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动物纹样鹿纹形式语言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鹿纹是源远流长的艺术母题,文章先阐述了鹿纹的基本概念,分析鹿纹的形式元素,鹿角是神性象征之线,鹿头是灵气传神之点,鹿身是生动活泼之面;接着论述鹿纹的组合形式有:对鹿纹、三鹿纹和团鹿纹。最后探讨了鹿纹具有简练夸张、温和优美和轻盈灵动的三种艺术特征;鹿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动物装饰纹样,它所体现的更多是古代先民的人文信仰和审美观念。
关键词:鹿纹;对称;发射;简练;优美;灵动
1 何谓鹿纹
所谓鹿纹是—种以自然界中的雄鹿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成为一种动物纹样的图案形式,鹿纹缘起于人们最初对鹿的图腾崇拜,经过不断的艺术探索和发展,逐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说文》中有“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鹿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种祥瑞之兽,南朝梁沈约(441~513)的《宋书》卷28《符瑞志中》说:“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宋书》卷29《符瑞志下》说:“天鹿者,纯灵之兽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在中原的神话中白鹿象征长寿和善良,“白鹿宝车”注1更是唯有神仙才可使用。中国人历来对鹿就有钟爱之情,鹿具有善良、温和的品性,是祥和、权力、俸禄、富有和爵位的象征。它美丽的外形,轻盈的体态,深受人们的喜爱。从人类童年开始,鹿就和人们的传统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鹿文化。[1](P.66)鹿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中不尽相同,甚至是同一文化类型的不同载体上也会有所差异,鹿纹的每一个吉祥题材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鹿纹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先民们为抵御灾难、征服自然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对功名利禄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2 鹿纹造型元素分析
鹿纹除了创作者把鹿的真实形象变成装饰性的图案之外,还相应地注入人们所赋予的祥瑞思想。创作者对鹿纹的创造十分注重纹样造型的艺术形式感,鹿纹是以面作为主要造型元素,加入点和线元素,将鹿纹变成由点、线、面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图形。从雄性鹿纹的造型元素来看,分为鹿角、鹿头、鹿身几个部分,可用点、线和面三种构成元素来对应表现。下面对鹿纹的基本造型元素鹿角(线)、鹿头(点)、鹿身(面)逐一分析如下:
2.1 鹿角——神性象征之线
雄性鹿角作为鹿群唯一的防御工具,是鹿最具神性的部位。古代先民抓住了鹿角的这一主要特征,对鹿角的造型进行夸张处理,通常使用树枝形状的线来表现鹿角的走向和张力,形成神性象征之线。自然界中的鹿角在生理上较为奇异,能够逢春脱换,且能周而复始,犹如“重生”,被先人视为神物,而被人膜拜。鹿角这种与众不同的生长特性、较强的防御功能,以及其奇特的造型本身所具有独特的美感和神秘感,都使先人对鹿角产生敬畏之情。因此,人们常将鹿角作为占卜、记录的载体媒介,赋予了其特殊的神性,并视为一种可使人与天地沟通的渠道。[2]在鄂伦春人的信仰中,鹿角是能够通天的桥梁。鹿角通天这种说法,可能是从鹿角形似树杈能让人攀援而上的联想中产生的。[3]鹿的神性还源于对鹿角之药效功能的认识,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叙述用鹿角、鹿角胶治疗蛇咬伤和肿疮的相关内容。
[3]鹿角是鹿最具特色的部位,创造者对鹿角造型的塑造通常会采用夸张的手法,越早期的鹿纹,鹿角的造型越夸张,如原始时期岩画上的鹿纹(图1),创作者没有对鹿的外形做过多的润色处理,粗犷质朴的表现手法让鹿纹更具神秘性。此纹样夸张强调了鹿角的形象,鹿角的大小甚至超过了鹿身,将鹿角描绘成很多分叉的树枝,向上的树枝给人一种生命无限延续之感,使得整个鹿纹更具艺术生命力。对鹿角造型的夸张放大,体现了古人对鹿角“神性”的崇拜。
图1 原始时期岩画上的鹿纹/图2 鹿纹
2.2 鹿头——灵气传神之点
点是一切物象和形体的根本,点可以起到定位、集中、主引等作用,定位既定出其方位,集中即起到内向的作用,主引即可以作为主体的核心。[4]我们可把鹿头看做一个点,它是鹿形象的核心部位,也是整个鹿纹的传神之点,起到引导观者视点的导向作用。由于鹿侧面的特点比较鲜明,绝大多数鹿纹对鹿头的刻画主要是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从鹿纹的姿态来看鹿头分为往前凝视、往后回首、抬头高昂和低头寻觅四种。如图2中的鹿纹虽然造型简洁,但表现得极为生动。鹿体态丰满,欲行又止,鹿头做回首状,头部不求形似,用笔简练,鹿眼微睁,鹿嘴唏张,线条流畅,图中鹿纹头部的描绘给观者以温馨祥和之感,显示了创作者较高的捕捉鹿瞬间动态特点的审美品位。
2.3 鹿身——生动活泼之面
鹿身作为鹿纹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体现鹿纹造型的主要画面。大多数鹿身都是由闭合的曲线形成的曲面,曲面给人以柔和之感,营造出鹿生动活泼的形象。从鹿身的造型来看,有站鹿、卧鹿、行鹿、奔鹿等,其中以奔鹿居多。如汉代画像砖上的鹿纹(图3),画面中的鹿形象古朴优美、粗放朴实,用笔简练,潇洒自如。鹿夸张的四肢和奔跑的姿态有很强的艺术美感,一只飞速奔跑的小鹿,惊慌失措的回首观望好像在躲避猎人的捕捉,随时准备应付要降临的灾难,这样危机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人狩猎时的紧张气氛。创作者对鹿身的生动描绘形成了生动活泼之面,给人以生机蓬勃之感。特别是在这个鹿身面中,往往还加入一些标志鹿纹理特征的圈点,充实了画面,丰满了身躯,很好且有效地区分了画像砖上的图地关系。
图3 汉代画像砖上的鹿纹
3 鹿纹组合形式分析
在鹿纹图案形式的处理上,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等多种构成形式,并能随器物形状的不同而相应地进行创作组合变化,达到器物与装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鹿纹的组合形式主要有“对鹿纹”、“三鹿纹”和“团鹿纹”等。“对鹿纹”具有均衡稳定感,“三鹿纹”具有节奏韵律感,“团鹿纹”具有吸引视线感。
3.1 对鹿纹
对鹿纹是鹿纹的组合方式之一,对鹿纹即两只等量且等形的单元形做“线对称”构成,“线对称”也称为“轴对称”或“镜像对称”,左右两边完全相同,当我们把一个图形围绕一条竖向轴线旋转180°,就得到了左右完全相同的图形,即“线对称”。[5](P.105)对鹿纹在对称的布局中取得平衡,这能给观者视觉感受上以平稳和谐之美。人们在视觉心理上需要一种平衡与安定的感受,任何倾斜或者非均衡的视觉形式都会造成一种不舒适的感受。如图4所示,用图地的表现手法,在黑色的背景衬托下凸显白色的鹿形,使得两只小鹿形象更加的生动,抬头对目相望,神情静谧安详,身上都有圆点装饰,部分鹿角还被夸张成卷草纹,四足前后错落,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左右两只小鹿完全对称,以中轴线为基线呈左右对称分布状态,给人以稳定和平衡之感。两只鹿一起出现寓意“路(鹿)路(鹿)顺利”,此纹样反映出了古代先民希望生活吉祥美好的心理渴求
图4 对鹿纹
3.2 三鹿纹
三鹿纹是鹿纹艺术构成形式的一种特殊方式,如鲜卑族饰牌的纹样中就经常出现这类样式。鲜卑族是典型的崇尚鹿图腾的民族,在鲜卑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三鹿纹金饰牌、铜牌和饰有鹿图案的艺术品,[6]这些出土的“三鹿纹饰牌”艺术造型具有图案构成的韵律美感。关于“三鹿纹饰牌”中“三”字的解读,有学者认为这是鲜卑氏族部落中三个胞族的联姻,或是一个鲜卑族家庭必须有至少三只驯鹿才能维持生计。[7]在内蒙古出土的东汉晚期“三鹿纹金饰牌”(图5),其外框呈圆角长方形,饰牌因为需要贴身携带,所以制作成圆角的形式才不易刮伤到人。图案中三只相同的雄鹿,均回首站立,只有眼睛的形状稍有不同,图中的鹿被高度地抽象概括并图案化,主要是以镂空的形式来表现,三只鹿的鹿角被夸张成连在一起的网状树枝,仿佛鹿头是和树木长在一起似的,暗示着鹿是森林的精灵这一寓言。而鹿身和鹿脚则被抽象成了椭圆形和圆柱体,组成二方连续图案,产生了优美的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