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章具体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定义
1、化学: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3、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6、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映类型。
(特点:“多变一”; 表示式:A+B+……→AB)
7、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映类型。
(特点:“一变多”;表示式:AB →A+B+ ……)
8、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映类型。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气是一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9、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例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
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败等都属于缓慢氧化。
10、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
、纯净物:
一、实验室操作
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漏斗、试管夹、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温度计、药匙2、药品的取用规则
➢“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
即: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3、固体药品的取用
工具:块状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放三慢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工具:量筒和滴管。
➢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
➢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要领:悬、垂。
➢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5、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①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
码要回零。
6、加热:
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热源,分为内焰、中焰和外焰,用外焰加热。
7、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8、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A、连接装置; B、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C、用手紧握试管加热;D、若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冒
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空气的主要成分
(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三、氧气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和木炭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助燃,具有氧化性。
四、工业制氧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氮气沸点(-196℃)比氧气(-183℃)低,氮气首先蒸发,剩下主要为液态氧气。
第三部分:实验部分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4、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处。
2、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耗尽密闭容器中1/5体积的氧气,
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导致水被吸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
反应方程式为:4P+ 5O2==== 2P2O5 。
实验后若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量过少、装置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实验后若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有止水夹没有夹紧、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3、实验时选择的可燃物需具备以下条件:(1)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铁丝不行);(2)燃烧时只消耗氧气(如镁带不行);(3)生成物不能为气体(如硫粉、木炭等不行)。
4、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其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名称空气中氧气中文字表达式验证氧气的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木条复燃
木炭的燃烧(木炭:黑色固体)持续红热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木炭+氧气→二氧化
碳
硫的燃烧(硫:淡黄色固体)发出微弱的淡蓝色
火焰,放热,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丝的燃烧(铁丝:银白色固体) 持续红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为了防止集气瓶遇热炸裂
铁+氧气→四氧化三
铁
过氧化氢分解法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
原理过氧化氢氧气+ 水氯酸钾氯化钾+氧
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
装置
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加入
药品;③收集气体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
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收集气体;⑤先
移导气管,后熄酒精灯
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药品固定装置;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收集气体;⑤先移导
气管,后熄酒精灯
点燃
点燃
二氧化锰二氧化锰
加热
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