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书馆》课件

合集下载

《上图书馆》ppt课件24张

《上图书馆》ppt课件24张

写作训练1
结合黑塞和王佐良关于读书的观点和论述,请结合自己的 读书经验,将你关于读书的思考用一段完整的论述写下来。 (200-300字)
写作训练2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 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 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 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素材积累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 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 刻。——孟德斯鸠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 以向他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素材积累
•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 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 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 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 和它对质。 • ——杨绛
盛赞图书馆/知识伟大
阅阅阅 读读读 令深广 “度度 我不不 ”断断 不加扩 断深大 成,, 熟
课文研读
2.文中多处写到“光”,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说说 作者写这些光影的理由。
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 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合作探究
补充资料1:
本段选自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哈姆雷 特》讲述了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 遗孀,哈姆雷特王子因此复仇的故事。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 剧艺术手法,使得《哈姆雷特》成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代 表。在第二幕中,哈姆雷特的疯癫行为引起众人关注,国王和王后召见了 哈姆雷特昔日的两位同学兼好友,要求他们去陪伴王子,并找出其行为怪 异的原因。哈姆雷特见了两位好友,并敏锐的发觉他们是国王派来监视自 己的,连讥带讽得骂了二人。台词就出自于此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上图书馆》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上图书馆》课件

专业的阅读指导:图书馆提供专业 的阅读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和吸收知识。
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丰富的图书资源,满足不同读 者的需求
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讲 座、展览等
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读者进 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图书馆的借阅流程与规则
借阅证办理:需携带身份证等有效 证件到图书馆办理借阅证书馆的 重要性和作用
强调了图书馆在知识传播 和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介绍了图书馆的种类和功 能
强调了图书馆的使用方法 和注意事项
布置了关于图书馆的调查 作业,要求学生实地考察 并撰写报告
作业布置与要求
阅读《上图书馆》全文,并完成课后习题 写一篇关于《上图书馆》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查找并阅读其他关于图书馆的文章或书籍,并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完成一份关于图书馆的调查报告,包括图书馆的设施、服务、管理等方面
借阅数量:每次最多可借阅5本书, 借阅期限为30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借阅时间: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为周 一至周五,周末和节假日开放时间 会有所调整
借阅规则:借阅书籍需按时归还, 逾期未还需缴纳滞纳金,损坏或丢 失书籍需赔偿
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与展望
第六章
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现状
数字化资源: 图书馆拥有丰 富的数字化资 源,如电子书、 电子期刊、数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课件封面与目录
第二章
封面设计
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上图书馆》课件
副标题:封面设计
背景图片:图书馆内部或外部照片
颜色搭配:以蓝色、绿色等冷色调为主,体现图书馆的宁 静与庄重

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作者认为:要有正确的阅读的态度,要读杰作,怀着敬重 之心、庄重之感,进行爱的阅读,要花力气、下功夫,认真对 待。
问题三:黑塞为什么提倡研读世界文学?
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研读 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度的书注定要 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
(1)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国,
德国作家、诗人。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 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1946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 、孤独、隐逸的诗人。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 享年85岁。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 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 望心情。
分析: ①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
力,本身便有意义。 明确: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而是为了获得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 ②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 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 不在于提高这种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 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明确:真正的修养是动态的呈现形式,它是一个努力的过程,一个又一个目 标不断实现的过程。它是一种生存境界而非生存手段。
今天我们就随王佐良先生《上图书馆》,听听黑塞《读书: 目的和前提》。
情境任务一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 个智者交谈,可以使人心灵充实,使人明辨是非。毕淑敏说:“书不是胭脂,却 会使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是我们最忠诚的伙伴, 所谓:走遍天下书为侣。时光会不断流逝,读书却让我们增长知识。那么,我们 读些什么书好呢?何谓“好书”呢?从《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中也 许能找到答案。这两篇文章记叙了作者的阅读经历和感受,你作为班级“读书大 使”,请介绍赫尔曼·黑塞和王佐良,并根据文本内容,梳理作者不同阶段的书 籍名称和读书感受,并据此向同学们推荐“好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3.2《上图书馆》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3.2《上图书馆》课件

文华公书林
1899年,美国人玛丽・伊丽莎白・伍德来到中国探望其在武昌昙华林的弟弟罗 伯特・伊・伍德,随后留在昙华林的文华书院教基础英语,1903年,在武昌昙华林 文华学校筹办阅览室,开展多种图书宣传活动。1910年,扩大馆舍,命名为文华公 书林,附设于文华大学。以后成为文华中学、文华大学两校学校图书馆。该馆向社 会开放,学校师借阅、定期更换。组织名人讲演,发展读者队伍,扩大阅 读指点。馆内设编目室、参考室、阅览室、 报纸杂志室、 书库和商学书籍、研究 中国的外文书籍专藏室。据1918年 3月调查,该馆藏书有汉文1012种11771本,西文 6704本。每季阅览人数达7238人,年经费达3500元。图书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 分编。
专业书籍,再到留学时,阅读古本,研究更加深入,再到英国博 物馆,阅读人类之书。
四次上图书馆
• 这个覆盖众生的穹顶,这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 这个金色火球点燃着的庄重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 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 对人类的赞美,也是作者对图书馆的赞美,更是对知识的赞美和 崇敬。引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里经典的句子,升华文章主题。
四次上图书馆
• 情感 • 公书林:愉快,高兴。 • 清华图书馆:温情。 • 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亨福莱公爵室”:很不平静,最后两个
月,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豁然开 朗。 • 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惊叹。
四次上图书馆
• 写作顺序 • 时间顺序,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留学。 • 逻辑顺序,从最开始,基于兴趣和好奇心读书,到大学时,阅读
四次上图书馆
• 环境
• 公书林:宽阔,舒坦,环境优雅,馆外一片绿色,馆内优雅整洁。
• 清华图书馆: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 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新建的第三阅览室有一个 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 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

《上图书馆》PPT课件

《上图书馆》PPT课件
《上图书馆》记叙了作者在不同图书馆读书的几段经历, 从而表明了读书之乐。
深度探究
2.这两篇文章都写到了作者自己的切身经历,在记叙侧重点上, 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述的,都写到了自 己在不同时期读到的书籍及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不同点:《读书:目的和前提》描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比 较详细具体,《上图书馆》一文在记述中则还写到了各个图书 馆的建筑特点。
开头部分还指出了引用部分引自何人,结尾部分没有交代。 (2)作用:开头部分引用西蒙·德波伏娃的话是为了引出“我”对图书馆读书生 活的热爱;结尾部分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是用来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深度探究
2.试分析本文引用论证的作用。
引用论证,增强说理的权威性。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引 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说明人类创造 了知识理性。这种引用,语言精练,有含蓄典雅之美,可以使说理增强 权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
第二部分
初读感悟
初读感悟
字词
①教益(yì) ③高耸(sǒng) ⑤白炽灯(chì) ⑦覆盖(fù)
②音讯(xùn) ④苍穹(qióng) ⑥间隙(jiàn) ⑧吟啸(xiào)
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深度探究
3. “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作者在“公书林”图 书馆有哪些收获?
特点: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允许学生随便阅览; 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作用:突出“公书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公书林” 的喜爱及怀念,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的收获做铺垫。 收获:①激发了作者阅读英文小说、探求外面世界的好奇心。②养成了看 英文杂志的习惯,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知识。

《上图书馆》课件 (14张PPT)

《上图书馆》课件 (14张PPT)
王佐良
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这意味着,读书 是一种隶属人的活动或事情,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 事情。人们常说“想了解一个人,看他读什么书”,也是 此意。实质上也就是在讲读书与做人的道理:读书的根本 要义是“人性养成”,读书的“本体”意义是“人文化 成”。
雅文深境,幽思明,在一方局促的生命空间里,俯 仰于天地大化之间,不正是读书的本体意义之所在吗?
三、文本构建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王佐良读了哪些类型的书? 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享受着获得真正的修养的乐趣的?
时间
地点
环境
所读之书
心情
时间
地点
环境 所读之书 心情
在武昌上学 在清华上学 若干年后 在英国读书时
文华图书科学校图书 房子宽敞、舒服、环 英文小说,斯蒂文生
馆“公书林”(详细
境优雅
的书,英文杂志,
补充资料:公书林的诞生
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创办了文华书院,作为在武汉地区传教的一种重要手段。1899年,到武 昌探望在此传教的弟弟的韦棣华女士应邀在此担任英文教师。不久后,她便发现文华校园内图书资料贫 乏,教师无可参考之教学资料,学生亦无可参考之书籍,而作为当时文化和经济重心的武昌地区竟然也 没有一所对外开放的图书馆。于是,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武昌建立一所可以向所有人开放的图书馆。 韦棣华先在校内设立了一个报亭,购置一些书刊供学生阅览。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韦棣华利用回国的机会到普莱特学院和波士顿西蒙斯学院专门学习图书馆学,与此同时为筹集兴建图书 馆的经费四处奔走,终于在重返中国时筹得两万美金。1903年返回文化书院,购得武昌龚家花园,两年 后简称一座新式建筑,取名“文华公书林”。1910年建筑全部落成,正式对外开放,近代中国第一座现 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诞生。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上图书馆》PPT精品课件(32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上图书馆》PPT精品课件(32张)

随笔
○ 散文的一种。
○ 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 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 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 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 出特色。
○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 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 类事进行综合议论。
小结
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 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为理想的境地, 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作者轻松自由的笔触所写的求学读书 的回忆与感悟,学习了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谢谢!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上图书馆 》PPT课 件(32 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上图书馆 》PPT课 件(32 张)
英国的时候,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
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
读使他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
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上图书馆 》PPT课 件(32 张)
2.品味句子含义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增长知识, 去除无知,提高素养,明辨是非,充实精 神,变化气质,读书,几乎是每一个人都 会有的经历。
芬兰基尔科努米图书馆
既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阅读空间,同时也成为人们寻找灵感,交流 聚会的场所,就如社区中心一般。
理想的图书馆
读书独特体验
读书应具备的品质
目标检测
1.下列对课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上图书馆》王佐良-PPT教学课件(图文课件分享)

1.《上图书馆》王佐良-PPT教学课件(图文课件分享)
报告表示,下周市场的关注焦点将集中于美国8月非农数据,投资者将从下周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中寻找美联储(FED)将于何时加息的线索。同时,预期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吉讲话将更加偏向鸽派,因目前欧元区通胀率仍存有下行风险,并称欧元/美元下周走势偏向下行。2018年对于外汇交易员和投资者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澳新银行预计 在某些时候一定是无中生有索菲·阿蒙森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和乔安娜走了第一段路。他们一直在讨论机器人。乔安娜认为人脑就像一台先进的计算机。苏菲不确定她是否同意。一个人肯定不仅仅是一件硬件吗?到了超市,他们就分道扬镳了。索菲住在一个广阔郊区的郊区,上学的路程几乎是乔安娜的两倍。在她的花园之外没有其他房子,这让 她的房子仿佛位于世界的尽头。这就是树林开始的地方。她转过拐角进入 Clover Close。在路的尽头有一个急弯,被称为船长弯。除了周末,人们很少走这条路。那是五月初。在一些花园里,果树被密密麻麻的水仙花簇拥着。桦树已经长出了淡绿色的叶子。一年中的这个时候,一切都爆发了,真是太了不起了!是什么让这片巨大的绿色植被在温暖 的时候从死地上冒出来,最后的雪消失了?当索菲打开她的花园大门时,她看了看邮箱。通常会有很多垃圾邮件和一些给她妈妈的大信封,在她去她的房间开始她的家庭作业之前,一堆堆放在厨房的桌子上。时不时会有银行寄给她父亲的几封信,但那时他不是一个正常的父亲。苏菲的父亲是一艘大型油轮的船长,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身边。在他 在家的那几周里,他会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为索菲和她的母亲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但是当他在海上时,他似乎很遥远。邮箱里只有一封信——是写给苏菲的。白色信封上写着:“Sophie Amundsen, 3 Clover Close。”这就是全部了;它没有说它来自谁。上面也没有邮票。索菲一关上身后的门,就打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一张不大于信封的纸条。上面 写着:你是谁?没有别的,只有三个字,手写的,后面跟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她又看了看信封。这封信绝对是给她的。谁能把它丢进邮箱?苏菲让自己迅速进入红房子。和往常一样,她的猫 Sherekan 设法从灌木丛中溜了出来,跳到前面的台阶上,然后在她身后关上门之前溜进了门。每当索菲的妈妈心情不好时,她就会把他们住的房子称为动物园。 动物园是动物的集合。索菲当然有一个,并且对它非常满意。它始于三条金鱼:金顶、小红帽和黑杰克。接下来,她得到了两只鹦鹉,分别是 Smitt 和 Smule,然后是乌龟 Govinda,最后是果酱猫 Sherekan。这些都是给她的,以弥补她母亲直到下午晚些时候才下班回家的事实,而她的父亲又那么远,航行到世界各地。索菲把她的书包扔在地板上, 为谢里坎准备了一碗猫粮。然后她坐在厨房的凳子上,手里拿着那封神秘的信。你是谁?她不知道。她当然是苏菲·阿蒙森,但那是谁?她还没有真正弄明白——还没有。如果给她取了一个不同的名字怎么办?例如安妮·克努森。那么她会是别人吗?她忽然想起,爸爸原本要她叫利勒摩。索菲试图想象自己握手并介绍自己为利勒莫尔·阿蒙森,但似 乎一切都错了。不断自我介绍的人是另外一个人。她跳起来,手里拿着那封陌生的信进了浴室。她站在镜子前,凝视着自己的眼睛。“我是索菲·阿蒙森,”她说。镜子里的女孩没有反应,只是抽搐了一下。无论苏菲做什么,她都完全一样。索菲试图用闪电般的动作击败她的倒影,但另一个女孩也同样快。“你是谁?”苏菲问道。对此,她也没有得 到任何回应,只是一时之间有些困惑,不知道是她还是她的倒影提出了这个问题苏菲将食指按在镜子前的鼻子上,说道:“你就是我。”没有得到答案,她转过头来:“我是你。”苏菲·阿蒙森经常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她经常被告知她有一双漂亮的杏仁形眼睛,但这可能只是人们所说的,因为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太大。而且她的耳朵离眼睛太 近了。最糟糕的是她的直发,这是不可能的。有时,在克劳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 的一段音乐之后,她的父亲会抚摸她的头发并称她为“亚麻色头发的女孩”。对他来说没关系,他并没有注定要留着这头黑直的头发。摩丝和定型凝胶对苏菲的头发都没有丝毫影响。有时她觉得自己长得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生时就畸形了。她的母亲总是 继续谈论她辛苦的工作。但这真的决定了你的外表吗?她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很奇怪吗?不让她对自己的容貌发表任何意见,这不是不合理的吗?她的容貌刚刚倾倒在她身上。她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但她肯定没有选择自己。她甚至没有选择做人。什么是人类?苏菲再次抬头看着镜子里的女孩。“我想我会上楼做我的生物作业,”她几乎是歉意 地说。一旦她在大厅里,她想,不,我宁愿去花园里。“小猫,小猫,小猫!”索菲把猫追到门口,关上了身后的前门。当她手里拿着那封神秘的信站在外面的碎石路上,最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突然被魔杖挥动而复活的洋娃娃。此刻身在世间,在奇妙的冒险中四处游荡,是不是很了不起!Sherekan 轻轻跃过砾石,滑入一丛密 密麻麻的红醋栗灌木丛中。一只活猫,从白色的胡须到光滑身体末端的抽搐尾巴都充满活力。它也在花园里,但几乎不像苏菲那样意识到它。当索菲开始考虑活着时,她开始意识到她不会永远活着。我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她想,但总有一天我会离开。死后有没有生命?这是猫很高兴没有意识到的另一个问题。索菲的祖母不久就去世了。六个多月以来 ,索菲每天都想念她。这样的生活不得不结束是多么不公平啊!苏菲站在碎石路上思考着。她试图更加努力地想活着,以忘记她不会永远活着。但这是不可能的。她现在一专心活下去,死的念头也随之涌上心头。反过来,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只有通过唤起有朝一日死去的强烈感觉,她才能体会到活着是多么美好。她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停地翻来 覆去。硬币的一面变得越大越清晰,另一面也变得越大越清晰。她想,你不能在没有意识到你必须死的情况下体验活着。但同样不可能意识到你必须死而不去想活着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苏菲记得奶奶在医生告诉她生病的那天说过类似的话。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生活是多么丰富,”她说。大多数人在了解活着是多么美好的礼物之前不得不 生病是多么悲惨。否则,他们必须在邮箱中找到一封神秘的信件!或许她应该去看看有没有更多的信件到达。苏菲赶紧走到门口,看着绿色的邮箱里面。她惊讶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白色的信封,和第一个一模一样。可她拿到第一个信封的时候,邮箱肯定是空的!这个信封上也有她的名字。她把它撕开,取出一张和第一张一样大小的纸条。世界从哪里 来?它说。我不知道,索菲想。肯定没有人真正知道。然而——索菲认为这是一个公平的问题。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不去问它来自哪里是不对的。神秘的字母让苏菲头晕目眩。她决定去书房坐坐。书房是索菲的绝密藏身之处。当她非常生气、非常痛苦或非常高兴时,她就会去那里。今天,她简直是一头雾水。* * *红房子周围 是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有许多花坛、果树丛、各种果树、一个带滑翔机的宽敞草坪和一个小凉亭,这是爷爷在几周后失去第一个孩子时为奶奶建造的出生于。孩子的名字叫玛丽。她的墓碑上写着:“我们的小玛丽来了,打了招呼,又走了。”在所有覆盆子灌木后面的花园角落里,有一片茂密的灌木丛,那里既不会长出花朵,也不会长出浆果。其实, 那是曾经划过树林边界的旧篱笆,但因为二十年没有人修剪它,它已经长成了一团乱七八糟的,无法穿透的东西。奶奶常说,在战争期间,当鸡在花园里自由放养时,树篱使狐狸更难带走鸡。对苏菲以外的所有人来说,旧篱笆和花园另一端的兔子窝一样没用。但这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苏菲的秘密。苏菲从记事起就知道树篱上的小洞。当她爬过它时 ,她进入了灌木丛之间的一个大洞。它就像一个小房子。她知道没有人会在那里找到她。索菲抓着手里的两个信封,跑过花园,四肢着地蹲下,爬过树篱。巢穴高得几乎可以让她直立,但今天她坐在一丛多节的树根上。从那里她可以透过树枝和树叶之间的小窥视孔向外看。虽然没有一个洞比一枚小硬币大,但她可以很好地看到整个花园。小时候,她 觉得看着父母在树林里寻找她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索菲一直认为花园是一个自己的世界。每次她在圣经中听到伊甸园,都让她想起坐在书房里,审视自己的小天堂。世界从哪里来?她一点儿想法也没有。苏菲知道,世界只是太空中的一个小行星。但空间从何而来?有可能空间一直存在,这样她也不需要去弄清楚它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任何东西都可 能一直存在吗?她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反对这个想法。难道所有存在的东西都一定有一个开始?所以空间一定是在某个时候从别的东西中创造出来的。但是,如果空间来自其他东西,那么其他东西也一定来自其他东西。索菲觉得她只是推迟了这个问题。在某些时候,一定有什么东西来自。

《上图书馆》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上图书馆》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基础梳理
1.重要字音 胥(xū) 白炽灯(chì) 豁然开朗(huò) 苍穹(qióng) 点缀(zhuì) 牵强附会(qiǎng) 2.词语释义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情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任务一: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
【活动1】阅读文本,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1.“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优雅,至今
任务三: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活动3】再读课文,讨论、总结:本文写作特点有哪些?
(1)结构清晰,首尾照应。 开头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一句话引出对上图书馆的
回忆,并点明主题“上图书馆之乐”,然后按时间顺序,写 自己中学、大学和留学时三段上图书馆的经历。结尾段的 “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呼应开头。全文采用总—分—总式 的结构,紧凑完整。
4.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
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
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这段文字描写了作者在英国的一段难得的愉快的读书经历。 学业完成,祖国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时,没有学业压力, 没有思想负担,可以“纵情自由阅读”,心里也“豁然开朗” 了。上图书馆之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扩展了 上图书馆之乐的内涵,也体现了作者心系国运的宽广胸襟和崇 高追求。
光明灿烂
书 馆


英国留
包德林图书馆(8)
心系国运
奇 趣
学期间 英国博物馆的圆
形图书馆(9)
建筑华美
随堂练习
古今名人对于读书都有自己的认识,请你收集一些关于读书 的名人名言,体会其意义。
(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程端礼 (2)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 张维屏 (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4)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 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 王梓坤

《上图书馆》ppt课件22张

《上图书馆》ppt课件22张

知背景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是国际上最著名 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一。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王先生需要博览 群书。本文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 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文体知识: 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 ,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富有“理趣”。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1分钟
音讯 xùn 吟啸 xiào
高耸 sǒnɡ 白炽灯 chì
苍穹 qiónɡ 间隙 xì 牵强附会 qiǎnɡ
自学指导一 (3分钟)
阅读课文,说说文章可划分为几个部分?慨括每个部 分容,并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
1、阅读课文,说说文章可划分为几个部分?慨括每个 部分容,并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
课堂小结
上图书馆
时间顺序
由西蒙•德波伏娃钟情法国国立图书馆导入话题(1—3)
回忆上图书馆之乐
上中学 “公书林”
(4-5)
进清华 第三阅览室 (6—7)
留学时期
圆形图书馆:升华体会总 结上图书馆之奇趣 (9—10)
包德林图书馆 (8)
当堂训练
作者在记述自己上图书馆的经历时,多次写到自己因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的不同心情。 有人认为,读书就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也有人认为读书就应该心无旁 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时间顺序
1.公书林:
2.清华大学的图书馆
3.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
3.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博物馆
自学指导二 (5分钟)
王佐良读的又是什么类型的书?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享受着获得 真正的修养的乐趣的?合作完成下表。并谈谈作者有哪些收获。

《上图书馆》课件

《上图书馆》课件

幽静整洁
2.产生了读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
3.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
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 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足球 场大的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各种 精美书刊闪着光,铜制的高台灯
4.丰富了有关历史、哲学、戏剧等方面 的知识和情感
包德林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上的名人 画像、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 当差,中古僧侣修行的遗风
《上图书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王佐良
“如果真的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 的模样”
——博尔赫斯
王佐良(1916-1995)
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莎学 研究者 与许国璋、吴景荣一起被誉为中国的“三大英语 权威” 1988年,《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获“北 京市首届哲社与政策研究成果荣誉奖” 中译英:曹禺《雷雨》 英译中:培根《论读书》
Of studies《论读书》
王佐良译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读历史书让人明智, 读诗歌让人聪明,
the mathematics 数学让人思维周密,
subtle;
科学让人深刻,
natural deep;
philosophy
关于道德的学说让人 沉稳庄重,
建筑华美,气象万千
5.见证了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的心 境变化
6.认识到人类的高贵、伟大
法国国立图书馆
武昌文化图术科学校“公书林”
清华大学图书馆
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哈姆莱特》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 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 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 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 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上图书馆》ppt课件21张

《上图书馆》ppt课件21张
•2.“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作者在“公书林”图书馆有哪些收获? •特点: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允许学生随便阅览;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作用:突出“公书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公书林”的喜爱及怀念,为下文写作者在 这里的收获做铺垫。 •收获: •①激发了作者阅读英文小说、探求外面世界的好奇心。 •②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知识。
(2)“果然”显示出作者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欣喜之情。“消磨”一词,意思是 “度过(时间、多指虚度)”,这里指和喜爱的作者、书籍度过的美妙时光。
(3)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
(3)把图书馆比作自己的恩师,可见作者对图书馆的深情,以及图书馆在作者心 目中的地位。
(4)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 光…. (4)各种书刊闪着的是知识的光,阅读使作者的知识和情感得到了提升,带领他走 进开阁的、理性的新世界。
课堂小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 树立起读书学习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图书馆就是阅 读的好去处。本文作者回顾了自己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那种氛围 与乐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字里行间充满对图书馆的礼 赞,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崇敬。希望同学们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 充分思考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 ,让书香浸润我们的心灵,点亮我们的人生。
布置作业
以《上________图书馆》(横线处填写你最喜欢的一座图 书馆)为题,仿写文中清华图书馆的文段。
要求:运用相似的句式和环境烘托的表现手法。
板书设计
生协助管理。这对推动中国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图书馆》—统编版(公开课ppt课件)ppt

《上图书馆》—统编版(公开课ppt课件)ppt
禁止将图书私自带出阅览室
读者需按规定时间归还图书, 如有逾期未归还者将收取违 约金
其他规则的介绍
禁止吸烟
禁止携带宠 物
禁止喧哗
禁止使用自 带电脑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总结利用图书馆的经验与收获
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掌握图书馆的布局和功能分区,便于快速找到所需资料 熟悉图书馆的借阅流程和规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了解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服务项目,合理安排时间
服务特点:参考咨询服务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及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能够满 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其他服务的介绍
参考咨询:提供各种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的咨询和指导 文献传递: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的咨询和指导 信息素养培训:提供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学科服务:提供学科咨询、学科服务、学科评价等服务的咨询和指导
定义: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文献 分析、数据统计等服务。
服务内容:参考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学术前沿、热点问 题等,同时也为用户提供论文撰写、文献综述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服务方式:参考咨询服务通常采用在线或离线咨询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图书 馆网站、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参考咨询员联系,获取相关问题的解答和指导。
数据库资源的介绍
数据库类型:包括全文数据库、文 摘数据库、事实数据库等
数据库检索方式:支持关键词检索、 布尔逻辑运算符等高级检索方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据库内容:涵盖了各种学科领域, 提供各种文献资源
数据库资源获取:通过图书馆网站 或移动应用程序获取
馆际互借的介绍

《上图书馆》课件

《上图书馆》课件
《上图书馆》课件
一、知人论世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 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
王佐良先生著有《英国文学论文集》 等作品,并译有《彭斯诗选》,中译英 《雷雨》(曹禺著)。
1995年1月,王佐良于北京逝世。
二、创作背景
王佐良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需要博览群书。 1935年在清华外语系读书时,一系列的爱国运动使得王佐良更加 认识到,青年人要为救国救民发奋读书的重要性。 抗日胜利后,王佐良赴英留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上作出了突出的 贡献。 本篇随笔就是王佐良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 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四、文本构建
初读文章后,如果要按照结构,把文章划分为三个 部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划分呢?
第一部分:开篇(第1-3段) 第二部分:经历(第4-9段) 第三部分:结语(第10段)
第一部分:开篇部分
(第1-3段)
【任务一】思考一下,文章第一部分出现了哪一座图书馆? 引用了谁的话?这样写有何作用呢?
出现了第一座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 作者还引用了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 作用:这样写作者可以自然地引出了自己对图书馆的热爱之情, 并由此开篇,紧接下文自己以上图书馆为乐的几段经历。
(第4-9段)
【任务三】
②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其中又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呢?
答:说明作者对这个图书馆印象极为深刻,它带给作者很大的影响与 教益,给作者指明了前进道路。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图 书馆强烈的热爱之情。
文中运用了环境描写与象征手法,“光”也象征着温暖、宁静与 和谐,因此说后来时局动荡后,灯光也灭了。
【任务三】 ⑤作者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思考,全文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的? 明确: (1)文中主要记述了四个图书馆,分别是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 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2)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的。
(二)精研内容: 1.思考,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明确: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②随意而谈,言之有物
随笔这种文体的特点之二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就行。可再现 一个小场景,可记叙一件小事情,可描写一个鲜明的人物,可抒发一种动人的 情感,可表达一种独特的感悟。当然,随意而谈,表面上看来,似乎章法自由, 材料较“散”,实际上都有明确的中心,随笔不“随”意。随意而谈的含义, 也指随笔的题材可以说都是“信手拈来”。身旁周围,俯拾即是,嬉笑怒骂, 皆能成篇。要打消写随笔的“神秘感”,就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思 考,有感而发,因情而叙。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
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 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 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 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 奇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 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2.“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作者在“公书林”图书馆有哪些收获? 明确: 特点: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允许学生随便阅览;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作用:突出“公书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公书林”的喜爱及怀念,为下文写 作者在这里的收获做铺垫。 收获: ①激发了作者阅读英文小说、探求外面世界的好奇心。 ②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知识。
8.讨论:作者写自己上图书馆之乐,感情基调是愉悦的。可是,作者却选择自己 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情景来写,加之国内战乱、亲 人音信全无,作者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试分析随笔写法 的灵活性。
明确: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随笔,作者主要选择自己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入文,真实展示了图书馆在自己学 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在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处境下苦读的心情有些压抑,但这段图书 馆学习的经历却意义重大,结局很是圆满。正是在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才换来了优异的成绩。 “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这段文字,是付出得到回报后的喜悦,是拨开阴霾见日 月的惊喜,是不再为家国忧虑的释怀,是在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的轻松与喜悦。相比较收获时的快乐,先前 受那点苦又有什么呢?因此,从整体看,这一段苦读生活,更能表现上图书馆的结局之乐。从写法方面来说, 体现了随笔写法的灵活性。
罗伯特·斯蒂文森(1850—1894)
苏格兰随笔作家、诗人、小说家、游记作家、新浪漫主义代表。斯蒂文森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 早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他从学生时代起就酷爱文学,一生多病,但有旺盛的创作力。斯蒂文森 的作品题材繁多,构思精巧,其探险小说和惊险小说更是富于独创性和戏剧性力量。代表作有 《金银岛》《化身博士》《诱拐》等,斯蒂文森亦以之在读者中获得巨大声望。对他的诗人身份, 一般读者并不了解。他逝世以后,长期被认为只是一位模仿他人风格的散文作家和儿童读物及通 俗读物作家,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有识者推崇为具有独创性和才能的作家。
3.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清华大学的图书馆?
明确:
作者详细描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写到了它的外表、门厅、书库、阅览室、高台 灯等,是说作者对这个图书馆印象极为深刻,它带给作者很大的影响,给了作者 很大的教益,是“我的解透教材一大恩师”,而且它的作用是其他事物不能比的, 它带着作者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给作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作者这样写, 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图书馆强烈的热爱之情。
③真情实感,发而为文
随笔要求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 前。它以真情、至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后让人感慨、悲愤、沉思、冥想、自省,因为它 是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的。文字上也就自然形成质朴、无华、深沉、自然的风格。
④要引人向善
随笔要写得真实,但并不是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如实反映。生活是丰富的, 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 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 但是我们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即使要反映负 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
7.请根据文本内容梳理一下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和读书的感受与思考。
明确:
王佐良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在上中学时,去学校的图书馆“公 书林”翻阅英文小说,使作者养成了一个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在清华大学时,王佐良去清华图 书馆读书,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使作者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在英国读书的时 候,王佐良去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 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代表作有《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翻译著作有《英国文学论文集》、中译 英《雷雨》(曹禺著)。
相关链接
西蒙·德波伏娃(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08 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 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 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 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部编版高中语文
上图书馆
学习目标
1.品味重点词句,赏析细节描写,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梳理、探究,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 发展与提升素养。 3.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认识图书馆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 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4.思考,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明确: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5.思考,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 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
6.思考,第9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意? 明确: 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一方面表达对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的赞美; 另一方面表达对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的赞美,因为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 样的伟人。
xùn) xùn)
音讯 汛期
④炽帜((
chì) zhì)
炽热 旗帜
3.积成语 [语境呈现]
①一.灯.如.豆.的夜晚,挡头山周围的一切都已隐没,只有土屋的窗前透着一点灯光, 油灯下看书恍惚觉得在享受文人生活。 ②其实经济发展趋势、国际局势的演变并不神秘,即使是普通读者,能用心读完这 本书,也会豁.然.开.朗.,一定会明白许多逻辑关系以及学会对一些信息的解读。 ③夏朝的真实性无论从考古还是文献都无法确认,开封曾是夏朝都城的说法更是牵.强. 附.会.,深挖夏文化,无非就是在“旅游经济”方针下,追求经济利益和 GDP 的一种 手段。
了解作者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1929~1934 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 语系主任、副院长。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 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最著名英语文学专家之 列,代表了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高峰。
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思的”东西, 某种可供人嗅察、听到、看见、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是最根本的一点,作者必须 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自然形成。唯一不可缺少的东西却是那内 容或思想必须经过活泼的理解,受到作者喜爱,对其妙味有所会心,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 达出来。
文华公书林
中国在20 世纪初以前,只有私人性质的藏书楼、藏书阁,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韦棣华女士建立的文华公书林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1899 年,韦棣华来到中国探望弟弟,随后受聘于文华书院讲授英语。进入书院不久,韦棣华发现文 华书院图书资料贫乏,于是她便在讲课之余在校园一间叫作“八角亭”的小屋内,陈列自己收集的外文 书籍报刊供学生们阅览,这便是文华公书林的雏形。韦棣华很快又发现“在全中国没有一所可以正确地 称为公共图书馆的设置”,这又使她产生了发展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念头。经过她的不懈努力,1910 年 春,文华公书林新舍正式建成,并取名“ 公书林”,即深寓“ 公之于众而非为文华独有”之意。
预习检查
1.记字音
①教益.( yì ) ②音讯.( xùn)
③高耸.( sǒng)
④苍穹.( qióng) ⑤白炽.灯( chì) ⑥间.隙( jiàn)
⑦覆.盖( fù ) ⑧吟啸.( xiào)
2.识字形
①愉瑜((
yú) 愉快 yú)瑕瑜互见
②链涟((
liàn) lián)
锁链 涟漪
③讯汛((
写作背景
1947年,王佐良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赴英国牛津大学读研究生,成为茂登学院研究 生。1949年学成回国,照理他应返回清华大学继续执教,但实际上是去了北京外国语学 校(后改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对清华一直有眷恋之情,后来也 长期住在清华校园内,1986年出版的文集《照澜集》即以清华照澜院为题。王佐良曾在 《想起清华种种》一文中说:“后来我转入别的学校工作,但是我心里始终保持着一种 清华做学问的标准。”(《中楼集》)言若有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