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问答论述题
2023形势与政策论述题
2023形势与政策论述题2023年,中国形势与政策将继续受到国际和国内发展变化的影响。
面对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多元化的国家安全、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格局、急剧变化的国内社会经济环境,中国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社会风险防范,以稳定国内市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一是深化供给侧改革,根据当前国内外环境加强金融监管,实行财政改革,完善强制预算管理,抑制不必要的支出,改善政府财政政策。
同时,加快体制改革,改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市场决策机制,完善多元容忍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大产权保护力度。
二是加强政府财政支出管理,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实行定额支出,提高支出效率。
同时,要加强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完善民生生活保障,包括削减医疗保险费用、就业促进政策等,建立一个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加快国家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推进网络安全法,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机制,推进市场主体素质提升,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民众的权益保障制度,维护国家国民的合法权益。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完善交通、电力、水利、市政、环境等基础设施,开展基础设施改造,促进社会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大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投入,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家领导人才。
五是加大经济外交力度,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影响力,开展更大规模的双边贸易谈判,开展产业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国际投资友好环境,吸引外来资金,提升国际经济地位,强化全球治理能力。
总而言之,中国政府将制定合理的政策,全面加强资源配置与利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促进社会发展,把中国的经济环境、技术创新和社会风险防范等因素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稳定国内市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形势与政策问答论述题
第一讲1、论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的意义。
答:这次国庆首都阅兵,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巨大历史成就的集中展示,是富国与强军协调发展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我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崭新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这次阅兵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充分展示,对于进一步坚信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举行过13次阅兵。
像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以崭新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国庆35周年阅兵,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政治昭示;国庆50周年阅兵,是在世纪之交我国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象征。
这次国庆60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要体现。
搞好这次阅兵,对于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第二,这次阅兵是对我军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全面检阅,对于彰显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能力具有重要军事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形势与政策》问答题题库(带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形势与政策》问答题题库及答案一、“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格局呈现出哪些弊端?答: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主要是依靠内需而非“国际大循环”而发展的,所谓“中国经济奇迹”就是在那时奠基的;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才得到充分的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正是随着这一战略的彻底贯彻,我们才陷入了日益难以摆脱的严重经济困境。
很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致命弊端已经充分暴露。
1. “担水劈柴”的国际分工地位和美元霸权的残酷掠夺2.内需长期无法启动和泡沫经济的根源3.高等教育没有出路、城市化严重滞后和“三农问题”成为死结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应该及早做出战略规划,借鉴英国和美国的历史经验,逐步实现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转型:通过把注意力转向“内部改善”,经过若干年调整和准备,对外则抛弃出口导向型经济;保护民族产业和国内市场:停止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使用美元储备回购外资企业;选取适当时机对世贸条约中不利于我国的部分条款重新进行谈判,大力支持我国高质量生产活动出口的发展,对内则以工人农民的收入增长、开发中西部和振兴高质量生产活动为三大引擎;通过让民族高质量生产活动和农村市场与原先用于出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相互提供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通过民族高质量生产活动的迁回生产和中西部城市化,创造比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导向战略更多的就业机会;抓住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将要爆发的以纳米、生物电子、新能源等为代表的第六次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以产业技术化为核心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主权信贷并实现工业中心向中西部转移。
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将在另文中讨论这种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二、谈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答:我国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不仅体现了发展战略转型的内涵,而且适应了国内基础条件和国际环境变化的时代背景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不断演化的结果。
《形势与政策》论述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民医保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了大病保险等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发展多种形式,商业健康保险,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初步实现为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政务大厅医保中心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吴东耐心地为前来办理就医业务的群众讲解最新的医保政策。
医疗保障犹如一颗参天大树,荫及千千万万参保群众。
近年来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我们感触良多。
群众来窗口办事越来越方便快捷了,原来窗口办理医疗保险业务材料较多,也比较麻烦,办一件事需要来回跑,“放管服”改革过后,就优化了医保政策,简化了经办流程,参保人员省内省外异地就医取消了临时就医备案,老百姓就以后就可以在医院'一站式'报销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需要来医保窗口办理医保业务的都是'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群众办理业务就更加的便捷了。
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深化完善,医保部门努力践行,让群众'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使医保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提高、管理服务变优,让群众从一次次的就医体验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密保服务更便民。
群众李立说:"我们在异地看了病,在医院就把住院的费用报销了,昨天电话咨询了单行支付备案需要的材料,今天带起来一会就办好了,我还是很满意的,还有去医院、药房开药都可以不带社保卡在手机上申请一个医保凭证就可以刷医保了。
"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化,着力解决群众教育难题,努力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2019年3月,我市成立了医疗保障局,通过逐步完善各项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各项服务水平,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医保政策落地,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正在一一实现。
形势与政策考试题目2023
形势与政策考试题目2023一、社会经济发展1.请论述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并分析对未来的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和趋势:(请自行补充)二、政治体制与外交政策2.请说明中国的政治体制,并分析其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作用。
中国的政治体制是(请自行补充)。
中国的政治体制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请自行补充)3.对外交政策的分析:a)请简要阐述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对外政策目标。
b)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如何应对。
三、社会问题与民生改善4.中国社会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
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请自行补充)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请自行补充),对社会的影响则体现在(请自行补充)。
5.如何解决城乡发展差距?请提出具体建议,并分析可行性。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具体建议包括:(请自行补充)这些建议的可行性体现在(请自行补充)。
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6.简要描述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请自行补充)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请自行补充)。
7.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具体建议,并分析实施的挑战。
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包括:(请自行补充)这些建议的实施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请自行补充)五、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8.中国的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中国的文化传统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以下积极意义:(请自行补充)这些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体现在(请自行补充)。
9.文化创新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文化创新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请自行补充)这种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请自行补充)六、全球化与国际合作10.请论述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中国应如何处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关系。
形势政策论述题
论述题:1.中国梦的要求和实现途径?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价值理念: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其中,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的和归宿。
而要实现人民幸福,就在于确立一切为了群众且不断造福于民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作为中国共产党来说,群众路线是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主体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胜利之本,是为革命和建设提供强大力量的最深厚的根源。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群众路线的关键。
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党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植根于人民之中,同人民打成一片,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导群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才能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方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将遇到相当多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必须从容应对、有效化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达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之目的。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根本工作路径。
它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出台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到群众中去,广泛深入调研,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要克服“官本位”思想,坚决克服官僚主义,改变“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形象,克服“不送礼不办事、送了礼乱办事”的官僚习气;要克服“轻民”思想,坚决克服忽视群众愿望和利益的做法,树立“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坚定信念,促使下情上达成为工作常态,建立与群众互动的长效机制;要克服“唯上”思想,坚决克服以领导的是非为是非的做法,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做到不“唯上”,只“唯实”。
形势与政策试题及参考答案
2、简述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两岸关系的展望及对策。
答:2008年以来,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深刻变化,国民党在“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相继取得压倒性胜利,“台独”政权被终结,“法理台独”的现实威胁大大降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在必行。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几个因素:(1)台湾政局的发展岛内政局历来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直接因素;(2)两岸经济融合能否刺激台湾经济快速走出困局;(3)台湾“主体意识”的发展趋势;(4)美国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态度;两岸关系发展的对策军事科学院台海研究中心主任白光炜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两岸关系将从热络的大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摩擦多一些、雷区多一些的状态,这是向正常交往的自然过渡。
这一历史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其发展必然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说:“两岸关系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影响两岸关系顺利前进的各类问题和障碍也有所暴露,各种思想观念出现新的交锋,统一与反统一矛盾上升,‘台独’与反‘台独’斗争犹存,岛内各类政治势力内部围绕两岸关系发展方向、路线、策略的争论、角力也如火如荼。
”两岸关系发展的对策(1)坚持“九二共识”原则;(2)建立互信,搁置争议(3)建立制度性协商机制(4)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3、2009年下半年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我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09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回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各项经济数据持续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态势良好。
(1)政府主导型投资虽然可以在弥补短期需求不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良药,政府无法替代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保障。
(2)居民住房贷款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更大规模的资金随之流入房地产市场。
(3)银行系统的存款余额大幅增长。
股票市场的净流入和信贷资金的流入数据较大。
形势与政策试题
形势与政策试题一、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首先,全球化成为主导趋势,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
其次,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日益频繁。
第三,国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恐怖主义、核武扩散等问题引发了全球关注。
另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也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外交政策包括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不干涉内政等原则。
中国倡导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和平解决争端、国与国平等相待的态度。
中国坚持通过外交手段推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和多极世界格局。
3. 请谈谈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的决策权和影响力。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并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
此外,中国还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并作出了承诺减少碳排放,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分析题1. 请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特点和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特点是经济增长全球性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全球化进程受阻,贸易壁垒上升,不确定性增加等问题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许多挑战。
2. 请分析当前全球安全形势面临的主要威胁。
当前全球安全形势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恐怖主义、核武扩散、地区冲突、网络安全等问题。
恐怖主义组织频繁发动恐怖袭击,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也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国际安全。
此外,核武扩散问题和地区冲突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争,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论述题1. 请论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和贡献。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和贡献。
首先,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左右。
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投资机会。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
形势政策问答
1.论述南沙群岛问题的复杂性。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南沙群岛问题逐渐尖锐和复杂化。
南海这个被探明其石油储量不亚于波斯湾的地方立刻引起了各国的注意。
目前,南沙群岛的复杂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南沙群岛问题成为中国发展同东南亚各国的潜在问题。
在南沙群岛问题上,东盟十国协调立场,一致要求以整体的立场来和中国商谈南沙群岛问题。
其次,台湾因素的存在。
由于大陆和台湾没有统一,这样就给南沙问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台湾问题的影响。
由于南海地区丰富的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以及南海地处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美日石油运输线的必经之地。
另外美国出于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和牵制的需要,以及继续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和称霸的需要。
2.论述如何解决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必须立足长远、合理规划。
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仅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论述利比亚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利比亚的石油,利比亚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输出国,西方各国的石油集团都在利比亚有大量的投资。
为了自己的利益免受侵害,同时也为了不让在对西方政治态度上善于多变的卡扎菲继续执政,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
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
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卡扎菲独裁统治。
施行强硬政策,是欧洲的油库,对西方国家的利益不利。
所以鼓动反对派推翻他。
4.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主题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谱写新篇章中原崛起路,建功正当时。
形势与政策考试论述题
形势与政策考试论述题
形势与政策考试论述题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势分析:论述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基本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分析当前形势对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政策分析:对中央政府在某一个领域或者在整体上制定的政策进行评估和分析。
可以从政策的目标、内容、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评价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等。
3. 发展战略:提出对当前形势下国家发展的战略思考。
论述国家应该如何利用形势机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战略,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目标。
4. 国际关系:讨论当前国际关系格局下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策略。
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角色,并指出我国的发展应该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互动和合作,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增强国际影响力。
5. 政府治理:探讨当前政府治理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改革和创新的方向。
可以对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反腐败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和措施,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
在论述这些问题时,需要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展示出自己对国家发展和政策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考试题目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考试题目一、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历次人口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2.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4.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
5.解释社会阶层流动对社会稳定的意义和影响。
6.简要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举措。
7.论述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举措。
8.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9.阐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式。
10.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讨论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二、论述题(每题30分)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与其他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特点,并评估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4.阐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以及实施该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5.介绍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成就,并提出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40分)1.案例一:XX省某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滞后,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请结合相关政策和发展模式,分析如何促进并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2.案例二:某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居民生活环境恶劣。
请运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措施,提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并评估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
3.案例三:某公司的劳动力成本过高,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
请分析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并评估实施的效果。
4.案例四:某城市举办一次大规模国际体育赛事,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发展经济提供了机遇。
请结合相关管理和营销理念,提出如何有效策划和组织该体育赛事,并评估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案例五:某学校在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上出现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不佳。
请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分析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升教育质量。
形势政策试题及答案
形势政策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阶级矛盾C. 民族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A. 互利共赢B. 单边主义C. 保护主义D. 自由贸易3.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4.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混合经济D. 国有经济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A. 法律规范体系B. 法治实施体系C. 法治监督体系D. 道德规范体系6. 我国坚持的发展理念是: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B. 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共享C. 创新、协调、稳定、开放、共享D. 创新、协调、绿色、稳定、共享7.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8. 我国坚持的外交政策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单边主义C. 保护主义D. 强权政治9. 我国坚持的国防政策是:A. 积极防御B. 先发制人C. 军事扩张D. 军事同盟10. 我国坚持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区域自治B. 民族同化D. 民族歧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括: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改革开放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2. 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包括: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B.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 保障人民权益D.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3. 我国坚持的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包括:A. 绿色发展B. 循环发展C. 低碳发展D. 可持续发展14. 我国坚持的对外开放政策包括:A. 引进来B. 走出去C. 双向开放D. 单向开放15. 我国坚持的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包括: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D. 民族融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形势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形势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形势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A. 需求不足- B. 供给不足- C. 结构性矛盾- D. 资源短缺答案:C2. 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了哪些重要理念? - A. 绿色发展- B. 循环经济- C. 低碳生活- D. 所有以上答案:D3.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A. 促进贸易自由化- B.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C. 加强国际合作- D. 所有以上答案:D## 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过扩大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 阐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战略。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战略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三、论述题论述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首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其次,加强环境立法和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推动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方式。
再次,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最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
## 四、案例分析题分析我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展现的制度优势。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我国展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首先,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统一指挥,全国上下一盘棋,形成了强大的抗疫合力。
其次,各级政府快速响应,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的答案一、问答题1.怎样认识我国国际地位继续提升,全方位、多领域的外交蓬勃发展?答:我国国际地位继续提升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表现。
我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外交蓬勃发展是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实行超越意识形态的全方位外交,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务实外交的重要成果。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外交,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
2.西亚北非动荡原因是什么?答: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问题: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分化悬殊,失业率高,民众生存处境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2.政治问题: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政治,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宗教文化问题: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
该地区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形势与政策专题试题答案
形势与政策专题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
A. 多极化趋势加强B. 全球化深入发展C.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
A. 开放合作B. 互利共赢C. 共同发展D. 互联互通答案:B3.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
A.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全球组网B.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采样返回C. 量子计算机“九章”问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A.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B.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C. 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D. 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答案:D5.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合作与对抗并存,以下哪项不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途径?A. 通过对话解决地区冲突B. 单边制裁和军事干预C. 加强国际多边机制的作用D.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答: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供应链重组以及新冠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影响等。
应对措施应包括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完善;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稳定国内市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2. 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
这些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和规范作用,有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3. 描述数字经济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答:数字经济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加速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重要作用。
大学形势与政策的题目答案
形势与政策一、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简述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答:我国基本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
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我国的政策主张: 1、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通常有三种方法,战争方法,政治方法,法律方法。
在20世纪前,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被认为是合法的手段。
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已经禁止使用战争作为解决争端的方法。
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更明确规定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必须使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只有在自卫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这两种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武力。
我国一贯实行和平外交政策,所以采取战争手段解决南海问题是不可取的。
而我国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引发战争。
2、主权平等,和平共处。
在解决南海问题时,相关国家主权平等、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建立相互信任、进行和平谈判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一切国际关系准则,只有在各国主权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得到遵循。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对海洋领土主权的要求与尊重对方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对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秩序的现实追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可偏执一端。
大学形势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大学形势与政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a.上海b.广州c.重庆d.延安答案:d. 延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a.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征b.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c.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d.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答案:a.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特征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a.坚持党的先进性和正确的方向b.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答案:a. 坚持党的先进性和正确的方向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目标答案:c.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两个总体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c.两个一百年目标、三步走战略d.两步走战略、两个总体目标答案:b.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执政为民,依法治国,廉洁奉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大学形势政策论述题
1.你是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为何要把稳定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目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但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下降等矛盾比较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温家宝说,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必须准确分析和判断形势,及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实施结构性减税是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抓紧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特别要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切实减轻企业税负。
要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加强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信贷投放能力,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有效;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投放,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把稳定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原因、要着力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抓紧落实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抓紧确定继续支持家电下乡的政策,扩大建材下乡试点范围,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项目。
对在建续建项目要进行梳理,分门别类解决存在问题,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
加强市政工程、铁路、节能环保、信息化、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建设。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妥善处理地方政府性债务,在控制财政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支持有还款能力的项目,避免资金链断裂。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仍在预期目标区间,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
要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1、论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的意义。
答:这次国庆首都阅兵,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巨大历史成就的集中展示,是富国与强军协调发展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我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崭新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这次阅兵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充分展示,对于进一步坚信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举行过13次阅兵。
像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以崭新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国庆35周年阅兵,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政治昭示;国庆50周年阅兵,是在世纪之交我国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象征。
这次国庆60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要体现。
搞好这次阅兵,对于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第二,这次阅兵是对我军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全面检阅,对于彰显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能力具有重要军事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安全形势新变化和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使我军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次阅兵涉及陆、海、空、二炮各军兵种部队,反映这些年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成果;同时,注重选择具有光荣传统和参与完成重大任务的部队,安排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参阅。
通过这次阅兵,将集中展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进一步树立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对于扬我国威军威、振奋军心士气,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三,这次阅兵是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重大举措,对于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2008年,我国接连经历了一些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
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成功夺取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就。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国内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2009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
在这样的时机举行国庆首都阅兵,对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鼓舞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论述当前民族团结重要性答: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
第一,民族团结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的保障。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加强团结,保持统一,才有希望和前途。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二、三、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着眼于国际大环境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民族团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
第二,民族团结是增强综合国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没有民族凝聚力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
国内各民族团结,则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大,否则就会导致矛盾激化,经济倒退。
因此,我们必须把民族团结纳入到提高综合国力的范畴,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只有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建设更加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愿景。
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就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要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普及民族知识,使各族干部群众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第三,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虽然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实现了平等,但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因不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因缺乏对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而在工作中有违反民族政策的行为,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造成了伤害;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同国际上的反华势力相勾结,制造民族矛盾,鼓吹民族分离;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极力挑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稳定是大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
历史和现实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
民族分裂主义是危害国家统一、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没有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就没有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没有稳定与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自觉肩负起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不断开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3、论述我国民族政策中的“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答:我国宪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政策,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从一国范围来讲,要求国内民族一律平等;从世界范围来讲,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完全平等。
民族虽然有大有小,有的先进,有的落后,但决不能以此来划分优劣、贵贱。
大民族与小民族、先进民族与落后民族,在权利和地位上都应该是平等的。
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就是说,各民族不仅在法律上、在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实行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也要完全平等。
实现各民族权利的平等,一方面要禁止任何民族享有任何特权,另一方面要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禁止对少数民族的任何压迫和歧视行为。
第三、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不仅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措施,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相对后进的民族实现平等权利。
真诚地、无私地和长期地帮助原来受压迫的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帮助他们赶上先进民族的发展水平,消灭因历史等原因造成的民族之间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繁荣。
第四、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无权利的义务和无义务的权利都是不存在的,二者是统一的。
各民族在充分行使平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它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
此外,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第二,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