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ab0b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d.png)
化脓性炎
出血性炎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 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常发生于黏膜 、浆膜和实质性器官等处。
炎症病灶的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 量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 体病和鼠疫等。
慢性炎症表现及影响因素
慢性炎症表现
慢性炎症的病程较长,数月到数年不等,可 由急性炎症迁延而来,或由于致炎因子的刺 激较轻并持续时间较长,或由于机体反应性 较低等原因所致。
02 03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发 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
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包 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等。
传染病概念及传播途径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目 录
• 病理学概述 • 细胞与组织损伤 • 血液循环障碍 • 炎症反应 • 肿瘤 • 免疫性疾病和传染病病理学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 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研究对象
病理学以人体组织和器官为研究 对象,探讨疾病的本质和演变过 程。
瘢痕形成
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可填补损伤的缺口。
创伤愈合
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 复过程,包括急性炎症期、细胞增生期、瘢痕形成期、表 皮及其它组织再生等阶段。
03 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和淤血概念及原因
充血
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动脉性充血时,流入局部组织和 器官的血量增多,常由细动脉扩张引起;静脉性充血时,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内。
常规病理检查重点PPT课件
![常规病理检查重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a613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b.png)
Ⅱ类:氧化剂类:四氧化锇(奥酸),高锰酸钾,重铬 酸钾等。
Ⅲ类:蛋白变性类:甲醇,乙醇,醋酸等 Ⅳ类:其他:氯化汞,苦味酸等 。
2、按照成分分类:
单一固定液:如甲醛,酒精,醋酸,锇酸,丙酮等 混合固定液:中性甲醛,AF液等
组织固定
常用的固定方法
蒸汽固定法:甲醛或锇酸可产生蒸汽。用于保存可溶性 成分;小而薄的组织,冷冻干燥组织
脱水剂的种类和效果
--非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乙醇和丙酮等,其组
织在脱水后必须再经二甲苯透明才能浸蜡。 --脱水兼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正丁醇等组织在脱 水后即可直接浸蜡,不经过中间溶剂如二甲苯之类 的试剂。
组织处理
2、透明: 用化学试剂,通常为二甲苯将组织内的脱水剂置换出
来的过程称透明。 透明发挥了一个桥梁作用,透明剂可以与包埋剂和脱
片 3-氨丙基三已氧基硅烷(APES) 带电荷玻片或阳玻片
冰冻切片
常用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组织不经脱水,透明等步骤,对蛋白,脂肪,各种
酶保存好,合适做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染色,尤 其对不合适石蜡组织的抗体 组织会膨胀,细胞变大,出现与常规切片的一些差 异
常规HE染色
染色的意义和目的: 用染液对组织切片进行处理,使组织中的不
B5固定液
配制:储备液:氯化汞12g+醋酸钠2.5g+蒸馏水 200ml。使用前加2ml甲醛到20ml储备液中 常用于骨髓,淋巴结,脾和其他造血组织的固定。
组织固定注意事项
组织离体后尽早放入固定液中 固定液体的体积应大于标本的4~5倍,甚至20倍 固定的容器口要方便组织固定后取出 组织固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72小时,固定
Zenker氏液固定后,细胞核和细胞浆染色较为 清晰,特别显示骨骼肌的横纹
Ⅲ类:蛋白变性类:甲醇,乙醇,醋酸等 Ⅳ类:其他:氯化汞,苦味酸等 。
2、按照成分分类:
单一固定液:如甲醛,酒精,醋酸,锇酸,丙酮等 混合固定液:中性甲醛,AF液等
组织固定
常用的固定方法
蒸汽固定法:甲醛或锇酸可产生蒸汽。用于保存可溶性 成分;小而薄的组织,冷冻干燥组织
脱水剂的种类和效果
--非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乙醇和丙酮等,其组
织在脱水后必须再经二甲苯透明才能浸蜡。 --脱水兼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正丁醇等组织在脱 水后即可直接浸蜡,不经过中间溶剂如二甲苯之类 的试剂。
组织处理
2、透明: 用化学试剂,通常为二甲苯将组织内的脱水剂置换出
来的过程称透明。 透明发挥了一个桥梁作用,透明剂可以与包埋剂和脱
片 3-氨丙基三已氧基硅烷(APES) 带电荷玻片或阳玻片
冰冻切片
常用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组织不经脱水,透明等步骤,对蛋白,脂肪,各种
酶保存好,合适做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染色,尤 其对不合适石蜡组织的抗体 组织会膨胀,细胞变大,出现与常规切片的一些差 异
常规HE染色
染色的意义和目的: 用染液对组织切片进行处理,使组织中的不
B5固定液
配制:储备液:氯化汞12g+醋酸钠2.5g+蒸馏水 200ml。使用前加2ml甲醛到20ml储备液中 常用于骨髓,淋巴结,脾和其他造血组织的固定。
组织固定注意事项
组织离体后尽早放入固定液中 固定液体的体积应大于标本的4~5倍,甚至20倍 固定的容器口要方便组织固定后取出 组织固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72小时,固定
Zenker氏液固定后,细胞核和细胞浆染色较为 清晰,特别显示骨骼肌的横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PPT演示课件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3006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b.png)
病理学与病理课生件理学PPT演示
目 录
• 病理学概述 •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常见疾病类型及其特点 •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 治疗策略与原则探讨 • 预后评估及生活质量提升建议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病理学定义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疾病 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 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 科学。
复发和转移情况
观察患者疾病复发和转移 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 预后。
生活质量改善途径探讨
疼痛管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 ,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支持。
运动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帮助 患者恢复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病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基础学 科,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手段。
02
病理生理学基础
细胞损伤与适应机制
01
02
03
细胞损伤原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 素等外部损伤,以及代谢 障碍、缺氧、中毒等内部 损伤。
细胞适应机制
细胞通过肥大、增生、萎 缩、化生等方式适应环境 变化。
细胞损伤表现
细胞损伤后表现为细胞膜 通透性增加、细胞器功能 障碍、代谢异常等。
结核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 见。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 毒症状。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 统。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可出现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 ,如避免不洁性行为、不共用注射器等。
目 录
• 病理学概述 •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常见疾病类型及其特点 •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 治疗策略与原则探讨 • 预后评估及生活质量提升建议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病理学定义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疾病 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 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 科学。
复发和转移情况
观察患者疾病复发和转移 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 预后。
生活质量改善途径探讨
疼痛管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 ,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支持。
运动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帮助 患者恢复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病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基础学 科,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手段。
02
病理生理学基础
细胞损伤与适应机制
01
02
03
细胞损伤原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 素等外部损伤,以及代谢 障碍、缺氧、中毒等内部 损伤。
细胞适应机制
细胞通过肥大、增生、萎 缩、化生等方式适应环境 变化。
细胞损伤表现
细胞损伤后表现为细胞膜 通透性增加、细胞器功能 障碍、代谢异常等。
结核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 见。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 毒症状。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 统。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可出现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 ,如避免不洁性行为、不共用注射器等。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f662de87101f69e3195e0.png)
红-局部血管扩张、充血 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和细胞成分渗出 热-动脉充血、血流加快、代谢旺盛 痛-渗出物压迫及炎症介质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
全身反应:
发热、血Rt、HR加快、BP升高、寒战、厌食等
炎症的意义
积极作用:
局限致炎因子,阻止病原微生物蔓延全身; 渗出液可稀释毒素、消灭致炎因子和清除坏死组织; 细胞增生,修复损伤组织,恢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细胞水肿:病毒性肝炎→气球样变 脂肪变 玻璃样变:高BP、DM→细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破裂出血 淀粉样变 黏液样变 病理性色素沉着 病理性钙化
肝细胞水肿
肝细胞气球样变
玻变、钙化
病理性色素
细胞死亡-不可逆性损伤
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主动(自杀性)
坏死: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他杀性) 坏死结局: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淋巴结
淋巴瘤
谢谢
问答题
试述骨的主要组织学结构及其制成组织切 片流程。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括哪些? 肌组织包括哪些?有什么不同? 试述血栓形成过程。 炎症的表现有哪些?
血栓
平滑肌
形状:息肉状、乳头状、菜花状、溃疡型、浸润性、
分叶状、囊状
颜色:纤维组织-灰白色;脂肪瘤-黄色;血管瘤-红色;
黑色素瘤-黑色
质地:与肿瘤类型有关
肿瘤命名
良性肿瘤:瘤 恶性肿瘤:
癌:上皮组织 肉瘤:间叶组织
白血病是恶性 瘤病:肿瘤多发 畸胎瘤
皮肤
癌前病变
皮肤鳞癌
食管
食管鳞癌
胃粘膜
胃腺癌
平滑肌
潜在的危害性:
重要器官严重的变性和坏死,eg:病毒性心肌炎 大量炎性渗出物,eg:细菌性脑膜炎 增生性反应,eg:结核性心包炎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诱发肿瘤,eg:溃结、慢性胃溃疡
全身反应:
发热、血Rt、HR加快、BP升高、寒战、厌食等
炎症的意义
积极作用:
局限致炎因子,阻止病原微生物蔓延全身; 渗出液可稀释毒素、消灭致炎因子和清除坏死组织; 细胞增生,修复损伤组织,恢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细胞水肿:病毒性肝炎→气球样变 脂肪变 玻璃样变:高BP、DM→细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破裂出血 淀粉样变 黏液样变 病理性色素沉着 病理性钙化
肝细胞水肿
肝细胞气球样变
玻变、钙化
病理性色素
细胞死亡-不可逆性损伤
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主动(自杀性)
坏死: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他杀性) 坏死结局: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淋巴结
淋巴瘤
谢谢
问答题
试述骨的主要组织学结构及其制成组织切 片流程。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括哪些? 肌组织包括哪些?有什么不同? 试述血栓形成过程。 炎症的表现有哪些?
血栓
平滑肌
形状:息肉状、乳头状、菜花状、溃疡型、浸润性、
分叶状、囊状
颜色:纤维组织-灰白色;脂肪瘤-黄色;血管瘤-红色;
黑色素瘤-黑色
质地:与肿瘤类型有关
肿瘤命名
良性肿瘤:瘤 恶性肿瘤:
癌:上皮组织 肉瘤:间叶组织
白血病是恶性 瘤病:肿瘤多发 畸胎瘤
皮肤
癌前病变
皮肤鳞癌
食管
食管鳞癌
胃粘膜
胃腺癌
平滑肌
潜在的危害性:
重要器官严重的变性和坏死,eg:病毒性心肌炎 大量炎性渗出物,eg:细菌性脑膜炎 增生性反应,eg:结核性心包炎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诱发肿瘤,eg:溃结、慢性胃溃疡
病理学课件教学PPT
![病理学课件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0cc6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7.png)
病理学课件教学PPT
这份精美的病理学课件教学PPT将引导您深入了解病理学的世界。从病理学 概述到器官病理学,逐步掌握疾病的本质和诊断方法。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的重要性
介绍病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和研究方法,解密疾病的奥秘。
探索病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 要作用,揭示病理学与临床诊 断之间的紧密关联。
病理学家的日常工作
描绘病理学家的日常工作,详 述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组织学基础知识
细胞学
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 和特点,为研究疾病的起源 和发展打下基础。
细胞组织学
介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 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 神经组织。
器官组织学
探索不同器官的组织结构和 功能,以及与疾病相关的病 理变化。
探索与炎症和愈合相关的疾病,如慢性炎症和 瘢痕形成。
免疫反应与病理学
免疫系统基础
免疫反应机制
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 能,以及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
探索免疫反应的机理和调节, 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相关疾病
详述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相关 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和免 疫缺陷病。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生物学
介绍肿瘤的基本概念、不 同类型和生长方式,了解 肿瘤的发生机制。
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揭示肿瘤的转移路径和触 发因素,以及复发的机制 和预防措施。
肿瘤治疗
探索肿瘤治疗的策略和方 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 疗。
器官病理学——心脏与血管病理学
1
心脏病理学
了解心脏病的分类和病理特点,如冠
血管病理学
2
心病和心力衰竭。
细胞结构与功能
1
细胞器
2
这份精美的病理学课件教学PPT将引导您深入了解病理学的世界。从病理学 概述到器官病理学,逐步掌握疾病的本质和诊断方法。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的重要性
介绍病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和研究方法,解密疾病的奥秘。
探索病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 要作用,揭示病理学与临床诊 断之间的紧密关联。
病理学家的日常工作
描绘病理学家的日常工作,详 述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组织学基础知识
细胞学
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 和特点,为研究疾病的起源 和发展打下基础。
细胞组织学
介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 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 神经组织。
器官组织学
探索不同器官的组织结构和 功能,以及与疾病相关的病 理变化。
探索与炎症和愈合相关的疾病,如慢性炎症和 瘢痕形成。
免疫反应与病理学
免疫系统基础
免疫反应机制
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 能,以及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
探索免疫反应的机理和调节, 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相关疾病
详述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相关 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和免 疫缺陷病。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生物学
介绍肿瘤的基本概念、不 同类型和生长方式,了解 肿瘤的发生机制。
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揭示肿瘤的转移路径和触 发因素,以及复发的机制 和预防措施。
肿瘤治疗
探索肿瘤治疗的策略和方 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 疗。
器官病理学——心脏与血管病理学
1
心脏病理学
了解心脏病的分类和病理特点,如冠
血管病理学
2
心病和心力衰竭。
细胞结构与功能
1
细胞器
2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f662de87101f69e3195e0.png)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淋巴结
淋巴瘤
谢谢
问答题
试述骨的主要组织学结构及其制成组织切 片流程。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括哪些? 肌组织包括哪些?有什么不同? 试述血栓形成过程。 炎症的表现有哪些?
血栓
平滑肌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化脓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
慢性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结核结节
结核结节
六、肿瘤
定义:细胞异常增殖,常形成肿块 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 有些肿瘤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
肿瘤形态
数目:一般单发,染色体改变(息肉病) 大小:体积差别很大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卵巢囊腺瘤 体积与很大因素有关,如肿瘤的性质、生长时间和发生部位
潜在的危害性:
重要器官严重的变性和坏死,eg:病毒性心肌炎 大量炎性渗出物,eg:细菌性脑膜炎 增生性反应,eg:结核性心包炎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诱发肿瘤,eg:溃结、慢性胃溃疡
炎症分类
依据持续的时间分类 急性炎症: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
浆液性炎:感冒、TB性胸膜炎、风湿性滑膜炎、皮肤 烧伤水疱、关节扭伤水肿等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化脓性胆囊炎、阑尾炎,疖、痈 出血性炎
浅谈病理
主要内容
病理学概述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损伤的修复 血栓形成与栓塞 炎症 肿瘤
一、病理学概述
内容 研究方法 常用技术
内容
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结局和
转归 总论: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各论: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
临床表现﹢镜下特点﹢IHC ﹢分子病理 病理诊断
研究方法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PPT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3fc02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e.png)
病理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包括临床诊断、法医学鉴 定、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研究等 。
病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发展历程
病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形态观察、近代病理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病理学的 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阶段。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病理学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等方向 发展,如数字化病理切片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细胞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 发生变化,可能提示病理状态
。
细胞数量改变
细胞增多或减少,可能与肿瘤 、炎症等病理过程相关。
细胞排列改变
细胞排列紊乱、排列密集或稀 疏,可能提示病变。
组织结构改变
组织结构破坏、萎缩或增生, 可能与器官功能异常或疾病有
关。
组织切片的分析步骤和注意事项
观察切片整体
观察病变特征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病理学概述 • 组织切片基础知识 • 病理学组织切片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实例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教学与培训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 制、病理变化和结局的医学学科,旨 在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
损伤组织切片分析
损伤组织切片是用于观察和分析各种原 因引起的组织损伤的样本类型。
损伤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了解 损伤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以及损伤对
周围组织的影响。
损伤组织切片的分析过程包括观察损伤 细胞的形态变化、坏死和凋亡情况,以 及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的情况,对于评估 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应用
组织切片在病理学诊断、研究、教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病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发展历程
病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形态观察、近代病理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病理学的 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阶段。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病理学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等方向 发展,如数字化病理切片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细胞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 发生变化,可能提示病理状态
。
细胞数量改变
细胞增多或减少,可能与肿瘤 、炎症等病理过程相关。
细胞排列改变
细胞排列紊乱、排列密集或稀 疏,可能提示病变。
组织结构改变
组织结构破坏、萎缩或增生, 可能与器官功能异常或疾病有
关。
组织切片的分析步骤和注意事项
观察切片整体
观察病变特征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病理学概述 • 组织切片基础知识 • 病理学组织切片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实例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教学与培训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 制、病理变化和结局的医学学科,旨 在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
损伤组织切片分析
损伤组织切片是用于观察和分析各种原 因引起的组织损伤的样本类型。
损伤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了解 损伤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以及损伤对
周围组织的影响。
损伤组织切片的分析过程包括观察损伤 细胞的形态变化、坏死和凋亡情况,以 及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的情况,对于评估 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应用
组织切片在病理学诊断、研究、教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病理学讲义-PPT课件
![病理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89235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5.png)
病因及发病 贫血、感染、中毒、缺O2、营养障碍 a、脂蛋白合成障碍 脂肪不能运出 b、脂肪合成过多 细胞内堆积。 c、脂肪酸氧化障碍 脂肪利用障碍
医学
10
病变特点
肝脏:重量↑,体积↑,色黄、有油腻感 镜下:细胞肿大,细胞内出现脂滴空泡, 核被挤压到一侧 苏丹III染色(红色)
心脏:心内膜下及乳头肌呈虎皮斑纹——虎斑心 心肌脂肪浸润
3)红色血栓
局部血流停止,凝固
血栓的尾部
2、动脉及心腔内血栓
白色血栓
附壁血栓、疣状血栓
3、毛细血管内血栓
纤维素构成透明血医栓学
27
3、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激活纤溶系统,中性粒细胞释放溶解酶 2、机化、再通 3、钙化 静脉石
4、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阻塞血管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
医学
3.玻璃样变性中,玻璃样物质由免疫球蛋白构成的是(A)
A.浆细胞胞浆内Rusell小体
B.肝细胞胞浆内Mall0orr小体
C.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玻璃样小滴
D.小动脉管壁内玻璃样物医质学
19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机体对损伤组织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类型: 1)完全性再生
由损伤部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完全恢复原组织 的结构和功能 2)不完全性再生(纤维性修复) 缺损的组织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斑痕修复
30
(2)脂肪栓塞
来源:骨折,骨科手术,脂肪组织挫伤
后果:
肺:栓子随静脉→肺A栓塞于肺→左心→大循环→全身脏器
脑:出血、梗死、水肿
(3)气体栓塞
来源:
(1)颈、胸部外伤、手术
(2)减压病(潜水病、沉箱病)
后果:
当进入血循环气体量达到100ml时形成泡沫血→
医学
10
病变特点
肝脏:重量↑,体积↑,色黄、有油腻感 镜下:细胞肿大,细胞内出现脂滴空泡, 核被挤压到一侧 苏丹III染色(红色)
心脏:心内膜下及乳头肌呈虎皮斑纹——虎斑心 心肌脂肪浸润
3)红色血栓
局部血流停止,凝固
血栓的尾部
2、动脉及心腔内血栓
白色血栓
附壁血栓、疣状血栓
3、毛细血管内血栓
纤维素构成透明血医栓学
27
3、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激活纤溶系统,中性粒细胞释放溶解酶 2、机化、再通 3、钙化 静脉石
4、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阻塞血管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
医学
3.玻璃样变性中,玻璃样物质由免疫球蛋白构成的是(A)
A.浆细胞胞浆内Rusell小体
B.肝细胞胞浆内Mall0orr小体
C.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玻璃样小滴
D.小动脉管壁内玻璃样物医质学
19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机体对损伤组织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类型: 1)完全性再生
由损伤部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完全恢复原组织 的结构和功能 2)不完全性再生(纤维性修复) 缺损的组织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斑痕修复
30
(2)脂肪栓塞
来源:骨折,骨科手术,脂肪组织挫伤
后果:
肺:栓子随静脉→肺A栓塞于肺→左心→大循环→全身脏器
脑:出血、梗死、水肿
(3)气体栓塞
来源:
(1)颈、胸部外伤、手术
(2)减压病(潜水病、沉箱病)
后果:
当进入血循环气体量达到100ml时形成泡沫血→
病理学ppt课件
![病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6071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0.png)
80%
原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 等危险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 脂质沉积。
100%
机制
脂质在血管内膜下沉积,引起炎 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平滑肌 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形成,最终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80%
病理变化
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 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相应器 官缺血或坏死。
高血压病的类型、特点与病理变化
死亡方式。
0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的原因、类型与病理变化
生理性充血
如进食后的胃肠道粘膜充血。
炎症性充血
见于局部炎症反应。
充血的原因、类型与病理变化
• 减压后充血:如绷带包扎的肢体在解开绷带后。
充血的原因、类型与病理变化
动脉性充血
局部组织或器官动脉输入血量增 多。
静脉性充血
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回流受阻, 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
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与结局
血液凝固性增高
见于高凝状态和纤溶活性降低。
血小板粘附和沉积
形成白色血栓。
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与结局
血液凝固和红细胞沉积
形成红色血栓。
软化、溶解和吸收
小血栓可被完全溶解和吸收。
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与结局
机化和再通
大血栓可发生机化,使血管再通,但 可遗留血管狭窄。
钙化
陈旧性血栓可发生钙盐沉积而钙化。
动物实验
通过建立动物疾病模型,模拟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研 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
与基础医学的关系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基础 医学学科提供疾病研究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病理学病例诊断分析PPT课件
![病理学病例诊断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1175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c.png)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02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病理学诊断的效率和准确
性。
多学科融合与综合诊断
03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综合诊断体系,提高整体医
疗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分析
基因突变检测
通过PCR、测序等方法检测特定基因 的突变情况,如抑癌基因失活、癌基 因激活等。
基因表达谱分析
蛋白质组学分析
检测组织中蛋白质的表达和修饰情况 ,揭示蛋白质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组织中基因 的表达情况,揭示病变的分子机制。
03 病例诊断思路与依据
主诉与病史
主诉
患者自述的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
病史
既往患病及治疗情况,家族遗传病史等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生命 体征,以及各系统检查结果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 常规、生化等),影像学检查结 果(如X线、CT、MRI等)
初步诊断及依据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患者所患 疾病
鉴别诊断要点梳理
01
02
03
04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 、体征、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
体格检查
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特别注 意与病变相关的部位和器官。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 查项目,如血液、尿液、生化
等。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有助于 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
确诊依据总结
活检组织获取途径及注意事项
病理学课程说课PPT课件
![病理学课程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a4e4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8.png)
01
03
第三周
实验课三,观察炎症与感染的病理切 片,学习炎症与感染的病理变化特点。
第五至第十周
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病理科见习,了 解病理诊断的实际操作和流程,并完 成相关实验报告和作业。
05
04
第四周
实验课四,观察肿瘤与肿瘤病理学的 组织标本,了解肿瘤的分类、分级和 分期。
04 教师团队与教学资源
教师团队介绍
进行学术研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 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资深教授
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 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深入 的学术指导。
青年教师
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能 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实验技术人员
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和专 业知识,能够协助学生进 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教学资源与设施
教材与参考书
选用国内外优秀的病理学 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 供全面的学习资料。
病理学的重要性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医学生掌握疾病本质、提高临 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与学习成果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 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病理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验室设备
配备先进的病理学实验设 备和仪器,满足学生实验 操作的需求。
图书馆资源
《病理学基础》课件
![《病理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1c41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c.png)
细胞增生与增殖
研究细胞增生与增殖过程,可以揭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炎症反应与免疫系统
探索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免疫疾病和免疫性炎症的机制。
血液系统疾病
了解血液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和治疗血液相关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1
红细胞疾病
探索红细胞的异常变化,如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2 脑血管疾病
了解脑血管的异常变化,如中风和脑血管痉挛。
3 癫痫和精神障碍
研究癫痫和精神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探索相关治疗方法。
肿瘤学基础概念
肿瘤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分裂引起的疾病。了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和治疗 癌症。
良性肿瘤
了解良性肿瘤的生长过程和 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恶性肿瘤
2
白细胞疾病
了解白细胞的增生和异常增殖,如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
血小板疾病
研究血小板的功能障碍和数量异常,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心脏病理学
心脏疾病是全Leabharlann 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心脏的病理变化,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
心脏结构
探索心脏的解剖结构,理解心 脏疾病的定位和影响。
3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研究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法,探索新型癌症治疗的前沿领域。
研究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过程,探索抗癌治疗的方法。
肿瘤诊断
了解肿瘤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以确保准确的癌症诊断。
癌症的治疗
了解癌症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手术治疗
探索手术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和适应症。
2 放疗与化疗
研究细胞增生与增殖过程,可以揭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炎症反应与免疫系统
探索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免疫疾病和免疫性炎症的机制。
血液系统疾病
了解血液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和治疗血液相关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1
红细胞疾病
探索红细胞的异常变化,如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2 脑血管疾病
了解脑血管的异常变化,如中风和脑血管痉挛。
3 癫痫和精神障碍
研究癫痫和精神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探索相关治疗方法。
肿瘤学基础概念
肿瘤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分裂引起的疾病。了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和治疗 癌症。
良性肿瘤
了解良性肿瘤的生长过程和 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恶性肿瘤
2
白细胞疾病
了解白细胞的增生和异常增殖,如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
血小板疾病
研究血小板的功能障碍和数量异常,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心脏病理学
心脏疾病是全Leabharlann 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心脏的病理变化,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
心脏结构
探索心脏的解剖结构,理解心 脏疾病的定位和影响。
3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研究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法,探索新型癌症治疗的前沿领域。
研究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过程,探索抗癌治疗的方法。
肿瘤诊断
了解肿瘤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以确保准确的癌症诊断。
癌症的治疗
了解癌症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手术治疗
探索手术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和适应症。
2 放疗与化疗
医学PPT课件:病理学(全套课件335页)
![医学PPT课件:病理学(全套课件33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8515d31b0717fd5370cdc45.png)
对细胞内部和 表面 超微结构的观察
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特异性 能反映组织和细胞化学成分
各种蛋白质,酶类,核酸,糖原等 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运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了解组织细胞的免疫 学性状 --- 病理学研究和诊断. 6.其他方法: • 形态测量(图像分析)技术(image analysis) • 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ry), • PCR、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芯片和组织芯片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等
2. 积累医学科研资料,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3. 协助公安部门破案,帮助解决医疗纠纷 4. 是医学生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
(二).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
概念: • 取活体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明确诊断
(diagnostic pathology) 方法: 局部切除 钳取 搔刮 摘除 优点: 组织新鲜 保持病变真相 诊断准确
•
病模型
(五)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
(tissue and cell culture)
• 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
• 体外进行培养
五.观察方法
1大体观察:肉眼 放大镜 量尺 • 病变的性状(大小.形状.色泽.重量 • 表面.切面状态.病灶特征及坚度等 2 光镜观察: • (1)组织切片 HE染色 • (2)细胞学涂片 3电子显微镜观察:透射及描电子显微镜
二.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 总论: 普通病理学 (general pathology)
研究各种疾病的共同的基本规律 2. 各论: 系统病理学
(systemic pathology) 研究各个器官或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
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特异性 能反映组织和细胞化学成分
各种蛋白质,酶类,核酸,糖原等 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运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了解组织细胞的免疫 学性状 --- 病理学研究和诊断. 6.其他方法: • 形态测量(图像分析)技术(image analysis) • 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ry), • PCR、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芯片和组织芯片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等
2. 积累医学科研资料,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3. 协助公安部门破案,帮助解决医疗纠纷 4. 是医学生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
(二).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
概念: • 取活体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明确诊断
(diagnostic pathology) 方法: 局部切除 钳取 搔刮 摘除 优点: 组织新鲜 保持病变真相 诊断准确
•
病模型
(五)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
(tissue and cell culture)
• 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
• 体外进行培养
五.观察方法
1大体观察:肉眼 放大镜 量尺 • 病变的性状(大小.形状.色泽.重量 • 表面.切面状态.病灶特征及坚度等 2 光镜观察: • (1)组织切片 HE染色 • (2)细胞学涂片 3电子显微镜观察:透射及描电子显微镜
二.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 总论: 普通病理学 (general pathology)
研究各种疾病的共同的基本规律 2. 各论: 系统病理学
(systemic pathology) 研究各个器官或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
病理学(全套课件328p)ppt课件 - 副本
![病理学(全套课件328p)ppt课件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0b6b0bb831b765ce0408143e.png)
– 脓性窦道或脓性瘘管不断排出脓性渗出 物,长期不愈。
• 炎症灶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毒性产物可侵 入血循环或被吸收入血,引起:
• (1)菌血症(bacteremia) • (2)毒血症(toxemia) • (3)败血症(septicemia) • (4)脓毒血症(pyemia)
• 肉芽肿: 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
• 类型:
– 坏死—他杀 – 凋亡—自杀(cell suicide)
•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 细胞坏死的标志: 细胞核的变化-固缩、碎裂、溶解
•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 •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on necrosis) • 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 • 特殊类型坏死
3.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肺组织肿胀,重量 增加,质地变硬。光镜下纤维组织增生,肺 泡壁增厚,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尘肺 B.细菌性肺炎 C.肺结核 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E.病毒性肺炎
第四章 炎 症 (inflammation)
一、炎症的概念
•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损伤 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病理反应过程。
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
肉芽组织功能: (1)填补伤口缺损,或连接断裂的组织 (2)抗感染保护创面 (3)机化和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
及其他异物如虫卵、缝线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改变: 1、血液量改变:
增多→充血: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瘀血);
减少→缺血;
2、血液质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栓形成; 血液内出现异物→栓子→栓塞→梗死;
• 肥大:因细胞体积增大,导致该器官体积增大 生理性肥大:如妊娠子宫增大,运动员肢体 肥大。 病理性肥大: 代偿性: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 内分泌性:肥胖症
• 炎症灶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毒性产物可侵 入血循环或被吸收入血,引起:
• (1)菌血症(bacteremia) • (2)毒血症(toxemia) • (3)败血症(septicemia) • (4)脓毒血症(pyemia)
• 肉芽肿: 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
• 类型:
– 坏死—他杀 – 凋亡—自杀(cell suicide)
•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 细胞坏死的标志: 细胞核的变化-固缩、碎裂、溶解
•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 •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on necrosis) • 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 • 特殊类型坏死
3.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肺组织肿胀,重量 增加,质地变硬。光镜下纤维组织增生,肺 泡壁增厚,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尘肺 B.细菌性肺炎 C.肺结核 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E.病毒性肺炎
第四章 炎 症 (inflammation)
一、炎症的概念
•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损伤 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病理反应过程。
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
肉芽组织功能: (1)填补伤口缺损,或连接断裂的组织 (2)抗感染保护创面 (3)机化和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
及其他异物如虫卵、缝线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改变: 1、血液量改变:
增多→充血: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瘀血);
减少→缺血;
2、血液质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栓形成; 血液内出现异物→栓子→栓塞→梗死;
• 肥大:因细胞体积增大,导致该器官体积增大 生理性肥大:如妊娠子宫增大,运动员肢体 肥大。 病理性肥大: 代偿性: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 内分泌性:肥胖症
病理学PPT课件
![病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68aba9763231126fdb1142.png)
介于正常、损伤之间的状态。
4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 萎缩 (atrophy) 1. 概念: 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 缩小。 2. 病因与分类: 1) 生理性萎缩: 是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
2) 病理性萎缩: 可根据原因的不同分以下几类:
5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1) 营养不良性萎缩:消耗性疾病、血供不足 (2) 失用性萎缩:骨折 (3) 去神经性萎缩:脊髓损伤 (4)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 (5) 内分泌性萎缩:下丘脑--垂体 (6) 细胞老化、细胞凋亡、慢性炎症: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
概述1Leabharlann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病理性肥大:高血压左室心肌 按原因 代偿性肥大:因负荷过重引起
内分泌性肥大:妊娠子宫
17
18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3. 病理变化 肉眼: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镜下:细胞及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核形
可不规则。
19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3. 机制: 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核蛋白体、溶酶体增多, 蛋白合成占优势,微丝增加,使器官均匀增大,以 适应环境改变的需要。
26
子宫内膜增生
27
28
前列腺增生
29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四、化生(Metaplasia) 1. 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
4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 萎缩 (atrophy) 1. 概念: 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 缩小。 2. 病因与分类: 1) 生理性萎缩: 是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
2) 病理性萎缩: 可根据原因的不同分以下几类:
5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1) 营养不良性萎缩:消耗性疾病、血供不足 (2) 失用性萎缩:骨折 (3) 去神经性萎缩:脊髓损伤 (4)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 (5) 内分泌性萎缩:下丘脑--垂体 (6) 细胞老化、细胞凋亡、慢性炎症: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
概述1Leabharlann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病理性肥大:高血压左室心肌 按原因 代偿性肥大:因负荷过重引起
内分泌性肥大:妊娠子宫
17
18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3. 病理变化 肉眼: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镜下:细胞及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核形
可不规则。
19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3. 机制: 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核蛋白体、溶酶体增多, 蛋白合成占优势,微丝增加,使器官均匀增大,以 适应环境改变的需要。
26
子宫内膜增生
27
28
前列腺增生
29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四、化生(Metaplasia) 1. 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典型案例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
1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一、脱水 二、水中毒 三、水肿
.
2
一、脱水
◊ 概念 脱水:是指由水、钠的丢失过多或
摄入不足致使机体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并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细胞外液渗透液的高、低分为 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
.
11
二、水中毒
2、病理临床联系:
(1)稀释性低钠血症
(2)பைடு நூலகம்量减少、尿Na增多
(3)器官功能障碍
(4)凹陷性水肿
3、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
(2)护理原则
.
12
三、水肿
水肿:是指过多等渗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 病理过程。
过多液体在体腔内积聚,称积液或积水,如脑室积液 (脑积水)、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 等。
.
16
(一)低钾血症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2、对心的影响:血钾明显降低引起心肌电生理异常改变, 出现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室颤。心肌兴奋性增高、传 导性降低、自律性增高、心肌收缩性增强、在严重或慢 性低血钾时,心肌收缩性降低。
3、对肾的影响
(三)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
(2)护理原则:静脉补钾。
根据水肿波及的范围可把水肿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限 性水肿。根据水肿的发生部位分为声门水肿、肺水肿、 脑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皮下水肿等。水肿也可根 据其原因分为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性水肿等。
.
13
三、水肿
1、发生机制
(1)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
7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二)对机体的影响 1、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由于细胞外液低渗,水分 可以从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 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2、口渴不显著 3、尿量变化 4、脑细胞水肿 5、休克 6、脱水征
.
8
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
5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5、细胞内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时,由于细 胞外液高渗,可使细胞内液向渗透压相对 低的细胞外液转移,使体液丢失以细胞内 液更明显。
6、代谢紊乱
7、脑功能障碍
.
6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特点:失钠>失水,血清钠<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 量的减少。 (一)原因和机制 1、经肾丢失钠 2、肾外性丢失钠
3、对机体的影响 4、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 (2)护理原则
.
15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
血清钾的平均浓度为4.5mmol/L。 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3.5mmol/L。 (一)原因和发生机制 1、钾摄入不足 2、钾丢失过多 (1)消化系统失钾 (2)肾失钾 (3)其他途径 3、细胞外K向细胞内转移
2、病例临床联系
临床主要表现皮肤肿胀、发亮、弹性差、压之有凹 陷性或压痕,称凹陷性水肿或显性水肿。
心性水肿常首先出现于低垂部位,如下肢、久病卧 床者的骶部。肝性水肿表现为腹水。肾形水肿时,首先 发生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肺水肿患者主要表现呼吸苦 难、缺氧、发绀等。脑水肿临床出现颅内压升高表现。
.
14
三、水肿
.
3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特点:失水>失钠,血清钠>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伴有细胞内外 液量的减少。
(一)原因和机制 1.饮水不足 2.失水过多
.
4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口渴感 2、少尿、高尿比重: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病人有尿量减少,又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尿钠浓度可以增高。 3、脱水热 4、脱水征
.
10
二、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由于过多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细胞内、 外液容量增多和渗透压降低,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和体征,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特点:血钠下降,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 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 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1、原因及发生机制: (1)ADH分泌过多 (2)肾排水功能低下 (3)低渗性脱水补水过多
特点:失钠失水成比例,血清钠保持在 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保持 280~310mmol/L。 (一)原因和机制 常见于消化液丢失;大面积烧伤、创伤;胸、腹 水丢失及抽放。 (二)对机体的影响 对机体会出现一部分影响。
.
9
脱水的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消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 病。
2、护理原则:严密观察患者脉搏、血压 等体征,尿量及尿比重,皮肤的弹性、 口渴、精神状态,作为体液补充的依据。 按照“定量、定性、定速”和“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的原则 补液。
.
18
(二)高钾血症
(三)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 2、护理原则
.
19
课后习题
1、定义: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2、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的特点。 3、高、低血钾时、心肌兴奋性、自律性、 传导性和收缩性如何变化?
.
20
.
17
(二)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5.5mmol/L。 (一)发生原则和机制 1、钾摄入量过多 2、肾排钾减少 3、细胞内钾转运到细胞外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2、对心的影响:主要危害心室颤动和心搏骤停。在血钾浓度急性升 高但程度较轻(5~7mmol/L)时,心肌兴奋性增高。当血钾浓度迅速 显著升高超过7mmol/L时,由于静息电位太小,心肌兴奋性降低甚至 丧失。心肌的传导性、收缩性和自律性均降低。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典型案例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
1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一、脱水 二、水中毒 三、水肿
.
2
一、脱水
◊ 概念 脱水:是指由水、钠的丢失过多或
摄入不足致使机体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并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细胞外液渗透液的高、低分为 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
.
11
二、水中毒
2、病理临床联系:
(1)稀释性低钠血症
(2)பைடு நூலகம்量减少、尿Na增多
(3)器官功能障碍
(4)凹陷性水肿
3、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
(2)护理原则
.
12
三、水肿
水肿:是指过多等渗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 病理过程。
过多液体在体腔内积聚,称积液或积水,如脑室积液 (脑积水)、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 等。
.
16
(一)低钾血症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2、对心的影响:血钾明显降低引起心肌电生理异常改变, 出现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室颤。心肌兴奋性增高、传 导性降低、自律性增高、心肌收缩性增强、在严重或慢 性低血钾时,心肌收缩性降低。
3、对肾的影响
(三)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
(2)护理原则:静脉补钾。
根据水肿波及的范围可把水肿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限 性水肿。根据水肿的发生部位分为声门水肿、肺水肿、 脑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皮下水肿等。水肿也可根 据其原因分为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性水肿等。
.
13
三、水肿
1、发生机制
(1)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
7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二)对机体的影响 1、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由于细胞外液低渗,水分 可以从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 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2、口渴不显著 3、尿量变化 4、脑细胞水肿 5、休克 6、脱水征
.
8
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
5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5、细胞内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时,由于细 胞外液高渗,可使细胞内液向渗透压相对 低的细胞外液转移,使体液丢失以细胞内 液更明显。
6、代谢紊乱
7、脑功能障碍
.
6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特点:失钠>失水,血清钠<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 量的减少。 (一)原因和机制 1、经肾丢失钠 2、肾外性丢失钠
3、对机体的影响 4、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 (2)护理原则
.
15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
血清钾的平均浓度为4.5mmol/L。 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3.5mmol/L。 (一)原因和发生机制 1、钾摄入不足 2、钾丢失过多 (1)消化系统失钾 (2)肾失钾 (3)其他途径 3、细胞外K向细胞内转移
2、病例临床联系
临床主要表现皮肤肿胀、发亮、弹性差、压之有凹 陷性或压痕,称凹陷性水肿或显性水肿。
心性水肿常首先出现于低垂部位,如下肢、久病卧 床者的骶部。肝性水肿表现为腹水。肾形水肿时,首先 发生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肺水肿患者主要表现呼吸苦 难、缺氧、发绀等。脑水肿临床出现颅内压升高表现。
.
14
三、水肿
.
3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特点:失水>失钠,血清钠>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伴有细胞内外 液量的减少。
(一)原因和机制 1.饮水不足 2.失水过多
.
4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口渴感 2、少尿、高尿比重: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病人有尿量减少,又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尿钠浓度可以增高。 3、脱水热 4、脱水征
.
10
二、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由于过多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细胞内、 外液容量增多和渗透压降低,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和体征,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特点:血钠下降,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 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 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1、原因及发生机制: (1)ADH分泌过多 (2)肾排水功能低下 (3)低渗性脱水补水过多
特点:失钠失水成比例,血清钠保持在 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保持 280~310mmol/L。 (一)原因和机制 常见于消化液丢失;大面积烧伤、创伤;胸、腹 水丢失及抽放。 (二)对机体的影响 对机体会出现一部分影响。
.
9
脱水的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消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 病。
2、护理原则:严密观察患者脉搏、血压 等体征,尿量及尿比重,皮肤的弹性、 口渴、精神状态,作为体液补充的依据。 按照“定量、定性、定速”和“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的原则 补液。
.
18
(二)高钾血症
(三)防护原则 1、预防原则 2、护理原则
.
19
课后习题
1、定义: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2、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的特点。 3、高、低血钾时、心肌兴奋性、自律性、 传导性和收缩性如何变化?
.
20
.
17
(二)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5.5mmol/L。 (一)发生原则和机制 1、钾摄入量过多 2、肾排钾减少 3、细胞内钾转运到细胞外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2、对心的影响:主要危害心室颤动和心搏骤停。在血钾浓度急性升 高但程度较轻(5~7mmol/L)时,心肌兴奋性增高。当血钾浓度迅速 显著升高超过7mmol/L时,由于静息电位太小,心肌兴奋性降低甚至 丧失。心肌的传导性、收缩性和自律性均降低。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