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复习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

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课
11/7/2019
1783年《柏林月刊》就“什么是启蒙运动”展开讨论: 康德:“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 态”,“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那就 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理性: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 理性的自由:自由须自律;使每个人走向真正的自由 康德:自由并不意味着任意,自由要有一定的限度
11/7/2019
3.人文主义的含义
◎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 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 、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 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
人文主义
重视现实,追求财富与享乐 以人为本,人是宇宙的中心
11/7/2019
4.马丁·路德(1483-1546)的观点
(1588-1679)
威廉、玛丽继任国王
洛克
(1632-1704)
霍布斯:人们订立契约, 交出全部权利, 并服从统治者
洛克:人们订立契约,交出 部分权利,统治者应遵从 被统治者;实行三权分立
11/7/2019
2.启蒙思想的内容
伏尔泰目睹了牛顿(1643-1727)的国葬仪式: 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 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自发地涌向街头为牛顿送行。
11/7/2019
卢梭给伏尔泰的信:我是一个拥护共和的人……我崇 拜自由,我也同样地憎恶统治与奴役。 《社会契约论》: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 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凡是不曾 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 法律。
卢梭:人民主权;民权至上;不可转让
否定了君主专制;直接民主易于导致多数人的专制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2教案全套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2教案全套 人民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2教案全套人民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2教案全套人民版课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学习方法指导】1、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

尤其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方面如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天文历法等方面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

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到中国书法、篆刻、绘画、雕塑、艺术门类齐全。

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文学体裁丰富,佳作迭现。

上古的神话、先秦诗歌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

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

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基本脉络,了解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从科学与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步的原因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专题重难点】重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概况1、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除了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四大发明外,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建筑、医学、数学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这些发明和成就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的改变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开始落后于西方。

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灿烂辉煌。

古代文学成就包括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形式多样,作品繁富;古代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和雕塑艺术等。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复习过程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教案复习过程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单元梳理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诗体完备,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缤纷灿烂的唐代诗苑,可以说是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美不胜收,本单元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几朵,却也能感受到唐诗那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人,共同经历了李唐王朝从极盛走向衰微的过程。

李白才思敏捷,诗风豪迈飘逸;杜甫博大精深,诗风沉郁顿挫。

他们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想象奇特,笔墨纵横,有如大匠运斤,凛然成风。

“杜甫诗三首”所选均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韵律华美,有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

白居易是中唐诗人,生长于社会动乱之中。

因为关心民生疾苦,写诗上书揭露社会黑暗,得罪权贵,被贬到蛮荒之地。

所以,《琵琶行》一诗,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了“沦落天涯”的悲慨。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生活在唐朝濒于土崩瓦解的末世。

他一生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抑郁不得志,所以他的诗歌较早地放弃了济世情怀,多抒发个人情感。

千百年以来,也许没有人能破解《锦瑟》一诗,但人们却乐于与这首诗“共舞”,百读不厌,足见其强大的艺术魅力。

而《马嵬》一诗,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缠绵哀婉的诗人:以冷静的分析,精巧的构思,用诗的语言委婉地评说一个爱情悲剧。

学习这个单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入学习诗歌的情境。

诗与小说不同,它没有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诗与散文也不同,它没有散文那种记叙的从容,表达的自由。

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抒情。

读诗,要认同它的形式,接受它的表达方式(比如想象、夸张等虚拟成分),与诗人同呼吸共悲喜,这样才能激发起读诗的热情。

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诗歌是心声的外化,而不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

古代的社会生活已离我们远去,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现今。

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

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

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揭秘古代东方的智慧发展导语: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古代文明国家,其在科学技术与文化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本文将为你详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让我们一起揭开古代东方的智慧发展之谜。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之精密制造古代中国人在制造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

他们精于制造各种工具和武器,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

早在汉代,中国人已经发明了可以指南的磁石,而指南针则出现在唐代,成为中国航海事业的重要突破。

不仅如此,古代中国还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等对世界同样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

除此之外,古代中国在农业、水利以及建筑等领域的科技发展也非常突出。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就出现在古代中国,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水利方面,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水车、水轮等设备,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古代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技术也相当发达,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等建筑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第二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之医药学与数学古代中国人对医药学的探索和实践也十分深入。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药学名著《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国医学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古代中国人对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古代医学中,中药的应用广泛而独具特色,经过千余年的沉淀与实验,形成了中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至今,中草药在世界范围内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同疾病。

古代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同样不容小觑。

中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被认为是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九章算术》包含了九个不同的算术问题,涵盖了代数、几何、方程等多个数学领域。

此外,中国古代还发明了十二地支、天干纪年等独特的计数法,对世界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哲学思想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必修三专题二复习共37页PPT

必修三专题二复习共37页PPT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 成为官方哲学,八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 思想条 股取士和大兴文字 阶级文化迅速传播, 件 狱使中国封建传统 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性 质 地 位
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 畴 没有成为当时思想的主流思 想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运动 是17、18世纪欧洲的主 流思想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 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 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 论体系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 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转变,对后来亚洲 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 鼓舞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 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 欧洲的启蒙运动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条 化,封建统治仍十 时代,封建统治风雨 件 分稳固,还未形成 飘摇,资产阶级力量 资产阶级力量 空前壮大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 经济条 缓慢,受到封建制 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 件 度束缚 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 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 内 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 容 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 完整的理论体系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 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 影 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 响 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 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本单元小结:
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到4世纪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主张?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主张? 人文主义的复兴:公元14、15、16世纪 文艺复兴(背景、实质、核心、文艺领域表现) 宗教改革(背景、马丁路德主张、影响) 人文主义的发展:公元17、18世纪 启蒙运动(背景、内容、代表人物主张、影响)

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学设计)涉县二中杨玉川一、教材分析1.教学地位《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专题二第三课的内容。

本单元阐述了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三课内容是文化的不同分支,各有各的发展历程,这也是本专题的特殊性。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诗、词、曲、赋等各种不同文学表现形式的基本常识,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能力目标: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基础上,激发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色难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二、学情分析优势:1、学生已经学习了政治和经济史,在此基础之上学习文学史比较容易从历史背景中分析和理解。

2、与语文学科联系紧密,可开展学科互动,促进文史融会贯通,良性发展。

3、表格法、比较法的运用已经较为熟悉。

缺陷:1、学生已有知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

2、活跃、合作学习气氛浓厚的另一面是浮燥。

三、教法分析由于本课的特点,我将其定位为以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并重。

在体现我校“二三五”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对古典文学进行近距离大量接触,使其从心灵深处感受,了解古典文学之美,并且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的引导,层层递进的剖析古典文学的思想根源和灵感之源。

四、学法预设课前分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整理不同时期的中国古典文学常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信息技术整合公开课)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信息技术整合公开课)

一、采用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 文献学资料(《后汉书》) 考古学资料(遗址发掘)
合 理 推 断 也许 可能 据推测
二:跨学科研究非常必要(物理学、分析化学、
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等对历史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注:王国维开创史学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
合理推断起源
必修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纸——文明的使者
愚昧 迷信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知识拓展
必修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造纸术的“困惑”——古代科技的“困惑”
造纸术的“困惑”
法 国 人 罗 勃 氏 创 造
上 海 机 器 造 纸 局
世界第一台造纸机(1799年) 清代引进设备建立第一个造纸厂(1882年)
逝去的辉煌
必修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古代科技的“困惑”
课堂演练
必修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知识拓展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 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 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 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据材料在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中国社会存在着什 么问题?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 说明了什么?
②开辟新航路,形成世界市场。 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使人们的思想解放。
作用: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世界意识拓展
必修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课堂演练
中世纪的西欧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中国人的头, 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 史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心灵手巧,能征善战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形成了西 方近代科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专题二2.2中国的古代艺术 (共3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专题二2.2中国的古代艺术 (共34张PPT)

D.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出现,顾 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E.隋唐五代:中国绘画的高峰,展子虔(隋)《游 春图》;阎立本(唐)《步辇图》;吴道子(唐) 《送子天王图》 F:宋代:中国绘画史上的转折点,山水花鸟画盛行; 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成为亮点,张择端《清 明上河图》 G .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最高,王冕(元) 《墨梅》;徐渭(明)《黄甲图》;郑板桥(清) 《墨竹图》
隶书
始于秦,盛于汉 特点:字体结构 平衡对称,整齐 安定
楷书
始于东汉末年,完善 于魏晋,隋唐步入盛 世。 代表:钟繇(魏)欧 阳询(初唐)颜真卿 (盛唐)柳公权(晚 唐) 特点:字形方正,笔画 详备,结构严整,具 有其他字体不可比拟 的实用价值
草书
始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张旭(草圣,唐) 怀素(唐)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 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任性,审美价值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图画文字 演变: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演变趋势:图画文字 符号 繁 简
2.书法艺术 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 ⑴篆书 ⑵隶书 ⑶楷书 ⑷草书 ⑸行书
篆书 始于秦 代表:李斯 特点: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富于 美感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4)挑战: A.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 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 B.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 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人的 欣赏口味,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具体: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只有 民族性的文化,才有世界性)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导学稿(学生版)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导学稿(学生版)

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历史学科导学稿(学生版)姓名:班别:座号:一、课题: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二、课型分析:专题复习课三、学习目标:资料P177四、备考策略:五、专题框架: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六、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Ⅰ。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填资料P177表)【自主检测一】1、(08四川)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内容?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2)材料二中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一】Ⅱ.古代科技发达原因、特点及未能转化成近代科学的原因(资料P180) (二)古代中国的艺术 【自主检测二】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起源:陶器上的刻画符号;2、成熟:商代的 ;3、统一:秦朝, 为官方统一文字;4、发展脉络: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脉络演变发展;5、演变的总趋势:由 ,字形逐步 、 。

(2007江苏)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Ⅲ.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资料P178)Ⅳ.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1、主要分类:①题材:、、三大画科。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二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共40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二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共40张PPT)
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 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唐末宋初,火药已开始用于军事
在中国古代火药并非只是用来做爆竹敬神!
·
北 宋 · 火 药 箭
明 代 南宋 ·突火枪 架 火 战 车
元代 ·铜火铳 明代 ·火龙出水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 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 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 “铁蒺藜”。铁蒺藜上 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 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 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
辩论会:
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 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 中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 么用处么?”
你是否同意鲁迅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甲方:同意。 乙方:不同意。
(1)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无比的自
提问:西汉时期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什么?
纸的 发明
西汉早期就发现了纸
纸的 东汉蔡伦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 改进 旧渔网加工造成新的书写材料—纸
纸的 外传
公元8世纪
纸的 影响
①影响最为久远,作用最为显著。 ②有利于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
西汉纸
西汉早期就已经 发现了书写用纸, 帛、竹、木、纸四 种文书用品在西汉 时期是并行使用的。
(一) 操 作 方 法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以四大发明为例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一、四大发明的发展历程 二、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影响 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明清以前); 明清时期衰落的原因
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二要点复习ppt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二要点复习ppt课件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 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 了“天命攸(所)归”的神 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C
《史记》载: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 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专题一、二要点复习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产生背景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2、百家争鸣的内容
流派 儒家 墨家 代表人物、观点 孔子 墨翟 孟子 荀子 影响道家ຫໍສະໝຸດ 法家老子商鞅
庄子
韩非
3
3、百家争鸣的意义 对当时 对后世
二、汉代儒学
1、秦汉主流学术的变迁
法——道——儒 法家并未消亡,融入儒家
D
4、评价
对儒学的发展;影响后世革命者; 未达到现代民主的高度
五、儒学的发展
东周初创——汉代独尊—— 宋代复兴——明清发展 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 史实认识其发展轨迹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一、科技 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要点:发明时间;外传史实
评价:重实用技术,轻理论抽象; 长期领先,晚近落后
2、董仲舒的理论
大一统、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独尊儒术
3、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史实 重用儒生、中央建太学、 地方建学校
三、宋明理学
1、诞生背景:儒学遭遇挑战 佛教、道教的影响扩大, 儒学加以吸收借鉴
2、北宋五子
3、朱熹
理为本源,格物致知, 以正君心,以平天下 4、陆九渊、王阳明 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理学与心学的 区别主要在于 探究本源的方 式不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教案.doc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教案.doc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中国古代的四人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

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大贡献。

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难点:屮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学用具电子白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一发明的国度》中一句话导入。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 开放式设问: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tasi AC茂軌:一、造纸术【成语故事】“学富五车”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

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历史教科书的字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纸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性。

那么你知道在纸发明之前人们还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和纸相比有什么样的缺点?竹、木、骨、帛,(多媒体展示)缺点:成本高,不易阅览收藏流传问: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是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D 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多媒体展示:图片一西汉考古发现的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图片二蔡伦图像从考古和正史记载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1、知道纸产生的经过:西汉早期出现,东汉蔡伦进行了改进。

人教版必修三第2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必修三第2单元复习要点
优化P27 【巧学妙思】(理解)优化P28 【教材知识补遗】(阅读)优化P29【论从史出】 优化P30 【论从史出】 (理解)优化P30 【深化拓展】(读熟)
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研究主题、评价? 3、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新兴资产阶级出现及要求? 4、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性质、代表人物作品及意义?文艺复兴时期思 想家对宗教的态度?马丁路德的主张?新教?优化P25【论从史出】 5、宗教改革的背景、性质、影响?优化P26 【论从史出 【深化拓展】 6、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代表人物主张、影响?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主张的背景、研究主题、主张内容、特点(理解)与评 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美德即知识//理解苏格拉底之死
优化P20【巧学妙记】【要点精讲】【图解历史】【教材知识补遗】(理解) 优化P21【论从史出】全面认识智者学派影响(读熟) 优化P21【论从史出】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结合课本观点理解) 优化P22【论从史出】【深化拓展】 优化P24【教材知识补遗】(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统一:秦朝统一, “书同文”,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 (秦后期使用隶书)
4、发展脉络: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草书、行书
5、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
书法五种字体的特点
特点
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或作品
小篆
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创始于 秦代
李斯
富于图案美
隶书
字形结构平 衡对称,整
齐安定
始于秦朝,成 熟并通行于 汉魏时代
4、唐诗 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后期诗歌反 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5、宋词 句子长短参差,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 活自如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6、元曲 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7、明清 数量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反映社会 小说 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前代,对现实提出 深刻的批判。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变革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
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 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时
代的恢弘气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
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2、科技发展原因的规律性因素:
(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政策等) (2)经济因素(农业、手工业长期领先等) (3)开放因素(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 (4)个人因素(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 (5)历史因素(科技的继承与创新) (6)教育因素等等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 宋……”
特点
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或作品
草书
楷书 真书 正书 行书
笔画简约, 钩连不断, 线条流畅, 任情纵性
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
兼具楷书的 规矩和草书 的放纵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王羲之(东晋、“书圣”)
张旭,怀素《自叙帖》 (盛唐)
形成于 汉末,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玄秘妙碑》
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始于东汉, 西晋盛行
颜真卿《祭侄文稿》
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
米芾、蔡襄
绘画艺术
石器时代 已开始在陶器上绘制图形 (半坡遗址人面鱼纹盆)
先秦两汉 绘画艺术走向繁荣,主要是帛画和壁画
魏晋南北 朝至隋唐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主要分类:
①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②表现技法: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唐朝以来,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发展使传奇小说、词、 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启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宋词:宋两宋代时商期业的阶发级展矛,盾城、市民的族繁矛荣盾尖,锐市民;阶词层的的句扩子大长短; 参差,更能够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
山水画特点: 国画中的精粹
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2、文人画及其特点:
强调个性表现,追求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 篆刻为一体,王维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3、风俗画:宋代因商品经济发展兴起的画种,描 绘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京剧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①开始形成: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 (乾嘉进京)
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 的发展。
考点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与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 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 术成就。
知识整理
汉字与书法艺术
1、起源: 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文字图画”。
2、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汉字 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①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其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使伟大发明在当时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繁荣→根因)
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 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 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海。
②正式形成: 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徽汉合流”, 兼收其他民间曲调形成新剧种――“京 剧”。(道光形成、徽汉合流)
③走向成熟:同治、光绪年间,著名艺人:程长庚、谭 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同光成熟)
考点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中国文学作品,明确中 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复习
1、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a、原因(根本原因、具体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②政治上: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
③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 的思想;
④科技本身: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 学技术的发展。
b、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3、特点 (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 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 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发 展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 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 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
诗经
楚辞
春秋战国
汉代 赋
诗 唐代
宋代 词
曲 元代
明清 小说
理解古代各阶段文学的特点
1《诗经》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2、楚辞 3、汉赋
句子参差不齐,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比较自
由 在 诗楚 半活辞 文泼中的 、,逐国基 气具渐古础势有上恢浪平代,宏漫民文吸主的化学收义综散色合(发文彩文通展成。体俗的分。化趋而形)势成:的,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