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学》 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与文学》示例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加强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

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方法尝试尝试。

点击浏览该文件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结识了《藤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教师板书:灯下漫笔

二、解题

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

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

投影:“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

2.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4.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四)明确

1.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

2.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

3.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

(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已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

(提示: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将人不当人”)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8段: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