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点初一(上)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定居- 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文明的发展- 史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古代文明与原始宗教- 早期文明与文化的发源地- 文明的特征与古代文明的发展- 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文明中的科技与艺术第三章:古代中国- 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第四章:古代埃及- 埃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埃及的农业和手工业- 古埃及的宗教和第五章:古代印度- 印度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印度的农业和手工业- 古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第六章:古代希腊- 希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文化- 古希腊的科技和艺术第七章:古代罗马- 罗马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罗马的城市和公共设施- 古罗马的法律和技术第八章:南北朝与隋唐- 南北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隋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科技与对外交往第九章:宋代与元代- 宋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对外交往与世界之交第十章:明代与清初- 明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清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和平年代与封建时代的矛盾第十一章:古代欧洲- 欧洲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代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欧洲中世纪和宗教改革第十二章:古代亚非- 亚非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亚非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古代亚非的贸易和交流第十三章:中世纪欧洲-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城市兴起与封建制度的矛盾-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第十四章:近代东方- 近代东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近代东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近代东方的开放与现代化。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要点全本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要点全本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要点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中国原始人类分布广泛,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

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还保留着猿的基本特征,已经可以直立行走(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过着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房山周口店。

距今约1.8万年。

/主要特点:外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可以采集狩猎、刮磨钻孔、骨针缝衣/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二、氏族聚落:1、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村。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住干栏式房屋。

2、半坡聚落:陕西西安半坡村。

距今约6000多年。

/生产生活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制作陶器陶器上刻有符号,住半地穴式房屋。

三、远古的传说:1.炎帝和皇帝:①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②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皇帝造出宫室、兵器等,他的妻子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③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皇帝联合打败蚩尤/炎帝和皇帝展开阪泉之野大战/炎帝和皇帝被尊奉为人文始祖。

2.尧舜“禅让”:更替过程:尧、舜、禹/禅让制: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3.大禹治水:禹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式治水,被尊称为“大禹”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1)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定都阳城/开国之君禹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筑有大型城堡和大型宫殿/以农耕为主,主要使用石制工具,会做青铜器和陶器,出现20多种刻画符号/亡国之君桀的暴政使夏朝灭亡。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doc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doc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称为西周。

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注意“因材施教”。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一)远古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年前,发现地点是元谋。

2、北京人:距今约发现的。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下肢发展较慢,脑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工具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年,在发现的。

使用 ;用骨针_缝制衣服。

4、火的使用的作用:和脑的进化。

5、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氏族聚落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半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粟,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彩陶,能够饲养猪、狗等家畜。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河姆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黑陶。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遗址位于山东大汶口,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最早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二)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1、时期,人们通常进行大规模的,铁质工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2、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

其作用是: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3、铁器牛耕的推广,使,出现了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

个体小农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商鞅变法:(1)目的:富国强兵,变法图强(2)时间:公元前356年( 战国时期)(3)国家:秦国支持国君:秦孝公(4)内容: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E、推行县制 F、统一度量衡(5)作用: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要点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要点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

在北京周口店,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吃上熟食。

这种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居住在洞穴中,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用兽皮缝制衣服。

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7、河姆渡人(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居住木头建造的房子8、半坡人(约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黄帝。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或秦穆公、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学习历史知识可以生活工作提供有益启示,那么,同学们的历史知识复习过关了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1.原因:①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前260年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④秦王嬴政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方针。

2.过程:公元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公元前221年—咸阳)二、秦的灭亡(公元前207年):1.原因:①秦朝残暴的统治,②农民起义的推翻2.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①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②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④结果:遭到镇压而失败④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大泽乡起义失败后,各地反秦斗争中涌现出两个杰出领袖: 刘邦和项羽。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主力。

刘邦攻取了咸阳,灭亡了秦朝。

三、楚汉战争1、时间:公元前206年—前202年2、结果:刘邦打败了项羽3、性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4、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垓下之围;霸王别姬;约法三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的措施1.政治方面:①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③在地方上废分封、立郡县。

(郡县制)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3.军事方面:开灵渠,伐百越;筑长城,击匈奴。

七年级全套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版

七年级全套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版

七年级全套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版一、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进程- 人类从猿变人:智人出现的原因、特征- 农业时代的到来:农业革命对人类的意义及推动、农业社会的特点- 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的起源、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对人类的影响二、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进程- 夏商周文明:三代的更替、领袖制、青铜器、六艺- 秦汉文明:秦始皇的政治制度和改革、汉武帝的政治制度和扩张- 魏晋南北朝文明:传入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科技成就的进步- 唐宋元明清文明:科技、文化、艺术、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三、世界古代文明史- 埃及文明:尼罗河十分的重要性、人物神话、金字塔、算术、医学、宗教- 印度文明:种姓制度、产生和影响、演化论、天文学、医学、艺术创造-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农业的起源、金字塔、克苏鲁神话、发明了写字、轮、铜的冶炼- 希腊罗马文明:哲学、戏剧、奥林匹克运动会、艺术、政治、建筑四、古代中国的思想- 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三字经、论语、中庸- 道家思想:道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道德经、列子等- 墨家思想:墨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 法家思想:法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韩非子》等五、战国时期的变局- 齐、楚、韩、赵、魏、秦、燕七个国家的建立- 各国之间日益激烈的争斗- 秦国的崛起和战胜其他六国,统一天下六、秦汉时期的统一- 秦始皇制定各种制度和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各地的控制- 秦始皇大量修筑的城墙、连接南北的灵渠、以及大量的道路和水利,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汉武帝继承了秦始皇的基础,设立官学,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打造维护帝国统一的体制和制度七、古代中国百家争鸣- 孔子和韩非子交出不同的政治主张- 张衡和神农、华佗等人争论医学知识- 和、儒家等宗教间的互相影响与竞争八、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辟,路线、作用、对中外文化的交流- 部分钟表、航海罗盘、火药等技术和思想的传播九、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刘秀改良造纸术- 董仲舒提出了化民为天的思想- 鲁班的木工技艺、张衡制造世界上第一架仪器浑天仪等十、中外名人传记- 传入前的印度佛祖、的传入者鸠摩罗什- 我国历史上的名人孔子、墨子、朱熹、李时中、李等- 希腊的土地、拜伦、达芬奇等十一、历史名词解释- 诸如儒家、法家、道家、黄帝、袁崇焕、靖康之耻、南京条约、花石纲等历史名词的解释以上就是七年级全套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其中详细而全面地介绍了人类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的进程和发展、世界古代文明史、古代中国的思想、战国时期的变局、秦汉时期的统一、古代中国百家争鸣、中外文化交流、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点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点北师大版

复习知识点 (一)★公元前,公元后。

1世纪=100年。

1年代=10年。

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

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爱美意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半坡聚落:半地穴式房屋距今约6000多年种植粟陕西西安半坡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黄河流域 ) 陶器(彩陶)是主要用具河姆渡聚落:干栏式房屋(距今约7000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种植水稻长江流域)陶器(黑陶)是主要用具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1.二者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2.房屋结构不同:半坡聚落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防风保暖,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3.半坡聚落主要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水稻。

4.半坡聚落制作彩陶;而河姆渡聚落制作的是黑陶。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和炎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的技术。

炎黄战蚩尤,阪泉之野,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发展而来的。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二、神奇的编钟:1、概念: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2、代表: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3、意义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1.原因:①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前260年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④秦王嬴政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方针。

2.过程:公元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公元前221年—咸阳)二、秦的灭亡(公元前207年):1.原因:①秦朝残暴的统治,②农民起义的推翻2.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①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②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④结果:遭到镇压而失败④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大泽乡起义失败后,各地反秦斗争中涌现出两个杰出领袖: 刘邦和项羽。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主力。

刘邦攻取了咸阳,灭亡了秦朝。

三、楚汉战争1、时间:公元前206年—前202年2、结果:刘邦打败了项羽3、性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4、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垓下之围;霸王别姬;约法三章。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的措施1.政治方面:①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③在地方上废分封、立郡县。

(郡县制)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钱)3.军事方面:开灵渠,伐百越;筑长城,击匈奴。

7上历史知识点北师大

7上历史知识点北师大

7上历史知识点北师大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基础知识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史前时期: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发展农业,形成早期的聚落。

2. 夏商周时期:-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 商朝:青铜器文化高度发达,甲骨文的发现,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起源。

-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礼文化的形成,以及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3.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 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4. 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 修建长城,焚书坑儒。

5. 汉朝:- 西汉: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东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实行屯田制,加强中央集权。

-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6.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的争霸。

- 两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东晋的南渡。

- 南北朝:北方的十六国和南方的四朝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7. 隋唐时期:- 隋朝: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大运河的开凿。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度的完善,唐诗的繁荣。

8. 五代十国与宋辽金时期:- 五代十国:中原地区的政权更迭频繁。

- 北宋:王安石变法,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南宋:岳飞抗金,经济重心南移。

- 辽、金:北方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9. 元明清时期:- 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行省制度的建立。

- 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

- 清朝:康乾盛世,满汉融合,鸦片战争前的繁荣。

10. 古代科技与文化:-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

- 哲学:儒家思想的演变,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发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学上册复习资料(精编版)一、古代人类与生产生活1. 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人类的起源和分布- 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和生活方式2.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与城市文明- 农业的发展与作用- 城市文明的兴起和特征3.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糊窗贸易的兴起-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二、古代史前时期1. 中国远古时期- 中国远古时期的古代人类- 古代人类与生产生活的变化与发展2. 古代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的特征与标志- 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三、中国的封建社会1. 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封建制度的特征和组织形式2.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和等级制度-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和统治方式3. 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 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特征- 农耕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4. 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 封建社会的文化特征和教育制度- 文人墨客的地位和作用四、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衰1. 夏商周的兴起- 夏朝的建立和兴盛- 商朝的兴起和发展- 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2. 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 秦国的崛起和统一战争- 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和治理方式3. 汉朝的兴起和变法- 汉高祖刘邦的统一和建立汉朝- 汉武帝的改革政策和开放政策4. 三国时期的分裂和统一-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战争形势- 三国统一的历程和结果五、世界古代文明与汉字的起源1. 世界三大文明的兴起- 埃及文明的兴起和特征-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特征- 黄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特征2.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价值- 汉字的形体演变和发展历程六、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 中国古代造船术、冶炼术、印刷术的发展2. 古代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内容和影响- 道家思想的内容和影响- 的传入和影响以上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学上册的复习资料,内容涵盖了古代人类与生产生活、古代史前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衰、世界古代文明与汉字的起源以及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一)1.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云南元谋人2.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的年代是距今170万年前3.已知掌握管理和控制天然火技术的是北京人4.最早凿井,开始饮用井水的远古人类是河姆渡居民5.北京人使用的火属于天然火6.原始人类为防止猛兽袭击,适应恶劣环境,采取的生活方式是群居生活7.火的使用,其积极作用是取暖御寒、抵御猛兽、照明、熟食8.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是山顶洞人9.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10.要了解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情况,主要通过考古发掘1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我们把它称为旧石器时代12.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我们把它称为新石器时代13.最早培育水稻、开始吃米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人14.最早种植粟、开始吃蔬菜的原始居民是半坡人15.最早出现贫富分化的原始居民是大汶口人16. 原始人类开始定居的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出现17.生产彩陶的原始居民是半坡居民18.河姆渡居民所生活的环境是在长江流域19.河姆渡人住的房屋结构是干栏式房屋20.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结构是半地穴式房屋21. 河姆渡居民吃的粮食主要是水稻22.生产黑陶和制作骨器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23.半坡居民所生活的环境是在黄河流域24.大汶口居民出现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5.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称之为氏族26.半坡居民吃的粮食主要是粟27.原始人类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成果分配方式是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28.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有山顶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大汶口人29.氏族社会按照男人女人的地位不同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30.组成氏族社会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北师大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二)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区别是春秋战争为了争霸,战国战争为了兼并2.最早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九鼎象征九州的人是大禹3.王位世袭制的特点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家族天下4.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5.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燕、秦、赵、魏、韩6.战国时期指的是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7.晋文公称霸的关键战役是城濮之战8.楚庄王问鼎中原,“鼎”代表的是王权9.春秋时期指的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10.春秋五霸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11.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之为合纵12.战国的得名原因是各大诸侯国连年征战13.三家分晋后,晋分为韩、赵、魏14.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之为连横15.战国七雄中位置处于最西边的是秦国16.齐桓公确立霸主地位的标志是葵丘会盟17.我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18.大禹“父传子,家天下”后,取代禅让制的制度是王位世袭制19.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朝、商朝、西周20.齐桓公最先称霸最重要的原因是任用管仲进行改革21.春秋的得名原因是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22.家天下的历史开始的标志是夏禹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夏启23.最早拥有军队、刑法、监狱等完备国家机器的是夏朝24.商朝的政治开始稳定下来,造成这一局面的事件是盘庚迁都25.西周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决战是牧野之战26.灭亡西周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犬戎27.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夏桀的暴政28.商朝又被称作是殷朝2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建立者是大禹30.商朝的都城在殷 (今天河南安阳)北师大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三)1.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确立封建统治2.铁制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是在春秋时期3.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春秋时期4.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战国时期5.孔子的思想主要有仁和礼6.商鞅变法后,要想获得爵位的最好方式是建立军功7.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8.商鞅变法后,要想免除徭役、获得奖励可以通过多种粮食多织布9.商鞅变法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建立县制10.秦国贵族都讨厌商鞅变法的原因是商鞅以军功为标准授予爵位11.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12.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秦孝公13.商鞅变法后,要受到严厉处罚的是经商致贫的人14.“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决定性因素是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15.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6.牛耕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战国时期17.秦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重要原因是商鞅变法18.推崇法治和中央集权,主张变法强兵的思想家是韩非子19.孔子的思想中适合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21.孙子的军事名言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2. 古书将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称为千耦其耘23.提倡对立统一、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老子24.我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学派被合称为诸子百家25.战国时期对各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派别是法家26.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7.提倡民贵君轻、施行仁政的思想家是孟子28.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对立统一的派别是道家29.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人是孔子30.战国七雄中,处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诸侯国是齐楚秦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史前时期北京人1.时间:距今约70 万—20 万年。

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约3 万年。

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3.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过着氏族生活。

二、夏商周时期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 变成了“家天下”。

3.灭亡: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所灭。

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统治稳定下来。

3.灭亡: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灭亡:公元前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争霸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 年。

2.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3.齐桓公称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疆界。

公元前7 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4.晋文公称霸: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公元前221 年。

2.七雄并立:齐、楚、秦、燕、赵、魏、韩。

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2)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2)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2)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3)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4)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4)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 (5)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6)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6)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 (7)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8)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9)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9)第11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0)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1)第13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12)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13)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13)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14)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5)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15)第18课东亚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6)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17)第20课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17)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1.距今年代:约170万年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发现时间:1965年3.发现状况:牙齿化石、石器、炭屑、动物烧骨4.特点:会使用石制工具和天然火二、北京人1.距今年代:约71万~23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中3.发现时间:20世纪20年代后期4.发现状况: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

5.特点:会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三、山顶洞人1.距今年代:约3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3.发现状况:鱼骨和海蚶壳,骨针和石珠、石坠4.特点:①体质、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迈入了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

②除了采集和狩猎之外,还会捕捉水生动物。

③已经能够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并懂得磨擦能使器物表面光滑。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知识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一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长江流域:生活在云南的元谋人;黄河流域:生活在北京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最早懂得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

4.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他们是旧石器(打制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

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6.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原始社会。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7.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8.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9.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他们生活的地区曾是北京人生活过的地区。

10.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会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会捕鱼。

会交换生活用品,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

11.山顶洞人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生活。

(有共同的祖先,共同劳动,人人平等,没有贫富差别)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二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人)2.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

3.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4.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子(通风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

5.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

6.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木制耒耜和石刀,种植粟。

7.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半坡人)8.半坡人饲养猪狗等家畜,用渔叉等捕鱼。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历史学问点一1.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已出现青铜器。

2.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绚丽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致。

代表作有:①司母戊鼎,特点是巨大,(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②四羊方尊,特点是造型特殊。

3.西周的青铜器大量用于祭祀。

4.与商周同一时期的中国成都平原,盛行的是三星堆文化,青铜器代表作有:①青铜面具;②大型青铜立人像;③青铜神树。

5.夏商周时期兴旺的手工业包括:①青铜铸造;②陶瓷业(原始青瓷);③玉器制造业(玉虎、玉象)。

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独创瓷器的国家,商周时期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7.五谷指稻、黍(黏小米)、粟、麦、豆。

8.夏商西周时期农业上确定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西周时期有了青铜农具。

9.商朝的家禽家畜品种丰富,建有牲畜圈栏,贵族有牧场。

10.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旺盛,形成了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绚丽的青铜文明。

11.夏商西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大量运用奴隶。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转让和买卖。

奴隶主祭祀祖先要屠杀奴隶做贡品,奴隶主死了,还把奴隶做殉葬品。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历史学问点二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到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3.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大战,晋国成功,君文公成为霸主。

(城濮大战相关成语退避三舍)。

6.春秋末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语),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7.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的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卫,鲁,宋,吴,越)被歼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仍是诸侯国)。

8.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田氏代齐,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这七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七年级上册提要人:卫旭参考书籍: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及配套《基础训练》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2.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元谋人因发现与云南元谋而得名。

3. 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4.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6.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7.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他们从自然界取来火种,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8. 群居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9. 距今约1.8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生活着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10. 早期人类的定居地,成为聚落。

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氏族。

11.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最具代表性。

12. 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他们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13. 我国是最早种植栗的国家之一。

14.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15. 半坡具有代表性的陶器:人面鱼纹陶、四鹿纹盆。

16.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他们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17. 河姆渡具有代表性的陶器:刻画猪纹黒陶钵1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19. 比较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的异同:相同点:①都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阶段——母亲氏族的繁荣时期,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②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过定居生活。

③普遍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①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为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为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②房屋结构不同。

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可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后者为干栏式房屋,由于江南地区潮湿多雨,它具有高于地面、通风、防潮等优点。

③种植代表性农作物不同。

前者主要种植栗;后者主要种植水稻。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20. 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1. 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

22. 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23. 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

24. 后来,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

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5. 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6. 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27. 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28. 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29. 公元前21世纪,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及国家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

30.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31. 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32.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各部落起兵打败了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33. 商朝前期屡次迁都。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

因此,后代又把商朝成为殷。

34. 商朝设置管理各项事务的官员,建立了庞大的军队,活动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代,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

35. 公元前1046年,渭水流域的周族首领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

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36. 西周时,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的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

37. 西周时,农作物品种已增多,已有人工灌溉。

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38. 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39.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于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40. 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

41.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相觐、纳贡和服役。

42. 周王规定: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43. 周初共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

44. 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重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45. 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46. 西周时,平民阶层隶属于贵族,他们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47. 西周时的等级制度:48. 西周时的统治手段:①军队、刑法(硬的)②礼仪教化(软的)。

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49.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时期,王室衰弱,诸侯争霸。

50. 春秋五霸:齐桓(huán)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51. 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52. 齐桓公首先称霸的条件:①经济上: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庶。

②政治上: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军事。

③外交上:尊王攘夷④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盟会,正式称霸。

53. 战国七雄:第8课铁骑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54. 春秋——铁器的应用;战国——牛耕的推广。

55. 商鞅变法: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④承认土地私有;⑤推行县制;⑥统一度量衡。

56. 各国的变法: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邹忌。

57. 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58. 商鞅变法的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59.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60.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61.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62.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63.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

64.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65. 孔子30岁左右,开始创办私学。

主张“有教无类”。

66. 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教学时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67.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68.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的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探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69.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70.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71. 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72. 铜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73. 代表性铜钟: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74.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①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②商鞅变法后秦国力最强;③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打败赵国军队,大大削弱了东方六国的势气。

7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76. 秦统一的意义:亲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77. 秦灭亡的原因:①徭役、兵役沉重;②赋税繁多;③刑法严酷;④秦二世的残暴。

78. 陈胜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秦朝的统治。

79.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

他们首先攻下陈,建立张楚政权。

再派兵分路进攻,直逼咸阳。

80.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81. 秦王嬴政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在地方,废除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

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82. 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83. 为了让车辆畅行无阻,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同一车辆形制。

他还下令修筑由咸阳通往各地的交通大道,称为驰道。

84.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了灵渠,灵渠全长34千米,首次把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连结起来。

85. 秦朝初期,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

86. 秦统一文字,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87. 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征发大批人力修缮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88.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89.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史称“文景之治”。

90.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91.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①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②在长安设立太学;③在地方设立官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