.210.34 3.47.06 5.9820.251.11177.23中南71.9527.0423.790.150.320.89 5.60 5.8916.9013.19165.71西南31.29.7422.290.330.01 3.88 3.72 6.067.044.3888.65西北 1.9313.3314.950.310.32 1.72 2.09 1.44 2.610.0038.69全国191.7117.3175.4 4.67 3.511.2332.3922.2150.1118.68627.321、2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分布特点作物秸秆的分布格局与农作物的分布相一致。
我国作物秸秆主要分布于东部农区,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到江南和西南各省是我国作物秸秆的主要分布区,其中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四川6省是我国作物秸秆的集中分布区,它们的秸秆产量分别超过4 000×104t。
就类型分配而言,粮食作物秸秆为71433.7×104t,占总量的8919%,油料作物秸秆为5608.5×104t,占7.1%,棉花秸秆为1350.3×104t,占11.7%,糖料作物秸秆为979.0×104t,占1.2%,麻类作物秸秆为82.9×104t,占0.11%。
表3 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分布情况表单位:万吨秸秆名称秸秆数量分布(前8省市排序)稻谷秸秆15982.29湖南、四川、江苏、江西、湖北、广西、广东、安徽玉米秸秆13690.80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四川小麦秸秆10326.36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四川、陕西、新疆大豆秸秆3284.64黑龙江、吉林、安徽、四川、江苏、内蒙古、云南、山东薯类秸秆1781.60四川、山东、重庆、贵州、广东、内蒙古、云南、湖北花生秸秆1152.96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安徽、湖北、四川、辽宁油菜籽秸秆1680.15湖北、四川、安徽、江苏、湖南、河南、贵州、浙江棉花秸秆1809.48新疆、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湖南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社会文化、传统习惯的不同,各地区的作物秸秆结构组成有所不同。
在地处热带、亚热带的江南,大米是当地群众传统饮食的主要食品,水稻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作物品种;地处温带的我国北方地区,小麦、玉米是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而位于高寒地区的西藏,藏族群众习惯于以青稞酒、藏粑为主的藏族饮食文化,形成了西藏特有的以青稞为主的种植结构。
不同的种植结构,带来各地区之间作物秸秆品种和类型结构的差异。
东北地区(黑龙江)以玉米和大豆为主,占67.01%;在华北(河北)以玉米秆和麦秆为主,占77.25%;在华东(江苏)以稻草和麦秆为主,占68.41%;在华南(广东)以稻草和甘蔗为主,占75.61%,在西北(新疆)以玉米秆、麦秆和棉花为主,占82.97%(表4)。
表4不同地区各作物秸秆所占比重(%)省份水稻小麦玉米谷子豆类薯类油料棉花麻类糖类广东68.8020.22 4.630.42 1.8811.03 6.190.000.036.81河北 2.2528.3848.87 5.36 3.91 3.51 5.98 1.670.050.04黑龙江20.58 6.3448.48 2.8218.53 1.610.710.000.310.63江苏50.1718.2412.49 2.72 4.08 2.71 6.51 3.030.010.04新疆 3.4928.3130.98 2.46 1.750.45 5.9123.680.072.89全国平均27.5115.1933.47 3.26 5.04 5.447.06 1.700.10 1.232、中国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2、1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而广。
但是,大部分秸秆在田间、地头或场院被烧掉,这些现象在山区、半山区和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郊区较为普遍;或者农户直接用于生活燃料;再者,将秸秆弃置不用乱堆乱放。
这样做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
随着畜牧业、工业的发展,秸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秸秆的利用方式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2、2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途径我国作物秸秆年产量79454.4×104t,相当每年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水平。
每年如此大量的秸秆生产,能在农业生态环境中能及时处理,不致造成严重的堆积,有其特殊的消化方式。
中国农作物秸秆现阶段其用途大致可分为4个方面:(1)用作燃料:主要有稻草、棉花秆、玉米秆、高梁秆、黄豆秆、油菜秆、葵花秆等。
(2)用作饲料:主要有麦秆、玉米秆、蚕豆秆、红薯藤、花生藤、瓜藤、瓜叶等。
(3)用作肥料:一是直接还田;二是将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还田;三是用作牲畜垫圈与畜禽粪便一起堆沤发酵后还田。
主要有稻草、麦秆、玉米等。
(4)用作工业原料:麦秆、稻草、麻秆等用于造纸、建筑等,以及手工纺织材料。
韩鲁佳等(2002)统计的各种用途所占比例,造纸原料占.29%;牲畜饲料占30.9%,其中:处理后饲喂的14.8%,未经处理的占16.1%;农村生活能源占45%;秸秆还田及其它损失占21.2%。
这些统计资料,因各专家的统计方法不同,其结果亦有差异。
高祥照等(2002)根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2000年度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数据,分析研究了中国秸秆资源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中国秸秆利用中以肥料(包括直接还田)用量最多,占秸秆资源的36.6%,其次是用做燃料和饲料,分别占秸秆资源的23.7%和2.26%,其他如原料、焚烧和乱堆乱放占17%。
表5 2003年全国各种秸秆所占的比例2、3秸秆还田应注意的问题秸秆直接还田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①秸秆直接还田,需要3年时间才能彻底腐烂分解,有机成分才可被充分利用;②秸秆直接还田后由于秸秆不能及时腐烂,使播种后的种子不能充分接触土壤,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阻碍种芽生长,造成出苗不齐;③秸秆上附着的病菌和虫卵被植入土壤繁殖蔓延,造成病虫害的泛滥成灾;④秸秆直接还田需要铡短切碎,需要大量人工和资金的投入。
3、作物秸秆资源利用对策为了充分高效利用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应围绕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二个基本点,调整作物秸秆的利用结构,加大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扩大秸秆利用渠道,促进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
(1)加速农村能源建设,用新的能源来替代作物秸秆,尽量减少作物秸秆燃烧利用量。
同时应加强节能灶的研究和推广,提高作物秸秆的能效。
加快作物秸秆生物质能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2)加快作物秸秆资源有机还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结合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和覆盖免耕技术,制定作物秸秆还田的技术规程,避免过量还田的浪费,以及还田不当带来的环境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