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 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3ee1ee524de518964b7df4.png)
师:除了这些符号外,老师这还用你们学过几个符号
【幻灯片】:科学符号、单位符号、电路元件符号、厕所符号、禁止鸣笛符号
师:想一想:公共场所的上述符号表示什么呢?
生:紧急出口、公园、残疾人设施、停车场、自然保护区、中雨
【幻灯片】:禁止向左转弯、限制轴重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东北风
水分子符号:H2O,水分子模型:
四.课堂小结
课
后
反
思
师: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八大行星图,各种水在地球上的含量……)
师:一种模型可以是一张表、计算机图像(密度表格,股市……)
【幻灯片】: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分化过程的示意图模型
师: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的示意
【幻灯片】:耳的结构图模型
师: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的示意
师:一条曲线、一段动画、一个公式都是一个模型。
师:这样是不是很不方便啊?
师:不过它们都可以用t来表示。所以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方便性)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符号的兄弟:模型(通过两张自行车车模,动车车模引入)
二.模型
师:你们接触过哪些模型?
生:车模、地球仪、房屋模型、眼球模型……
师:那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呢?
生: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
师:如果我们用语言来描述这些符号的意思是不是很复杂?所以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简明性)
【幻灯片】:电流表(不同形状)
师:这是两种不同形状的电流表,但它们都可以用 来表示。这样可以避免混乱。所以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统一性)
【幻灯片】:不同语言表示时间
师:这是不同国家表示时间的文字语言。文字语言一样吗?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公开课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84477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3.png)
初中科学课时教学计划●课题: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共1 课时●教学目标:1. 体验建立模型、使用符号的思想方法。
2. 能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水的状态变化。
●教学重点: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教学难点: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符号●主要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自我修改引入:展示楼盘模型,并问这是楼房吗?你的理由呢?生:不是,与背景(人、墙壁)比较不难看出这是楼盘模型。
师:这就是模型新课:练习:1、你知道哪些模型?生:……2、下列事物哪些是模型?答:全部是模型思考与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建立模型?因为地球太______了,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巨大)楼盘模型图片:首先学生很容易可以看出这不是楼房,而是模型;其次,能较透彻地理解“模型”概念由于细胞太______了,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微小)由于眼球构造太______了,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
(复杂)思考与讨论:这些现象为什么也要用模型表示呢?生:……答:原理或过程太复杂难以用语言描述。
模型的作用: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练习:以下事物是不是模型?1、地球自转动画 此模型表示_________(地球自转)2、公式 此模型表示_________(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3、电路图 此模型表示_________(某种电路连接方式)总结:模型的类型一幅图、一张表格、一条曲线、一段动画、一个公式、一个复杂过程 模型方法: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思考与讨论:我们所学过的事物哪些是利用模型方法进行研究? 生:……答:用带箭头的射线表示光线;黄豆与沙子混合实验;电路图……R U I读图:图2-3所示为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1. 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____________。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5aca3331126edb6f1a1056.png)
请同学用一个次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
【新授】
一、请同学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
二、请同学门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
讲解: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再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可见
课题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日期
教学
目标
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重点难点分析
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地球仪、PPT图片、细胞模型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运动学:v t s电学:R I U
2、关于“课后练习2”,学生画出来的模型有很多问题,如分子间的空隙都一样大,分子的密集程度没有变化。所以这道题对学生是一种挑战。
五,综述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符号和模型就是中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建立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很有利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后经常去使用一些符号和模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符号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当然你设计的符号如果没有经过有关机构的认同,千万不要公开发表!包括你的作业和试卷。
轶事记录
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出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对于身边出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却又是不理解它的真正涵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65363bbcd126fff6050b06.png)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总复习第一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反思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35d2a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5.png)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模型和符号的建立和运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效地构建和运用模型和符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模型和符号在教学中的建立与作用进行反思。
1. 模型的建立与作用1.1 建立模型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建立模型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象化,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
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图形模型等,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建立模型,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连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实质。
1.2 模型的作用模型在教学中起到了多种作用。
首先,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和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其次,模型可以提供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和探究学习的起点和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此外,模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符号的建立与作用2.1 符号的定义与运用符号是一种简化和约定的表达方式,通过特定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可以对复杂的事物和概念进行简洁、准确地表达。
在教学中,符号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不同学科领域都有各自的符号系统,例如数学中的数学符号、物理中的物理符号等。
2.2 符号的作用符号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符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通过运用符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内容转化为直观、可视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符号可以提供学生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共同语言,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
符号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模型与符号的融合应用在教学中,模型和符号的融合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将模型与符号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化,并用符号加以表达,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1 教学实例以物理教学为例,当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建立质点和力的模型。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fdbbcef111f18582d05a38.png)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三、原子结构的模型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9、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1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11、钠在氯气中燃烧(1)现象:剧烈燃烧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并产生白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
(2)微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构成了氯化钠。
2.1-2.3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原子结构的模型
![2.1-2.3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原子结构的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ae4fab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2.png)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原子结构的模型一、模型与符号1.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①物体的复制品;②事物变化的过程;③图片;④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2.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化学模型的建立1.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①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比例模型棍棒模型② 分子聚集成物质。
2. 物质的构成(1)⎪⎪⎪⎪⎩⎪⎪⎪⎪⎨⎧⎩⎨⎧⎩⎨⎧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3)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烯(C 60)是由C 60分子构成的。
金刚石 石墨 C 603. 分子和原子(1)⎪⎩⎪⎨⎧③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的粒子②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小粒子①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分子 (2)⎪⎩⎪⎨⎧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4. 区分不同的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a7185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4.png)
你还记得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吗?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水分子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水的汽化
物理变化 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04
符号有什么作用?
05
电学: U I R
03
单位: m m/s s
02
运动学:s v t
01
符号有什么作用?
想一想,下列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你还能举出哪些符号?越多越好!
A zeit temps time 時間 时间 t 符号有什么作用?
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构成水的分子 发生了变化。
任务:
你能否用模型表示液态的水和汽态的水?
你还记得以下问题吗?
1、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那水分子呢?
2、你能画出一个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吗?
3、你知道水汽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可爱模板企业通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观察、回顾、回答问题:
1、地球有多大? 2、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认识地球?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1千米
实物电路 电路图 怎样将复杂的实物电路简洁地表达出来? 模型和符号 符号
单位: V A Ώ
你还记得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吗?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水分子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
㎏
想一想
思考
科学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些符号?
这些是什么?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可以让事物变得直观、简洁、避免事物的混淆。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15张)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91faf5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e.png)
上述模型既直观地表示了水的物态变化中的一些特征,
揭示了水在物态变化中产生了变化的因素和没有产生变化的 因素,
直观地揭示了水的物态变化实质上是一种____________。
二、符号
我们曾用过许多_________________, 例如 v (______)、 ( ______ )等。
紧急出口 (安全出口)
公园
残疾人 设施
停车场
植树节
中雨
为什么人们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 ?
图2-4 符号的意义
用符号能__________地表示_____,还可避免由于事物_________ 和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
小结:
一、模型
一个模型可以是_________、 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也 可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
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 _______来_______和_______客观对象,
并通过______这个______来揭示客观对象的______、 ______和 ______ ,这是一个______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______方法。
图 2-3 所示为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о表示水分子)。
图2-3 水的状态模型
1.水在状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 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构成水的水分子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了变化。
一、模型
我们曾用过许多模型, 如用地球仪来表示地球的全貌和运动状态; 用细胞模式图展示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借助眼球模型,认识和研究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天台实验中学《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word教案
![天台实验中学《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b37c87f01dc281e43af044.png)
第一节天台实验中学《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word教案天台实验中学叶文正一、教学目标1、明白符号和模型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简化事物、直观形象2、明白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符号的表示方法和模型的表示方法3、能用水的分子符号表示水的三态的变化过程二、教学重点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模型的表示三、教学难点粒子模型来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
四、教学预备地球仪、小黑板、细胞模型图五、课时 1六、教学过程[引入]师:为了能形象地认识地球,人们做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将电路简洁地表达出来,人们设计了许多符号;为了认识肉眼看不见的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人们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概括写出了一个简单的表达式。
眼睛看不见的分子和原子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吗?[新课](一)符号师展现一些符号:Ω、≤、℃、㎏、生:想一想这些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摸索:在科学中什么缘故要引用那么多的符号呢?师小结:能够让事物变得直观、简洁幸免事物的混淆。
练习1: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思。
练习2:举出一些符号的例子,看谁能举出的多。
(二)模型师:符号能够使一切工作些一般的事物变得简明易别。
我们还用过一些模型来认识事物。
展现一些图片:地球仪、细胞、眼球结构、耳朵结构、太阳系模式模式图、电路图形。
生想一想:这些运用这些图的作用是什么?师:模型:一些难以认识、观看、描述的事物通常用一个直观的模型加以描述。
生:举出一些模型生:阅读模型材料A师:展现一些模型:水的分布柱形图、欧姆定律研究的一张表格、食盐溶解过程动画。
(三)用模型表示提出任务:能否用模型表示出水的汽化过程?回忆:1、水分子的构成微粒2、水分子的结构模型3、水汽化的实质4、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现象。
展现录像:水的汽化过程分析:水汽化的实质:水分子之间间隙的变化。
没有变成新的分子学生画图——用模型表示出水汽化的过程展现:学生的模型展现:教材提供的模型。
练习3:将一只盛有少量水的烧杯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刻会有什么现象?试从用分子运动理论说明这一现象?若用一个小圆圈代表一个分子,能否用模型表示水的汽化过程?[总结][布置作业]反思: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知识面不是专门广,不能跳出教材看到社会和生活,要求举例总是在想教材中显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关于周围显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却又是不明白得它的真正涵义。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上课)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85c8c3ec551810a6f52486c8.png)
•盖尔曼因此获得了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用一种通俗的比喻来讲,原子是一个人体 的话,夸克就是人体的一个细胞。
夸克模型
•盖尔曼起初并没有将夸克当成物质实体,只不过是些 数学模型而已,但由于夸克模型在解释实验事实上越 来越成功,人们开始越来越相信夸克确实就是存在于 更深层次的物质实体。但可惜的是,高能实验中从未 发现有单个的自由夸克,也就是说,虽然人们提出了 这么多的夸克,但实验中从未发现过一个。 •形成质子时要付出很大的结合能。夸克之间靠一种 “粘胶”物质使其强烈地相互束缚在一起,当它们越 是“想”跑出质子时,受到的牵制力就越大;越是不 “想”跑时,受到的牵制力就越小;一点也不“想” 跑出时,则“享”有更多的自由,夸克似乎终身被 “幽禁”在质子内部。由于当前人们还不能有足够高 的能量把重子打碎,所以无法把“幽禁”中的夸克 “解放”出来。即使是“解放”出来了,也会由于它 在极短的瞬间又会与别的夸克结合在一起,而难以探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 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 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 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 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 和传递的途径。沃森和克里克因此获得了 1962年诺贝尔生物奖。他们提出了分子生 物学中的重要定理——“中心法则”,说明 了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是生命信息从基 因单方向传递到蛋白质。
20世纪理论科学中最重要的四大模型
•夸克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宇宙大爆炸模型 •地球板块模型
夸克模型
•“夸克”是一个德文词,
•意思是指乳酪的凝乳。
•1962年,世界各地的粒子物理学家在日内瓦聚 会,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首次提出了“夸克” 这一名称,并预言这种非凡的粒子不仅存在, 而且正是这种粒子构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c43cf1a5e9856a571260d4.png)
一、符号
1.了解各种各样的符号
• a.生活中的符号
还有……
• b.手机中的符号
•c.科学知识中的符号
物理量: ρ,f,V,s
物理单位: m/s,20Hz,℃
仪器符号:
思考:这些是符号吗?
姚明,
6号
发挥你的想象
• 给703班设计一个班级符号
2.使用符号的优势 a、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模型的应用训练
1.一辆汽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 ,2s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36km/h ,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 凸透镜成像规律
• 细胞分裂过程模型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模型可以是:
• 物体的复制品 • 事物变化的过程示意 • 图、表、动画 • 数学公式,方程等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应用模型和符号的知识,将第二 章光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一张知识 框架模型。
模 型 、 符 号 的建立 与作用 (PPT优 秀课件 )
•细胞太__微__小_ 了,——难以观察
地球仪
细胞模型图
眼球模型
耳朵模型
•内部结构_太___复__杂____了——难以描述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讲义)(解析版)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讲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754da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0.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知识点分析】一.模型1.模型法: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2.模型的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3.模型的分类:(1)对不易观测的物体进行放大或缩小:地球仪、行星模型、分子结构、细胞结构。
(2)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计算机图像。
(3)可以是对复杂的对象和过程的示意:比如化学反应过程模型描述。
(4)模型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模型。
二.符号1.符号的定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符号的分类:数学运算符号、交通符号、汽车标志、元件符号、商标、单位符号等。
三.模型与符号的应用1.表示物质变化的过程:2.简化事物的描述【例题分析】【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此图为交通信号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B.此图是坐标图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是细胞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此图是分子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A.足球烯B.电路图C.m-V图D.危险品标识【答案】D【解析】A.图中为足球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电路图是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属于物理模型,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为m-V的关系图象,属于物理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安全警示标志,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
3.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svtB.C.D.【答案】C【解析】A.这是一个速度的计算公式,属于物理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 .这是一个水分子模型,故B 不符合题意;C .这是一个人行横道的警示标志,故C 符合题意;D .这是一个C 60分子结构模型,故D 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科学下第1章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件
![八年级科学下第1章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8f76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5.png)
下一步学习计划
学习更多类型的模型符号
除了关系符号、图形符号和状态符号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模型符号,如数学符号、化 学符号等,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掌握更多模型符号的应用
通过学习更多领域的知识,掌握更多模型符号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探索模型符号的创新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模型符号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可以探索更多新的 应用场景和方法。
05 模型符号在科学中的作用
促进科学知识的理解与传播
1 2
简化复杂现象
模型符号能够将复杂的现象或系统简化为易于理 解的形式,帮助科学家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其本质 和运行规律。
统一知识体系
通过建立统一的模型符号,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 可以相互关联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促进交流与合作
模型符号的通用性和规范性有助于科学家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合作与成果共享。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理解模型符号的基本概念和作 用。
掌握建立模型符号的方法和技 巧。
了解模型符号在各领域的应用 案例。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建立有效的 模型符号,并解决实际问题。
02 模型符号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模型符号是用来表示模型中各个元素 之间关系的符号,通常用于简化复杂 的系统或过程。
电路模型
用于模拟电路系统的电流 和电压,帮助理解电路的 工作原理和性能。
热力学模型
用于研究热能传递、热力 学过程和热力学性质,例 如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07c9c7d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0.png)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下册第二章【主题】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符号与模型,简单了解符号以及模型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模型图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模型的作用及种类的过程,学会建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符号以及模型的作用,体验化学的学科价值;(2)通过了解符号、模型的建立,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符号、模型的概念难点: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知道这颗蓝色的星球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地球”。
【教师(PPT)】对,我们能够像看到黑板、书本那样直接观察到地球吗?【学生】不能【教师】对,虽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到地球,因为它太大了。
回想一下,以前我们通过什么模型学习过地球?2.新知识呈现【学生】地球仪【教师】没错,地球仪将地球缩小了之后,方便了我们的观察。
我们可以在地球仪上看到经纬度、海洋、陆地以及不同的国家……这就是模型的第一个作用: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事物。
【启发】刚刚是地球太大了,难以直接观察。
现在同学们还能举出相类似的例子吗?(细胞模型)【教师】除此之外,模型还能够表示一些复杂的事物,比如眼球……(板书)。
刚刚我们讲的是模型的作用。
那么,我们身边哪些事物是模型呢?来看看(PPT)【教师】第一类模型——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例如……【提问】同学们可以列举一些此类模型吗?(汽车模型、人体模型……)【教师】此外,模型可以是一幅画、一张表、一个公式、一个复杂过程的示意图【教师】简单提及“模型方法”(让学生自己划一划)。
现在,我们通过模型方法来练一练。
【学生】……3.新知识呈现【教师】同学们看PPT,这幅图上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教师】来,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学生】……【教师】没错,图上的司机正在慌张地踩刹车。
1.八年级第一讲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八年级第一讲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10643baf45b307e8719797.png)
对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的观察。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判断是不是发生化学变化,从宏观上看就是有无新的物质产生,从微观上看就是分子是否发生改变。
通过观看图示,①的氧分子和氢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②只是A分子与B分子相互简单的混合,没有新的分子产生;③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相互结合生产了新的分子。
、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
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碳原子,则下图中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b6fb4b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6.png)
A
B
C
D
表示
模型与符号的比较
模型
物体、图、表、表 达式等,比较复杂
符号
字母、数字等, 比较简单
作用 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 使事物简单化
课堂测评
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 ②③⑦⑧ ,代表 模型的是 ①④⑤⑥ 。 ①地球仪 ②t ③ρ ④细胞模式图 ⑤地图 ⑥s=vt ⑦WC ⑧O2
课堂测评
2.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新的碳单质──碳纳 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其可用下列哪个图形表示 ( D )
型
③理想化
的
作
……
用
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视察
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
4 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应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
模 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型 方 法
二、符号
我们曾用过许多符号,例如运动学和电学的单位:
运动学:s v t 单位: m m/s s
第1节 模型、符号的
建立与作用
一、模型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模型?
船模型
汽车模型
飞机模型
建筑模型
1 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结构和比例制成的物
模 品,或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型Fra bibliotek的 概
模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是我们研究科学
念 的重要方法。
思考
视察下列模型,人们为什么要引入模型 来表示事物呢?
因为地球太大了,难以认识, 我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它,所以 将它制成模型,即地球仪。
由于细胞太微小了,难以视 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 式图。
第一讲:模型、符号以及物质元素
![第一讲:模型、符号以及物质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306a86086f1aff00bfd51e4e.png)
第一讲:模型、符号以及物质元素一、知识点:一、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①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②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③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构建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它的类型有: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③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及其构成: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2、原子: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从道尔顿建立的实心球原子结构模型到汤姆森发现电子提出“汤姆森模型”到“卢瑟福模型”再到波尔的“分层模型”和现代的“电子云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都是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原子内部结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离子:对于离子我们要搞清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吸引,构成物质。
(得到电子形成的)(失去电子形成的)三、组成物质的元素及其符号1、元素:(1)区别元素的本质依据:原子的核电核数即质子数不同。
(2)“一类原子”是指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如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不是同种原子。
2、用分子、原子观点看化学变化实质:质子+不带电注意: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纯净物。
如:金刚石和石墨二、【典型例题】例1.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 分子能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2.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③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④带正电荷的是、,⑤带负电荷的是,⑥不显电性的是,⑦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⑧质量最小的是,⑨在同一原子中数值上相等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材分析〗:在第一册第4章学习的基础上,本章引言直接用“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和原子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这一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教科书以学生已接触过的一些常见符号为例,通过图示的对比,让学生体验科学符号的意义和作用,这里体现了综合学科的特点。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对客观对象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对所获得的科学事实进行初步的概括后,常常要利用想象、抽象、类比等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的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教学目的〗
1、知道符号和模型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简化事物、直观形象
2、知道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符号的表示方法和模型的表示方法
3、能用水的分子符号表示水的三态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符号与模型的建立
〖知识重点〗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模型的表示
〖教学准备〗地球仪、眼球模型、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一些符号:Ω≤℃㎏
想一想这些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
引出课题:第1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
新课教学:
一、符号
其实我们不仅在科学研究中用到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用到很多符号,
1、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思。
2、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符号的例子,看谁能举出的多。
思考:为什么要引用那么多的符号呢?学生讨论
教师做引导:
分析课件中的交通标志,可知:符号(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分析电流表、电压表、电灯符号,可知: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分析图1-1右符号,可知:用符号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总结: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文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活动:自己设计符号表示一些事物,如你心目中的太阳和月亮。
学生设计(指导尽可能简单,让人一目了然)
如何设计地球的符号,并让学生回忆除了用符号表示外,还可以如何表示,引出模型
二、模型
思考: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学生一般能讲出狭义的模型概念: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或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如:航模、船模、车模
提问: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
展示一些图片:
地球仪、细胞、眼球结构、耳朵结构、太阳系模式模式图、电路图形。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第二页的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谈谈模型的作用。
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呢?
因为地球大了,难以认识,为了更好研究它,将它制成模型。
2、我们为什么要用眼球模型呢?因为眼球构造复杂,难以表达。
3、我们为什么要用细胞模型呢?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画出了细胞模型图。
教师补充:
模型————一一些难以认识、观察、描述的事物通常用一个直观的模型加以描述。
模型并不仅仅指我们可以看到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或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它可以是一幅图如地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
展示一些模型:
水的分布柱形图、欧姆定律研究的一张表格、食盐溶解过程动画。
引:有的模型不是简单的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引出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创设情境:烧杯里装水,放置几天,有何变化?
生:水会减少?为什么减少
生:水蒸发
问:如果从微观的角度看,如何解释
生:水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所以水会减少。
如果以圆圈代表水分子,箭头表示水分子的运动方向,请画出水变化的模型,学生在课后练习第二题中完成。
【用模型表示】
提出任务:能否用模型表示出水的汽化过程?
回忆:
1、水分子的构成微粒
2、水分子的结构模型
3、水汽化的实质
4、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现象。
展示录像:水的汽化过程
分析:水汽化的实质:水分子之间空隙的变化。
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学生画图——用模型表示出水汽化的过程
展示:学生的模型
展示:教材提供的模型。
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水三态变化的模型”,学习构建模型的过程并完成课本上的题目。
1、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固态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2、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分子之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归纳:水汽化的实质:水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分子间的距离变化,分子不变。
〖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符号和模型的一些表示方法及作用。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经常要模型来表示物质的微观方法。
对于水的三态变化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掌握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本质。
〖家庭作业〗:1、搜集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和模型的表示方法(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2、作业本A本第一节(拓展练习选做)
〖教后反思〗:本节知识点不多,教师发挥的余地较大。
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符号,也可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标志符号来丰富内容。
对于两者的概念,不要求学生死记,而是从常用的符号或模型去体会它们的概念及作用。
“水的三态变化模型“的建立是本知识的应用,也是本节的重点,在建立这个模型时,应抓住两点:一是水在三态变化时,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是水在三态变化时,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