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规模报酬不变还是规模报酬递增
国经单选题复习
国经单选题复习————————————————————————————————作者:————————————————————————————————日期:ﻩ单选1、某国政府规定,2013年从中国进口布鞋不得超过150万双,这种限制措施属于( )。
A、关税配额B、国别配额C、自限配额D、全球配额2、非关税壁垒不包括()。
A、政府鼓励的“购买美国货”政策B、企业收入税C、以为国内产品创造有利条件为目的而制定的产品成分工业标准D、歧视国外生产商的政府合同竞标政策3、李斯特认为,处于农工阶段的国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 )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管理贸易政策D、超保护贸易政策4、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A、保护幼稚工业B、保护成熟工业C、保护垄断工业 D、保护衰退工业5、当一国将所增的出口收入用于国内消费和进口时,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就取决于( )。
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储蓄倾向C、边际进口倾向D、边际投资倾向6、其他条件不变,贸易大国征收关税,将导致()。
A. 进口品世界价格提高B. 该国贸易条件改善C.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D. 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动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要素禀赋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8、根据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相互贸易容易产生于( )。
A.产出水平相近的国家B.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C.投资水平相近的国家 D.储蓄水平相近的国家9、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D.不确定10、成员国取消相互之间的进口关税和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贸易壁垒,建立共同对外关税,进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11、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调整交易项目()。
国经单选题复习【精选文档】
单选1、某国政府规定,2013年从中国进口布鞋不得超过150万双,这种限制措施属于( )。
A、关税配额B、国别配额C、自限配额D、全球配额2、非关税壁垒不包括( )。
A、政府鼓励的“购买美国货”政策B、企业收入税C、以为国内产品创造有利条件为目的而制定的产品成分工业标准D、歧视国外生产商的政府合同竞标政策3、李斯特认为,处于农工阶段的国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 )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管理贸易政策D、超保护贸易政策4、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A、保护幼稚工业B、保护成熟工业C、保护垄断工业D、保护衰退工业5、当一国将所增的出口收入用于国内消费和进口时,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就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储蓄倾向C、边际进口倾向D、边际投资倾向6、其他条件不变,贸易大国征收关税,将导致( )。
A。
进口品世界价格提高 B。
该国贸易条件改善C. 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D. 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动因是( )。
A。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
要素禀赋的差异C。
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8、根据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相互贸易容易产生于().A.产出水平相近的国家B.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C.投资水平相近的国家D.储蓄水平相近的国家9、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 D。
不确定10、成员国取消相互之间的进口关税和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贸易壁垒,建立共同对外关税,进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A.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11、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调整交易项目().A。
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
直接投资D。
特别提款权变动12、根据特定要素理论,国际贸易将导致()。
(完整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
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Q=L•f(k),或QL=f(k)(3)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
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L t=L0e nt(4)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
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I=S(6)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
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
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
劳动力就业、固定资产投入与中国工业增长
劳动力就业、固定资产投入与中国工业增长摘要:对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判断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前提。
利用2009年中国分省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工业增长的动力源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二者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为98%,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外延式增长;同时,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弹性之和为1.2,说明中国工业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
因此,通过规模扩大促进经济增长仍应为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中要重视劳动的产出弹性增加,即人力资本是经济转型和增长的未来持续动力源。
关键词:工业总产值;工业固定资产;经济转型;人力资本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09-03引言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对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判断又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前提。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gdp中主要的贡献来源于工业,因此,对工业产值的动力源进行探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从理论上讲,迄今已有很多关于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动力、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等理论上的研究。
如chow(1993)、borensztein 和ostry(1996)、krugman(1994)、young(2003)、李子联(2011)等,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常艳(2005)和刘晓红(2009)等学者通过计量方法对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彭国川(2002)和邱晓华等(2006)通过模型建立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源问题;尹子民、罗丽兮(1998)和未来10年我国工业增长的驱动力研究课题组(2011)则通过相应数据对中国工业的增长方式和速率进行了理论研究;陈勇、李小平(2007)、林毅夫(2008)、庞瑞芝(2009)和杜群阳等(2011)通过转型期间中国工业行业的新特征和出现的新理论对转型期间中国工业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相关研究。
深大 宏观 习题答案 第3、4章 经济增长 答案
第三、四章经济增长答案一、判断√1、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要取得经济增长,则要么要素投入数量有所增长,要么要素使用效率有所增加。
()×2、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使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短期内上升。
()√3、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增加了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
()×4、资本自身的不断积累可以长期维持人均产出的增长。
()×5、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该国的总储蓄率。
()√6、内生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变。
()√7、根据索洛模型,具有相同储蓄率、相同人口增长率并具有相同技术的经济,其增长率最终将相等。
()×8、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储蓄率越高,产出增长率越低。
()二、单项选择B1、在生产函数中,全要素生产率是指()A.αB.AC.KD.NB2、新古典模型中,产生趋同的原因是()A.规模报酬不变B.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C.规模报酬递减D.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增B 3、当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时(索洛模型中),储蓄率上升,则增长率()A.先下降,再升高到原来水平B.先升高,再下降到原来水平C.保持不变D.以上都不是A4、假设不存在技术进步,从长期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资本存量保持不变B.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不变C.储蓄率保持不变D.人均产出保持不变A5、某国人民突然变得非常节俭,从长期看,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人均生活水平将增加B.人均资本占有将增加C.人均产出将增加D.总资本存量将增加D6、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久的,主要是因为()A.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行为B.东亚国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C.东亚国家人民的教育程度不高D.东亚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中属于技术进步的成分太低C7、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A.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够达到新的稳态B.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仍然保持原状态C.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是否能达到新的稳态并不能确定D.以上说法都不对D8、在索洛模型中,不属于外生变量的是()A.技术进步速率B.储蓄率C.人口增长率D.资本劳动比率三、计算题1、假设索洛模型所描述的一个经济处于人口增长n为每年1%。
规模报酬不变还是递增?——来自中国以及五个OECD国家的实证分析
析[ ; 5 王生喜采用希克斯 中性技术进步来分析纯要 素生 产 率 对 要 素 投 入 及 其 成 本 的 影 响L ; 长 革 6 于
(0 4 , 20 )马树才 、 孙长清 在规模 报酬不 变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上对 中
收稿 日期 :o 7 6 2 2 o 一o — 8
不相同, 国的增长率可以存在持久 的差异L 各 9。 9 J
作者简介 : 军辉 (9 4 , , 王 1 7 一)男 北京人 , 博士生 , 研究 方 向: 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 ; 侯方玉 (9 5 , , 17 一)男 湖南郴州人 , 博士生 , 研究方 向: 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 。
其 隐含条 件是 1= £+ , 个性 质说 的是如 , 这 果各 投入要 素 的报 酬是 它们 各 自的边 际产 品 的话 ,
那么总工资报酬 厂L与总利润报酬f K的和等于总 L K 产出, 而两者 的分 配份额 之 和为 1 拉 尼斯 、 景汉 , ( 费 (0 5 ) 2 0 )E 引。
原 因之 一 。
关键词 : 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 报酬递增 ; 实证检验
中图分类号 :0 12 F 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 16 2 0 )6 0 8 5 10 —3 1(0 7 0 ~0 7 —0
一
、
引言及 文献 综述
国财政支 出规 模进 行 了分 析[ 。可 见 , 用 规模 报 采 酬不变是 许多 经济理 论与实 证分 析 的前 提之一 。究 其 主要原 因 : 一是 只 有 规模 报 酬 不变 的假设 前 提 其 才 能使经 济理论 与主 张有意 义 , 如“ 诸 由于美 国人均
要素贡献、规模报酬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基于panel data的实证分析
式 () 1 中, 代表年份 , () 年 的实际产 出, Y t是t 即 实际 G P , t 的物 质资 本存 量 , D 值 K是 年 厶是t 的劳 动 年 力投 入 量 , 是t 的人 力 资 本 存 量 。 据 函 数 形 式 年 依
出增 长 J %; 为劳 动 的产 出 弹性 , 8 即当劳 动力 每增 长
增 长 核 算 是从 生 产 函数 开始 的 , 产 函数 是 一 生 种 用 数学 函数 关 系描述 生 产成果 产 出与 生产 要素 投
人之 间技术 关 系 的经济 模 型 。 般来 说 . 定 产 出量 一 决
都 是 C b — o ga ̄ 产 函数 , 这 也 是 本 文所 要 采 ob D uls E 而
用 的生产 函数 形式 。
YA = 哪 () 2
的关 注 。 中 国各 个 区域 内部 的产 出 弹性 系数及 生 但 产 的规模 报 酬 却 往往 被 忽 视 了 , 这直 接 关 系 到 生 而 产 要 素投 入 的效率 及未 来 中 国地 区经 济差 距 的变 化 趋势 , 因而值 得 特 别关 注 。
改革 开 放 以来 , 国的经 济得 到 了迅 速 的增 长 , 中
但 与此 同时 , 区之 间 的收 入 差距 问题 也 日益 受 到 地 人 们 的关 注 。 现有 的研 究来 看 , 中 国作 为一 个整 从 将 体 来对 中国 的要素 产 出弹性 系数 的分 析得 到 了广泛
现行 的增 长 核算 中 , 般 采 用 的生 产 函数形 式 一
研究 结论 与其 他 研 究 的结 论 能 够 进行 对 比分 析 , 以
、
模 型选 择 与文 献 回顾
中国经济增长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作者:李玄煜来源:《人民论坛》2015年第35期【摘要】文章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根据中国198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说明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当前迫切需要从主要依靠资本驱动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提高,从关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转变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视上来。
【关键词】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中国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被称为“中国奇迹”、“中国之谜”。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秘密,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显著的成就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总量跃升世界第二。
从1978~2012年间中国GDP增长速度波动较大,但总体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大致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加快,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助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二个高峰。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一项里程碑事件,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贸易扩张和深层次结构改革的支持。
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GDP从2683亿美元增长到83626亿美元,年均增长约9.85%,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2012年跃升至世界第二,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国家行列。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较大成效。
图1表明,从1978年到2012年,伴随着中国经济30余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在GDP构成比中第一产业呈现持续、显著下降,第二产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稳定上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较大成效。
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完整版】
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目录摘要 (1)Abstract (1)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 (1)〔一〕经济增长的定义 (1)〔二〕经济增长理论 (1)〔三〕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革命 (2)〔1〕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哈罗德—多马模型 (2)〔2〕经济增长理论第二次革命—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3〕经济增长的第三次革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二、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 (4)〔一〕索洛模型 (4)〔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9)三、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根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演变,然后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年—2021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反映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必需控制人口增长。
关键词: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科技进步.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evolveme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en the Solow Model and the data from 1978 to 2021 are used in the paper by which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 labor and technique progress on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is analyzed,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brought about by technique progress, capital and labor input is calculated. Then analyze the reasons of constant economic growth,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Key words: Solow Model, economic growth, asset price infl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一〕经济增长的定义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能够生产出的所有产品在一个长时期内能够保持的不断增长,也就是说该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总产出的不断增长。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已强化-背得下-世界就是你的)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
(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
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中级微观经济学 (2)
这个公式叫做增长率分解公式,它把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分解 成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短期内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 第二部分代表人口增长对短期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第三部分代表着知 识增加对短期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从增长率分别解式(2-30)可知, 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1)不同的技术决定了各种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 (2)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 (3)技术进步能促进劳动质量的提高。 (4)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演进。
技术进步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用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 提供更多的产品。或者说现在用较少的投入能够生产出与以前同样 多的产出。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进 展。
c=(1-s)y=(1-s)f(k(t))
在任何储蓄率下,只要经济登上平衡增长道路,有效人均消费c* 就保持不变。在平衡增长道路上,总消费以增长率n+g保持增长,从 而储蓄率变动对消费没有增长率效应,只有水平效应和短期效应。
(1)对消费的水平效应
分析储蓄率变动对消费的水平效应,求c*对s的导数
(二)储蓄率效应的定量分析
2.对总产出的效应
储蓄率变动对总产出也只有短期效应和水平效应,没有增 长率效应,如图2-20所示。
3.对人均产出的效应
4.对消费的效应
用 C 表 示 家 庭 部 门 的 消 费 总 额 , 用 c 表 示 有 效 人 均 消 费 , C=(1-s)Y , c=C/(AL),则c=(1-s)Y/(AL)=(1-s)y。加入时间因素t后,我们有
都是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单位和部门转移到生产效率较高 的单位和部门,因此会使单位投入的产出提高;所谓规模经 济即规模节约是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所谓知识进步,不仅包括技术,知识,而且包括知 识管理(如企业组织和管理技巧的知识)。Denison经济增长模 型的要素具体分解成如下层次的指标假设。
《经济学基础》期末试卷A(含答案)
自测试卷(A)试卷说明:本试卷共含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题、计算题、论述题五种题型,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既存在资源的稀缺,又存在资源的浪费D.既不存在资源的稀缺,又不存在资源的浪费2.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理论。
A.经济增长B.国民收入决定C.失业D.国民收入核算3.如果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2,则表明两种商品间的关系为()商品。
A.替代B.互补C.独立D.劣等4.下列选项中,()变化,不会使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A.消费者收入B.商品自身价格C.消费者偏好D.相关商品价格5.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收入保持不变,则消费者预算线()。
A.向左平移B.向右平移C.顺时针转动D.逆时针转动6.当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
A.为最大值B.等于0C.大于0 D.小于07.若某厂商按50%的比例同时增加某产品的各种生产要素,使该产品的产量提高30%,则这种情况属于规模报酬()。
A.递增B.递减C.不变D.无法判断8.生产者均衡点是()。
A.等产量线上的任意一点B.等成本线上的任意一点C.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D.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9.某企业的工人人数为18人时,其总产量为2 600件;当工人人数为19人时,其总产量为2 900件,则其边际产量是()件。
A.200 B.240C.250 D.30010.从短期来看,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产品价格低于(),厂商就会选择停止营业。
A.AC B.AFCC.MC D.AVC11.以下()属于厂商的隐性成本。
A.工人的工资B.租用厂房的租金C.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厂房D.机器设备12.已知某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200+10Q−Q2,则其MC为()。
2022-中级经济基础-第三章测试题答案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习题及答案【1.单选题】在生产者行为分析中,生产者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这一基本假设,是()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C.生产者均衡理论D.股东利益最大化【答案】A【2.单选题】下列因素中,会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是()。
A.信息的不对称性B.费用的形成机制不同C.信息的不完全性D.费用的计算方式不同【答案】C【解析】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3.多选题】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而产生的B.企业的本质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C.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D.企业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E.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企业的本质是不同的【答案】ABD【解析】科斯的企业理论:1.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2.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3.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
同时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4.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
5.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6.通过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可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消除或降低一部分市场交易所产生的高的交易成本。
【4.单选题】假设资本投入不变,当某一生产者使用的劳动数量从4个单位增加到5个单位时,平均产量从950件减少到780件,则其边际产量为()件。
A.60B.150C.120D.100【答案】D【解析】边际产量是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26_真题-无答案(5)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26(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 在国际经济发展趋缓的形势下,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是______。
A. 刺激和扩大国内需求B. 扩大我国商品出口量C.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D. 扩大外资规模2. ______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A. 市场经济B. 商品经济C. 计划经济D. 自然经济3. 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______。
A. 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B.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C. 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D.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4. 考察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的参考指标是______。
A. 年度进出口总额B. 国民生产总值C. GDP增长率D. 恩格尔系数5. 目前我国银行最安全和最具流动性的中长期投资品种是______A. 中央银行票据B. 国债C. 企业债D. 金融债6. 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能够对货币供给量及经济产生巨大的震动性,且被西方经济学家喻为“更像巨斧而不像小刀”的是______。
A.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B. 公开市场操作C. 再贴现政策D. 再贷款政策7.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走出国门购买奢侈品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主要说明______。
A.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C. 物价水平影响购买力D. 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8. 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B.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有利C. 通货膨胀靠牺牲债务人的利益使债权人获利D. 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不能从通货膨胀中得益9.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
A. 预防风险B. 规范市场C. 打击经济犯罪D. 弥补市场缺陷10. “饱暖思淫欲”现象确实存在,从经济角度看,你认为下列解释中合理的是______。
什么是规模报酬
什么是规模报酬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总能激发起人们心中的革命热情和建设激情。
在国外,同样有着类似的谚语,如“微风汇聚成风暴”(越南)、“森林的轰鸣声来自每一棵树”(欧洲)、“如果蚊子集体攻击,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它们都在强调一个核心理念: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涉及到组织规模的问题,即“规模报酬”的概念。
它描述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产量的变化情况。
虽然“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也提醒我们,人多未必总能带来更高的效率。
在经济学中,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被分为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一家大型啤酒厂每月生产10万吨啤酒,使用资本100个单位,劳动50个单位。
现在,如果生产规模扩大一倍,使用200个单位的资本和100个单位的劳动,那么收益变化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产量超过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这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概念的比较分析
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概念的比较分析发布时间:2022-02-14T03:43:03.172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11期作者:吕宁[导读] 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都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术语,经常会有将规模报酬等同于规模经济的现象。
但是,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学术语。
一般来说,造成这种混淆的认识很可能是因为看上去,似乎规模报酬变化的某些情况会符合能够规模经济的要求。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 655007摘要: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使用。
它们是有确定的不同的含义的。
本文首先认为根据基本的概念,可以判定规模经济是一个完整的判断,而规模报酬是只是一个名词。
然后根据对于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的分类,将最具可比性的内部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递增进行了比较。
认为二者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第一,内部规模经济仅要求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而没有对投入要素有按同比例增长的严格要求。
而规模报酬递增要求所有投入的要素必须按同比例增长。
第二,内部规模经济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效益。
而规模报酬递增则是从产出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效益的。
第三,规模报酬递增和内部规模经济不可以是对同一种情况分别从成本和产出角度进行的两种衡量。
第四,规模报酬递增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
而内部规模经济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其相关理论也具有强大的解释能力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规模经济;规模报酬;内部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增一、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的基本含义不同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都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术语,经常会有将规模报酬等同于规模经济的现象。
但是,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学术语。
一般来说,造成这种混淆的认识很可能是因为看上去,似乎规模报酬变化的某些情况会符合能够规模经济的要求。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随着产品产量绝对数量增加,产品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进而带来利润水平提高的现象。
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规模报酬变化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增加时,产出量的增加速度会发生变化。
具体而言,当生产要素增加一倍时,产出量增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规模报酬变化。
规模报酬变化通常分为三种情况: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和恒定规模报酬。
递增规模报酬是指当生产要素增加时,产出量的增加速度会加快,即边际产出量增加;递减规模报酬则是指当生产要素增加时,产出量的增加速度会减缓,即边际产出量减少;恒定规模报酬则是指当生产要素增加时,产出量的增加速度保持不变,即边际产出量不变。
规模报酬变化规律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企业需要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以达到最大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
了解规模报酬变化规律,可以帮助企业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规模报酬不变,还是规模报酬递增?任保平魏婕(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增是经济增长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前提假定不同将导致完全不同的分析。
本文通过对各种经济增长理论前提假设的梳理分析,在中国经济增长两部门经济结构假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经济部门的规模报酬不变和现代经济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增。
依据中国现实建立了两部门经济结构的模型,并依据中国的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
经过研究认为中国30年的经济增长中,传统部门是规模报酬不变的,而现代经济部门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正是由于现代经济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了30多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所以要维持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以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加快现代经济部门改造传统经济部门的步伐。
关键词: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一、引言及其问题的提出中国经济增长持续近30年的高速增长,被世界称为“中国奇迹”,如何解释“中国奇迹”的成因以及如何维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成为国内外经济增长研究的焦点问题。
如果想要有效解释“中国奇迹”,首先必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进行分析,也就是中国30年的高速增长是规模报酬不变,还是规模报酬递增?如果是规模报酬不变,按照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下,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减,那么中国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是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的形成机制和源泉是什么?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性质,也就是分析中国30年的经济增长是规模报酬不变,还是规模报酬递增。
这一问题的研究对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形成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以及制定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批评西方经济学的内生增长模型产生之前,所有的经济增长模型基本上都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假定下来进行的。
由拉姆塞(Ramsey,1928)所提出,经卡斯(Cass,1965)与库普曼斯(Koopmans,1965)所发展而形成的拉姆塞—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中的假定前提为规模报酬不变[1];以索洛(Solow,1956)为代表的著名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前提假定之一也是规模报酬不变,其基本模型的构造是在一个劳动和可再生资本上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加总生产函数;同样地,代蒙德所提出的世代交叠模型中的前提假定之一还是为规模报酬不变[2]。
琼斯—真野惠里模型(Jones and Manuelli,1990)也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了新古典生产函数中资本对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的假设,研究了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的条件。
雷贝洛(Rebelo,1991)发展的雷贝洛模型也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假定条件下,从核心资本品入手研究了经济的持续增长[3]。
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以后,内生增长模型才将经济增长研究的前提假设改为规模报酬递增,认为是技术和创新带来的资本和劳动力边际报酬稳定的增长。
阿罗(1962)提出了“边干边学”和“研究与开发”的思想,认为投资和生产活动本身会积累经验,提高生产技术,加上知识的溢出效应就会提高资本效率,抵消通常的资本报酬递减[4]。
罗默(Romer)在1986年发表的《递增规模与长期增长》的论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认为在长期经济增长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认为规模报酬递增来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知识是非竞争性产品,具有外部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使其自身形成收益递增,而且也使物质资本及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也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而且知识的外部性来源于厂商边学边干的无意识行为的结果。
罗默在1990年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认为规模报酬递增来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来源于厂商有意识投资的结果[5]。
罗默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增长模型,并且认为知识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它把知识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
两种效应的结合不仅使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本身产生递增的收益,而且也使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
卢卡斯(Lucas,1988)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规模报酬递增来源于人力资本及其外部效应。
认为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社会劳动力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具有核心作用,并且这些效应会从一个人扩散到另一个人,因而会对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都有贡献,从而使生产呈现出规模递增收益,而正是这种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递增收益使人力资本成为“增长的发动机”[6]。
阿格海恩(Aghion )和霍韦特(Howitt,1992)提出技术水平可以通过有目的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有目的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是投资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技术进步,避免资本产生规模报酬递减。
总体来看,内生增长理论的主流思路认为,在长期增长的经济过程中收益递增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必需的;同时,即使在收益递增假设下也能得出竞争性均衡,或者说收益递增与完全竞争可以相容。
内生增长理论家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引入增长模型中,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这就突破了传统增长理论关于要素收益递减或不变的假定,说明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与动力。
国内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基础之上,舒元、沈坤荣(1997)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时,也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假定基础上来进行的,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可以假设规模报酬不变[7]。
钟学义(1996) 发展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提出了纯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并认为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唯一源泉。
在非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不能完全反映技术进步的作用,还必须考虑规模报酬对产出增长的损益,即规模弹性效应,但作者并未对非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增长的理论评价提出建议[8]。
徐瑛、杨开忠(2007)从研究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模型出发研究规模报酬,运用面板数据固定影响、随机影响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考察和验证我国经济增长规模报酬递增特质。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走出了成本驱动的阶段,步入了内生性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进入了规模经济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并随着经济发展报酬递增的幅度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
但是其模型中的γβα++没有约束,不坚持资本报酬递减的假定[9]。
规模报酬不变还是递增的前提假定,将导致完全不同的分析,特别是对各要素的贡献率方面分析影响甚大。
王军辉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将导致要素贡献份额估计有偏,即过高估计了资本的贡献份额,而对劳动的贡献份额估计出现过低现象[10]。
因此,对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解释,不能笼统地采用规模报酬不变,或者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而是要从中国经济结构的实际状态出发。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两部门假定中国经济增长是一种转型增长,这种转型增长表现为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的增长,在内容上表现为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增长。
也就是整个国民经济是传统产业部门与现代产业部门同时并存,而且传统产业部门和现代产业部门是按照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进行的。
报酬递增的机制与报酬递减的机制并存于所有的产业中。
报酬递减在传统产业部门——加工行业起着支配作用。
报酬递增则统治着现代产业部门——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
现代经济因此分成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商业世界,对应着两种类型的报酬。
中国经济目前经历着经济已经历了从规模物质生产到设计和使用技术、从加工处理资源到加工处理信息、从应用自然资源到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转变。
随着这个转变的发生,决定经济行为的基础性机制从报酬递减转向报酬递增。
报酬递增是这样一种倾向:领先的会进一步领先,丧失优势的会进一步丧失优势。
从中国经济增长现实的两大部门假定出发,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假定。
1、传统产业部门的规模报酬不变假定在传统产业部门中,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按照规模扩大的思路来进行的,通过投资带动劳动力投入,从而带动产出增加的,传统经济部门的经济增长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基础上来实现经济增长的。
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因来自这么一个命题:“只要所有必需的投入能以相同的比例变化,所给定的一系列生产条件就会重复下去,生产过程的不可分割性会限制在某一产出水平上准确地重复这类条件。
”[11]传统产业部门中的规模报酬不变是由于要素在生产上的边际替代率不变造成的。
在传统产业部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并且没有技术进步和外部性存在时,资源的配置不可能通过重新组合来实现。
经济会达到稳态,即资本/劳动比例达至最佳后便稳定不变,人均产出和消费都不增长。
生产函数的一次齐次性恰好可以实现要素的价格=要素的边际产量,从而形成规模报酬不变。
但是传统产业部门中存在着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主要是由于一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传统经济部门由于技术水平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规模,由于经济规模足够大,并且完全竞争,以至于通过专业化获利的机会不存在,当经济规模扩大时,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不可能提高,从而导致产出的增加比要素的增加慢,产生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2)由于传统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是由投资带动实现增长的,在保持劳动力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只增加资本要素的投入,所得到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
递减的原因是:经济增长是在投入产出过程中来进行的,当经济活动中的要素投入增加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使用的成本增加,导致产出虽然是增加的,但是其增量是逐步减少的。
(3)传统经济部门中主要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当这种比例关系不变时,就会形成规模报酬不变。
一旦这种比例关系得不到满足,数量较多的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出,就会在数量较少的资本要素的制约下,出现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4)传统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和要素增加型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这种技术进步只能引起人均产出的增加,不会造成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形成非结构性增长,非结构性经济增长只能带来边际报酬递减。
传统产业部门边际报酬递减的主要特征是当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同时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要素的变化比例。
造成边际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生产要素可得性的限制。
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由于地理位置、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市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会使厂商在生产中需要的要素投入不能得到满足。
其二是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在管理上效率会下降,如内部的监督控制机制、信息传递等,容易错过有利的决策时机,使生产效率下降。
传统产业部门由于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价格由市场竞争而形成,每一个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在传统产业部门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增长;同时传统产业部门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的产业特征,为了保证规模报酬不变,也决定了只能通过扩大规模的方式来实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