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学概论》第一章考试大纲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简单应用](一)社会变革的需要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产生了很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劳资矛盾加剧,贫富分化也日益扩大.城市的不断扩张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拥挤、污染、噪音、犯罪、痛苦、孤独等),这些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些社会思想家强烈要求对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现实主义的分析和评价,“重建秩序”,形成一个思想协调一致的社会.虽然他们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这种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社会思想家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指导,提出了“自然的社会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科学的方法也可用来观察和研究社会生活。
列宁认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推动了对社会的研究,为具体描述社会现象提供了原理和方法论。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一方面,从社会统计发展起来的经验的社会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的经验和资料。
这两方面经验的社会研究为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方法。
从抽象概念到具体问题的研究是社会管理理性化的标志。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众多的哲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以各种身份和视角致力于社会研究,凝聚了丰富的社会思想。
这些思想文化的结晶,为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
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识记](一)奥古斯特·孔德(1798—1587年)1.社会学创立的标志[识记]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他致力于实证哲学体系研究,于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概念,这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
社会学概论与社会工作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社会学类)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社会学基本原理1、导论(1)掌握社会学的创立和代表人物,了解目前世界上关于社会学定义的主要界说;(2)了解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掌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理解社会学的特点,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掌握社会学的功能;(4)理解在中国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社会互动(1)掌握社会互动的涵义;(2)了解社会互动的主要理论(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布卢默的象征相互作用论,戈夫曼的拟剧论,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加芬克尔的本土方法论);(3)掌握个性、人性、人格、社会的涵义;(4)理解社会互动的条件。
3、人的社会化(1)掌握社会化的定义和特性,理解社会化的意义;(2)了解社会化的客观条件;(3)掌握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理解社会化的类型。
4、社会角色(1)掌握角色的涵义、特征和本质,理解角色规范的涵义;(2)掌握角色期望、角色观念、自我概念的涵义,了解角色观念的形成过程;(3)掌握角色学习的涵义和内容,理解角色扮演的内涵;(4)了解角色冲突的表现和角色协调的方法。
5、社会文化(1)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文化的概念,了解文化的来源与特征;(2)了解文化的内在结构和社会结构,掌握文化的功能;(3)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方向和方针、基本目标和任务。
6、社会关系(1)掌握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了解社会关系的分类,理解研究社会关系的意义;(2)了解公共关系的定义和功能;(3)掌握人际关系的涵义和现实人际关系的构成要素。
7、社会群体(1)掌握社会群体的涵义和特征,了解社会群体的类型;(2)理解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和特点,了解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3)掌握家庭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家庭的结构和类型,理解家庭的功能;(4)了解小群体的涵义和研究小群体的意义。
8、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1)了解社会组织的涵义、特点和分类,理解社会组织的功能;(2)掌握对社会结构的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3)掌握阶级划分的标准,理解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了解社会分层的涵义,把握社会分层的意义;(4)掌握社会流动的涵义,了解社会流动的类型,理解社会流动的意义。
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复习提纲
第三章一、社会的特点:1、是由人群组成的。
2、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主体是人)二、社会的功能: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导向的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三、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A综合性原则1、对社会运行评价的全面性2、对社会运行评价的整体性(整体效益)B协调性原则1、结构性协调(良性、中性、恶性)2、功能性协调——是社会运行状态的直接标志3、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二者间的关系)C满足需要的原则四、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3、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第四章一、文化含义:它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
“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二、文化的特征1、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2、复合性3、象征性4、传递性(横向与纵向)5、文化的变迁(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的接触;发明与发现)与文化堕距三、文化的区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亚文化——职业亚文化、民族亚文化、越轨亚文化四、文化结构1、文化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特质与文化丛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容2、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信仰)看成最好的。
文化相对主义: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否定事物的绝对的一面。
3、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文化震惊: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边际: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五、文化的功能1、文化是社会或民族的分野的标志2、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3、文化是社会团结有了重要基础4、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第五章一、社会化的含义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独特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考试大纲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一)全面把握,重点理解《社会学概论》课程共十一章,各章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相对独立。
在学习和复习时,考生必须独立思考,学好课件,掌握课程讲解、课程作业、例题分析、综合练习题等栏目的内容。
应围绕课件,全面系统地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识记重点名词、重要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要在导学材料的基础上,掌握课程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
(二)突出重点,全面复习本课程考试重点在考察考生对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重点知识的领会程度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学习和复习时必须重点突出,但一般性的内容也应了解。
考生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问题,掌握重点内容。
本课程的知识点分为识记、领会两个层次,识记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名词和重要知识点等。
这部分内容多出名词解释题型。
领会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部分内容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理解性掌握,试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涉及到领会层次内容。
(三)加强练习,重视课件围绕课程内容,并依据考试大纲的题型,本课程有关课件设计了大量的练习题并提供参考答案,供考生复习时用。
这些练习题都在可能的出题范围,力求覆盖课程中考生应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针对考试对考生跨章节进行测试的特点,练习题中有些习题将各章节所要测试的知识点串联综合起来分析,以此提高考生综合分析能力。
考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大量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检验平时的复习效果,以便发现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复习,更重要的是也可通过考前的测验,增强考生在考场上必胜的信心。
当然,考生必须重视全面复习,然后有针对性地做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社会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学科。
在学习中,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作业,以便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同时,学习中还需要随时注意新的情况,吸收新的内容,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学概论 大纲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绪论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观点所谓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属于结合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其具体观点为;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标志是劳动。
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二、社会学的特点所谓社会学,是指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第一,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第二,社会学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
第三,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第四,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第五,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前者属于社会科学,后者属于哲学;前者研究特殊规律,后者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和源泉之一,社会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地丰富着历史唯物主义。
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等同论”、“替代论”、“取消论”等都是错误的。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一、需要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所谓需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生产和匮乏感,而其要求尚未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其特点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
二、需要在人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第一,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第二,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三,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第一,需要是人的本性第二,人与动物、人性与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
《社会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2021年专升本)导论(一)社会学及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定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二)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了解: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概貌。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学,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在经世学科中列有群学与政治学原理并列。
群学适度之教育群众以拯救国家之学,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学的肇始。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从严复翻译斯宾塞的助手开始,《社会学研究》,《群学肄言》出版,有些学者认为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正式开端。
14页到18页。
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学,第一,教学研究机构建设大大加强,第二是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第三是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第四是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绩,第五是对外学术交流不断扩大。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掌握: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学思想第18页到2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22页到25页。
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学思想。
一是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当时中国主要社会矛盾必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二是如何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了一个新中国。
三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到社会主义社会,四是关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最早重视社会调查人的领导人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仍将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是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遵循。
四是以人为本,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五是走文明发展的道路,六是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社会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社会学概论是大学社会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必修课程之一。
社会学概论的课程考核大纲则是学生必须了解和遵守的一项考核制度,下面将就社会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进行探讨。
一、考核方式社会学概论的考核方式大致分为数学考试、论文写作和出勤率的评估。
数学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论文写作则是考察学生文献调查、信息收集和论证证据的能力,出勤率评估是考察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二、课程目标社会学概论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其次,了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最后,让学生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社会学的概念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社会心理学、社会政治等。
这些内容既有历史的背景和文化脉络,也有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局限性,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考核标准社会学概论的考核标准主要包含数学考试成绩、论文成绩和出勤率三个方面。
数学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左右,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40%左右,出勤率占总成绩的30%左右。
通过这些考核标准,可以全面而系统地评估学生对社会学概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五、教材选择社会学概论的教材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综合考虑。
首先,是要选择较为系统、权威和完整的教材,尽可能全面地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
其次,是要注重教材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既要符合社会学概论的考核要求,也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六、教学策略社会学概论的教学策略有多种,可根据不同情况和内容进行有机组合。
比如,可以采用讲座教学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理论;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发挥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社会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是学生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规定,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学概论的一个基础知识体系。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与目的本科插班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本科目知识进行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1.识记:能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3.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能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篇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学的功能。
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学的定义;(2)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3)外国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4)中国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2.理解:(1)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依据;(2)社会学的基本问题;(3)社会学的功能。
3.应用:社会学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意义。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3.社会学的中国化。
二、考核要求1.识记:(1)西方社会学家的代表作和观点;(2)社会学中国化的标志性人物或事件。
2.理解:(1)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学派观点;(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考核知识点1.社会学的方法体系、特征和范式;2.社会学研究的过程;3.社会学主要的研究方法;4.社会指标。
二、考核要求1.识记:(1)社会学方法体系及特征;(2)社会指标的类型;(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和类型。
2.理解:(1)社会学研究的三大范式比较;(2)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过程;(3)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4)社会学主要的研究方法;(5)社会指标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郑杭生复习大纲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题型: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10分单选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多选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简答题4题,每题9分,共36分论述题1题,共19分一、填空题与选择题精选:1.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正式提出。
2.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称为文化特质3.社会化的社会主体有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4.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角色称为先赋角色(归属角色);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的角色称为自致角色;5.社会学按照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分类,将社会群体主要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6.家庭的功能主要有:生育功能,教育功能,感情交流功能,经济功能,性规则,抚养与赡养功能,休息与娱乐功能等。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8.从地缘关系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地缘关系存在方式的是村社9.再社会化是指对越轨和犯罪者的社会化10.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旨在达成特定目标的社会单元称为社会组织11.家庭成员、邻里、朋友是属于初级群体12.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是竞争13.核心家庭是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14.提高社会结构开放程度是加强社会流动的前提15.相距45厘米到122厘米之间是个人距离16.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规范、地位、角色、权威、正式成员17.在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中,三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声誉、权力18.社区的构成要素有人群和地域19.中国城市社区的特点是20.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理性化、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城市化、人的现代化、全球化。
21.在中国,最早是严复把社会学翻译成“群学”,并在1903年出版《群学肄言》的序言中首次提出四、名词解释★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模板】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一、适用对象专升本入学考二、考试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核心视角、公共议题、一般理论和主要流派,了解社会学的焦点问题和理论框架,并能够运用社会学视角及理论透析和阐释社会现象、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
三、考试内容1)总论a: 社会学的涵义b: 社会学的对象与内容c: 社会学的性质2) 社会a: 社会的概念b: 社会的类型c: 社会的功能3)文化a: 文化的概念b: 文化的本质与区分c: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4) 社会化a: 社会化的概念及意义b: 社会化的条件、过程、内容c: 社会化问题5) 社会角色a: 社会角色的概念及类型b: 社会角色扮演c: 社会角色失调6) 社会互动a: 社会互动的概念b: 社会互动的理论、情景与过程c: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d: 集合行为7) 社会群体a: 社会群体的概念b: 社会群体的结构c: 初级群体8) 家庭a: 家庭的概念、起源b: 家庭的功能与结构c: 婚姻d: 家庭问题9) 社会组织a: 社会组织的概念b: 社会组织的功能与结构c: 社会组织的管理10) 社会分层与流动a: 社会分层的概念、标准b: 社会分层的功能c: 社会分层的方法d: 社会流动11) 社会规范a: 社会规范的概念b: 习俗、风俗、习惯c: 道德、法律d: 社会制度12) 社区a: 社区的概念b: 社区的类型c: 社区问题d: 虚拟社区13)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a: 社会变迁的概念b: 社会变迁的过程与原因c: 社会现代化d: 城市化14) 社会问题a: 社会问题的概念与特征b: 人口问题c: 环境问题d: 贫困问题15) 社会控制a: 社会控制的概念b: 社会控制的类型c: 社会越轨四、考试时间与方式1) 考试时间:100分钟2)满分:100分3)考试方式:闭卷、笔试4)题型结构a: 单项选择题(30分)b: 多项选择题(20分)c: 简答题(20分)d: 论述题(30分)五、参考书目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XX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学概论》考试提纲2
(一)填空题1.人要进行两种生产: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在生产中体现出两种关系即: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
2.人类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的根本区别是劳动。
.3.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4.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
5.孔德在提出这一名词时的基本想法,就是建立一门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研究社会的科学。
6.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7.严复翻译斯宾的《社会学、原理》定名为《群学肆言》。
8.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结构的总和。
9.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10.社会学学科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大致分为理论社会学、经验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1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12.人的社会需要是作为本教科书分析的逻辑起点。
13.需要的特点包括必然性、客观性、社会性。
14.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3、社会学按知识结构,它的内容可以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三大类。
4、需要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5、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6、文化的三种类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7、生存、享受和发展是人类需要发展的三阶段。
15.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我们把它分为物质、精神和规范三类。
16.马克思主义主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力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17. 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18.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
19.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社会学概论》大纲复习资料整理
社会学概论大纲复习资料整理一、社会学概述社会学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人类自身的思考和行为的科学。
社会学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社会: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
在社会学中,我们可以探讨许多重要概念和理论,比如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等等。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工作、政治、生活方式等领域。
二、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由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个人、社会群体、社区、民族、国家等,这些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是造成社会结构的主要原因。
社会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静态的社会结构,指的是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在特定时间下的分布状况;二是动态的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结构中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变化。
2.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人为或自然形成的规范和机构的总和,它可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保障。
社会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随时随地都要考虑到环境和时代的变化。
3.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生产方式、技术、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变迁可以分为水平变迁和垂直变迁两个方面。
水平变迁指的是社会内部旧成分与新成分发生代替,新旧成分并存的现象。
垂直变迁则是指社会成分在社会结构中的旧与新之间的鸿沟。
4.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文化、经济、政治、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社会交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社会交往可以分为两类:生产性社会交往和非生产性社会交往。
前者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在经济领域相互作用和交往;后者则指的是在文化、政治、社会生活领域内的交往。
三、社会学研究与方法社会学研究与方法是指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来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社会现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其中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何种方法,社会学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社会学概论》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社会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2)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
(3)社会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2、社会与文化(1)社会的含义、类型和构成要素。
(2)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3)文化的功能和变迁。
3、人的社会化(1)社会化的概念、意义和过程。
(2)社会化的机构和影响因素。
(3)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4、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1)社会角色的概念、类型和扮演。
(2)社会互动的含义、形式和意义。
(3)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5、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1)社会群体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3)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管理。
6、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分层的概念、标准和类型。
(2)社会流动的含义、类型和影响因素。
(3)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现状和趋势。
7、社区与城市化(1)社区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2)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3)城市化的进程、问题和对策。
8、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社会变迁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2)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模式。
(3)全球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9、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1)社会问题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2)当代社会主要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等。
(3)社会控制的概念、类型和手段。
10、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1)社会政策的概念、类型和制定过程。
(2)社会保障的概念、体系和功能。
三、考试形式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_____分钟。
3、试卷总分:_____分。
四、试卷结构1、题型分布(1)名词解释:_____题,每题_____分,共_____分。
(2)简答题:_____题,每题_____分,共_____分。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考试大纲
1、 社会保障的功能
2、 社会工作的功能
3、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4、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异同
5、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改革方向
一般掌握
1、 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内容
2、 社会保障的实践
3、 社会工作的方法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重要名词
社会变迁 社会结构 社会流动 社会革命
6、 一般掌握
1、 社会组织的特征
2、 怎样理解组织目标是一个系统
3、 社会过程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 社区
重要名词
社区 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 逆城市化
重点掌握
1、 社区的构成要素
2、 城市社区的特征
3、 城市化及其动力
4、 我国城乡关系及协调发展
一般掌握
1、 我国农村社会的特征
2、 本世纪末我层
重要名词
社会分化 社会分层 社会阶级
重点掌握
1、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2、 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关系
3、 社会分层的标准
4、 阶层划分与阶级划分的区别,阶层划分的意义
一般掌握
1、 社会分化的因素
2、 社会分层的理论
9.家庭及家庭的社会功能
10. 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1. 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12. 社区及其构成要素
13. 我国城乡关系及协调发展
14.什么是社会分化?阶层划分及其意义
15. 社会制度及其类型、要素和功能
16.社会控制及其功能
17.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社会失范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适用对象
“专升本”入学考
二、考试要求
社会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对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都有着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社会学概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性课程,更是学习和了解社会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引介。
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特征、基本内容等,能够把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日常现象与社会学的理论内涵联系起来,能够深入解读社会学与生活的本质关系,能够从不同角度诠释社会学的时代内涵。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关于社会学的定义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社会学发展的历史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
四、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学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
第四节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二、学习社会学的方法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社会学研究的准备
二、定性研究的具体方法
三、定量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社会调查
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调查
三、中国社会学者的社会调查
四、西方社会调查与社会学方法评析第三章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人的属性和社会的本质
一、人的属性
二、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第二节社会结构与社会交往
一、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社会类型
二、社会交往
第三节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与类型
二、社会化的阶段与场所
三、社会化的内容与功能
四、社会化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第四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一节社会网络
一、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
二、社会网络的类型与功能
三、社会网络分析
第二节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群体的分化与类型
三、社会群体冲突及其协调
第三节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社会群体
一、性别群体与年龄群体
二、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三、利益群体与信仰群体
第四节作为初级社会群体的家庭
一、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二、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
三、家庭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
三、社会组织与现代社会
第二节组织结构与组织体系
一、组织目标与组织结构
二、社会组织的结构分析
三、社会中的组织体系
第三节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家长制与科层制
三、组织文化与组织管理
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变革
一、中国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
二、单位组织及其变革
三、中国民间组织
第六章社会制度
第一节社会制度概述
一、社会制度的定义及分析的视角
二、社会制度的类型
三、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分析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社会制度的多重功能
第三节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一、社会制度的变迁动力
二、社会制度的变迁过程
三、社会制度的选择与创新
第七章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阶级与阶层
一、阶级、阶层概念的区别与阶级、阶层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
四、对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评析
第二节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演变
一、旧中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阶级、阶层
三、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的变化
四、阶级、阶层结构的协调
第三节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类型及功能
二、社会流动的理论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第八章社区与城市化
第一节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定义
二、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第二节中国的农村社区及其发展
一、新中国农村社区的变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社区的发展第三节城市化与中国的城市社区发展
一、城市化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
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
一、城乡关系的主要理论
二、统筹城乡发展
第九章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
第一节社会发展概述
一、社会发展的概念
二、社会发展原理
三、社会发展观
四、社会发展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社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概述
二、当代主要社会问题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
第三节社会公正
一、社会公正的含义
二、社会公正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
第十章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
第一节社会建设
一、社会建设的概念
二、社会建设的理论
第二节社会政策
一、社会政策概述
二、社会政策的构成与作用
三、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现代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节社会管理
一、社会管理的基本格局
二、社会管理的组织和制度
三、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
第四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和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过程
四、考试时间与方式
1.考试时间:100分钟
2.满分:100分
3.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4.题型结构
⑴单项选择题,30分
⑵多项选择题,20分
⑶简答题,20分
⑷案例分析题,10分
⑸论述题,20分
五、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社会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