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
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
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
“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
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
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XXX制定的课程标准。
本标准的前言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因此,本标准旨在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即通过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包括“我的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感知社会、认识自我、培养情感、形成价值观。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提供了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旨在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感知社会、认识自我、培养情感、形成价值观,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判断能力。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旨在整合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内容涵盖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研究与社会参与的交互促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研究强调知与行相统一,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具有弹性,能够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研究起点和研究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研究结果,更重视研究过程和日常行为。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推荐下载
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 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 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 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 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 基础。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 、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品德与生活 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 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 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 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 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 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愉快、积极地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 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 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 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 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 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 乐。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品德与生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研读
《品德与生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研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修订,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是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修订后的标准,目标定位更加清晰,目标要求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充实,教学策略、建议也更加贴近师生的教学实际。
一、课程性质课标将本课程界定为“活动型综合课程”。
从新、旧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在《标准(2011版)》课程性质中增加了综合性要求。
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合(将原来的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劳动、手工、实践活动多门学科进行整合)。
2、多重目标的综合(除了课程总目标、分目标,还有隐形目标;学生合作、探究、体验能力的培养)。
3、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
(兼具了品德、社会文化、生活技能、劳动技能等多种教育价值)。
因此,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二、课程理念从新旧课标对比中可以看出,在课程理念部分,新课标没有作较大的调整与修改,只是表述更细致,意思更明确,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
小学1-2年级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
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以引导儿童为基础,重视教与学过程中儿童的活动性和主体性,而且要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三、课程体系与结构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对比看出,在课程体系与结构上基本保持了原来课标的原貌,三条主线、四个方面充分贯彻了让教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的课程理念。
四、课程总目标课程总目标保持了原貌。
总目标简单、平实,概括性强;注重过程与方法、学习、思维、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儿童要有这种参与的经历和体验。
这个目标不是高、大、全,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而是能为儿童开拓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条件,为儿童学会生活打下基础,使大多数儿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完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完整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
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
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完整word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透彻·科学·具体·严谨——初读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活 的 儿 童 为 目 标 的 活 动 型 综 合 课 多 。 程” 。接 下 来 ,生 活性 ” 活 动性 ”综 “ “ “
往 、 作 的基 本 方 法 和技 能 ”0 2年 合 20
例 如 . 念 的 第 四条 为 “ 教 学 版 课标 根 本 没 彳捉 及 . 作 为 未来 社 理 让 r 而
三、 操作 指 导 更 加 具体
指 导 提 供 了诸 多 可 供 选 择 的 方 法 和 种 简 单 的 调 查 研 究 方 法 并 尝 试 应
手段。 用 ” 因此 “ 过程 ” 于学 生 成 长 和 发 对
操 作 指 导 更 加具 体 是 2 1 年 版 0 1
课 标 的一 个 显著特 征 。 标 修 改坚 持 课 了 “ 向性 与 操 作 性 的有 机 统 一 ” 方 .
在体 现政 策 性 、方 向性 引 导 的 同 时 , 部 分 体 现 了 时代 因素 . 示 了 课 程 所 彼 此 间 讲 述 活 动 过 程 、分 享 探 究 发 揭 大 增 加 具 体 的建 议 . 强 操 作 性 . 一 依 托 的 背 景 . 家可 以在 阅读 中直 接 现 和 活 动 体 验 、交 流 作 品 和 活 动 心 增 对
2 1 年 版课 标 有 了 比较 鲜 明 的初 步 准 中是 “ 会做 人 ”对 低 年 级 儿 童 来 有 创 意 地 生 活 ” 这样 既强 调 动 脑 也 01 学 .
感 受 2 1 0 1年 版 课 标 改 得 好 的 地 方 说 比较 大 、 比较 抽 象 。本 次 修 改 调 整 强调 动 手 , 强 渊 好 奇 心 、 趣 、 现 既 兴 发
生 活 课 程 标 准 》 以 下 简 称 “0 1年 终 。 ( 21
2022版2011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旧变化比较 40页精品资料 最新
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 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
大任的时代新人。(新增)
下几个方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 思想性……
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 人文性……
2 / 40
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
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
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课程性质
2022 年版
2011 年版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
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二)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
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
前言较版课程标准内容。
1 / 40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 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 年 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 201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 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 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 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 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 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 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 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 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 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 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 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 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 时代性。 三、主要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 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 9522 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 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
教育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年02月02日11:05腾讯教育[微博]我要评论(44)字号:T|T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
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现就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执行中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
各地要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要充分整合专业资源,建立专家咨询和指导系统,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指导和专业支持。
3.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
各地要引导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关注并解决儿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几点认识
强调 以儿童发展为本。标准(0 《 2 1 年版 )强调让 1 》
儿童 在 学校 中过 好 每一 天 , 强调 在 自主 、 作 、 究 的 合 探
个 人 的 品 质 , 要 依 靠 人 们 自觉 的 内心 观 念 来 维 主
学习生 活中发展个 性 、 合作精 神和公 民责任感 , 这是
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 , 掌握每个儿童的
特点 和各 不 相 同 的需 要 , 了解其 所 在 的家庭 和 社 区 的 状况 等基 础上进 行 。 强调 综合 性 。《 准 (0 1 版 )课 程 设 计 体 现 《标 21年 》
少年 自身成长的需要 , 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修 改完 善 , 定稿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0 1 2 1 年版 ) ( 》 以 下简称《 标准(0 1 2 1 年版 ) )《 》 。 品德与生活》 是小学低 年级的必修课程 , 注重品德 与生活 的关 联 , 强调 的核 心是“ 品德 ” “ 。品德” 即道德品质 , 是指个体依据一定
关注并解决儿一生活中的实际向一
— —
对《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0 1 2 1 年版)的几点认识 》
◆韩秀梅
《 务 教 育 品德 与生 活课 程 标 准 ( 义 实验 稿 )颁 布 》 已 近 十年 , 跟进 社 会 和 教 育 的 变化 , 好 地满 足 青 为 更
“ 学 建 议 ” 明确 规定 :教 学 的每 一个 环 节 都 需 要 教 中 “
度 、 知 能力 发 展 的重要 时期 。 品德 与生 活课 程 根据 认 社 会 与 时代 发 展 的 需 要 和儿 童 身 心 发 展 的 特 点 而设
置, 旨在以正确 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生活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通过学习,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其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注重了生活技能的培养。
生活技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情感管理、人际交往、健康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生活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生活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还强调了社会责任的培养。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培养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社会责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与时俱 进,推进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
(二)修订的特点
◆ 德育为先 ◆ 能力为重 ◆ 方法创新 ◆力求减负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 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一)修订背景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 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 的转变,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随着改革的深 入推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 如有些学科容量偏多,难度偏大;相关学科、学段间的 衔接有待加强等。课程标准有待修改完善。
你喜欢上品德课吗? (1)非常喜欢 81.8% (2)一般 17.8% (3)无所谓 0.4% (4)不喜欢 0% 围绕品德学科教学内容,你有过搜集资料、调查、 采访、做志愿者等经历吗? (1)没有 4.9% (2)偶尔有27.6% (3)经常有 67.5% 你觉得品德课程对你的生活有指导意义吗? (1)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86.1% (2)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7% (3)没有指导意义 0.7% (4)不清楚 0.5%
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 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 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 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2、三项内容突出“能力培养”
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 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 本思想”的新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精品管理资料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
(四)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
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
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脚,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初识。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
◆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说明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
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
“课程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
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
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
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
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参见图1)图1 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环节示意图(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
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
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与感受,获得丰富的直接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六)学习过程的注意点1.教学准备①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及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
②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
③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
④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
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2.教学内容选择①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②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
③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
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活动组织①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
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宜、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②重视活动的整合与连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