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金属的热变形加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
3.4.1
冷、热变形加工的区别
冷加工
热加工
3.4.2 热变形加工对金属组织和 性能的影响
Biblioteka Baidu
1. 消除铸态金属组织缺陷,提高力学
性能;
2. 形成热变形加工纤维组织(流线)
3. 带状组织
1. 消除铸态组织缺陷,提高力学性能
铸锻态 性能比 ←较
流线力学 性能的方 向性→
2. 形成合理的流线分布
采用超塑合金制造的摩托车外壳
纳米铜的室温超塑性
Introduction of Super-Plastic Forming
1.
阅读材料3
超塑性成形简介
超塑性的概念( Concept of superplasticity ) 2. 超塑性的分类及工艺特点 ( 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plasticity ) 3. 超塑性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superplasticity )
曲轴的流线组织
3. 带状组织
金属材料经锻造或热轧等热 变形加工后,常会出现具有明显 层状特性的显微组织,称为带状 组织,如图3.21所示系亚共析钢 显微组织中出现的F和P呈带状分 布的特征。带状组织与枝晶偏析 沿加工方向拉长有关。它的存在 将降低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 度,可通过多次正火或扩散退火 来消除。
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
本章小结
塑性变形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它不仅能改变材
料的外形和尺寸,而且使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本章重点讨论了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规律,以及经塑性变形后的金属 在重新加热时其组织、结构与性能所发生的变化规律。 金属经塑性变形产生滑移带、晶粒压扁或拉长,其性能突出表现为加工 硬化,因此加工硬化的含义、机理及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即为学习的重 点所在;关于回复与再结晶部分:应注意其前提条件,回复与再结晶的 应用,以及再结晶的概念、再结晶温度与再结晶退火温度的计算等。 正确而合理的热变形加工可消除铸造缺陷,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在特 定条件下,形成合理的流线组织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章的学习,不仅为制定合理的冷、热变形加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 为探讨材料力学性能的本质、强化材料等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
图3.21 钢中的带状组织 (200X)
3.4.3 生产中应制定正确的热变形加工 工艺
一般认为,增大变形量、有利于获得细晶粒, 当铸锭晶粒十分粗大时,只有足够大的变形量才 能使晶粒细化。特别注意不要在临界变形度范围 内加工,否则即得到粗大晶粒组织。变形度不均 匀,则热变形加工后的晶粒大小往往也不均匀。 当变形量很大(>90%)且变形温度很高时,易于 引起二次再结晶,得到异常粗大的晶粒组织。 终锻温度如超过TR过多,且锻后冷却速度过慢, 会造成晶粒粗大;但终锻温度如过低,又会造成 加工硬化及残余应力。因此,对于无相变合金或 加工后不再进行热处理的钢件,应对热变形加工 过程,特别是终锻温度、变形量及加工后的冷却 等因素认真进行控制,以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 提高材料的性能。
3.4.1
冷、热变形加工的区别
冷加工
热加工
3.4.2 热变形加工对金属组织和 性能的影响
Biblioteka Baidu
1. 消除铸态金属组织缺陷,提高力学
性能;
2. 形成热变形加工纤维组织(流线)
3. 带状组织
1. 消除铸态组织缺陷,提高力学性能
铸锻态 性能比 ←较
流线力学 性能的方 向性→
2. 形成合理的流线分布
采用超塑合金制造的摩托车外壳
纳米铜的室温超塑性
Introduction of Super-Plastic Forming
1.
阅读材料3
超塑性成形简介
超塑性的概念( Concept of superplasticity ) 2. 超塑性的分类及工艺特点 ( 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plasticity ) 3. 超塑性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superplasticity )
曲轴的流线组织
3. 带状组织
金属材料经锻造或热轧等热 变形加工后,常会出现具有明显 层状特性的显微组织,称为带状 组织,如图3.21所示系亚共析钢 显微组织中出现的F和P呈带状分 布的特征。带状组织与枝晶偏析 沿加工方向拉长有关。它的存在 将降低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 度,可通过多次正火或扩散退火 来消除。
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
本章小结
塑性变形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它不仅能改变材
料的外形和尺寸,而且使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本章重点讨论了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规律,以及经塑性变形后的金属 在重新加热时其组织、结构与性能所发生的变化规律。 金属经塑性变形产生滑移带、晶粒压扁或拉长,其性能突出表现为加工 硬化,因此加工硬化的含义、机理及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即为学习的重 点所在;关于回复与再结晶部分:应注意其前提条件,回复与再结晶的 应用,以及再结晶的概念、再结晶温度与再结晶退火温度的计算等。 正确而合理的热变形加工可消除铸造缺陷,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在特 定条件下,形成合理的流线组织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章的学习,不仅为制定合理的冷、热变形加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 为探讨材料力学性能的本质、强化材料等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
图3.21 钢中的带状组织 (200X)
3.4.3 生产中应制定正确的热变形加工 工艺
一般认为,增大变形量、有利于获得细晶粒, 当铸锭晶粒十分粗大时,只有足够大的变形量才 能使晶粒细化。特别注意不要在临界变形度范围 内加工,否则即得到粗大晶粒组织。变形度不均 匀,则热变形加工后的晶粒大小往往也不均匀。 当变形量很大(>90%)且变形温度很高时,易于 引起二次再结晶,得到异常粗大的晶粒组织。 终锻温度如超过TR过多,且锻后冷却速度过慢, 会造成晶粒粗大;但终锻温度如过低,又会造成 加工硬化及残余应力。因此,对于无相变合金或 加工后不再进行热处理的钢件,应对热变形加工 过程,特别是终锻温度、变形量及加工后的冷却 等因素认真进行控制,以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 提高材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