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古典园林植物搭配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大观园内植物配置研究

浅析大观园内植物配置研究

浅析大观园内植物配置研究黄颖,张晓霖,邱琼珍,王静(湛江科技学院,广东湛江524000)摘要:为丰富我国古典园林造景的配置方式,以《红楼梦》大观园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配置进行研究,分析其植物种类,布局方式以及景观效果,总结出大观园中的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组合,以此为园林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观园;植物配置;植物种植空间布局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10-0085-030引言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多年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画面感以及意境美依靠文字的存储以及传承,通过文字我们可以穿梭时空去置身于当时的园林美中[1]。

《红楼梦》中对大观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外作者对植物配置也下了诸多笔墨,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法。

1观园概述大观园规模宏大,园中有园,园园相连,各有风格,集不同园林风格于一身。

省亲别墅的豪华大气、怡红院的富丽堂皇、潇湘馆和蘅芜苑的清幽雅致、稻香村的田园气息,不同身份阶级的园主人营造了大观园园林风格的多样性,也正有了元春所题的“天上人间储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大观园的主要建筑省亲别墅采用中轴对称式,园内其他庭园则尊重自然,依山傍水,自然地点缀于园内山水花木之间[2]。

2研究依据与研究方法2.1研究依据通过《红楼梦》及其相关文献研究的查阅、比对,将原文以及其研究资料作为本文的研究依据。

2.2研究方法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各院子植物配置形式以及植物空间布局,进而总结大观园植物造景的特征。

3大观园植物种类考证《红楼梦》共有一百二十回,有学者考证大观园中出现的植物结果显示较确切的共有31科39属48种及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也包含一些无从考证的植物[3]。

根据该的研究可确认大观园内栽植植物类型包括了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花灌木、攀缘植物以及草本植物。

部分大观园植物种类名录如表1所示。

植物名科名形态应用松松科乔木。

叶条形或针形多为森林更新、造林、绿化及庭园树木柏柏科乔木。

新中式园林植物配置探析——以武汉元舍项目为例

新中式园林植物配置探析——以武汉元舍项目为例
(3)植物色彩。植物的叶、花、果、枝干等色彩通常不 尽相同,根据不同项目类型,选择不同色调的植物,如元 舍新中式风格项目,植物以绿色系冷色调为主,营造新 中式景观的素雅、安静氛围,运用植物单色表现、多色配 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 方式,则实现项目冷色调为主,亮色系点缀的景观效果。 尤其综合了植物的季相变化后,还可以使得同一地点不 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3.5 植物配置的创新应用
武汉元舍项目定位为区域的中式豪宅标杆项目, 建筑风格为新中式,整体以简约的线条融入中式文化 元素,创造人居空间的归属感和人文认同感。
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以东方元素的视角为切入口,运 用本地特色文化的设计元素,与建筑联动呼应,意图打 造出一幅立体的、有浓厚中国文化内涵的东方画卷,从 而塑造彰显武汉当地文化内涵的中式豪宅雅居生活。 3.3 项目植物配置原则
(2)植物树形。《园冶》中,计成曰“摘景全留杂树”[3], 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树形多自然、舒展、朴实,为此,元舍 项目中在选择苗木树形时,会尽可能选择接近这一特 质,选择舒展、自然形态的,生命力旺盛,具有季相变化 的品种。因此,类树形散发着自然环境中植物自由生长 的调性,又不乏内敛精致,是对自然原生之美的一种匠 心提炼与艺术化再现,更是古典园林精髓的一种延续。
武汉元舍项目占地面积约 10 万 m2,位于武汉东西 湖区,武汉未来城市门户—— —临空产业聚集区内,包括 了多种建筑业态,致力于打造该区域的文化艺术与商 业中心。项目地块周边交通配套齐全,自然资源丰富, 临近 40hm2 的湖泊绿带。为此,奠定了打造中高端住宅 小区的禀赋基础。 3.2 景观设计核心主题
本项目的植物配置,需实现其服务住宅的根本功 能,即:新中式住宅小区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必须服从整 体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文化特征和形 象意蕴[2]。在此前提下,为实现对中式园林景观韵味的延 续和传承,植物景观配置,主要从如下 4 个原则来展开。 3.3.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布局、 配置、造型都往往模仿自然,以实现“天人合一,返璞归 真”效果。为此元舍项目,遵循明代造园大家计成在其 著作《园冶》中的论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有植物 的布局、配置,整体都尽量保持其自然原生态,模拟自 然,以求极致体现其师法自然的效果。 3.3.2 小中见大,构筑无限空间。中式园林景观的精髓 在于模拟大自然,在面积有限的园林里,讲究通过对空 间的处理,比如框景、对景、夹景等构景手法,增加空间 的层次,达到“咫尺山林”的意境。在元舍项目中,除了 借用一些园林景观要素来实现空间的转换关系外,还 通过植物的巧妙配置、道路的曲折、地形的堆坡等手 法,来实现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无限延展的空间效果。 3.3.3 注重季相变化。清代陈昊子在其著作《花镜》中就 曾提到:“使四时有不谢之花,方不愧名园二字”。通过 对客户需求研究发现,居住区植物能够呈现季相变化, 实现四季皆有景观的效果,是中高端项目居住人群对 小区景观要求的一个共性,为此,要实现新中式植物景 观的品质感,植物的季相变化不可忽视。 3.3.4 植物的文化意韵。通过植物表达寓意,是延续传 统古典园林景观特色和人文内涵的重要处理手法。如 元舍项目巷道里种植的红梅,独树一帜,枝干遒劲弯 曲,花香清幽,是寒冬里最耀眼的明星,具有较高的观 赏价值和文化涵义;古朴苍劲的朴树、榉树,与“前举后 仆”谐音,寓意高中举人,家有仆人的寓意;假山上潺潺 流水,模拟古代咫尺山林的意境,两侧种植一高一矮两 棵造型油松,一仰一合,相互呼应。傍晚时分,明月当 空,听着潺潺流水,有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 意境。入户门前点缀 2~3 株刚竹,清新秀丽,象征了古 人高贵不俗的品格。

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ppt课件

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ppt课件

院中采用亭、廊、云墙、假山、树木等多种手法分隔空间,平面形式比较自然,
景色活泼、多变,层次丰富。从云墙上圆洞门“晚翠”向北看,以隔水远处“雪香 云蔚亭”为构图中心,映于烟波蒙蒙林木之中,形成对景。反之,从圆洞门向南看, 又以“嘉实亭”为主体,以数丛枇杷掩映
二.扬州个园竹林
“个园”的命名也是颇能说明园主人的修养,“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 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竹日个,木日枚”的说法:清代大才子袁枚则有“月 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学一身花”的诗句。黄至筠的“筠”,也是头上顶着两杆竹 子。今天,个园的竹子,依然是园中一大特色。
全园基调以竹取胜、堪称一绝。主人性爱竹、园中广植,园门两旁花台石笋 如春笋破土、稀疏竹影映射园墙,形成“个”字形花纹图案,烘托园门“个园”匾 额。微风乍起、枝叶摇曳、花饰移换,“月映成竹千个字”,这“个”字活了!定出 了园的基调,既使人想到绿竹漪漪满园栽的盛景,也使人领略到构园者对高风亮节 的期望。
五、高风亮节
房屋一侧片植竹林,林下植兰,叶姿飘逸,清香淡雅,
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既无娇弱之态,又无媚俗之意,再配上置石,意境何
其高雅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修复景观案例
洪水为友:漂浮的花园——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2002年7月 ,台州政府邀请土人设计一个21公顷的公园
在当时,场地附近
场地位于这座中国东
的大多数河流都依赖
三、玉堂富贵 房前屋后植玉兰、海棠,构筑牡丹台,取其谐音,营造美好的 祝福。
玉堂富贵(狮子林)
空窗与窗外腊梅、天竹、石峰共同构成的框景吸引住了。东 窗外,是“寒梅图” ,西窗外,是“竹石图”,如画如诗, 给人无尽的遐思。
四、岁寒三友
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梅 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三种植物 都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被称作“岁寒三友”。其配置形式, 意境高雅而鲜明,常被运用于文人与清官的花园中。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与原则分析_谢兰曼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与原则分析_谢兰曼

doi :10.13360/j.issn.1000-8101.2014.06.036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与原则分析谢兰曼(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苏州215000)摘要: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形式典雅、手法多样,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地域韵味,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从其植物选用、造景手法和造景原则等方面,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规律和精髓,其造景手法巧妙、灵透,突出了文化内涵和深远意境的造景原则,旨在为现代园林的建设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植物造景;手法;原则收稿日期:2014-04-01修回日期:2014-06-19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C-C /2011/02/043)。

作者简介:谢兰曼(197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

E-mail :xielanman519@163.com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底蕴深厚,其造园艺术、建筑布局、植物造景,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

“雨惊诗梦留蕉叶”是对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是对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意境最真的描述。

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善于运用植物特征和多样性,通过层次搭配,形成丰富的景观,其造景手法多样、形式典雅,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地域韵味,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一,具有浓重的历史气韵和民族风格,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1植物种类丰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自然条件优越,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植物种类丰富,生长良好,有大量温带常见的花草树木。

苏州古典园林造景植物的选用,主要依据植物的民族性、地域性,注重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造景时,充分考虑植物的“形、姿、色、香”,注重种类间的搭配,以“山水画”的美学原理,营造极其美好的视觉意境。

苏州常用乔木393种、灌木235种,草本和藤本植物63种,苏州古典大型园林景观植物都在100种以上,中微型古典园林约为20 70种,符合多样性的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搭配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搭配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搭配分析1、因地制宜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最高境界“宛如天成”,即将人造的产物和大自然的产物相吻合,抹去人为的痕迹,将人的审美与自然的美结合起来。

在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中,也考虑到了土壤质量对种植植物的影响。

在同一地域中,不同的土壤质量也要区分开,根据植物的喜好来种植。

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要根据它们的特点来种植。

2、因时制宜春耕夏耘和秋收冬藏是我国古代在种植业和农业中最主要的思想,这一思想也同样应用于园林植物配置中。

植物都有自身的天性,生存的季节也有所不同。

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季节种植,才能保证植物在园林中存活,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景色。

因时制宜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植物的种植季节,还体现在植物的嫁接上。

植物的嫁接和植物的种植时令有所不同,也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

有些植物的嫁接对时令的要求比较高,否则就会较难存活。

3、因材制宜配置植物时利用的就是植物的各种特性,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性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我国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时总结出的规律,应用到植物园林配置中,就是要遵循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

植物有自身的生长规律,在配置园林植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重视植物配置的基本生态需求,形成植物之间的平衡、和谐生长。

只有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给予最正确的生长环境,植物才能良好的生长。

4、性天同气性天同气思想最早应起源于儒家的思想,儒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与天地参”,这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原则和方式。

“与天地参”的主要思想就是人和自然之间有很明确的身份关系,两者各司其职,承担不同的责任,进而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

荀子也曾经提到过“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的思想,这一思想表达的就是人和天之间有不同的发展和道路,但是如果想要共同发展,就要各司其职,尊重各自的发展,达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目的。

所以,总结他们的思想,就是将天、地、人三者联系在一起,达到性天同气的效果。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案例分析——以杭州西湖草坪空间为例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案例分析——以杭州西湖草坪空间为例

李伟 强 / L I We i — Q i a n g 包志 毅 / B A O Z h i — Y i
p e o p l e S p h y s i c a l a n d me n t a l h e a l t h, a n d i t i s a l l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he c i t y S g r e e n s p a c e s y s t e m Th e g r e e n s p a c e of Ha n g z h o u We s t L a k e i s
主题
风 景 园 林 植 物 景 观 设 计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案例分析一 以 杭州西湖草 坪空间 为例
Ca s e S t u d y o f Co mbi n a t i o n a l Gr e e n Sp a c e- - Ta k e t h e L a wn Sp a c e i n Ha n g z h o u We s t L a k e a s An E x a mp l e
空 间A、空 间B 临湖 ,采用外 向布局 ,把湖 光山色 引入草坪 空 间 。
3 个 空 间主 从关 系 明确 ,重 点 突 出 ,空 间C无论 在 空间 体量 上 还是 景 观 内容 上 都 居于 主 导地 位 ,孤植 的枫 杨 作为 视 觉 焦点 ,具 有 很 强 的 向心 性 ,加上 主题雕 塑的 布置 ,更显 示该 空间的 突 出地 位 。

f u n c t i o n a l i n u s e . Thi s a r t i c l e d i s u s e d t h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a n d t h e c o n t r a s t r e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p l a n t s p a c e s t h r o u gh o n . s i t e s u r v e y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t h e f o u r e x a mpl e s o fc o mb i n a t i o n a l g r e e n s p a c e c h o s e n i n Ha n g z h o u We s t La k e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以保定市竞秀公园为例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以保定市竞秀公园为例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以保定市竞秀公园为例佚名【摘要】本文在分析保定市竞秀公园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组景实例,对植物造景的艺术性方面,即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竞秀公园植物造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艺术评价,以期为今后植物造景工作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吉林农业》【年(卷),期】2019(000)015【总页数】1页(P91)【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应用;竞秀公园【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4植物是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元素,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最具代表性元素之一。

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了现代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1] 。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而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1] 。

因此合理配置植物、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在公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竞秀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1.1 公园概况竞秀公园始为苗圃,公园采用“一池三山”的中国古典造园模式,植物为全园的主体,辅以园林小品建筑,拥有茂密的丛林、广阔的草坪、幽静的山路、曲折的石径、起伏的地形、假山瀑布与建筑小品,数据显示,竞秀公园绿化面积高达77.5%,是保定市一座较大的自然山水园,体现了丰富的自然园林意境,为市民提供了日常娱乐休憩的场所。

1.2 植物种类园露地栽植物达5万余株,57科、109属、174种,以垂柳、枫树、白皮松、油松为基调树种,形成西春、东夏、秋山、冬满园的植物景观特色。

主要应用木本植物127种,以圆柏、侧柏、榆树、毛白杨、国槐等为主。

其中,常绿乔木占总数比例占7.9%,落叶乔木占44.9%,常绿灌木占4.7%,落叶灌木35.4%,攀援树种占6.3%,观赏竹类占0.8%,上层植物生长旺盛,中层木(花灌木、小乔木)、下层木(地被)则相对缺乏。

园林配置案例

园林配置案例

园林配置案例园林配置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各种植物、建筑、水体等元素进行合理搭配和布局,以营造出美观、舒适、和谐的园林环境。

在园林配置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将介绍几个园林配置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案例一,中式园林。

中式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布局方式而著称。

在中式园林的配置中,常见的植物包括梅花、竹子、松树等。

这些植物在园林中的搭配,既能展现出中国传统园林的雅致和典雅,又能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此外,中式园林中的建筑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等,它们与植物的搭配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式园林独特的韵味。

案例二,现代城市园林。

现代城市园林的配置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便利性。

在这样的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包括各类花卉、灌木和草坪等。

这些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既要考虑到美观性,又要考虑到生长环境和养护难度。

因此,现代城市园林的植物配置通常以多样性和适应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案例三,庭院园林。

庭院园林是指在居民住宅周围布置的园林景观。

在庭院园林的配置中,常见的植物包括各类观赏花木、果树和攀援植物等。

这些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既要考虑到庭院的面积和布局,又要考虑到居民的审美需求和日常养护难度。

因此,庭院园林的植物配置通常以多样性和实用性为主,以营造出一个宜人、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结:园林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植物选择和搭配能够为园林环境增添生机和美感。

不同类型的园林有着不同的配置特点,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以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和使用功能。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为园林配置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也期待在未来的园林设计中,能够有更多新颖、独特的园林配置方案出现。

浅谈西湖湖心亭植物景观配置

浅谈西湖湖心亭植物景观配置

浅谈西湖湖心亭植物景观配置摘要:湖心亭悠久的历史底蕴、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与良好的绿色植物基础形成了成功的植物景观,其成熟的植物配置模式值得深入探究。

文章通过对湖心亭植物景观调查实测,总结得出湖心亭植物景观的经典配置手法、不同类型植物配置实例与优秀景观节点等,以期在植物选择、空间营造、文化传承、借景手法等方面为该类型地域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配置模式,空间营造,文化,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外湖之中,是西湖三岛中最早堆筑的一座,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形成西湖“蓬莱三岛”,象征着中国秦汉时期“一池三山”的造园意境。

湖心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其南面景点“湖心平眺”清代时便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因其周围环境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丰富,管理维护得宜,至今仍是西湖赏景胜地之一。

目前虽已对湖心亭进行了部分研究,但成果缺乏对植物景观营造的深入挖掘。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总结得出湖心亭植物景观的材料选择、配置手法、空间营造、艺术表达等方法,梳理、总结其可借鉴内容,并提出具体提升建议。

1概况1)历史沿革。

宋元时期岛上曾有湖心寺,倾圮后由明代杭州知府孙孟用疏浚西湖所得的淤泥对该岛进行拓建,四周植柳,岛上堆山植木,建振鹭亭,初成景观。

2005年,湖心亭经历了“两堤三岛”修缮工程,最终形成了以湖心亭为中心,沿岛岸环绕四周布置清音亭、湖心亭坊、长廊、湖山一览、振鹭亭和湖心平眺等景点,并通过植物景观营造形成亦藏亦露的空间。

2)地理区位。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其南、北、西三面环山,沿湖地带绿荫环抱,山色葱茏,东面衔接现代城市景观。

湖心亭位于西湖外湖中央,因其位置独特,四面景观极佳,沿岛环视,西湖胜景尽收眼底。

3)地形地貌。

湖心亭平面近方形,面积约0.5km2。

全岛以太虚一点为中心,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轴线,东向连接湖心亭坊,南与湖心平眺相连,西接振鹭亭,北与湖山一览相接,风月无边碑与喜清亭两处小景穿插其中。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02
运用效仿自然手法造景
现代城市休闲类景观也经常借鉴古典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 在植物配置上注意植物的自然形态,让观赏者在城市植物 景观中更多地感受自然。
03
运用单一植物题材
古典园林中使用单一品种植物造主题园的手法非常常见, 比如圆明园的曲院风荷、梧桐树屋,拙政园的枇杷园等, 这一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也经常运用,运用传统手法比较 成功的案例有襄阳的中华紫薇园,还有北京的紫竹院公园 里面的风荷夏晚、竹院春早等等。
以植物的
和生长习性为前
提,模拟、仿照自然,致力于创造
出人工自然。另外,在景观的组织
方面古人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
方法,如利用借景将自然山川纳入
园中,或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手法,造成视觉错觉,即使是在很
小空间中,也可以利用“三五成
林”,创造“咫尺林”的效果。
如图1-1 沧浪亭周围均衡配置有五六株大乔木,更显山林之清幽,古亭之韵味。 如图1-2 庭外大乔木即可打造“山林”的景观意境,这种“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景手法确实是精妙。
02
植物与山石的配置
植物和山石的配置也常常出现在古 典园林中,这种配置又分石包土的 假山和土包石的假山。
土包石的假山是山石外部包裹着厚 厚的土壤,在此基础上种植植物, 植物配置常采用混交的种植方式, 人工痕迹不明显,旨在营造出像是 自然山林中的景观,比如拙政园"放 眼亭"中的假山,还有艺圃的假山等。
01
视觉上
古典园林为了让园子在四季都可以有视觉美感,所以在植 物配置上非常注重植物四季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会改变园 林中的意境,并给人不同的的感受,而这些一般都是通过 以植物配置为媒介发挥其作用的。
花木配置按高度、花期时间和植物颜色来搭配,使园中有 四季不谢之花。

中西合璧的植物造景艺术应用研究—— — 以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为例

中西合璧的植物造景艺术应用研究—— — 以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为例

中西合璧的植物造景艺术应用研究———以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为例作者:陈梦菲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9期陈梦菲(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也备受关注。

在新时期人们更喜欢将中西方的植物造景思想融合到一起,走中西合璧植物造景之路。

中西合璧的植物造景理念指导下,人们逐渐走出植物造景的局限,倡导植物造景的灵活与多变,借助多元的植物造景方式,凸显美的设计理念,改善美化人类的生态环境。

本文则选取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的植物造景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其中西合璧的植物造景原则与技巧,以期为我国植物造景研究应用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中西合璧;植物造景;应用探究;观鱼公园植物造景作为园林设计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古典园林优美的设计就是最好的例证。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国园林造景理念与西方造景方式融合,使得园林造景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

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就是真实的造景案例,以其为案例进行中西合璧造景艺术的应用分析,为后期的城市园林造景提供更好的指导借鉴。

1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基本情况概述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因为其独特的园林设计与人文自然相融合的景观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

是一个占地20hm2的大型公园。

自南宋时期初建,后经历代修缮扩建,筑亭建园。

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5 个景区。

隔河相望的则是杭州著名景点雷峰塔、净慈寺、苏堤。

在当地有句话流传甚广:游西湖不能错过游览"花港观鱼",这是因为它的种植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现代城市公园的特点,在植物群落的营造和种植的形式与功能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同时,在地方特色的创造和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上也有独到见解。

其亮点是植物造景的艺术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案例那我就来说说苏州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案例吧。

一、拙政园概况。

拙政园那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大明星。

它就像一个绿色的大舞台,植物们在这儿各显神通。

二、植物配置妙处。

1. 以水为中心的植物搭配。

你看那水边,种了好多垂柳。

就像一个个长发飘飘的姑娘在水边梳妆呢。

垂柳细长的枝条垂到水面上,风一吹,那画面就像在给水面挠痒痒,水波跟着笑个不停。

而且垂柳的绿色和水面的波光粼粼搭配起来,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除了垂柳,水边还有大片大片的荷花。

到了夏天啊,那荷花一朵朵地冒出来,有白的像雪,有粉的像霞。

荷叶呢,就像一个个大盘子,托着那些娇艳的荷花。

荷花和荷叶把水面遮得严严实实的,你要是划个小船在里面,就感觉自己像钻进了一个绿色和粉色的童话世界。

而且荷花的清香啊,弥漫在整个园子的空气里,闻着就叫人心里舒坦。

2. 庭院中的植物组合。

在拙政园的庭院里,常常能看到竹子和芭蕉的搭配。

竹子嘛,直直地挺立着,就像一个个守卫园子的士兵,节节高升,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劲儿。

芭蕉呢,它的叶子又大又宽,就像一把把大扇子。

下雨的时候,雨滴打在芭蕉叶上,滴答滴答的,就像在演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

这竹子和芭蕉一刚一柔,放在一起特别和谐。

还有梅花树也常常出现在庭院里。

冬天的时候,别的花都谢了,梅花却迎着寒风盛开。

那一朵朵小小的梅花,红的像火,白的像玉,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在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映衬下,梅花就像一个冷艳的佳人,给园子增添了一份高洁的气质。

3. 不同季节的植物变换。

春天的时候,拙政园里的桃花开了。

那满树的桃花,就像天边的云霞落到了园子里。

桃花树下还常常搭配着一些小草花,像荠菜之类的,星星点点的小花和艳丽的桃花相互映衬,充满了生机。

到了秋天,园子里的银杏树叶变黄了。

那满树金黄的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旁边的枫树呢,叶子红得像火,红与黄交织在一起,就像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美不胜收。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就是这么巧妙,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就像一个永远不会落幕的自然大戏台。

园林植物群落经典案例分析

园林植物群落经典案例分析

6.植物园山水园滨水植物景观(R14)
R14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特征
R14植物群路配置特点分析
该群落面积约170m2。其景观的突出特色在于前景、 中景、背景层次清晰,季相特色分明。在相距16m处 的小亭中隔水观望时,日本晚樱、紫藤等具有较强的 近景渲染力,开花季节依次成为该组植物的焦点,朴 树清晰可辨的枝干是适宜的中景,美人茶、桂花等常 绿小乔木形成恒定的深色背景,层次丰富明朗。
O1植物群路配置特点分析
①A组植物。为强调公园的休闲性质、适当缓 和雪松围合形成的肃穆气氛,设计者在本组雪 松林缘错落种植了8棵樱花,春季景观效果突 出。该组植物结构简单、层次分明。雪松深绿 色的背景为盛开的樱花提供了很好的背景,折 线状自然种植的单排樱花好似一片浮云,蔚为 壮观。其合理的间距与冠幅体现了整体性与连 续性。由于樱花的观赏时间较短,故大多数时 间仍以欣赏雪松群植的形体美为主。
白皮松与鸡爪械构成的高近10m,宽约14m的体量, 无论在平面构图还是立面组织上,都占据了主体地位。 胸径达45.2cm的鸡爪械是本次调查中最大的一株,其 树冠开展、枝繁叶茂,表现出健康、稳定的生长态势, 在每年展叶期和变色期,都呈现了突出的效果。对比 而言,白皮松则更显疏朗,其枝干的观赏价值相对较 高。
9.花港观鱼琳丹园景区东入口复层树 群景观(M4)
M4群落平面示意图
M4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特征
M4群落植物配置特点分析
该群落面积约140m2,位于牡丹园中心景区东入口附 近,在立面上具有标志、引导和界定空间的作用。作 为相对独立的一组景观,其本身在构图上与选材上也 具有可取之处。主要表现为季相特色鲜明,材料选择 得当,层次分明,整体性强。
R6种内组成和特征
R6群落植物配置特点分析

试论公园园林绿化的合理配置与管理孙俪贺佳

试论公园园林绿化的合理配置与管理孙俪贺佳

试论公园园林绿化的合理配置与管理孙俪贺佳发布时间:2021-08-25T23:55:01.02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13期作者:孙俪贺佳[导读] 公园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树木、绿篱以及花卉等,同时对园林景观打造来说,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载体,没有假山或者雕塑的刻意,相比较而言具备更强的艺术性以及科学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摘要:公园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树木、绿篱以及花卉等,同时对园林景观打造来说,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载体,没有假山或者雕塑的刻意,相比较而言具备更强的艺术性以及科学性。

为了让公园园林绿化的观赏性及环保性更强,需要将植物进行科学配置,同时加强园林维护与管理,提高不同植物的利用率和适用性。

关键词:公园园林绿化;合理配置;管理;利用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公园园林绿化是重要的环境保护举措,同时对维持生态平衡与稳定来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公园的园林设计与城市的外在形象息息相关,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

1.提高公园园林绿化配置合理性的措施建议1.1 应该与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相结合在开展园林设计工作时,应该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做好科学合理配置。

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植物种类,了解其对环境的基本要求,使其生长过程中对温度以及水分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如果植物属于引种植物,则需要与引出地的生态环境做好比较分析,让植物能够对新的生长环境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1.2 重点选择乡土树种进行栽培在树种选择方面,乡土树种最为适宜,具体指当地的优势树种,或者对当地环境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树种,能够在当地进行直接繁育和栽培为最佳,不仅可以减少运输费用支出,还能使植物整体的成活率得到提高,同时让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并且需要对树种成熟后的美观性进行考察,能够在人们日常散步或者运动过程中,达到赏心悦目的要求。

1.3提高对季相变化的重视和利用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需要对季相变化提高重视,要求做到四季有景可赏,即春季有叶、夏季有花、秋季有果以及冬季有绿。

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分析

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分析

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分析作者:朱梦姜萱苏婧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2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何园水心亭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进行调研,对水心亭原有植物配置的优劣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改造方案和优化建议,并通过分析古典园林的配置特点来启示现代园林造景。

关键词:植物配植;空间;古典园林;何园水心亭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020 引言中国的古典园林是通过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营造出一个具有美感的自然环境,其中各种技法理念是值得我们去分析和借鉴的。

本文以清代古典园林何园为例,就水心亭的植物造景进行分析品鉴,对现代的园林造景也有一定的启示。

1 本底调查1.1 基本情况1.1.1 地理位置与气候何园位于江苏扬州城南花园巷[1]。

扬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植物种类资源丰富,光、热、水三要素时空配置较为协调。

气候条件良好,人居环境极佳。

1.1.2 何园水心亭水心亭位于何园西园的水池中央,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

亭子四角飞檐,大理石为基,上有精致的木雕,下有潺潺的流水,与周围精巧的造景完美契合。

水面倒影所产生的镜像画面使整个空间在视觉上更为开阔,也体现出水“包容万物”的胸襟。

水心亭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水扩音的水中戏台,该亭是为园主人听曲观戏、乘凉赏景而设计的。

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了水的扩音作用,使声音在传播中不被减弱,给观众带来更好的听觉感受。

1.2 植物本底1.2.1 种类组成何园水心亭中维管束植物共43科51属55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41科48属51种(见图1)。

植物主要群类有:禾本科,五加科,棕榈科。

乔木17种占比30.9%,灌木11种占比20%,草本23种占比41.8%,草质藤本2种占比3.6%(见图2)。

其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相对较多,但藤本植物种类有限,垂直绿化相对较为单一,重复率高。

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2021/6/3
13
玉兰堂平时供起居兼作会客之用。院内种植玉兰,沿南墙筑有花坛, 植竹丛与天竺,并立数块太湖石。环境清静安谧,建筑与庭院结合得自然贴 切,富有生活气息。
2021/6/3
14
枇杷园
取“摘尽枇杷一树金” 诗意命名。在拙政园中部东南角,平面呈不规则 形,庭园正中建“玲珑馆",以此处竹林青翠,取宋朝苏舜钦诗中“月光穿竹 翠玲珑”句意,有廊与“听雨轩”及“海棠春坞”相连,南有“嘉实亭”, 取宋朝黄庭坚“红梅有嘉实”诗意。北筑假山为屏障,山上筑绣绮亭,造型 秀丽,配以丛竹茂树,构成庭院中的最佳风景景观。西面云墙,蜿蜒起伏, 北端与假山街接。庭中地面,用卵石铺地,成冰裂纹图案,与“玲珑馆”门 窗上的冰裂纹相映成趣。这里环境幽静,居者清高,故“玲珑馆”又名“玉 壶冰”,取南朝宋鲍照诗“清如玉壶冰”句意。园内主植枇杷,“枇杷园”、 “嘉实亭”之名,即由此而来。
2021/6/3
27
四、岁寒三友
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梅 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三种植物 都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被称作“岁寒三友”。其配置形式, 意境高雅而鲜明,常被运用于文人与清官的花园中。
2021/6/3
全园基调以竹取胜、堪称一绝。主人性爱竹、园中广植,园门两旁花台石笋 如春笋破土、稀疏竹影映射园墙,形成“个”字形花纹图案,烘托园门“个园”匾 额。微风乍起、枝叶摇曳、花饰移换,“月映成竹千个字”,这“个”字活了!定出 了园的基调,既使人想到绿竹漪漪满园栽的盛景,也使人领略到构园者对高风亮节 的期望。
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戚腾骏 2015610500
2021/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击添加标题
沈园内的六朝井亭周围 配置低矮的灌木,稀疏点植几 株乔木,避免遮挡视线,同时植物色彩丰富,增添亭外 热闹的气氛
绮园潭影轩前对植的香樟,高耸入云浓荫 如盖,将潭影轩笼罩其中
沈园内的闲云亭偏于一隅,院墙一面以香樟等常绿 乔木做屏障,有隔离和保护的功效;其它三面配置 鸡爪槭、蜡梅等灌木引导观赏视线
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研究
以杭州、扬州为例
孙丽 642083400002
目 录
植物种植方式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的手法
个园、何园
点击添加标题 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的启示
江浙古典私家园林植物种植方式
前 言
江浙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自古便颇具特色,表现出托物言志、寄情于植物、 物种丰富、季相 显著、配置手法多样、以植物作为空间转换的媒介、蕴含生 态智慧等特点。 其中,郭庄、沈园、绮园、小莲庄4个典型浙江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的调查 结果显示,园中所应用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41科68属75种,且每个庭院 所应用的植物种类差异显著,各具特色。
扬州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的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 景观植物
中国传统名花如牡丹、 芍药、梅花、兰花、月 季、杜鹃等,以及其他 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花 灌木如海棠、桂花、李、 桃等,便成为扬州古典 园林中主要的构景或配 景素材。主要栽培 品种有:姚黄、赵粉、 洛阳红凤丹白等20种之 多。
姿态与气质俱佳的文 化景观植物
点击添加标题
小莲庄土山的植物配置
沈园东苑假山则以云南黄馨点缀山体外 缘,石 缝间辅以蕨类
麦冬是地被中与小石搭配极好的植物材料, 其纤长茂密的长势遮掩了石与地面间突兀的 交接线 ,在石后用常绿丛生灌木做背景可以 突显石之状,用繁花点缀则使整体趣味横生 郭庄(左)
中小型的孤立石非常多见,其配 置手法也富 于变化,处理得小巧而细腻,石微高者配小 乔,略低者配灌木,又以络石藤蔓或云南黄 馨枝条打破垂直平面,景物虽小却景象丰富 绮园(右)
东园是大花园的组成部分,主要由贴壁假山、船厅、牡丹厅组成,景观以厅堂花木为主,疏密有度 ,重在营造家园的感觉。牡丹厅外姹紫嫣红,春光无限;桴海轩中,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接风近月亭 ,亭立山间,玲珑别致;登楼贴璧山,峭壁飞岩,凤舞天成,使东园满园生辉。
接风近月亭
牡丹厅
西园
大花园的西部,是何园精心构建的山水空间。主要由蝶蝶厅、桂花厅、赏月楼、太湖石假山、水 心亭、复道回廊组成。园内层楼幽谷。山水环绕,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园内被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的复道回廊。何园的复道回廊忽直、忽曲、忽回、忽叠,形态变化多端,上下两层,贯穿全园。上下观 赏层次丰富,廊道本身也成为一道不可多见的风景。
点击添加标题
小莲庄
绮园
主路(左)和小径(右)的植物搭配
沈园
主路的配置目的主要在于引导游览,同时 也渗透出园 内整体氛围 。一般选择主干挺拔、树荫浓密的树木 小径是园内通往某一特定地点的小路,表现 的是园内局部环境,其配置重点是体现小空 间的独特性,营造不同的氛围,如小路两侧 丛植同种植物,景色壮观,气氛幽静
区域分析
西园
东园
密与疏
东 疏
西 密
此园总体结构分为东西两大景象空间,西部为主体景观所在,分割手段为游廊,云墙和石 山三者共同组成南北一线隔断。园在宅东,分东西两部,东园疏旷,西园紧凑。似隔非隔,而 一幽一旷,一密一疏,一文一朴,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东园是古道西风瘦马,西园是小桥 流水人家。
东园
何园
”四个第一:“天下第一廊”指的是何园的复道回廊, “天下第一窗”指的是复道回廊上的花窗,“天下第一 亭”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园池中央的水心亭,“天下 第一山”指的是片石山房。全园分三部分,北边为东花 园和西花园两部分,南部为住宅。 何园位于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东南段以北的徐 凝门大街,因主人附庸风雅,从陶渊明“倚 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取意,取 正名为“寄啸山庄”,被称为“晚清第一 园”。
夏山
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 主。夏山植物以竹.广玉兰 紫薇和山上古柏为主,同时配植石榴 紫藤等 .
秋山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东部 秋景。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再加上 植被采用枫树增添了不少秋色。秋山植 物以竹和秋色树种为主,半山腰配以古 柏.黑松以添北方雄浑之气,且黑松造 形优美,貌似黄山二绝—— 奇松 怪石在 这里展现.
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的分析
遵循生态文化规律,注重生物多样性
园主在配植植物景观时,更注重物种的多样性配置原则,科学容纳尽可能多的植 物种类:春之牡丹、芍药、玉兰,夏之紫薇、石榴、凌霄,秋之丹桂,冬之腊梅,一 年四季花事不断、花容长驻、园景月新。 造园者还规划观花、观叶和观果类植物的合理配置,以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 景观。观花类植物主要有桃花、丁香、樱花、琼花、紫薇、夹竹桃、广玉兰、桂花、 茶花、腊梅,云南黄馨、金钟花、月季、芍药、金丝桃、荷花、鸢尾等;观叶类 植物如丝绵木、鸡爪槭、朴树、石楠、梧桐、八角金盘,地锦、常春藤,竹,芭蕉等 ;以及石榴、火棘、荚迷、南天竹、枇杷等观果类植物。造园者充分利用落叶树种季 相变化的特点,营造动态植物景观:早春,迎春金灿、桃樱红艳、芍药怒放;入夏, 紫藤英累、莲荷色艳;金秋,桂花馥郁、银杏金灿、槭艳似火;隆冬,腊梅傲 雪、松柏苍翠。
沈园东苑内池水岸线曲折狭长垂柳、云南馨枝 条扶苏伸展,临岸种之“柔条拂水,弄绿搓黄, 大有逸致”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的手法 3. 园路周边在植物配置 江南私家园林多为宅园 一体,面积较小,园路形式主要有游赏主路和小径两种, 主路宽约1 -2 m 左右,小径宽6 0 cm左右,其植物配置以拓展园路空间 , 提 升游赏趣味为目的 。
秋山
红枫、青枫 形美丽,秋季叶色鲜红, 秋天观枫叶也是一大雅事。
冬山
园南用白色石英石(宣石)堆起的冬山,斑竹也叫湘妃竹, 斑竹一枝千滴泪, 竹晕斑斑点泪光 ,冬天的凄惨悲凉之惑油然而生。竹枝叶发红,叶形小巧精美;素 心蜡梅傲雪怒放,花香袭人。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是冬景极好的写 照。宣石假山与腊梅的垂直高度都较低,但在山旁配植的一株高大挺拔的榆树,立 即给人错落有致、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
植物种植方式 1.孤植 孤植即单株种植的形式,这种种植形式强调植物的个体美,宜选择外形颇有特点的 植物,或者是古树名木等。私家园林的面积不大,一般在庭院角隅、入口处零星 孤植,以“一点”林门前可以提升 庭院整 体的文化韵味
孤植高大乔木还有稳定庭院中 重心的作用 郭庄
与归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与归堂后的窗格竹影,成了一轴天然中堂。
镜中花:水池对面的假山风景,从这面镜中折射出来。 白玉兰还没有开,花开时节,镜中之花与镜外之花相映, 让人有人生似梦似幻之感。
水中月:园中假山丘壑中一个小小圆洞,倒 映水中成了“人造月亮”的奇观,盈盈池水, 无意中成了一段禅机。
扬州无山,但园林中不可无山,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东园最壮丽的景观,是 一座长达60多米的贴壁山,它就象嵌在墙上一样,沿着墙面走向一路攀缘,状若游龙腾蛟,变成 了一座抱拥天地自然山川的“城市山林”。
牡丹亭
砖雕山花 从接风亭看牡丹亭 牡丹亭西望
园中湖石、古井、老槐树,自成格局。穿过园门,迎面 是这个满是爬山虎枯藤的骑马楼山墙。
植物种植方式 3.群植 群植是较大规模的种植形式 ,通常采用二三十株,甚至更多数量的植物栽种在 一起形成树群或树林。
点击添加标题
沈园内的腊梅林
不同种的群植主要考虑整体植物景观的层次 变化、色 彩对比、季相配合,尤其是高 大 乔木的群植,可以营造 浓郁的山林气氛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的手法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的手法 1.建筑周边植物配置 江南的私家园林是封建私有制的产物,是以建筑为主的小型园林,一 般植物只 是起到衬托建筑主体的作用,虽然植物种类不多,但配置精致讲究 ,依据建筑 形式的不同其配置亦不相 同
沈园的故亭是座茅草亭,地处坡地 ,周围以常绿 和落叶乔木混植的方式营造静谧山林的氛围
白墙黑瓦、各式各样的漏窗是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植物 与院墙和漏窗的组合不仅提 亮园林的色调,在景观效果上又有很好的辅 助功能。 窗有很好的框景效果,植物就是景 框中最美的 一幅画 ,郭庄梅花框中的鸡爪槭
如郭庄的卫生间用凌霄遮掩了墙体,在白墙黑瓦上增添一 抹红色,同时也弱化了卫生间给人不雅的感觉
郭庄(左) 绮园(右)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的手法 3. 水体周边植物配置 根据水与植物结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岸植物配置和水中植物配置两种。浙江 古典私家园林中水体的形式多为水池,有水泥围合的规则式水池,也有土石围合 的自然式水池,面积大小不一,植物配置各具特色。
点击添加标题
小莲庄
绮园
沈园
植物色彩是水岸植物 配置的亮点,常用的植物 有桃 、杏、李、樱花 、云南黄馨等,搭配时 注意 疏密变化、层次交叠以及植物与水岸的 距离,忌 繁杂无序
在水边的孤植,以柳树最佳,不必追 究它的树形是直是斜
植物种植方式 2.丛植 丛植通常由二到九、十株乔木构成,有时也加适当灌木。丛 植通过个体之 间的 组合来实现的,彼此之间有统一的联系又有各自的不同,互相对比,互相衬托
点击添加标题
高 度不同 的植物丛植, 整体造型有明 显地层次变化
沈园
观赏性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出色彩的 变化
水中月
何园
玉绣楼:因其院中植有1株广玉兰和1株木绣球而得名,高大伟岸、浓荫如盖的百年古树广 玉兰,与那株典雅纤秀、花团锦簇的木绣球,春夏交替、竞吐芳华,生动了一院光景。
何园花木的分析
何园的花木配置精湛宜人,山间有百年老桂,花池花坛广种花王、花相,阶前院间 玉兰、绣球,山麓腰间耸植白皮松,转角回曲处点缀芭蕉、棕榈、黄杨、紫薇、腊梅等 比比皆是。枝叶苍苍、叶茂花繁、葱翠欲滴,把亭台楼阁、山岭曲水浑为一体,相映成 趣。常葆春天绚丽,夏日浓荫、秋季馥郁、冬令苍青之景观。 园景带有浓厚的写意山水画艺术特征。设计者对植物景观的配置极为考究。园主人在选 择植物种类时更注重德艺方面的追求,刻意寓意淡泊清高的树种,以表达志向高洁、超 凡脱俗的思想境界,故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等,成为 何园配置植物时的最佳组合。 园主在配置植物时,还十分注重物种多样性配置原则:春之牡丹、芍药、玉兰,夏之紫 薇、石榴、凌霄,秋之丹桂,冬之蜡梅,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常绿乔木广玉兰,原产北 美,而何园引种栽培的2株达300年、1株达120年的广玉兰,均成为扬州引种栽培外来树 种的成功典范。白皮松原为北方树种,何园晏厅前假山上的2株120年树龄的白皮松,英 姿勃勃、生气盎然,是何园引种栽培新优树种的又一体现,形成了中体洋用、以人为本 的独特景观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