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静止液体中某点的静水压强,加深对静压公式p=p0+γh的理解;

2、测定有色液体的重度,并通过实验加深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及测压管水

头的基本概念,观察静水中任意两点测压管水头Z+p/γ=常数。

p=p0+γh

式中: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

P0——水箱中水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重度;

h——被测点在表面以下的竖直深度。

可知在静止的液体内部某一点的静水压强等于表面压强加上液体重度乘以该点在液面下的竖直深度。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密封水箱E顶上空气阀门a,此时水箱内水面上的压强p0=p a。观察各测压连通管内液面是否平齐,如果不齐则检查各管内是否阻塞并加以勾通。

2、读取A点、B点的位置高度Z A、Z B。

3、关闭空气阀门a,转动手柄,抬高长方形小水箱F至一定高度,此时表面压力P0>P a,待水面稳定后读各测压管中水位标高▽=▽I(I=1、2、3、

4、5),并记入表中。

4、在保持P0>P a的条件下,改变长方形小水箱F高度,重复进行2-3次。

5、打开空气阀门a,使水箱内的水面上升,然后关闭空气阀门a,下降长方形小水箱。

6、在P0<P a的条件下,改变水箱水位重复进行2-3次。

(五)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单位:mm

实验二 伯努利方程式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流动流体中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柏努利方程;

2.观察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流速的变化规律,并验证伯努利方程; 3.观察各项压头的变化规律;

4.加深对流体流动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在导管内作定常流动,系统与环境又无功的交换时,若以单位质量流体为衡算基准,则对确定的系统即可列出机械能衡算方程:

若以单位重量流体为衡算基准时,则又可表达为

不可压缩流体的机械能衡算方程,应用于各种具体情况下的作适当的简化,例如: (1) 当流体为理想液体时,于是式(1)和(2)可简化为

(2) 当液体流经的系统为一水平装置的管道时,则(1)和(2)式又可简化为

(3) 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则(1)和(2)式又可简化为

(1)

222

2221211∑+++=++f h p u gZ p u gZ ρρ(2)

2222221211f H g p g u Z g p g u Z +++=++ρρ(3)

2222221

211ρρp u gZ p u gZ ++=++(4)

2222221211g

p g u Z g p g u Z ρρ++=++(5) 2222

2121

f h p u p u ∑++=+ρ

ρ(6) 2222

221211f h g

p g u Z g p g u Z ∑+++=++ρρ(7) 2

211ρρ/p gZ /p gZ +=+(8)

2211g /p Z g /p Z ρρ+=+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

1.稳压水槽 2.试验导管 3.出口调节阀

4.静压头测量管 5.冲压头测量管

四、实验步骤

实验前,先缓慢开启进水阀,将水充满稳压溢流水槽,并保持有适量流水流出,使槽内液面平稳不变,最后,设法排尽设备内的气泡。

1.关闭实验导管出口调节阀,观察和测量液体处于静止状态下个测试点(a、b 和c三点)的压强。

2.开启实验导管出口调节阀,观察比较液体在流动情况下测试点的压头变化。3.缓慢开启实验导管的出口条件阀,测量流体在不同流量下的各测试点的静压头、动压头和损失压头。

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实验前一定要将实验导管和测压管中的空气泡排除干净,否则会影响准确性。

(2)开启进水阀或调节阀时,一定要缓慢,并随时注意设备内的变化。

(3)实验过程中需根据测压管量程范围,确定最小和最大流量。

(4)为观察测压管的液柱高度,可在临实验测定前,向各测压管滴入几滴红墨水。

五、实验记录

1.测量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

实验导管内径:d A=20mm;d B=30mm;d C=20mm;

实验系统的总压头:h= mmH2O

2.非流动体系的机械能分布及其转换

验证流体静力学方程:

实验三 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流动可视化的方法,观察流动的层流和紊流状态,从而对粘性流体的流动有感性认识。

2、理解判别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准则数——雷诺数的意义,测量上临界雷诺数R e’c 和下临界雷诺数Rec 。 (二)实验装置

(三)实验原理

流体流动时,有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即层流和紊流。雷诺通过大量实验,建立了一个判别流态的无量纲准则数——雷诺数。

v

Vd

Vd ==

μρc R 式中:V ——流体在管中的平均流速(cm/s );

d ——实验管段管径(cm ); v ——流体运动粘性系数(cm 2/s )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与温度的关系为:

2

000221.0337.010178

.0t

t ++=

υ

t —水的温度(℃)

不论什么性质的流体(ρ、υ),也不论在直径(d )多大的管道中以多高的平均流速(V )流动,凡Re 〈2300的流动就是层流,当Re >2300的流动就是紊流。

在条件优越的实验室中,由层流向紊流过渡时,当Re >13800时,才变成紊流,此雷诺数称为上临界雷诺数Re’c 。相反,由紊流变成为层流的雷诺数为下临界雷诺数Rec 。 (四)实验步骤

1、打开供水阀,保证水箱有适当的溢流水,水位能维持稳定。

2、微开调节阀,开启颜色液体阀门,观察颜色液体在管内呈束状的流态即层流。

3、逐渐微启调阀(增大流速),观察液体的运动状态。待颜色液体呈现波形时,记录水温,测量流量(由浮子流量计读值),由Q ~R e 曲线查得该流量对应的Re 数,或公式计算Re 数,得到的该Re 数即为上临界雷诺数R e’c 。

4、当再开大调节阀时,色液就扩散到整个管内。

5、轻微关小调节阀,会重新出现波形色线,记录水温、测量流量,由Q ~Re 曲线查和Re 数,或计算R e 数,该R e 数即为下临界雷诺数Rec 。当再轻微关小调节阀时,会再次呈现笔直的色线,此即为层流。 (五)实验报告

1、记录和计算以下数据,并列入下表。

实验管径d= cm ;水温t= ℃ 水的运动粘度2000221.0337.010178.0t

t ++=

υ= cm 2

/s 2、将实验所得的Re’c 和Rec 与资料中介绍的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实验中影响Re’c 和Rec 数值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