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1.1发动机的分类§1.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1.2.1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一、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如图1-1,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销、连杆与曲轴相连接。
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
为了吸人新鲜气体和排除废气,设有进、排气系统等。
二、基本术语1、工作循环2、上、下止点3、活塞行程4、气缸工作容积5、内燃机排量6、燃烧室容积7、气缸总容积8、压缩比9、工况10、负荷率三、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图1-2 为发动机示意图。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通常利用发动机循环的示功图来分析工作循环中气体压力p 和相应于活塞不同位置的气缸容积V 之间的变化关系, 示功图表示了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气缸内压力的变化情况。
其中,曲线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发动机整个工作循环中气体在单个气缸内所作的功。
四冲程汽油机的示功图如图1-3 所示。
(1 进气行程(图1-3a化油器式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吸人气缸。
进气过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从而气缸内的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即在气缸内造成真空吸力。
这样,可燃混合气使经进气管道和进气门被吸人气缸。
(2 压缩行程(图1-3b为使吸人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故需要有压缩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称为压缩行程。
在示功图上,压缩行程用曲线a c表示。
(3 作功行程(图1-3c在这个行程中,进、排气门仍旧关闭。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即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10
燃烧过程
11
结论:膨胀
发动机的实际膨胀过程与压缩过程很相似,也是一 个复杂的热力过程(吸热量大于放热量、吸热量等于 放热量、吸热量小于放热量)。总体来说,缸内气体 的吸热量大于放热量。 膨胀过程不仅有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还有补燃损 失。 膨胀过程终了b点的压力和温度越低,说明气体膨胀 和热量利用越充分。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2
课程内容概述
第一章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三章 汽油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四章 柴油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五章 燃气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六章 发动机的特性 第七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八章 汽车的制动性 第九章 汽车的使用经济性 第十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十一章 汽车的舒适性 第十二章 汽车的通过性 第十三章 汽车性能的合理使用
原子数,单:k=1.67,双:cvk=1.4,三:k=1.3。
根据热力学公式和循环平均压力可求出混合加热循环的平均 压力为:
pt
k 1
p1
k 1
1
k
1t
影响因素
定容加热循环。
由4个热力过程组成:(ρ=1)
循环净功为W 。
将ρ=1代入混合加热循环计算式中。
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为:
t
1
1
k 1
定容加热循环的平均压力为: pt
k p1
1 k 1
1t
影响因素
18
4.理想循环的影响因素
(1)压缩比ε。ε提高,循环热效率ηt和平均压力pt提高。因 为ε提高,可以提高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在定容加热量一定 时,缸内最高压力提高,使膨胀功增加。
(2)压力升高比λ和预胀比ρ。在定容加热循环中,压力升高比 λ增加,循放加热量增加(在ε一定时),使循环净功W0和循环放 热量Q2均相应增加, 所以循环热效率不变,但循环平均压力提高; 在混合加热循环中(在ε和总加热量一定时) ,λ提高,预胀比 ρ减小,循环热效率和平均压力提高。
发动机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机械装置。
内燃机是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内燃机每实现一次热功转换,都要经历一系列连续的工作过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否则,就不能实现热功的转换。
第一节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基本原理现代汽车发动机根据所用燃料的不同可分为:1.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1). 化油器式汽油机: 汽油和空气在化油器内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在输入气缸加以压缩,然后用电火花点火使之燃烧而发热作功。
2).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将汽油直接喷人进气管或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再用电火花点燃。
2.柴油发动机(简称柴油机):汽车用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一般是轻柴油,它是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器将柴油直接喷人气缸,与气缸内经过压缩的空气混合,使之在高温下自燃作功。
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基本由以下机构和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1.曲柄连杆机构:它的功用是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它的功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人气缸并及时从气缸排出废气。
3.供给系:它的功用是把汽油和空气混合成合适的可燃混合气供人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发动机。
4.润滑系:它的功用是将润滑油供给作相对运动的零件以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部分地冷却摩擦零件5.冷却系:它的功用是把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6.点火系:它的功用是保证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中被压缩的混合气。
7.起动系:它的功用是用以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汽油机一般都由上述两个机构和五个系统组成。
对于汽车用柴油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的,所以柴油机没有点火系。
因此柴油机由两个机构和四个系统组成。
二.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一)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名词术语1.活塞行程与止点上止点:活塞顶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称为上止点。
第1章 发动机基本知识

作旋转运动(产生能量)。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特点
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两周(720º ),活塞上下往复运动 四个单程,依次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 进气门、排气门各定时开、闭一次。 在四个冲程中只有作功冲程是有效行程,其他三个冲程都 是辅助行程,靠消耗飞轮储备的能量完成 。 可燃混合气在缸外形成,靠电火花强制点火燃烧。(直接喷 射式发动机:缸外、缸内)
下列四部分内容组成。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第3节 发动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①首部:为产品系列符号或换代标志符号,由制造厂根据需 要自选相应字母表示,但需主管部或由主管部标准化机构核 准。
②中部:由缸数符号、行程符号、气缸排列形式符号和缸径
符号组成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发动机结构基本术语
(7)气缸总容积(Va):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整个空间 的容积(单位为L。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即:
Va = Vh + Vc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发动机结构基本术语
(8)压缩比(ε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即
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第3节 发动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③后部:结构特征和用途特征符号,以字母表示。
④尾部:区分符号,当同一系列产品因改进等原因需要区 分时,由制造厂选用适当符号表示。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9. 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
称工况,以该时刻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 曲轴转速表示。曲轴转速即为内燃机的转速。
10.负荷率: 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
效功率及相同转速下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 比值成为负荷率,以百分数表示。负荷率通 常简称为负荷。
第十三页,共39页。
三、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 体构造
第一页,共39页。
第一节.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及类型
一.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及其类型
(一)定义:
1) 发动机: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 械能的机器。 2) 热力发动机(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 械能的机器。包括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种。 3) 内燃机:燃料(气、液体)燃烧的热气 直接将所含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机器。
压缩终了压力:pco=0.8~1.5 Mpa 压缩终了温度:Tco=600~750 K
第十五页,共39页。
进气门关闭
压缩行程
压缩比:
ε=Va/Vc
排气门关闭
下止点 上止点
温度600~800K, 压力600~1500 kPa
P
c 大气压力线 r
第十六页,共39页。
示功图
a V
3.作功行程
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 气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 曲轴:旋转从360℃A~540℃A 最高压力:pmax=3.0~6.5 Mpa 最高温度:Tmax=2200~2800 K 膨胀终了压力:pex=0.35~0.5Mpa 膨胀终了温度:Tex=1200~1500 K
• 发动机外廓体积及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容积。
2.比质量
• 发动机的干质量与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质量。干质 量是指未加注燃油、机油和冷却液的发动机质量。比容 积和比质量越小,发动机结构越紧凑。
发动机机械系统复习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一、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
1、空燃比
将实际吸入发动机中的空气的质量与燃料的质量比值称为 空燃比,用符号R表示。空燃比<14.7:1为浓混合气。
2、燃空比
空燃比的倒数称为燃空比,用符号λ表示。(日本等国
家常用)
α = 1 为标准混合气
3、过量空气系数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第一行程时,活塞上方进行换气、压缩,活塞下方 进行进气;第二行程时,活塞上方进行作功、换气,活塞下方预压混合气。换 气过程跨越二个行程。
2. 二冲程发动机的特点
(l)由于进排气过程几乎是完全重叠进行的,所以在换气过程中有混合气损 失和废气难以排净的缺点,经济性较差。
(2)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只转一圈,当与四冲程发动机转速相等时,其 作功次数比四冲程多一倍。因此,运转平稳,与同排量四冲程发动机比较在理 论上发出功率应是四冲程发动机的两倍,但由于换气时的混合气损失,实际上 只有1.5~1.6倍。
1. 二冲程汽油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二冲程汽油机在结构上与四冲程汽油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了进、排气门, 取而代之的是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孔。上图为单缸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 示意图,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行程
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当活塞上行至关闭换气孔和排气 孔时,已进入气缸的新鲜混合气被压缩,直至上止点时,压缩结束;与此同时, 随着活塞上行,其下方曲轴箱内形成一定真空度,当活塞上行到进气孔开启时, 新鲜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
的进入 要求:转速越高,气门重叠角越大
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迟关的原因:
进气早开晚关多进气
1. 在进气行程结束和压缩行程开始时,气缸压力仍然低于大气 压,不关进气门仍然能进气。 2. 进气有惯性,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进气。 3. 延长了进气时间。
第一章 发动机基本知识

第一章发动机基本知识1.1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 (2)1.2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6)1.3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9)1.4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3)1.5 发动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15)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的讲述,使学生对发动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1.了解发动机的分类方法;2.掌握有关发动机的基本术语;3.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4.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学习方法: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术语,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典型车型发动机的总体构造,这是今后学习发动机构造的基础。
学习内容:§ 1.1 概述§ 1.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3 发动机总体构造学习重点:1.发动机的排量以及压缩比的概念;2.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3.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作业习题:1.发动机由哪些机构系统组成 ? 各部分功用是什么 ?2.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总体构造上有何异同 ?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二冲程与四冲程发动机比较有何优缺点 ?4.举例说明国产发动机的型号编制规则。
1.1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这里专指汽车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其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发动机分成不同的类型。
1.1.1 按着火方式分类发动机根据所使用的燃料的不同,着火方式也不相同,具体可分为点燃式发动机(汽油机属于此类)和压燃式发动机(柴油机属于此类)。
(如图1-1-1)1.1.2 按使用燃料分类发动机按照所使用的燃料的不同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气体燃料发动机、多种燃料发动机等。
(如图1-1-2)1.1.3 按冷却方式分类发动机按照冷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冷发动机、风冷发动机、油冷发动机。
水冷发动机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风冷发动机利用流动于气缸体和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油冷发动机利用油冷却气缸和气缸盖等零件。
《汽车构造(上册)》课件第1章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2.着火方式不同
汽油机用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柴油机是用高压将柴油喷入气缸内,靠高温气体加热自行着火燃烧,所以
汽油机有点火系,而柴油机则无点火系。
1.2.3 多缸发动机的工作
汽车上应用的是多缸发动机,它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单缸排列在一个机 体上共用一根曲轴输出动力所组成。
现代汽车上用的较多是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多缸发动机是在曲轴转角720°内(四冲程发动机) ,各缸都要象单缸发动机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小结
1. 发动机自行运转之前需要外力完成进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通常用人力、电动机等带动发动机曲轴和运转。
2. 在四个冲程中只有作功冲程是活塞带动曲轴转动,其他三个 冲程都是曲轴带动活塞运动 。
3.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进气门、排气门各开启一次。 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720°(2圈);活塞上、下运动四次(4
汽油机 柴油机
按冷却方式分 水冷式
风冷式 按气缸数分: 单缸、多缸
1.1.1基本组成
1.1.2 发动机的常用术语
基本术语:1.上、下止点; 2.活塞行程、3.曲柄半径、4.气缸工作容 积、5. 燃烧室容积、6.气缸总容积、 7.发动机排量、8.压缩比、 9.发动机工 作循环、10.二冲程发动机、11.四冲程发动机
压缩行程 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
开启,排气门关闭,气缸内活塞上腔容积逐渐减 小,空气被压缩,压力、温度升高。
作功行程 压缩行程末,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喷入气缸内的高压空气中,
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柴油自行着火燃烧,气缸内压力、 温度急剧升高,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带动曲轴旋转作功。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三角活塞转子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又称为米勒循环发动机,采用三角转子旋转 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发明。
60年初在德国生产出第一辆装配了转子发动机的小跑 车。
1964年,日内瓦的德法合资企业COMOBIL公司,首次 把转子发动机装在轿车上成为正式产品。
1967年,马自达公司投巨资从汪克尔公司买下了这项 技术。将转子发动机装在马自达轿车上开始成批生产。
进关 排关 活塞 上→下 压缩终了时 点火 压力 ↗ ↗ 3~5MPa 温度 ↗ ↗ 2200~2800K 体积 ↗ ↗ 曲轴 360°~540° 做功终了
压力↘ ↘ 0.3~0.5MPa
温度 ↘ 1300~1600K
进关 排开 活塞 下→上 压力 0.105~0.115MPa 温度 900~1200K 曲轴 540°~720° 残余废气:因燃烧室容 积,废气不能排尽。
第一节 发动机的分类
一、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发动机-将某种能量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并拖动 某些机械进行工作的机器。
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力发动 机(热机)。
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机器内部燃烧而产生热能, 然后再转变为机械能的,称为内燃机。
内燃机与外燃机相比,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 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
第五节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衡量发动机性能好坏的标准
动力性能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 经济性能指标:燃油消耗率 运转性能指标:排气品质、噪声、起动性能
一、动力性能指标
a. 有效转矩:指发动机通过曲轴或飞轮对外输出的扭矩,通常用Ttq表示, 单位为N·m。有效转矩是作用在活塞顶部的气体压力通过连杆、传给曲 轴产生的扭矩,并克服了摩擦,驱动附件等损失之后从曲轴对外输出的 净转矩。 b. 有效功率:指发动机通过曲轴或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通常用Pe表示 ,单位为kW。有效功率同样是曲轴对外输出的净功率。它等于有效扭矩 和曲轴转速的乘积。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在专用的试验台上用测功器 测定,测出有效扭矩和曲轴转速,然后计算出有效功率。
发动机原理完整版:第一章2、3、4、5节

发动机推力大小仅仅反映飞机的推力需求, 不能反映不同推力级发动机之间的性能优 劣
例如:
GE90(BY777) F=392000N, qma=1420kg/s
D=3.524m
wp-11(无人机) F=8500N, qma=13kg/s
2021/7/13
整理课件
D=0.3m
21
一、性能指标
2、单位推力 单位:N ·s/kg
• V9 V0 0 p 1 (0.5~0.75)
• 有效功 推进功的转换必有“损失”
2021/7/13
整理课件
38
三、推进效率
• 损失 = 有效功推进功 = 1 (V V )2
29 0
• 绝对坐标系中气流以绝对速度(V9 V0)排出 发动机所带走的能量,称为“余速损失”
•
若V0 =0,则全部可用能以动能 损失在空间,不产生推进功。
飞行速度变化时,只能用总效率表示经济性
飞行速度为零时,只能用耗油率表示经济性
2021/7/13
整理课件
42
四、总效率
• 对于涡喷发动机存在矛盾 0 t h p
– 涡喷发动机将热力循环获得的 机械能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动能 增量,进、排气速度差大,可 提高热效率和增加推力
– 但排气速度差大,推进效率低 ,总效率低经济性差,耗油率
整理课件
23
一、性能指标
3、推重比 FW = F / W
• 无量纲量 • 综合性指标: 反映气动热力循环的设计水平(如高单位推
力),反映结构设计水平。 • 统计:W增加1kg导致飞机重量增加2.5kg。
2021/7/13
整理课件
24
一、性能指标
3、推重比
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组成:活塞、连杆、曲 轴三部分
·作用:将活塞的往复直线 运动—曲轴的旋转运动 对外输出动力
3.供给系统
·组成:燃油供给系统和进、排气系统组成 ·作用:将燃油系统和空气及时地供给气缸, 并将燃烧后的废气及时排除 ·主要部件:化油器(汽)、喷油泵和喷油
器 (柴)、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声
be=(B/Pe)×10-3 (g/(KWh)) •B—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kg/h •Pe—有效功率,kW 显然燃油消耗率越低,燃油经济性越好
§1.5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三、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 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 的规律。
发动机外特性:
当节气门开度达到最 大时,所得到的速度 特性称为发动机外特 性
状态 行程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温度(K)
压力
370~440
75~90 kPa
600~800
600~1500 kPa
2200~2800(瞬时最高) 1500~1700(作功终了)
3~5MPa (瞬时最高) 300~500 kPa (作功终了)
900~1200
105~125 kPa
§1.3.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行程(S)
曲柄半径(R)
气缸工作容积(V s )
发动机排量(VL)
燃烧室容积(Vc ) 气缸总容积(Va ) 压缩比ε
Vs= πD2·S ×10-6/4 (L)
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VL= Vs × I
工工况作(循P环、n) 负荷率(%)
ε= Va / Vc
压缩比
定义: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 之比称为压缩比。用ε表示。
汽车发动机设计手册(3篇)

第1篇第一章:概述1.1 发动机设计的重要性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
因此,发动机设计在汽车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手册旨在为从事汽车发动机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设计指导。
1.2 发动机设计手册的内容本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发动机概述2. 发动机类型及特点3. 发动机结构设计4. 发动机性能设计5. 发动机材料与工艺6. 发动机测试与验证7. 发动机设计实例8. 发动机设计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1 发动机的定义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
2.2 发动机的分类根据燃料的不同,发动机可分为内燃机和电动机两大类。
内燃机又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等;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和燃料电池等。
2.3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带动曲轴旋转,实现能量转换。
第三章:发动机类型及特点3.1 汽油机汽油机是一种将汽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温度低,热效率较高;(2)排放污染物较少;(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4)启动性能好,便于小型化。
3.2 柴油机柴油机是一种将柴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温度高,热效率较高;(2)排放污染物较多;(3)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4)启动性能较差,不易小型化。
3.3 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是一种将燃气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温度高,热效率较高;(2)排放污染物较少;(3)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4)启动性能较差,不易小型化。
第四章:发动机结构设计4.1 发动机总体结构发动机总体结构包括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配气机构、燃油喷射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
4.2 气缸体设计气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结构,其设计要点如下:(1)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2)散热性能良好;(3)易于加工和装配。
发动机基本知识PPT课件

排气门
吸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瞬时:温度
喷油泵
1800~2200K压力.
12
5~10 MPa
思考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 机的工作循环有什么 相同之处呢?
.
13
共同特点
1 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每一行程曲轴 转半周。
2 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
.
14
思考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 机的工作循环有什么 不同呢?
表、油标尺等。
八、起动系:
包括起动机、冷起动加热器及其附属装置。
.
19
进气门 排气门 推杆
挺柱
正时齿轮
■ 配气 机构
■ 曲柄 连杆 机构
连杆
活塞 曲轴 . 飞轮
20
摇臂 凸轮轴
.
21
桑塔纳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
22
桑塔纳发动机冷却系示意图
.
23
桑塔纳发动机润滑系示意图
.
24
§1.4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进气行程
排气门关闭
上 止
P点
下 止 点
进气门开启
活 塞
大气压力线 r a
示功图:表示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气缸内
示功图 V
气体压力的变化情况。
.
8
进气门关闭
温度600~800K, 压力600~1500 kPa
压缩行程
压缩比:
ε=Va/Vc
排气门关闭
上 止
P点
下 止 点
活
塞
c
大气压力线 r a
示功图 V
.
.
26
三、发动机速度特性: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指发 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 油消耗率三者随发动机 转速n变化的规律,用 曲线表示,称为速度特 性曲线。
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内燃机按照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仅有一个气缸的 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如双缸、 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现代车用发动机 多采用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 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 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 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
思考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 工作循环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点
汽油机
汽油与空气缸外混合,进 入可燃混合气
柴油机
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有点火系 无喷油器
高温气体加热柴油燃烧 无点火系 有喷油器
§3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3.1、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曲轴旋转二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四冲程发动机有独立的进气和排气 冲程,换气彻底,在汽车上广泛使 用,并已逐渐用于摩托车。
四冲程
二冲程
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内燃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是 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 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 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进 气 门 温度750-1000K 压力3-5 MPa 喷油器
发动机基本知识PPT课件

课程目标
1、是什么: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
2、怎么拆装
合适工具
顺序
力
3、工作原理
4、有哪些问题、表现
5、故障诊断、维修
第一章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发动机历史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动机的型号编制规则及性能
汽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与燃烧Βιβλιοθήκη 发动机特性汽车分类
汽车用途: 乘用车 商用车
§1.5 汽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车用汽油 车用汽油使用性能包括蒸发性、抗爆性、热值和氧化安定性。其标号说明抗爆性好坏。汽车按照压缩比选用汽油,由厂家规定。 可燃混合气形成 化油器机:从化油器开始到汽缸内,汽油不断雾化、扩散、蒸发并与空气混合。 电喷机:喷油器将油喷到进气门前或缸内,与空气混合燃烧。
识别汽车和发动机
VIN是英文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码)的缩写。因为ASE标准规定:VIN码由17位字符组成,所以俗称十七位码。它包含了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及代码、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
VIN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用表示VL 。
发动机排量
VL= V h × i
Vh-气缸工作容积 (气缸排量) i - 气缸数目
四、 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发动机每进行一次能量转换的连续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每一个工作循环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组成,发动机的工作就是连续不断地依次进行着这四个过程,以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向外输出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缸发动机是在曲轴转角720°内(四冲程)或曲轴转角 360°内(二冲程),各缸都要象单缸发动机一样完成一个工 作循环。为了使发动机运转平稳,各缸作功间隔角大都均 等。如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各缸作功间隔角为 Ψ =720°/6=120°即曲轴每转1200就有一个缸作功,各缸 作功行程略有搭接,这样发动机运转较单缸发动机平稳得 多。另外,由于各缸的作功行程为其它缸的准备行程提供 动力,所以贮存能量的飞轮也较单缸发动机小得多。四缸 发动机从理论上讲作功冲程就已连续,而六、八缸发动机 都有作功重叠,且缸数越多、重叠得就越大,发动机运转 得就越平稳。 各缸做功行程顺序(据机器平衡性及各缸机械负荷和热 负荷的均匀性): 直列四缸:1-3-4-2;1-2-4-3 直列六缸:1-5-3-6-2-4
点击观看动画
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排气行程
柴油机:排出废气。 压力:0.105~0.125MPa, 温度:800~1000K。 汽油机:排出废气。
压力:0.105~0.115MPa,温度:900~1200K。 结论:柴油机的压缩比高,热效率高,燃油消耗 率低,柴油价格较低因此,柴油机的燃料经济 性能好,而且柴油机的排气污染少,排放性能 较好。主要缺点是转速低,质量大,噪声大, 振动大,制造和维修费用高。
进气门关闭
压缩行程
压缩比:
ε=Va/Vc
排气门关闭 下 止 点
P
温度600~700K, 压力0.6~1.5 MPa
上 止 点
活 塞
大气压力线
c r a
示功图
V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做功行程)
作功行程:进、排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燃 可燃混合气,气体膨胀,推动活塞从上止 点向下止点运动,对外作功。压力达3~ 5MPa,最高温度可达2200~2800K。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状态
状态 行程
温度(K) 370~440 600~800
压力 75~90 kPa 600~1500 kPa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2200~2800(瞬时最高) 3~5MPa (瞬时最高) 1500~1700(作功终了) 300~500 kPa (作功终了)
900~1200
点击观看动画
二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和二行程汽油机工作 类似,不同:柴油机 进入气缸的不是可燃 混合气,是纯空气。 第一行程:活塞从下 止点向上止点运动, 进气孔和排气门均开 启,利用从扫气泵流 出的空气使气缸换气。
四冲程
二冲程
二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和二行程汽油机工作类似,不同:柴油机进入 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是纯空气。第一行程: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孔和排气门 均开启,利用从扫气泵流出的空气使气缸换气。 当活塞继续向上运动进气孔被关闭,排气门也 关闭,空气受到压缩,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 喷油器将高压柴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燃油和 空气混合后燃烧,缸内压力增大。
二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1
活塞向上运动,将三排孔都关闭。
①进气孔 ②排气孔 ③换气孔
点击观看动画
二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
活塞开始压缩上行时,活塞下方打开 了进气孔,可燃混合气进入曲轴箱。 ①
②
③
①进气孔 ②排气孔 ③换气孔
点击观看动画
二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3
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点燃混合气, 气体做功。 ①
汽油机:压缩的是可燃混合气。
压力:0.6~1.2MPa, 温度:600~700K。
点击观看动画
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作功行程
柴油机:喷油器将高压柴油以雾状喷入 燃烧室,柴油和空气在气缸内形成 可燃混合气并着火燃烧。 压力:6~9MPa ,温度:2000~ 2500K 。 汽油机: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 气。 压力:3~5MPa,温度:2200~ 2800K。
1.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排气是两个 分开的专门过程,而二冲程发动机单 纯的排气(或进气)时间极短,主要是 一个几乎完全重叠的,以新鲜气体清 扫废气的换气过程。这样的换气过程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新鲜气体和废气混 合,造成废气难以排净和新鲜气体随 废气排出的后果。 2.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二冲程发动 机只需转一转,而四冲程发动机需要 转两转。因此,当发动机工作容积、 压缩比和转速相等时,从理论上讲, 二冲程发动机的功率应为四冲程发动 机功率的两倍,但实际上,只有1.5~ 1.6倍,这是由于二冲程发动机难以将 废气排净,以及为了安排换气过程而 较多地损失了高压气体的作功能力, 另外还有可燃混合气随废气排出等所 致。 3.当转速相同时,二冲程发动机的作 功次数较四冲程发动机多一倍。因 此,二冲程发动机运转较平稳,这 对单缸发动机来说更为明显。 4.由于没有气门或只有排气门, 也就省去了配气机构或使配气机构 较为简单,简化了发动机的结构。 易受磨损和经常需要修理的运动部 件数量较少。 由于二冲程汽油机有混合气损失, 故经济性差,在大中型汽车上的应 用受到了限制。但由于它结构简单、 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轻便 摩托车和微型汽车的小排量发动机 广泛采用。二冲程柴油机由于换气 时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没有燃料 损失,为某些汽车所采用。
800~1000
105~125 kPa
发动的工作原理(多缸与单缸的比较—四行程)
相同点:就能量转换过程,发动机的多缸 机和单缸机的工作过程是完全一样的, 都要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 行程。 不同点:单缸:单缸发动机的四个行程中 只有一个行程作功,其余三个行程不作 功,即曲轴转两圈,只有半圈作功,所 以运转平稳性较差; 多缸发动机:作功行程是差开的,按照 工作顺序作功,即曲轴转两圈交替作功, 运转平稳。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
发动机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构,它将燃料燃烧产 生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它是怎样把热能转换 成机械能的呢?
点击观发动机的工作原理.M 机 工 作 原 理 分 类
四行程汽油机
四行程发动机
四行程柴油机
二行程汽油机
二行程发动机
进气行程
排气门关闭
P
活 塞
上 止 点
下 止 点
进气门开启
大气压力线
r a
示功图:表示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气缸内气 体压力的变化情况。
示功图
V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压缩行程)
压缩行程:活塞上行,进、排气门都关闭。 压力和温度升高,压力达0.6~1.2MPa, 温度达600~700K。
压缩冲程
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从下止 点上行,压缩气缸内的气体, 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冲 程结束。
示功图
V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排气行程)
排气行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废 气从气缸中排出去。气体压力约为0.105~ 0.115MPa,温度约为900~1200K。
排气冲程 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 活塞从下止点上行,趋赶 燃烧废气,当活塞位于上 止点时,排气冲程结束。 下一循环进气冲程即将开 始。发动机周而复始进行 这样的循环,从而产生动 力。
② ③ ①进气孔 ②排气孔 ③换气孔
点击观看动画
二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4
气体做功活塞向下运动,进气孔关闭,曲轴箱内的混合 气受压,当活塞接近下止点时,排气孔打开,排出废 气,活塞再向下运动,换气孔打开,受到压缩的混合 气便从曲轴箱经进气孔流入气缸内,并扫除废气。
①
② ③
①进气孔 ②排气孔 ③换气孔
二行程柴油机
四行程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
二行程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
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
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720°),活 塞上下往复运动四次,称为四行程发动机。
二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360°),活 塞上下往复运动两次,称为二行程发动机。
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105~125 kPa
柴油机工作时各行程状态参数
状态 行程
温度(K) 320~350 800~1000
2200~2800(瞬时最高) 1500~1700(作功终了)
压力 800~900 kPa 3~5MPa
3~5MPa (瞬时最高) 300~500 kPa (作功终了)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作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接近上止点 时,火花塞点火(汽油机), 气体燃烧,推动活塞下行, 产生动力。当活塞位于下止 点时,作功冲程结束。
作功行程
排气门关闭 进气门关闭 上 止 点
Z
P
瞬时最高:温度 2200~2800 K, 压 力3~5MPa
下 止 点
活 塞
大气压力线
c r b a
作功终了:温度1300~1600 K, 压力 0.3~0.5 MPa
进气门关闭
排气行程
排气门打开
P c
残余废气
大气压力线
上 Z 止 点
下 止 点
r V
b
活 塞
温度900~1200 K 压力 0.105~0.115 MPa
示功图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结论:可见四行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 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期间活塞在上、下 止点往复运动了四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两圈。
思考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 机的工作循环有什么 不同呢?
返回
不同点
汽油机
汽油与空气缸外混合,进 入可燃混合气
柴油机
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有点火系 无喷油器
高温气体加热柴油燃烧
无点火系 有喷油器
四 行 程 汽 油 机 示 意 图
四 行 程 柴 油 机 示 意 图
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有何优点?
①进气
②压缩
③作功 ④排气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进气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