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

合集下载

非现场监管指引

非现场监管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银监发[2006]52号二OO六年六月二十三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一、总则(一)为配合“1104工程”的实施,规范非现场监管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明确非现场监管人员的职责和报告路径,提高非现场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二)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的非现场监管。

(三)本指引所指的非现场监管是非现场监管人员按照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全面、持续地收集、监测和分析被监管机构的风险信息,针对被监管机构的主要风险隐患制定监管计划,并结合被监管机构风险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合理配臵监管资源,实施一系列分类监管措施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四)一套完整的非现场监管程序包括制定监管计划、监管信息收集、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七个阶段(如图一非现场监管流程图所示)。

(五)结合监管资源的现实情况,非现场监管人员可以根据被监管机构风险实际状况、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相应调整或简化上述非现场监管程序。

(六)为贯彻落实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非现场监管人员要关注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执行,并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对上述方面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管评级,督促被监管机构从制度上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七)非现场监管对被监管机构承担持续性监管的主要责任。

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在专业分工、适当分离的基础上,要加强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形成有机衔接的监管合力,提高监管专业化的水平和监管效力。

(八)银监会各监管部门、各银监局可以依照本指引制定有关非现场监管的实施细则。

图一:收集监管信息 监管评级后续监管日常监管分析 风险评估 现场检查立项制定监管计划二、非现场监管人员职责(一)本指引所指的非现场监管人员是非现场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包括非现场监管负责人、主监管员、非现场监管员和非现场监管协调员,上述人员共同承担法人或属地被监管机构持续性监管的主要责任,其中主监管员承担日常持续性监管的主要责任。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性⽂件清理结果的公告⽂号:银监会公告[2018]1号颁布⽇期:2018-03-19执⾏⽇期:2018-03-19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性⽂件清理结果的公告(银监会公告〔2018〕1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中发〔2015〕36号)精神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步做好“放管服”改⾰涉及的规章、规范性⽂件清理⼯作的通知》(国办发〔2017〕40号)要求,完善依法⾏政制度体系,建⽴规范性⽂件清理长效机制,银监会对截⾄2017年5⽉底印发的规范性⽂件进⾏了集中清理。

现将清理结果公告如下:⼀、《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信⽤社省(⾃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3〕14号)等499件主要规范性⽂件(见附件1),继续有效。

⼆、《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商业银⾏管理暂⾏规定>和<农村合作银⾏管理暂⾏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3〕10号)等50件规范性⽂件(见附件2),⾃公告之⽇起废⽌。

三、《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风险监管防范交易对⼿风险的通知》(银监发〔2004〕93号)等34件规范性⽂件(见附件3),⾃公告之⽇起失效。

银监会将定期组织开展法规清理⼯作,对规范性⽂件⽬录实⾏动态化管理,根据规范性⽂件“⽴改废”情况对规范性⽂件⽬录及时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附件:1.中国银监会继续有效主要规范性⽂件⽬录2.中国银监会废⽌规范性⽂件⽬录3.中国银监会失效规范性⽂件⽬录2018年3⽉19⽇附件1中国银监会继续有效主要规范性⽂件⽬录1.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信⽤社省(⾃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3〕14号)2.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银⾏卡安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4〕13号)3.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授信⼯作尽职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4〕51号)4.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4〕57号)5.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信⽤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4〕68号)6.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05〕1号)7.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防范操作风险⼯作⼒度的通知(银监发〔2005〕17号)8.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外部营销业务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5〕20号)9.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县(市)农村信⽤合作联社监管⼯作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5〕59号)10.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个⼈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5〕63号)11.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银监发〔2005〕69号)12.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信⽤社省(⾃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监管⼯作意见(试⾏)》的通知(银监发〔2005〕75号)13.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进⼀步加强国有商业银⾏分⽀机构监管⼯作的指导意见(试⾏)》的通知(银监发〔2005〕87号)14.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信⽤社⼩企业信⽤贷款和联保贷款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7号)15.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电⼦银⾏安全评估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9号)16.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融机构开办国际汇款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6〕15号)17.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6〕16号)18.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23号)19.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融机构社团贷款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37号)20.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省联社和北京等农村银⾏属地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6〕48号)21.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禁⽌银⾏与商业机构发放联名储值卡的通知(银监发〔2006〕60号)22.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企业授信⼯作尽职指引(试⾏)》的通知(银监发〔2006〕69号)23.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防范“假按揭”个⼈住房贷款的通知(银监发〔2006〕71号)24.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76号)25.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现场监管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银监发〔2006〕84号)26.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融创新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87号)27.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步加强商业银⾏市场风险管理⼯作的通知(银监发〔2006〕89号)28.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业⾦融机构准⼊政策更好⽀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意见(银监发〔2006〕90号)29.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银⾏业⾦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代理业务的意见(银监发〔2006〕91号)30.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银⾏改善和加强对⾼新技术企业⾦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6〕94号)31.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持国家重⼤科技项⽬政策性⾦融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银监发〔2006〕95号)32.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06〕96号)33.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步防范银⾏业⾦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银监发〔2006〕97号)34.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实施《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7〕3号)35.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信托公司治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4号)36.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资⾦互助社管理暂⾏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7〕7号)37.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镇银⾏组建审批⼯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8号)38.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贷款公司组建审批⼯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9号)39.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资⾦互助社组建审批⼯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10号)40.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落实《内地与⾹港关于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通知(银监通〔2003〕22号)41.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境外⾦融机构在华从事⾮法⾦融活动查处⼒度的通知(银监通〔2004〕81号)42.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商业银⾏剥离不良资产风险提⽰的通知(银监通〔2005〕23号)43.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实施收⼊收缴管理制度改⾰有关事宜的通知(银监通〔2005〕43号)44.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的紧急通知(银监通〔2006〕10号)45.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交通银⾏上市后机构性质问题的批复(银监复〔2005〕115号)46.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存款实名制有效证件中临时⾝份证问题的批复(银监复〔2005〕250号)47.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农村信⽤社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的通知(银监发〔2007〕14号)48.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农村信⽤社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07〕15号)49.中国银监会关于实施《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有关具体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7〕18号)5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29号)5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42号)52.中国银监会关于建⽴银⾏业⾦融机构市场风险管理计量参考基准的通知(银监发〔2007〕48号)5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54号)5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场检查规程》的通知(银监发〔2007〕55号)55.中国银监会关于制定、修改、废⽌、不适⽤部分规章和规范性⽂件的公告(银监发〔2007〕56号)56.中国银监会关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融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7〕58号)57.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的通知(银监发〔2007〕63号)58.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处置⾮法集资⼯作信息统计和报送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07〕65号)59.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额不良贷款监管⼯作的通知(银监发〔2007〕66号)60.中国银监会关于银⾏业⾦融机构⼤⼒发展农村⼩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7〕67号)6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融机构间货币经纪和交易⾏为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72号)62.中国银监会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银监发〔2007〕75号)6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节能减排授信⼯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7〕83号)64.中国银监会关于农村资⾦互助社监督管理的意见(银监发〔2007〕90号)65.中国银监会关于银⾏业⾦融机构⽀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8号)6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的通知(银监发〔2008〕22号)67.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加强房地产⾏业授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8〕42号)68.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央⾏专项票据兑付考核⼯作坚决查纠各类虚假和违规⾏为的通知(银监发〔2008〕44号)69.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信托公司私⼈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8〕45号)7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08〕49号)71.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加强⾼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8〕75号)72.中国银监会关于银⾏建⽴⼩企业⾦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82号)7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8〕83号)7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11号)75.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加强银⾏卡服务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17号)7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19号)77.中国银监会关于⽀持信托公司创新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25号)78.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农村中⼩⾦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9〕38号)79.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额贷款公司改制设⽴村镇银⾏暂⾏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9〕48号)80.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规范信⽤卡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09〕60号)81.中国银监会关于上市商业银⾏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银监发〔2009〕62号)82.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规范商业银⾏个⼈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65号)83.中国银监会关于建⽴健全农村合作⾦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9〕70号)8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项⽬融资业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71号)85.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贷款公司管理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9〕76号)8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82号)87.中国银监会关于信托公司开展项⽬融资业务涉及项⽬资本⾦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84号)88.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09〕98号)89.中国银监会关于上市商业银⾏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业务范围的通知(银监发〔2009〕102号)9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银⾏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106号)9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农村中⼩⾦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107号)92.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93.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3号)9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个⼈理财业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银监发〔2009〕115号)95.中国银监会关于⾦融租赁公司在境内保税地区设⽴项⽬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0〕2号)9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稳健薪酬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14号)97.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银监发〔2010〕27号)98.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业⾦融机构搭桥贷款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35号)99.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省(区)农村信⽤社联合社经营业务监管的通知(银监发〔2010〕40号)10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44号)10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45号)102.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关于⾼风险农村信⽤社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10〕71号)103.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72号)10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外部审计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73号)105.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融资性担保机构重⼤风险事件报告制度》的通知(银监发〔2010〕75号)10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77号)107.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业统计⼯作的通知(银监发〔2010〕80号)108.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加强商业银⾏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0〕90号)109.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0〕92号)110.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贷款统计和有关资料转送⼯作的通知(银监发〔2010〕95号)11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融资性担保公司公司治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99号)112.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融资性担保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100号)11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101号)114.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规范银⾏业⾦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102号)115.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中长期贷款还款⽅式的通知(银监发〔2010〕103号)11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融⼯具公允价值估值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0〕105号)117.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0〕110号)118.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案件处置三项制度的通知(银监发〔2010〕111号)119.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1年⾮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0〕112号)12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从业⼈员职业操守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1〕6号)121.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7号)122.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使⽤外部信⽤评级的通知(银监发〔2011〕10号)12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信托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1〕11号)12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试⾏)的通知(银监发〔2011〕20号)125.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银⾏业⾦融机构外部审计沟通⼯作的通知(银监发〔2011〕29号)12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1〕31号)127.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128.中国银监会关于⽀持商业银⾏进⼀步改进⼩企业⾦融服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59号)129.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及实施⽅案的通知(银监发〔2011〕63号) 13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1〕70号)131.中国银监会关于调整村镇银⾏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1〕81号)132.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团贷款业务指引》(修订)的通知(银监发〔2011〕85号)133.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加强商业银⾏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1〕91号)134.中国银监会关于⽀持商业银⾏进⼀步改进⼩型微型企业⾦融服务的补充通知(银监发〔2011〕94号)135.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1〕104号)136.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业⾦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银监发〔2012〕3号)137.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信贷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4号)138.中国银监会关于全⾯做好2012年农村⾦融服务⼯作的通知(银监发〔2012〕9号)139.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业⾦融机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做好⾦融消费者保护⼯作的通知(银监发〔2012〕13号)140.中国银监会关于⿎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银⾏业的实施意见(银监发〔2012〕27号)14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34号)142.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农村信⽤社省(⾃治区)联合社法⼈治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38号)14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监事会⼯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44号)14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农户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12〕50号)145.中国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资本⼯具创新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56号)146.中国银监会关于实施《商业银⾏资本管理办法(试⾏)》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2〕57号) 147.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3〕5号)148.中国银监会关于深化⼩微企业⾦融服务的意见(银监发〔2013〕7号)149.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150.中国银监会关于银⾏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3〕9号)151.中国银监会关于做好《商业银⾏资本管理办法(试⾏)》实施⼯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3〕11号)152.中国银监会国家林业局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银监发〔2013〕32号)15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资本监管配套政策⽂件的通知(银监发〔2013〕33号)15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公司治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3〕34号)155.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银⾏保理融资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3〕35号)156.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做好⼩微企业⾦融服务⼯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3〕37号)157.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3〕38号)158.中国银监会关于商业银⾏发⾏“三农”专项⾦融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3〕39号)159.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上海)⾃由贸易试验区银⾏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0号)160.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银⾏股权质押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3〕43号)16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信息科技监管评级内部规程(试⾏)的通知(银监发〔2013〕44号)162.中国银监会关于地⽅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5号)16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全球系统重要性评估指标披露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4〕1号)164.中国银监会中国⼈民银⾏关于加强商业银⾏与第三⽅⽀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4〕10号) 165.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关于商业银⾏发⾏优先股补充⼀级资本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12号)16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4〕32号)167.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168.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和创新⼩微企业贷款服务提⾼⼩微企业⾦融服务⽔平的通知(银监发〔2014〕36号)169.中国银监会农业部关于⾦融⽀持农业规模化⽣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38号)17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内部控制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4〕40号)171.中国银监会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引导规范开展农村信⽤合作的通知(银监发〔2014〕43号)172.中国银监会关于⿎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社产权改⾰⼯作的通知(银监发〔2014〕45号)173.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促进村镇银⾏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46号)174.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压⼒测试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4〕49号)175.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信托业保障基⾦管理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14〕50号)176.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中国信托业保障基⾦有限责任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14〕52号)177.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4〕54号)178.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关于印发能效信贷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5〕2号)179.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5〕5号)180.中国银监会关于2015年⼩微企业⾦融服务⼯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5〕8号)181.中国银监会公安部关于银⾏业⾦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资⾦⽹络查控⼯作的意见(银监发〔2015〕9号)182.中国银监会关于银⾏业进⼀步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5〕25号)183.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开展银⾏不规范服务收费清理⼯作的通知(银监发〔2015〕26号)184.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落实⼩微企业⾦融服务监管政策的通知(银监发〔2015〕38号)185.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关于银⾏业⽀持重点领域重⼤⼯程建设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5〕43号) 186.中国银监会关于报送资本管理⾼级⽅法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5〕46号)187.中国银监会关于银⾏业打击治理电信⽹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作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5〕48号)188.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邮政储蓄银⾏代理营业机构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银监发〔2015〕49号)189.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6年⾮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5〕51号)19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流动性覆盖率信息披露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15〕52号)191.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现场监管暂⾏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15〕53号)192.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加强银⾏业⾦融机构境外运营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6〕5号)193.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内部审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6〕12号)194.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6〕24号)195.中国银监会科技部中国⼈民银⾏关于⽀持银⾏业⾦融机构加⼤创新⼒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6〕14号)196.中国银监会国⼟资源部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地使⽤权抵押贷款管理暂⾏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16〕26号)197.中国银监会公安部关于印发电信⽹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返还若⼲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16〕41号) 198.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加强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6〕42号)199.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业⾦融机构全⾯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6〕44号)200.中国银监会关于银⾏业⾦融机构法律顾问⼯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6〕49号)201.中国银监会发展改⾰委⼯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煤炭⾏业化解过剩产能⾦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意见(银监发〔2016〕51号)202.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16〕54号)203.中国银监会关于进⼀步加强商业银⾏⼩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作的通知(银监发〔2016〕56号)204.中国银监会关于民营银⾏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6〕57号)205.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业服务企业⾛出去加强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1号)206.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4号)207.中国银监会关于集中开展银⾏业市场乱象整治⼯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5号)208.中国银监会关于银⾏业风险防控⼯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209.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21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押品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7〕16号)211.中国银监会国⼟资源部关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业务经营中不动产抵押权登记若⼲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7〕20号)212.中国银监会关于银⾏业⾦融机构全⾯执⾏《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007〕22号)213.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信托公司结构化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通〔2010〕2号)214.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对商业银⾏开展融资类担保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3〕145号)215.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监会统计信息披露暂⾏办法》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3号) 216.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给予违反利率管理规定⾏为⾏政处罚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4〕144号)217.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岩鑫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信托合同纠纷案所涉有关信托法规释义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2号)218.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农村信⽤社稽核⼯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办发〔2005〕65号)219.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企业向社会公众公开征募担保⼈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175号)220.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建⽴⼩企业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7号)221.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审批企业间⼟地使⽤权抵押主合同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64号)222.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信托投资公司办理业务中与房地产抵押估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92号)223.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步做好⼩企业贷款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95号)224.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步做好⼩企业⾦融服务⼯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96号)225.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融机构应否协助公安机关扣划存款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127号)226.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64号)227.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合作⾦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6〕203号)228.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财务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风险提⽰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234号)229.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深⼊推进农村合作⾦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256号)230.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社使⽤专项中央银⾏票据置换不良资产会计核算的通知(银监办通〔2003〕83号)231.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防范注吊销企业贷款风险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55号)232.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业违法违规案件通报制度》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132号)233.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国有划拨⼟地使⽤权抵押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151号)234.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颁布使⽤《免责申明》和《客户⼤额授信及违约客户情况风险提⽰书》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217号)235.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业务经营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通〔2004〕265号)23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国银⾏管理⾏职能定位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47号)。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平均余额=(年初余额+期末余额) /2 折年系数=12/N(N指指标数据日期 的月份数)
盈利性 23 风险资产利润 税后利润/平均加权风险资产╳100%╳折年系数 率
平均余额=(年初余额+期末余额) 利润表G04、资本充足率汇总表G41 /2 (G04.[9.A]少数股东损益+G04.[10.A]净利润)/(G41.[8.A]加权风险资产+G41.[9.A]市场风险资本╳12.5]平均余额 折年系数=12/N(N指指标数据日期 ╳100%╳折年系数 的月份数) 平均余额=(年初余额+期末余额) /2 折年系数=12/N(N指指标数据日期 的月份数)
24
净息差
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G01. 利润表G04 (利息净收入+债券投资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00% (G04.[1.A]利息净收入+G04.[5.1.A]债券投资利息收入)/(G01.[3.C]存放中央银行款项+G01.[4.C]存放同业款项 ╳折年系数 +G01.[6.C]贷款+G01.[7.C]贸易融资+G01.[8.C]贴现+G01.[10.C]拆放同业+G01.[12.1.C]债券+G01.[13.C]买入返 售资产)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 利润表G04 (G04.[4.A]营业支出-G04.[4.2.A]营业税金及附加)/(G04.[1.A]利息净收入+G04.[2.A]手续费净收入+G04.[3.A] 其它业务收入+G04.[5.A]投资收益)╳100% 利润表G04 (G04.[1.A]利息净收入+G04.[5.1A]债券投资利息收入)/(G04.[1.A]利息净收入+(G04.[2.A]手续费净收入+G04. [3.A]其它业务收入+G04.[5.A]投资收益)╳100% 利润表G04、利润表附注项目G04.Ⅰ G04G04.Ⅰ[4.A]中间业务收入/(G04.[1.A]利息净收入+(G04.[2.A]手续费净收入+G04.[3.A]其它业务收入+G04. [5.A]投资收益)╳100% 流动性比例监测表G22、 人民币流动性比例:G22.[1.10A]流动性资产总和/G22.[2.8A]流动性负债总和╳100% 流动性比例监测表G22、 G22.[1.10C]流动性资产总和-G22.[1.5C]一个月到期的应收利息和其它应收款╳5%-G22.[1.8C]╳5%-G22.[1.9C]其 它一个月内可变现资产不包括不良资产╳10%/(G22.[2.8C]流动性负债总和-G22.[8C]一个月内到期用于质押的存款金额) ╳100%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附件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
注:1、计算公式中对数据来源的定位由表号+行列标识确定,如G11_II[1.C],表示取自G11表第II部分1.行C列的
2、指标计算中平均值计算采取简单算术平均法。

公式为:a(平均)=(年初+期末)/2。

3、指标计算中涉及的折年系数表示12/n,其中12是指一年的总月份数,n是指指标数据日期的月份数。

4、“调整资产利润率”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存在损失准备缺口”指:((G11_II_[8.D]×2%+G11_II_[8.F]×2
(G11_II_[1.2A]+G11_II_[2.6A]+G11_II_[3.2A]+G11_II_[4.6A]+G11_II_[5.2A]+G11_II_[6.2A]+G11_II_[7.2A]))>0
5、“调整资产利润率”指标中的资产减值准备缺口计算,暂不考虑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的缺口情况。

6、“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仅反映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情况;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中暂不考虑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的充足情况。

7、本表中带*号的指标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8、“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与“美元敞口头寸比例”境内汇总口径指标计算公式中分母“资本净额”均为法人汇总数据口径“资本净额”。

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的充足情况。

额”均为法人汇总数据口径“资本净额”。

F]×25%+G11_II_[8.G]×50%+G11_II_[8.H]×100%)-II_[7.2A]))>0
C列的数据。

非银行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特色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非银行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特色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信托公司非现场监管指标一览表信托公司非现场监管指标解读一、现有特色指标基本情况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中为信托公司非现场监管设置了6类22个特色指标(计算公式详见一览表),具体如下:1.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第5号)有关规定设置的合规性指标3个,分别为拆入资金比例、担保比例、固投比例。

其中拆入资金比例和担保比例设置的目的在于监测和控制信托公司的负债规模,固投比例设置的目的在于监测和控制信托公司资本金固化的程度,确保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性;2.针对资本充足程度的分析指标3个,分别为调整后净资产、资本预期损失率、业务规模资本比例。

设置的目的在于监测信托公司资本的损失情况,以及业务规模扩张的倍数情况,为进一步分析风险抵御能力提供预警作用;3.分析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的指标2个,分别为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充足率、长期股权投资不良率。

设置目的是监测股权类资产的风险状况;4.分析信托业务风险及运作效果的指标6个,分别为信托业务收入比例、信托项目涉诉风险比例、信托项目潜在赔偿责任风险率、信托项目赔付率、代定信托比例、信托赔偿准备金率。

设置目的在于为专项分析信托业务的法律风险、赔付风险、合规性风险等提供预警功能,并为观测信托业务的收益情况提供指标支持;5.分析关联交易风险的指标7个,分别为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交易比例、最大单一股东关联交易比例、全部关联交易比例、固有财产关联交易比例、固有财产关联交易不良率、信托资金关联交易比例、信托资金关联交易不良率;6.分析客户集中度风险的指标1个,即单一最大(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对监管指标的影响自2007年3月1日起,《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已正式生效。

由于新办法对合规性指标、关联交易等若干内容有重大调整,必然对信托公司特色监管指标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银监发[2006]84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银监发[2006]84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正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银监发[2006]84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进一步规范非现场监管标准,明确监管要求,保持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2007年正式运行的通知》(银监发〔2006〕75号)中有关内容的一致性,银监会对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形成了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标内容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分为“资本充足”、“信用风险”、“盈利性”、“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五个方面,共计38项指标,涵盖全部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和监管评级指标,是银监会风险监管和风险评价的重要基准。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不包括银监会制定的仅针对某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特色监管指标”。

“特色监管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请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二、指标定义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的定义包括“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两大部分(详见附件)。

指标定义是对指标计算方法的描述;计算公式是对计算方法的细化和明确。

通过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将“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与“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具体项目建立联系,明确了指标的数据来源,规范了指标的计算公式。

三、其他要求(一)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仅对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进行了规范,指标的评价标准和监管要求仍按相关法规执行。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介绍讲座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介绍讲座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介绍讲座“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介绍第一部分指标概览目前,银监会推行的“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共分5大类38项,涵盖了全部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和监管评级指标。

主要针对法人机构设计。

核心指标的定位:替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自2006年1月1日起试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银发〔1996〕450号)同时废止。

资本充足(2个)信用风险(17个)盈利性(8个)流动性(7个)市场风险(4个)资本充足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充足率(≥4%)注:红色表示银监会监管核心指标。

信用风险不良资产率(≤4%)不良贷款率(≤5%)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00%)拨备覆盖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15%)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10%)授信集中度信用风险(续)单一客户关联度(≤10%)集团客户关联度(≤15%)全部关联度(≤50%)正常贷款迁徙率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可疑类贷款迁徙率盈利性资产利润率(≥0.6%)调整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11%)风险资产利润率净利差成本收入比率(≤35%)利息收入比率中间业务收入比率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比例(≥25%)经调整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10%)核心负债依存度(≥60%)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存贷款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市场风险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20%)美元敞口头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投资潜在损失率第二部分单项指标介绍一、资本充足两个指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程度,衡量抵御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1、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12.5倍市场风险资本)×100%2、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12.5倍市场风险资本)×100%二、信用风险反映银行信用风险的基础指标共17个,分别从不良率、损失准备、集中度及关联度、贷款迁徙率等角度反映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信用风险演变的趋势等。

银监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银监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附件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授信集中情况表 G14
11授信集中度
G14_I_[11.N]/G14_I_[12.B]×100%
最大十家存款客户情况表 G23 34最大十户存款比例
G23_[11.D]/G23_[12.B]×100%
36美元敞口头寸比例境内汇总口径:G32_[1.F]/G41_[7.A](法人)×100%
2、指
标计算中 3、指
标计算中
6、“
贷款损失 7、本
表中带*号 8、“
累计外汇 4、“调整资产利润率”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存在损失准备缺口”指:((G11_II_[8.D]×2%+G11_II_[8.F]×25%+G11_II_[8.G]×50%+G11_II_[8.H]×100%)-(G11_II_[1.2A]+G11_II_[2.6A]+G11_II_[3.2A]+G11_II_[4.6A]+G11_II_[5.2A]+G11_II_[6.2A]+G11_II_[7.2A]))>0
5、“调整资产利润率”指标中的资产减值准备缺口计算,暂不考虑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的缺口情况。

注:1、计算公式中对数据来源的定位由表号+行列标识确定,如G11_II[1.C],表示取自G11表第II部分1.行C列的数据。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注:1.计算公式中对数据来源的定位由表号+行列标识确定,如G11_II[1.C],表示取自G11表第II部分1.行C列的数据。

2.指标计算中平均值计算采取简单算术平均法。

公式为:a(平均)=(上年末+本期)/2。

例如,各项贷款平均余额=(上年末各项贷款合计+本期各项贷款合计)/23.指标计算中涉及的折年系数表示12/n,其中12是指一年的总月份数,n是指指标数据日期的月份数。

1104系统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关键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docx

1104系统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关键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docx

附件2非现场监管关键指标计算公式表编号指标名称指标来源 / 计算公式1总资产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 G01_[25.C]2总负债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 G01_[49.C]3各项存款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 G01_[61.C]4各项贷款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 G01_[62.C]5日均存款G01附注第 IX部分《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表》, G01_IX_[6.C]6日均贷款G01附注第 IX部分《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表》, G01_IX_[8.C]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G4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G40_[10.A]8一级资本充足率%G4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G40_[11.A]9资本充足率%G4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G40_[12.A]10杠杆率%G44《杠杆率情况表》, G44_[1.A]/(G44_[2.A]+G44_[3.A]+G44_[4.A]+G44_[5.A])×100% 11不良贷款余额G11《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 G11_I_[1.E]12关注类贷款余额G11《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 G11_I_[1.D]13逾期贷款余额G11《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 G11_I_[4.A]14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G11《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比例%(G11_I_[4.3A]+G11_I_[4.4A]+G11_I_[4.5A]+G11_I_[4.6A])/G11_I_[1.E]×100%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15贷款总体向下迁徙率%16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17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18全部关联度%19拨备覆盖率%20贷款拨备率%21净利润(本年累计)22成本收入比率%(G12[3.D]+G12[3.E]+G12[3.F]+G12[3.G]+G12[4.E]+G12[4.F]+G12[4.G]+G12[5.F]+G12[5.G]+G1 2[6.G])/(G12[8.A]-G12[8.B])×100%G14《授信集中情况表》第Ⅲ部分《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情况表》,G4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G14_Ⅲ_[1.D]/G40_[3.A]×100%;G14《授信集中情况表》第 I 部分《最大十家集团客户贷款情况表》,G4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G14_I_[ 1.L ]/G40_[3.A]×100%;G15《最大二十家关联方交易情况表》,G15_II_[1.B]G11《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G11_II[1.2A]/G11_I_[1.E]×100%G11《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G11_II[1.2A]/G11_I_[1.A]×100%G04《利润表》, G04_[ 12.A ]G04《利润表》,( G04_[7.A]-G04_[7.2A])/(G04_[1.A]+G04_[2.A]+G04_[3.A]+G04_[4.A]+G04_[5.A]+G04_[6.A])×100%23风险资产利润率%G04《利润表》, G40《资本充足率汇总表》(G04_[ 11.A]+G04_[ 12.A ])/G40_[9.A]平均余额①× 100%×折年系数24净息差%G04《利润表》, 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G04_[1.A ]/(G01[63.C] 平均余额① ) ×100%×折年系数G04《利润表》,25非利息收入占比%(G04_[2.A]+G04_[3.A]+G04_[4.A]+G04_[5.A]+G04_[6.A])/(G04_[1.A]+G04_[2.A]+G04_[3.A]+G04_[4.A]+G04_[5.A]+G04_[6.A])×100%26流动性比例%G22《流动性比例监测表》, G22_[3.C]27流动性覆盖率%G25《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情况表》,G25_Ⅰ_[ Ⅱ.1.A]/G25_ Ⅰ_[ Ⅱ.2.A] ×100%28期末存贷比(人民币)%G01附注IX《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表》, G01_IX_[9.A]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G21_[6.D]+G21_[3.5.2A]-G21_[7.A]-G21_[7.B]-G21_[7.C]-G21_[7.D])/(G21_[1.A]+G21_[2.A]+G21_[1.B]+G21_[2.B]+G21_[1.C]+G21_[2.C]+G21_[1.D]+G21_[2.D]) ×100%29流动性缺口率%(对分子流动性缺口的内容进行调整。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73号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73号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正文:----------------------------------------------------------------------------------------------------------------------------------------------------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73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银监会法人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已正式运行。

为进一步掌握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风险状况,加强对区域银行业风险的汇总分析,在《法人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基础上,银监会制定了《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由报表和填报说明组成,并按报表内容分为基础报表和特色报表两大部分。

基础报表共计12张,主要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基本财务情况和信用风险状况;特色报表共计10张,主要反映各类机构的特色业务和特定风险。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总行(总公司)经营所在地以外的地区(市)设立了分支机构的要按《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的要求向分支机构属地银监局(分局)报送相关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

考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填报压力,此次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暂不报送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数据。

根据银监会“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计划,2007年10月,拟在江苏银监局辖内进行数据试点报送,报送内容为2006年12月31日相关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

2007年年底前完成系统的全国推广实施。

2008年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正式报送和补报有关报表数据信息。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及早进行部署,做好相关制度、数据、系统和人员的准备工作,保证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做好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通[2008]10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做好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通[2008]10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做好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正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做好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通[2008]10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于2007 年正式投入运行,经各方共同努力,已基本实现预计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质量,做好2008 年非现场监管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立数据质量“四单制度”,规范数据质量管理流程建立以“提示单”、“警告单”、“现场检查单”和“处罚单”为核心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细化监管要求,规范监管流程。

(一)针对数据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提示单”1.适用条件:针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中存在问题和疑点,非现场监管人员在通过电话交流或现场走访等方式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解沟通后,仍认为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或需要对有关问题进一步进行核实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提示单。

2.格式内容:(1)提示单格式参见附件1。

(2)提示单要明确说明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或相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确认的内容。

(3)提示单要明确说明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范围和内容,包括提供数据变动原因、数据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安排、自我检查情况或内部审计结果等。

(4)提示单要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反馈信息的时间和方式,如正式文件、讨论会议或约见会谈等。

3.使用方式:非现场监管人员以本部门(处、科)或本局(分局)办公室名义正式行文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提示单”作为附件。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工程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概述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工程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概述

19 非保本 2.2 主要与股票挂钩 20 类别 2.3 主要与信用风险挂钩
21
2.4 其他
有关存款余额
2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
G03 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情况表
项目
A
B
C
D
E
F
G
年初余额 当年新提取
冲销
卖出资产
转回
其他变化
期末余额
1 1.贷款损失准备 2 1.1专项准备 3 1.2特种准备 4 2.资产减值准备 5 2.1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 2.2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7 2.3坏账准备 8 2.4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9 2.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2.6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11 2.7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2 3.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合计 (1+5)
8
行 账
2.3期货合约
9 户 2.4远期合约
10
2.5掉期合约
A
B
利率合约#
名义本金 重估市值
C
D
外汇及黄金合约#
名义本金 重估市值
E
F
贵金属及其他商品合约 (黄金除外)#
名义本金 重估市值
G
H
与股权相关的合约#
名义本金 重估市值
I
J
信用衍生工具合约*
名义本金 重估市值
19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
2.1中间业务收入
12
2.2手续费支出
13 3.其他业务收入
14 4.营业费用
A 年初至报告期末数
2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
G04 利润表_2
15
4.1业务及管理费
16

非现场监管指标的分析与应用

非现场监管指标的分析与应用
非现场监管指标的分析与应用
2012年5月 银监会 培训中心 陆桂娟
Email: luguijuan@
主要内容
一、非现场监管工作的现原状则1及9:问监题管方式
1、非现场监管的现状 2、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非现场监管指标的分析
1、非现场监管指标的分析框架 2、指标分析举例
♦集中度分析:2009年报显示,北京银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
额,大于44.42%,居14家之首
12
6
指标分析举例:信用风险分析
变动分析
z分析各项信用风险监管指标,包括不良资产余额、比例、结构的变化
情况,贷款和授信集中度(行业、地区、客户)、关联授信比例等变化
情况;
z关注本期主要表内外资产项目的变化情况,观察异常变动因素、变动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对应于,原则19:监管方式、原则 20:监管技术、原则21:监管报告
3
非现场监管的现状
以风险为本的非现场监管流程
“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要先通过充分的非现场监管,真正发
现银行的风险点,前瞻性地分析风险变化趋势(风险评估),结
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
6
3
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我国的FSAP评估报告中的观点: 1、监管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监管的前瞻性有待加强,如CAMELS+评级方法是对过去监管实践的总结评价, 只依赖于简单的指标,对银行内在风险、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的动态判断不足。应引
导银行使用更复杂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风险监管的前瞻性。 2、监管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风险评估与监管计划的联系并不紧密; 监管评级用于决定现场检查频率具有滞后性,应重新考虑其在监管计划中的作用; 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越来越集中于总行,而对分支机构的检查资源配置更多 3、监管评级体系有待改进 过多的采用公式化和定量的方法,不利于鼓励监管人员定性的判断 只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披露评级结果,没有单项结果的沟通,不利于银行整改的有效性

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和内容

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和内容

8
新机制下的部门分工
监管部门 报表指标 统计部门 * 信息部门
问题解答
收集审核 加工汇总
*
*
*
*
*
分析应用
数据管理 系统维护 对外披露
*
*
*
* * * *
9
新一轮人事改革重点
2007年下半年将对银监会及派出机构主监管员主 查员岗位职能和绩效考核进行试点和推广。 • 总体思路:机构监管\功能监管\流程监管 • 具体内容:岗位设置、联动监管、报告线路 • 试点先行:三个部、三个局 • 困难和挑战:激励、流程、人才
单家机构分析
着眼于每家机构的风险 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以 及监管策略、监管措施
与自身风险管理相结 合
31
(二) 监管统计分析方法

理论推导(存款保险、道德风险以及对监管的挑战) 文献综述(新资本协议对监管带来的挑战)
案例调查(主要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情况)
问卷调查(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对监管工作影响) 抽样调查(如贷款偏离度检查)
房地产贷款明细数据(总量、投向、期限、利率、质 量、流量、对应住宅面积等)
代客理财业务数据

衍生金融工具简要数据
涉农贷款数据(按行业分、按用途分、按性质分、按 质量分等)

助学贷款、下岗就业等专项统计数据
35
(四) 结合报表指标确定分析着力点
基本财务分析

资产负债分析(总量、结构、速度、异常)
25
CAMELS
资本充足 (2个)
基础指标(共38个)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
信用风险
(16个)
监管指标
盈利性 (9个) 流动性风险 (7个) 市场风险 (4个)

银保监局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2016年)

银保监局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2016年)

款+损失类贷款)×100%
境内汇总口径:(G01_II_[2.1A])/G01_II_[1.2A]
法人/合并汇总口径: (G11_I_[4.3A]+G11_I_[4.4A]+G11_I_[4.5A]+G11_I_[4.
6A])/G11_I_[1.E]×100% 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情况表 G03
8
拨备覆盖率
利润表 G04 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G01 新版本:G04_[1.1A]/(G01_[63.C]的平均数)×100%×折 年系数 - G04_[1.2A]/(G01_[64.C]的平均数)×100%×折 年系数; 旧版本:(G04_[1.1A]+G04_[5.1A])/(G01_[63.C]的 平均数)×100%×折年系数 - G04_[1.2A]/(G01_[64.C]的 平均数)×100%×折年系数;
>=8.5%
一级资本净额/应用资本底线及校准后的风 险加权资产合计×100%
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G40 G40_[2.A]/G40_[9.A]×100%
3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7.5%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应用资本底线及校准后 的风险加权资产合计×100%
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G40 G40_[1.A]/G40_[9.A]×100%
指标分类 编号
指标名称
监管标准
指标定义
计算公式
信用 风险
21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调整 后)
(年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年初为可疑 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损失类贷款并进行处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G12 置的金额)/年初可疑类贷款余额×100%×折 (G12_[6.G]+G12_[6.N])/G12_[6.A]×100%×折年系数 年系数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399号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399号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正文:----------------------------------------------------------------------------------------------------------------------------------------------------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399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为实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持续、有效监管,贯彻落实“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审慎监管理念和“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把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总体风险监管框架,银监会制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以下简称《非现场监管报表》,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

银监会将于近期组织开展该报表填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表主要内容《非现场监管报表》是银监会全面收集和监测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及信息科技风险状况,及时识别和防范信息科技风险,实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持续监管的基础和关键。

按照报送频度分类,非现场监管报表包括年度报表14张、季度报表6张、实时报表7XXX年度报告1张,覆盖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规划、信息化建设、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审计等内容。

二、总体要求本次报表填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复杂程度高,各银监局要高度重视,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加强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督促、指导和协调,推进《非现场监管报表》的报送工作。

各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落实监管要求。

一是要充分认识《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工作的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
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
【法规类别】银行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银监发[2006]84号
【发布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6.11.27
【实施日期】2006.11.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的通知
(银监发[2006]84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为进一步规范非现场监管标准,明确监管要求,保持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2007年正式运行的通知》(银监发〔2006〕75号)中有关内容的一致性,银监会对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形成了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