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动物纹样鹿纹形式语言探析
与鹿有关的祈福纹样
与鹿有关的祈福纹样鹿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和象征。
它被赋予了长寿、福气、财运、仁爱等美好的寓意,故而与之相关的祈福纹样也因其神秘的意象而备受关注。
一、鹿角纹鹿角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祈福纹样之一。
其图案是一排排相互交叉、盘旋并伸展的鹿角形,给人以豪迈、挺拔的感觉。
在中国历史上,鹿角纹曾经是皇家的专属图案,皇帝、官员、贵族等人都可以在服饰、器物等方面使用它。
此外,鹿角纹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织物、雕刻、画作等艺术领域,传承至今。
鹿角纹寓意着勇敢、坚毅、有力量和顽强的意义,是汉族文化中的一种传承和象征,一般被视作为好运征兆。
它也代表着豪放奔放的所有品德境界,有神仙捧杖之意,寓意着寿眉挂果、福禄双收的吉祥寓意。
鹿角从不断的往上升,象征着事业不断的成功发展,寓意着追求更高、更远、更完美的生活目标。
二、鹿文纹鹿文纹是一种复杂多样、富有变化的纹样,以鹿为主题,将鹿的形态、动静、追逐、嬉戏等内容通过线条、图案等手法呈现出来。
鹿文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祈求顺遂、平安、吉祥等符号。
在汉族文化中,有许多的祝福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憧憬,鹿文纹正是其中的一种。
鹿文纹寓意着美好、吉祥、幸福、长寿和成功等意义,代表了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幸福美好的向往。
它把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类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让人们感觉到了一种和谐和美好。
三、鹿蹄纹鹿蹄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是一种神秘而神圣的符号,鹿的蹄子是纹样的主要表现形式,鹿蹄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财富、吉祥等寓意。
鹿蹄纹意味着踏实稳定,射出田园的生机和活力,寓意着平安幸福,奔赴未来的向往,还代表了福气、吉祥和好运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利图案之一。
总之,与鹿有关的祈福纹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而美好的历史,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织物、雕刻、画作等领域。
它们代表着中国人对生命、自然、幸福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鹿”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鹿是 阿尔 泰语 系萨满 的重要 神偶 和 标 志。蒙 古 西部 达 尔 旱 地方 的巫 师 以及 内蒙古 巴尔虎 、察 哈尔 、科尔 沁 地方 的一些 巫 师 的 帽子 会 用鹿 角作 为标 志 ,使 用 的青 铜 镜 和 火镰 上也 会 刻 有 鹿 的形 象 , 且鹿 角 的枝数 越多 萨满 的身份 就越 高 。不仅 仅 是 巫 师帽 ,萨 满 的神 衣 、单面鼓 、面具等 一般 也以鹿 皮制 作 。萨 满 巫师 在跳 神 做 法 时还 会模 仿鹿 的走 姿和神 态 ,赫哲 萨满就 有专 门的 “ 跳 鹿 神” 仪式 。 3 鹿 在不 同文化 中的寓意
图腾一 词本 源 于印第 安语 ,但是 在英 国人龙 格 所著 的 《 一个 印 第安译 员兼 商人 的航 海探 险》 一 书 中首次 提 到而 且提 出图腾 广 泛存 在 于世 界各 地 ,在最 古老 文明 的人类 群 体 中都 有 出现 ,是 人 类 历史 上最 早 的一种 文化现 象 。在原始 人类 的认 知 中 ,认 为族 群 都 是来 自 某种 物种 ,且 大多数 与动 物有关 。 图腾就 是 原始 人 迷信 自然 植 物或 动 物同本 宗族 有种神 秘 的联系 而作 为本 族 的符 号 或标 志 。而 运 用 图 腾解 释神话 、古典 和记载 民俗 民风 ,是人 类 历史 上 最早 的一 种 文化 现象 。 由于游 牧民获 取生 活 中所 需 的生 活资 料及 食 物供 给都 是从 狩 猎 中而来 ,先 民们希 望狩 猎成 功 ,就 创 造 了专 管 狩猎 的 神 。鹿 因擅 长 奔跑 以及 拥 有对抗 强敌 的鹿 角而 成为 先 民崇 拜 的对 象 ,成 为 狩猎 神 的首选 ,因此 现今 发现 以鹿 为形象 的 图形 或 器物 也较 多 的 出 现于
浅析中国传统纹样形式美
文/ 丽梅 杨 强 郭宇峰 杨
摘 要 :我 国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传统纹样更是丰 富多彩,璀璨夺 目。纹样作 为平 面设计 中的装 饰元素被 大 量 运 用 ,发 掘 和 总结 传统 纹 样 中的 形 式 美 ,色 彩 美 ,妥 善 运 用 ,能 有 助 于 我 们 将 其运 用在 现 代 平 面设 计 中 ,使 其 锦 上添 花 。 关 键 词 :传 统 纹 样 ; 形式 美 中图分类号 :J 1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0 - 1 6( 0 0 2() 0 8— 1 0 9 96 2 1 )o6c一 05 0 纹样 作为 中 国传 统文 化的 重要组 成部 分 ,一直贯 式有均衡式 和对称式 两种 。瓦 当纹 中 ,此两种 形式 均 穿于 中国历史发展 的整个流程 ,贯穿于人 们生活 的始 有体现 。对 比 ,是强调 视觉要素 的变化和 反差 ,它能 终 ,反 映 出 不 同时 期 的 风 俗 习惯 。 从 原 始 社 会 简 单 的 使 主 题 更 加 鲜 明 ,视 觉 效 果 更 加 活 跃 。 传 统 纹 样 中 , 纹 样 到 奴 隶 社 会 简 洁 、 粗 犷 的 青 铜 器 纹 饰 ,再 到 封 建 以 龙 凤 为 例 ,视 为 对 比法 则 的 一 种 运 用 。 形 态 上 有 虚 社 会 精 美 繁 复 的 花 鸟 虫 鱼 、 飞 鸟 走 兽 、 吉 祥 图 案 纹 实 、轻 重 的 对 比 ,通 常是 龙 凤 首 尾 相 接 ,位 置 和 层 次 样 ,都 凝 聚 着相 应 时 期 独 特 的 艺 术 审 美 观 。 上 变 化 丰 富 。 回 形 纹 样 则 是 在 凹 凸 上 体 现 了对 比 的 形 我 国古代 传统 图案纹样 来 源大致 可分 三个部 分 。 式 美 法 则 。 “ 头 富 贵 ” 中 描 绘 的 是 三 朵 盛 开 的牡 丹 白 其一 ,来 自民 间工 艺 :陶 瓷 、刺 绣 、窗 花 、蓝 印花 与 白头 鸟 组 成 ,是 以 在 数 量 、动 静 上 有 所 对 比 了 。对 布 ,蜡 染、剪纸 、雕 刻 、编织等 ,这是劳 动人民按 照 比在平面设计 中的效果就是变化。 自己的意 志发挥创造 的 ,一般 比较朴实 、粗 犷 、乡土 节 奏本 是指音 乐 中音响 节拍轻 重缓 急的 变化和 重 气 息 浓 郁 。 其 二 ,来 自宗 教 艺 术 ,如 宗 教 传 说 和 神 话 复。传统纹样 中的二方连 续和四方连续 在韵律美上 得 传说 ,庙 宇 、石窟 中 的壁 画 、藻 井 、龛 楣 、塑 像服 以很好的体现 。二方连续 纹样 由于具 有重复 、条理 、 饰 、基 座 、 建 筑 、雕 刻 以 及 各 种 供 器 装 饰 。 最 典 型 的 节奏 等 形 式 ,应 用 最 多 : 原 始 社 会 的 彩 陶 器 上 ,二 方 敦 煌 图案 ,是 佛 教 传 统 图 案 的 精 华 部 分 。 它 是 我 国的 连 续 纹 样 装 饰 已 有 了很 高 的 成 就 商 周 时 青 铜 器 上 二 方 能 工 巧 匠 吸 收 外 来 文 化 所 发 挥 创 造 的 一 种 独特 的 艺 术 连 续 纹 样 风 格 厚 重 、古 朴 变 化 极 多 汉 代 漆 器 上 面 的 二 风 格 。这 些 图 案 构 图严 谨 ,富 于 理 想 。其 三是 来 源 于 方连 续纹 样 装饰 达 到 了很高 水 平唐 代唐 草 纹结 构 严 封建帝 王、王公贵族 、富豪商 贾等所 占用 的陈设 品、 谨 ,风格典雅 、富丽 。我 国是一个 多民族的大家庭 , 日用 品 、服 饰 、首 饰 、 建 筑 … … 这 些 工 艺 品 图 案 是 为 各兄 弟 民族 在服 饰和 用具 的美 化上 多用 二 方连 续纹 了满 足 奢 侈 者 的 物 质生 活 和 空 虚 的 精 神 生 活 而 精 心 设 样 ,并 有 其 各 自的 传 统 特 色 。 计 的 ,并 没 有 专 门 的 作 坊 由专 人 监 督 制 作 的 ,所 以 图 传 统纹 样 另一 大特 点则 是形生 “ 意象 ,华夏文 案 非 常 精 细 ,色 彩 富 丽 豪 华 。除 了 如 前 所 说 的 那 些 传 化 博大精神就体 现在这里 了 ,望 “ ”生意 ,表示吉 纹 统 图案外 ,相 当一部分 是福 、寿 、禄及文 人字画 、诗 祥 、祝福的 不在 少数 。平 面设计 中,无论是具象的 、 歌为题材 的装饰 图案 。多数采用 了 “ 米” 字格和 “ 九 抽象 的 ,传情 表 意 的都 离不 开 纹样 或者 字 符作 为 载 宫”格等格 律形式 。以上三部分 纹样 ,组 成了我 国传 体 ,而 图案 则更为生动 ,美观 ,造型更加 多变 ,体态 统图案的主流。 更加 优美 单就 鱼 、龙等 动物 纹样来说 ,在传统纹样 纹样 装饰 与人们 的生 活息 息相关 ,任 何纹 样的起 中的运用就不在 少数 。龙 的形象起源很 早 ,但作为 青 源 和 发 展 ,无 不 是 来 源 于 人 们 对 日常 生 活 的 体 验 、对 铜 器纹饰 ,最早 见于商代 二里 冈期 ,以后商代晚期 、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纹 样 的 选 题 、表 现 西 周 、 春 秋 直 至 战 国 ,都 有 不 同 形 式 的 龙 纹 出 现 。 显 手 法 和 艺 术 风 格 上 又 有 不 同 的 特 点 ,新 石 器 时 代 ,纹 而易见的 ,飞 龙在天 ,龙 代表 着至高 无上的权利和尊 样 主 要 被 人 用 来 描 绘 在 各 种 陶制 器 皿 器 物 上 ,纹 样 独 贵 , 至 尊 至 胜 , 让 人 顶 礼 膜 拜 。 鱼 ,鱼 纹 常 饰 于 盘 特 ,实 用美观 。主要纹 样有 :鱼 纹、鹿纹 、狗纹 、人 内 ,反 映 器 物 装 饰 和 器物 的 造 型 是 密 切 结 合 的 。鱼 纹 面 纹 、花 卉 纹 、 网纹 、 水 纹 、海 贝 纹 、编 织 纹 等 。战 也常 见于 汉 代 的 铜 洗 和 宋 、 元 的 铜镜 上 。 国 、秦 汉时 期 ,铁 器 兴起 ,金 银 错和 漆 器等 新 展起 人们喜欢这些意蕴深刻 ,形态生动的美好隐喻,这 来 ,营 造 业 大 兴 ,砖 石 雕 刻 随 之 兴 旺 起 来 。 隋 、唐 五 和中华文化 的积 淀 、含蓄 不张扬是有十 分关系的 。所 代时期 ,国富民 昌,对 外交流文 化增 多,工艺美术 的 谓看 山是 山 ,看 山不是 山 ,向来是 国人强调和揣摩 的 门 类 也 空 前 发 展 。唐 三 彩 、宋 瓷 、 丝 绸 、 金 银 制 品上 几 个 境 界 , 由表 及 里 , 由 外 而 内 , 自是 一 种 文 化 的揣 的装饰 图案 繁花似锦 。唐代装饰 纹样以饱 满丰盛 ,豪 摩 和推敲 。往往 这种妙想 和美好意愿 的镶嵌 ,比平铺 华 富 丽 为代 表 ,宋 代 则以 纹样 秀 丽 、灵 巧为 特 点 。 直 叙 ,明 明 白 白 交 代 的 死 板要 有 活 气有 灵性 。 意 蕴 深 元 、明 、清 封建 社 会 末期 图案 在 保 留民 族特 点 的 同 刻饱 满 ,不 入 俗 套 ,经 久 不 衰 。 平 面 设 计 虽 然 只 有 二 时 ,吸 取 了 外 国 工 艺 之 长 ,花 色 品种 装 饰 风 格 上 均 有 维 的 空 间 ,却 可 以 运 用 平 衡 和 谐 、对 比统 一 、 节 奏 韵 变革 。装 饰 图案 常 见的 有 狮子 、孔雀 、 蝙蝠 、鹿 、 律这 些形式美 的原则和规律去 经营和拓 展 ,通过平面 羊 、鹤 神 奇 的 麒 蝼 。花 卉 果 实 的 题 材 有 梅 花 、 荷 花 、 的经营构造让人 们思绪飞舞 ,达词表意 ,托物于行 , 菊花 、牡丹 花、兰花 、牵牛花 、竹子 、松树 、灵芝 、 这些 还得多从传统纹 样 中去借 鉴 ,从前人 的智慧 中去 汲 取 养 分 ,继 承 文 化 ,传承 经典 。 桃 、石 榴 、枇 杷 、梨 、杏 等 。 平衡 ,在 美学 中平 衡 是 由形 象 的 大 小 、轻 重 、色 彩 作 者 单位 :徐 州 空 军学 院 及 其 他 视 觉 要 素 的 分 布 作 用 于 视 觉 判 断 的 平 衡 ,主 要 参考文献 : 【 郝三平 . 平面构成 [ . 1 】 J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0 7 月版 . 】 2o 年9 是 指 空 间 构 图 中 各 要 素 之 间 的 相 对 平 衡 关 系 。 平 衡 方
在古人的装饰艺术上,为啥“鹿的形象”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上?
在古人的装饰艺术上,为啥“鹿的形象”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上?在古人的心目中,鹿是一种瑞兽,是祥瑞的象征,如《符瑞志》:“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
”可以说从人类的童年开始,人类对鹿就有了独特的钟爱之情。
在那个时候,鹿就与人们的传统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结合在了一起,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鹿文化。
以鹿形象为题材的应用非常广泛,造型可谓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如河南洛阳西汉壁画墓隔墙上:在一对称的三角形雕砖上,各刻有白鹿纹;如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漆棺上,画有仙人骑鹿。
在出土的陶器、玉器、漆器上,也能见到各种各样的鹿形象。
那么古人为啥这么喜欢描绘“鹿”形象呢?鹿纹图像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呢?一、关于传统鹿纹图案的由来在原始游牧狩猎时期,鹿是当时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和人类的进化发展关系密切,在全国各地发现的近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部分都遗留有鹿科动物的化石。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狩猎和采集活动是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由于先民们希望狩猎成功,就创造了专管狩猎的神。
而鹿不仅拥有非凡的奔跑能力,还能逃脱捕杀,并且还拥有对抗强敌的强大武器——鹿角,久而久之,原始人类就对鹿产生了崇拜,并把它作为部落的图腾,希望能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庇佑。
因而鹿成为先民的崇拜对象,成为狩猎神的首选。
比如至今流传的苍狼与白鹿的神话传说,以及《蒙古秘史》中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传说,所反映的就是蒙古族先民的图腾观念。
图腾观念就是指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者无生物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者保护神,并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还能保护自己,并能给给予自己超人的力量和技能。
在人类与鹿的接触过程中,人们逐渐对鹿的体态、外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于是人们开始在岩壁上刻画鹿的形象,如在仰韶文化时期,鹿图像就已经与鸟图像、鱼图像、蛙图像并列,成为四大图腾形象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不仅将鹿骨用作穿戴上的装饰,还在陶器上绘制鹿图像的装饰花纹,如在青海地区卡约文化中,彩陶上的动物造型大多都是鹿图像。
鹿纹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式婚服设计中的应用
第33卷 第1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V ol.33 No.1 2020年02月 J O U R N A L O F W U H A N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Y F e b. 2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作者:梁惠娥(1967-),女,教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7BH170).鹿纹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式婚服设计中的应用侯雨薇1,梁惠娥2*(1.湖南理工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2.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名师工作室,江苏 无锡 214206)摘 要:鹿纹发展历史悠久,作为装饰纹样常被运用在中国传统服饰品中,其外在丰富的造型色彩与内在蕴含的吉祥含义,传达出鹿纹的历史演变轨迹,具有美学意义与艺术价值。
本文分析解读传统服饰品中鹿纹的美学特征及创新应用可行性等应用原则和优势,以鹿纹在中式婚服中的具体设计为例,通过提取鹿纹内在爱情美满的吉祥寓意和对鹿纹变形解构的设计方法,探析中式婚服纹样设计语言,完善传统服饰品中鹿纹在现代服饰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体系。
关键词:传统服饰品;鹿纹;中式婚礼服;创新应用中图分类号:TS 9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4X(2020)01-0037-06中国作为“衣冠之邦”,从古至今对服饰品的款式寓意、造型色彩都十分看重讲究。
随着东西方文化碰撞,款式简洁、图案新颖的西式婚服进入人们视野,相比之下,中式婚服存在着穿着繁琐、款式单一、纹样时尚感不足等许多问题。
目前国内对中式婚礼服装饰纹样设计方法、制作工艺、创新开发进行了分类研究,多集中在运用现代元素进行装饰,缺乏对传统服饰纹样创新应用的具体实例设计方案,为了加强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归属感,将传统纹样进行创新并融入婚服中显得极为重要。
因此,本文以传统服饰品中鹿纹纹样为研究载体,将鹿纹纹样结合中式婚礼服的发展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鹿纹纹样设计现代应用的实践适用性,归纳正确有效的设计运用方法,从而将传统服饰品中的鹿纹进行创新设计,应用在现代中式婚礼服中,为今后在其他品类服饰中进行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动物纹样鹿纹形式语言探析
内容摘要:鹿纹是源远流长的艺术母题,文章先阐述了鹿纹的基本概念,分析鹿纹的形式元素,鹿角是神性象征之线,鹿头是灵气传神之点,鹿身是生动活泼之面;接着论述鹿纹的组合形式有:对鹿纹、三鹿纹和团鹿纹。
最后探讨了鹿纹具有简练夸张、温和优美和轻盈灵动的三种艺术特征;鹿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动物装饰纹样,它所体现的更多是古代先民的人文信仰和审美观念。
关键词:鹿纹;对称;发射;简练;优美;灵动1 何谓鹿纹所谓鹿纹是—种以自然界中的雄鹿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成为一种动物纹样的图案形式,鹿纹缘起于人们最初对鹿的图腾崇拜,经过不断的艺术探索和发展,逐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说文》中有“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鹿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种祥瑞之兽,南朝梁沈约(441~513)的《宋书》卷28《符瑞志中》说:“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宋书》卷29《符瑞志下》说:“天鹿者,纯灵之兽也。
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
”在中原的神话中白鹿象征长寿和善良,“白鹿宝车”注1更是唯有神仙才可使用。
中国人历来对鹿就有钟爱之情,鹿具有善良、温和的品性,是祥和、权力、俸禄、富有和爵位的象征。
它美丽的外形,轻盈的体态,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人类童年开始,鹿就和人们的传统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鹿文化。
[1](P.66)鹿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中不尽相同,甚至是同一文化类型的不同载体上也会有所差异,鹿纹的每一个吉祥题材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鹿纹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先民们为抵御灾难、征服自然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对功名利禄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2 鹿纹造型元素分析鹿纹除了创作者把鹿的真实形象变成装饰性的图案之外,还相应地注入人们所赋予的祥瑞思想。
创作者对鹿纹的创造十分注重纹样造型的艺术形式感,鹿纹是以面作为主要造型元素,加入点和线元素,将鹿纹变成由点、线、面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图形。
乳源瑶族刺绣“鹿纹”图案的象征文化意蕴
( 韶 关 学 院 美 术 与设 计 学 院 , 广东 韶关 5 1 2 0 0 5 )
[ 摘 要] 乳源瑶族刺绣中一个重要的走兽形纹装饰纹样“ 鹿纹” 的来源及象征意义一直模糊难释, 究其
原因在于乳源瑶族刺绣传承主体在传承中只关注 了工艺与技艺, 而忽视了纹样赋予的内容与意义。结合乳 源瑶族民间文化观念, 对“ 鹿纹” 象征意蕴和视觉造型进行比对分析, 可发现“ 鹿纹” 是一个综合互渗的平面艺 术创造, 也是乳源瑶族独一无二的重要视觉艺术符号, 从中可理解其在乳源瑶族传统服饰中通过视觉传达的
V0 1 . 5 1 No . 4
A ugu s t , 201 5
d o i : 1 0 . 1 6 o 8 8 / i . i s s n . 1 0 0 1 — 6 5 9 7 。 2 0 1 5 . 0 4 . 0 1 4
乳源瑶族刺绣“ 鹿纹" 图案 的象 征 文 化 意 蕴
第5 1 卷 第4 期
2 0 1 5年 8月
广 西师 范大 学学 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Gu a n g x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收 稿 日期]2 o 1 5 — 0 3 — 0 6
[ 基 金 项 目]韶 关 学 院 2 0 1 2年 度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类 课 题 “ 非遗 保 护 视 域 下 粤 北 乳 源 瑶 绣 的视 觉 艺 术 符 号 研 究 ” ; 广 东 省 哲 学
社会科学“ 十二五” 规划 2 0 1 4年 度 一 般 项 目( G D1 4 C YS O 2 ) [ 作 者简介] 谢琳 ( 1 9 7 5 一) , 女, 湖南长沙人 , 韶关学院副教授 , 研究 方向 : 民间 美 术 、 艺术设计 。
由鹿的意象表达探究鹿纹对禄文化的传承
由鹿的意象表达探究鹿纹对禄文化的传承摘要:鹿在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多种意向表达,如与儒道、女性、图腾文化的融合。
鹿作为禄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意向表达上为禄文化传承提供了图像表达的元素资源与史料支撑。
笔者希望通过对鹿之儒道意象与仕途生生不息、鹿之女性崇拜与人丁兴旺、鹿图腾与官职禄位三方面的阐述,可以寻找到禄文化传承上的图纹创新。
关键词:鹿鹿意象禄文化鹿形象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彩陶上,常以卧姿、立姿或奔姿展现,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在后来的艺术塑造上多呈对鹿纹、三鹿纹、团鹿纹造型,其中两鹿相对,做跪伏状回首相望居多。
唐宋以后,谐音寓意吉祥蔚然成风,古人借鹿与禄谐音,更加扩大了鹿纹的应用范围,多见于书斋、文具等装饰之中,用以表达读书祈禄之意。
实际上鹿与禄的联系不仅在于谐音,关于鹿的意象表达也是传承禄文化的点睛之笔。
笔者结合历史积淀与自身理解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在禄文化传承上做出突破。
一、鹿之儒道家意象与仕途生生不息鹿由《诗经·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开始成为儒家文化的形象代言。
一方面鹿恬静、和善、少斗,很符合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另一方面儒家本是学的代表,且鹿又与读书之禄谐音,可以说儒家尚鹿自是情理所在。
自古以来儒家都重视民以食为天,“鹿”的形象便也潜移默化的渗透于食物的基础来源——农耕文化。
就目前来说,多数学者认为鹿形象的渗透是与龙相联系的。
首先龙图腾形成于农业文明,其作为一种人造意象,融合了多种文化,是众多吉祥的综合体。
商周青铜器中的龙作蛇身、兽首、牛角爬行状。
至民族大融合走向统一的隋唐盛世,龙头上竖起的牛角则分开枝叉成为鹿角,此后从未改变。
再者,从古至今,龙在人们心目中都是帝位的象征,鹿作为官禄的象征,自然是与龙相辅并置的,可以说二者的结合便是几千年来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主要手段,“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读”为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智力支持。
浅析西夏陶瓷对鹿纹样的演绎
浅析西夏陶瓷对鹿纹样的演绎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08期摘要:鹿纹样形态优美、造型生动,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典型代表。
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分支,西夏陶瓷对其进行了吸收,并产生了精彩的演绎。
文章以鹿纹样为例,探究西夏陶瓷采用鹿纹样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梳理这种纹样在西夏陶瓷体系中的发展脉络,总结其纹样形成的新特点,最终实证了西夏陶瓷纹样是中华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鹿纹样代表的吉祥文化,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志,具有丰厚的研究價值和传承必要性。
关键词:西夏陶瓷;鹿纹样;吉祥文化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4.08.025西夏是地处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近189年,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都受到中原文化影响。
陶瓷艺术同样受到中国传统陶瓷技艺影响,并在传承过程中衍生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分支,文化艺术价值极高。
西夏陶瓷中,鹿纹样成为一种鲜明的、被偏爱的装饰元素,鹿纹样是如何传承的?鹿吉祥文化是如何表达的?最终形成了哪些新特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即以此为观照,分析西夏陶瓷对鹿纹样的具体演绎。
1 西夏陶瓷中高频出现的鹿纹样装饰纹样是陶瓷艺术最重要的展示部分,人民群众自觉筛选出符合自身价值观的题材作为器物装饰,不仅反映了社会风尚,而且是大众思想的物化展现,鹿纹样同样如此。
黑釉剔刻鹿衔仙草纹小口经瓶(图1)是西夏人民日常频繁使用的酒器、观赏器,造型流畅,比例协调,明暗对比强烈,运用了剔刻花工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瓷器精品。
经瓶中部为装饰重点,采用了聚焦视线的开光构图,其中鹿与灵草使用深色釉料进行了突出表现。
鹿处在构图偏左位置,做出向右回首姿态,嘴巴处衔着灵草,形成上灵草下鹿的图形组合,鹿右侧还有一株灵草,整体构图饱满,造型优美生动,体态特征明显,展现了鹿的活泼、机灵,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
中国古代瑞鹿图案的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瑞鹿图案的艺术赏析作者:孙恺祺来源:《世界家苑》2017年第07期摘要: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各个不同时期,中国传统鹿纹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由最初的图腾转化为吉祥符号,在吉祥图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鹿纹在洪福延绵、长寿宁康、进禄加官、祥和瑞兆等方面都附有深刻的吉祥文化意义。
本文通过在雅昌网中的“天禄永昌—故宫博物院藏瑞鹿文化特展”的展览中展品的欣赏与分析。
简述鹿图案的祥瑞意义。
关键词:瑞鹿;图案;明清时期一、瑞鹿图案的意义与出现鹿纹原指鹿身上的花纹,古代人民认为鹿是一种神物,是人升仙时的乘骑。
人们将其多用于瓷器装饰纹样。
玉器中最早出现鹿纹是在商代,以后各代屡有发展变化,各具时代特征,其造型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应用广泛,既是深受国人喜爱的装饰纹样,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鹿在中国文化里,一般代表的是财富(和禄同音)和自由,鹿、禄——《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张晏注:“鹿喻帝位。
”即鹿作“禄”解。
如“指鹿为马”是强权的强词,“鹿死谁手”、“平原逐鹿”,都寓意于政,治,之,争。
也有代表健康(道家寿星们都是骑鹿的,天禄永昌—故宫博物院藏瑞鹿文化特展中:《水晶雕鹿鹤同春寿星》、《张宏裕款竹根雕骑鹿寿星》、《白玉带鹿仙人》、《碧玉寿星骑鹿晋寿山子》都有表现)、美丽(俪皮就是鹿皮)、权利(所谓逐鹿)等等引申义,在古代还被视为神物,认为鹿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和长寿,那些长寿神就是骑着梅花鹿。
在商代鹿骨已用作占卜,内蒙古的商代岩画中也是以鹿最多,殷虚还发现鹿角刻辞。
东周时期,楚墓中流行使用本,雕,镇,墓,鸟,兽,神,怪,它们的头上都安装真实的鹿角,形成楚文化的特点,认为鹿角有神,异之力,对死者在冥,界生活起到某种保护作用。
总之在中国古代鹿是一个常用的图腾,鹿文化也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支,历代艺术作品中都有鹿,佛座上的卧鹿浮雕,可见,中国很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始赋予了鹿各种美好的寓意。
明清时期陶瓷鹿纹“形、用、意”特征研究
1鹿纹的始源鹿纹在历史中是较早出现的装饰纹样,中国自古便有关于鹿的文献记载。
《说文》中有云:“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又如《宋书·符瑞志》里记载:“天鹿者,纯灵之兽也。
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
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可见在古人眼中,鹿既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吉祥福瑞的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寓意。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就在石壁上刻有鹿形图案。
在仰韶文化时期,便出现四大图腾形象,其中包括鹿纹、鸟纹、鱼纹、蛙纹。
由于鹿纹其美好的形象特征,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成为多种艺术门类的研究对象,它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三种文化当中都具有神圣的象征。
纹样是陶瓷器物的装饰手法,它不仅能传递出文字、造型所不能表达的语义和内涵,它也是人在历史的活动中留下的人文记忆。
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各历史阶段都有着大量的鹿纹陶瓷器流传下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此时的陶瓷艺术成就陈晶袁李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333001)也是吉祥福瑞的象征,从原始社会开始到明清时期,各历史都有着大批与鹿纹相关的陶瓷艺术品流传下来。
本文以图像学研究视角,探究明清时期陶瓷器上鹿纹的“形、用、意”三个特征,了解鹿纹是传统主要的动物装饰纹饰,它所体现了古代先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情感。
鹿纹;形式;功用;观念(1983-)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李婳(1985-)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陶瓷鹿纹图像研究》(项目编号:YS19227)的成果之一。
Ceramic Art陶瓷艺术非常之高,在陶瓷器物中经常都可见到鹿纹的身影。
陶瓷中的鹿纹不仅题材多种多样,还展现出它独有的时代性和艺术性,可以从纹饰的“形、用、意”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形”是指纹饰的形式特征,“用”是指纹饰的功用特征,“意”是指纹饰的观念特征,这三个特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展现了鹿纹在陶瓷器物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情感。
“陵阳公样”中对鹿纹的审美形意及功能探析
历史与文化DOI:10.3969/j.issn.1001 ̄7003.2019.11.014陵阳公样 中对鹿纹的审美形意及功能探析侯雨薇1ꎬ梁惠娥2ꎬ3ꎬ邢㊀乐3(1.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ꎬ湖南岳阳414006ꎻ2.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名师工作室ꎬ江苏无锡214206ꎻ3.江南大学a.纺织服装学院ꎻb.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ꎬ江苏无锡214122)摘要:系列纹样 陵阳公样 出现在初唐时期ꎬ其图案题材以鹿等动物为主ꎬ因地域文化交流频繁ꎬ表现手法互相碰撞ꎬ形成的对鹿纹样异域特色明显ꎮ其文化内涵由秦汉时期神秘仙兽转换为满足穿戴者心理需求的 加官进爵 爵禄封侯 子孙繁茂 之意ꎮ文章以现存唐代鹿纹织锦为实物载体ꎬ对 陵阳公样 中鹿纹造型㊁色彩㊁骨架结构等三方面进行艺术特征分析ꎬ探究鹿纹的形意装饰与社会精神功能ꎬ揭示传统动物题材纹样的现代审美价值ꎬ丰富现代服饰品设计的文化内涵ꎮ关键词:唐代ꎻ服饰品ꎻ 陵阳公样 ꎻ对鹿纹ꎻ形意功能探析中图分类号:TS941.1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 ̄7003(2019)11 ̄0092 ̄06㊀㊀㊀引用页码:111301Researchonaestheticformandmeaningandfunctionsofdoubledeerpatternin LingyanggongPatternHOUYuwei1ꎬLIANGHui e2ꎬ3ꎬXINGLe3(1.College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ꎬHu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Yueyang414006ꎬChinaꎻ2.MasterStudioꎬWuxiVocationalInstituteofArts&TechnologyꎬWuxi214206ꎬChinaꎻ3a.SchoolofTextilesandClothingꎻ3b.JiangsuResearchCenterfor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ꎬJiangnanUniversityꎬWuxi214122ꎬChina)Abstract: LingyanggongPattern seriesappearedinearlyTangdynastyꎬwhichisusuallyfeaturedbyanimalssuchasdeer.Owingtofrequentregionalculturalexchangesꎬexpressiontechniquescollidedwitheachothertoformdistinctexoticfeaturesofdoubledeerpattern.InadditionꎬtheculturalconnotationofdoubledeerpatternshiftedfrommysteriousfairybeastsintheQinandHandynastiesto higherofficialpost ꎬ highersalary and flourishingoffspring thatcateredtopsychologicalneedsofthewearers.TakingexistingbrocadewithdeerpatternofTangdynastyasaresearchobjectꎬthispaperanalyzedartisticcharacteristicsofdoubledeerpatternin LingyanggongPattern fromthreeaspectsofmodelingꎬcolorandstructureꎬwithaviewtoexploringthedecorativeandsocialspiritualfunctionsoftheaestheticformandmeaningofdeerpattern.Inthiswayꎬmodernaestheticvaluesoftraditionalanimalpatternscanberevealedꎬthusenrichingtheculturalconnotationsofmoderngarmentaccessorydesign.Keywords:Tangdynastyꎻgarmentaccessoriesꎻ LingyanggongPattern ꎻdoubledeerpatternꎻfunctionanalysisofformandmeaning收稿日期:2019 ̄01 ̄10ꎻ修回日期:2019 ̄10 ̄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7BH170)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8YJC760105)ꎻ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SJB0801ꎬ2017JDZD05)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51417B)作者简介:侯雨薇(1994)ꎬ女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ꎮ㊀㊀在唐朝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ꎬ社会安定ꎬ经济发展迅速ꎬ文化艺术百家齐放ꎬ科举制度相对完善ꎮ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大多丰富艳丽㊁雍容富贵ꎮ初唐开放的社会政治制度为外来文化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ꎬ产生了许多新兴纹样ꎬ其中唐朝初年出现的陵阳公样 因综合了各民族的审美爱好ꎬ又汲取外国文化中的纹样风格ꎬ在服饰品中风靡一时ꎮ对鹿纹作为 陵阳公样 中特有的题材ꎬ常以装饰纹样出现在服饰品中ꎬ寓意爱情幸福㊁繁衍子孙㊁路路顺利ꎬ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美好向往的追求ꎮ本文对 陵阳公样 中对鹿纹的起源和演变进行研究ꎬ分析对鹿纹的造型㊁色彩㊁骨架排列等ꎬ同时汲取灵感ꎬ为传统对鹿纹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ꎬ探索动物题材纹样创新应用价值ꎮ1㊀ 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在至少两个世纪中ꎬ唐王朝对外族及其文化的包容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1]ꎬ唐代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少数民族㊁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不可分割ꎮ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第十卷中记载:窦师伦ꎬ字希言㊁纳言ꎬ是陈国公窦抗的儿子[2]ꎮ具有较高艺术才干的窦师伦是唐朝初年在四川长官皇室织造用物的官员ꎬ任职期间ꎬ他在选取新颖外来纹样元素的基础上结合大众喜爱的传统祥瑞动物形象ꎬ如翔凤㊁对龙㊁对鹿㊁游麟㊁对雉等ꎬ以联珠团窠内置动物结构或多层团窠结构的固定图制形成的特色纹样被称为 陵阳公样 ꎮ陵阳公样 的出现建立在唐代的文化交融时期ꎬ自由包容的社会制度与文化风气均为外来装饰技法的传入创造了机会ꎬ多种不同装饰技法的传入也极大地丰富了传统 陵阳公样 的纹样表现形式ꎮ 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传统韵味ꎬ另一方面从中亚㊁西亚的联珠纹中提取精华ꎬ其通常与联珠团窠纹一起运用ꎬ组合搭配有单鹿与对鹿两种形式ꎬ其中对鹿使用较为广泛ꎮ对鹿纹在唐初期的发展中ꎬ构图方式不断丰富完善ꎬ风格特征更加鲜明ꎬ并日趋成熟ꎬ广泛运用于服饰品中[3]ꎮ2㊀ 陵阳公样 中对鹿纹的表现形态唐代丝绸之路的开拓畅行ꎬ以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使唐代丝绸图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ꎬ融合并创新了中亚㊁西亚的西域装饰技法[4]ꎮ基于前期查阅的资料ꎬ再与各博物馆馆藏唐代织锦中载有对鹿纹的藏品进行比对分析后ꎬ笔者以图文互证的方法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唐代织锦ꎬ从对鹿纹所表现出的形态中归纳总结出 陵阳公样 中对鹿纹的造型特征与色彩特征㊁骨架排列特征ꎮ2.1㊀对鹿纹的造型特征唐代时期的 陵阳公样 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个性与审美特征ꎬ具有浓郁的西域特色ꎬ饱满的构图描绘雍容华贵㊁端庄大气ꎮ起初为中原特征的鹿形象也吸收了异域风格ꎬ显得雄劲威猛ꎬ逐步形成了对鹿纹的造型特征ꎬ其中包括鹿的体型特征㊁鹿角形状㊁鹿身描绘㊁动态特点等(表1)[5]ꎮ对鹿纹的体型特征相较之前的鹿纹装饰图案有了变化ꎬ逐渐形成了体型健壮㊁硕大的特征ꎬ抽象简单的外轮廓描绘也更加具象朴实ꎮ如表1中的唐代团窠对鹿纹锦㊁唐代红地联珠对鹿纹锦㊁唐代团窠尖瓣联珠对鹿纹锦ꎬ对鹿纹皆体态肥硕威武ꎬ头身比例写实ꎬ头部与脖身衔接自然ꎬ腿部长度适中ꎬ呈现出憨实稳重的鹿型特征ꎮ表1中唐代花树对鹿纹锦以大角雄鹿为主体ꎬ头小身壮ꎬ四肢细长ꎬ这一描绘使对鹿形象体型更显精神别致ꎮ关于对鹿纹的鹿角形状ꎬ多以雄鹿为描绘对象ꎬ鹿角一般为雄性鹿的战斗防御武器ꎬ古人对鹿角的夸大出于他们对鹿角威力的向往和崇拜ꎬ希望能获取同等能力ꎬ从侧面也表露出古人给予鹿形象力量威猛的符号意义[6]ꎮ 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鹿角主要分为双组对角㊁角长开叉与单组鹿角开叉两种ꎬ从表1唐代团窠对鹿纹锦㊁唐代花树对鹿纹锦㊁唐代红地联珠纹锦㊁唐代团窠尖瓣联珠对鹿纹锦四件藏品中可看到ꎬ对鹿纹的鹿角造型形态已由早期的粗犷夸张变为朴素写实ꎬ鹿角为双组分三叉或多叉ꎬ粗壮有力ꎬ线条简洁ꎬ优美流畅ꎬ使对鹿纹显现出稳重与力量ꎮ在唐代对鹿纹锦和唐代花环团窠对鹿纹锦(表1)中还可看到单组鹿角的形态描绘ꎬ相对双组对鹿角ꎬ单组鹿角层次更加丰富ꎬ适用于连续纹样装饰使用ꎬ在制作过程中也能减少耗费时间ꎬ效果清爽明了ꎮ鹿身作为对鹿纹图案的主要构成部分ꎬ是体现装饰技法的重要区域ꎬ 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鹿身装饰主要表现形式大多分为圆状几何形斑点装饰与简单朴素点缀装饰两种ꎮ如表1中唐代团窠对鹿纹锦㊁唐代红地联珠对鹿纹锦ꎬ运用的就是圆状搭配几何形而成的斑点装饰手法ꎬ主要装饰在鹿身腹部ꎬ运用大小不同的椭圆形状与柱状形体结合拼构ꎮ唐代团窠尖瓣联珠对鹿纹锦(表1)上的对鹿纹单独使用三角几何形状翻转ꎬ无规则地填充鹿身ꎬ形成几何形斑纹ꎮ唐代花树对鹿纹锦(表1)中的对鹿纹鹿身除了以圆形几何形结合形成点面ꎬ还增添流畅的线条成块面分割鹿身区域ꎬ使装饰层次更加丰富ꎬ鹿颈上绘有绶带ꎬ呈水平方向飘扬在颈后ꎬ寓意吉祥长寿ꎬ使对鹿纹具有装饰及祝愿的双重意义ꎮ表1中唐代对鹿纹锦㊁唐代花环团窠对鹿纹锦两件藏品中的对鹿纹鹿身描绘则简洁一些ꎬ几乎无斑点形式的描绘ꎬ着重凸显鹿形神态ꎮ表1㊀唐代服饰品中对鹿纹造型分析(笔者绘制)Tab.1㊀AnanalysisofdeerpatternmodelingincostumeofTangdynasty(drawnbytheauthor)唐代团窠对鹿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唐代花树对鹿纹锦(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唐代红地联珠对鹿纹锦(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唐代团窠尖瓣联珠对鹿纹锦(香港贺祈思先生藏)唐代对鹿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从对鹿纹的动态姿势来看ꎬ主要分为站鹿与行鹿ꎬ从表1中的六件藏品中可看到除唐代花树对鹿纹锦㊁唐代花环团窠对鹿纹锦ꎬ其余几件藏品中的对鹿皆为站鹿ꎬ侧身相对而立ꎬ四肢笔直挺壮ꎬ刚劲的线条感富有力量ꎬ鹿头时而颔首时而挺拔ꎬ使画面活泼而不失庄重ꎮ唐代花树对鹿纹锦(表1)上的对鹿纹动态呈现为行鹿ꎬ双鹿皆鹿脚微抬ꎬ踱步相视对望ꎬ生动自然ꎬ矫健的四肢线条流畅ꎬ姿态从容不迫ꎬ昂首挺胸ꎬ由此也可感受到工匠们想表达出的大国风范意气ꎮ通过对各博物馆馆藏唐代织锦中对鹿纹的造型㊁姿态进行分析对比ꎬ总结归纳出 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体型硕大健壮ꎬ鹿角形态以双组对角长开叉与单组鹿角开叉两类为主ꎬ造型朴素稳重ꎬ鹿身描绘形式丰富ꎬ以圆形㊁几何形㊁流畅线面搭配为主要装饰手法ꎬ层次丰富精巧ꎬ或不作装饰ꎬ简洁古朴ꎬ凸显鹿身特征ꎮ动态姿势多为站鹿㊁行鹿ꎬ而卧鹿㊁奔鹿形态少有出现ꎮ2.2㊀对鹿纹的色彩特征从传统的色彩观念来看ꎬ纹样色彩搭配绘制既遵循传统色彩的使用精神ꎬ具有深沉鲜明的文化特性ꎬ同时又注重打破传统ꎬ创造新的视觉审美效果ꎬ呈现出多种色彩配比的斑斓方式[7]ꎮ 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在色彩运用中一方面对照现实鹿形象进行写实搭配ꎬ另一方面勇于推陈出新ꎬ结合外来西域色系搭配特色ꎬ形成具有异域风情的色彩画面ꎬ色彩表现方式风格迥异ꎬ传统与创新的色彩各自绽放(表2)ꎮ表2㊀唐代服饰品中对鹿纹色彩提取与分析图例(笔者绘制)Tab.2㊀ColorextractionandanalysisillustrationofdeerpatternincostumeofTangdynasty(drawnbytheauthor)唐代对鹿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古朴单纯暖调唐代花环团窠对鹿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古朴单纯暖调唐代团窠对鹿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华贵艳丽暖调唐代红地联珠对鹿纹锦(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华贵艳丽暖调唐代团窠尖瓣联珠对鹿纹锦(香港贺祈思先生藏)华贵艳丽暖调一部分对鹿纹色彩运用遵循着传统色彩依据标准观念ꎬ与自然界中的鹿形象相互关联对比取色ꎬ重视色彩的还原性与历史感ꎮ如表2中的唐代对鹿纹锦㊁唐代花环团窠对鹿纹锦ꎬ对鹿纹整体色调为暖调ꎬ鹿角㊁鹿头㊁鹿身㊁鹿脚由不同深浅的棕色组成ꎬ沉稳统一的色调使画面缓和㊁舒适ꎬ虽背景也为相同色系色调ꎬ但使用不同明度深浅的棕色ꎬ使整体画面统一中有对比ꎬ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ꎬ整幅纹锦稳重得体ꎮ表2中的唐代团窠对鹿纹锦㊁唐代红地联珠对鹿纹锦与唐代团窠尖瓣联珠对鹿纹锦ꎬ运用了相似的色彩描绘特征ꎬ色调整体搭配喜悦吉祥ꎮ其中对鹿纹鹿身通体为红色系色彩ꎬ丰富鲜明ꎬ红火热闹ꎬ辅以绿色㊁蓝色㊁褐色㊁黄棕色为点缀色ꎬ面积适中地分布在鹿身中ꎬ色彩整体效果热烈明快ꎬ与外层的花草植物ꎬ图形联珠相互统一ꎬ个体图案相互融合组构ꎬ形成明暗对比ꎮ唐代花树对鹿纹锦(表2)中的对鹿纹鹿角色彩为纯白色ꎬ鹿头㊁鹿腿为普通浅棕色ꎬ鹿身色彩由绿色㊁蓝色㊁白色为主ꎬ颈间所描绘绶带为红色ꎬ总体用色大胆ꎬ色彩对比具有张力和刺激感ꎬ各个色块的分配区域合理ꎬ主次分明ꎬ与画面中其他填充点缀的花草果树色彩相互融合却各自凸显ꎬ多种配色打破了单一的传统色彩组合方式ꎬ增添了异域特色ꎬ加强了对鹿纹样的趣味性与整体画面的观感丰富性ꎮ通过对各博物馆馆藏唐代织锦中对鹿纹的色彩分析ꎬ可以总结梳理出 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色彩特征主要分为两大类ꎮ第一类对鹿纹色彩遵循传统色彩搭配观念ꎬ忠于现实自然鹿形象色彩ꎬ色彩搭配写实简洁ꎻ第二类色彩搭配以迎合民间喜爱吉祥热烈的色系为主ꎬ并结合西域色彩特点ꎬ运用色彩种类丰富ꎬ对比鲜明ꎬ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ꎬ在包含传统配色观念的同时ꎬ创新添加新的色彩元素ꎬ使整体画面色彩积极㊁热烈ꎮ2.3㊀对鹿纹的骨架排列形式织锦由各类单个纹样组合搭配而成ꎬ其中图案的整体排列分布与搭配形式尤为重要ꎬ根据传统排列组合方式技巧ꎬ使纹样在织锦装饰中达到最佳[8]ꎮ陵阳公样 骨架排列主要分为团窠㊁联珠纹㊁簇四骨架三种形式ꎮ表3中的唐代对鹿纹锦㊁唐代花环团窠对鹿纹锦㊁唐代团窠对鹿纹锦为团窠骨架结构ꎬ由团窠宝相花演变而成ꎬ以一组对鹿纹在中心对称式侧立而站ꎬ辅花草团窠装饰包围ꎬ对鹿纹与花环团窠共相结合ꎬ层次丰富活泼ꎬ其中唐代对鹿纹锦㊁唐代团窠对鹿纹锦形成连续纹样排列形成簇四骨架ꎮ唐代红地联珠对鹿纹锦与唐代花树对鹿纹锦(表3)运用了联珠纹的骨架排列方式ꎬ外层结构由大小基本相同的圆形或几何形以点连接合围成外圈ꎬ中心主要为对鹿纹㊁花果等纹样ꎬ具有波斯异域风格ꎮ唐代团窠尖瓣联珠对鹿纹锦(表3)里层结构圈使用了联珠纹排列ꎬ外层添以团窠样式装饰ꎬ整体纹样排列以联珠纹㊁团窠纹相结合的方式呈现ꎮ表3㊀唐代服饰品中对鹿纹骨架排列形式与分析(笔者绘制)Tab.3㊀SkeletonlayoutformandanalysisofdeerpatternincostumeofTangdynasty(drawnbytheauthor)唐代对鹿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花环团窠联珠团窠动物波斯风格题材唐代花环团窠对鹿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花环团窠联珠团窠动物波斯风格题材唐代团窠对鹿纹锦(中国丝绸博物馆藏)花环团窠波斯风格图形联珠团窠动物波斯风格题材唐代红地联珠对鹿纹锦(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几何形团窠波斯风格图形联珠团窠动物波斯风格题材唐代团窠尖瓣联珠对鹿纹锦(香港贺祈思先生藏)花环团窠波斯风格图形联珠团窠动物波斯风格题材通过对 陵阳公样 中对鹿纹造型㊁色彩㊁骨架排列的研究分析ꎬ了解了对鹿纹在不同文化交融中ꎬ不仅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审美形态ꎬ还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ꎬ变迁出新的内在寓意ꎬ从内而外地满足穿戴者的生理㊁心理需求ꎮ3.1㊀对鹿纹的装饰功能陵阳公样 中对鹿纹的外在装饰功能是由成对的组合形态呈现出来的ꎬ对鹿纹一般以两个单个图案作为视觉中心ꎬ出现在画面中ꎬ与其他装饰图案构成整体ꎬ形成点面结合[9]ꎮ从鹿形象相对而立的造型特征㊁西域朴素的色彩搭配㊁简单平实的质感肌理来体现ꎬ将这三方面整合统一ꎬ形成装饰效果ꎮ设计者遵循形式美法则ꎬ将对鹿纹与各类单个图案形成对比ꎬ产生差异性排列组合ꎬ把握整体构图的节奏与审美ꎬ运用不同的骨架排列形式ꎬ综合平衡单个纹样之间的差异性ꎬ从而组建构成和谐画面ꎮ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不同于其他时期的鹿纹ꎬ其所表现出的装饰方法不仅包含传统创作方式ꎬ还融合了西域纹样独特的装饰手法ꎬ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态ꎮ在纹锦的构图中ꎬ对鹿纹以单个或连续有序排列组合的方式呈现ꎬ使画面布局协调稳重ꎬ充实形式感ꎬ纹样之间的均衡分配㊁大小空间ꎬ符合整体效果的统一与变化ꎮ对鹿纹的整体色彩简单写实ꎬ鹿身描绘花纹的不同区域使用色彩区分ꎬ增加节奏韵律变化ꎬ肌理效果层次分明ꎮ3.2㊀对鹿纹的内在精神功能对鹿纹的内在精神体现在人们对仕途进爵的追逐与爱情的祈愿ꎬ它在织锦中的装饰运用满足了穿戴者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心理ꎮ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ꎬ百姓对功名利禄的追崇通过服饰品装饰纹样展现出来ꎬ因 鹿 通 禄 的谐音ꎬ人们常将对鹿纹作为装饰纹样运用在织锦中ꎮ«诗经 召南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ꎬ白茅包之ꎮ有女怀春ꎬ吉士诱之ꎮ林有朴樕ꎬ野有死鹿ꎮ白茅纯束ꎬ有女如玉ꎮ [10] 野有死麕 中 死麕 象征着鹿是与婚姻爱情相关的信物ꎮ«仪礼 士婚礼第一»: 主人酬宾ꎬ束帛俪皮ꎮ «仪礼 士婚礼第二»: 纳徽ꎬ玄束帛ꎬ俪皮ꎮ如纳吉礼ꎮ 即表示古人婚礼纳徽ꎬ用鹿皮作为定亲礼物ꎮ许慎«说文解字 鹿部»: 从鹿丽声ꎬ礼丽皮纳聘ꎬ盖鹿皮也ꎮ [11]通过古籍可推论ꎬ鹿皮是古人婚礼中重要的聘礼ꎬ是不可或缺的信物之一ꎬ由此可知ꎬ鹿纹寓有忠贞爱情的深意ꎮ另«山海经 南山经»中出现一种名叫 鹿蜀 的纹样ꎬ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一书中提及到当时的人们认为佩戴其毛皮ꎬ可繁衍子孙ꎬ这是对原始鹿的崇拜而演化而成的一风俗ꎬ即赋予鹿纹象征繁衍子孙的意义ꎬ 陵阳公样 中对鹿纹以成双成对的形象被织造在锦缎上作为聘礼信物ꎬ也表达了人们对新人情感幸福的祝福ꎮ4㊀结㊀语陵阳公样 中的对鹿纹作为传统吉祥装饰纹样之一ꎬ一方面给予了服饰品视觉美感ꎬ反映创作者奇思妙想的创造能力ꎬ另一方面ꎬ对鹿纹折射出的是朝代更迭的发展历程ꎬ是社会文化的形象载体ꎬ是民间百姓审美变迁的传达表现ꎮ对鹿纹的运用不单是外在装饰美化功能ꎬ也是作为搭建百姓文化内涵与内心情感的桥梁媒介ꎮ笔者从现存唐代鹿纹织锦中分析总结出对鹿纹的形意特征ꎬ探究对鹿纹蕴含的内在涵义ꎬ从内而外地解读对鹿纹外在的装饰功能和内在精神功能ꎮ探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ꎬ以此来提升现代服饰品设计的审美价值ꎬ并创新传统动物纹样在现代服饰品中的设计应用方法ꎬ推动传统服饰文化体系的传承ꎮ参考文献:[1]贾荣林.唐代服饰图形 陵阳公样 中的民族图式交融[J].艺术设计研究ꎬ2017(3):23 ̄26.JIARonglin.TheblendingofnationalpatternofLingYangGongYanginTangdynasty scostumepattern[J].Art&DesignResearchꎬ2017(3):23 ̄26.[2]李剑平.唐代服饰图形 陵阳公样 [J].设计ꎬ2016(17):16 ̄18.LIJianping.OnLingYangGongYangpatternofcostumepatternofTangdynasty[J].Designꎬ2016(17):16 ̄18.[3]田自秉ꎬ吴淑生ꎬ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3:7.TIANZibingꎬWUShushengꎬTIANQin.ChinesePatternHistory[M].Beijing:EducationPressꎬ2003:7.[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ꎬ2002:76.SHENCongwen.AncientChineseCostumeResearch[M].Shanghai:ShanghaiBookstorePublishingHuoseꎬ2002:76.[5]孙雅洁ꎬ吴卫.中国传统动物纹样鹿纹形式语言探析[J].艺术百家ꎬ2011(S2):171 ̄173.SUNYajieꎬWUWei.MeaningoftraditionalChineseanimapattern[J].HunderdSchoolsinArtsꎬ2011(S2):171 ̄173.[6]侯雨薇ꎬ梁惠娥ꎬ王中杰.近代汉民族服饰品中鹿纹审美形态及功能探析[J].丝绸ꎬ2018ꎬ55(6):76 ̄82.HOUYuweiꎬLIANGHui eꎬWANGZhongjie.AnalysisonaestheticformandfunctionofdeerpatterninfolkfurnishingsofHannationalityinmoderntimes[J].JournalofSilkꎬ2018ꎬ55(6):76 ̄82.[7]高爱波ꎬ崔荣荣.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蝴蝶纹样的造型艺术探析[J].丝绸ꎬ2016ꎬ53(12):65 ̄69.GAOAiboꎬCUIRongrong.StudyonmodelingartsofbutterflypatternusedonHanfolkclothesinmodernChina[J].JournalofSilkꎬ2016ꎬ53(12):65 ̄69.[8]梁惠娥ꎬ唐欢.宝相花纹样的造型演变及其内涵[J].服装学报ꎬ2018ꎬ3(6):540 ̄543.LIANGHui eꎬTANGHuan.DevelopmentofBaoxiangflowerpattern smodelinganditsmeaning[J].JournalofClothingResearchꎬ2018ꎬ3(6):540 ̄543.[9]梁惠娥ꎬ杨韧ꎬ谭莹ꎬ等.传统工笔人物画在中老年服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J].丝绸ꎬ2016ꎬ53(8):60 ̄65.LIANGHui eꎬYANGRenꎬTANYingꎬetal.Applicationoftraditionalmeticulousfigurepaintinginmiddle ̄agedandoldpeople sclothingpatterndesign[J].JournalofSilkꎬ2016ꎬ53(8):60 ̄65.[10]吴崇明.«诗经»中鹿的文化寓意及其演变[J].古典文学知识ꎬ2008(6):41 ̄47.WUChongming.Theculturalimplicationandevolutionofdeerinthebookofsongs[J].TheKnowledgeofClassicalꎬ2008(6):41 ̄47.[1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ꎬ2013.XUSheng.ShuoWenJieZi[M].Beijing:ChinaPublishingHouseꎬ2013.。
中国传统鹿纹的演变及其吉祥寓意分析
中国传统鹿纹的演变及其吉祥寓意分析
李萍;张智艳
【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9)002
【摘要】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各个不同时期,中国传统鹿纹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它由最初的图腾转化为吉祥符号,在吉祥图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鹿纹在鸿福延绵、长寿康宁、进禄加官、祥和瑞兆等方面富有深刻的吉祥文化意蕴,"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对和平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李萍;张智艳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8;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4.2
【相关文献】
1.论吉祥纹图的产生及其文化寓意 [J], 鲁强
2.浅谈明代陶瓷上的八宝纹饰演变--藏传佛教八吉祥纹的演变 [J], 徐家星
3.关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吉祥寓意的研究 [J], 和杉;罗钟宇;畅澜润;李若辉
4.中国的传统吉祥物鹿及寓意 [J], 王锐利
5.论紫砂壶“吉祥如意”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 [J], 范朝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鹿赏析,古人心中的祥瑞
玉鹿赏析,古人心中的祥瑞在古人心目中,鹿是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
玉器中的鹿纹最早出现在商代,以后各代屡有发展变化,各具时代特征。
其造型丰富多彩,是一代代玉匠的灵感创作,寓意吉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鹿形玉佩商代晚期鹿头形玉饰商代晚期鹿形玉佩西周早期鹿形玉佩西周早期人物抚鹿纹玉佩唐代玉鹿宋代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秋山饰炉顶金代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鹤鹿纹玉帽顶元代现藏于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鹿纹玉饰明代锁形玉佩清代晚期鹿形玉佩西周鹿形玉佩西周鹿形玉饰西周鹿形玉佩西周晚期鹿形玉佩西周松鹤龟鹿纹玉佩宋代卧鹿形玉嵌饰宋代玉卧鹿宋代玉抚鹿玉童子宋代衔芝玉鹿宋代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玉卧鹿宋代现藏于北京颐和园玉带钩南宋现藏于广汉市文物管理所四川省广汉市和兴乡联合村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鹿纹玉帽顶辽金时期现藏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虎鹿纹玉饰辽金时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双鹿形玉佩金代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绥滨县奥里米城北墓葬出土双鹿纹玉带环金元时期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双鹿纹玉饰金元时期现藏于国家博物馆鹿纹玉帽顶金元时期现藏于武汉博物馆鹿纹玉佩金元时期现藏于国家博物馆鹿形玉饰元代现藏于成都博物馆四川省成都市利民巷元代窖藏出土双鹿玉山子明代现藏于灵璧县文物管理所安徽省灵璧县高楼公社窖藏出土嵌玉鎏金银饰明代现藏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卢湾区打浦桥明氏家族墓出土双鹿纹玉带板明代现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双鹿纹玉带板明代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人物鹿纹玉炉顶明代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鹤鹿纹玉笔架明代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寿星鹿鹤纹玉摆件明代现藏于天津博物馆鹿纹带銙明代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鹿纹带銙明代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鹿纹
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史前玉器中动 物纹较为少见,仅在红山文化和良 渚文化中发现了一些形制简单的动 物形象,如龟、鱼等。直至商代晚 期,玉器上的动物造型才逐渐丰富 起来,张口露齿的虎,缩头缩尾的 龟,温静可爱的鹿,虽然形象拙朴, 但线条简洁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琢 玉技术已经能够在坚硬的玉器上雕 琢出复杂的动物形象。
1974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出土两只玉鹿,一昂首前视,一回首顾盼,皆纹饰简洁, 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同时有很多周代的玉鹿表面光洁度非常强,像水银一样,被称 为“水银光”。
• 战国玉鹿
战国时期的玉鹿可以分为立式、跪式两种,其中立式较多,造型简练逼真。与西周的玉鹿 相比,有以下特点: 1、以单角者多见,出现了分杈大独角,枝杈后弯到臀部,角枝比西周粗壮。 2、足部结构明显,特别是蹄尖近似牛蹄。 3、眼形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种眼梢向上挑的圆眼,是采用斜挖压磨的技法雕刻的,这种方 法使眼珠凸出,很有神采,为战国时期独有的典型特点。
• 元代玉鹿
元代玉鹿与宋代纤细秀丽的风格迥然不同,比较讲 究作品的气韵和粗放性,不追求细部的刻画,颇具 元人健壮豪迈之气魄。最突出的技法是重刀雕刻, 刻痕较深,把鹿的头、颈、躯干、四肢隔离开来。 一般一件器物上重刀很多,刀纹很深,这是元代不 同于其它朝代的特殊技法,目的是使主体富有立体 感。鹿角为长角单面勾云纹。元代鹿纹的另一特点 是用短小的阳刻线来代替轮廓线,除主纹饰外,辅 助纹饰也有重刀,而且出现了新的雕刻技法——深 层雕。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炉顶,即器盖,雕刻技 法采用透空雕、深层雕,纹饰有描写山林中的动物, 及山村、树木、花草等,雕刻风格粗犷,是宋元以 来的新品种。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玉鹤鹿 纹炉顶,长2.7厘米,宽1.6厘米,高3.1厘米,玉 色青白,采用多层镂雕技法。柞树下镂雕一对回首 对视的鹿、鹤,鹿身圆润,四条腿采用重刀镂雕, 纤细有力,鹤身用短直阴刻线表示羽毛。平底,底 部有4个穿孔。
图像的表征与隐寓明清时期民窑青花陶瓷鹿纹的艺术解读
第36卷第142期2021年04月陶瓷研究Ceramic StudiesVol.36No.142April.2021图像的表征与隐寓:明清时期民窑青花陶瓷鹿纹的艺术解读陈聶',薛圣言2(1.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333000;2.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0)摘要:明清时期民窑青花中出现了大量以鹿为装饰的纹饰,它们以丰富多变和灵动有趣的形态深得百姓的喜爱。
本文以图像学研究视角,分析鹿纹在明清历史阶段呈现的艺术特征,进而探究民窑青花鹿纹的隐寓文化,从科举文化、道教文化和情爱文化三个方面了解民间大众的生活观念。
关键词:明清;鹿纹;民窑;青花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92(2024)04—012—(03)Representation and concealment of image:artistic interpretation ofdeer pattern 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Chen Jing1,Xue Shengyan2(1.School 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Jingdezhen Ceramic University,333000;2.Jingdezhen Ceramic University,333000)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 large number of deer decorative patterns appeared in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of the folk kilns,They are deeply loved by the people in a rich,changeable and flexible and interesting form. The article focus on the Perspective of graphic research,analyz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deer pattern in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nd then explores the hidden culture of blue and white deer pattern in folk kilns,from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culture,Taoism culture and love culture three aspects to understand the people's life concept.Keywords:Ming and.Qing dynasties;Deer pattern;folk kiln;Blue and white1鹿纹与鹿纹陶瓷的溯源“鹿”是常见又叫人喜爱的哺乳动物,其四肢细长而尾短,雌鹿无角而雄鹿有角。
鹿纹
• 唐代玉鹿
到了唐代,玉器的现实主义风格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面向自然,取材生活,开创了 玉雕艺术世俗化、玩赏化、多样化、写实化的崭新风貌。《论语》言:“人有命有禄, 命者富贵贫贱也,禄者盛衰兴替也。”因为“鹿”与“禄”同音,凡是与爵禄有关的 图案,都以鹿为代表,因此这一时期以鹿为题材的挂件很多。 唐代鹿纹的雕刻技法比以前大为丰富,既有深刀挖地的浅浮雕,也有精细的浅刻,极 大地加强了鹿纹的艺术表现力。从造型上看,唐代玉鹿的头颈较长,形态优美,以匍 匐状的较多,奔鹿造型不太多见。角多为单面勾云形和单杈形。眼睛多数用较短的阴 线雕刻,分为菱形眼、三角形眼、六条线组成的兽类眼、方形的圆圈眼、圆点眼和滴 水眼等。另外出现了一种肿骨鹿的造型。
• • • • •
•
唐代玉鹿承上启下,在造型、技法方面有继承也有创新,所以在玉器史上具有转折点 的重要地位。其主要特点是: 1、分杈独角,角形与龙角相似,为长脚的勾云角。 2、眼形有多种。 3、鹿的脸部讲究写实,额、鼻、腮部结构分明。 4、体态丰满,四肢细长,且弯度很大。 5、纹饰、线条运用粗细结合的办法,粗线条表示轮廓线,用细密的短线表示体毛,刻 法能达其意,运用也颇娴熟。 6、肿骨鹿的角呈花朵形,造型以匍匐状为多,姿态有回首、前视、缩颈三种,这是唐 代玉鹿的特殊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代青玉卧鹿,高2.8厘米,长4.4厘米,宽 1.8厘米。
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史前玉器中动 物纹较为少见,仅在红山文化和良 渚文化中发现了一些形制简单的动 物形象,如龟、鱼等。直至商代晚 期,玉器上的动物造型才逐渐丰富 起来,张口露齿的虎,缩头缩尾的 龟,温静可爱的鹿,虽然形象拙朴, 但线条简洁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琢 玉技术已经能够在坚硬的玉器上雕 琢出复杂的动物形象。
两面平雕纹饰相同两角枝杈突出作回首状翘首圆眼上下颌鼻嘴分明颈间有涡纹圆臀小尾后腿略弯颈间有一穿孔兼具写实夸?周代玉鹿周代玉鹿也多为片状光素无纹仅有几条简洁的轮廓线一般比商代的略大
颜值高谐音吉鹿纹流行千年不衰
颜值高谐音吉鹿纹流行千年不衰鹿纹不仅在古代深受人们青睐,至今仍是流行元素,现代人对它的喜爱不亚于古人。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鹿的形象好,颜值高;二是其文化内涵丰富,吉祥寓意多种多样。
汉玉鹿鹿的形象高票当选最美动物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一种纹样的受欢迎程度,往往取决于其原型的形象特征及象征意义,那些形象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纹样,往往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鹿纹之所以自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具备了这两个要素。
鹿的形象,无疑是非常突出的。
它形体奇特,四肢细长,身上有漂亮的花纹斑点,雄鹿头上还长着高高的枝角,特别吸引眼球。
如果选最美丽的动物,相信很多人都会投它一票。
正因为鹿的颜值高,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喜欢刻画鹿的形象,随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鹿纹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此外,古人在塑造龙和麟的形象时,都加入了鹿纹元素,使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龙和象征仁义道德的麟,在形象方面更显得高大上,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鹿纹的受欢迎程度。
宋吉州窑彩绘本鹿瓶鹿象征健康长寿禄运亨通鹿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且富有传统中国文化特色。
因其天性善良、柔美、内敛,古人把它视为美丽的象征。
“丽”繁体字写作“丽”,鹿形丽声,本义是鹿成双成对结伴而行,“丽”字的“美丽”之义由此引申而来,说明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鹿是美丽的。
“丽”字“成对”的含义,后以“俪”表示,故后人称夫妻为“伉俪”,也与鹿有关。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俪皮”就是两张鹿皮,男方送女方两张鹿皮作聘礼,寓意迎娶美丽的姑娘,婚姻美满。
鹿又代表健康和长寿。
古代药书记载,鹿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的作用,男女皆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
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
”关于鹿的长寿,古代有很多传说。
晋葛洪《抱朴子》称:“鹿寿千年,满五百岁则白。
清代瓷器上的鹿纹寓意解读
清代瓷器上的鹿纹寓意解读明清时期的瓷器上,以鹿为主体的纹饰图案有很多,它们不但寓意丰富,而且变化多端。
本文以一组清代鹿纹为例,解读它们具有怎样的寓意,以及之间的种种演变关系。
▌鹿鸣宴图:延揽才俊的诱饵图1 ▌清青花鹿燕纹标本图2 ▌清青花鹿燕纹标本图3 ▌清青花鹿燕纹标本图4 ▌清青花鹿燕纹标本清初瓷器中有一批瓷画,以鹿为主体,以飞燕为配角,引人注目。
从图1至图4的几个画面看,虽然繁简有所不同,但鹿与燕都画得很明确。
这种瓷画的主题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画中“燕”与“宴”谐音相通,鹿、燕组合应该是在表示“鹿鸣宴”之意。
“鹿鸣宴”是中国古代与科举考试有关的着名宴饮,一般是乡试中举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乃人生一大喜事。
图1和图2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鹿和燕之外,右侧还画着一株枝繁叶茂的松树,松树树冠部有一大块云团,这也是有特别用意的。
松树其实象征着人才,松树长入云端则是“凌云”之意,示人要有“凌云”之志。
鹿鸣宴、凌云志,这两幅瓷画鼓励学子参加科举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意图一目了然。
科举乡试之后举行“鹿鸣宴”的习俗,起源于唐。
据《新唐书·选举制上》记载:乡试“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乡试之后,地方长官邀请中举者参加庆祝宴会“乡饮酒礼”,与地方官员和年长乡贤结识,并确定年轻人与年长者之间的礼数。
因在酒宴上要“歌《鹿鸣》之诗”,故名“鹿鸣宴”。
为什么在乡试之后的庆祝宴会上要“歌《鹿鸣》之诗”呢?《鹿鸣》是《诗经·小雅》中的第一篇,讲的是古代君臣举行宴乐,交流感情之事。
因诗的起首一句是“呦呦鹿鸣”,故题名《鹿鸣》。
《鹿鸣》诗中的君臣关系,与乡试之后地方长官和新科举人的关系有相似之处,故“歌《鹿鸣》之诗”的实质,是要对进入官员队伍的新人进行“礼”的教育,在古代社会属特别重要的政治习俗。
因此,“鹿鸣宴”在唐宋两代十分流行,明清时期也一直沿用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鹿纹是源远流长的艺术母题,文章先阐述了鹿纹的基本概念,分析鹿纹的形式元素,鹿角是神性象征之线,鹿头是灵气传神之点,鹿身是生动活泼之面;接着论述鹿纹的组合形式有:对鹿纹、三鹿纹和团鹿纹。
最后探讨了鹿纹具有简练夸张、温和优美和轻盈灵动的三种艺术特征;鹿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动物装饰纹样,它所体现的更多是古代先民的人文信仰和审美观念。
关键词:鹿纹;对称;发射;简练;优美;灵动1 何谓鹿纹所谓鹿纹是—种以自然界中的雄鹿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成为一种动物纹样的图案形式,鹿纹缘起于人们最初对鹿的图腾崇拜,经过不断的艺术探索和发展,逐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说文》中有“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鹿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种祥瑞之兽,南朝梁沈约(441~513)的《宋书》卷28《符瑞志中》说:“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宋书》卷29《符瑞志下》说:“天鹿者,纯灵之兽也。
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
”在中原的神话中白鹿象征长寿和善良,“白鹿宝车”注1更是唯有神仙才可使用。
中国人历来对鹿就有钟爱之情,鹿具有善良、温和的品性,是祥和、权力、俸禄、富有和爵位的象征。
它美丽的外形,轻盈的体态,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人类童年开始,鹿就和人们的传统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鹿文化。
[1](P.66)鹿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中不尽相同,甚至是同一文化类型的不同载体上也会有所差异,鹿纹的每一个吉祥题材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鹿纹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先民们为抵御灾难、征服自然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对功名利禄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2 鹿纹造型元素分析鹿纹除了创作者把鹿的真实形象变成装饰性的图案之外,还相应地注入人们所赋予的祥瑞思想。
创作者对鹿纹的创造十分注重纹样造型的艺术形式感,鹿纹是以面作为主要造型元素,加入点和线元素,将鹿纹变成由点、线、面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图形。
从雄性鹿纹的造型元素来看,分为鹿角、鹿头、鹿身几个部分,可用点、线和面三种构成元素来对应表现。
下面对鹿纹的基本造型元素鹿角(线)、鹿头(点)、鹿身(面)逐一分析如下:2.1 鹿角——神性象征之线雄性鹿角作为鹿群唯一的防御工具,是鹿最具神性的部位。
古代先民抓住了鹿角的这一主要特征,对鹿角的造型进行夸张处理,通常使用树枝形状的线来表现鹿角的走向和张力,形成神性象征之线。
自然界中的鹿角在生理上较为奇异,能够逢春脱换,且能周而复始,犹如“重生”,被先人视为神物,而被人膜拜。
鹿角这种与众不同的生长特性、较强的防御功能,以及其奇特的造型本身所具有独特的美感和神秘感,都使先人对鹿角产生敬畏之情。
因此,人们常将鹿角作为占卜、记录的载体媒介,赋予了其特殊的神性,并视为一种可使人与天地沟通的渠道。
[2]在鄂伦春人的信仰中,鹿角是能够通天的桥梁。
鹿角通天这种说法,可能是从鹿角形似树杈能让人攀援而上的联想中产生的。
[3]鹿的神性还源于对鹿角之药效功能的认识,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叙述用鹿角、鹿角胶治疗蛇咬伤和肿疮的相关内容。
[3]鹿角是鹿最具特色的部位,创造者对鹿角造型的塑造通常会采用夸张的手法,越早期的鹿纹,鹿角的造型越夸张,如原始时期岩画上的鹿纹(图1),创作者没有对鹿的外形做过多的润色处理,粗犷质朴的表现手法让鹿纹更具神秘性。
此纹样夸张强调了鹿角的形象,鹿角的大小甚至超过了鹿身,将鹿角描绘成很多分叉的树枝,向上的树枝给人一种生命无限延续之感,使得整个鹿纹更具艺术生命力。
对鹿角造型的夸张放大,体现了古人对鹿角“神性”的崇拜。
图1 原始时期岩画上的鹿纹/图2 鹿纹2.2 鹿头——灵气传神之点点是一切物象和形体的根本,点可以起到定位、集中、主引等作用,定位既定出其方位,集中即起到内向的作用,主引即可以作为主体的核心。
[4]我们可把鹿头看做一个点,它是鹿形象的核心部位,也是整个鹿纹的传神之点,起到引导观者视点的导向作用。
由于鹿侧面的特点比较鲜明,绝大多数鹿纹对鹿头的刻画主要是左侧面或者右侧面。
从鹿纹的姿态来看鹿头分为往前凝视、往后回首、抬头高昂和低头寻觅四种。
如图2中的鹿纹虽然造型简洁,但表现得极为生动。
鹿体态丰满,欲行又止,鹿头做回首状,头部不求形似,用笔简练,鹿眼微睁,鹿嘴唏张,线条流畅,图中鹿纹头部的描绘给观者以温馨祥和之感,显示了创作者较高的捕捉鹿瞬间动态特点的审美品位。
2.3 鹿身——生动活泼之面鹿身作为鹿纹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体现鹿纹造型的主要画面。
大多数鹿身都是由闭合的曲线形成的曲面,曲面给人以柔和之感,营造出鹿生动活泼的形象。
从鹿身的造型来看,有站鹿、卧鹿、行鹿、奔鹿等,其中以奔鹿居多。
如汉代画像砖上的鹿纹(图3),画面中的鹿形象古朴优美、粗放朴实,用笔简练,潇洒自如。
鹿夸张的四肢和奔跑的姿态有很强的艺术美感,一只飞速奔跑的小鹿,惊慌失措的回首观望好像在躲避猎人的捕捉,随时准备应付要降临的灾难,这样危机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人狩猎时的紧张气氛。
创作者对鹿身的生动描绘形成了生动活泼之面,给人以生机蓬勃之感。
特别是在这个鹿身面中,往往还加入一些标志鹿纹理特征的圈点,充实了画面,丰满了身躯,很好且有效地区分了画像砖上的图地关系。
图3 汉代画像砖上的鹿纹3 鹿纹组合形式分析在鹿纹图案形式的处理上,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等多种构成形式,并能随器物形状的不同而相应地进行创作组合变化,达到器物与装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
鹿纹的组合形式主要有“对鹿纹”、“三鹿纹”和“团鹿纹”等。
“对鹿纹”具有均衡稳定感,“三鹿纹”具有节奏韵律感,“团鹿纹”具有吸引视线感。
3.1 对鹿纹对鹿纹是鹿纹的组合方式之一,对鹿纹即两只等量且等形的单元形做“线对称”构成,“线对称”也称为“轴对称”或“镜像对称”,左右两边完全相同,当我们把一个图形围绕一条竖向轴线旋转180°,就得到了左右完全相同的图形,即“线对称”。
[5](P.105)对鹿纹在对称的布局中取得平衡,这能给观者视觉感受上以平稳和谐之美。
人们在视觉心理上需要一种平衡与安定的感受,任何倾斜或者非均衡的视觉形式都会造成一种不舒适的感受。
如图4所示,用图地的表现手法,在黑色的背景衬托下凸显白色的鹿形,使得两只小鹿形象更加的生动,抬头对目相望,神情静谧安详,身上都有圆点装饰,部分鹿角还被夸张成卷草纹,四足前后错落,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左右两只小鹿完全对称,以中轴线为基线呈左右对称分布状态,给人以稳定和平衡之感。
两只鹿一起出现寓意“路(鹿)路(鹿)顺利”,此纹样反映出了古代先民希望生活吉祥美好的心理渴求图4 对鹿纹3.2 三鹿纹三鹿纹是鹿纹艺术构成形式的一种特殊方式,如鲜卑族饰牌的纹样中就经常出现这类样式。
鲜卑族是典型的崇尚鹿图腾的民族,在鲜卑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三鹿纹金饰牌、铜牌和饰有鹿图案的艺术品,[6]这些出土的“三鹿纹饰牌”艺术造型具有图案构成的韵律美感。
关于“三鹿纹饰牌”中“三”字的解读,有学者认为这是鲜卑氏族部落中三个胞族的联姻,或是一个鲜卑族家庭必须有至少三只驯鹿才能维持生计。
[7]在内蒙古出土的东汉晚期“三鹿纹金饰牌”(图5),其外框呈圆角长方形,饰牌因为需要贴身携带,所以制作成圆角的形式才不易刮伤到人。
图案中三只相同的雄鹿,均回首站立,只有眼睛的形状稍有不同,图中的鹿被高度地抽象概括并图案化,主要是以镂空的形式来表现,三只鹿的鹿角被夸张成连在一起的网状树枝,仿佛鹿头是和树木长在一起似的,暗示着鹿是森林的精灵这一寓言。
而鹿身和鹿脚则被抽象成了椭圆形和圆柱体,组成二方连续图案,产生了优美的韵律感。
图5 三鹿纹金饰牌3.3 团鹿纹团鹿纹即三个以上的由鹿纹组合而成的纹样,在文中特指民间类似平面构成中发射样式的团花类鹿纹。
所谓“团”就是圆形的意思,民间把这类纹样通称为“花”。
在鹿纹的组合中有很多类似团花的发射样式的纹样实例,在很多金银器上的装饰鹿纹都采用这种团鹿纹。
这种发射式的团鹿纹构成纹样,其外部轮廓一般为圆形,由中心点向圆周发射形成。
发射构成的中心点是最重要的动力源,由中心点产生的发射给人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5](P.128)如图6所示,由一个“禄”字、五只鹿和五朵祥云组成,纹样好像鹿在围绕着“禄”字腾云驾雾一般,能够给人在视觉感受上形成了一种旋转动感。
此纹样是以“禄”字为圆心向外发射形成的,发射的鹿纹能很好地吸引到观者的视点,让人的视觉焦点从中心的“禄”字慢慢转向四周的鹿形。
为了让五只鹿适合于圆形,鹿形态偏长,纹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图6 团花鹿纹4 鹿纹造型艺术特征4.1 简练又夸张在对鹿这一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运用了简练又夸张的表现手法。
先民们对鹿纹的造型处理不是对鹿生活原形的忠实模拟,而是对鹿进行大胆地提炼加工,并保留住鹿最主要的特征创造而得来的。
例如图7所示,纹样以鹿的正侧面为主,其造型十分简洁,因为鹿的侧面形象比较鲜明,所以选用了表现力较强的正侧面的角度来进行艺术创作,鹿头部高昂,头上有两只树枝状的角,颈部高扬,做奔跑状,一条小尾巴向上翘着。
创作者抓住了雄鹿原形的主要特征,将鹿的主要部位进行概括简练描绘,对鹿角、鹿头、鹿身以及鹿脚以简洁的曲线加以勾勒。
同时省略其次要部位,一般都会省去鹿身的毛发与蹄趾细节部位的描绘,不作过多的修饰,显示出淳朴天然的趣味,这种鹿纹的创造是突异原形之后的艺术升华。
图7 瓦当鹿纹4.2 温和且优美鹿是温和的动物,其优美的外形深得人们的喜爱。
鹿虽然身形矫健,但是头偏小、腿纤细。
鹿不是一种凶猛的动物,身体最具攻击性的部位就是鹿角,所以没有王者的霸气之风,反而多了几分女性阴柔之美,给人一种温顺、柔美和内敛的视觉感受。
鹿不仅外表具有女性的特征,在古代萨满教与岩画的联系研究中,民族学材料中鹿亦是以“阴”、“女性”出现的,认为鹿是人类的母性祖先。
[8]鹿的那种温和优美的气质,对于富有想象力的古人来说,有无穷的吸引力。
我们的祖先凭借他们的想象,创造了许多与鹿相关的纹样,对鹿纹的塑造不在于鹿形象的还原性而在于鹿形态的温和与优美理念的体现上。
4.3 轻盈而灵动古代鹿纹图案较多,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它们或卧,或立,或奔跑于山间绿野,或漫步于林间树下,皆秀美生动、典雅可爱。
[9]例如图8所示,图中的奔鹿纹被刻画得细腻传神、栩栩如生,面画了中飞奔疾驰的小鹿前蹄踏在花叶上,后蹄腾空,鹿身上的斑点也因为运动而被夸张成了压扁的水滴状,纹饰简洁且饶有生气,洗练的线条充分地表现了鹿轻盈灵动的艺术形象。
创作者以他们敏锐的视角,质朴凝练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反映出了他们自己的视觉感受,从而创作出了这样艺术感很强的装饰纹样。
尽管图像描绘的只是小鹿的外轮廓,却能把鹿轻盈灵动的瞬间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