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发热》课件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加强,白细胞增加、抗体 生成增多,这些都有利于杀灭细菌与病毒。
发热的分类
根据发热程度分类
低热:37.3-38℃;中等度热: 38.1-39℃;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根据发热时间分类
短期发热:发热持续时间<2周; 长期发热:发热持续时间≥2周。
症状。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04
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 有效手段,家长应按时为孩子
接种疫苗。
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 洗手、戴口罩等,有助于减少
感染病菌的机会。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 居住环境,有助于降低病菌滋
生的风险。
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发 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自
疗、放疗或手术。
总结词
预防肿瘤性发热的方法 包括早期发现和治疗肿
瘤。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可 以早期发现肿瘤,及时 进行治疗,以预防肿瘤
性发热的发生。
病例三: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
01 总结词
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包括内分 泌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 经系统疾病等。
02
详细描述
这些原因引起的发热通常需要 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使 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神经营 养药物等。同时,支持性护理 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保持水分 和休息等。
03
总结词
04
预防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的方法 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 治疗原发病和避免长期使用非甾 体抗炎药。
详细描述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 、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预防其他原 因引起的发热的发生。避免长期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减少药物 引起的发热。
发热的分类
根据发热程度分类
低热:37.3-38℃;中等度热: 38.1-39℃;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根据发热时间分类
短期发热:发热持续时间<2周; 长期发热:发热持续时间≥2周。
症状。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04
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 有效手段,家长应按时为孩子
接种疫苗。
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 洗手、戴口罩等,有助于减少
感染病菌的机会。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 居住环境,有助于降低病菌滋
生的风险。
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发 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自
疗、放疗或手术。
总结词
预防肿瘤性发热的方法 包括早期发现和治疗肿
瘤。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可 以早期发现肿瘤,及时 进行治疗,以预防肿瘤
性发热的发生。
病例三: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
01 总结词
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包括内分 泌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 经系统疾病等。
02
详细描述
这些原因引起的发热通常需要 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使 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神经营 养药物等。同时,支持性护理 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保持水分 和休息等。
03
总结词
04
预防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的方法 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 治疗原发病和避免长期使用非甾 体抗炎药。
详细描述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 、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预防其他原 因引起的发热的发生。避免长期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减少药物 引起的发热。
病理生理学完整ppt课件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还涉及到免疫逃逸和代谢异常等方面。 • 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如表达免疫抑制分子和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等。此外,肿瘤细胞还
可通过代谢异常等方式获取能量和合成生物大分子,以维持其生长和增殖。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遗传、环境和行为 习惯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主要涉及到胰岛素分泌和作 用异常以及糖代谢紊乱等方 面。
疾病诊断与治疗
要点一
疾病诊断
病理生理学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疾病发生 、发展的机制研究,有助于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
要点二
治疗策略
基于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医生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策 略,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新药研发与药物评价
新药研发
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为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帮 助科学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单一病因与多因素病因
阐述单一病因疾病和多因素病因疾病 的区别和联系。
发病机制
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解释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达等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信号转导与疾病
阐述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般病理生理变化
如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等。
各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如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01
肝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肝炎、酒精和药物 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 涉及到肝细胞的损伤和纤维 化等方面。
02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 括肝细胞的损伤、坏死和凋 亡等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 纤维化和肝硬化形成。长期 肝损伤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和 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可通过代谢异常等方式获取能量和合成生物大分子,以维持其生长和增殖。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遗传、环境和行为 习惯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主要涉及到胰岛素分泌和作 用异常以及糖代谢紊乱等方 面。
疾病诊断与治疗
要点一
疾病诊断
病理生理学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疾病发生 、发展的机制研究,有助于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
要点二
治疗策略
基于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医生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策 略,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新药研发与药物评价
新药研发
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为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帮 助科学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单一病因与多因素病因
阐述单一病因疾病和多因素病因疾病 的区别和联系。
发病机制
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解释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达等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信号转导与疾病
阐述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般病理生理变化
如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等。
各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如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01
肝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 关,包括肝炎、酒精和药物 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 涉及到肝细胞的损伤和纤维 化等方面。
02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 括肝细胞的损伤、坏死和凋 亡等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 纤维化和肝硬化形成。长期 肝损伤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和 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pptx
肥大
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但功能增强。
增生
细胞有丝分裂活跃导致组织或 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
代的过程。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变性
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 代谢障碍,使细胞浆内或细胞间 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
常蓄积的现象。
坏死
活体内以酶溶性变化为主要特点 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引起功能障碍
如骨肉瘤导致运动障碍,垂体瘤引起内分泌 功能紊乱等。
发热和疼痛
肿瘤组织坏死可引起发热,肿瘤的压迫或浸 润神经可引起疼痛。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组织分化程度
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恶 性肿瘤分化差,异型性大。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 较快。
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多为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恶性肿瘤多为浸润性或外生性生 长。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pptx
目录
• 绪论 • 疾病概论 •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炎症 • 肿瘤
01 绪论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定义与关系
01
02
03
病理学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 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病理生理学
研究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 、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 科学。
凋亡
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 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和 细胞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 细胞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
应。
细胞凋亡与坏死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坏死是病理性死亡;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坏死 会引起炎症反应;凋亡通常不影响周围细胞,坏死会引起周围细胞的炎症反应和 修复。
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但功能增强。
增生
细胞有丝分裂活跃导致组织或 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
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
代的过程。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变性
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 代谢障碍,使细胞浆内或细胞间 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
常蓄积的现象。
坏死
活体内以酶溶性变化为主要特点 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引起功能障碍
如骨肉瘤导致运动障碍,垂体瘤引起内分泌 功能紊乱等。
发热和疼痛
肿瘤组织坏死可引起发热,肿瘤的压迫或浸 润神经可引起疼痛。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组织分化程度
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恶 性肿瘤分化差,异型性大。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 较快。
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多为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恶性肿瘤多为浸润性或外生性生 长。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pptx
目录
• 绪论 • 疾病概论 •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炎症 • 肿瘤
01 绪论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定义与关系
01
02
03
病理学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 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病理生理学
研究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 、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 科学。
凋亡
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 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和 细胞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 细胞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
应。
细胞凋亡与坏死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坏死是病理性死亡;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坏死 会引起炎症反应;凋亡通常不影响周围细胞,坏死会引起周围细胞的炎症反应和 修复。
2024版《病理生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诊疗水平
6
02
疾病概论
2024/1/30
7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 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症状、体征。
2024/1/30
8
病因学
生物性因素
2024/1/30
39
纤溶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
01
原发性纤溶亢进 2024/1/30
02
继发性纤溶亢进
03
04
遗传性纤溶异常性疾病
获得性纤溶异常性疾病
4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4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休克。
2024/1/30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呼吸中枢的敏感 性和呼吸肌的收缩力,导致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症状。
对肾功能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 导致肾性酸中毒或肾性碱中毒。
碱中毒
包括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主要由肺部过度通气引起,表现 为血浆PaCO2降低;代谢性碱中毒主要由体内碱增多或H+丢失引起,表现为血浆 HCO3-原发性增多。
19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脑组织的代谢和 功能,导致头痛、烦躁、意识障碍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转归期
疾病的最后阶段,包括康复和 死亡两种情况。
2024/1/30
11
6
02
疾病概论
2024/1/30
7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 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症状、体征。
2024/1/30
8
病因学
生物性因素
2024/1/30
39
纤溶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
01
原发性纤溶亢进 2024/1/30
02
继发性纤溶亢进
03
04
遗传性纤溶异常性疾病
获得性纤溶异常性疾病
4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4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休克。
2024/1/30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呼吸中枢的敏感 性和呼吸肌的收缩力,导致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症状。
对肾功能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 导致肾性酸中毒或肾性碱中毒。
碱中毒
包括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主要由肺部过度通气引起,表现 为血浆PaCO2降低;代谢性碱中毒主要由体内碱增多或H+丢失引起,表现为血浆 HCO3-原发性增多。
19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脑组织的代谢和 功能,导致头痛、烦躁、意识障碍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转归期
疾病的最后阶段,包括康复和 死亡两种情况。
2024/1/30
11
病理生理学15-肝功能不全ppt课件
●3.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amino acid imbalance hypothesis) ▲氨基酸不平衡(Amino acid imbalance)
healthy:
支链氨基酸 / 芳香族氨基酸=3.0 ~3.5
branched aa / aromatic aa=3.0~3.5
(BCAA)
(AAA)
过度的炎症反应等
进一步in, Fn):主要是指一组在结
构上类似、免疫原性相同的糖蛋白。它主要存在于人和动 物细胞表面细胞外基质和血浆中,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免疫 调理素,也是连接细胞和细胞外纤维和基质的一种介质。
目前认为, Fn是与IgG和C3不同的第三种免疫调理素。
NAD
ATP
谷氨酰胺
(1)进入三羧酸循环的-酮戊二酸 ,ATP产生
(2)NADH消耗过多,呼吸链递氢受阻;ATP产生
(3)ATP消耗过多。
2.干扰脑内神经递质—神经介质成分改变
丙酮酸
NH3↑
×
草酰乙酸
乙酰辅酶A +
胆碱
乙酰胆碱↓
× 琥珀酸
NH3↑
柠檬酸
γ-氨基丁酸↑
α-酮戊二酸
NADH
+NH3↑
NAD
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
②肝内外侧枝循环 氨不经过肝脏→体循环→血氨↑ 门体分流
⑵ 氨产生过多 原因机制:①肠腔产氨↑
肝功能↓ 肝硬化 →门脉高压→肠粘膜淤血、水肿 胆汁分泌↓→抑制肠道细菌功能↓,促进 肠蠕动↓
食物蛋白消化吸收排空障碍→细菌丛生→氨产生↑ 肝硬化伴有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合并尿毒症→尿素弥散入肠腔↑ 肠腔中氨的吸收情况取决于肠腔中PH
➢1)高血氨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2)氨在脑内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PPT演示课件
病理学与病理课生件理学PPT演示
目 录
• 病理学概述 •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常见疾病类型及其特点 •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 治疗策略与原则探讨 • 预后评估及生活质量提升建议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病理学定义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疾病 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 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 科学。
复发和转移情况
观察患者疾病复发和转移 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 预后。
生活质量改善途径探讨
疼痛管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 ,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支持。
运动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帮助 患者恢复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病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基础学 科,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手段。
02
病理生理学基础
细胞损伤与适应机制
01
02
03
细胞损伤原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 素等外部损伤,以及代谢 障碍、缺氧、中毒等内部 损伤。
细胞适应机制
细胞通过肥大、增生、萎 缩、化生等方式适应环境 变化。
细胞损伤表现
细胞损伤后表现为细胞膜 通透性增加、细胞器功能 障碍、代谢异常等。
结核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 见。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 毒症状。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 统。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可出现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 ,如避免不洁性行为、不共用注射器等。
目 录
• 病理学概述 •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常见疾病类型及其特点 •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 治疗策略与原则探讨 • 预后评估及生活质量提升建议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病理学定义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疾病 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 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 科学。
复发和转移情况
观察患者疾病复发和转移 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 预后。
生活质量改善途径探讨
疼痛管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 ,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支持。
运动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帮助 患者恢复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病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基础学 科,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手段。
02
病理生理学基础
细胞损伤与适应机制
01
02
03
细胞损伤原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 素等外部损伤,以及代谢 障碍、缺氧、中毒等内部 损伤。
细胞适应机制
细胞通过肥大、增生、萎 缩、化生等方式适应环境 变化。
细胞损伤表现
细胞损伤后表现为细胞膜 通透性增加、细胞器功能 障碍、代谢异常等。
结核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 见。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 毒症状。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 统。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可出现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 ,如避免不洁性行为、不共用注射器等。
病理生理学缺氧ppt课件
O2
5ml/dl
14ml/dl V
第一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
一、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
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或外呼吸功能障 碍所致的缺氧,也称为乏氧性缺氧
(一)原因
1.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2.外呼吸功能障碍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法洛四联症)
特点 因PaO2降低,使CaO2降低--低氧血
(二)氧离曲线右移 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增加 曲线右移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神经递质合成减少, 能量 代谢障碍
(二)脑水肿
脑血管扩张 ATP的生成不足 酸中毒时脑血管通透性升高 脑充血水肿颅内压升高
五、组织细胞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细胞用氧能力增加 2.无氧酵解增加 3.肌红蛋白增加 4.低代谢状态
二、循环系统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心输出量增加 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加强 回心血量 增加 2.血流分布的改变 3.毛细血管增生(心、脑、骨骼肌)
4.肺血管收缩
• 急性缺氧可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 的功能—膜去极化,既活钙内流
• 缺氧激活大量缩血管物质的释放 • 肺血管α-肾上腺受体密度较高
N ↓ or N
↓
N
↓
3.皮肤颜色(不发绀)
CO中毒—樱桃红色 重者苍白 严重贫血—不发绀 皮肤苍白 高铁血红蛋白症—咖啡色或青石板色
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
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 道细菌作用使其还原为亚硝酸盐被吸 收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病理生理》课件
病理生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结局的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重要性: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 应用:病理生理学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病理生理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新药研发、疾病机制研究等方面。 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医学生培养、医学教育改革等方面。
YOUR LOGO
侵袭和转 移:肿瘤 细胞具有 侵袭和转 移的能力, 导致肿瘤 扩散到其 他器官和 组织
内分泌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内分泌系统:由多种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分泌激素调节机体功能
内分泌疾病:由于激素分泌异常或受体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常见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等 病理生理学特点:激素分泌异常导致代谢紊乱、生长发育异常、生殖功能 障碍等
THANK YOU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
治疗方案制定:通过病理生理学研究,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通过病理生理学研究,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动脉粥样 硬化:血 管内皮损 伤、脂质 沉积、炎 症反应等
高血压: 血管壁压 力增加, 导致血管 壁增厚、 弹性下降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新方法 影像技术的发展,为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更直观、准确的诊断手段 生物材料和生物工程的发展,为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开发方向
病理生理学PPT课件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总结词
肿瘤是一种异常增生的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个方面。
详细描述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周期失调、基 因突变、信号转导异常等。这些机制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块,并可能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
学科建立
19世纪中期,随着实验医学的兴起和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病理生理学逐渐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学者们开始通过实验研究和动物模型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
现代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病理生理学的研究领域 不断拓展和深化。如今,病理生理学已经成为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为人类健康事 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信号转导异常 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能影响细 胞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 某些癌症与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 有关。
疾病发生的过程
起始阶段
结局阶段
在这一阶段,损伤或异常因素导致细 胞或组织发生改变,触发一系列反应。
在这一阶段,疾病达到稳定状态或发 生恶化,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
进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损伤或异常因素持续存 在或加重,导致疾病状态进一步发展。
VS
详细描述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慢性肝 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引起的肝细胞 损伤,以及损伤后肝细胞的再生和纤维化 。这些机制会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 果。
05
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性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
利用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疾病,通过观察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及 转归过程,探讨疾病机制。
深入研究基因和蛋白质在疾病发生发 展中的作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提供新思路。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PPT课件
安全性。
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修复基因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肺功能不全的基因治 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一些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些 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基因治疗来改善肺功能不全的症状。
挑战与前景
基因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因靶点、 如何确保基因的有效传递等。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 基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气道重塑
长期哮喘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如 平滑肌增生、腺体增生和气道黏膜 下纤维化等。
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
血流动力学改变
右心负荷增加
肺栓塞时,阻塞的肺动脉导致受累区 域肺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引起局部肺 组织缺血、缺氧。
肺栓塞时,右心需额外做工以克服阻 塞造成的阻力,导致右心负荷增加, 引发右心功能不全。
04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
通过呼吸训练,加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改善呼吸功能。
有氧运动
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 提高心肺功能。
康复教育
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提高其对肺功能不全 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05
肺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究进展
对于从事暴露于有害物质职业的人群,应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护理方法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痰液潴留。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 疗,如抗炎、平喘、止咳等。
03
02
氧疗
对于缺氧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氧 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修复基因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肺功能不全的基因治 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一些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些 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基因治疗来改善肺功能不全的症状。
挑战与前景
基因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因靶点、 如何确保基因的有效传递等。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 基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气道重塑
长期哮喘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如 平滑肌增生、腺体增生和气道黏膜 下纤维化等。
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
血流动力学改变
右心负荷增加
肺栓塞时,阻塞的肺动脉导致受累区 域肺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引起局部肺 组织缺血、缺氧。
肺栓塞时,右心需额外做工以克服阻 塞造成的阻力,导致右心负荷增加, 引发右心功能不全。
04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
通过呼吸训练,加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改善呼吸功能。
有氧运动
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 提高心肺功能。
康复教育
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提高其对肺功能不全 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05
肺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究进展
对于从事暴露于有害物质职业的人群,应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护理方法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痰液潴留。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 疗,如抗炎、平喘、止咳等。
03
02
氧疗
对于缺氧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氧 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病理生理学课件ppt
学科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
人类对疾病的初步认识和 经验积累。
近代
随着医学和生理学的发展 ,病理生理学逐渐形成和 发展。
现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等学科的进步,病理生理 学研究进入更深层次。
研究方法与技术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 体征,分析疾病发生、
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实验研究
利用动物模型和体外实 验等方法,研究疾病的 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机体反应性改变
疾病发生时,机体的反应性也会发生改变,如免疫反应、神经内分 泌反应等。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
代谢改变
疾病过程中,机体的代谢 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能 量代谢异常、物质代谢紊 乱等。
器官功能改变
疾病过程中,相关器官的 功能也会发生改变,如肝 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 等。
内环境稳态失衡
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内环 境稳态可能会失衡,如酸 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平 衡紊乱等。
创新实验设计
借鉴其他学科的实验设计理念和方法,优化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提 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转化医学与临床应用前景
01
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衔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临床治疗手
段。
02
个性化医疗与精准治疗
基于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实现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和精准用药,提高治
病因作用方式
病因的致病力
不同病因的致病力不同,与病因的性 质、强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
病因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影响机体, 如直接损伤、诱导机体发生异常反应 等。
发病机制
疾病发生的过程
疾病发生通常经历损伤、炎症、修复和代偿等过程,这些过程相 互交织、相互影响。
病理生理课件PPT课件
转化医学与病理生理学
转化医学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基础 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为 病理生理学提供实际应用的价值。
通过转化医学的研究,可以将病 理生理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 临床实践,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
性和治疗效果。
转化医学还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 和治疗方法,推动病理生理学的
学科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体外实验
利用人体或动物的组织、细胞、器官等进行离体实验,研究特定条件 下的生理或病理过程。
细胞培养
将人体或动物的组织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模拟体内环境,研究细胞 生长、分化、代谢等过程。
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研究基因对疾病的影响。
临床研究方法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体征,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和患者的生理变化。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
人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 富的病理生理知识,如《黄帝内 经》等古代医书中记载了许多有
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
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病理生理 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 不断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
不断完善和发展。
现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新 兴学科的兴起,病理生理学的研 究领域不断拓展,为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有效的
稳态失衡
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稳态范围,如果这种稳态被打破, 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基因突变与表观遗传学改变
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以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发疾病。
疾病发生的过程
起始阶段
疾病发生的起始阶段,通常是由 于某种原因导致的细胞或组织损
伤。
进展阶段
病理生理学---肝性脑病ppt课件
6、便秘
机制: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 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氨增多。
7、利尿剂 诱发肝性脑病的机制:
①引起低钾性碱中毒,使血氨升高。
②引起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尿素
弥散进入肠腔增多,产氨增加。
可编辑课件PPT
26
四 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如肝炎、肝癌等。
2、消除诱因:
肌肉中的腺苷酸分解可代编辑谢课件过PPT程中产氨↑
6
2、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1)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① 氨抑制丙酮酸氧化反应,使乙酰辅酶A生成 减少, ATP生成↓
②NH3+α-酮戊二酸→谷氨酸,消耗了大量α-酮戊 二酸↓,ATP生成↓
③ NH3+α-酮戊二酸→谷氨酸的过程中消耗大量 NADH,妨碍呼吸链的递氢过程→ATP生成↓
假性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是一类与
正常神经递质结构相似而功效甚微的物质,可竞争
性地取代正常神经递质,使神经冲动的传导发生障
碍。
可编辑课件PPT
12
肝性脑病时的假性神经递质: 苯乙醇胺 羟苯乙醇胺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对于维持大脑皮层 的兴奋性和保持人的觉醒状态十分重要。假性 神经递质可以取代其中的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 上腺素和多巴胺,使大脑皮层由兴奋转为抑制。 若锥体外系的正常神经递质被假性神经递质取 代,就可以引起扑击样震颤。
主要论点:当肝功能严重损害时,人体氨基酸代 谢发生异常,主要是血中支链氨基酸含量减少, 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大量透过 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使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发生 紊乱。
支链氨基酸(BCAA):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 酸。
病理生理学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间和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传递 信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信号转导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具有重 要作用。
05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
总结词
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是近年来病理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为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筛选提供了有效手段。
总结词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 体需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 、水肿等症状。
详细描述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高血压、 冠心病、心肌炎等。患者可能出现气短、乏 力、咳嗽、咳血等症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 的病史、体检、心电图等检查进行诊断。治 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器械治疗
任务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疾病的发生机制,研究疾病的演变过程,探索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为提高临床 医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 理过程,获取疾病的第一手资
料。
实验研究
利用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模 拟疾病状态下的生理和生化变 化,探讨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 法。
详细描述
基因敲除技术通过删除特定基因来研究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而转基因技术则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以研究其在疾病发 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这些技术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分子机制 ,并筛选出潜在的治疗靶点。
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
总结词
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对生物 体内蛋白质和代谢物进行全面分析,为 研究疾病过程中生物分子的变化提供重 要依据。
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形成新的子代细胞的过程 。细胞增殖对于维持机体稳态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课件-呼衰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表现为发作性喘息、胸闷或咳 嗽等症状,肺功能检查显示可逆性气流受限,需 要与呼吸衰竭进行鉴别。
肺炎
肺炎患者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 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需要根据临床表现 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05
呼吸衰竭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氧疗、机械通气等
氧疗
对于低氧血症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选择低流量吸氧、中流 量吸氧或高流量吸氧。
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时,由于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 急促、气短、胸闷等。
发绀
由于缺氧,患者的口唇、甲床等部位可能出现发绀现象,即呈现青紫色。
体征: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呼吸急促
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急促的 症状,这是由于肺通气不足或换气功 能障碍所致。
心率加快
由于缺氧和代谢紊乱,呼吸衰竭患者 的心率可能会加快,以增加心输出量 ,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
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类可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即低氧性 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II型呼吸衰竭 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50mmHg。
分类: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可能 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需要紧急处理。
04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等
血气分析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 量,判断呼吸衰竭的程度和类型。
肺功能检查
通过测量肺容量、通气量和弥散功能 等指标,评估肺功能状况,为呼吸衰 竭的诊断提供依据。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表现为发作性喘息、胸闷或咳 嗽等症状,肺功能检查显示可逆性气流受限,需 要与呼吸衰竭进行鉴别。
肺炎
肺炎患者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 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需要根据临床表现 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05
呼吸衰竭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氧疗、机械通气等
氧疗
对于低氧血症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选择低流量吸氧、中流 量吸氧或高流量吸氧。
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时,由于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 急促、气短、胸闷等。
发绀
由于缺氧,患者的口唇、甲床等部位可能出现发绀现象,即呈现青紫色。
体征: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呼吸急促
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急促的 症状,这是由于肺通气不足或换气功 能障碍所致。
心率加快
由于缺氧和代谢紊乱,呼吸衰竭患者 的心率可能会加快,以增加心输出量 ,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
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类可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即低氧性 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II型呼吸衰竭 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50mmHg。
分类: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可能 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需要紧急处理。
04
呼吸衰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等
血气分析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 量,判断呼吸衰竭的程度和类型。
肺功能检查
通过测量肺容量、通气量和弥散功能 等指标,评估肺功能状况,为呼吸衰 竭的诊断提供依据。
《病理生理学》课件
特点
跨学科性、实验性、实践性、理 论性。
病理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古代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探索 ,如希波克拉底的时代。
近代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病 理生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
现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 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病 理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 拓展。
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
疾病防治
通过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为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环境因素
包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污染 、职业暴露等,都可能增加某些疾病 的风险。
疾病发生的机制
损伤与应激反应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会引 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 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以 修复损伤。
细胞与分子机制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细胞和 分子水平的异常有关,如 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 达等。
信号转导异常
《病理生理学》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病理生理学概述 • 疾病发生机制 •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 • 病理生理学展望
01 病理生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 、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重点 探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功能和代 谢变化。
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对于维 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 要,信号转导异常可能导 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发展的过程
起始阶段
疾病开始时,损伤或异常可能导 致细胞或组织的功能障碍。
进展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和异常可 能逐渐加重,导致更严重的病理
பைடு நூலகம்变化。
结局阶段
疾病的最终结局可能是治愈、缓 解、稳定或恶化,这取决于疾病
跨学科性、实验性、实践性、理 论性。
病理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古代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探索 ,如希波克拉底的时代。
近代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病 理生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
现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 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病 理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 拓展。
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
疾病防治
通过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为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环境因素
包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污染 、职业暴露等,都可能增加某些疾病 的风险。
疾病发生的机制
损伤与应激反应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会引 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 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以 修复损伤。
细胞与分子机制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细胞和 分子水平的异常有关,如 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 达等。
信号转导异常
《病理生理学》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病理生理学概述 • 疾病发生机制 •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 • 病理生理学展望
01 病理生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 、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重点 探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功能和代 谢变化。
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对于维 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 要,信号转导异常可能导 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发展的过程
起始阶段
疾病开始时,损伤或异常可能导 致细胞或组织的功能障碍。
进展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和异常可 能逐渐加重,导致更严重的病理
பைடு நூலகம்变化。
结局阶段
疾病的最终结局可能是治愈、缓 解、稳定或恶化,这取决于疾病
《病理生理学》教学课件-16-呼吸功能不全全文
PaO2低于4kPa(30mmHg)时,对呼吸中枢直接的抑 制作用
❖ PaCO2
PaCO2升高,使呼吸中枢兴奋 PaCO2超过10.7kPa(80mmHg)时,抑制呼吸中枢
42
呼吸运动的变化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呼吸浅而慢,可出现潮式呼吸
❖限制性通气障碍:
呼吸浅而快
❖阻塞性通气障碍:
吸气性呼吸困难或呼气性呼吸困难
肺的严重病变,如肺实变和肺不张等,使 该部分肺泡完全失去通气功能,但仍有血 流,流经的血液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而掺 入动脉血,类似解剖分流,也称为真性分 流。
35
呼吸衰竭类型与机制的关系
❖ 机制
血气变化
呼吸衰竭类型
PaO2 PaCO2 ❖ 通气不足 ↓成比例↑
Ⅱ型
❖ 换气不足
弥散障碍 ↓ N或↓
Ⅰ型
24
弥散障碍 Ⅰ型呼衰
(diffusion impairment)
❖定义: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
和弥散时间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 原因:
肺泡膜面积减少一半以上:
◎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等
肺泡膜异常增厚:
◎肺水肿、肿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等
注意:静息时一般不发生血气异常,在体力负荷增加 时血流加快弥散时间缩短才会发生低氧血症
(呼吸 困难)
(阻塞减轻)
❖ 外周性
21
等压点上移 (呼吸 困难)
二、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22
23
(一)弥散障碍
影响气体弥散的因素
影响弥散速度
◎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肺泡膜的面积与厚度 ◎气体的弥散能力(分子量、溶解度)
❖ PaCO2
PaCO2升高,使呼吸中枢兴奋 PaCO2超过10.7kPa(80mmHg)时,抑制呼吸中枢
42
呼吸运动的变化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呼吸浅而慢,可出现潮式呼吸
❖限制性通气障碍:
呼吸浅而快
❖阻塞性通气障碍:
吸气性呼吸困难或呼气性呼吸困难
肺的严重病变,如肺实变和肺不张等,使 该部分肺泡完全失去通气功能,但仍有血 流,流经的血液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而掺 入动脉血,类似解剖分流,也称为真性分 流。
35
呼吸衰竭类型与机制的关系
❖ 机制
血气变化
呼吸衰竭类型
PaO2 PaCO2 ❖ 通气不足 ↓成比例↑
Ⅱ型
❖ 换气不足
弥散障碍 ↓ N或↓
Ⅰ型
24
弥散障碍 Ⅰ型呼衰
(diffusion impairment)
❖定义: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
和弥散时间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 原因:
肺泡膜面积减少一半以上:
◎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等
肺泡膜异常增厚:
◎肺水肿、肿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等
注意:静息时一般不发生血气异常,在体力负荷增加 时血流加快弥散时间缩短才会发生低氧血症
(呼吸 困难)
(阻塞减轻)
❖ 外周性
21
等压点上移 (呼吸 困难)
二、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22
23
(一)弥散障碍
影响气体弥散的因素
影响弥散速度
◎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肺泡膜的面积与厚度 ◎气体的弥散能力(分子量、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