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择题题型专项训练 训练5 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

合集下载

最新 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

最新 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

绝密**启用前泰安市2018年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18/4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据此回答1 ---3题。

1.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兼爱”“非攻”D.“法不阿贵”2.宋代理学是对儒学的重大发展,被称为新儒学,主要表现为A、吸收了佛教思想B.吸收了道教思想C、吸收了基督教思想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3.儒学思想之所以能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A、孔子是“至圣先师”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合D.儒学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在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中和战并存,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据此回答4--6题。

4.在一座突厥墓葬中,曾经发掘出银壶、银马具、黄金制品,以及铁制的刀、剑、箭、马具,还有汉式铜镜、波斯的绢布织物。

这一切不能说明A、属于等级较高的贵族墓葬B.突厥过着游牧与农耕相结合的生活C、受到传统的“丝绸之路”影响D.突厥民族的生活与战争联系紧密5.《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虽不是一行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的住地和教法所在地,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仿真模拟卷:(五) Word版含答案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仿真模拟卷:(五)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仿真模拟卷(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2017·9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说苑·政理》中说:“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与这一说法相一致致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2.战国时期,某学派弟子以严密的纪律组成抗衡诸侯的民间组织,其代表人物认为,用竹木制成飞鸟的功用还不如能载50石重车轴的销子。

该学派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3.(2017·浙江衢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典籍中提到指南工具或指南针技术的有()①《韩非子》②《抱朴子》③《武经总要》④《梦溪笔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5.(2016·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二模)《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为作务(手工业)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缿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铠甲)。

”右图所示为“钱缿”。

从该题图文不能得出的信息有()①这个“钱缿”可能是陶器②竹简上的文字字体是楷书③当时已经出现了民间集市④政府对市的监管相当严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17·浙江宁波十校高三期末)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政治权力的发展趋势总是从垄断逐渐走向开放。

在中国古代史上,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的是()①宗法制②郡县制③梭伦改革④太学A.①②③B.②C.②③④D.②④7.(2017·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模拟)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

2018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训练(含解析)

2018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训练(含解析)

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肖劲光将军回忆说:“全会还审查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提出了民主与法制的任务……结束了两年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这次会议( )A.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C.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2、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

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3.阅读下表,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立法特点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时间立法特点20世纪80年代通过了以《宪法》(1982年修订)为核心的一大批用以恢复和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了以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为主的法律法规①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需求②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④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5.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万~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 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这反映出我国( ) A.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6.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30)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30)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30)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8·常德一模,25)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答案 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和政治统一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各地工艺和文字大同小异,说明文化有统一趋势,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也有统一趋势,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而不是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

2、(2017·临汾二模,25)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时为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拒不署敕,结果把事情搞黄了。

材料主要说明( )A.三省制有利于决策合理B.门下省是三省的核心C.唐太宗对于魏征信任有加D.三省之间分权制衡答案 B解析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与三省制对决策的影响无关,故A项错误;门下省可以对政令封驳,有利于纠正决策的失误,是三省的核心,故B项正确;材料魏征拒不署敕唐太宗敕书,没有体现出他们之间的信任,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没有反映出三省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3、(2018·湖北武汉高三调研,26)(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

该史实说明( )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B.明代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答案 D解析材料只有廷议的结果,没有涉及廷议的过程,因此不能反映出朝廷议决效率的提高,故A项错误;明代皇帝要通过“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反映出朝臣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故B项错误;明朝皇帝通过重金收买人心,最终改变廷议结果,因此廷议制度不能确保朝廷公正法治,故C项错误;廷议属于法定的议事程序,其议决结果可能有悖于君主意愿,反映出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故D项正确。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二)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二)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二)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7·淄博三模,24)公元前651年,齐国召集葵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

这反映了当时齐国()A.试图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积极推行孟子仁政思想C.努力获得诸侯国的支持D.取代周王室的共主地位答案 C解析春秋时期还没有出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孟子仁政思想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是一种民本思想,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且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齐国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获得诸侯国的支持,以便周王承认齐国为合法霸主,故C项正确;齐国要求周王承认齐国为合法霸主,不是要取代周王室的共主地位,故D项错误。

2.(2017·山西三模,24)《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据此判断,嬴政时,铸“半两”意在()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C.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答案 C解析材料天圆地方仅表明天子顺承天意,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天尊地卑、等级秩序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天圆地方是天子统治天下的哲学基础,体现了天子顺承天意,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半两”钱表达了天子与天地的关系,故D项错误。

3.(2017·日照三模,25)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

这表明()A.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D.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宋代的宰相仍具有较大的权力且材料体现不出其权势变化与渐进性,故A项错误;宰相并不代表整个士大夫群体,故B项错误;“宰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这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相权都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故D项错误。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三)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三)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三)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8·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24)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材料表明“封建制度”()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答案 C解析材料主要表明的是分封制在拓疆开土方面的作用,A项错误;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未涉及文化的传播,故B项错误;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项正确;“大一统”局面形成于秦汉时期,D 项错误。

2.(2017·北京昌平高三期末,1)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

”此“组织精神”()A.能够解决地方无权B.保证了民主决策C.改变不了皇帝专制D.防止了官员腐败答案 C解析材料论述的是中央官制,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三公之间的分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故B项错误;监察制度的本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在人治社会中,监察权的独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因此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3.(2017·汕头高三模拟)北宋副宰相张方平在论及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时感叹说:“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材料表明当时()A.事权分割导致宰相无所事事B.重文轻武造成武将碌碌无为C.强干弱枝致使人事变动频繁D.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答案 C解析材料涉及的主体是“地方武职官员”,与宰相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武将碌碌无为的原因是调任太频繁,而不是重文轻武,故B项错误;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强干弱枝政策,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同时频繁调任地方武职官员,以防止地方割据,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不能说明终结地方分裂,故D项错误。

通用版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学案(含答案)

通用版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学案(含答案)

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1.整体布局——遵循考纲,科学统筹(1)时序化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的历史选择题基本遵循考纲,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古代、近代、现代)”的顺序编排,三部分的题量基本稳定,均为4道。

(2)均衡化①古代史: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在时段(朝代)、模块(政治、经济、文化)的分布上相对均衡,先秦、两汉、两宋、明清是重点(南北朝、唐朝则在选考题中密集考查),重视对政治与文化、经济与文化的渗透考查。

②中国近现代史: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命题密集区,如中国近代化、近代初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民国初期、抗战史、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③世界史:一般有一题考查对希腊民主制或罗马法的延展性认识,一题放在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另外两题较多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国际格局调整等主干内容,试题分布也相对均衡。

2.命题趋向——稳中求变,变中出新(1)情境化①创设新情境:命题者站在更高的学科高度和更宽阔的学科视野审视中学历史教学,强调新材料的引用和新情境的创设,情境化已是高考命题的主流趋向。

②还原情境:主干知识常考常新,高考命题侧重于运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年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新趋向。

(2)前沿化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强调鉴古知今,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

题干中大量出现的“反映了”“反映出”“表明”“由此可见”“说明”等指示词,凸显高考命题的两大出发点:一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二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

3.试题设计——立意高远,凸显能力(1)材料化①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四) Word版含答案

阶段训练(四)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部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

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制度是()A.地方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4.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5.(2016·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下期末)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之后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修改完成于()A.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B.日内瓦会议C.亚非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6.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钢铁生产的状况,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百姓服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B.国民的建设热情受到压抑C.社会资源面临较大的破坏D.英国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7.有学者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发生的深刻变化。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仿真模拟卷:(二) Word版含答案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仿真模拟卷:(二)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仿真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2017·3月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选考)《吕氏春秋·当务》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即纣),甚少矣。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故为王。

”对此历史事件解说正确的是()A.微子启与中衍将被分封为诸侯B.商朝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度C.按规定微子启仍将为天下大宗D.该继位方式彻底消除诸子间的矛盾2.(2017·浙江湖州高三期末)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A.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B.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C.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D.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3.(2017·浙江杭州高一下期末)中国古代经济曾经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下列图片所示成就,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4.(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末)唐朝时,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

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这表明唐代()A.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D.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5.(2017·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期末)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

这表明荀子()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C.已摈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6.(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

2018高考仿真卷(二轮)历史(二)(附答案)

2018高考仿真卷(二轮)历史(二)(附答案)

2018高考仿真卷·历史(二)(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A.秦朝设立郡的数目不一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25.隋唐时期,在都城长安之外,隋炀帝和唐髙宗又经营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洛阳为东都。

这一现象反映了()A.权力平衡的需要B.边患局势的变化C.经济重心的转移D.城市人口的增加26.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对知识分子政策。

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

这说明()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27.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B.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大发展C.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28.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

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A.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B.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D.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29.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天国也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到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超越了太平天国理念的应该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民主义30.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客:“你预备买什么?”乙想了一下,反问:“你要买什么?”甲告诉他:“有什么买什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四)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四)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四)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7·大庆一模,2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 B解析禅让制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时期,而材料描述的现象属于奴隶社会时期,故A项错误;西周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观念,得益于分封制对国家的管理,与材料“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相符,故B项正确;宗法制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家族内部,而非不同家族、氏族之间,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始于战国后期,故D项错误。

2.(2017·安徽皖智教育1号卷联盟高三11月联考,2)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

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

”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确立官僚政治制度C.努力完成全国统一D.实行军事上的集权答案 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军事上采取在咸阳销毁全国的兵器,同时规定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符由皇帝控制,其目的在于实行军事集权以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

3.(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考模拟,26)《续资治通鉴·宋纪一》记载:“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

及(范)质等为相,自以周室旧臣,内存形迹,又惮帝英睿,乃请每事具札子进呈取旨。

帝从之。

由是坐论之礼遂废。

”材料说明宋朝()A.官员办事效率提高B.宰相决策权的丧失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传统行政机制发生变化答案 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宰相面见皇帝时的“坐论之礼”被废除,与官员的办事效率无关,故A 项错误;宰相面见皇帝时的“坐论之礼”被废除只是礼节的变化,不能说明宰相决策权的丧失,故B项错误;清朝的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C项错误;“坐论之礼”的废除实质上反映了宰相地位的下降,君主权力得到加强,故D项正确。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专题4-高考对史学方法的考查方法(含答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专题4-高考对史学方法的考查方法(含答案)

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如何考证史料的真伪。

辨伪:就是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考辨历史文献中的伪书和伪文,以获取真实可靠的史料。

要考辨真伪就一定要有证据,证据一般有三种类型,即书证、物证和理证。

书证,是指各种书籍文献;物证,是指实物或遗迹;理证,是指利用常识和推理证明。

要辨伪必须全面收集各种材料,认真分析,辨定真伪,只有真实可靠的材料才能用为证据。

例1(2018·浙江高考,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答案 D解析本题以甲骨文证实《史记》记载商王世系的真实性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描述、阐释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属考古发现,《史记》对商王世系的记载及对其后世长期的不确定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其证实,说明了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实物资料可用来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A项所述不确切;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历史记载中当事人的文字记述、社会遗存等不一定非要经过考古发现来证实,排除C项。

对讲关于甲骨文的史料价值:甲骨文的记事资料,使人们有可能结合文献记载和其他考古资料,大致了解商代社会的概貌;甲骨文的资料还可以与现存文献史料相印证,以补正文献资料的不足或错误;甲骨文本身也是一种形象化的史料。

文献资料:文献可以理解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

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实物资料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

比如说遗物、遗迹等。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浙江专版):阶段综合验收评估(三)-现代史部分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试题(浙江专版):阶段综合验收评估(三)-现代史部分

阶段综合验收评估(三) 现代史部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

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 )A.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B.巩固人民统一战线C.建立社会主义政治D.完成革命遗留任务解析:选C “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故C项正确。

2.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

”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解析:选B 结合所学,上合组织的宗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充分体现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故B项正确。

A项为万隆会议精神;根据上合组织宗旨同样可以排除C、D两项。

3.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一变化( )A.说明中关系出现恶化B.争取了更大的外交空间C.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D.缓和了冷战的紧气氛解析:选B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对立,缩小了中国的外交空间,因而50年代中期新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就大大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故B项正确。

4.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际政局变化有关。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

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B.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是基本依据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D .开展广泛结盟运动是调整的具体表现解析:选D 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因此D 项与史实不符,A 、B 、C 三项均符合史实。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新⾼考研究联盟2018届⾼三第⼆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浙江省新⾼考研究联盟2018届⾼三第⼆次联考历史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60分)1.王国维认为“周⼈嫡庶之制,本为天⼦、诸侯继统法⽽设,复以此制通之⼤夫以下,则不为君统⽽为宗统,于是宗法⽣焉。

”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A.⼤宗、⼩宗是相对的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的根源C.周朝形成嫡长⼦继承制D.周⼈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2.荀⼦说:“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也:___者,法之⼤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乎____⽽⽌矣。

”材料中两处_____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礼”B.“仁”C.“道”D.“法”3.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富⽆经业,则货⽆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解。

千⾦之家⽐⼀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

”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部分知识分⼦的重商思想D.汉初⼯商业发展影响农业⽣产4.“凡市,以⽇中击⿎三百声⽽众以会,⽇⼊前七刻击钲三百声⽽众以散。

”与这段描述的情是最不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A.进之则箭下,⼊⼟也深;退之则箭上,⼊⼠也浅。

……江东之⽥器尽B.有的字体歪斜,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半轻⼀半重C.邢窑⽩瓷天下⽆贵贱皆通⾏之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5.当今世界,各因政府都在想⽅设法,采取各种改⾰措施来提⾼⾏政效率。

古代世界中下列哪些措施起到了提⾼政府⾏政效率的作⽤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②清朝的军机处③罗马的万民法④雅典的抽签选举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6.中国古代⼀位⽂学家,出⽣书⾹门第,印⽣活优裕,后来经历过南渡悲苦、对⼭河破碎有切⾝感受,作品中蕴涵着国家兴亡的沉痛越慨。

这位⽂学家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弃疾7.某中学书法艺术展有以下⼏副对联。

其中与柳公权《⽞秘塔碑》的书体最相似的是A. ①B.②C.③D.④8.鸦⽚战争前.中国丝的出⼝,每年⼀般只有⼏千包,⽽1847年达2000余包。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五)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五)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选练系列(五)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8·全国Ⅰ卷高考猜题卷一,2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

”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A.西周建立起分封制度B.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C.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D.实现了“大一统”局面答案 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平民地位的提高,故A项错误;题中这种变化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官僚政治(依靠知识和才能为官)正在逐渐取代贵族政治,其政治背景是分封制度(世卿世禄制)走向了崩溃,故B项正确;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以及实现了“大一统”局面都是在秦朝建立之后,故C、D项错误。

2.(2018·吉林一模,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

据此可知朝议制度()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说明朝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故A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至高无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朝议制度,没有反映中央机构,故C项错误;朝议制度不能说明秦代中央官制完善,故D项错误。

3.(2017·太原二模,26)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答案 A解析北宋与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使行政权与军事权集中,提高军政效率以适应两宋战争频繁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宰枢互兼”使权力集中,不利于集体决策,故B项错误;“宰枢互兼”反而提高军事将领的权力,C项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宰枢互兼”使权力集中,D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5 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1.《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 C解析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

史书的编写受编写者的才识和自身观念等影响往往带有主观性,官修的史书在史书中必然会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这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故A、B、D三项不准确,排除。

2.(2016·太原模拟)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

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

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 )A.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B.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答案 B解析依据材料明朝的“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以及清朝的“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可知明朝的内阁首辅和清朝的内阁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皇帝有所约束,故B项正确。

3.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可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述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有文字可查又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

一般认为商朝是信史时代的开始,其理由是( )A.商朝的历史有甲骨文明确和完整的记载B.历史研究的根本依据是考古发现,殷墟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文物C.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商朝以前的历史只有口头传说D.商朝之前的古文献记载必须得到考古文物印证才能被证明是信史答案 D解析甲骨文记载只是反映商朝部分历史,不可能是全部历史,故A项错误;殷墟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文物,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商朝以前的历史也有文献记载,故C项错误;历史研究注重文献和考古的双重作用,但二者必须相互印证,方可采信,故D项正确。

4.伊佩霞所著《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周初是最早有文献流传于后世的时期,《书经》是儒家经典的一种,书中包含了自建周以来的文献,这些文献把周克商描述为正义、高尚的武士对荒淫无道的君主及其谄媚之臣的胜利。

该叙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A.周人对历史的真实看法B.儒家经典在周初已经成熟C.儒家学者否定了周克商是历史的进步D.周人注重寻找权力合法化的依据答案 D解析《书经》对西周灭商的评价,反映了西周统治者的意志,并不代表所有周人的真实看法,故A项错误;《书经》是儒家经典的一种,无法推断儒家经典在周初是否已经成熟,故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儒家学者肯定了周克商是历史的进步,故C项错误;周初文献记录的这一评价,实际上是周人论证了西周政权权力的合法化,故D项正确。

5.(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答案 C解析秦琅邪石刻和《淮南子》关于国土何时达到流沙的记载不同,说明在史料运用的时候要持慎重的态度,首先要辨别真伪,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故C项正确。

6.秦朝设郡的数目,《史记》记载是36郡,后世学者根据其他史料记载又有46郡等说法。

新近出土的秦简,进一步印证了秦郡设置的数目前后是有变化的。

这说明( )A.《史记》和出土秦简都是第一手资料B.出土秦简的史料价值高于文献记载C.考古资料通常可以验证或补充文献记载D.新近出土文物史料价值高于以前出土文物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史书关于秦朝设郡数目的记载有多种说法,而出土的秦简也印证了秦朝的郡的数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知考古发现可验证或补充文献史料的记载,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7.“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答案 C解析A项是对郡县制“是什么”进行描述,是史实,故A项错误;B项是单纯对郡县制的评论,属于史论,故B项错误;史识是在分析大量的史实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C项涉及中国历代国家组织结构的形式,显然是在科学研究中国历朝历代国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属于史识,故C项正确;D项属于史实,故D项错误。

8.(2016·江苏南通、扬州三模,2)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

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 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

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

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答案 B解析孤证不立,多种史料的互证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与材料中“考古专家”“据史书记载”相符,故B项正确。

9.《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答案 B解析史官记录皇帝言行并传之后世,对皇帝日常行为有一定约束作用,但到后来,皇帝干涉《起居注》的编撰甚至停止编撰,说明史官对皇帝的制约逐渐消失,皇权不断加强,故B 项正确。

10.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答案 A解析对武则天的评价,由“唐人史著”较为客观的记载,到宋明“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说明主观意识会影响对史实的客观评价,故选A项。

11.(2017·江苏省扬州市高三期末)杜甫是唐代历尽沧桑的“苦难诗人”和时代歌手,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如果以杜甫的诗歌作为研究唐代历史的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杜甫的诗作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②杜甫的诗歌是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可以拿来直接证实历史③诗歌体现了杜甫的主观情志,不具有客观性④在引用杜诗证史之前,要甄别研究,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C解析杜甫的诗作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故①正确;杜甫的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但不能说杜甫的诗歌是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不可以拿来直接证实历史,故②错误;杜甫的诗作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③错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要甄别研究,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2.(2016·浙江温岭检测)安徽省淮北市柳孜隋唐运河码头遗址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12年的第二次考古发掘,原码头遗址的认定被推翻,遗址被重新确认为桥梁遗址。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判断“码头遗址被重新确认为桥梁遗址”的最有力证据是( )A.走访柳孜码头遗址附近居民B.研究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C.文献资料与考古发掘相结合D.查阅专家学者的相关论著答案 C解析确认遗迹、遗址需要的是史料,而最有力的史料证据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第一手史料,A项是现代人的讲述,不属于第一手史料,与问题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第一手史料,但C项把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相结合可以使证据更加充分,B项不够全面,故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是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不属于第一手史料,与问题不符,故D项错误。

13.(2017·北京文综,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

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

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其思想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答案 C解析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加强,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故在明代柳宗元的思想不受重视,C项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明代通俗文学的影响力,排除A 项;政治成败不能决定对柳宗元文学成就的评价,排除B项;明代世人多将柳宗元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D项不符合题意。

14.(2017·课标全国卷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 B解析题干中两个文献对宋太宗的行踪出现了完全相反的记载,说明B项正确。

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A项叙述过于绝对化。

C、D两项中的“不能”“即可确认”都是犯了过于绝对化的错误。

15.(2017·天津文综,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答案 A解析材料反映出道光年间,面临国势日衰、内忧外患,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面向社会现实,关注世界,寻求经世之道,A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古人史学研究内容和方向发生的变化,并没有体现研究方法的改变,B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