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
2、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是由于(D )
A、它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较 大比重 B、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3
3、下列分配形式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D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外资企业职工获得的收入 C、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收入 D、某工程师在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20
知识体系
按
劳 分
基本内容和要求
配 为 主
1、按劳分配 为主体
体
必然性 意义
-是什么 -为什么
,
多
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种类
分 配 方
2、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式
并
其它非按劳分配方式
存
21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是在( C )范围内
进行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股份合作制企业
24
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国 有控股)时,职工老张购买了企业面值 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
了(3000)元股息。这3000元收入C属于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本收入
D、经营收入
25
3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3)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4)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5)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
4
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思考:我们为什么不实行按需分配? 平均分配?为什么只能实行按劳分 配?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的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说课稿,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人教版必修教材中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课七课第一框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懂得了如何创造财富,这就为本框的学习如何对财富进行分配做了铺垫。
同时又为下一框如何在分配过程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设计的总体思路本着三贴近的原那么,我的教学以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主。
以学生们最喜欢的电视剧进行导入,接着以导入的例子继续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起到连贯的作用,让知识点没有那么零散。
在第二目知识点特别是难点讲解时,我利用学生的家庭成员收入情况进行讲解,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学情作为高一新生,刚刚从初中阶段过渡到高中阶段,形象思维得到一定的开展,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展不够,尽管他们对身边的一些经济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但是对纯粹的经济理论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会使学生兴趣缺乏,所以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使他们获取理性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对身边的分配方式进行理性的分析。
四、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分析,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在知识目标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原因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特别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和原因。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框架,分析其内在联系和作用。
2.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探讨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按劳分配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和改革方向。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2.教学策略:
(1)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2)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注重德育渗透,通过分配制度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
3.教学评价:
(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问题设计:针对情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导。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按劳分配原则、多种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关系等知识点。
2.归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强调分配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课件:3.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共18张PPT)
思考:他们的工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工 资收入为什么高低不一?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实行范围: 公有制经济 (2)分配尺度:以劳动为尺度(数量和质量) (3)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 (4)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 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 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承包土地 的收益 注意: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的福利分配和社会 保障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性质 按劳分配 特点
我国劳动者劳动能 力存在明显差别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按 劳 分 配
前提条件 物质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总之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按劳分配的意义
(1)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 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对劳动者 (2)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 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对社会
我正需要一台笔 记本电脑,最好 能满足我的需要 老 王 我可没少出力, 可不能少了我 的 小 张
初级技工
高级技工
初级技工
思考:你支持谁的观点,应如何分配这笔奖金呢?
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是否行得通?
按需分配
根据社会成员需 求,即需要什么 就分配什么
平均分配
不论态度优劣、贡献大 小、效率高低、干多干 少干好干坏等,一律平 均,实行大锅饭
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 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按 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 质条件是不可能的。 生产力的水平,是实行 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七课】收入分配的公平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1、为什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
2、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2)必要性:现实经济条件决定: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重要性(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②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生产要素分配(1)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①劳动:私营、外企的工资、奖金、津贴②资本:投资所得,利息、股息、红利、私营企业主盈利等③技术:专利转让、技术入股④土地:地租、房租⑤管理:高级企业管理人员收入等(3)意义: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创造的尊重;第二、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高中思想政治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张三的女儿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参谋,报
酬每月2500元。技术要素
学以致用
• 1.小张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 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创造,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 1万元;在这期间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小张的上述收入中, 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
根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根本内容 必然性 意义 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开展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内容
〔按生产要素分配〕
意义
比较
存在范围
不 分配依据 同 点 分配方式
分配目的
地位
相 同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联想充满活力的分配体制促进了联想的飞速开展。大量人才加盟联想,大量 资本购置联想股票,投资联想,联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联想股票不 断升值,联想投资人也因而获益。联想的开展造就了无数个百万、千万、亿万富 翁,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
合作探究三: 联想公司的不同员工是凭借何种要素获得收入分配的?该分配方式有何积极意义?
2、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4000元。 按劳动要素 3、小赵花钱参与投资公司经营,一年赚了12万。资本要素 4、小李〔管理硕士〕是外资企业的经理,年薪10万。管理要素 5、小王老家的土地转让给别人,一年得到40000元。 土地要素 6、老刘承包集体土地,种植大棚蔬菜,一年净赚万。 按劳分配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分配尺度
分配内容
分配标准
2.按劳分配的〔范围〕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承包土 地赚钱
奖金
工资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59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 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丰富。 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 两种分配方式中,应该实 行哪种分配方式? 目前我国劳动者 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 显差别,劳动还是谋 生手段。在平均分配 和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中,哪一种更合理?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金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 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意义 基本内容和要求 —是什么 为什么
多种所 有制经 济共同 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请判断以下收入属于哪种收入分配形式?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 按劳动要素分配 ) 2、小李(管理硕士)是某外资企业的经理,年 薪15万。 ( 按管理要素分配 ) 3、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 20万。 ( 按资本要素分配 )
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就是:每个人尽责任的劳作,然后索取自己的需求。
社会财富人人有份,劳动成果平均分配,干多干少一 平均分配:
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3、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 (1)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新人教版
联系 (2)均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
定;(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判断各种分配方式主要是看它所在的所有制经 济形式。与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是按劳分配,与私营、外资经 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是按要素分配。当然在公有制经济 范围内,还有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性分配等非按劳分配的方 式。
按劳分配是对平均主义的否定。按劳分配有利于 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平均主义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搞“平均”、吃“大 锅饭”,严重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
条件包括(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和成熟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还要完善____按__要__素__分__配______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 本、_技__术___、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意义 (1) 生 产 要 素 参 与 分 配 , 是 对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各 种 生 产 要 素 ___所__有__权_____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__知__识__、人才、 __创__造__的尊重。 (3)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情景导入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 饭”,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 距依然较大。 如何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把“蛋糕”分好?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以致用
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 有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 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 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中工作获得的工资 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据雷军介绍,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领
头羊,小米采用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模式
,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员工的积极性,薪
酬从几千元到几百万不等。基层营销人员
基本工资3000元;
基本月薪
10000元左右;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可达几
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福利性分配一般包括:第一,职工福利。如举办各种 集体福利设施:食室、浴室、图书馆等;建立各种补 贴,取暖费、冷饮费、交通费等以及组织业余文化娱 乐活动等。第二,社会福利。如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 兴办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及市场建设、服务网点、 社会服务等。第三、特殊福利。如政府或团体为残疾 人举办的福利工厂、孤儿院、养老院等。
百万
在小米企业中,还推行员工持股。每年
按股份的多少 ,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了
小米的真正主人。
劳动 技术 管理
资本
雷军说: 如果没有对知
识产权的保护,结 果只能是谁创新谁 倒霉。
作用:
①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 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 性、合法性的确认;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7、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因:生产决定分配,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它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它兼顾效率与公平。
按劳分配:地位: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要求:它既要求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又反对收入分配差距过于悬殊,与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原因: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体现平等分配和社会公平,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
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分配公平】含义: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原因: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促进和谐。
措施: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如“谁劳动谁受益”、“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前社会,分配制度是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机制,而按劳分配作为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1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本案例旨在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借鉴和学习。例如,在探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分配方式的优缺点,并展开小组间的交流与辩论。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案例以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收入差异,使学生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同时,结合我国现行的多种分配方式,如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等,引导学生探讨各种分配方式的适用场景和利弊,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配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按劳分配为主体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2)直接原因:所有制结构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客观必然 性(原因)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张三孙子
我是外企 员工,每月工 资1500元
按劳动要素分配
张三的孙女
我是外资企 业的总经理
按生产要素分配
张三母亲
我每月靠出租房屋 也能有一定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土地要素)分配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 管理 )
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 按劳动要 按劳分配 者的劳动 素分配 成果分配
私营经济或 外资经济中 (工资收入)
公有制 个体经济 (所有制基础) 经济
适用范围
我们来判断一下吧
请分析张三一家人的收 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张三本人
我在乡下承包了五 亩责任田,联产计 酬后,收入还挺不 错的哦!
按劳分配
我在马路边开了个 小店,收入还不错
分配原则
分配对象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3、按劳分配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 (2)根本否定了剥削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 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社会)
最终原因
2020高中政治 第单元 第7课 第1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逻辑脉络:本单元从分配环节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理性认识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财政、税收的相关知识.知识结构:本单元在前两个单元分别阐述“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收入与分配的学习,进一步阐述“为谁生产”的问题,与前两个单元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分配制度;认同我国的财税体制。
科学精神: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法治意识:税收法定原则;依法纳税。
公共参与: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为议题,探究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及其措施;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国家财政的作用”为议题,了解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角度,明确为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
描述与分类: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要素分1。
政治认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增强对我配。
2.解析与论证: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按要素分配的意义。
3.预测与选择: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4.辨析与评价:区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区分各种生产要素分配.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认同.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作用.3.法治精神:依法保护产权,调动各种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4.公共参与:杜绝好逸恶劳思想;积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增加个人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原因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判一判] 我国当前的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高中政治一《经济生活》第3单元第7课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练习(教师版)
7。
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选择题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
社会总产品 B.生活必需品C。
个人消费品D。
物质总产品【解析】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种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故选C。
2.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这说明( )A.按劳分配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现实生活不能实现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的【解析】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劳动者付出劳动的质量不同,企业经济效益不同,其获得的劳动报酬就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故选D。
3.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时间分配C.实行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D.按劳分配是劳动所得归劳动者占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按劳分配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按劳分配的性质、适用范围、标准和意义。
A项正确揭示了按劳分配的性质;B 项对按劳分配的标准和尺度认识不正确;C项混淆了“平等分配”和“平均分配”;D项对分配内容认识错误。
故选A。
4.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之所以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B.按劳分配的收入占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最大C.按劳分配彻底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D.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解析】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故选A。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 新人教必修1
的技术股权奖励。
( 技术 )
按劳分配
非按劳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样吗?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制度
生产力 水平较 低,
发展不 平衡。
公有制 为主体
多种所 有制共 同发展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以以按按劳劳分分配配为为主主体体 多多种种分分配配方方式式并并存存
自主学习:
• 是什么?
•
1)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 2) 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 3) 其他并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哪些?它们有何区别?
4)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
•
为什么? • 1) 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必要性(意义)?
思考: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 有什么意义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全课概述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
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新课程学习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 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63 页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教师点拨: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教师活动:我国在公有制经济中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中如果实行平均分配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如果实行平均分配,必然导致“懒汉”的出现,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整个社会的发展必然缓慢,最终导致共同贫穷。
教师活动:可见,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既是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也体现了优越性。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教师总结: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就是活动:既然按劳分配有这样重要的意义,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占怎样的地位?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教师总结:(4)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现实表现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首先,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必然是主体;同时,劳动者中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
其次,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尽管目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仍然占较大比重。
最后,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 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教师引导:在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除去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到底还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为什么在我国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教师活动:为什么我国所有制结构和我国的分配制度有相同的地方?都以某某为主,多种并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公有制是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但在其他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只能采取其他非按劳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形式第一、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在这里劳动者充当了什么角色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第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 页漫画与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教师点评: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要做到能分清一种分配属于哪种要素的收入。
教师活动:在我国为什么允许这些要素参与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什么重要作用?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三)课堂总结、点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四)实例探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据此回答例1——例4[例1] 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A.经营风险收入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答案:B[例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因为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它消除了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答案:A[例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力水平 B .所有制结构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D.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答案:B[例4]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答案:C★课余作业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哪些是非按劳分配收入,并进一步分析现在的收入形式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家庭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教学体会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我国分配政策的合理性。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7.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重点、难点1、效率优先的必要性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1、坚持效率优先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 页探究活动,讨论并回答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大李迅速致富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富的热情。
当然,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差异,难免会形成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是不可避免的。
(1)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