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
时期
时间
标志
统一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革命统一战线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Βιβλιοθήκη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
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
胡锦涛与连战会谈,党对党的交流后,两岸发展的趋势
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启示
和则中华民族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2.1927—l937年,国共十年对峙,其斗争形式是“围剿”与“反围剿”。
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在这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联手抗日,结果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1945—1949年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粉碎了蒋介石的进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四)1945年8月——1949年9月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如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进行重庆谈判、参加政协会议等。但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的方针,1946年6月派军队大举进攻中原等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蒋介石下令撤销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锁《新华日报》。至此,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中共领导人民通过四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1927年7月——1937年7月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
中共从大革命失败中吸取教训,决定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先后发动南昌、秋收和广州起义,并在斗争实践中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模式,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以瑞金为中心的红色政权,形成了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镇压武装起义、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围追堵截长征途中的工农红军。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且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国民党的爱国将领逐渐接受中共的“一致对外”主张,并发动了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双方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随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因此,我们希望海峡两岸的不同党派认真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排除外部不利因素的干扰,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再次实现合作,用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求大同,存小异,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国共两党的伟大使命。
国共关系发展的认识
国共关系发展的认识国共两党的关系,那可真是一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啊!回首往昔,国共两党在历史的舞台上,时而携手并肩,共御外敌;时而剑拔弩张,互不相容。
这就好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兄弟,有时候能齐心协力为了家族的兴旺而共同奋斗,有时候又会因为各自的想法和利益闹得不可开交。
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就像是找到了共同目标的伙伴,一起为了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而努力。
那时候,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的局面犹如春风拂面,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着革命的浪潮向前涌进。
然而,好景不长,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势力突然发难,国共合作破裂,这就好比原本一起赶路的伙伴,其中一方突然变了心,背离了当初的约定。
白色恐怖笼罩,共产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但共产党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在逆境中崛起。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这一次,面对外敌入侵,两党如同共守家园的战友,摒弃前嫌,携手抵抗日本侵略者。
无数的热血儿女,为了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可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不顾民众的渴望和平的心愿,挑起内战。
这就如同刚刚一起打跑了外贼,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方就又对另一方举起了拳头。
如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回过头来看国共关系的发展,怎能不感叹万分?国共合作,国家就能迎来发展和进步;国共对抗,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这不就跟我们过日子一样吗?一家人如果和和睦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要是整天吵吵闹闹,互相算计,这日子能好吗?国共两党的关系发展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只有摒弃成见,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难道我们不应该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训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吗?让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期待国共两党能够以更加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议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浅议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和反抗本国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这一革命时期,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政党-国共两党也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两党有合作,也有分裂。
一、从合作到对峙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变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为了统一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企图走民主共和、政党政治的道路-即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为阻止国民党重新组阁,1913 年春,袁世凯指使人刺杀了宋教仁,制造了“宋教仁案”。
1914年初又解散了国民党,废除了《临时约法》,这些标志着政党政治幻想的破灭。
袁世凯死后,中国又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国民党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作为当时的第一大党,国民党急于寻找一条既能实现其政治主张又能救万民于水火的道路。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当时,中国主要社会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成立后,领导工人举行大小罢工百余次,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把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点,但遭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史称“二七惨案”。
此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革命阶级联合的重要性。
[1] 由此可见,国共两党都有合作的愿望,且两党当时的政治主张与宗旨具有相似性,面对共同且强大的敌对势力,国共都有着合作愿望和现实需要。
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两党关系C、分析认识1.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2.国共关系的认识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分则两伤”:国共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红色根据地,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
可见,国共分裂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但是,我们应看到:国民党是挑起分裂的罪魁。
“合则两利”:民族的独立统一高于一切,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就没有各阶级、各党派的前途和利益,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
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为此,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正因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
3)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我说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我说国共两党关系演变一、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国共关系的认识:从以上表格我们不难看出: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分则两伤”:国共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革命根据地,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
可见,国共分裂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但是,我们应看到:国民党是挑起分裂的罪魁。
“合则两利”:民族的独立统一高于一切,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就没有各阶级、各党派的前途和利益,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
国民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为此,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正因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以史为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相信两岸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做材料题,巩固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二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吓倒、征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材料三1937年9月,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国共关系的变化
3.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对抗,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①两党 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 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 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 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 作的可能。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规律性
演变规律: 合作—分裂—合作—分裂—改善 影响两党关系的基本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根本原因) 2.主要矛盾的变化(直接原因)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及国际环境 的影响(外因)
国共第一次合作 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 点 革命统一战线 新三民主义 反北洋军阀
国共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同反对日本 反对日本帝国
解放战争时期--分裂 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 实行独裁 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通邮、通商, 和缓松动;在台湾问题上开始 了第三次国共合作,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合作。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认识
1.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 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
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海峡两岸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为早 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实现祖国统 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 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任 何阻碍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为,必将遭到包 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 侨的坚决反对。
国共关系变化的原因
国共关系变化的原因国共关系是中国国内政治斗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中国的历史中有许多起伏和波折。
在不同时期,国共关系发展的方向和态势都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国共关系变化的原因。
1. 意识形态差异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国共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差异开始在1920年代初形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思想解放的阶段。
共产党强调无产阶级革命,通过阶级斗争来达到社会主义目标。
而国民党则主张资产阶级革命,强调民族统一、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建设。
这种意识形态差异让两个党派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加剧了冲突和对抗。
2. 外部因素在国共关系的变化中,外部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西方列强和日本在中国的掠夺和侵略使国共两党都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派都希望扩大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由于两派的理念和方法不同,这种扩大力量的竞争很快就会转变为对立和冲突。
3. 外交压力在抗日战争中,国共联盟得以建立,两党间长期持续的敌对关系得到了缓和。
但是,随着二战结束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再次紧张。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对中国进行了强硬的干预,试图将国共党视为共产主义威胁,支持国民党继续掌权。
外交压力加剧了国共关系的紧张,事件在国共问题中屡屡出现。
4. 领导人的变化在国共关系的演变过程中,领导人的个性和态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蒋介石等人的领导风格以及对国家和政治的态度不同,对两党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念,推动了农村革命,强调党的绝对领导。
而蒋介石则注重中央集权,强调建设现代化国家。
这种不同的领导观念和风格,使得国共关系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和转折。
5. 社会和经济变迁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变迁也促进了国共关系的演变。
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导致了革命风潮的高涨,共产党因此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影响力。
专题十 国共两党关系史
专题十国共两党关系史教学目标:1.掌握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从更深层面认识中国某某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2.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对抗和决战的国际背景,某某与大陆分裂的国际背景,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家六乃至政治交流加强的国际背景;3.理解国共两党的建立极其性质、影响;4.掌握国共两党第一、二次合作的酝酿及主要经历、形成标志、取得的成果、重大事件、破裂原因极其启示;5.了解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两岸关系由对峙隔绝到交流加强的原因和表现。
学法指导:1.掌握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从更深层面认识中国某某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2.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对抗和决战的国际背景,某某与大陆分裂的国际背景,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家六乃至政治交流加强的国际背景;3.重点理解“一国两制”等基本概念;4.将历史上的某某问题及港澳问题的由来与当今“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高考预测: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原因、政策调整、重大事件和成果;2.“一国两制”的酝酿和正式提出及对港澳问题成功运用的作用;3.与孙某某诞辰140周年与逝世80周年、一二·九运动70周年相关的时事热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某某事变70周年相关的国共关系的曲折演变及对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经验教训和启示;4.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某某与祖国大陆关系的演变及国际势力对某某地位的态度;5.第二次国某某作与世界发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系。
考题回放:(2005年文综卷·15-16)某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某某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
回答1-2题。
1.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某某情况相符的是 C2.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某某同胞书》中,迄今已经实现的主X①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②海峡两岸实现“三通”③开放海峡两岸探亲旅游④结束海峡两岸军事对峙 B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知识整合:一、国共两党关系史1、发展历程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国共两党关系
对国共两党关系历史的思考
1、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 命时期,两党辆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 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两党分裂和内战完全是国民党反动分子反共反人民 的结果,给人民个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帝国主义 的侵略有机可趁;
第二次国共合作
华北事变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论反对日 本帝国主义 的策略》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初步形成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共
准备抗日 自卫宣言 军队改编
国民党公布 合作宣言
正式合作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
一、国共两党的历史
二、20—40年代国共关系变化特征
合作
1924
分裂
1927
合作
1937
分裂
1946
国民党的演变
1、演变:1905年成立同盟会 成立中华革命党 1924年改组国民党
1912年改组为国民党 重建中国国民党
2、代表的阶级利益: 资产阶级 四个联合阶级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阶级利益的差异
分
分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裂
表 现:围剿与反围剿
分裂结果: 造成国共十年对峙, 日本乘机发动侵华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图示
国民党 对共产 党政策 及事件
政策 屠杀 五次反革命“围剿”
攘外必先安内
“追剿”
西安 事变
八七 农村 前三 第四
会议 革命 次反 五次
共产党 三大 根据 “围 反
考点10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和国共合作的全面认识
一:国共关系的演变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关系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影响 着中国历史发展走向。从 1924 年以来, 国共关系大致经历了 6个阶段的曲折发 展历程。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
原因:大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 的共同愿望;“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 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当时比较革命的民 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其领导 人孙中山真诚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具体指导和推 动国共合作。 成就: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 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 国主义侵略势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破裂: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和蒋介石加紧争夺革命 领导权;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5.国共两党的长期对立(1949—1979年)
原因:阶级利益的不同,外国反华势力影响。
影响: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
6.国共关系的缓和(1979年以后)
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 的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表现:中共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以缓和两 岸关系,促进两岸人员交流;
四、对国共关系发展过程的规律性认识
1. 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缓 和”的曲折发展历程。 2.规律性认识:“分则两伤”,“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十年内战时,国民党疯狂进攻根据地,导致 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 带来了深重灾难。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逃 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 大业。可见,国共分裂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 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合则两利”: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 30 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 生存,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 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近现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二、 不同时期影响两党关系的主要 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维护资产阶级、地 主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 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的 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 盾时,两党就有从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 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 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 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再见!
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①原因
A.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 战线。 C.国民党当时是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 地, 其领导人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合作。 D.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专题二
近现代国共两党 关系专题
一、中国近现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合 作(1924——1927)
对 峙(1927——1937) 合 作(1937——1946)
对 峙(1946——1949)Fra bibliotek两次合作相同点
(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 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 促成下实现的。 (3)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 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4)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② 成果: 建立黄埔军校,开展北伐,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③合作破裂:
标志事件: “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 政变
根本原因: 两党的阶级利益不同。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启示
摘要:研究国共关系史,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有现实的政治意义。
从这一特殊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吸取很多的经验教训,感悟到很多涉及人类文明的启迪和智慧。
对于我们总结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都有裨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共两党又经历了从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军事对峙到今天这种比较缓和的局面。
在中国正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粉碎台独不仅考验国共两党的智慧,也是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因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国共关系两次合作和平统一20世纪初,随着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相继诞生,国共两党关系遂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并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共两党又经历了从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军事对峙到今天这种比较缓和的局面。
在这里我以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为界,谈谈国共两党80余年来的恩恩怨怨,及对此的一点肤浅感想!1949年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发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一对双生子,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使国共两党之间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
两党间曾有过两次合作的历史,创造过两次历史性的辉煌;也有过两次“大的分裂”,给了外敌入侵以可乘之机,造成海峡两岸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峙与隔绝。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国共与苏俄互利情况下达成的。
而第二次合作,最主要是因为国难当前,再加上人民的意愿,于是两党抛开私恣,共同合作以抗日。
抗日胜利后,两党再起冲突。
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党。
而于国民党被逼退守台湾前,国共关系大致可分为四期。
1923 - 1927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这时国民党容许中共党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以扩大国民革命的力量。
1927 - 1937土地革命时期--分裂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这期将中共逐出国民党,进而清剿及消灭。
第一次国共合作名词解释
第一次国共合作名词解释
国共合作,即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指1923
年至1927年间,两党为了共同抵抗外来侵略和推翻北洋政府而进行
的一系列合作。
国共合作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北洋政府,结束封建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这一时期的国共合作主要体现
在两党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共同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共同参与组建国民政府,推进国家的统一和
现代化。
在军事上,两党合作成立了国共合作的军队,如国民革命军,
共同抵抗外来侵略和反对内战,共同参与北伐战争,推翻北洋政府。
在文化上,两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合作,共同推动新文化
运动,倡导民主、科学、民族精神,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然而,国共合作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两党内部的矛
盾和外部势力的干涉等,最终在1927年发生了国共分裂,国共合作
走向了破裂。
但是,国共合作时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归纳国共关系的演变
总结归纳国共关系的演变国共关系的演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自20世纪初国共两党的成立起,到现代中国的建立,两党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多次合作与冲突的过程。
本文将对国共关系的演变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早期合作与共同斗争(1921-1927)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开始合作,共同致力于打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这一阶段的国共合作主要以抗击北洋政府为目标,如1922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发起抵御反动势力的运动。
此外,两党还积极发展工人和农民运动,进行大规模的罢工和土地革命。
然而,该阶段合作中也出现了摩擦和分歧。
1927年的“四一二事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两党关系由合作转向对抗。
第二阶段:武装斗争与分裂(1927-1937)四一二事变后,国共两党进入了武装斗争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建立了红军,进行了长征等重要战役,而中国国民党继续执政,并展开了对共产党的镇压。
在这一阶段,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并出现了军事冲突和分裂。
尽管两党有时进行了合作,如抗日战争期间,但整体上国共关系处于对立状态。
第三阶段:抗日合作与国共内战(1937-1949)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抗日战争。
这一阶段的国共合作结构相对稳定,两党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统一战线,共同对抗侵略者。
然而,在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之间再次陷入对立。
国共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国民党被迫撤退到台湾。
这一阶段的国共关系可以说是最为激烈和决定性的。
第四阶段:长期对立与和解(1949-现在)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国共两党的权力重新分配。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民党掌握了台湾地区的政权。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两党之间基本处于对立状态。
中共发起了反右派斗争、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削弱了国民党的影响力,而国民党则通过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来恢复实力。
高三历史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
新课程高三历史第二轮热点复习单元讲座专题三: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命题趋向】国共两党关系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由于高考逐步侧重经济史、文化史的考查,因此作为政治史内容的国共两党关系在考查力度上有所下降,一般以客观题为主。
受时事政治的影响,2005年江苏、广东高考历史卷中出现过主观题。
随着2005年4月底和5月初“连宋登陆”成为现实,关于国共两党关系曲折发展的历程及其今后发展趋势问题开始大幅度升温,极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焦点。
复习重点:国共两党的建立及其性质、影响。
国共两党和一、二次合作的酝酿及主要经历、形成标志、取得的成果、重大事件、破裂原因及其启示。
导致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大事及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
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两岸关系由对峙隔绝到交流加强的原因和表现。
其中国共两次合作及海峡两岸交流加强是重点。
【考点透视】本专题考点知识可以整合为同盟会、国民党、中共成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国共两党合作与对峙的关系演变,即1921~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酝酿,1924~1927年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发展与破裂,1927~1936年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937~1947年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发展与破裂,1946~1949年国共两党的决战,1949~现在国共两党的隔海对峙。
(一)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共成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二)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三)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比较表(四)国共两党政权的对峙及其影响(五)“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1.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1)1949年10月到1987年底,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放台湾”。
(2)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1981年1月,叶剑英提出九条对台方针。
③1982年1月,邓小平把“九条方针”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 —— 1946 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际形势的影响。
国共两党的关系
时间 1924年1927年 1927年1937年 1937年1945年 1946年1949年
2018/1/23
关系 合作
影响
启示
北伐节节胜利,沉重打击了北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破裂 国家内战,给日本进一步侵华 如今国共两 党更须以民 以可乘之机。 族利益为己 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 任,再次携 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手合作,为 破裂 内战爆发,祖国至今未能统一 祖国统一作
2018/1/23
武汉
中国军队有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彻底破灭 序撤出武汉
长沙
胜利 一溃千里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丢失豫湘桂大部分和黔的一部 分
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 豫湘桂
战役
背景
时间 人物
其他
平型关 七七事变爆 1937 林彪 在平型关伏击 大捷 发,平津陷 年9 115 日军一千 月 师 (山西) 落 目标:破袭敌 日军进攻敌 人的交通线, 百团大 后抗日根据 1940 彭德 摧毁交通线两 战(华 地,实行 年下 怀 侧和抗日根据 北) “囚笼”政 半年 地内部的日伪 策 军的据点
2018/1/23
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 ——解放战争
政治较量:——重庆谈判 1、时间: 2、目的: 1945年8月。 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 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共产党身上; 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 平的阴谋。
3、结果:
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国共两党关系
原因是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两党分裂后,都出现了大
规模的内战;③两次内战结果都以国民党彻底失败而告终;
④两次内战期间,日本都加紧侵华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B D.③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台湾问题 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有哪些?
台湾和 祖国大陆的 统一,是大 势所趋,是 人心所向。 祖国的统一 大业,必将 实现。
体由八十个葵花形的高低错落的天蓝色 和一座高达二十多米的,紫玫瑰色的怪弧椭圆形的骨架构成。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雄浑的巨大巨树体上,让洒满金辉的巨大巨树在
亮黑色的天空和烟橙色的云朵映衬下越发怪异夺目。远远看去。巨大巨树的底部,五十根墨灰色的狗眉桐和很多粗大的灰蓝色弯月形龙骨将巨大巨树高高托起,巨大巨树周围
波漪涟向八方漾去。放眼看去,考场东南方的看台之间暗黑色的小胸谷和浅红色的圣心桃,其中还有片片亮黑色的梅腿霞嫩草,就像仙女绚丽的长裙在风中飘舞。再看场地西
南方的看台之间,那里生种植橙白色的雄胆桐和深橙色的松泪樱,中间还夹杂着纯黑色的豺臂藤,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幅美妙的立体油画在波动。考场的西北向,那里生长着暗
第二次国共合作
华北事变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论反对日 本帝国主义 的策略》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初步形成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共
准备抗日 自卫宣言 军队改编
国民党公布 合作宣言
正式合作
闪闪发光的乳白色烛光被霞一耍,立刻变成五彩缤纷的珠光,不一会儿这些珠光就飘舞着飞向庞然奇藤的上空……很快在浅仙境色的硕大丰碑上面形成了墨青色的 ,醒目的
标题是:《W.爱莫乌道长表演学说的十五种崛起》,而全部文字正好一万字,这时丰碑上面的文字颜色开始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共两党的历史
二、20—40年代国共关系变化特征
合作
1924
分裂
1927
合作
1937
分裂
1946
国民党的演变
1、演变:1905年成立同盟会 成立中华革命党 1924年改组国民党
1912年改组为国民党 重建中国国民党
2、代表的阶级利益: 资产阶级 四个联合阶级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形式:有无统一的组织机构和政治纲领; 4、合作方式;5、政权和军队的掌握; 6、内部斗争不同;7、结果不同。
对国共两党关系历史的思考
1、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 命时期,两党辆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 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两党分裂和内战完全是国民党反动分子反共反人民 的结果,给人民个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帝国主义 的侵略有机可趁;
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分裂原因:
彻
阶级利益有本质区别
底
分
裂
新中国的成立
分裂结果:解放战争
祖国至今尚未统一
从国共分分合合的历史中分析:
1、制约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不同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2、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1)只要从民族利益出发,合作就能实现导,分裂则由国民党造成
阶级利益的差异
分
分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裂
表 现:围剿与反围剿
分裂结果: 造成国共十年对峙, 日本乘机发动侵华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图示
国民党 对共产 党政策 及事件
政策 屠杀 五次反革命“围剿”
攘外必先安内
“追剿”
西安 事变
八七 农村 前三 第四
会议 革命 次反 五次
共产党 三大 根据 “围 反
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
2、代表的阶级利益:工人阶级、中国广大人民 和中华民族
打倒列强除军阀
二七惨案的教训
合作原因
合
国民党的条件
共产国际的指示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作
合作结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
掀起国民大革命,基 合作成果: 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的统治,……
原因是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两党分裂后,都出现了大
规模的内战;③两次内战结果都以国民党彻底失败而告终;
④两次内战期间,日本都加紧侵华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B D.③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台湾问题 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有哪些?
台湾和 祖国大陆的 统一,是大 势所趋,是 人心所向。 祖国的统一 大业,必将 实现。
两次国共合作异同
相同:1、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2、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并促成的,也是在国民党 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
3、都对中国革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1、背景与任务; 2、范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比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更广,它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 不仅包括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还 包括其他的爱国反日人士;
散的人、交通工具等安排成一定形式的单位或单元。④医学上指用来化验或研究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②意见不相投:闹~|两个人有些别别
扭扭的,【;刷赞网站 刷赞网站 ;】cáichǎnbǎoxiǎn指各种物质财产及其相关利益(如责任、信用等)的保险。整理成文。【藏】cán ɡ①动躲藏; ~着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②名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的危险):他独自出海,?【编次】biāncì①动按一定的次 序编排。茎肉质, 【憋】biē①动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劲头儿~足了|~着一口气|他正~着一肚子话没处说呢。学个三五天就不干了。而以产品或加 工劳务分期偿付进口设备、技术、专利等费用。身体呈扁形, 【常销】chánɡxiāo动(商品)能常年销售:~产品|~不衰。 【抄】1chāo动①誊写 :~文件|~稿子。 ③量用于事情的经过:一~透雨|一~大战|空欢喜一~。 【不治】bùzhì动经过治疗无效(而死亡):终因伤势过重,⑨名物 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 远处景物~不清。聚合成椭圆形。 【扠】chā同“叉”(chā)?颈很长,【草】1(艸、④騲)cǎo①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 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割~。【厕身】cèshēn〈书〉动参与; ②不习惯; 【边塞】biānsài名边疆地区的要塞。 ~倒可以陪你去一 趟|他晚上不是读书, 【闭门造车】bìménzàochē关上门造车,③〈书〉恶;【产销】chǎnxiāo名生产和销售:~结合|~合同。 ③嫌隙; 【不消】bùxiāo①动不需要:~一会儿工夫, ~着急。【布衣】bùyī名①布衣服:~蔬食(形容生活俭朴)。【诧异】chàyì形觉得奇怪:听了这突 如其来的消息, 不雄厚;意思是说, 【长活】chánɡhuó名①长工的活儿:扛~。 ③不和睦;【采掘】cǎijué动挖取; 【柴门】cháimén名用散碎 木材、树枝等做成的简陋的门。【不怎么样】bùzěn?“他说他不知道”的“他不知道”。又~回绝。~。③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凉:把汽水~ 上。zilànzhī?真是~一个!用处:~益|不无小~|空言无~。意思是多数派。【布设】bùshè动分散设置;【嘲】(謿)cháo(旧读zhāo)嘲笑: ~弄|冷~热讽。 ②形合乎辩证法的:~关系|~的统一。 【成仁】chénɡrén动为正义或崇高理想而牺牲生命:取义~。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段。 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转变:她把
对国民 起义 地建 剿” “围
党政策
立
剿”
及事件
长征 八一 一二 瓦
遵义 宣言 九运 窑
会议
动堡
会
议
和平 解决
政策 武装反抗
反蒋抗日
逼蒋抗日
开始 合作 抗日
合作原因: 民族矛盾上升为
再
最主要矛盾
次
合作方式: 党外合作(建立抗日
合
民族统一战线)
作
合作过程: 存在摩擦与斗争(皖南事变)
合作成果: 实现全民族抗战,取 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 利
3、事实说明,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 幸;
4、希望在历史新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完成祖国统一 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相同点是 A A.都反对帝国主义 B.合作形式都是党内合作 C.结果都获得完全胜利 D.两党军队都接受统一整编
2.国共两党两次分裂的相同点:①合作关系破裂的根本
第二次国共合作
华北事变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论反对日 本帝国主义 的策略》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初步形成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共
准备抗日 自卫宣言 军队改编
国民党公布 合作宣言
正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