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音乐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复兴音乐笔记

音乐笔记

2008-8-2 17:17:47 肖复兴

不知为什么,对弦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喜爱。总觉得似乎那一念弦如水,渗透性更强,最能渗透进人的心田,湿润到人心的深处。

同其化乐器相比,弦乐的作用是特殊的。一般而言,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总觉得怎么也是男性化了一些,清亮而脆生生的音色,像楞楞的雨点敲打在石板上,是那种清凉激越的声响,没有弦乐那种抽丝剥缕的细腻,更适合李斯特、瓦格纳和拉赫玛尼诺夫式的激情洋溢,极其适合作为男人的手臂和胸膛。当然,肖邦力图将钢琴变得抒性和缠绵,让夜曲、船歌和华尔兹变成月色中女人温柔的曲线流溢的怀抱。但是,决是觉得比不上弦乐那种如丝似缕的感觉,总学得钢琴更像是从山涧里流淌下来的清澈溪水或激荡的瀑布,而弦乐才有一种草坪上毛绒绒、绿茵茵的感觉,夜色中月光融融在白莲花般的云彩中轻轻荡漾的感觉。

同别的乐器就更没法相比了。能和萨克斯相比?萨克斯更低沉阴郁,如果也有女性的色彩的话,是属于那种失意的

女人或小寡妇,沙哑的喉咙让一支接一支的香烟燎坏了。和长笛相比?长笛更像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底气十足,嗓门嘹门嘹亮,却也单薄精心,能有弦乐色彩的丰富和曲线的起伏蕴藉。和圆号相比?那是一个胖子,哪有那种美丽而苗条的线条飘逸?和单簧管、双簧管相比?那是一个个的瘦子,哪有那种破落的韵味荡漾?……

弦乐确实是属于女性的,女性更接近艺术的真谛,缪斯之神是女性。

有一次在人大会堂听马泽尔指挥美国交响乐团演古奏贝多芬的《命运》。定音鼓敲响刚开始时,满场还是嘈杂无比,但弦乐一响起,立刻花朵纷纷轻柔地绽开,舒展着吐出花蕊,嘈杂立刻随着也消失了,这一片宏大又温柔的弦乐像是一张巨大无比的吸水纸,将嘈杂统统吸收殆尽。也许,只是我的错觉,是弦乐太美了,一下子占据了我的心,让我暂时遗忘了嘈杂。

还有一次也是在人大会堂,听捷杰耶夫指挥基洛夫交响乐团演奏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小提琴的独奏一出来,立刻全场鸦雀无声,那种异国情调如果没有小提琴的抒情演绎,该是多么的贫乏,还能有那大海和辛巴德的船的旋律吗?还能有东方的神话和美丽向往的色彩吗?弦乐有时能起到别的乐器无法起到的作它,它们单兵作战也好,集体出击也好,总是能出人意外,将许多复杂立刻化为

简易,将许多粗糙立刻滋润湿润,将许多断裂立刻连比缀平滑。弦乐如水,柔韧无骨,流动性最强,能够无所不至,渗透到乐队的任何地方,将乐曲弥合一起,细针密线缝缀成你想要的任何灿烂的装束。除此之外,哪一样乐器能有这样奇特神妙的功能?

在弦乐之中,我最喜欢小提琴和大提琴,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之中,我最喜欢大提琴。

有时想先不用说她们得天独厚的音色和共鸣,光看她们的造型,就与其它的弦乐乐器大不相同。不用说和竖琴比,更不用和我们单薄的胡琴比了(只有我们的琵琶和她们有一争,但琵琶的线条还是单一了些缺少起伏),小提琴和大提琴那种曲线流溢的线条,可以说所有乐器都没有的,那完全是属于巴洛克时期的古典的象征,是女性艺术之神的化身。

如果她们确实属于女性的话,那么,小提琴是少女,那种尖细的声音,或许能让我想到少女瘦削的肩膀和小巧玲珑的身姿;那种细腻的柔性,能让我们想到少女依在父母或情人的怀中撒娇的情景;那种如泣如诉回旋,能让欠想到少女面向日记的倾诉。而大提琴则是成熟的女人,那种低沉或许可以说她青春已经不再,但也可以说她的深沉已不再如蒲公英喷泉似的随处可以将水花四溢,妄想溅湿任何人的衣裳。如果有泪的话,她也只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悄悄地将泪花擦去。如果小提琴和大提琴同样具有特有的抒情功能的话,大

提琴更适合心底埋藏已久或伤痛过深的感情,那是经历了沧桑的感情,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情。

如果不同意将小提琴比作少女,觉得她和大提琴一样,都是一样属于成熟的女人,只不过小提琴更欢快些,大提琴更深沉些;或者说,只不过一个瘦些,个子小些,一个胖些,个子壮些。可以,即使这样的话,我以为小提琴是属于白天的女人,大提琴是属于夜晚的女人。白天的女人,在最光下奔跑或奔波,充满活力,夜晚的女人,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一怀愁绪,满腔幽思,点点冥想都付于惨淡的月光和幽幽的夜色中。或者说,小提琴是属于那种婚后幸福的女人,总有人围着转自己便也总是小鸟一样啁啾地鸣啭不已,即使有着片刻的忧郁,也是春天的雨,难得雷霆大作,只是薄薄地漂浮在云层之中;而大提琴则是那种离了婚的女人,即使没离婚也是那种家中生活不幸福的女人,即使不下雨,却始终云层厚厚的布满头顶,所以才有那样多拂拭不去的压抑和忧郁,让大提琴声低沉地打着漩涡回洹,诉说不尽,欲言又止。

在小提琴演奏家中,我最喜欢海菲兹和帕尔曼。

在大提琴演奏家中,我最喜欢杜普蕾和罗斯特罗波维奇。

我尽可能买到杜普蕾几乎所有的唱盘,杜普蕾演奏埃尔加和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真是无人可以比拟。听过多少次,感动多少次。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那种回旋不已的

情思,那种对生与死对情与爱的向往与失望,不是有过亲身的感受,不是经历了人生况味和世事沧桑变化的女人,是拉不出这样的水平和韵味来的,后来听杜普蕾演奏的海顿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奇怪了,再没有了这种味道。又听她演奏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的全集,是和她的丈夫巴伦伯伊姆1976年的合作录音,我猜想并不真的是1976年的全作录,我猜想并不真的是1976年的全作,而只是重新的录音而已,因为1972年杜普蕾就因为病痛的折磨离开了乐坛,她是1987年去世。这大概是杜普蕾和巴伦伯伊姆早期的录音,正是他们两人花好月圆的时候,却也没有了这种味道。看来只有埃尔加和德沃夏克的大提琴最适合她,好像是专门量体裁衣独独为她创作一样的,让杜普蕾通过它们来演绎这种感情,天造地设一般,真是最默契不过的。想想她只活了42岁便被癌症夺取了生命,惨烈的病痛之中还有更为惨烈的丈夫的背叛,心神俱焚,万念俱灰,都倾诉给了她的大提琴。尤其是看过以她生平改编的电影《狂恋大提琴》之后,再来听她的演奏,眼前总是拂拭不去一个42岁女人的凄怆的身影,她所有无法诉说的心声,大提琴都替她娓婉不尽地道出。

罗斯特罗波维奇舒曼的协奏曲,或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变奏曲,或舒伯特、德彪西、拉赫玛尼洛夫的奏鸣曲,或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听出的不是杜普蕾的那种心底的惨痛,忧郁难解的情结,或对生死情爱的呼号,听出的更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