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艺思潮

合集下载

新时期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思潮
二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三 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 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 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垂。 听时不敢信,信时心已碎。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重要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1979年以后, 文艺界开始大规模平反,包括右派作家案、“胡风反革命 集团”等在内的大批冤假错案,为一大批在“文革”中被 判为毒草的作品恢复名誉。到1980年,包括《收获》、 《当代》、《十月》、《钟山》、《花城》等十多个大型 文学刊物和省市所属的文学月刊,纷纷创刊或恢复出版, 仅省级以上的文学刊物已超过200余种,为文学发展提供 了众多的阵地,文学界开始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3、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 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 于人的“异化”问题。
4、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 《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 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 现代派。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
一、 1976-1989的文学思潮 从1976年到1990年代中期的二十余年的文学思 潮发展演变,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新 时期初期的文艺复兴阶段,80年代前期的文艺 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80年代后期的文艺 思潮新变阶段,90年代的文艺思潮发展阶段。 通过对这几个阶段文学现象的归纳、梳理,可 以清晰地标示出我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轨 迹。
1980年前后,是对西方各种名目的现代文艺的简单评 介时期。20世纪以来重要的现代派现象逐一在文坛亮 相。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到1982年五年间,在全 国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介绍和讨论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 的文章,将近400篇。波特莱尔、卡夫卡、加缪、萨特、 贝克特、海明威、福克纳、乔伊斯、加西亚· 马尔克斯、 博尔赫斯、海勒等陌生的外国现代派作家名字,逐渐 被文艺界所熟悉。除文学以外,“新潮”电影、新潮 音乐、新潮美术等思潮也同时涌动。不过,这个时期,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介绍,还停留在零散的、常识性 的、同时也较为冷静、客观的阶段,广大作家和读者 并未把主要兴趣放在这上面。

第五章 80、90年代文学思潮

第五章 80、90年代文学思潮

4、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1980年前后,对西方各种名目的现代文艺 理论和思潮的引入和评介掀起高潮。 徐迟文章《现代化与现代派》,高行健著 《现代小说技巧初探》都曾引发广泛论争。 1980年起始由袁可嘉等选编的《外国现代 派作品选》四册八本陆续由上海文艺出版 社推出。


从1981年到1985年,在争论的同时,西方 现代文艺观念与方法也逐渐融入到中国当 代文学创作中——朦胧诗,“新的美学原 则在崛起”,“东方意识流”,刘索拉、 徐星、残雪等的小说,先锋文学…… 1985年前后,文坛又掀起一场“伪现代派” 的讨论。


B 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文学评论》从1985年第4期开始,推出了 “我的文学观”专栏 刘再复系统阐述了“文学中的主体性原 则” ,引起了全国性的对“文学主体性” 问题的批评、反批评及其商榷。


从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的围绕 “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对文学进行研究的论著, 提出文学艺术强调以人为中心,就是要强调人的 主体性。 “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 不能仅仅把人看作客体,而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 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
主流、精英、大众的三元文学格局

在市场经济语境下,文学日趋边缘化和多 元化,整体上逐渐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 文学、知识分子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 的三元格局,三者相对独立而又彼此渗透。
这解放了作家的创作个性,由此形成了文 坛空前的活跃与躁动。

作家的个人写作立场、民间写作立场


个人写作立场:作家不再自认为他是国家 民族人民的代言人,他愿意从自我的角度 来看待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真相和 痛楚。 韩东《大雁塔》:“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 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文学的主导思潮,强调文学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 年提出的文艺方针,鼓励文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文艺的繁荣。

3. 伤痕文学: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以揭露和反思“文革”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为主题。

4. 改革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文学思潮,关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变革。

5. 寻根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学思潮,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精神和文化根源。

6. 先锋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思潮,强调形式创新和艺术探索,代表作家有莫言、余华等。

7. 新写实主义: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文学思潮,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强调真实、平实的写作风格。

8. 网络文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文学形式,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这些知识点只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值得关注和研究。

第六讲 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第六讲  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 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 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 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 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重写文 学史的提出,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历史 反思,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 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第六讲 80年代文学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 称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 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 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年--1980年--1985年--1989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 速化。
(一)文学发展状况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 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的小说《老 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 的《红高粱》、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 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 《顽主》等。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关注文 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了 “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和生 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贾 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 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 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 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 经验和教训。重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 树》。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 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 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文 学”开启风气之作。重要作品:蒋子龙《乔厂长 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贾 平凹 《腊月·正月》

80年代文艺批评

80年代文艺批评

1980年文艺新的指导思想——“为 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 “两为”口号的明确提出,是这场 文艺不政治关系讨论的重要成果,对 新旪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

(二)现实主义的争论
这场争论是由新旪期一系列新作品引发的,一 直持续到1982年。 • 这次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 题而展开,幵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 深入。讨论中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1977 年)、《伤痕》、《失去的爱情》(1978年)、 《乔厂长上任记》、《我该怎么办》(1979年)、 《在社会档案里》(1979年)、《女贼》《假如 我是真的》、《爱,是丌能忘记的》、《人啊, 人》、《夏》、《人到中年》、《公开的情书》 《如意》(1980年)呾“朦胧诗”等。 •
二、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
• 80年代前期,文学界呾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 当集中的关注点。挣脱“文化与制”的枷锁,更 新全民族观念的“文化启蒙”(“新启蒙”), 是思想文化的“主潮”。不此相关,文学是对于 “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呼唤。在这几年间, 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不“文革”的“历史记忆”有 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证言”, 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乊罪”)所作的思 考呾探究。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伤痕小说” 呾“反思小说”的潮流;诗歌创作的主要构成, 则是“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呾青年诗人 的“朦胧诗”创作;戏剧,特别是话剧也大多是 不“文革”有关的“社会问题剧”。已经在酝酿 着艺术观念呾方法上的更为深入的变革,但还未 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现象。
新旪期文学
——文艺理论思潮
一、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 • “天安门诗歌”运动 新旪期文学的前奏可以上溯到1976年4月 “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旪的严厉禁令, 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 “天安门诗歌”运动。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 缘是政治性的。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 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不谴责,爱憎 乊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诗中 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 实的戓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 旪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

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 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
一、80年代后期文化思潮与社会思潮的发生 80年代后期文化思潮与社会思潮的发生 80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特点 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特点: 二、 80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特点: 1、着眼新格局的建立 2、文学的本体性被受关注 3、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 80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三、 80年代后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1、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争 2、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 3、关于“重写文学史” 关于“重写文学史”期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第二节 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 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第四节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历程 二、复苏的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争 2、现实主义的论争
第二节 80年代前期的文艺思潮 80年代前期的文艺思潮
一、80年代前期文化思潮与社会思潮的发生 80年代前期文化思潮与社会思潮的发生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特点 二、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特点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三、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1、西方现代派的大讨论 2、文艺界清楚精神污染的斗争 3、文学中人情人性人道主义的大讨论
第四节 90年代的文艺思潮 90年代的文艺思潮
一、90年代前期文化思潮与社会思潮 的发生 90年代前期文化思潮与社会思潮 9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特点 二、 9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特点 9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三、 9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的论争: 1、“新写实”文学思潮 新写实” 2、“新状态”文学思潮 新状态” 3、人文精神和“文化保守主义” 的话题 人文精神和“文化保守主义”

8090年代文学思潮学习心得

8090年代文学思潮学习心得

8090年代文学思潮学习心得在8090年代文学思潮中,有三种人的观点。

一是承续五四科学理性背景上的个性主义的声音,他们延续着五四“人的文学”的观念,代表人物有梁实秋,朱光潜等;二是左翼革命文学的“阶级的人”的声音,代表人物有邓中夏,郭沫若等;三是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人”的观念,充分世俗化中的充分人性化,通俗文学的大众伦理道德与大众人性观,代表人物有“鸳鸯蝴蝶派”的作家。

80年代人文主义的文学思潮特点是沉潜深入而不激越,更深刻而淋漓尽致地阐扬了五四“人的文学”的学理流脉。

人文主义代表作家朱光潜、梁实秋、沈从文等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他们提出人性核心的道德评价文学标准。

其中梁实秋否定五四文学,提出五四文学是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是一场浪漫的混乱,个性解放是将变态极力扩张;艺术上否定浪漫主义、思想上否定个性主义,整体否定五四新文学运动。

而朱光潜则重视与强调文学“洗刷人心”、再造国民灵魂的作用。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自由生发、冷静超脱、怡情悦性,维护文学的独立自足性。

沈从文更是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艺术的美,不关注中国社会的变动,否定文艺与时代的必然联系。

在现在来看,从推动中国文学哲学美学的发展来讲,这批人文主义作家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否定的贡献,各种外国文艺与美学理论被翻译、介绍到中国,进而引发本土学者的学理性探索,他们总结出的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时至今日仍是影响巨大。

从历史政治角度来讲,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与人文主义思潮论证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自身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思潮。

虽然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文学起到某种补充和纠偏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一些理论超离现实、不合时代需求。

并且自古大多文人都有家国情怀,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批人文主义作家显然更注重文艺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社会的关注不够。

90年代是以左联为首的左翼革命文学思潮,他们从阶级论出发,把自己定位于现代大工业时代产业工人和大众的代言人身份,以文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要求文学更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

80年代文学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 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 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 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 (二)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 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 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 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 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 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第一个阶段: 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苏 第二个阶段: 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与文艺思潮 第三个阶段: 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
一、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 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采用匿名写作, 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 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 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 末日,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 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 (1977年11月) 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冯 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周克芹《许茂和他 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 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 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 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 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 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 述方式。 《我们夫妇之间》剧照

第六章 80年代、90年代文学思潮

第六章   80年代、90年代文学思潮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了 “重写文学史”专栏。王晓明、陈 思和在《主持人的话》强调了“重 写文学史”意义在于要改变这门学 科原有的性质,使它从屈从于整个 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王晓明 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
一时之间,集中出现了一批对文学 史上的思潮流派作家作品重新评价 与反思的论著,对文学创作和文学 史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韩少功

郑万隆
这一思潮的倡导者和创作主力是一批新时期的新 锐作家,包括韩少功、王安忆、贾平凹、郑义、 郑万隆、阿城、李杭育等人。
韩少功:“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 统的文化土坡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文学 的“根”》 )
郑万隆认为“寻根”是“力求揭示整个民族在历 史生活积淀的深层结构上的心理素质,以寻找推 动历史前进和文化更新的内在力量。”
.
1976年10月,中共一举粉碎四人帮,随后也宣告文 化大革命的终结,一个文学新时代拉开了序幕。文 学界一般把自此以后的文学时代,称之为新时期。
1976年以后至今的文学应该可以这样粗略划分:
以1989年为界,前一个时期可以称之为新时期,即 1980年代文学(笼统可视为现代性文学);
后一个时期可以称之为后新时期,亦即1990年代文 学(亦可笼统视之为后现代性文学);
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人的研究’的一 种形式。”
对“主体性”问题,他分别从一般主体性 构成,文学主体性内涵和文学主体性的实 现途径进行了论述。
三,陈涌的反驳与批评
陈涌在1986年4期《红旗》杂志上 发表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对 刘再复的观点提出了反驳与批评。
他认为,刘文把人“作为一种客观 存在”和“作为行动者的人”分割 开,把人的“受动性”归属前者, 而把人的“能动性”归属于后者是 错误的。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超越时间空间,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的‘行动着人’的主体性。

第六章 1976-1989年中国文

第六章  1976-1989年中国文

(二)文学越来越边缘化、综合化
在1985年前后,中国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 化。文学的主流消失了,文学的一元化发展 状态迅速瓦解,文学呈现出多元发展、五彩 缤纷、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文学出现边缘化 和综合化倾向。文学在创作手法上也呈现出 多样性。
(三)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 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 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西方文学 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
(三)对文革文艺观念的批判
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阴谋文艺,批判 “根本任务论”、“三突出论”、“主题先 行论”等极左文艺观念。 文艺组织恢复工作。 文学刊物相继复刊。 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的作家群”重新获 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作品结集为《重 放的鲜花》出版)1979年10月30日-11月 16日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召开,标志着文艺界 全面“解冻”。
(二)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作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作 家从再现生活到组合生活、表现“观念”和 “感觉”。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 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文学的现代性特 征较为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 位突破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文学论争的焦点发生了变化
1、寻根文学:文化意识的勃兴。 2、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4、关于重写文学史的提出
1、出现了针对文革的“伤痕文学” ,文学走出假 大空的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 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 11月)是一划时代的作品,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 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人,成为一些作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重要的作品有:小说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姻 缘》、陈国凯的《我应该怎么办》、从维熙的《大 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的《啊!》、莫应丰的 《将军吟》、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诗歌有李发模的叙事诗《呼声》、流沙河的《故园 六咏》;戏剧有话剧《报春花》、《权与法》等。

八十年代的文艺思潮

八十年代的文艺思潮

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 (1)受来自尼采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 析学的启示,着重表现潜意识、性心理等深层人 性内容的创作倾向。如:莫言、残雪等作家。 (2)受来自魔幻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美学思 潮的影响,刻意更新叙事与结构技法的探索性创 作倾向。如:马原、洪峰、扎西达娃等。 (3)受某些更具有当代色彩的西方文化思潮 的影响(如存在主义、现象学)

不足之处

对平庸无奈的现实生存状况批判力的丧失,最 后留下的潜在态度就是迁就、认同这种本来就 需要改变的现状
散文
散文创作概况
1.哀悼、回忆反思文革历史(老作家的散文) 2.强调自我,重视抒情(抒情、艺术散文) 3.学者关注现实问题,参与文化交流的感性体验 和理性思考(学者的散文随笔)
时代精神
《干校六记》之冒险记幸(节选)

上坡走到砖窑,就该拐弯往北。有一条小河由北面南,流到砖窑坡下,稍 一停洄,就泛入窑西低洼的荒地里去。坡下那片地,平时河水婉蜒而过, 雨后水涨流急,给冲成一个小岛。我沿河北去,只见河面愈来愈广。默存 的宿台在河对岸,是几排灰色瓦房的最后一排。我到那里一看,河宽至少 一文。原来的一架四五尺宽的小桥,早已冲垮,歪歪斜斜浮在下游水面上。 雨丝绵绵密密,把天和地都连成一片;可是面前这一道丈许的河,却隔断 了道路。我在东岸望着西岸,默存住的房间更在这排十几间房间的最西头。 我望着望着,不见一人;忽想到假如给人看见,我岂不成了笑话。没奈何, 我只得踏着泥泞的路,再往回走;一面走,一面打算盘。河愈南去愈窄, 水也愈急。可是如果到砖留坡下跳上小岛,跳过河去,不就到了对岸吗? 那边看去尽是乱石荒墩,并没有道路;可是地该是连着的,没有河流间隔、 但河边泥滑,穿了雨靴不如穿布鞋灵便;小岛的泥土也不知是否坚固。我 回到那里,伸过手杖枝去扎那个小岛,泥土很结实。我把手杖扎得深深地, 攀着杖跳上小岛,又如法跳到对岸。一路坑坑坡坡,一脚泥、一脚水,历 尽千难万阻,居然到了默存宿舍的门口。

新写实主义名词解释

新写实主义名词解释

新写实主义名词解释新写实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舞台上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方法。

它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力求回归到真实生活的自然状态,通过真实、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向读者展示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新写实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追求了“真实”和“新颖”的结合,以“发现生活的艺术”为宗旨。

新写实主义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全新思潮,尤其是在8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运动与社会改革,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写实主义于是迅速兴起。

它提醒人们意识到现实主义诗意性和形式感的缺失,主张文学要回归实事、实人、实物,要以真实的语言来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普通人的真挚感受和情感体验。

新写实主义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明的现实形象,这种形象是合情的、合理的,是真正符合生活与生命的形象。

新写实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真实揭示。

它试图通过真实客观地展示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和环境,传达出对真实世界的深刻认识。

新写实主义强调表现个体的正常与平凡,不谈英雄,不取巨大新闻事件为题材,让普通人和普通事成为文学创作的对象。

新写实主义还追求语言和艺术的真实性,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避免虚构和夸张的成分。

新写实主义的另一特点是注重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它试图发掘出社会中各种不同又鲜明的人物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社会层面和多元化的生活状态。

在表现形式上,新写实主义弥补了之前现实主义文学对经验感知的片面性,并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技巧,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和形式变种同时也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新写实主义运动的最大成果是将中国的写实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对现实的透视和揭示,它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社会,为文学进一步拓展了表现空间。

新写实主义的语言表达和艺术创作方法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范式。

邓小平文艺思想与80年代文艺思潮

邓小平文艺思想与80年代文艺思潮

邓小平文艺思想与80年代文艺思潮1. 引言1.1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背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理论。

在文化大革命的余波中,文艺界出现了严重的思想僵化和创作停滞的现象,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指导来重振文艺创作的活力。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反对形式主义、空洞主义和唯美主义。

他强调文艺创作要反映社会主义现实,要求艺术家关注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感和思想,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邓小平文艺思想为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新时期文艺创作的重要指导。

1.2 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80年代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兴起,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导向,也是文学思潮发展的重要标志。

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与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提倡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邓小平的倡导下,80年代文艺思潮得以蓬勃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学风貌。

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对新的审美追求和探索。

作家们在这个时期开始大胆地尝试各种新颖的文学形式和表达方式,挑战传统的文学规范和思维模式。

他们大胆探讨社会现实、人性命运,展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反叛精神。

80年代文艺思潮的兴起,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文学创作的深入发展。

2. 正文2.1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提出“四个坚持”的文艺方针,即坚持以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人民为中心、以实事求是为宗旨、以批评自由为方向。

这一方针要求文艺作品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审美为出发点,立足于实际情况,敢于批评指导,这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

邓小平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三大定力”,即坚定政治定力、报效人民定力、艺术创造定力。

这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要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创作热情和创作精神。

后现代主义与文艺

后现代主义与文艺

后现代主义与文艺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学、美学和哲学思潮,它试图超越现代主义的对理性和现实的批判,并强调了语言和叙事的重要性。

它在艺术、文学和哲学领域的影响非常深远,不断挑战人们对现代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而在这一思潮中,文艺也随之变革,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和形式。

一、反对大师纪元后现代主义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对大师纪元的,即反对传统的文艺观念和方法。

这种反叛精神使得文艺不断跳脱传统,采用新的方式表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形态,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思考。

在文学方面,后现代主义文艺取消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引入意识流和碎片化的故事结构,突破了人们对文学式样的认知,强调了表现力的多元性。

二、语言的反叛和重构后现代主义文艺中,语言也成为了一种反叛主张。

传统的语言被看作是权力的象征,是一种调控和制约思维和行为的机制。

而后现代主义文艺则试图打破这种机制,探索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

后现代主义文艺中充斥着拼贴、混杂和模拟语言,这些语言形式挑战了人们对语言的刻板印象和先入为主的思考方式,拓展了人们对语言表达的认识。

三、形式的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文艺在形式上也表现出了多元性,采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

比如电影方面,《异形》将外星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化为了极端的物种化变异;《黑客帝国》则在影视表现上采用了大量的慢动作和动态镜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在音乐方面,后现代主义文艺则突破了人们对音乐的固有理解,通过不同的节奏、乐器和人声交织,尝试打破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界限,传递更深层的情感和思考。

四、“自我”与“他者”的反思后现代主义文艺非常注重对个体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和探讨。

后现代主义文艺表现出了对“自我”和“他者”的双重关切,其中既有对个体主体性的反思,也有对社会关系、来自于文化、历史和政治层面的束缚的批判。

这种对“自我”和“他者”的关注,让后现代主义文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反思能力。

总结:后现代主义文艺是一个极具张力而又深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文艺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转型。

第七讲 ,8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讲 ,80年代文学思潮

6、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召 开。邓小平《祝辞》提出: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 ,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 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 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 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 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国伟大人民、 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 术成果。”

这场有关于现代派的讨论,看似是 一场对西方现代派的评价问题,但 实际上是牵涉到中国当代文学打破 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和有意突破的 “试水”。当代作家和研究者不再 满足于原有的创作模式和基调,显 示出对创作个性的追求和对创作自 由的向往。
三、“清除精神污染” 1983年下半年至1984年年初,文 艺界展开了一场“清除精神污染” 斗争活动。
3、关于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 文学界关心的。徐敬亚《崛起的诗 群》作了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概括: 注意表现人的自我心理意识; 追求形式上的流动美和抽象美; 反对传统概念中的理性和逻辑; 主张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 潜意识。
4、讨论的背景:西方的影响。 从整个文化思潮背景来看,80 年代中国文坛受西方哲学、美学 影响最大、最广、最深的是西方 现代主义,尼采、弗洛伊德和萨 特是对80年代中国文学影响最大 的西方思想家。

其二,创造主体性从心理结构角度说, 是作家超越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消极 性归属需要和尊重需求而升华到自我实 现需求的精神世界。 从创作实践上说,创造主体性包括超越 性、超前性和超我性,这就是主体对世 俗观念、时空界限及“封闭自我”的超 越,这种超越导致作家精神主体进入充 分自由的状态。

其三,接受主体性的实现包括两种基 本路径:一是通过接受主体的自我实 现机制,使欣赏者超越现实关系和现 实意识,以获得心灵的解放,从而实 现人的自由自觉本质;二是通过接受 主体创造机制,即通过欣赏者的审美 心理结构,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 能动性。

新时期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思潮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三)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一)
新的审美建构,具有新的审美独立性 (二)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三)文学论争的焦点发生了变化
(三)文学论争的焦点发生了变化
1、寻根文学:文化意识的勃兴。
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 化寻根”热等,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 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杭育、贾平凹等。 韩少功——"楚文化" 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吴越文 化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秦文化
4,文学的本体论问题。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 文学主体论包括——“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作为文学对象 主体的人物形象;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 评家”。
5,“人文精神大讨论”。
最早引发这一话题的是王晓明在《上海文 学》(1993年第6期)发表的《旷野上的废 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 。 “今天的文学危机是一个触目的标志, 不但标志了公众文化的普遍下降,更标志着 整整几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文化危机 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整 个社会对文学的冷淡,正从一个侧面证实了 我们已经对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丧失了兴 趣。”
2、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
文学对人的关注不仅仅关注政治、经济、文
化、道德,而是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的生命、 关注人的原始生命力,关注人的性欲冲动, 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一个“性高潮”。
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文学最先的尝试是朦
胧诗、王蒙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和高行健、 沙叶新的探索戏剧。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六编八十年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六编八十年代文学

□第三編1978年—1989年第十章八十年代文學思潮一理论思潮的阵歇性波动80年代的文学思潮大致以1985年为界,前期以高度政治化的“思想解放”为主,后期逐渐走向反文化性的文化热。

(一)“思想解放”与“拨乱反正”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1980年“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明确提出,对新时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实主义的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题而展开,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深入。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特征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潮。

2文学领域内,从题材、主旨到手法、方法、风格都开始了全方位的向旧有格局的告别。

3自觉地、大规模地把西方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文学、思潮作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

4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此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思潮特征: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在表现时代时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是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表现在创作与文艺理论观念上。

2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表现生活”已完全代替了“反映生活”,艺术观念发生整体位移,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位突破。

影响较大的争鸣:1方法年是指1985年和1986年,又被称为“观念年”。

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

从1984年开始,经过1985年一年的发展,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批评家迅速运用到对新时期文学乃至过去文学的研究实践中。

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化分析等,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所谓“三论”的引入和运用最为普遍,代表性论文有林兴宅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刘再复的《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等。

80年代文学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
一、特点 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 实现了文学对社会现实功利目的的深刻化。 2、以西方20世纪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作 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形成现代派热潮。
二、现代派文学讨论 80年前后:对西方各种名目的现代文艺的简单评 介。 82年徐迟发表《现代化与现代派》引发对西方现 代派文学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西方现代派 产生的原因、对西方现代派的价值重估等问题,争 论的话题不断渗透到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的哲学基 础和社会思潮。
三、清除精神污染斗争
1983年――1984年针对思想界和文艺 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展开。 四、人性、人道主义讨论 这是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 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讨 论的主题词是“异化”,即人的异化和所 谓社会主义异化问题。这场讨论最直接的 是启发文学从“人”的角度来反思历史, 以“异化”来对人的悲剧进行形象的解释。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学回到自身,获得独立品格,在表 现时代时展现文学自身的独特性。 一、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 作家更多的关心“怎么写”的问题,“形 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在作家的创作观 念中日渐强化,“表现生活”已完全取代 了“反映生活”。
二、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
形成争论的焦点几乎都是纯理论性问题,形 成文艺理论观念变革大潮。文艺界原来热衷的现 代派热在逐步降温,文学有了强烈的本土意识。 几个大的争鸣问题: (1)85年——86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 85年和86年被称为“方法年”、“观念年”, 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运用到文学实践中。 (2)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争 争论焦点:对人的主体性如何认识、人的主体 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在海外“新儒学”影响下,以理论倡导为先, 以创作实践殿后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4)关于“重写文学史”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 专栏。

80年代的文学思潮

80年代的文学思潮

陆文夫、刘宾雁、邓友梅、从维熙、刘绍棠、李国文、 流沙河、公刘等。
③“知青作家”的崛起 主要有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王安忆、 张辛欣、梁晓声、孔捷生、李杭育、张抗抗、阿城、 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④新锐作家的突现 主要有小说家莫言、刘索拉、残雪、马原、余华、 苏童、叶兆言、格非、孙甘露、北村、刘恒、方方等。
4、文学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给文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1):文学存在方式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学不再是纯粹的高雅的精神活动,而成为了一种 商品,文学的创作与阅读过程也成为了一种生产与 消费的过程。文学特别是文学期刊,也要考虑自身 的生存利益问题。 (2):纯文学的边缘化,大众文学兴起。现代消 费社会形成,符合人民大众的消费文学、快餐文学 统称为大众文学快速兴起。而纯文学由于不能产生 利益价值而边缘化。
6、大众通俗文学
大众通俗文学从 80年代初经由港台传入,以武 侠、侦探、言情小说为代表,伴随着文化市场的不 断繁荣,大批消费者的形成,作品数量猛增,如何 顿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王安忆的《长恨歌》 以及王朔的小说及影视作品等,逐步形成与精英文 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并立状态。
王蒙的小说
一、作家简介
一、几次重要的文艺讨论
1、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人道主义问题讨论始于1978年底,到 1983 年,共发表相 关论文 600 多篇。 1983 年3月,为纪念马克思逝世 100 周年,周扬发表了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根据早期马 克思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存在着人的 ‚异化‛问题,对解放后文学创作中否定‚人‛的现象做了全 面深刻的质疑。
④中国现代主义作家获重评 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诗歌、九叶派、新感觉派等, 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废名、萧乾、朱光潜、穆 旦等都获得了新的文学史地位和文学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关注文 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 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和生 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 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 2、文化寻根的讨论。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 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 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 杭育、郑万隆等。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 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 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进西方文艺 批评观念的结果。
❖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属于 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 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重写文学史的提出, 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历史反思,促使文学进 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 学观念上的变革。
思考题
❖ 1、新时期文学潮流的流变和发展脉络。
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 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 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 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 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 “先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 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 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 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
❖ (二)文学论争
❖ 1、文学主体性的讨论。1984年到1987年,刘再 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来研究文学的论 著,引起讨论。有关文学主体性的争论焦点是人的主 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大 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
年--1980年--1985年--1989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 1.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清明
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 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 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 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 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 战斗性。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二)文学论争

❖ 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
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 “异化”问题。
❖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
一文引起。
❖ 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 代派。
❖ (一)文学潮流
❖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 难,描述பைடு நூலகம்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 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 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 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 用艺术的 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 “伤痕文学”的发端。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 快速化。
❖ (一)文学发展状况
❖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 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的小说 《老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莫言的《红高粱》、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韩少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王 朔的《顽主》等。
❖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 作自由的口号。
❖ (二)文艺论争
❖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
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 备。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 倡
❖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 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 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 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 自由。
❖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 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 2、政治的拨乱反正
❖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 作出了定性。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 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 大讨论。
❖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 “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 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 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 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 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 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 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 的方向。
❖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第九讲 80年代文学思潮
❖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 了解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概况、文学潮流、
文艺论争。 ❖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 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文学潮流。 ❖ 【课时】:1学时
❖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为新 时期文学。
❖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 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一)文学潮流
❖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 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 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 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重要作品: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 《灵与肉》《绿化树》。

❖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 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小 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文学”开启风气之作。重 要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 《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