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知识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大全
⽔产养殖基础知识⼤全⼀基本知识1、鱼苗(⽔花):从鱼卵中孵出来的⼩鱼,体长7-8毫⽶,称鱼苗或⽔花。
2、夏花:鱼苗经过20-25天的培育,长成3厘⽶左右称为夏花。
也有把这⼀阶段分成1.5-2厘⽶的乌⼦和3厘⽶的夏花两个培育阶段。
3、⼀龄鱼种:夏花分塘后⾄冬天或翌年春天,⼀般长到10厘⽶以上称为⼀龄鱼种。
亦称冬⽚、春⽚、仔⼝、新⼝。
4、⼆龄鱼种:⼀龄鱼种再培育⼀年称⼆龄鱼种,亦称⽼⼝鱼种。
5、⽔温:指⽔体的温度,⼀般⽤温度计测量,测量位置为⽔表以下50厘⽶。
(1)⽔温是影响鱼类摄⾷和⽣长的第⼀因⼦。
⼀般来讲,鱼类在1-33℃⽔温中都能⽣长,10-15℃为弱度⽣长期,15-24℃为⼀般⽣长期,20-32℃为适宜⽣长期,24-30℃为最适⽣长期;⽔温超过32℃,鱼类摄⾷明显下降;⽔温超过33℃,鱼类停⽌⽣长;⽔温超过36℃,鱼类开始死亡。
草鱼在27-30℃摄⾷最旺,低于20℃,⽣长速度明显下降;鲤鱼在23-29℃摄⾷最旺,低于15℃⽣长受到抑制。
(2)⽔温也是鱼病发⽣的重要因素,⽔温⾼低与疾病的发⽣和流⾏有密切的关系。
⼀般病毒和细菌疾病发在⽔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
⽽有些疾病,如⽔霉病、⼩⽠⾍病、斜管⾍病和鱼波⾖⾍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流⾏病。
6、透明度:透明度是⽤测定萨⽒盘(⿊⽩间隔的圆盘)的深度来间接表⽰光透⼊⽔的深浅程度。
(1)其⼤⼩取决于⽔的混浊度(指⽔中混有的浮游⽣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度(浮游⽣物、溶解有机物和⽆机盐形成的颜⾊)。
(2)透明度的测定⽅法为:将⿊⽩盘缓缓放⼊⽔中,当盘上⿊⽩界线模糊时,⽔⾯到⿊⽩盘的距离就是它的透明度,单位⽤“厘⽶”表⽰。
(3)在鱼类⽣长季节,透明度应保持在20-40厘⽶之间。
7、酸碱度:⼜称PH值,它是反映⽔体酸碱性的指标,是与⽔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化因⼦和⽣态因⼦。
(1)在常温下,PH<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水产兽医知识点归纳总结
水产兽医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水产动物生理特点1. 水产动物的呼吸方式:大部分水产动物都是通过鳃呼吸和皮肤呼吸来获取氧气的,少数淡水鱼和陆栖动物也通过肺呼吸。
水产兽医需要了解不同水产动物的呼吸方式,以便在疾病防治中加以考虑。
2. 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速度和途径各有不同,一些鱼类是卵胎生,而另一些则是卵生。
水产兽医需要了解不同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以便在养殖过程中做好健康管理。
3. 水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特点:水产动物的行为方式也各异,有些鱼类是群居性的,而另一些则是独居的。
水产兽医需要了解不同水产动物的行为特点,以便在养殖环境的设计和管理上加以考虑。
4. 水产动物的适应性: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水产兽医需要了解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便在疾病防治中加以重视。
二、养殖环境的管理1. 水质管理:养殖水体的水质是影响水产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对水质进行监测和管理是水产兽医的重要工作之一。
水质管理包括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的监测和控制。
2. 水温管理:水温是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水产兽医需要了解不同水产动物对水温的适应性,并加以控制和管理。
3. 养殖密度管理:合理的养殖密度对水产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养殖密度过高容易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
4.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喂食方法对水产动物的营养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水产兽医需要了解不同水产动物的饲料需求,并加以管理和控制。
5. 养殖设施管理: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需要不同的养殖设施,水产兽医需要了解不同种类水产动物的养殖需求,做好养殖设施的设计和管理。
三、水产动物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疾病的诊断:水产兽医需要掌握常见水产动物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进行及时的病因诊断。
2. 疾病的防控:水产兽医需要掌握疾病的防控方法,包括疫苗接种、疾病防治药物的使用、卫生管理等。
水产鱼的知识点总结
水产鱼的知识点总结1. 水产鱼的生物学特征水产鱼是一类冷血动物,其体温通常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通过自身机制来调节体温。
水产鱼通常有鳃呼吸和气体交换的功能,能够在水中获得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另外,水产鱼的身体通常呈流线型,有利于在水中的游动,而且其鳞片表面覆盖有一层黏液,能够减少水的阻力,提高游动的效率。
2. 水产鱼的分类水产鱼通过分类学的方法,可以按照鳍的数量、形状、口的位置、鳃盖的形式等特征进行分类。
通常可以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两大类。
其中,软骨鱼的骨骼组织较为柔软,没有真正的骨骼,鳃是外露的,如鲨鱼和鳐鱼等;而硬骨鱼由真正的骨骼组成,鳃被鳃盖保护,如鲤鱼和鲑鱼等。
3. 水产鱼的养殖水产鱼养殖是通过人工方式来繁殖和生长水产鱼的一种方式。
通常包括鱼苗的选育、饲料的供给、水质的管理等环节。
水产鱼的养殖可以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方式。
海水养殖通常是在沿海地区进行,主要包括海水鱼、贝类和虾等;淡水养殖则多在内陆湖泊、河流或人工鱼塘进行,主要包括鲤鱼、鲶鱼和青鱼等。
水产鱼养殖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饲料的质量、水质的控制、疾病的预防等。
例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温上升,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会对水产养殖业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是水产鱼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4. 水产鱼的捕捞除了通过养殖的方式来获得水产鱼,也可以通过捕捞的方式来获取。
水产鱼的捕捞通常分为渔业搞(工业捕捞)和渔业搞(养殖捕捞)。
渔业搞是指通过渔船和渔网等工具进行大规模捕捞,通常在海洋和淡水湖泊中进行。
而渔业搞则是在养殖池或者浅水湖泊中进行的捕捞活动,通常规模较小。
水产鱼捕捞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拖网、围网、刺网、罗纹网等。
在水产鱼捕捞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捕捞工具的破坏性等。
为此,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在加强渔业管理和资源保护方面做出了努力,以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地理知识
水产养殖地理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养殖环境、养殖技术、以及不同地区的养殖特点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
1.养殖环境:水产养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
这些因素包括水
质、水温、光照、土壤性质等。
例如,海水养殖通常要求盐度适中、水质
清澈,而淡水养殖则可能更注重水源的清洁度和充足性。
2.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多种方式。
每种方式都
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例如,池塘养殖适合大规模生产,但可能
对水质的控制要求较高;而网箱养殖则相对灵活,但对水域环境的选择较
为严格。
3.地区特点: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资源等条件都会影响水产养殖的方式
和品种选择。
例如,沿海地区可能更适合海水养殖,而内陆地区则可能更
适合淡水养殖。
此外,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也会影响养殖成本和效益。
4.生态与环保: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合理的养殖方式和
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总之,水产养殖地理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指导水产养殖实践,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水产养殖知识点
水产养殖知识点
水产养殖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培育、饲养水生动物的生产方式,是我
国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产养殖的基本知识点。
1. 水质管理
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的水质条件可以促
进水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产量和质量。
水质管理包括水体透明度、PH值、温度、溶氧量等方面的监测和调控。
2. 饲料管理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喂养方法对水产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不同种类的
水生动物需要不同种类和比例的饲料,喂养的时间和方式也需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调整。
3. 疾病防控
水产养殖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如细菌性病害、寄生虫病等。
及
时发现和有效防控疾病对于提高水产养殖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4. 养殖技术
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有着不同的养殖技术。
了解水生动物的生长发
育规律和其适宜的生存环境,对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和操作都有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5. 环境保护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以上对水产养殖知识点的介绍,可以看出水产养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农民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改进水产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希望广大的水产养殖从业者能够加强对水产养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知识点总结
水产养殖知识点总结一、水产养殖的种类1. 鱼类养殖鱼类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养殖对象,鱼类养殖又包括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养殖。
淡水鱼常见的有鲤鱼、鲫鱼、鲶鱼、青鱼等,海水鱼常见的有鲈鱼、鲍鱼、鲳鱼、带鱼等。
鱼类养殖一般采用池塘鱼塘、网箱、气泡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等方式进行养殖。
其中,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养殖方式,能够为鱼提供稳定的水质环境,提高养殖效率。
2. 虾类养殖虾类养殖包括淡水虾和海水虾的养殖。
淡水虾养殖常见的有小龙虾、草虾、鳌虾等,海水虾养殖常见的有对虾、青虾、白虾等。
虾类养殖一般采用塘池、透明塑料布等方式进行养殖,虾类生长需要较高的水质要求,需要定期更换和保持水质,及时清理虾池底泥,保证虾类的生长环境。
3. 贝类养殖贝类养殖常见的有牡蛎、扇贝、蛤蜊、蛏子等,贝类养殖一般采用养殖网箱、养殖笼、靠墩养殖等方式进行养殖。
贝类生长需要较好的水流环境和水质环境,合理管理养殖密度、饵料投喂、防病等是贝类养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 藻类养殖藻类养殖包括海带、紫菜、海藻等的养殖。
藻类养殖一般采用海水或者淡水养殖池进行养殖,藻类养殖需要注意光照、水流、水质等环境因素,合理施肥、定期修剪、防止病虫害等也是需要重视的养殖管理问题。
二、水产养殖的技术要点1. 养殖环境的选择在进行水产养殖时,需要选取水量、水质和环境稳定等条件适宜的地方进行养殖。
对于不同的水产养殖,还需要根据鱼、虾、贝、藻等的养殖需求,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
2. 饲料的选择养殖水产需要根据其生长特点和养殖环境合理选择饲料,饲料的选择应包括主食饲料和辅助饲料。
养殖水产要根据其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合理进行饲养管理。
3. 养殖设备的选取在进行水产养殖时,需要根据养殖对象和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养殖设备,比如池塘鱼塘、水泡池、网箱、养殖笼、养殖箱等。
4. 疾病预防与治疗水产养殖中,疾病是常见的问题,应根据不同水产养殖对象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比如疫苗接种、定期检查、防病饲料、定期清理水质等。
水产常用知识点总结
水产常用知识点总结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业,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鱼类、贝类、虾类的养殖、饲料、水质、疾病防控等等。
下面就水产养殖常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鱼类养殖1. 鱼类的选择:在进行鱼类养殖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养殖的鱼种。
常见的鱼类养殖包括鲤鱼、鳜鱼、鲈鱼等。
选择鱼种要考虑当地的水质条件和市场需求。
2. 养殖环境:鱼类养殖需要建立适合的养殖环境,包括水质、水温、水深等。
养殖池塘或池塘需要保持清洁,水质要保持清澈,水温要适宜。
3. 饲料与喂食:鱼类的饲料需要精心选择,包括干饲料、活饵等,喂食量要适当,要确保鱼类的营养需求。
4. 疾病防控:鱼类养殖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侵袭,需要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5. 养殖管理:饲养管理是鱼类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养殖密度、鱼类生长监测、饲料管理等。
二、贝类养殖1. 贝类的选择:贝类养殖包括蛤蜊、扇贝等。
选择贝类需要考虑当地水域的适宜鱼种和市场需求。
2. 养殖环境:贝类需要适宜的养殖环境,包括水质、水深、水温等。
养殖池塘或水域要保持清洁,保持适宜的水质。
3. 养殖方式:贝类养殖可以采用放养和养殖池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殖方式。
4. 饲料与喂食:贝类的饲料包括藻类、微生物等,喂食量要适当,保持贝类的营养需求。
5. 疾病防控:贝类养殖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侵袭,需要定期检查贝类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三、虾类养殖1. 虾类的选择:虾类养殖包括对虾、草虾等。
选择虾类需要考虑当地水域的适宜鱼种和市场需求。
2. 养殖环境:虾类适宜的养殖环境包括水质、水深、水温等。
养殖池塘或水域要保持清洁,保持适宜的水质。
3. 养殖方式:虾类养殖可以采用单一养殖或多种养殖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殖方式。
4. 饲料与喂食:虾类的饲料包括鱼粉、虾粉等,喂食量要适当,保持虾类的营养需求。
5. 疾病防控:虾类养殖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侵袭,需要定期检查虾类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水产专业知识点总结
水产专业知识点总结1.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来促进水生动植物的繁殖,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价值。
水产养殖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类型。
海水养殖主要包括海水捕捞、海水养殖和海水养殖。
淡水养殖主要包括淡水捕捞、淡水养殖和淡水渔业。
2.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包括选址布局、种苗培育、饲料管理、排污处理、疾病防治等内容。
选址布局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态与生物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水域进行养殖,以及合理布局养殖设施。
种苗培育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饲料,培育养殖对象的种苗。
饲料管理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需求,合理选择和配置饲料,并进行合理施饲。
排污处理是指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等进行合理处理,保护水环境。
疾病防治是指对养殖对象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3. 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包括养殖成本、养殖收益、养殖利润等内容。
养殖成本是指进行养殖活动所需要的投入,包括种苗成本、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施设备成本等。
养殖收益是指通过养殖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养殖产品销售收入等。
养殖利润是指养殖收益与养殖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4. 水产养殖生态环境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包括水域生态环境、养殖对象生态环境、养殖设施生态环境等内容。
水域生态环境是指水质、水温、水深、水流、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等因素对养殖活动的影响。
养殖对象生态环境是指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养殖对象和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养殖设施生态环境是指养殖设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工养殖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5. 水产资源管理与保护水产资源管理与保护包括渔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渔业立法等内容。
渔业资源管理是指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包括渔业资源评估、渔业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利用规划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对水产资源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包括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淡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
水产养殖安全知识
水产养殖安全知识
随着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水产养殖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
以下是一些水产养殖安全知识:
1.选择优质种苗: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避免使用野生或来源不明的种苗。
2.科学投饵: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鱼种特性,科学投喂饲料,避免过度喂食。
3.定期消毒:定期消毒池塘、设备和工具,避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滋生。
4.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兽医指示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和超量使用。
5.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健康。
6.避免污染: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同时避免使用污水灌溉或投喂含有有毒物质的饲料。
7.饲料安全: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避免使用过期或含有有毒物质的饲料。
8.安全包装:存放和运输水产品时,要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包装,避免污染和损坏。
以上是水产养殖安全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水产养殖从业者能够加强安全意识,合理使用资源,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
- 1 -。
水产养殖知识点
水产养殖知识点水产养殖是指在水中人工养殖各种水产品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
水产养殖的技术和知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鱼类养殖、虾类养殖、贝类养殖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水产养殖相关的基本知识点。
一、鱼类养殖知识点1. 鱼类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的目的和水域条件选择适合的鱼类品种,如常见的草鱼、鲤鱼、鳙鱼等。
需考虑鱼类的生长速度、生命力、适应性等因素。
2. 水质管理:水质是鱼类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关键因素,需保持水体清洁、富氧、适温,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3. 饲料管理:合理选择饲料种类和投喂量,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方式。
4. 疾病防控:鱼类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养殖者要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保持鱼群的健康状态。
如病害防治、疫苗接种等。
5. 养殖环境管理:包括水池或池塘的设计和养殖设施的建设,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进行适时的水质更新和清洗。
二、虾类养殖知识点1. 虾类品种选择:水产养殖市场上常见的虾类有白虾、对虾、基围虾等,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 建池和养殖环境:虾类养殖一般选择养殖池或围海养殖,需保证养殖环境的适温、清洁、富氧,并设有适当的泵排、过滤设备等。
3. 饲料管理:虾类对饲料的需求量和类型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虾类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投喂量要适中,防止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污染。
4. 病害防治:虾类容易患上病害,如白点病、黄体病等,需进行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采取相应的养殖管理措施。
5. 周期管理:虾类养殖需要控制养殖周期,包括放虾、养殖、成熟、捕捞等各个环节,合理安排时间和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益。
三、贝类养殖知识点1. 贝类品种选择:常见的贝类有蛤蜊、扇贝、牡蛎等,根据养殖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 养殖环境和设施:贝类养殖一般选择河口、浅海等地,需保持水质清洁、适温、富氧,并建设适当的养殖设施。
3. 捕捞和放养:贝类的养殖一般通过捕捞野生种贝或者人工放养种贝的方式进行,需注意捕捞和放养的时机和方法。
超市水产养殖知识点
超市水产养殖知识点在超市购买各种各样的水产品已成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方式之一。
不论是鱼、虾、贝类还是其他海鲜,这些水产品的来源和品质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关注点。
了解一些水产养殖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在超市购买水产品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些超市水产养殖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产品的生产过程。
1. 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水产养殖是指人工饲养和培育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的农业生产方式。
与传统的捕捞方式相比,水产养殖具有规模化、可控性和高产量等优势。
常见的水产养殖对象包括淡水和海水鱼类、虾类、贝类以及水生植物等。
2. 水产养殖的环境要求不同的水产动物和植物对养殖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水产养殖需要适宜的水温、光照、水质和营养物质等条件。
例如,对于鱼类养殖来说,水温和水质的稳定是保持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
虾类养殖则对光照和底质有一定的要求。
贝类则需要适宜的水质和底质等条件。
3. 水产养殖的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涉及到一系列的养殖技术。
其中,常见的养殖技术包括鱼类育苗、水产饲料管理、疾病防治和水质控制等。
育苗是指将鱼苗从孵化场转移到养殖场的过程,需要掌握合适的水温和饲料等。
水产饲料管理则是确保水产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合理选用饲料成分和喂养方式十分重要。
针对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和监测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质控制是管理水产养殖环境的重要任务,必须维持水质的稳定和清洁,避免污染和富营养化等问题。
4. 水产养殖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超市购买水产品时,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水产养殖的食品安全涉及到养殖水域的环境质量和养殖管理等方面。
为了确保水产品的安全性,养殖场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管理养殖过程。
例如,有机水产养殖是一种注重环保和动物福利的养殖方式,通过有机饲料和绿色养殖方法来提供更安全的水产品。
5. 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养殖业亟需关注的议题。
为了保持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养殖资源。
养殖水产知识点
养殖水产知识点养殖水产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涉及到水产养殖的各种知识点和技术要领。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养殖水产的基本知识,并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养殖水产的全面知识。
一、养殖水产的基本概念养殖水产是指通过人工方式来繁殖、培养和收获各类水生生物的过程。
这些水生生物包括鱼类、贝类、虾类和藻类等。
养殖水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二、养殖水产的基本要素养殖水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水质:水质是养殖水产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水质包括水温、溶氧量、氨氮含量等指标,需要定期检测和调整。
2. 饲料:合理的饲料配制是保证养殖水产健康成长的关键。
饲料中必须包含充足的营养物质,同时需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消化吸收情况。
3. 养殖设施:养殖水产需要有相应的养殖设施,例如鱼池、水塘、养殖网箱等。
这些设施需要具备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以适应养殖水产的需求。
三、主要养殖水产类别及其养殖技术1. 鱼类养殖:鱼类养殖是养殖水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常见的养殖鱼类包括草鱼、鲤鱼、鳜鱼等。
鱼类养殖需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
2. 虾类养殖:虾类养殖包括对虾、明虾、青虾等。
虾类养殖需要特别注意水质和饲料管理,同时要及时控制虾类的密度,以防止过度拥挤引发的疾病传播和生长不良。
3. 贝类养殖:贝类养殖主要包括蛤蜊、扇贝、牡蛎等。
贝类养殖需要有适宜的底质和浪涌环境,同时要抓好饲料和水质管理,以提高存活率和产量。
4. 藻类养殖:藻类养殖主要包括海带、紫菜等。
藻类养殖需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和水质,同时要注意藻类生长的光照和营养要求。
四、养殖水产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物需求的增加和对海洋资源的逐渐枯竭,养殖水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养殖水产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水产品,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
总结:养殖水产是一项复杂的农业活动,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淡水水产知识点总结归纳
淡水水产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淡水水产概述淡水水产是指在淡水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各类水生生物。
淡水水产资源丰富,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
淡水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国家水产业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淡水鱼类1. 鲤鱼:鲤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适应性强,繁殖力强,以及适应水质变化的特点,使得鲤鱼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养殖品种。
鲤鱼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的主要食材之一,也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养殖技术要点:适宜的水温为20-30摄氏度,适宜的PH值为6-9,需要适当的饵料和水体富氧的环境。
2. 鲈鱼:鲈鱼属于中小型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体型长而扁平,鳞小而密,适应性强,风味鲜美,适合家庭养殖和水草缸观赏。
养殖技术要点:鲈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温控制在15-30摄氏度之间,PH值在7-9之间,水体富氧,饵料多样化。
3. 鳗鱼:鳗鱼属于热带淡水鱼类,口感鲜美,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养殖技术较为复杂,需要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和技术。
4. 鲢鱼:鲢鱼是中国传统的养殖鱼类,适应性强,生长较快,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之间,生长适温度为25-28摄氏度之间。
养殖技术要点:鲢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适口性强,但需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和富氧。
三、淡水虾类1. 小龙虾:小龙虾又称土虾、娃娃龙,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等地区,风味鲜美,是我国十分受欢迎的水产品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龙虾适应性强,易于养殖。
养殖技术要点:温度适宜在20-29摄氏度之间,PH值在6-9之间,需充分通风,丰富饵料。
2. 青虾:青虾又称草虾,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是我国淡水养殖虾类的重要品种之一。
养殖技术要点:适宜的养殖温度在25-28摄氏度之间,PH值在7-8之间,需要适量的饵料和通风。
3. 对虾:对虾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的广泛分布的虾类,原产于太平洋。
水产养殖必备知识点总结
水产养殖必备知识点总结一、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水产养殖是利用适宜的水域资源和养殖设备,栽培养殖水生物,以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养殖活动。
水产养殖可以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类型,包括海水鱼类、虾类、贝类的养殖,以及淡水鱼类、虾类、藻类的养殖等。
二、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1. 鱼类养殖:包括鲈鱼、鲑鱼、鲷鱼、鲳鱼、鲤鱼等。
根据水域环境的不同,鱼类养殖可以分为淡水鱼类养殖和海水鱼类养殖。
2. 虾类养殖:包括对虾、青虾、草虾等。
虾类养殖需要适宜的水质和温度条件。
3. 贝类养殖:包括牡蛎、扇贝等。
贝类养殖需要有合适的底质和水深条件。
4. 藻类养殖:包括海带、紫菜、褐藻等。
藻类养殖需要密度适中的光照和含氮量。
三、水产养殖的基本要素1. 养殖场地:水产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水域环境进行养殖,包括海域、湖泊、河流等。
不同的养殖品种需要不同的水域资源。
2. 养殖设备:水产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养殖设备,包括网箱、池塘、养殖箱、水泵、过滤器等。
不同的养殖品种需要不同的养殖设备。
3. 养殖种苗:水产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养殖种苗,可以通过购买或自行繁殖。
种苗的质量和数量对于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4. 饲料和饲养管理:养殖水产需要提供合适的饲料,定时投喂,并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保障养殖水生物的健康成长。
5. 水质管理和环境监测:水产养殖需要定期监测养殖水域的水质和环境情况,及时调整养殖措施,保证水产养殖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1. 基础理论:水产养殖者需要掌握养殖水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了解饲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种苗培育:种苗培育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工作,必须掌握适宜的种苗培育技术,保证养殖种苗的数量和质量。
3. 饲料配制:养殖水生物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养殖者需要了解饲料的配制技术,确保饲料能够满足养殖水生物的生长需求。
4. 养殖管理:养殖者需要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和管理方案,包括投喂管理、疾病防控、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水产养殖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产养殖知识点总结大全水产养殖是指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培育、繁殖和养育各种水生动物。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产养殖的相关知识,本文将总结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产养殖的要点。
一、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水产养殖的定义和意义水产养殖是指将水生动植物放养在人工环境中进行繁殖和养育的一种经济方式。
它可以提供丰富的水产品,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2 水产养殖的分类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水产养殖可分为鱼类养殖、虾类养殖、贝类养殖等。
其中,鱼类养殖是最常见和广泛的养殖方式,包括淡水鱼类养殖和海水鱼类养殖。
二、水产养殖的基本要素和技术2.1 养殖水域选择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质清洁、水温适宜、养殖密度合理等都是选择水域时需要考虑的要素。
2.2 养殖设施和设备养殖设施和设备对于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包括养殖池塘、养殖网箱、水泵、过滤器等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都需要严格按照养殖需求进行。
2.3 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包括合理的投饵方法、定量的饲料配给、注意水质管理等方面都需要重视和掌握。
2.4 疾病防控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合理使用药物、注意饲料卫生等都是疾病防控的常见措施。
三、水产养殖常见品种和特点3.1 鱼类养殖品种常见的鱼类养殖品种有鲤鱼、鳜鱼、鳙鱼等。
鱼类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成长迅速等是其养殖的优势。
3.2 虾类养殖品种虾类养殖品种分为淡水虾和海水虾两大类。
常见的养殖品种有草虾、对虾、明虾等。
虾类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是虾类养殖的特点。
3.3 贝类养殖品种贝类养殖品种包括牡蛎、扇贝、蛤蜊等。
贝类养殖以其高蛋白、低脂肪、味美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水产专业的知识点总结
水产专业的知识点总结水产专业是一门研究水生生物的学科,涉及到水产养殖、水产资源管理、水产品加工和贸易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知识点总结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水产专业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水产养殖技术、水产资源管理、水产品加工和贸易等内容。
一、水产养殖技术1. 水产养殖方法水产养殖方法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圈养养殖等。
池塘养殖是最常见的一种养殖方法,适用于鱼类和虾类的养殖。
网箱养殖是将鱼类或虾类放养在水体的围栏内进行养殖,适用于水质较差的水域。
圈养养殖是在固定的区域内养殖水产品,可以控制养殖密度,适用于养殖大型水产品。
2. 水产养殖管理水产养殖管理包括养殖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
养殖水质管理是保证良好水质对养殖水产品生长的重要因素,包括水体氧气含量、水温、PH值、氨氮含量等。
饲料管理是根据水产品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水质状况合理投放饲料,避免饲料残余造成水质污染。
疾病防控是预防和控制养殖水产品的疾病,包括定期检查水产品健康状况、加强饲料和饮水卫生管理等。
3. 水产养殖新技术水产养殖新技术包括水产养殖设施自动化、水产养殖智能化、水产养殖信息化等。
水产养殖设施自动化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养殖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减少劳动力成本。
水产养殖智能化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养殖过程进行智能监测和分析,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
水产养殖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养殖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实现养殖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二、水产资源管理1. 水产资源评估水产资源评估是对水产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了解水体内各种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水产资源评估包括水生生物种类调查、水生生物数量调查、水生生物生长情况观察等。
水产资源评估可以为水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水产资源保护水产资源保护是保护和维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防止水生生物数量减少和生长环境恶化。
水产资源保护包括水生生物保护区划、水生生物保护措施、水质保护等。
水产养殖有趣知识点
水产养殖有趣知识点水产养殖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挑战性的行业,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这个领域中,有一些有趣的知识点值得我们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产养殖的有趣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1. 无铅渔具的重要性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无铅渔具是非常重要的。
铅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对水产养殖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对水生生物的伤害,现代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无铅渔具。
这些渔具由环保材料制成,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保证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 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关系水产养殖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合理管理水产养殖的环境条件对于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例如,在养殖过程中,要控制水质的温度、浊度、溶解氧等指标,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水产养殖还需要进行底泥清理、水体循环等措施,以保持水质清洁和营养物质的平衡,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水生植物的重要性水生植物在水产养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底泥中的养分,减少底泥中有机物的含量,从而改善水质。
此外,水生植物还可以为养殖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增加水产养殖的产出。
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保护和利用水生植物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4. 养殖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水产养殖已经应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如远程监控、智能饲料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为水产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5. 水产养殖的环境保护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需要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
保护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建立禁渔区、控制养殖密度、加强监测和管理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体的健康。
6. 水产养殖与人类生活水产养殖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满足了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同时,水产养殖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
淡水水产知识点总结
淡水水产知识点总结一、淡水水产概念淡水水产是指在淡水环境中进行养殖的各种水生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总称。
包括淡水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等。
淡水水产业是一种极富发展潜力的产业,同时也是一种绿色健康的产业。
在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淡水水产养殖业在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淡水水产种类1. 淡水鱼类淡水鱼类是淡水水产业中最主要的种类之一。
由于淡水资源丰富,淡水鱼类养殖也非常受欢迎。
常见的淡水鱼类包括鲤鱼、鲫鱼、鲈鱼、鳜鱼等。
这些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脆嫩可口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2. 虾蟹类虾蟹类是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另一大类别。
常见的虾蟹类有大闸蟹、草虾、龙虾等。
这些虾蟹类以其鲜美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3. 贝类贝类是淡水水产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贝类养殖主要以蛤蜊、蚌类为主。
这些贝类以其高蛋白、低脂肪、高微量元素等特点,被誉为海鲜之王。
4. 藻类藻类是淡水水产业中的新兴产业。
在现代社会,藻类的营养价值被人们认识到,因此藻类也成为了淡水水产的一个新兴领域。
三、淡水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水产养殖技术是淡水水产业中的关键环节。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提高产量、提升质量、减少成本至关重要。
现在,淡水水产养殖技术主要有传统淡水水产养殖技术和现代淡水水产养殖技术两大类别。
1. 传统淡水水产养殖技术传统淡水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传统条件下开展的淡水水产养殖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依赖于人工捕捞、放养、管理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
它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缺点是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
2. 现代淡水水产养殖技术现代淡水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现代条件下开展淡水水产养殖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水培、网箱养殖、循环水养殖、水产综合养殖等。
它的优点是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缺点是对环境要求高、技术要求高。
通过现代淡水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淡水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水产养殖知识点归纳
水产养殖知识点归纳水产养殖是一种经济高效且环保的农业方式,在现代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产养殖的相关知识,本文将归纳总结一些常见的水产养殖知识点,包括水质管理、饲料与喂养、疾病防控等方面。
一、水质管理1. 水质参数:养殖水体的pH值、温度、溶解氧、氨氮等参数直接关系到养殖水生物的生长与健康。
2. 水体清洁:定期清理池塘或养殖池的底泥和浮游物,保持水体清洁,避免有害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3. 水循环系统:设置过滤装置和曝气设备,保持水体良好的循环和氧气供应。
二、饲料与喂养1. 饵料类型:根据饲养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饵料,包括粉末状饵料、颗粒状饵料和人工合成饵料等。
2. 喂养频率:根据养殖水生物的需求和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喂养频率和喂养量,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3. 饵料成分:合理配置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满足养殖水生物的营养需求。
三、疾病防控1. 养殖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养殖设施,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2.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对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养殖水生物的抗病能力。
3. 疾病监测:通过观察水生物的行为、外观和环境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个体,避免疾病扩散。
四、养殖技巧1. 种苗选择:选择生长健壮、耐逆性强的种苗,提高养殖的成功率。
2. 温度控制: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水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养殖密度:根据养殖水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水体的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造成竞争和疾病发生。
五、市场营销1. 市场需求:了解市场对于水产产品的需求和趋势,选择适合的品种和规模进行养殖。
2. 品质控制: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管理,保证养殖水生物的品质和健康状况,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销售渠道: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超市、电商等,提高产品的销售效益。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的成功与否与养殖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品的种类、特性和保藏方法一、水产品的种类水产品按生物种类形态可分为:鱼类、贝类、藻类和水生哺乳动物,按出产可分为淡水产和海鲜两大类,按其保存条件可分为活鲜、冰鲜、冻鲜和干鲜。
二、水产品的化学组成鱼肉与畜禽兽肉相比,其肉中肉浆较多,肌肉纤维细致。
一般化学组成与水分含量多少有关,水分含量多一些,其蛋白质和脂质就少一些,但并不影响营养成分的品质。
一般来说,鱼肉的含水量大约为50%~80%。
鱼肉含水量少的则脂质含量就高,含水量高的则脂质含量就少。
一般红色的肉,水分和脂质之和约为80%左右;蛋白质含量为20%左右;糖分则非常少,不到1%;灰分最多可达1%。
软体动物、甲壳类、棘皮动物的含水量则有所增加,蛋白质和脂质则有所减少。
牡蛎、大虾的糖分特别是肝糖含量高,而海参的特点是灰分含量高。
但鱼肉即使同一种类,而由于季节、饵料、产卵等情况和鱼体部位以及年龄的不同,其化学成分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把脂质贮存在肌肉中的红色鱼类有金枪鱼、松鱼、秋刀鱼、沙丁鱼、青花鱼等,各部位的脂质含量可达30%,而相对来说水分含量就特别少。
脂质含量若少于1%,则肌肉中的含水量则有增加的趋势。
而鲨鱼、鳕鱼、鲽鱼等和许多无脊椎动物,其肌肉中的水分也很多,其脂肪含量就有减少的趋势。
三、水产品死后变化鱼死后会很快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错综复杂,大体分为死后强直、白溶作用及腐烂三个过程。
1.死后强直鱼类活着时,其肉柔软而富有弹性,死后不久就硬化,这种现象称为死后强直。
这是由于构成肌肉的蛋白质中有肌浆蛋白与肌纤球蛋白相化合而成肌纤凝蛋白所致。
处于此反应过程中,肌肉中存在的A TP(三磷酸腺苷)能被利用,所以正在强直的鱼肉,是新鲜程度的良好证明。
鱼进人僵直期的迟早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1)鱼的种类:扁体比圆体开始迟,环境温度在30度左右,鱼出水到僵直结束,大约1.5~2小时;如果迅速冰藏,僵直期可持续几天或更长时间。
(2)捕获时的状态:春夏饵料丰富,僵直开始迟,僵硬持续时间长。
(3)致死方法:迅速致死,比剧烈挣扎,疲劳致死的鱼进入僵硬期迟,持续时间长,有利于保藏。
2.自溶作用经过强直的鱼肉,不久即开始软化,这种现象称为自溶作用。
这是由于肌肉中所存在的蛋白质被酶分解,使肌肉中的氨基酸、肽等的含量增加,从而使肉质变软。
对于兽类肉,需经过强直之后进入自溶时为宜,即所谓成熟才可食用。
与此相反,鱼肉比兽类肉柔软而富含浆汁,细菌易侵入而致腐败,故鱼肉在强直期其新鲜度最为良好。
3.鱼肉极易腐烂,如在常温下放置2~3天,即不能食用。
这是由于鱼肉的组织软嫩,富含肉汁,再经过自溶作用而变软,这就给细菌繁殖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随着腐烂现象出现,肉质异常软化,氨气或者一些简单的胺类物质增加。
腐烂是由于细菌繁殖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因此,控制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温度或者水分等,就可防止鱼肉的腐烂。
四、水产品的鲜度及其判断法1.鱼类的感官鉴定方法鱼类的品质检验应根据鱼鳞、鱼眼的状态,鱼肉的松紧程度,表皮上和腮中所分泌的粉液量、粘液的外形和气味及鱼肉组织形态来判断。
(1)鱼腮的状态。
新鲜的鱼,鱼腮的色泽鲜红或粉红,鳃盖紧闭,粘液少呈透明状,没有臭味。
不新鲜的鱼腮呈灰色或苍灰色。
腐败的鱼的腮呈灰白色,有粘液。
(2)鱼眼的状态。
新鲜鱼的眼澄清透明,并且很完整,向外稍凸出,周围没有因充血而发红的现象。
不新鲜的鱼的眼多少有点塌陷,色泽灰暗,有时由于内部溢血而发红。
腐败鱼眼球破裂,并且移动位置。
(3)鱼鳞和表皮状态。
新鲜鱼的表皮上粘液少,体表清洁。
鱼鳞紧密完整而有光泽。
不新鲜甚至腐败的鱼,表皮粘液量增多,鱼鳞色泽发暗,鳞片松劲。
(4)鱼的组织状态。
新鲜鱼鱼肉组织紧密而有弹性,用手指压一下,凹陷处立即平复,鱼的肛门周围呈一圆抗形,硬实发白,肚腹不膨胀。
不新鲜的鱼肉质松软,肉与骨易脱离,指压时凹陷部位难以复原。
鱼的肛门突出,同时肠内立刻充满因细菌活动而产生的气体并使肛腹膨胀,有臭味。
2.理化判断法水产品新鲜度可采用计算鱼类中的细菌数来判断腐烂程度,这种判断法称为细菌判断法。
其标准大致为:1克肌肉中含活菌数105以下为新鲜,105~106为稍腐烂,106以上为腐烂。
但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要测出结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故实用性差。
其他还有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
前者是通过鱼的硬度和电传导程度、鱼肉抽出液的粘度以及pH和流动双折射等方面的测定,来判断其新鲜程度。
但由于不同鱼的品种、个体、部位等差别很大,故不大实用。
后者是经常采用的比较精确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对挥发性碱基态氮素、三甲胺、二甲胺、有机酸、还原性物质以及胺态氮等的测定来判断鱼肉新鲜程度。
五、水产品的冰藏、冷藏、冷冻与解冻将水产品置于低温下,可抑制自身的生理消耗,细菌也不可能繁殖,从而防止了腐烂,因此给贮藏创造可能的条件。
水产品在在低温下贮藏的方法现在大体上分为冰藏、冷藏及冷冻等方法。
冰藏是利用冰来贮藏食物的一种方法。
如果温度不在0℃以下,鱼类的自身消化和细菌的分解作用就不能完全停止。
因此,在不具备简单冷却设备的小型渔船内,或在运输过程中均需利用冰块进行冷却。
冷藏是以机器作用所产生的低温,进行食品贮藏的一种方法。
冷库内的温度可保持在0℃左右,只稍稍延长了保存期,与冰藏法一样,不能完全防止鱼类的自身消化和细菌的分解作用。
冷冻法是将鱼肉冻结而进行贮藏的一种方法,是使新鲜状态的鱼肉能长期贮藏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
将鱼类置于0℃以下就会冻结,但在-20℃以上冻结,由于冻结缓慢,形成最大冰结晶生成带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在细胞内形成较大的冰结晶体,在解冻时会产生很多的水珠,影响鱼肉的风味。
采取急速冷冻法冻结的鱼肉,细胞内的冰晶体很小,对细胞无损伤。
近年来,正逐渐推广液氮(-194℃)瞬间冻结法。
冷冻后的水产品在食用或加工前,必须进行解冻,水产品解冻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自然解冻法,在常温下让鱼解冻,此种解冻方法,鱼的肉质最佳,解冻时间较长。
二是急速解冻法,高温解冻,解冻速度快,但肉质会有所破坏。
三是其他解冻法,真空解冻法和冷盐水解冻法,成本较高,一般使用较少。
六、水产品的冷盐水处理法冷盐水处理法多用于海鲜类产品,这是通过稳定海鲜体内渗透压以达到保鲜目的。
使用冷盐水处理法可以减少鱼体细菌和淤血;降低酵素分解,增强保鲜效果;使鱼体色泽润泽光亮,鱼皮有弹性。
1.冷盐水处理的要点(1)浓度要与海水浓度保持一致(3.5%)。
(2)冷盐水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不要将商品长期浸泡在水中。
(3)处理后要将水除净,为了防止温度上升,作业的速度要快。
(4)不要在切块的状态下进行冷盐水处理。
2.进行冷盐水处理后的保管方法(1)首先要将使用的容器进行冷却,然后将在冷盐水中浸泡过的毛巾,拧干后垫在容器里,将处理后的鱼放在上面,再用冷盐水中浸泡过并拧干的毛巾,盖在上面,反复重复这一过程。
(2)将记有鱼名、容量、日期的标签放人后,用塑料袋包装薄膜包好,以防止鱼、毛巾干燥。
(3)以先进先出法,严守库存法则水产品鲜度管理的方法鱼贝类死亡后,除了存在鱼体内之蛋白质会分解酵素,进行自体分解使品质劣变外,附着在鱼贝类体表及体内的细菌,也会将胺基酸及氧化甲胺分解成氨类及胺类,导致鱼体腥臭,甚至产生腐败。
抑制鱼体的自体分解,以及细菌繁殖最好的方法正是低温管理,而减少细菌或污染源的最佳手段则是做好卫生管理,,因为在水产品的处理上,做好温度与卫生管理,就等于做好鲜度管理,其管理方法如下:一、温度管理(一)冷藏的水产品原料,为降低温度,使表面温度维持在5℃以下,须再敷冰。
(二)待处理的原料或半成品应贮存于冷藏库中。
(三)冷藏库的温度应设定在–2—2℃之间,冷冻库的温度应维持在–18℃以下,并定时巡视库温。
(四)作业场或处理室的室温应控制在15℃以下。
(五)处理、包装作业要迅速,以免温度升高。
(六)待处理的半成品在冷藏库降温时,须覆盖湿毛巾,以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七)已包装的成品应立即送人冷藏库或展示柜。
(八)冷藏展示柜的柜温应维持在–2—2℃之间,冷冻展示柜温应维持在–18℃以下,并且每天巡视柜温三次,并记录。
(九)陈列柜上如有鲜度不良或异味的水产品应即剔除。
二、卫生管理(一)作业人员应身着浅色清洁衣、帽、鞋等以防止头发、头皮屑、灰尘、细菌等污染。
(二)进场作业前要彻底清洁手部及鞋部。
(三)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水产品,须戴手套作业,,(四)禁止患有传染疾病或手部有伤口、脓疮者从事作业。
(五)工作中禁止从业人员饮食,并须戴口罩。
(六)禁止从业人员佩戴饰物,蓄留指甲。
(七)工作场的排水系统及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依卫生规定施设并处理。
(八)从业人员应定期做健康检查,以防止患有传染疾病者从事加工作业。
(九)原料、成品、半成品等禁止与地面直接接触。
(十)贮藏库要清洁卫生,贮存时须予以适当的间隔以维持通风良好,并须有完善的排水设施。
(十一)作业前、后应清洗作业场或设备。
(十二)以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用水来处理水产品。
超市水产品陈列技巧的运用一、系统化陈列法将各种水产依其处理型态分类陈列。
(一)全鱼集中陈列法中国人相信,鱼头朝内象征钱财滚滚而进,因此全鱼陈列的方向便须考虑到习惯与其美观,而以鱼头朝内、鱼尾朝出口,鱼腹朝边、鱼背朝里的方向摆设。
较畅销品的排面可在3—5个,如鲈鱼、黄鱼、带鱼等。
(二)虾、贝类的陈列法虾、贝类及软体类则可集中陈列供消费者选购,其陈列方法是底层陈列花蚬、白蚬、海螺、文蛤、牡蛎等。
第二层陈列虾、各类虾仁及软体全鱼的鱿鱼。
第三层陈列盐鱼类的盐青鱼、鱼平、柳叶鱼、鱿鱼丝、鳕螺肉、乌鱼子等。
第四层陈列较易贮存的海蜇皮、盐小管、扁鱼干、吻仔鱼脯、丁香、淡菜、紫菜、虾皮、虾米、柴鱼片等。
超市水产品加工处理方法超市水产部门依据当日水产品的销售情形,以及次日的天候状况、季节等各项因素,来预估次日销售所需的水产品品项与数量,并向采购人员下订单。
采购人员依据需求,分别统计各种水产品的采购数量。
水产品因鱼体大、小不同,价格的差异性相当大,因此验收时,须详细核对订购单的规格,并详细过磅验对数量,且以中心温度计,分别测试原料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
冷藏品的表面温度应在5℃以下才算合格,而冷冻品的中心温度应在–18℃以下才算合格。
此外验收人员也应以目测法检查渔货的鲜度,劣品应拒绝进货,否则会影响超市形象。
—、敷冰敷冰是指利用碎冰块降低品温。
采购人员自批发市场购得的养殖温水鱼或沿海现捞鱼,经运送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在批发市场所覆盖之碎冰多已化解,使鱼体有回温现象,若限于作业安排,原料可能有延迟加工之虑,为免影响鲜度,均须再加敷碎冰,以维持渔货鲜度。
二、原料进库与解冻为维持水产品的鲜度须做好温度管理,尤其是原料。
无法即时做一次处理的原料,应立即依其原料的性质,分别送人冷冻或冷藏库中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