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风险评估研究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风险评估研究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风险评估研究1以牙齿本身因素为主导一直以来,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评估主要以牙齿本身因素为主导,利用X线影像手段来确定其拔除难度。
1988年,Pederson提出了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指数,其主要的依据是通过牙齿的放射线检查确定第三磨牙与邻牙的关系、在颌骨内的深度以及与下颌升支的关系。
根据下颌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长轴关系,主要分为4种:垂直、近中阻生、水平阻生、远中阻生。
根据牙在骨内深度主要包括3种位置:水平A:牙的最高部位平行或高于水平面;水平B:牙的最高部位低于平面,高于第二磨牙颈部;水平C:牙的最高部位低于第二磨牙的牙颈部。
根据牙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分为3类:第1类:在下颌支与第二磨牙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容纳第三磨牙牙冠;第2类:下颌支与第二磨牙之间的间隙不足以容纳第三磨牙牙冠;第3类:第三磨牙大部分或全部位于下颌支内。
根据牙在X线片上的类型对其赋分,极难:7~10分;中等难度:5~6分;轻微难度:3~4分。
Winter提出了3种假想线,能够大体估测牙齿位于颌骨内的深度,但这种方法很少被应用于临床;Pell等描述了一种可选择的拔牙难度评估方法,也是基于牙齿影像学特点,但是这种方法也被一些研究者认为不可靠,且临床效益不高。
许多临床医生通过对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分类进行风险难度评估,通常有4种常见的分类方式:牙齿倾斜角度、阻生程度、埋伏深度及萌出高度。
有研究指出,影像学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难度,例如牙齿倾斜角度、第三磨牙与下颌支相对位置、牙周韧带宽度、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关系等。
通过这些研究,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事实,对于术前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评估主要集中于牙齿影像学特点的判断。
2以病人个体因素为主导在目前的研究中,Gbotolorun等提出应综合考虑病人总体因素(性别、年龄、BMI指数)和牙齿本身因素(牙在颌骨的深度、牙根的形态),从而更好地预测牙齿的拔除难度。
CBCT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前应用的临床研究

CBCT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前应用的临床研究目的:通过拍摄CBCT,明确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患者的牙根与下颌神经管位置关系,并探讨其规律性。
方法:研究108颗(90例患者)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在CBCT上观测牙根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
结果:108颗牙中,在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接触方面的概率上与性别无关,而当OPG中下颌管与第三磨牙重叠时,骨白线的存在与否与两者是否接触是有关的。
结论:CBCT与曲面断层片相比能更好地体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提供更准确的术前风险评估。
标签:锥形束CT;曲面断层片;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下颌神经管;【Abstract】0bjective:To observe the posi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 and mandibular canal which show overlapping image on orthopantomography with CBCT. Methods:90 patients with 108 teeth on orthopantomography were assessed with CBCT.Results:There was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white bone lin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 contacted with mandibular canal.Conclusion:CBCT can predict more exactly the posi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 and mandibular canal,compared with OPG.【key words 】CBCT;OPG;mandibular third molar;mandibular canal;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MTM)阻生常引起冠周炎和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等疾病,因此,临床上把MTM的拔除作为一种常见的对症治疗手段。
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研究

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研究目的:了解高速涡轮牙钻磨裂沟法(斜磨、纵磨、横磨)加牙挺多点楔入与常规劈冠法在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评价磨裂沟法加牙挺多点楔入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
方法:实验组195颗阻生齿,用磨裂沟法加牙挺多点楔入,对照组165颗阻生齿,采用常规劈冠法,分别拔除。
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面部水肿、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病情况。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面部水肿、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病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磨裂沟法加牙挺多点楔入是将复杂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为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初步建立简单化、标准化、规范化、微创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标签:磨裂沟法;高速涡轮;第三磨牙;多点;楔入法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解剖变异较多,拔除难度差异很大,使用常规的凿骨劈冠法,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创伤大、局部疼痛肿胀及开口困难等[1-4]。
由Kiipark (1958年)首先提出,高速涡轮机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至今,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各项研究,认为作为切割工具,简化了拔牙过程,在临床上普遍使用,但实践操作中仍有些问题有待解决,如何使复杂的操作简单化、标准化、规范化、微创化,一直是牙槽外科关注的焦点。
本组采用高速涡轮机钻磨裂沟法(斜磨、纵磨、横磨)加牙挺多点楔入[5-6]进行拔除,观察和比较患者的术后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拔牙方式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收集与分组:收集2007年1月~2011年4月在四川宜宾市二医院口腔综合科门诊就诊并接受拔牙手术的下颌第三磨牙低位阻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病史,口腔局部无明显炎症,无下唇麻木和感觉异常表现,对相关手术和随访事宜知情同意。
共收集360例(男166例,女194例)患者资料,年龄18~49岁,平均27.5岁。
低位阻生牙的诊断以X线检查为准,根据Pelland Gregory的方法进行分类[7]。
正畸需要萌出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探讨

的[。
下 颌 第 三磨 牙 萌 出期 拔 除 的特 点 : 牙埋 伏 在 骨 内 尚未 完全 发育 , 全包裹 于 骨 内位置 过低 , 完 需去 骨
才能暴露。即使埋 于骨 内的牙暴露并且松动 , 也因 周围骨量大牙不易取出。青少年下颌骨正处于发育 期, 牙槽 骨较 厚并 且靠 近下 颌 升支 部 , 除 时骨阻 力 拔
第2 9卷第 2期 20 0 9年 4月
赣
南
医
学
院
学
报
% c 2 Ⅳ D. .9 2
J OURN F GANNA ME C AL O N DI AL UNI VER IY ST
APR. 0 9 20
正 畸 需 要 萌 出期 下 颌 第 三磨 牙 拔 除 的 探讨
饶 坚 , 曾素英, 李兰英
足 13 / 。牙 面 有 2—3 的 骨 质 覆 盖 , 及 颈 部 的 mm 牙
1 资料和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 20 06年 1月 ~ 0 7年 l 20 O月 转 诊
胚 囊 与下 颌神 经管 界线 清楚 明显 。 本组病 例 拔 牙 时 问 2 3~2 mi, 均 2 .mi, 6 n平 4 5 n
2 2l ~
赣 南 医 学 院 学 报 是拔除的关键 。因此下颌第三磨牙 萌出期 的拔除 , 其阻力主要为牙冠部骨阻力 , 邻牙阻力亦较小 , 而牙 根未形成尚无牙根部阻力。 本文采取颁 骨外斜线侧方人路 , 常规行阻滞麻 醉 , 部加用 含 1 5 0 肾上 腺 素 的利 多 卡 因在 局 : 000 作浸润麻醉, 可明显减少术 区出血 , 并且术 区暴露更 清晰。作“ ” L 型切 口, 口略偏颊侧 以避开 磨牙后 切 区中部血管, 颞肌肌腱附着于下颌 升支前缘的根部 , 甚至可以达到磨智齿 的缘 中部分离时 比较困难 , 并 且 术后 常 引起 疼 痛 和 张 口 困难 J 。磨 牙 后 区切 开 以 12m长以内为宜 , .c 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切 口不要 超 过 龈颊 沟 底 , 防 损 伤 颊 肌 , 以 引起 明 显 的颊 部 肿
关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研究综述

2019 年5月第6卷/第15期V ol.6, No.15 May. 2019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13关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研究综述张雅静1,曹 利2(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00;2.包头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包头 014000)【摘要】下颌第三磨牙因牙量和骨量存在的差异,常引起牙齿萌出位置不够而引起阻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拔除阻生第三磨牙这一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研究,本文就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相关理论、具体方法及临床应用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反转式高速涡轮机;超声骨刀【中图分类号】R782.11;R7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5.13.02 Review on the Study of Pulling out the Third Impeded Mural TeethZHANG Ya-jing1,CAO Li2(1.Graduate Schoo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Neimenggu Baotou 014000,China;2. Stomatology Department of Baotou City CentralHospital,Neimenggu Baotou 014000,China)【Abstract】There is no suffi cient space for the wisdom teeth to erup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mandibular tooth volume and bone mass.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technology,aim to the problem of extraction of impacted third molars,man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relevant research.The review is about the theory,metho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extraction of the impacted teeth.【Key words】Mandibular impacted third molars;Surgical impact air handpiece;Piezosurgery因发育、饮食、遗传、萌出时间等因素导致口腔内牙齿不能正位萌出,存在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障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而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称为阻生牙[1]。
微创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相关临床研究---优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复制黏贴

分类号密级国际十进分类号(UDC)第四军医大学学 位 论 文微创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相关临床研究杨擎天(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胡开进教授(主任医师)指导教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名称口腔临床医学(颌外)论文提交日期2010.04 答辩日期2010.05论文起止时间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独创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第四军医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第四军医大学。
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第四军医大学。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含电子版,保密内容除外),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并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内容的浏览和下载服务。
同意学校将论文加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同意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微创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相关临床研究研 究 生:杨擎天学科专业:口腔临床医学(颌面外科)所在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导师:胡开进教授(主任医师)辅导教师:周宏志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关键词: 阻生第三磨牙;牙拔除术;涡轮机;劈冠法;生活质量;器 械;并发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5月目录缩略语表 (2)中文摘要 (3)ABSTRACT (5)前言 (7)文献回顾 (8)1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研究进展 (8)2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4)3 患者拔牙后生活质量的评价 (18)正文 (20)实验一微创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 材料 (20)2 方法 (21)3 结果 (22)4 讨论 (24)实验二微创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28)1 材料 (28)2 方法 (29)3 结果 (30)4 讨论 (33)小结 (37)参考文献 (38)附录 (48)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51)致谢 (52)缩略语表缩略词英文全称中文全称MIT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微创技术 3M Third Molar 第三磨牙 TE Tooth Extraction 牙拔除术SIAH Surgical Impact Air Handpiece, 冲击式气动外科专用手机QoL Quality of Life 生活质量OHRQoL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口腔相关生活质量量表PoSSe Postoperative Symptom Severityscale术后症状严重度评定量表微创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相关临床研究硕士研究生:杨擎天导 师:胡开进 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西安 710032中文摘要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手术。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手术难度与术后疼痛、张口受限的相关性研究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手术难度与术后疼痛、张口受限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手术难度与术后疼痛、张口受限的关系。
方法:选取需要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244例,按照手术难度,将手术方式分为4级:Ⅰ级,直接牙钳、牙挺拔除;Ⅱ级,切割牙冠后挺松拔除;Ⅲ级,需翻瓣、去骨、切割牙冠后拔除;Ⅳ级,需要翻瓣、去骨、切割冠、分根等复杂操作。
记录手术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记录术后6 d每天的疼痛程度及最大开口度(MID)。
结果:拔牙后0~6 d,Ⅲ级、Ⅳ级手术患者每天的疼痛V AS值均高于Ⅰ级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后0~5 d,Ⅱ级手术患者每天的V AS值高于Ⅰ级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d,Ⅰ级手术患者的MID最大,与术前比较变化不大,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级手术患者的MID术后3 d显著下降;Ⅰ级手术患者术后24 h内需要服用止痛药的例数低于Ⅱ、Ⅲ、Ⅳ级。
结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手术越困难复杂,拔牙时间越长,术后的疼痛及张口受限越严重。
【关键词】阻生牙;拔除术;疼痛;张口受限【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urgical difficulty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trismus after extraction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s.Method:A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f 24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andibular third molar extractions. For evaluation of surgical difficulty,a 4-class scale was completed after surgery:I:extraction with forceps and elevator;II:extraction requiring coronal section;III:extraction requiring flap operation,osteotomy and coronal section;IV:complex extraction (root section). the operation time was record,postoperative 6 d,the level of pain was record every day by the method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and the MID was record too.Result:Mean pain evalu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ifficulty class Ⅲand IV than in difficulty class I on days 0 to 6 inclusive (P<0.05),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lass II than class I on days 0 to5 inclusive(P<0.05). MID on day 0 to 6 in the class I was the bigges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other classes (P<0.05). MID of class II,III,IV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3 days. Patients need a painkiller in classⅠwithin 24 h after surgery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lass Ⅱ,Ⅲ,Ⅳ. Conclusion:Mandibular third molar removalsurgery,surgery more difficult and complex,tooth,the longer the more serious th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limited mouth opening.【Key words】Impacted tooth;Extraction;Pain;Trismus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后常常出现疼痛、出血、张口受限,甚至下唇麻木等并发症[1]。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手术的风险评估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手术的风险评估目的:本文对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 Impaction,以下简称M3)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应用解剖、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及拔除术的手术风险进行文献综述。
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对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的关键字为mandibular third molar, lingual nerve injury third molar,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injury third molar,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时间从1970年到2014年出版。
结果:回顾并总结了大量的英文文献,并从多角度深入理解M3的相关知识,总结了M3拔除的手术风险。
结论:M3拔除的难度与其在下颌骨内的三维解剖位置相关,通过解剖学及影像学的观察,可以有效的评价M3的拔除风险。
另外临床医生还应该考虑到比如年龄、性别、全身状况等,对包括根周膜宽度或者软组织性质的影响,还有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临床医师本身的经验水平,只有综合各个因素,才能为患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医师的业务水平。
标签: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手术风险评估【Abstract】Objective:The present article was performed to review the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alr epidemiology, etiology, clinical anatomy, radiologicexamination, possible complications and the risk evaluation of removing mandibular third molar. Methods: Literature was acquired through a search of PubMed, web of science and NCBI. The key words used for search were mandibular third molar, lingual nerve injury third molar,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injury third molar,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and the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1970 to 2014. Results: Lots of literatures were obtained and reviewed.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was understanded in depth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summarized the risk of removing mandibular third molar. Conclusions: The removing difficulties of M3 related to 3D anatomical position in mandibular, and then the risk of removal could be assessed effectively based on anatomy and iconography. In addition, many things needed to consider for doctors, such as the impacts of age, gender, status on periodontal ligament width and properties of soft tissu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patient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nly by integrating many correlative factors could improve the clinical skill of surgeon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treatment.【key words 】Mandibular third molar, Impaction, surgical risk assessment【中圖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567-01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以下简称M3)阻生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遇到最多的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风险评估研究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风险评估研究
1以牙齿本身因素为主导
一直以来,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评估主要以牙齿本身因素为主导,利用X线影像手段来确定其拔除难度。
1988年,Pederson提出了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指数,其主要的依据是通过牙齿的放射线检查确定第三磨牙与邻牙的关系、在颌骨内的深度以及与下颌升支的关系。
根据下颌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长轴关系,主要分为4种:垂直、近中阻生、水平阻生、远中阻生。
根据牙在骨内深度主要包括3种位置:水平A:牙的最高部位平行或高于水平面;水平B:牙的最高部位低于平面,高于第二磨牙颈部;水平C:牙的最高部位低于第二磨牙的牙颈部。
根据牙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分为3类:第1类:在下颌支与第二磨牙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容纳第三磨牙牙冠;第2类:下颌支与第二磨牙之间的间隙不足以容纳第三磨牙牙冠;第3类:第三磨牙大部分或全部位于下颌支内。
根据牙在X线片上的类型对其赋分,极难:7~10分;中等难度:5~6分;轻微难度:3~4分。
Winter提出了3种假想线,能够大体估测牙齿位于颌骨内的深度,但这种方法很少被应用于临床;Pell等描述了一种可选择的拔牙难度评估方法,也是基于牙齿影像学特点,但是这种方法
也被一些研究者认为不可靠,且临床效益不高。
许多临床医生通过对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分类进行风险难度评估,通常有4种常见的分类方式:牙齿倾斜角度、阻生程度、埋伏深度及萌出高度。
有研究指出,影像学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难度,例如牙齿倾斜角度、第三磨牙与下颌支相对位置、牙周韧带宽度、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关系等。
通过这些研究,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事实,对于术前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的评估主要集中于牙齿影像学特点的判断。
2以病人个体因素为主导
在目前的研究中,Gbotolorun等提出应综合考虑病人总体因素(性别、年龄、BMI指数)和牙齿本身因素(牙在颌骨的深度、牙根的形态),从而更好地预测牙齿的拔除难度。
而Akin-bami等通过试点研究得出预防埋伏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下颌骨的长度,一个是牙弓长度和牙齿大小,并且指出较小的下颌骨、较窄的牙弓及体积较大的牙齿都是拔除埋伏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危险因素。
还有涉及医生自身方面的一些研究,并提出对住院医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客观结构化评估,其目的就是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设计、术中执行等临床专业技能进行考查。
有几项研究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手术时间进行了统计,从7.57~105分钟不等,手术时间的长短主要依赖于几个因素,包括医生的经验、手法及手术难度。
而在我国,周宏志等从阻力分析
的角度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难度进行了量化,从牙齿阻生方向、牙冠骨阻拦、牙冠邻牙阻拦、冠根比、牙根深度、牙周膜、年龄、性别等几个方面进行赋分。
3结语
在人类演化过程中,随着咀嚼食物性状的改变,骨量和牙量都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骨量减少程度大于牙量,下颌骨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第三磨牙。
第三磨牙在萌出过程中受到各方的阻力,可完全萌出、部分萌出甚至完全埋伏,由于该牙发育过程中巨大的变异性及位置的多样性,从而给临床医生拔除该牙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对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及术中难度的评估都还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无法提供一个客观、准确、系统、被广大医生认可、可量化的方法。
大多数口腔医生首选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测的方法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再结合具体的临床检查,很少有医生考虑病人的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BMI指数以及医生个人的经验和技能的积累。
因此,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逐渐积累、反复实验和总结,才能探索出一套客观、系统、合理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