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治疗指南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PT课件

该患者是否需要行再灌注治疗?
思路:再灌注治疗能及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 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从而有效解除 疼痛,显著改善 预后,因此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 核心,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及介入治疗。诊断明确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12小时,症状持续不缓解 均应考虑行再灌注治疗;如果起病12-24小时,胸 痛剧烈,ST段抬高导联仍有R波者,仍可考虑再灌 注治疗。该患者发病在12小时内,因此有再灌注治 疗指征,应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
13
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并导致心肌坏死者, 如存在下列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典型的增高,高于正常上限,且至少伴 有下述情况之一:心肌缺血症状;ECG出现的ST-T改变或新出现的左束 支传导阻滞;ECG出现病理性Q波;影像学证据提示有心肌室壁运动异 常;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明确有冠状动脉血管内血栓形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及生命的疾 病,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 引起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 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 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通常为持续剧烈的胸痛, 伴心电图动态演变和心肌酶的升高。早期诊断、 治疗对于疾病的转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
21
根据该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考虑是 何种诊断,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该患者因胸痛4小时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阳 性体征,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有所升高,心 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因此基本可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 分级Ⅰ级;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2型糖尿 病。
思路:再灌注治疗能及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 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从而有效解除 疼痛,显著改善 预后,因此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 核心,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及介入治疗。诊断明确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12小时,症状持续不缓解 均应考虑行再灌注治疗;如果起病12-24小时,胸 痛剧烈,ST段抬高导联仍有R波者,仍可考虑再灌 注治疗。该患者发病在12小时内,因此有再灌注治 疗指征,应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
13
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并导致心肌坏死者, 如存在下列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典型的增高,高于正常上限,且至少伴 有下述情况之一:心肌缺血症状;ECG出现的ST-T改变或新出现的左束 支传导阻滞;ECG出现病理性Q波;影像学证据提示有心肌室壁运动异 常;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明确有冠状动脉血管内血栓形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及生命的疾 病,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 引起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 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 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通常为持续剧烈的胸痛, 伴心电图动态演变和心肌酶的升高。早期诊断、 治疗对于疾病的转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
21
根据该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考虑是 何种诊断,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该患者因胸痛4小时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阳 性体征,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有所升高,心 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因此基本可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 分级Ⅰ级;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2型糖尿 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pt课件

(3)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 (4)其他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护肾功能,必要
时应用洋地黄制剂。
ppt课件
27
其他治疗
极化液疗法: 10%KCl1.5g MgSO4 5g +10%GS500ml ivgtt Bid,7—14 胰岛素 10U
ppt课件
28
预防
一级预防: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二级预防:对已有冠心病及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再次
相应的体征
ppt课件
8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心电图—对AMI进行诊断和定位的一种重要无创
性手段 特征性的改变 1.缺血型改变--在面向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T波
倒置 2.损伤型改变--在面向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
呈弓背向上抬高 2.坏死型改变--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
23
药物溶栓治疗禁忌证:
1.近期内有活动性出血(消化道溃疡、咯血等)或穿 刺过不易压迫止血的深部动脉
2.严重高血压,血压≥160/110mmHg或疑有主动脉夹 层动脉瘤
3.有出血性脑卒中或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史(包括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
ppt课件
ppt课件
22
药物溶栓治疗适应证:
1.持续性胸痛,时间>30min,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
胸导联>0.2mV 3.发病在6h内,若已发病6~12h,心电图ST段抬高明
显,仍可溶栓 4.年龄≤70岁,70岁以上者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慎重
选择
ppt课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时应用洋地黄制剂。
ppt课件
27
其他治疗
极化液疗法: 10%KCl1.5g MgSO4 5g +10%GS500ml ivgtt Bid,7—14 胰岛素 10U
ppt课件
28
预防
一级预防: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二级预防:对已有冠心病及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再次
相应的体征
ppt课件
8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心电图—对AMI进行诊断和定位的一种重要无创
性手段 特征性的改变 1.缺血型改变--在面向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T波
倒置 2.损伤型改变--在面向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
呈弓背向上抬高 2.坏死型改变--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
23
药物溶栓治疗禁忌证:
1.近期内有活动性出血(消化道溃疡、咯血等)或穿 刺过不易压迫止血的深部动脉
2.严重高血压,血压≥160/110mmHg或疑有主动脉夹 层动脉瘤
3.有出血性脑卒中或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史(包括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
ppt课件
ppt课件
22
药物溶栓治疗适应证:
1.持续性胸痛,时间>30min,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
胸导联>0.2mV 3.发病在6h内,若已发病6~12h,心电图ST段抬高明
显,仍可溶栓 4.年龄≤70岁,70岁以上者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慎重
选择
ppt课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梗科室讲座ppt课件

(三)临床分类
本指南主要阐述“全球统一定义”l型,即自发 性急性STEMI的诊断和治疗,这些患者大多数 出现典型的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升高,并进 展为Q波心肌梗死。 l型:与缺血相关的自发性心肌梗死,由1次原 发性冠状动脉事件(例如斑块侵蚀及破裂、裂隙 或夹层)引起。
三、早期医疗与急诊流程
(一)早期分诊和转运推荐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急性STEMI死亡患者中,约50%在发病 后l h内死于院外,多由于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 动(室颤)]所致。STEMI发病12 h内、持续ST段抬高或新发生 左束支传导阻滞者,早期药物或机械性再灌注治疗获益明确 (I,A)。而且,应该强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尽量缩短发病至入院和再灌注治疗的时间。院前延迟占总时间 延迟的主要部分,取决于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大力开展有关STEMI早期典型和非典型症状的公众教育, 使患者在发生疑似急性缺血性胸痛症状后,尽早向急救中心呼 救,避免因自行用药和长时间多次评估症状而导致就诊延误。 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应合理布局、规范管理,救护车人员应根据 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心电图结果做出初步诊断和分诊(I,C)。 对有适应证的STEMI患者,院前溶栓效果优于入院后溶栓。
(二)缩短院内时间延迟
建立急诊科与心血管专科的密切协作,配备24 h待命的急诊 PCI团队,力争在STEMI患者到达医院10 min内完成首份心电 图,30 min内开始溶栓治疗,90 min内完成球囊扩张(即从就诊 至球囊扩张时间<90 min)。通过与接收医院进行密切配合,形 成院前和院内紧密衔接的绿色通道;提前电话通知或经远程无 线传输系统将12导联心电图传输到医院内,提前启动STEMI 治疗措施。
四、临床和实验室评价、危险分层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学PPT课件

冠 脉 病 变
二尖瓣前乳头肌 右冠脉-左室膈面、后间隔、右室、窦房结及 房室结 左回旋支-左高侧壁、膈面、左心房、房室结
左主干-广泛左室
病 理
少数心肌坏死(30分 钟内)→绝大部分心
心 肌 病 变
肌坏死(1~2小时)
→溶解、肉芽→心壁 膨出、室壁瘤、破裂
(1周左右)→吸收、
纤维化(2周后)→瘢 痕(6周后)
目录
并发症
治 疗
预后和预防
诊断STEMI 并不困难
特征性的 心电图
典型临床表 现
实验室 的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同学们,
心 绞 痛
心绞痛
书上有与AMI鉴 别要点哒… Nhomakorabea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 动 脉 夹 层
主动脉夹层
胸痛剧烈,撕裂样, 放射到背、肋、腹、 腰、下肢等,血压与 体征不符(高血压与 休克),无心肌坏死 物升高,B超、放射 检查有助于鉴别。
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
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与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目录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录
病理与生理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病因
诱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
LDL-C
斑块破裂
单核细胞
氧化的 LDL-C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平滑肌细胞
内皮功能失调 内皮功能受损
炎症 /氧化 炎症
1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段弓
背向上型抬高,病理性Q波,T
波倒置。
案例
心 电 图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心 电 图
动态性改变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解读ppt课件

110mmHg,对紧急治疗无反应)
PPT学习交流
12
相对禁忌症
• 1.年龄≥75岁
• 2.3个月前有缺血性卒中
• 3.创伤(3周内)或持续>10min心肺复苏
• 4.3周内接受过大手术
• 5.4周内有内脏出血
• 6.2周内有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 7.妊娠
• 8.不符合绝对禁忌症的已知其他颅内病变
• 9.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10.正在使用抗凝药物,INR越高,出血风险越高。
PPT学习交流
13
溶栓药物选择—优先选择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 非特异性:尿激酶、尿激酶原 • 特异性:瑞替普酶、阿替普酶、替奈普酶等 • 瑞替普酶用法用量:
• 溶栓前低分子肝素钙针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 • 0.9%生理盐水10ml+瑞替普酶18mg静脉注射(注射时间5分
钟)30分钟后再次0.9%生理盐水10ml+瑞替普酶18mg静 脉注射(注射时间5分钟)
PPT学习交流
14
PCI
• 直接PCI • 溶栓后PCI • 转运PCI • 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STEMI患者的PCI(症状发
病>24小时)
PPT学习交流
15
直接PCI---I类推荐
• 1.发病12h内或伴有新出现左束支阻滞患者。 • 2.伴有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时,即使发病超过
PPT学习交流
24
• 谢谢大家!
PPT学习交流
25
联系方式
• 南石医院脑科楼二楼 • 心内科二病区 • 赵林明主任 • 高亚飞主治医师
PPT学习交流
26
PPT学习交流
10
适应症:越早越好,发病3小时内溶栓即刻疗效≈直接
PPT学习交流
12
相对禁忌症
• 1.年龄≥75岁
• 2.3个月前有缺血性卒中
• 3.创伤(3周内)或持续>10min心肺复苏
• 4.3周内接受过大手术
• 5.4周内有内脏出血
• 6.2周内有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 7.妊娠
• 8.不符合绝对禁忌症的已知其他颅内病变
• 9.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10.正在使用抗凝药物,INR越高,出血风险越高。
PPT学习交流
13
溶栓药物选择—优先选择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 非特异性:尿激酶、尿激酶原 • 特异性:瑞替普酶、阿替普酶、替奈普酶等 • 瑞替普酶用法用量:
• 溶栓前低分子肝素钙针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 • 0.9%生理盐水10ml+瑞替普酶18mg静脉注射(注射时间5分
钟)30分钟后再次0.9%生理盐水10ml+瑞替普酶18mg静 脉注射(注射时间5分钟)
PPT学习交流
14
PCI
• 直接PCI • 溶栓后PCI • 转运PCI • 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STEMI患者的PCI(症状发
病>24小时)
PPT学习交流
15
直接PCI---I类推荐
• 1.发病12h内或伴有新出现左束支阻滞患者。 • 2.伴有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时,即使发病超过
PPT学习交流
24
• 谢谢大家!
PPT学习交流
25
联系方式
• 南石医院脑科楼二楼 • 心内科二病区 • 赵林明主任 • 高亚飞主治医师
PPT学习交流
26
PPT学习交流
10
适应症:越早越好,发病3小时内溶栓即刻疗效≈直接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治疗指南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徐水
15
提示:
STEMI发生48 h后无自发性VF或持续性VT 的患者,以及STEMI 1个月后射血分数大 于0.40的患者不建议应用ICD。
2020年10月2日
徐水
16
室上性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AF)
Ⅰ 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AF和心房扑 动(房扑)应按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治疗: ①对AF首次予单相波能量200 J的同步电 转复,房扑给能量50 J,可能情况下给短 时的麻醉或镇静。
c .如果患者有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 或存在长QTc,应暂时性加快心率。
Ⅱb类推荐: 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 mm Hg)的持续单一形状VT,口服或静注
2020年10月2日
徐水
8
室性心动过速(VT)
Ⅲ类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对孤立性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快速型
室性心律以及非持续性VT,不提倡预防性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 ②纤溶治疗时,不提倡预防性抗心律失常治 疗。
Ⅱ类推荐: Ⅱa类推荐:
治疗难治多形性VT可用以下方法: a.尽量减轻心肌缺血,减少肾上腺素能刺 激,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可考虑行急诊PCI/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CABG)。
2020年10月2日
徐水
7
室性心动过速(VT)
b.保持血清K+>4.0 mmol/L,血清Mg2+ >2 mg/L。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治疗指南
2004 ACC/AHA
STEMI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跨膜电位改变,梗死和非缺血组织间不应期延长 而产生的折返,以及病灶区域自律性增强。早期 心律失常可能主要由于微折返(浦肯野纤维与心 肌交界处折返)所导致,其他重要因素包括肾上 腺素能神经活动增强、低血钾、低镁、细胞内高 钙、酸中毒、局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产生代谢产 物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治疗主题课件ppt

该治疗措施或操作是适当的,Ⅱb类推荐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证 明有效,需进一步研究;Ⅲ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 或操作无用和(或)无效,并对某些病例可能有害,不推荐使用。证据水 平A级指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B级指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
床试验或多项大规模非随机对照研究;C级指资料来源于专家共识和(或)小型 临床试验、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登记。
第十四页,共七十一页。
(三)危险分层
危险分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根据临床情况不断更新最初的评估。高龄、
女性、Killip分级Ⅱ~Ⅳ级、既往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房颤)、前壁心肌 梗死、肺部啰音、收缩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糖尿病、cTn明显 升高等是STEMI患者(Zhe)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溶栓治疗失败、伴有右 心室梗死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下壁STEMI患者病死率增高。合并机械性并发症 的STEMI患者死亡风险增大。冠状动脉造影可为STEMI风险分层提供重要
评估20min内可转至PCI医院
否
静脉溶栓
是
3-24h转院行冠脉造影 检查
评估溶栓成功
否
尽早转运至PCI医院
挽救性PCI
四、入院后一般处理
所有STEMI患者应立(Li)即给予吸氧和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 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合并左心衰竭(肺水 肿)和(或)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常伴严重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
第三页,共七十一页。
一、心肌梗死分型
我国推荐使用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将心肌梗死分为5型。
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
由于动脉粥样斑(Ban)块破裂、溃疡、裂纹、糜烂或夹层,引起一支或多支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血流减少或远端血小板栓塞伴心肌坏死。患 者大多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少数患者冠状动脉仅有轻度狭窄甚至正常。
床试验或多项大规模非随机对照研究;C级指资料来源于专家共识和(或)小型 临床试验、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登记。
第十四页,共七十一页。
(三)危险分层
危险分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根据临床情况不断更新最初的评估。高龄、
女性、Killip分级Ⅱ~Ⅳ级、既往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房颤)、前壁心肌 梗死、肺部啰音、收缩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糖尿病、cTn明显 升高等是STEMI患者(Zhe)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溶栓治疗失败、伴有右 心室梗死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下壁STEMI患者病死率增高。合并机械性并发症 的STEMI患者死亡风险增大。冠状动脉造影可为STEMI风险分层提供重要
评估20min内可转至PCI医院
否
静脉溶栓
是
3-24h转院行冠脉造影 检查
评估溶栓成功
否
尽早转运至PCI医院
挽救性PCI
四、入院后一般处理
所有STEMI患者应立(Li)即给予吸氧和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 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合并左心衰竭(肺水 肿)和(或)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常伴严重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
第三页,共七十一页。
一、心肌梗死分型
我国推荐使用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将心肌梗死分为5型。
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
由于动脉粥样斑(Ban)块破裂、溃疡、裂纹、糜烂或夹层,引起一支或多支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血流减少或远端血小板栓塞伴心肌坏死。患 者大多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少数患者冠状动脉仅有轻度狭窄甚至正常。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PPT课件

Ⅱa类
1.有心源性休克并且年龄≥75岁的ST EMI病人,可以考虑立即或迅速转运到 能进行心脏插管和迅速血运重建(PCI 或CABG)的医院(如果能在休克发生 后18小时内进行该手术的话)。(证据 级别:B)
2.死亡危险特别高的STEMI病人(包 括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可以 考虑立即或迅速(即在首诊医院,从接诊 到转出的时间少于30分钟)转运到能进 行心脏插管和迅速血运重建(PCI或C ABG)的医院。(证据级别:B)
一.STEMI前的治疗
A.识别有STEMI危险的病人
Ⅰ类:
1.评估所有病人是否存在冠心病(CHD)的主 要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 (证据级别:C)
2.对所有存在≥2种主要危险因素的病人,都要 计算发生症状性CHD的10年发病危险,以评 估是否需要一级预防治疗。(证据级别:B)
3.必须检出已有CHD的病人,以进行二 级预防。具有相当于一种CHD危险因素 的病人(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根据 弗雷明汉公式计算,其10年危险大于2 0%的病人),必须接受与临床症状明显 CHD病人一样强有力的危险因素干预治 疗。(证据级别:A)
e.β受体阻滞剂
Ⅰ类 对于没有禁忌证的病人,无论是否同时行 纤溶治疗或直接PCI,都要立即给予口 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证据级别:A)
Ⅱa类
对于没有禁忌证的STEMI病人,尤其是有心 动过速或高血压的病人,可以迅速给予静脉注射 β受体阻滞剂治疗。(证据级别:B)
立即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没有同时接受 纤溶治疗的病人中似乎可以缩小梗死范围和相关 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接受纤溶治疗的病人中可以 降低再次梗死率,还可以降低危及生命的室性快 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三.急诊室的最初诊断和治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幻灯片PPT

精品文档
直接PCI
Ⅰ类 总体考虑:
a.合适的导管室环境:每年完成PCI不少于 200,(其中至少36例STEMI的直接PCI); b.具备心外手术能力; c.操作熟练的医生:每年至少完成PCI 75例; d.有经验专家的支持; e.及时地(发病90min内球囊扩张)完成; f.STEMI或新出现/怀疑新出现LBBB病人,症状出现
a 绝对禁忌证
1 既往任何时候的颅内出血; 2 已知结构性脑血管损伤(如. 动静脉畸形); 3 已知恶性颅内肿瘤(原发或转移); 4 3个 月内缺血性脑卒中(3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除外); 5 可疑主 动脉夹层;6 活动性出血或出血性体质(月经除外); 7 3个 月内严重头或面部闭合性创伤。
b 相对禁忌证
Ⅲ类 伴有多种疾病者行血管重建的危险可能大于获益,不应 行CAG(证据C)
精品文档
各种PCI概念
补救性PCI 指持续或再发心肌缺血的病人溶栓失败后, 12h内PCI。 即刻PCI 溶栓成功后大多数病人残留有严重的局限性狭 窄,溶栓成功后进行即刻PCI可减少梗死血管的残余狭 窄、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延期PCI是指溶栓后2-7天对具有残余狭窄病变进行的 PCI。 易化PCI(Facilitated PCI):指在对AMI病人施行PCI前,有 意识地应用一些药物,希望改善PCI的效果和临床预后。 常用的药物有:大剂量肝素、半量或全量的溶栓药物、 血小板膜表面IIb/IIIa受体拮抗剂等。
精品文档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汇 总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 项非随机试验。 证据水平C:专家共识和(或)小型试验结果。
精品文档
急诊早期处理策略
Ⅰ类建议 病人接触医疗系统——开始溶栓时间: < 30min(证 据B)。 病人接触医疗系统——开始球囊扩张: < 90min(证 据A)。 a.适合院前溶栓:EMS实施院前溶栓——30min内; b.将患者转至不能实施PCI医院——30min内溶栓; c.将患者转至能实施PCI医院——90min内PCI ;
直接PCI
Ⅰ类 总体考虑:
a.合适的导管室环境:每年完成PCI不少于 200,(其中至少36例STEMI的直接PCI); b.具备心外手术能力; c.操作熟练的医生:每年至少完成PCI 75例; d.有经验专家的支持; e.及时地(发病90min内球囊扩张)完成; f.STEMI或新出现/怀疑新出现LBBB病人,症状出现
a 绝对禁忌证
1 既往任何时候的颅内出血; 2 已知结构性脑血管损伤(如. 动静脉畸形); 3 已知恶性颅内肿瘤(原发或转移); 4 3个 月内缺血性脑卒中(3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除外); 5 可疑主 动脉夹层;6 活动性出血或出血性体质(月经除外); 7 3个 月内严重头或面部闭合性创伤。
b 相对禁忌证
Ⅲ类 伴有多种疾病者行血管重建的危险可能大于获益,不应 行CAG(证据C)
精品文档
各种PCI概念
补救性PCI 指持续或再发心肌缺血的病人溶栓失败后, 12h内PCI。 即刻PCI 溶栓成功后大多数病人残留有严重的局限性狭 窄,溶栓成功后进行即刻PCI可减少梗死血管的残余狭 窄、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延期PCI是指溶栓后2-7天对具有残余狭窄病变进行的 PCI。 易化PCI(Facilitated PCI):指在对AMI病人施行PCI前,有 意识地应用一些药物,希望改善PCI的效果和临床预后。 常用的药物有:大剂量肝素、半量或全量的溶栓药物、 血小板膜表面IIb/IIIa受体拮抗剂等。
精品文档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汇 总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 项非随机试验。 证据水平C:专家共识和(或)小型试验结果。
精品文档
急诊早期处理策略
Ⅰ类建议 病人接触医疗系统——开始溶栓时间: < 30min(证 据B)。 病人接触医疗系统——开始球囊扩张: < 90min(证 据A)。 a.适合院前溶栓:EMS实施院前溶栓——30min内; b.将患者转至不能实施PCI医院——30min内溶栓; c.将患者转至能实施PCI医院——90min内PCI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0/11/21
一、心肌梗死分型
1型 :自发性心肌梗死
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裂纹、糜烂或夹层,引起一支或多 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 血流减少或远端血小板栓塞伴心肌坏死 。患者大多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少数患者冠状动脉仅有轻度狭窄甚 至正常。
2020/11/21
2型: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
四、再灌注治疗
(一)溶栓治疗
总体考虑:院前溶栓效果优于入院后溶栓。对发病3 h内的 患者,溶栓治疗的即刻疗效与直接PCI基本相似;有条件时可在 救护车上开始溶栓治疗(Ⅱa,A)。
2020/11/21
适应证: (1)发病12 h以内,预期FMC至PCI时间延迟大于120 min ,无溶栓禁忌证(Ⅰ,A); (2)发病12~24 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至少2个胸前导 联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若无直接PCI条件,溶栓治疗是合理的(Ⅱa,C); (3)计划进行直接PCI前不推荐溶栓治疗(Ⅲ,A); (4)ST段压低的患者(除正后壁心肌梗死或合并aVR导联 ST段抬高)不应采取溶栓治疗(Ⅲ,B); (5)STEMI发病超过12 h,症状已缓解或消失的患者不应给 予溶栓治疗(Ⅲ,C)。
合并机械性并发症的STEMI患者死亡风险增大。 冠状动脉造影可为STEMI风险分层提供重要信息。
2020/11/21
三、入院后一般处理
所有STEMI患者应立即给予吸氧和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 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
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和(或)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常伴严重 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Ⅰ,C)。
4b型:支架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梗死
一、心肌梗死分型
1型 :自发性心肌梗死
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裂纹、糜烂或夹层,引起一支或多 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 血流减少或远端血小板栓塞伴心肌坏死 。患者大多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少数患者冠状动脉仅有轻度狭窄甚 至正常。
2020/11/21
2型: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
四、再灌注治疗
(一)溶栓治疗
总体考虑:院前溶栓效果优于入院后溶栓。对发病3 h内的 患者,溶栓治疗的即刻疗效与直接PCI基本相似;有条件时可在 救护车上开始溶栓治疗(Ⅱa,A)。
2020/11/21
适应证: (1)发病12 h以内,预期FMC至PCI时间延迟大于120 min ,无溶栓禁忌证(Ⅰ,A); (2)发病12~24 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至少2个胸前导 联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若无直接PCI条件,溶栓治疗是合理的(Ⅱa,C); (3)计划进行直接PCI前不推荐溶栓治疗(Ⅲ,A); (4)ST段压低的患者(除正后壁心肌梗死或合并aVR导联 ST段抬高)不应采取溶栓治疗(Ⅲ,B); (5)STEMI发病超过12 h,症状已缓解或消失的患者不应给 予溶栓治疗(Ⅲ,C)。
合并机械性并发症的STEMI患者死亡风险增大。 冠状动脉造影可为STEMI风险分层提供重要信息。
2020/11/21
三、入院后一般处理
所有STEMI患者应立即给予吸氧和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 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
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和(或)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常伴严重 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Ⅰ,C)。
4b型:支架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指南PPT课件

第5页/共41页
系统延迟时间越短,死亡率越低
无论溶栓还是直接PCI,系统延迟时间的增加升高STEMI患者30天死亡率
系统延迟包括:EMS延迟、DIDO、转运时间和D2B/D2N时间
溶栓
直接PCI
30天死亡率(%)
30天死亡率(%)
来自DANAMI-2(Danis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2 )研究的1572例STEMI患者随机接受溶栓或直接PCI治疗,观察系统延迟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
I
B
在行机械性修补术时,可对STEMI患者行CABG
I
B
需要急诊CABG的患者,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应用机械性循环辅助装置
IIa
B
不能行PCI或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无心源性休克,若症状发生6小时内可考虑行急诊CABG
IIb
C
行急诊CABG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停药时间
推荐类别
证据级别
急诊CABG前不需停用阿司匹林
第20页/共41页
2 ACEI Ⅰ类推荐:(1)如无禁忌,前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LVEF≤40%的STEMI患者,发病24h内口服ACEI(A)(2)如不能耐受ACEI,可选择ARB(B)。(3)已经口服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STMEI患者,若LVEF≤40%、或心衰症状,或合并糖尿病,需要加用醛固酮拮抗剂(B)。Ⅱa类推荐:如无禁忌证,所有STEMI患者需要口服ACEI(A)。
转运时间
D2B,D2N时间
患者教育识别心肌梗死症状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联系急救系统
as soon as possible
FMC: first medical contact
第3页/共41页
系统延迟时间越短,死亡率越低
无论溶栓还是直接PCI,系统延迟时间的增加升高STEMI患者30天死亡率
系统延迟包括:EMS延迟、DIDO、转运时间和D2B/D2N时间
溶栓
直接PCI
30天死亡率(%)
30天死亡率(%)
来自DANAMI-2(Danis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2 )研究的1572例STEMI患者随机接受溶栓或直接PCI治疗,观察系统延迟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
I
B
在行机械性修补术时,可对STEMI患者行CABG
I
B
需要急诊CABG的患者,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应用机械性循环辅助装置
IIa
B
不能行PCI或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无心源性休克,若症状发生6小时内可考虑行急诊CABG
IIb
C
行急诊CABG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停药时间
推荐类别
证据级别
急诊CABG前不需停用阿司匹林
第20页/共41页
2 ACEI Ⅰ类推荐:(1)如无禁忌,前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LVEF≤40%的STEMI患者,发病24h内口服ACEI(A)(2)如不能耐受ACEI,可选择ARB(B)。(3)已经口服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STMEI患者,若LVEF≤40%、或心衰症状,或合并糖尿病,需要加用醛固酮拮抗剂(B)。Ⅱa类推荐:如无禁忌证,所有STEMI患者需要口服ACEI(A)。
转运时间
D2B,D2N时间
患者教育识别心肌梗死症状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联系急救系统
as soon as possible
FMC: first medical contact
第3页/共4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相同能量的双相波除颤可能较单相波效果好。
④随机试验表明,对除颤效果差的VF或VT患者静 脉应用胺碘酮较安慰剂和利多卡因可明显提高入 院存活率。
2021/01/21ຫໍສະໝຸດ 徐水4室性心动过速(VT)
Ⅰ类推荐:
①持续多形性VT应行非同步电除颤,首次单相 波能量200 J除颤,如不成功,第2次予200~ 300 J,必要时行第3次电击,可给360 J。
②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 mm Hg(1 mm Hg=0。133kPa)〕的持续单一形 状VT,应行同步电除颤,首次单相波除颤能 量100 J。转复不成功,可增加除颤能量。如 血流动力学情况允许,应予短时麻醉。
2021/01/21
徐水
5
室性心动过速(VT)
③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 mm Hg)的持续单一形状VT,可依据以下 原则处理:
2021/01/21
徐水
2
1 室性心律失常
❖ 1.1心室纤颤(VF) Ⅰ类推荐:
①VF或无脉性VT应行非同步电除颤,首次单相 波能量200 J除颤,如不成功,第2次予200~ 300 J,必要时行第3次电击,可给360 J。 ②VF或VT如电除颤无效,可应用胺碘酮(300 mg或5 mg/kg快速静脉注射),之后再重复电 除颤1次。 ③原发VF转复后,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紊乱(K+>4.0 mmol/L,Mg2+>2 mg/L), 以防再发VF
2021/01/21
徐水
17
室上性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AF)
②AF发作对电转复无效或短暂窦性心律后 再发AF,建议予以减慢心室率的治疗,可 使用以下一种或多种药物,如静脉应用胺 碘酮;静脉注射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 只用于严重左室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心衰) 患者。
2021/01/21
徐水
15
提示:
STEMI发生48 h后无自发性VF或持续性VT 的患者,以及STEMI 1个月后射血分数大 于0.40的患者不建议应用ICD。
2021/01/21
徐水
16
室上性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AF)
Ⅰ 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AF和心房扑 动(房扑)应按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治疗: ①对AF首次予单相波能量200 J的同步电 转复,房扑给能量50 J,可能情况下给短 时的麻醉或镇静。
胺碘酮:150 mg(或5 mg/kg)缓慢静注 >10 min,如需要,10~15 min重复应用 150 mg;静滴360 mg >6 h(1 mg/min),18 h给予540 mg;24 h累积剂 量<2.2 g。
首次同步单相波能量50 J电除颤。
2021/01/21
徐水
6
室性心动过速(VT)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治疗指南
2004 ACC/AHA
STEMI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跨膜电位改变,梗死和非缺血组织间不应期延长 而产生的折返,以及病灶区域自律性增强。早期 心律失常可能主要由于微折返(浦肯野纤维与心 肌交界处折返)所导致,其他重要因素包括肾上 腺素能神经活动增强、低血钾、低镁、细胞内高 钙、酸中毒、局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产生代谢产 物的作用
2021/01/21
徐水
11
提示:
长期随机试验发现,胺碘酮可降低心律失 常的病死率,且总病死率也降低。 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的药代动力学因素,应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及肝、肾功能调整药 物使用剂量。STEMI 4 d后发生的VT如伴 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是发生猝死的危险征 兆。
2021/01/21
徐水
12
Ⅱ类推荐: Ⅱa类推荐:
治疗难治多形性VT可用以下方法: a.尽量减轻心肌缺血,减少肾上腺素能刺 激,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可考虑行急诊PCI/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CABG)。
2021/01/21
徐水
7
室性心动过速(VT)
b.保持血清K+>4.0 mmol/L,血清Mg2+ >2 mg/L。
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不全,出现非 持续性VT时,2年病死率约为30%,其中 50%被认为初始就有心律失常。
2021/01/21
徐水
14
提示:
非持续性VT、电生理可诱导的及不可控制 的VT患者,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 较药物治疗(包括胺碘酮)能降低病死率。 如STEMI发生1个月后或冠状动脉(冠脉)成 形术后3个月仍存在射血分数降低(0.30或 更低),则无需行电生理检查即可植入 ICD;如射血分数为0.31~0.40,应根据心 肌电不稳定性的证据来决定是否植入ICD。
2021/01/21
徐水
9
提示:
STEMI时VT的分类: 非持续性VT持续时间<30 s,持续性VT> 30 s和(或)导致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需尽 快治疗。 VT分为单形和多形性。
2021/01/21
徐水
10
提示:
VT治疗策略: 持续性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VT需电转复。 快速多形性VT应同于VF,即给非同步200 J能量的电除颤; 室率>150次/min的单形性VT可予100 J同 步电除颤;<150次/min的VT通常无需紧 急电转复,除外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
2021/01/21
徐水
3
提示:
①原发性VF于STEMI前4 h发生率较高,以后明显 减少,但对24 h内死亡风险意义重大。VF纠正后 对预后无影响。
②纤溶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出现的快 速型室性心律可能为再灌注心律失常,并不预示 增加VF的危险。应严密观察而无需预防性抗心 律失常治疗。
c .如果患者有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 或存在长QTc,应暂时性加快心率。
Ⅱb类推荐: 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 mm Hg)的持续单一形状VT,口服或静注
2021/01/21
徐水
8
室性心动过速(VT)
Ⅲ类推荐: ①对孤立性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快速型
室性心律以及非持续性VT,不提倡预防性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 ②纤溶治疗时,不提倡预防性抗心律失常治 疗。
提示:
心室率过快可使大脑供血不足,而导致出 现临床症状(如非持续性VT的心室率> 200次/min,超过10 min),推荐使用抗 VT药物治疗
2021/01/21
徐水
13
提示:
STEMI后>2 d发生的VF或伴血流动力学 障碍的持续性VT,不伴再次心肌梗死或潜 在可逆性心肌缺血,表明了心肌的电不稳 定性,提示预后将很差。
④随机试验表明,对除颤效果差的VF或VT患者静 脉应用胺碘酮较安慰剂和利多卡因可明显提高入 院存活率。
2021/01/21ຫໍສະໝຸດ 徐水4室性心动过速(VT)
Ⅰ类推荐:
①持续多形性VT应行非同步电除颤,首次单相 波能量200 J除颤,如不成功,第2次予200~ 300 J,必要时行第3次电击,可给360 J。
②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 mm Hg(1 mm Hg=0。133kPa)〕的持续单一形 状VT,应行同步电除颤,首次单相波除颤能 量100 J。转复不成功,可增加除颤能量。如 血流动力学情况允许,应予短时麻醉。
2021/01/21
徐水
5
室性心动过速(VT)
③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 mm Hg)的持续单一形状VT,可依据以下 原则处理:
2021/01/21
徐水
2
1 室性心律失常
❖ 1.1心室纤颤(VF) Ⅰ类推荐:
①VF或无脉性VT应行非同步电除颤,首次单相 波能量200 J除颤,如不成功,第2次予200~ 300 J,必要时行第3次电击,可给360 J。 ②VF或VT如电除颤无效,可应用胺碘酮(300 mg或5 mg/kg快速静脉注射),之后再重复电 除颤1次。 ③原发VF转复后,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紊乱(K+>4.0 mmol/L,Mg2+>2 mg/L), 以防再发VF
2021/01/21
徐水
17
室上性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AF)
②AF发作对电转复无效或短暂窦性心律后 再发AF,建议予以减慢心室率的治疗,可 使用以下一种或多种药物,如静脉应用胺 碘酮;静脉注射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 只用于严重左室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心衰) 患者。
2021/01/21
徐水
15
提示:
STEMI发生48 h后无自发性VF或持续性VT 的患者,以及STEMI 1个月后射血分数大 于0.40的患者不建议应用ICD。
2021/01/21
徐水
16
室上性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AF)
Ⅰ 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AF和心房扑 动(房扑)应按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治疗: ①对AF首次予单相波能量200 J的同步电 转复,房扑给能量50 J,可能情况下给短 时的麻醉或镇静。
胺碘酮:150 mg(或5 mg/kg)缓慢静注 >10 min,如需要,10~15 min重复应用 150 mg;静滴360 mg >6 h(1 mg/min),18 h给予540 mg;24 h累积剂 量<2.2 g。
首次同步单相波能量50 J电除颤。
2021/01/21
徐水
6
室性心动过速(VT)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治疗指南
2004 ACC/AHA
STEMI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跨膜电位改变,梗死和非缺血组织间不应期延长 而产生的折返,以及病灶区域自律性增强。早期 心律失常可能主要由于微折返(浦肯野纤维与心 肌交界处折返)所导致,其他重要因素包括肾上 腺素能神经活动增强、低血钾、低镁、细胞内高 钙、酸中毒、局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产生代谢产 物的作用
2021/01/21
徐水
11
提示:
长期随机试验发现,胺碘酮可降低心律失 常的病死率,且总病死率也降低。 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的药代动力学因素,应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及肝、肾功能调整药 物使用剂量。STEMI 4 d后发生的VT如伴 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是发生猝死的危险征 兆。
2021/01/21
徐水
12
Ⅱ类推荐: Ⅱa类推荐:
治疗难治多形性VT可用以下方法: a.尽量减轻心肌缺血,减少肾上腺素能刺 激,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可考虑行急诊PCI/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CABG)。
2021/01/21
徐水
7
室性心动过速(VT)
b.保持血清K+>4.0 mmol/L,血清Mg2+ >2 mg/L。
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不全,出现非 持续性VT时,2年病死率约为30%,其中 50%被认为初始就有心律失常。
2021/01/21
徐水
14
提示:
非持续性VT、电生理可诱导的及不可控制 的VT患者,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 较药物治疗(包括胺碘酮)能降低病死率。 如STEMI发生1个月后或冠状动脉(冠脉)成 形术后3个月仍存在射血分数降低(0.30或 更低),则无需行电生理检查即可植入 ICD;如射血分数为0.31~0.40,应根据心 肌电不稳定性的证据来决定是否植入ICD。
2021/01/21
徐水
9
提示:
STEMI时VT的分类: 非持续性VT持续时间<30 s,持续性VT> 30 s和(或)导致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需尽 快治疗。 VT分为单形和多形性。
2021/01/21
徐水
10
提示:
VT治疗策略: 持续性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VT需电转复。 快速多形性VT应同于VF,即给非同步200 J能量的电除颤; 室率>150次/min的单形性VT可予100 J同 步电除颤;<150次/min的VT通常无需紧 急电转复,除外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
2021/01/21
徐水
3
提示:
①原发性VF于STEMI前4 h发生率较高,以后明显 减少,但对24 h内死亡风险意义重大。VF纠正后 对预后无影响。
②纤溶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出现的快 速型室性心律可能为再灌注心律失常,并不预示 增加VF的危险。应严密观察而无需预防性抗心 律失常治疗。
c .如果患者有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 或存在长QTc,应暂时性加快心率。
Ⅱb类推荐: 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 mm Hg)的持续单一形状VT,口服或静注
2021/01/21
徐水
8
室性心动过速(VT)
Ⅲ类推荐: ①对孤立性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快速型
室性心律以及非持续性VT,不提倡预防性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 ②纤溶治疗时,不提倡预防性抗心律失常治 疗。
提示:
心室率过快可使大脑供血不足,而导致出 现临床症状(如非持续性VT的心室率> 200次/min,超过10 min),推荐使用抗 VT药物治疗
2021/01/21
徐水
13
提示:
STEMI后>2 d发生的VF或伴血流动力学 障碍的持续性VT,不伴再次心肌梗死或潜 在可逆性心肌缺血,表明了心肌的电不稳 定性,提示预后将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