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砌体抗震构造要求
模块3-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3.5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3.5.1 概述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
的多层砌体房屋。 为了防止底部因变形集中而发生严重的震害,在抗震设计中必须在结构底 部加设抗震墙,不得采用纯框架布置。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墙的数量,应依据第二层与底层的纵横向侧移刚 度比值要求来确定。
外墙转角,灌实7个孔;内 外墙交接处,灌实5个孔;内墙 交接处,灌实4~5个孔;洞口两 侧各灌实1个孔
(二)钢筋混凝土芯柱
对混凝土小砌块房屋,可按下表要求设置芯柱。
1.设置位置与要求 2.截面尺寸、配筋和连接的要求 (1)截面与配筋
混凝土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少于120×120mm2,芯柱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插筋不应小于1φ12;对7度时超过五层、8 度时超过四层和9度时,插筋不应少于1φ14。
底部抗震横墙的间距应符合表3-16的要求。
表3-16底部抗震墙最大间距(m)
6 度 21 7 度 18 8 度 15 9 度 —
底部框架砖房的总高度和层数,不宜超过表4-17的限制。 表3-17总高度(m)和层数限值
6 高度
22
度 层数7Biblioteka 7 高度22度 层数
7
8 高度
19
度 层数
6
9 高度
度 层数
钢筋混凝土托墙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梁 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梁端在1.5倍梁高且不小 于1/5梁净跨范围内,以及上部墙体的洞口处和洞口两 侧各500mm且不小于梁高的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 于100mm。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φ14,间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3)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 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 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6
多层砖房墙体间、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4) 7 度时长度大于7.2m 的大房间,以及8度和9度时,房 层的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外,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配 置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4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续)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φ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0m, 但当墙上门窗洞边到构造柱边(即墙马牙槎外齿边)的长度小于 1.0m时,则伸至洞边上。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为了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除 进行抗震验算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还规定了墙体的一系列构 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指先砌筑墙体,而后在墙体两端或 纵横墙交接处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柱。唐山地震震害分析和近年 来的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明显提高房屋的变形能 力,增加建筑物的延性,提高建筑物的抗侧力能力,防止或延 缓建筑物在地震影响下发生突然倒塌,或减轻建筑物的损坏程 度。因此应根据房屋的用途,结构部位的重要性,设防烈度等 条件、将构造柱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比较薄弱、易产生应力 集中的部位。
8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 重方案。静力计算方案应尽可能采用刚性方案。所以墙体的布置除了要满足 刚性方案对横墙的构造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一般构造条件。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三、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凡以横墙承重的称横墙承重方案或横向结构系统。
1. 主要特点是横墙间距密,加上纵墙的拉结,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对抵抗
地震力等水平荷载有利。但横墙承重方案的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 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及病房楼等小开间建筑
纵墙承重方案:凡以纵墙承重的称为纵墙承重方案或纵向结构系统。
纵墙承重可使房间开间的划分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这类房屋的横向刚度 较差,应加强楼、屋盖与纵墙的连接,这种体系不宜用于多层建筑物。 2. 多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学楼等公共建筑
1.
纵横墙承重方案:凡由纵向墙和横向墙共同承受楼板、屋顶荷载的结构布臵 称纵墙(混合)承重方案。
于60mm,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a)全顺式 (b)丁顺相间式 (c)一顺一丁式 (d)两平一侧式
粘土砖的使用趋势 缺点:占用耕地、破坏环境、模数不符、自重大热工性能 差、施工效率低。不适应工业化生产。06年起安徽全省禁 止使用粘土砖作为墙体材料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多孔砖:孔洞率不低于15%、孔径小数 量多烧结粘土砖;竖孔用于承重。 (以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或黏土为 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大 于3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 于承重部位的砖。)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a)抹面;(b)贴面;(c) 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散水:散水一般设臵在建筑物的四周和勒脚的 外侧;
情境6砌体结构抗震构造要求..
图1—3—12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7)构造柱的基础处理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 面以下500mm,或锚固于浅于500mm的基 础圈梁之内。
(8)构造柱与墙、圈梁的连接
•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 墙高每隔500rnm设2φ6拉结筋,且每边伸 人墙内不宜小于1m。 •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 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190
21
7
21
7
18
6
-
-
2、多层房屋的最大高宽比
烈度 6 7 8 9
最大高 宽比
2.5
2.5
2.0
1.5
3、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
房屋类别 烈度 6 多层砌体 现浇或装配式钢筋混 凝土楼、屋盖 18 7 18 15 11 8 15 11 7 9 11 7 4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15 屋盖 11 木楼、屋盖 底部框架-抗 震墙 多排柱内框架 上部各层 底层或底部两层
6、其他构造要求
(1)门窗洞口处不应采用无筋砖过梁;过梁支承长度, 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9度时不应小于 360mm。 (2)预制阳台应与圈梁和楼板的现浇板带可靠连接。 (3)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符合轻质、均匀对称布 置和主体结构有可靠的柔性连接,不得采用嵌砌 砌体墙。 (4)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或桩承台),宜采用同一 类型的基础,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否则应 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1:2的台阶逐步放坡。
(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 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 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 拦板。 (4)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 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 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 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重点:砌体结构的特点及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特点:(1)容易就地取材;(2)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4)施工方便,工艺简单;(5)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6)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7)抗震性能差;(8)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
一、砌体的力学性能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典型题型:砌体结构的特点不包括(C)。
A.保温隔热性能好B.抗震性能差C.造价高D.施工方便,工艺简单二、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横墙应满足下列要求:(1)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2)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10真题6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是为了保证墙、柱满足(D)要求。
A.受压承载力B.受剪承载力C.局部受压承载力D.稳定性规范规定,对于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8m的梁,其支承面下为砖砌体时,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
典型题型:当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应力过大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梁端下设置(C)。
A.构造体B.窗过梁C.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D.圈梁三、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
圈梁的作用:(与抗震有关)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
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四、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1.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标高以下500mm;2.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90mm×190mm;3.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超过0.5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墙顶应设置压顶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2018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教材:建筑抗震构造要求
2018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教材:建筑抗震构造要求2018年版二级建造师考试教材1月上市开售,学尔森为各位考生免费提供2018年二级建造师电子版教材(完整版)、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全科免费视频课程、群真模拟题尽收其中,全部由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
免费领取2018年二级建造师全套资料完整版:/article/category/jzs2?wenkuwd2018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时间预计5月26-27日,考试报名时间预计1-3月,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梳理考点,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8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教材:建筑抗震构造要求,包含结构抗震相关知识、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梁的抗震构造要求、柱的抗震构造要求、抗震墙的抗震构造要求、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赶紧来开森学学习吧。
更多二级建造师报名条件、二级建造师备考指导等信息请持续关注开森学官网二级建造师频道。
2A311013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一、结构抗震相关知识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二、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学尔森教育—大建工领域专业的一站式职业教育机构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一)梁的抗震构造要求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专业实务]知识点二: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及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知识点二: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及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砌体结构的构造是确保房屋结构整体性和结构安全的可靠措施。
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多层砖房抗震构造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可采用240mm*180mm。
2.构造柱必须与钢筋混凝土圈梁连接。
3.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4.斜交抗震墙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有效截面面积不小于240mm*180mm。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构造柱应最小截面可采用190mm*190mm;2.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3.墙体的芯柱应符合相关要求;4.小砌块房屋各楼层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采用槽形小砌埠作模,并应按规范的有关要求设置。
5.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
6.楼梯间应符合相关要求。
结构抗震的相关知识(新增) 1. 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小震不倒,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 我国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09考题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最小超过( A )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
A.0.50B.0.75C.0.90D.1.20典型题型:1.下列关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抗震构造措施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CD)。
A.必须先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再砌筑砌块墙体B.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180mmC.芯柱混凝土应贯通楼板D.7度和8度时,楼梯间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E.与圈梁连接处的构造柱的纵筋不应穿过圈梁。
建筑结构抗震总复习第五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6度时建造于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高于40米的钢筋混 凝土框架,高于60米的其他钢筋混凝土民用房屋和类似的工业 厂房,以及高层钢结构房屋),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生 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 抗震验算。
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a1 ——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
系数值,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和多层
内框架砖房,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
Hale Waihona Puke 值;第五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单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 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Fi ——质点 i 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Gi ,Gj ——分别为集中于质点i 、j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Hi ,Hj ——分别为质点 i 、j 的计算高度;
改变了地基运动的频谱组成,使接近结构自振频率的分量获 得加强; 改变了地基振动加速度峰值,使其小于邻近自由场地的加速 度幅值; 由于地基的柔性,使结构的基本周期延长; 由于地基的柔性,有相当一部分振动能量将通过地基土的滞 回作用和波的辐射作用逸散至地基,使得结构振动衰减,地 基愈柔,衰减愈大;
第五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第五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1. 建筑的分类与抗震设防 1.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1)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 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 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 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 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 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第五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烈度 6 最大高宽比 2.5
7 2.5
8 2.0
9 1.5
这主要 从实际震害观察中总结得到的,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 性,给出的限制。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三、抗震横墙间距限制
多层砌体房屋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横墙来 承受。对于横墙,除了要求满足抗震承载力外,还 要使横墙间距能保证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 的刚度要求。承载力要求可以通过验算来确定,而 横墙间距必须依靠楼盖水平刚度来确定。
§5-4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第j层各横墙所分配到的地震剪力之和应等于该层的总地震剪力,则
(4.8)
V
m 1
n
jm
Vj
(5-4a)
Vjm为第m道横墙的侧移刚度Kjm与楼j层层间侧移Δ j的乘积
Vjm K jm j (5-4b)
(5-4c)
jm
(5-4b)代入(5-4a)给出
§5-4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多层砌体房屋可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由于砌体 房屋刚度大,周期短,一般在0.2-0.3s,故地震影响系数 取最大影响系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质量与刚度沿高度 分布一般比较均匀,且以剪切变形为主,故可以按底部剪 力法计算地震作用。可取结构底部地震剪力为:
层 数
7 7 6 7
高 度
18 18 18 18
层 数
6 6 6 6
高 度
12 12
层 数
4 4
混凝土 小砌块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檐口或主要屋面板板顶 的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算起,全地下室 和嵌固好的半地下室可从室外地面算起。带阁楼的 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基本要求
基础顶面、侧面无刚性地坪时,可增设刚性地坪。 沿基础顶部增设基础梁,将水平荷载分散到相邻的基础上。
当地基或桩基的水平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作下列处理:
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
*
对液化地基、软土地基或明显不均匀地基上的建筑,可采取下列提高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的措施: 提高建筑的整体性或合理调整荷载。 加强圈梁与墙体的连接。当可能产生差异沉降或基础埋深不同且未按1/2的比例过渡时,应局部加强圈梁。 用钢筋网砂浆面层等加固砌体墙体。
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
*
当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10%以内时,可采用提高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的措施。 当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及以上时或建筑已出现不容许的沉降和裂缝时,可采取放大基础底面积、加固地基或减少荷载的措施。
当地基竖向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作下列处理:
同一楼层中,自承重墙体加固后的抗震能力不应超过承重墙体加固后的抗震能力,否则,应增强相应承重墙体。
当选用区段加固的方案时,应对楼梯间的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当现有多层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超过规定限值时,应采取下列抗震对策: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基本要求
*
当房屋的总高度超过规定而层数不超过规定的限值时,应采取高于一般房屋的承载力且加强墙体约束的有效措施。
建筑抗震加固的基本要求
*
可供选择抗震加固方法 A. 需提高承载力、刚度: 两者均需提高(增设构件、加大截面) 仅需提高承载力(钢构套、粘钢、粘碳纤维布) 仅需提高变形能力(增设连接构件、钢构套) B. 结构体系明显不合理: 优先增设构件改善结构体系,同时提高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C. 整体性连接不良: 增设拉结构件,以提高变形能力为主
GB50203-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新内容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3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29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4条、第5章有3条、第6章有6条、第7章有6条、第8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7条;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砌体材料:引入了新型砌体材料及砼小型空心砌块灌孔砌体的计算指标;补充了以重力荷载效应为主的组合表达式,对砌体结构的可靠度作了适当调整;引进了与砌体结构可靠度有关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调整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偏心距取值;增加了无筋砌体构件双向偏心受压的计算方法;补充了刚性垫块上局部受压的计算及跨度≥9m的梁在支座处约束弯矩的分析方法;修改了砌体沿通缝受剪构件的计算方法;提高了砌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增加了砌体夹芯墙的构造措施;加强了砌体结构房屋的抗裂措施,特别是对新型墙材砌体结构的防裂、抗裂构造措施;补充了连续墙梁、框支墙梁的设计方法;补充了砖砌体和砼构造柱组合墙的设计方法;增加了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增加了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取消了原标准中的中型砌块、空斗墙、筒拱等内容。
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的结构设计: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无筋和配筋砌体;砌块砌体,包括砼、轻骨料砼砌块无筋和配筋砌体;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3.1.1条: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和MU10;砌块的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和MU5;砂浆的强度等级: M15、M10、M7.5、M5和M2.5。
(2)第3.2.1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下表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表3.2.1-1摘录)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 M10 M7.5 M5 M2.5 0MU20 3.22 2.67 2.39 2.12 1.84 0.94MU15 2.79 2.31 2.07 1.83 1.60 0.82MU10 - 1.89 1.69 1.50 1.30 0.67(3)第3.2.2条、第3.2.3条:(略)。
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
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一、引言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也是获得安全、稳健、经济的抗震设计的关键。
本文总结性介绍了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内容主要包括:砌体建筑抗震设计的原理,砌体建筑抗震预防的措施,砌体建筑抗震施工的要求等。
二、砌体建筑抗震设计的原理1、加固剪力墙原理。
即加固剪力墙,提高剪力墙抗拉抗剪能力,降低剪力墙抗震受力,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2、加固柱梁原理。
即加固柱梁,提高柱梁抗拉抗剪能力,降低柱梁受力,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3、改变建筑轴线原理。
即改变建筑轴线,改变建筑结构抗震响应,减少结构抗震受力,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4、加固楼梯原理。
即加固楼梯,提高楼梯抗剪能力,减少楼梯受力,提高楼梯抗震能力。
三、砌体建筑抗震预防措施1、前期防震设计。
砌体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质、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高度、抗震烈度等因素,以便达到预防震害的目的。
2、施工抗震检查。
在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建筑结构的构造及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3、建筑抗震安装。
在砌体建筑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抗震构件,确保安装完成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以改善。
四、砌体建筑抗震施工要求1、砌体建筑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施工细节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2、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允许改变抗震构造。
3、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仔细检查砌体细部,确保抗震细节的施工质量。
4、砌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施工期间因振动引起的建筑物损坏,并采取措施加固建筑物。
五、结论砌体建筑抗震构造做法是获得安全、稳健、经济的抗震设计的关键,应在设计、施工、安装等过程中严格遵守抗震设计要求,以确保抗震性能的达标。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简介
GB 50003-2001简介
唐岱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砌体结构可靠度调整
1-1 荷载效应组合模式
n
0 (1.2SGk 1.4SQ1k Qi ci SQik ) i2 n
0 (1.35SGk 1.4 S ci Qik ) i 1
0 (1.2SGK 1.4SQk )
3)托梁弯矩系数 M ;剪力系数 V ;
一级为1.1; 二级为1.05; 三级为1.0
4)框架柱反弯点距柱底为0.55H ; 5)墙体抗震承载力按静力计算乘以0.9
(规范10.5.8)
3. 墙体抗震构造要求 (见规范)
四、配筋砌块砌体中高层 配筋砌块剪力墙的实质
83年广西南宁10层、11层砌块中高层试点楼 87年辽宁本溪10层煤矸石混凝土砌块中高层; 97年辽宁省盘锦15层点式住宅楼; 98年上海住宅总公司18层配筋砌块点式综合楼; 2000年抚顺建成了12层板式配筋砌块商住楼; 2001年哈尔滨市阿继科技园修建了13层大开间板
剪跨比 = 1.2、1.38、1.64
I
竖向千斤顶压力
钢砼顶梁
水平加载
水平钢筋应变片 纵向钢筋应变片
水平钢筋应变片
吊钩
I
钢砼底梁
II
II II
图4-9 试件尺寸及配筋
图4-10 典型破坏形态
4-5 配筋砌块剪力墙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1.剪力墙在偏心受压时的受剪承载力
V
1 0.5
(0.6
f
vg
bh0
2 —洞口影响系数,无洞口取1.0,多层有洞口墙梁取0.9,单
层有洞口取0.6; 88规范 0.5+1.25a/l0
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要求
1、日本1995年 阪神地震中,西 宫市合野町滑坡, 造成34人死亡。 (图1)
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熊博士解释了这些陷坑地震时出现喷砂冒水现象,他 说,农场附近地层属湖沼相沉积,地下土层中存在粉土或粉砂,在地震作 用下容易产生砂土液化现象,砂土液化是指饱水的粉细砂或粉土在地震力 的作用下瞬时失掉强度,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并喷出地表的力学过程。
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破坏作用
2、建筑物破坏 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 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 坏地基失效
↑构造地震的形成
抗震基本知识
常用地震术语
1、震源——地震发生 时,在地球内部产生地 震波的位置,也是地震 能量释放的源头; 2、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3、震中——震源到地表的垂直投影点; 4、震中距——地震影响区内,地表某处至震中的距离; 5、等震线——在同一地震中,具有相同地震烈度点的连
抗震设防标准: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 要求,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 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 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 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 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 求;
抗震基本知识
建筑抗震设防
(2)、设防烈度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
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烈度
江西省 ①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寻乌,会昌 ②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南昌(5个市辖区),九江(2个市辖区),南昌县,进贤,余
混凝土砌体抗震标准
混凝土砌体抗震标准一、引言混凝土砌体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结构设计、施工质量等方面探讨混凝土砌体抗震标准。
二、混凝土材料的要求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其28天强度应不低于42.5MPa。
2. 砂:应选用经过筛分,石粉含量不超过10%的细砂。
3. 石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石或卵石。
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砌体厚度的三分之一。
4.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5. 混凝土拌合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避免混凝土失去流动性。
三、结构设计的要求1. 墙体厚度:应根据建筑高度和地震烈度等级确定,一般不应小于240mm。
2. 墙体配筋: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钢筋或钢丝网进行加固。
3. 墙体连接:应采用梁柱节点或墙体节点的加强措施,避免节点处的单轴受力。
4. 地基基础:应按照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荷载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四、施工质量的要求1. 砌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照规范进行抽样检验,保证砌体的质量。
2. 砌体接缝:应采用砂浆或胶粘剂进行填充,保证接缝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3. 墙体表面处理:应采用防水、防潮等措施,保证墙体的防水性能。
4. 施工管理: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生产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和工人的安全。
五、结论混凝土砌体结构是一种具有较高抗震性能的建筑结构形式,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仍需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从混凝土材料、结构设计、施工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小结
(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计算一般只考虑水平
方向地震作用,确定结构计算简图时,将水平 方向地震作用在建筑物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 抗震验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为剪切型, 地震作用的确定用底部剪力法 (5)楼层地震剪力根据楼盖的水平刚度及各墙体 的侧移刚度分配。 (6)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可只选择承担地震作 用较大的,或竖向压应力较小的,或局部截面 较小的墙段进行截面抗剪验算。
20
6
加强房屋整体性——构造柱要求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 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 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 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14
加强构件间连接——墙与楼屋盖之间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 均不应小于120mm。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 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进内 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梁上不应小于配筋80mm。 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 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配筋拉结。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 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 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15
加强构件间连接——其他构件之间
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 柱)或圈梁可靠连接,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 各层独立砖柱顶部应在两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 坡屋顶房屋的屋架应与顶层圈梁可靠连接,檩条或屋面 板应与墙及屋架可靠 连接,房屋出入口处的檐口瓦应 与屋面构件锚固;8度和9度时,顶层内纵墙顶宜增砌 支承山墙的踏步式墙垛。 预制阳台应与圈梁和楼板的现浇板带可靠连接。 门窗洞处不应采用无筋砖过梁过梁;支承长度6~8度 时不应小于240mm,9度时不应小于360mm。
建筑结构系列电子教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Seismic Design of Multi-story Masonry Building 主讲:袁志仁 2009-12
1
主要内容
概述 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 抗震强度验算 抗震构造措施
3
加强房屋整体性——构造柱(芯柱)作用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或芯柱的抗震作用在于和圈 梁一起对砌体墙片乃至整幢房屋产生约束作用, 使墙体在侧向变形下仍具有良好的竖向及侧向 承载力,提高墙片的往复变形能力,从而提高 墙片及房屋的抗倒塌能力——裂而不倒 经设置合理的圈梁和构造柱约束的砌体,在地 震作用下,可显著改善其脆性破坏性质,在砌 体出现裂缝后,受约束的砌体裂缝宽度不会显 著增加,且能保证墙片的整体性,做到裂而不 倒
2
4.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强度验算可保证小震不坏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一般不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 的变形验算,而是通过采取加强房屋整体性及 加强连接等一系列构造措施来提高房屋的变形 能力,确保大震不倒 根据构造措施设置的主要目的,可将构造措施 分成如下两部分 加强房屋整体性的构造措施 加强构件间连接的构造措施
7
加强房屋整体性——芯柱设置
8
加强房屋整体性——芯柱要求
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20mm×120mm。 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芯柱的竖向插筋应贯通墙身且与圈梁连接;插筋不应小 于1φ12,7度时超过五层,8度时超过四层和9度时, 插筋不应小于1φ14。 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芯柱,宜在墙体内 均匀布置,最大净距不宜大于2.0m。
17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多层砌体结构的分类,分析了结构发生破坏 的原因与破坏特征,提出了进行建筑布置及结构选型庄 注意的问题,给出了时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计算 应选取的计算简图,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楼层 地震剪力在各墙体间的分配方法以及墙体抗震承载力验 算的方法和步骤,同时着重介绍了各类多层砌体结构房 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具体包括: (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包括:由粘土砖、粉煤灰中型实c 砌块和混凝土中、小型砌块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以及 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 (2)砖房的震害现象大体分为:房屋倒塌;墙体裂缝、 破坏;墙角破坏;纵、横墙连接破坏;楼梯间破坏;楼 盖与屋盖破坏;附属构件破坏等,设计时应避免相应破 坏的发生。
16
加强构件间连接——其他构件之间
8度和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 2φ6通长钢筋;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 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砂浆强度等级 不应低于M7.5,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 8度和9度时,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 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 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 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 墙内不应小于1m。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或桩承台),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底面宜 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否则应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1:2的台阶逐步放 坡。
18
本章小结
(3)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强烈地震下易发生倒塌,防止 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主要不是依靠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 形验算保证,而主要是从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措施等抗 震措施方面着手,以搞好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加以解决, 内容主要包括为: ① 房屋体型的设计与变形缝的设置; ② 房屋总高度与最大高宽比的限制; ③ 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限制; ④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芯柱设置; ⑤ 房屋局部尺寸限值; ⑥ 圈梁的布置; ⑦ 楼梯间的布置; ⑧ 连接的要求等。
13
加强构件间连接——墙与墙之间
7度时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及8度和9度时,外墙 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 拉结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对后砌的非承重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 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500mm。 8度和9度时,长度达于5.1m的后砌非承重墙的墙顶尚 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加强房屋整体性——圈梁的设置要求
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 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圈梁紧靠板底; 圈梁在本节第7.3.3条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 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 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 7.3.4的要求;按本规范第3.3.4条3款要求增设的基础 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
9
加强房屋整体性——圈梁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抗震作用: 和构造柱一起对砌体墙片乃至整幢房屋产生 约束作用 加强纵横墙的连接,箍住楼屋盖,增强其整 体性并可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抑制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10
加强房屋整体性——圈梁的作用
11
加强房屋整体性——圈梁的设置要求
纵墙承重房屋,每层均应设置圈梁 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 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 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
4
加强房屋整体性——构造柱设置
构造柱或芯柱的设置,一般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5
加强房屋整体性——构造柱设置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 后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 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 后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 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 式时,应按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 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 层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