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在唐朝,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那么它的考试内容都有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吧!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
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
俊士科不常举行。
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
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
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再看进士科。
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
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
再加上贴《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
杂文要求诗赋各一。
策问要写五篇。
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能力提升检测【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能力提升检测【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2.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王位世袭制D. 行省制3.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 太尉② 御史大夫③ 刺史④ 军机大臣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 下列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①三公九卿制度②行省制度③三省六部制④察举制A. ②③①④B. ①③②④C. ④②③①D. ①④③②5. 下列《诗经》名句不能直接反映宗法分封制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C.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D.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6.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下列哪种选官用官制度?()A. 察举制B. 九品中正制C. 世官制D. 科举制度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
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A. 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B. 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C. 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 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8.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 一场革命”,“ 始皇帝” 为“ 新制度的第一人” 。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是什么意思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是什么意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指的是明朝进士是二十岁就开始参加科举考试。
明代进士指的就是在二十三岁考中秀才,四十岁考中举人或者进士;五十岁考中举人或进士的,一般指的会过六十,即七十)。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指的是在三十年间考上科举三次中进士。
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叫做于谦的人,他在三十五岁时因为父亲去世回家守孝一年多之后,便做了一个郎。
并且和别人一起做了两年的知县。
而于谦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晋升到了三十七岁。
而《论语》当中曾说过一个成语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龙门。
这个成语就是说的于谦升任御史之后不久就当上了江西按察司副使。
有说到于谦升为御史中丞之时,当时的皇帝给他封赐了一个官职叫翰林学士。
1、三十七岁到六十岁的意思。
《论语》里面有提到三十七岁的时候,孔子说过一句话叫做君子无二过,就是说君子过三过则无忧过。
而这句话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用的名言,意思就是君子的心态如果能够像君子那样守身如玉的话,那么他即使有再多的烦恼也不是什么大事。
在《论语》当中还提到当时宋朝有一位叫做王洙的人,他也是已经三十七岁了还没有高中到进士!而这位王洙说过一句话叫做若夫必无道者不可以入仕!所以说这句话里面还有很多寓意。
这句话也成为了之后宋朝文人们非常常用的诗句!而后来宋朝有一位叫做刘基来向他请教做什么工作。
刘基说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非常严重不稳定的时期,很多都有很大概率会发生战争!而要想防止这种情况很简单,就是要给国家一份稳定而且富有成效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一定不能够太过于功利或空泛,要有长远规划!这个计划就是刘基经常跟朝廷上奏折,然后再由他负责处理这些事情!2、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的意思。
30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指古代的进士三十岁以后再考一次中进士;而这就是因为古代的进士大多是从三十岁以后才开始考的,所以才能一步一步地晋升到三十七岁。
而三十七岁和三十五岁这两个年龄层的人考进士也是很难的,因为当时的科举考试是有年龄限制的,在三十五岁以后,考生们才能考出个秀才才能到了三十七岁时再考进士,而举人可以到四十岁时才考中;所以那时候三次考试都只能到五十岁了。
南师大考博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2001年名解:1、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前841年西周镐京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
十四年后,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
太子姬静继位,史称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2、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
3、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司马相如在《子虚赋》和《上林赋》中基本规定了汉大赋的模式:先是连篇累牍地堆砌辞藻,极尽夸张美饰之能事,最后以淫乐足以亡国,仁义必然兴邦的讽谏作为结尾,铸成了“劝百讽一”的体制。
4、四声八病: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而沈约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
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
“四声八病”用于永明体诗歌的创作中,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要求过分苛刻,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
5、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语出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
明经科和进士科是唐代科举考试中规模最大的科目,最受当时社会的重视。
明经科主要是考儒家经典的背诵默写,为记诵之学,年少举子考取容易,故30岁考中,已属“老”了。
而进士科考诗赋策论,考的是理解发挥能力,非有长时间的积累不能考取,50岁考中尚属年轻。
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6、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语出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1300多年,它的许多重要特征都在诗歌中有所反映。
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正统的道貌岸然的儒士们说,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一般读书人看来,这似乎太高尚、太严肃也太遥远了,他们现实的追求就是改变自己“寒士”的生存状态,进而一步步走上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道路。
对于寒士们的这一追求,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予以认可并给予引导鼓励的。
宋真宗有一首劝诱士子读书应举的《劝学诗》,其中有诗句“书中自有千斤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些诗句在读书人中流传了1000多年。
作为一个皇帝,写出这样的诗句或许太“俗”了,但他毕竟没有故作高雅。
也许正是因为这诗句道出了读书人的真实追求,所以由此又演变出了一句民谚:“少年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
参加科举考试,有一举得中而洋洋得意的,也有久考不中而失魂落魄的。
这在诗歌中都有所反映。
唐朝诗人孟郊在科举考试中一再受挫,终于憋不住心中的郁闷写下了《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连败连战,终于在年已50岁时于贞元12年(公元796年)金榜题名。
他兴高采烈地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今天,人们常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一个人在顺境中志得意满的神态。
科举考试既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手段,也是统治者收获笼络文人的牢笼和圈套。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见新进士于榜下辍行,喜不自禁地对侍臣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确,大批文人都想通过铁砚磨穿、青灯熬干式的努力于科考中金榜题名,他们甚至老死科场也无怨恨,哪里还能有新鲜活泼的思想产生呢?哪里还会怀疑甚至反对当权者的统治呢?无疑,科举制度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这一点即使在当时,也曾被一些人彻底看透,因此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原文地址: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作者:泥融沙暖唐代读书人的主要出路,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后就有可能做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
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俗称官制)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科举是一种历史现象,它能在历史上产生、发展,直至消亡,有它深刻的历史原因。
尽管它本身存在很多弊端,并且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但不能不承认,它也为封建国家发现和选拔了不少人才,其中有相当多的人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不拘资历、以才取人这一点上,科举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一、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官吏的选拔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选士做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士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到管仲为相的齐桓公时代,已形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位居第一。
各国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竞争,纷纷招贤纳土,就像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贤才那样;贵族和士大夫们为了提髙自己的威望,也纷纷开门养士,就像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那样,有的多达千人,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人才。
因此,这时实行的选士制度是“客卿制”,即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一展才干。
由秦及汉,进入封建集权时代,统治阶级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所以到汉代,扩大了选拔的范围。
其基本办法有两种:一是察举,二是征辟。
所谓“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髙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髙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敬廉洁者)、“明经”(通晓经义者)。
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然后把这些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甲、乙等科,由被举荐者抽选答对,称为“射策”或“对策”。
略述中国科举制度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的学者们借助对中国的各种先进制度、 文化的介绍抨击当时笼罩欧洲的蒙昧主义、专制主 义。西方各国陆续完成工业革命后,经济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对国家的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广泛地招揽优秀人 才、保持政府行政部门工作的稳定性等要求。
进入 19 世纪以后,英国就开始仿效中国科举 制度实行选官方式的改革,成为其他国家建立文官 制度的蓝图
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其官。”或者,经过地方长官 如节度使等的吸纳,新进的士子可以先作幕僚,然 后再由中央授予职官。
制科由皇帝下诏举行。唐代的制科科目也相 当多,“多至八十有六”。其中有如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 将帅等。应考者不限资格。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所以,它的影响力和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不过,“名 望虽高,犹居进士之下。”
比利玛窦稍晚的葡萄牙传教士奥法罗·塞默 多也向西方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他回到欧 洲后,撰写了《大中国志》,内容比《中国札记》 还要系统和全面。其中详细介绍了科举制的“自由 投考、公平竞争”的特点,介绍了中国人对科举制 的重视,科举对普通人命运的改变。
通过传教士,许多欧洲学者对中国的各种制 度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表现出向往和羡慕。法国 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宗教、法律、风俗、 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都是道德。这四者的箴 规,就是所谓礼教。中国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 这种礼教而获得了成功。中国之所以治理得好,关 键就在于中国人找到了使礼治原则得以贯彻始终的 最佳方式,其中,科举制度的作用尤其不容忽视。”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1)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
“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
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
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何谓明经和进士?它们都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在唐代的贡举诸科中,以明经、进士两科规模最大,最受当时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它一语道破了考进士科的难度大,能录取相当的不容易。
意思是说,30岁的读书人能考取明经科,年龄就算是比较大了;而50岁的人考取进士,从年龄上说,还算比较年轻的。
进士之称,源于《礼记·王制》,记述上古选拔人才,由乡、里逐级推举,有修士、选士、俊士、造士等名称,而最后一级是进士。
文中说:“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司马辩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
可见“进士”一词原来就是一个美称,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到唐代初期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
进士科初设时,不过与诸科并列,其地位并不显要。
当时秀才位最高,依次为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
但是,不久之后,进士科声望日隆。
这就清楚地表明,进士科越来越受到尊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由于他本人就多才多艺,有很深的文化造诣,在用人上也特别看重文辞方面才华,好多以文辞进身的进士都受到特殊的重视。
进士科之所以能够如此受尊,《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有一段话表述得非常清楚。
文云:“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
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苏张之辩说,荆聂之胆气,仲由之武勇,子房之筹画,宏羊之书计,方朔之诙谐,咸以此而晦之,修身慎行,虽处子之不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可见,这一大段的描述,把文韬武略、治国经邦之才集于进士一身。
尽管可能有夸大渲染之意,但它透露出进士科为什么能够当尊的一些理由。
读书人一旦在进士科及第,就是一件十分荣耀风光的大喜事,就像鲤鱼跃龙门一样,“一登龙门,则身份十倍”(见李白《与韩荆州书》)。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欢迎大家分享。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到唐太宗时继承并健全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庶族①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8.90.
地主参政做官的机会,这是贞观时期选人,用人的重要手段,也是科举制度得以发展和健全的鼎盛时期。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形式
贞观元年,为了限制士族门阀势力的发展,唐太宗大力发展和推举通过科举考试选取才士的方式。隋代的科举考试只有进士和 明经两种,到了唐太宗时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大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
(二)不计旧怨,以诚相待
贞观初,唐太宗对侍臣说:“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有好人,则抽擢驱使。而议者多称‘彼者皆宰臣亲故’,但公等至 公,行事勿避此言,便为形迹。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 不得不举。”①他依据这样的原则,大胆起用前朝遗臣和异党中的忠良之人。即如王珪、萧瑀、裴矩、房玄龄、魏征、薛万彻 等等。唐太宗知人善任的事例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用和重用。魏征,原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官任太子 洗马。在唐太宗与李建成争夺帝位继承人时,他劝李建成尽早杀掉唐太宗,以巩固太子地位。隐太子在玄武门之变被杀后,唐 太宗斥责魏征离间他们兄弟间的关系,而魏征从容回答说,如果太子李建成要是听了他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下场,周围人都 为魏征捏了把汗。唐太宗见他临危不惧,致死不悔,认为他是经国之才,遂封他为谏议大夫。再如:薛万彻最初也忠于隐太子 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中血战宫门,失败后太宗多次派人传达旨意不治他的罪。他归顺后在平定突厥、吐谷浑的战争中,屡建奇 勋,特别是在大破天柱王于赤水源一役中,独率轻骑深入敌军。更有萧瑀、裴矩、杜如晦等均属隋代遗臣,也都被委之以重 任。
科举制度的科目及意义
第四节科举制度的科目及意义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实行客卿制;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而隋唐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此后一直沿用,成为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对英国的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今天我们就看一下唐代制度及其变迁的第四个问题,科举制度的科目及意义。
一、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在隋代就已经建立了,早在隋文帝时期就开始了科举考试,到了隋炀帝时期设立了进士科,使科举制度正式建立,到了唐代科举制得到发展并最终确立下来。
就科举一词而言,它出现的时间较晚,现在我们经常说科举制度,但对科举制度也会有不同的定义。
以前较为普遍的定义就是分科取士,但是我们通过对前期选官制度的考察,发现察举制度发展到后期也是有考试的,那个考试也是分科的,所以按分科取士这样一种概括不足以区别科举制度和过去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在唐代和宋代一般称为贡科制度,他们认为科举是选拔中央的统治人才,是选拔官员的,这些人才的来源是从地方进贡的,也就是说是地方把他们贡献到中央的,因此,科举在那时被称为贡举。
二、科举制的特点下面我们看一下科举制有那些特点:1、分科招考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分科招考,取士权归于中央,也就是说不是地方官员劈属,也不是地方官员选拔的,而是中央通过考试统一选拔的。
这是科举的最大特点。
2、允许自由报考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在那个时期可以允许“怀牒自荐于州县”,牒是一种文本的证明,类似于户口簿、身份证这样的一些文牒。
你领到你的证明就可以到州县报名,过去虽然有察举等,也需要考试,但一定得要有人荐举你,科举考试不用,是一种自荐制度,只要你自己希望去参加,你就可以报名。
3、主要以成绩定取舍科举主要看是成绩的,但也不是绝对的,但成绩在这里取代了家世背景,也就是说背景不是最主要的而成绩是最重要的。
因此科举色基本特点这三条缺一不可。
三、科举制的类型唐代科举制分为二种类型,一种叫常举,一种叫制举。
文史类题目——精选推荐
古代文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解析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会员上传请你点此纠错或发表评论(1581)文史知识历史类:1.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它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下面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A.大都B.中都C.上都D.南京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3.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是()A.杏林B.悬壶C.黄芪D.歧黄4.请问道教思想中含有下列哪些内容?1.神仙说2.炼丹术3.长生术4.道家思想5.灵魂轮回()A.1234 B.1235C.2345 D.13455.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意思是()A.唐代科举进士科及第较难 B.唐代科举制度不公平C.唐代科举对考生年龄的限制D.明经科出身者与进士科出身者的对立6.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7.“五四”运动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谁创造了“她”和“它”?()A.鲁迅B.钱玄同C.刘半农D.郁达夫8.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A.射B.御C.礼D.经9.七国象棋的发明者是()A.司马光B.司马相如C.苏轼D.嵇康10.《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
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
A.植物油B.动物油C.古时女子的一种化妆用品D.一种垃圾11.“狼毫”的原料取自()A.狼B.狗C.黄鼠狼D.野猪12.历史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是在()A.岳麓书院B.集贤书院C.嵩山书院D.东林书院13.《南华经》是()的别称。
A.《老子》B.《周易》C.《庄子》D.《抱朴子》14.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A.鼓B.锣1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荀子B.老子C.孙子D.孟子1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知识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试判是唐朝科举考试中对应试者审定文字能力的重要考察项目;自宋真宗始,试判在铨选(吏部按规定补选官缺)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到王安石变法时正式废除试判,铨试成为考选官员的主要手段。
试判兴衰的历程反映了A.唐宋治国思想的转变B.格物致知的实践运用C.重文轻武国策的影响D.选官制度的不断完善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由唐朝到宋朝时期的科举制考试内容不断规范,最后导致试判退出历史舞台,铨试成为考选官员的主要手段,说明的是选官制度的完善,D项正确;材料与治国思想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格物致知在于通过实践明道德之善,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重文轻武政策无关,排除C项。
故选D项。
小提示:2、开疆拓土(1)◇反击匈奴:汉武帝任用________、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2)张骞出使西域: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3)开辟“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4)加强对东南和西南的控制: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以巩固加强。
答案:卫青张骞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唐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隋、唐、宋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
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但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
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
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
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
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另外,在武则天时代开始,亦设立了武举考试,用以挑选武官。
宋代大部份时间的科举内容与唐代分别不大,但王安石执政时,曾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把帖经、墨义和诗赋等考试都取消了,改为以经义(解释经书) 、论(对时局的评论) 和策(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 作为考试内容。
然而,苏轼等人对该项改革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元元代的科举虽然对自身的统治影响不大,但它的内容却有重大转变。
第一是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士科取士。
第二是考试的指定读物有所变动。
新的规定是,如果经义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书,则以朱熹著述的《四书集注》作为主要的依据。
这两项改动并没有随元朝而消亡,而是成为明、清两代八股文的基础。
明、清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在乡试及会试皆以四书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经义,「代圣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
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极为讲究形式。
只有到了科举最后一关,用以决定名次的殿试,才会改为考时务策问。
但是考生答策的内容很多时都并不重要,清朝的皇帝便惯以试- -的书法取定殿试名次的高低。
热衷科举的人只识四书五经,其它以外的知识,统统都成了「杂学」,很多读书人都是一概不通。
讽刺科举的小说儒林外史中便记载了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人对明朝的进士- -开玩笑说:「今下如果是四川的苏轼来考,文章亦只能是第六等了。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意思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意思嘿,咱来说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啥意思哈。
有一回啊,我去参加一个文化活动。
在那里,我听到有人提到这句话,我就好奇得不行。
后来一打听,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这“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呢,就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就算老了,可五十岁考上进士那都算年轻的呢。
咱先说说这明经科和进士科是啥哈。
在古代啊,科举考试有不同的科目。
明经科呢,主要就是考一些经典书籍的背诵和理解。
相对来说呢,比较容易一点。
进士科可就难多啦,要考诗赋、策论啥的,要求可高了。
我记得有一次看古装剧,里面就有考科举的情节。
那些考生们一个个紧张得不行,有的在那苦思冥想写文章,有的在那背经典。
从那里面就能看出这科举考试可不容易呢。
为啥会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种说法呢?就是因为进士科太难考啦。
有的人考了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考上。
我听说有个古代的读书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考进士,考了好多年都没考上。
家里人都劝他别考了,可他就是不甘心。
最后到了五十多岁,终于考上了。
那可把他高兴坏了,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值了。
这就好比咱现在考大学似的。
有的专业比较容易考,可能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考上。
可有的专业特别难考,得付出很多很多努力,还不一定能考上呢。
我有个同学,他想考一个特别好的大学的热门专业。
那可难了,他每天都拼命学习,做各种练习题。
最后虽然没考上那个最理想的专业,但也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
他就说,这考试啊,真的不容易。
总之啊,“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就是很难做到,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
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说不定哪天就成功了呢。
嘿嘿。
五十少什么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什么三十老明经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是出自《全唐诗》:“明经进士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言其艰难也。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有必要了解下进士科和明经科的区别: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只要熟读四书五经,考取相对容易些。
而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主观性越来越大,所以说进士科的考试难度相当大。
很多参加科举的学子们毕其一生都无法获得功名。
小说中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疯也是对此现象的一种映射。
由此可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三十岁才考取明经科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了,而五十岁如果就能考上进士的话,在进士中相对还显得很年轻,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明经易考,进士难得。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篇一: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历程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从隋朝大冶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中的宫廷考试部分是皇帝亲自主持的人才选拔制度,以科目考试的形式使用。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这也是一种现代公务员选拔制度,更名为“国家考试”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考试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
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代,分封制逐渐废除,皇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为了管理国家,皇帝需要提拔民间人才。
当时实行考试制度和招聘制度。
前者是地方各级政府推荐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从社会中招聘人才。
国家选举的人叫学者,县选举的人叫小莲。
考试制度缺乏客观的选择标准。
虽然有一个连续的会议制度,但在后期逐渐出现了偏袒和不实推荐地方官员的现象。
征兵制度也有各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何谓明经和进士?它们都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在唐代的贡举诸科中,以明经、进士两科规模最大,最受当时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它一语道破了考进士科的难度大,能录取相当的不容易。
意思是说,30岁的读书人能考取明经科,年龄就算是比较大了;而50岁的人考取进士,从年龄上说,还算比较年轻的。
进士之称,源于《礼记·王制》,记述上古选拔人才,由乡、里逐级推举,有修士、选士、俊士、造士等名称,而最后一级是进士。
文中说:“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司马辩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
可见“进士”一词原来就是一个美称,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到唐代初期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
进士科初设时,不过与诸科并列,其地位并不显要。
当时秀才位最高,依次为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
但是,不久之后,进士科声望日隆。
这就清楚地表明,进士科越来越受到尊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由于他本人就多才多艺,有很深的文化造诣,在用人上也特别看重文辞方面才华,好多以文辞进身的进士都受到特殊的重视。
进士科之所以能够如此受尊,《唐摭言》卷一《散序进
士》)有一段话表述得非常清楚。
文云:“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
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苏张之辩说,荆聂之胆气,仲由之武勇,子房之筹画,宏羊之书计,方朔之诙谐,咸以此而晦之,修身慎行,虽处子之不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可见,这一大段的描述,把文韬武略、治国经邦之才集于进士一身。
尽管可能有夸大渲染之意,但它透露出进士科为什么能够当尊的一些理由。
读书人一旦在进士科及第,就是一件十分荣耀风光的大喜事,就像鲤鱼跃龙门一样,“一登龙门,则身份十倍”(见李白《与韩荆州书》)。
新科进士常常被形容为头上有“七尺焰光”,成了天上的文曲星了。
徐夤有
一首《放榜日》诗,描绘了当时隆重热烈的场面:“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见《全唐诗》卷七O九)即便是落第学子,也
不小看进士。
如著名宰相张柬之的曾孙张倬考进士落第,竟至两手捧着《登科记》戴在头上,说“这可是千佛名经啊!”
其羡慕到如此境地。
新科进士及第,以泥金贴子附家书中,用来报告登科之喜。
一些亲戚朋友得知喜讯后,则以声乐相庆。
以至后来又
发展到曲江宴会、杏园探花、雁塔题名等风尚。
当新科进士泛舟于曲江之上宴饮时,不仅请宫中教坊派出乐队演奏助兴,长安城男女老少都簇拥观看,而且有时候皇帝也大驾光临,站在曲江岸边的楼台上观赏。
一时间,人头攒动,万人空巷,成为唐代京城难得一见的人文景观。
进士及第后,除了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之外,有时候自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作诗志贺。
唐代有三位著名的诗人,在他们进士及第后,都写了脍炙人口的诗作。
如人们比较熟悉的孟郊的“及第诗”。
诗云: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张籍也有一首题为《喜王起侍郎放榜》的及第诗。
诗云: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紫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也写了一首五言《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诗》。
诗云: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这些诗作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抒发与流露,充分地表达
了他们志得意满、无限喜悦的心情。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变化甚多,其端绪也不清晰。
大体而言,经历了只试时务策、试策文加经书和试策文、经书加杂文的演变过程,而杂文考试又经历了诸多实用性文体与诗赋的反复,然后才逐渐成为定制。
唐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进士科考试主要是考策文。
《大唐新语》卷十《厘革》云:进士“古唯试策。
贞观八年,加进士试经史”。
《旧唐书·杨绾传》记杨绾《条奏贡举疏》亦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
而且多是考时务策。
从保存下来的初进士策来看,其策题大多关涉时事政务。
唐中期进士科三场考试变化较大的是贴经和杂文考试的内涵变化以及三场考试的先后各有侧重。
杂文考试从开始实行时即间而有赋,后来又间而有诗,到了天宝年间则专用诗赋。
如天宝十年试《豹蕮赋》、《湘灵鼓瑟诗》。
钱起就是靠着这样一首试贴诗及第的。
诗云: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见王翼云注《唐诗合解笺注》卷一二)这是一首五言
六韵诗,诗押题中“灵”字韵。
诗中的湘灵,指的是湘水之神,传说舜二妃娥皇、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此诗为试贴诗中的名篇,也是古代试贴诗中难得之佳构,末联两句尤其为后人所称道。
据《旧唐书·钱起传》记载,钱起从乡荐,尝于客舍月夜独吟,忽闻人吟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愕然,披衣巡视,无所见。
钱起以为鬼怪,而记住这十个字,应省试时,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考官嘉之,以为绝唱。
唐后期的德宗贞元末年,重经史主张终占上风。
先是中书舍人高郢权知贡举,“谢绝请谒,专取行艺”,以经史入诗赋题;在取人标准上,提出首重经义。
紧接着,从贞元十八年开始,连续知三届贡举的权德舆延续了高郢的做法,在重经史、倡实用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甚至在大和八年(834)以贴经、经义与议论取代了诗赋与试策。
尽管在第二年又恢复诗赋和策文的考试,但在进士科考试的内容上经与史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开始,进士科主要是向贫民出身的才士开放的,参加进士的科的考试称为“举进士”,凡参加进士科考试中第的,往往都称其为进士,或“一品白衫”,意思是说他日后可以官登一品,但今天犹着白衫,因此对及第者常有“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的美称。
由于进士科在唐代备受重视,也最难考取,在一般的年份里,每年应进士和明经考者都近千人,进
士只录取三十人左右。
仅为百分之二三,以致许多才学之士也不容易考中。
相比之下,明经科的考试就容易多了,一般地说,可以录取一百至二百人,高达百分之一二十。
于是就有了“五十少进士”的著名俗谚。
进士的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状头”,状元是进士的代表,唐代有名姓可考的状元一共有145人。
进士及第后虽然荣耀天下,但只是取得了出身,而不能立即授官,必须再通过吏部考试合格。
才能改变平民身份,走入仕途。
吏部的考试称为“释褐试”,意谓从此可以脱去自己的麻布衣裳而着上官服了,从及第到受官,对有的人来说比较容易,但对有的人来说却很难。
名满天下的韩愈唐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他当时只有25岁,可是他参加吏部考试时,考了三次都没有过关。
后来只好去藩镇幕下谋一官职,到35岁时才得以授四门博士。
唐代进士及第后的出路大致上包括这样几方面:有的当了京官,有的补入秘书省担任校书郎、太子校书等职务;有的被授予国子监学官或补入太常侍,具体掌管礼乐、郊庙、社稷等事务;有的分管盐铁买卖与漕运、统筹政府财政支出、全国赋役等;还有的被派往各地的州县,担任县尉、主簿、参军等。
即便是及第后能通过释褐试者,也可按政府的有关规定,得到地方长官如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等的推荐,成为其幕僚,等待日后朝廷正式授官。
当然了,也有的人及
第后,放弃了锐意进取,而归隐山林,绝意禄位。
如《唐才子传·祖咏》记开元十二年(724)进士、洛阳人祖咏“后移家归汝坟间别业,以渔樵自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