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做细胞常用染色
细胞染色操作
细胞染色操作细胞染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技术方法,通过染色剂将细胞的结构、组成以及功能等信息可视化。
细胞染色操作是进行细胞染色的关键步骤,下面将介绍细胞染色操作的基本流程和常用染色方法。
一、细胞染色操作的基本流程1. 固定:细胞染色前,需要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和乙醛等,将细胞浸泡在固定剂中,使细胞膜和细胞内部结构固定。
2. 渗透:细胞固定后,需要将染色剂渗透到细胞内部,以便染色剂能够与细胞内的目标物质结合。
常用的渗透剂有甲醇、乙醇和醋酸等,将细胞浸泡在渗透剂中,使染色剂能够进入细胞内。
3. 染色:在细胞渗透后,可以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
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荧光染色、核染色和蛋白质染色等。
荧光染色是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标记,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和荧光蛋白等。
核染色可以用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常用的核染色剂有伊红和苏木精等。
蛋白质染色则是用来检测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分布和表达水平,常用的蛋白质染色方法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
4. 洗涤:染色后,需要将细胞表面的多余染色剂洗去,以减少背景噪音的干扰。
洗涤的次数和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染色方法和试剂的要求来确定。
5. 固定封片:细胞染色完成后,需要将载玻片固定在显微镜片上,以便观察和保存。
常用的固定封片剂有海藻糖溶液和透明胶等,将载玻片浸入固定封片剂中,使其固定在显微镜片上。
二、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1. 荧光染色:荧光染色是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标记,以实现对细胞内目标物质的可视化。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荧光蛋白和荧光标记的抗体等。
荧光染色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内特定分子的分布和定位,例如观察细胞内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2. 核染色:核染色是用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
常用的核染色剂有伊红、苏木精和荧光染料DAPI等。
核染色可以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性质,从而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
常用细胞化学染色表
应
反
色
染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过碘酸-雪夫染色PAS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NAS-DCE
中型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AS-DAE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α-NBE
酸性磷酸酶染色ACP
酯酶双染色
铁染色
急粒
M0:微分化型
M1:未分化型
M2:部分分化局灶Fra bibliotek布的阳性反应原粒阴性或胞质呈弥漫淡色阳性
M5:单核细胞白血病
原、幼单核细胞多成小颗粒弱阳性
原、幼单核细胞弥漫分布的红色颗粒阳性
阴性
阳性或强阳性
被氟化钠抑制
阳性
被氟化钠抑制
强阳性
α-NBE阳性
NAS-DCE阴性
M6:红白血病
多为阳性,阳性率高反应强,成熟红细胞有时也可为阳性
M7:巨核细胞白血病
阳性、强阳性红色颗粒或块状
急淋
原、幼淋巴细胞均为阴性
阳性率积分值均降低
(+)-(++)
阳性
不被氟化钠抑制
阴性反应
少数为弱阳性
原粒对ACP染色反应不一
NAS-DCE阳性
α-NBE阴性
M3:急性早幼粒
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强阳性
异常早幼粒细胞阳性
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
(++)-(+++)
强阳性
不被氟化钠抑制
M4: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单核系被抑制
粒系不被抑制
双重阳性
慢粒积分值显著增高200分/100NC以上
再障增高;PNH和MDS减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显著增高;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正常或减低
实验室常用染料性能介绍及常用药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实验室常用染料性能介绍及常用药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一、实验室常用染料性能介绍1.苏木精:苏木精是一种常用的组织染料,其主要成分是吡啶类化合物。
苏木精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对细胞核染色效果好,特别适用于观察细胞的核结构和形态。
2.基本蓝1:基本蓝1是一种亲水性染料,也是常用的组织染料。
它能与细胞内核酸结合,使细胞核显色。
基本蓝1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呈现出暗蓝色,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以用来观察细胞的核仁、蛋白质沉积等。
3.伊红:伊红是一种细胞染色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它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色,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可以用来染色观察细胞的酸性和碱性成分。
4.甲磺酸伊地洛尔:甲磺酸伊地洛尔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染料,可以与细胞膜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细胞,用于细胞增殖、迁移等研究。
在实验室中,还有很多常用的药品试剂和培养基需要配制。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配制方法:1.X溶液的配制:X溶液通常是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的一种添加剂。
具体的配制方法是将X溶液的粉末称取适量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X溶液可以用于抗菌、抗霉等作用。
2.磷酸缓冲盐水的配制:磷酸缓冲盐水经常用于细胞培养中的一种缓冲液。
配制磷酸缓冲盐水需要称取适量的氢磷酸盐和二氢磷酸盐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并调节pH值即可。
3.阿霉素的配制:阿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常用于细胞培养中的抗菌作用。
阿霉素的配制需要将相应的阿霉素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阿霉素溶液。
4.LB培养基的配制:LB培养基是著名的富含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常用于大肠杆菌等细菌的培养。
LB培养基的配制需要称取适量的草莓粉末、酵母粉末、纯化骨粉和氯化钠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通过高压灭菌形成LB培养基。
以上仅为常用染料性能介绍及部分常用药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验室中还有很多其他药品试剂和培养基需要进行配制或选购,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使用。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和试剂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和试剂配方染色液和试剂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
它们可以用来染色细胞、分析化合物和反应产物、诊断疾病等。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染色液和试剂配方。
1. Hematoxylin-Eosin染色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液是一种经典的组织染色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研究和诊断。
配方如下:- Hematoxylin染色液:将5 g hematoxylin溶解在100 mL乙醇中,加入2 mL盐酸和900 mL蒸馏水,最后调节pH值为5-6-酸性酒红染液:将0.5g酸性酒红溶解在100mL乙醇中。
- Eosin染色液:将0.5 g eosin溶解在100 mL乙醇中。
2. Giemsa染色液:Giemsa染色液用于染色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常用于血液学和微生物学研究。
配方如下:- Giemsa染色液:将4 g Giemsa粉末溶解在1 L蒸馏水中。
可以加入2 mL甲醇增强染色效果。
3.厌氧培养试剂:用于厌氧条件下培养微生物的试剂。
配方如下:- Thioglycollate培养基:将11.5 g thioglycollate溶解在1 L蒸馏水中,加热至溶解。
- Dithiothreitol(DTT)溶液:将1 g DTT溶解在100 mL蒸馏水中,用10 mL离心管分装,-20℃保存。
4. Bradford试剂:用于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配方如下:-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将100 mg染料溶解在50 mL浓硫酸中,加热至溶解。
再用1 L蒸馏水稀释至30%浓度。
5. Gill's胶片显影试剂:用于胶片的显影,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
配方如下:-显影溶液A:将1.5g氯化钴和1g柠檬酸溶解在200mL蒸馏水中,用0.1MNaOH调节pH值至6.4-6.8-显影溶液B:将3g溴化钾和1g柠檬酸溶解在200mL蒸馏水中,用0.1MNaOH调节pH值至6.4-6.86.RIPA裂解缓冲液:用于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提取蛋白质或RNA,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临检基础知识讲解:脱落细胞学检测常用染色法
染色是利用细胞中各种结构的生化组成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而显示不同的颜色,使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易于辨认。
常用的染色有HE、巴氏及瑞-姬氏染色,其特点如下。
1.HE染色:此法染色效果也好,只是胞质色彩不丰富,不能用于观察阴道涂片对雌激素水平测定。
优点是操作简易,试剂易配制。
2.巴氏染色:此法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色彩丰富鲜艳,胞内结构清晰,染色效果好,是细胞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女性雌激素水平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此法的缺点是操作程序复杂。
3.瑞一姬氏染色:此法适用于血片、淋巴穿刺液和胸腹水涂片。
细胞学中常用的染色体染色技术
细胞学中常用的染色体染色技术在细胞学研究中,染色体染色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染色体的形态、数量、结构等基础信息,为生物医学研究、遗传学研究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就介绍几种在细胞学中常用的染色体染色技术。
1. 常规染色技术常规染色技术是指使用各种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从而使染色体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色彩形态。
这种技术常用的染料有吉姆萨染剂、吉氏染剂、范氏染剂等,还有格尔染剂、伊红染剂、裴可染剂等。
各种染剂都有自己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例如,吉姆萨染剂可以染出静止期染色体的G带区域,利用G带标记,可以精确定位染色体上的变异点、易位点等;而吉氏染剂则可染出缺乏明显G带的常染色体和亚染色体。
通常情况下,染色后的细胞覆盖物左右会用类似凡士林油的东西来保存,以免在显微镜下撕裂。
2. 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细胞遗传学中。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配对互补的核酸形成双链结构,来检测细胞中某个特定序列的存在和位置。
在染色体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检测到重复序列、分析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寻找疾病相关的突变等。
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在基础科学还是在临床诊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用来确定癌症病因。
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在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它通过标记互补核酸的荧光探针,来观察目标分子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于定位基因、诊断疾病等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荧光染色技术与成像技术的发展,也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4. 染色体分析仪染色体分析仪是一种专门针对染色体的形态、数量、结构等特征进行检测的设备。
它通过将细胞进行消解、成串的染色体上色、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来进行染色体的分析。
通过收集显微图像,可以对染色体进行计数、形态分析、结构分析等。
染色体分析仪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染色体的基本信息,对于染色体的异常检测和诊断疾病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见细胞染色试剂简介
常见细胞染色试剂简介1、酸性品红(Acid fuchsin)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于水,略溶于酒精(0.3%)。
是良好的细胞制染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
它跟甲基绿同染,能显示线粒体。
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力。
酸性品红容易跟碱起作用,所以染色过度,易在自来水中褪色。
2、刚果红(Congo red)刚果红是酸性染料,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喝酒精,遇酸呈蓝色。
它能作染料,也用作指示剂。
它在植物制片中常作为苏木精或其他细胞染料的衬垫剂。
用来染细胞质时,能把胶制或纤维素染成红色。
在动物组织制片中用来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
刚果红可以跟苏木静作二重染色,也可用作类淀粉染色,由于它能溶于水和酒精,所以洗涤和脱水处理要迅速3、甲基蓝(Methyl blue)甲基蓝是弱酸性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
甲基蓝在动植物的制片技术方面应用极广。
它跟伊红合用能染神经细胞,也是细菌制片中不可缺少的染料。
它的水溶液是原生动物的活体染色剂。
甲基蓝极易氧化,因此用它染色后不能长久保存。
4、固绿(Fast green)固绿是酸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为4%)和酒精(溶解度为9%)。
固绿是一种染含有浆质的纤维素细胞组织的染色剂,在染细胞和植物组织上应用极广。
它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它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5.苯胺蓝(Aniline blue)是一种混合酸性染料,平常所用很难有一定的标准。
此染料一般很难溶于水,也不易溶于酒精(1.5%)。
植物制片中可与番红合用,作为组织染色;也可作藻类植物染色。
因为这种染料的成分很不一致,染色效果不易掌握。
6、苏丹Ⅲ(Sudan Ⅲ)苏丹Ⅲ是弱酸性染料,不溶解于水,呈红色粉末状,易溶于脂肪和酒精(溶解度为0.15%)。
常用70%酒精中的饱和溶液。
常用细胞染色方法
常用细胞染色方法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包括:
1.吉姆萨染色法:使用吉姆萨染料染色,可用于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形态结构。
2.荧光染色法:使用荧光染料,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的特定结构、蛋白质或核酸等。
3.伊诺金染色法:使用伊诺金染料,主要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和鉴别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4.嗜酸染色法:使用嗜酸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酸性结构和胞质。
5.嗜碱染色法:使用嗜碱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碱性结构和胞质。
6.免疫组化染色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结合,再使用染料标记抗体来观察和定位细胞内的特定蛋白质。
7.核酸染色法:使用DNA或RNA特异性的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核酸,常用于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等研究。
8.血液细胞染色法:包括委氏染色法、中日染色法等,用于观察和鉴定血液细胞
类型和形态变化。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根据需要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细胞。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1. Giemsa染色液配方:- Giemsa染色液用于染色细胞核和染色体,常用于血液细胞计数、病原体观察等实验。
- 配方:Giemsa染色液的配方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进行调整,但基本原料一般包括甲基蓝、伊苏琉斯蓝G、亚甲基蓝、酒精、非紫外吸收的甘油、磷酸盐缓冲液等。
2.范式染色液配方:-范式染色液常用于细胞和组织的常规染色,如荧光染色、光学显微镜下的染色观察等。
-配方:范式染色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染料、溶剂、pH缓冲溶液、增稠剂等。
常用的染料有荧光素、伊红、伊博蓝等;常用的溶剂有酒精、乙醚、显微镜油等;常用的增稠剂有明胶粉、琼脂等。
3.原位杂交染色液配方:-原位杂交染色液主要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的特定核酸序列,常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等实验。
- 配方:原位杂交染色液的配方会根据实验的具体目的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核酸探针、碱性缓冲液、蛋白酶K、DNase I等。
4.细胞活力染色液配方:-细胞活力染色液用于评估细胞的活力和生理状态,常用于细胞培养实验、细胞毒性测试等。
- 配方:细胞活力染色液的配方一般包括活细胞染料、死细胞染料、背景抑制剂等。
常用的活细胞染料有乙酰红、卤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等;常用的死细胞染料有丙酮溴化物(7-AAD)、EthD-1等;常用的背景抑制剂有苯甲缩醛(Sodium Azide,NaN3)等。
以上是实验室常用染色液的一些基本配方和介绍,实验者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需求进行配方选择和调整。
同时,注意染色液的稳定性、pH值的控制、操作的规范等因素也是成功进行染色实验的关键。
涂片染色常用的方法
涂片染色常用的方法涂片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涂片染色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涂片染色方法。
1. 哈里斯涂片染色法哈里斯涂片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涂片染色方法之一。
该方法使用的染色剂是吉姆萨精和伊红,可以染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同部分。
首先,将待染细胞制备成涂片。
然后,用吉姆萨精染色液涂在涂片上,使细胞核呈蓝色。
接着,用伊红染色液涂在涂片上,使细胞质呈粉红色。
最后,用水洗净并使其干燥,即可观察到染色后的细胞。
2. Giemsa染色法Giemsa染色法是涂片染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使用的染色剂是吉姆萨染色液,可以染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同部分。
该方法的步骤与哈里斯涂片染色法类似,但染色液的配方和处理时间有所不同。
Giemsa染色法染出的细胞呈紫色,细胞质呈粉红色,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 Wright染色法Wright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涂片染色方法,适用于骨髓细胞和血液细胞的染色。
该方法使用的染色剂是Wright染色液,可以染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同部分。
首先,将待染细胞制备成涂片。
然后,将Wright染色液滴在涂片上,使细胞呈深紫色。
接着,用水洗净并使其干燥,即可观察到染色后的细胞。
4. 原位杂交染色法原位杂交染色法是一种用于检测DNA序列的涂片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的染色剂是荧光标记的探针,可以与待检测的DNA序列特异性结合。
首先,将待染细胞制备成涂片。
然后,将荧光标记的探针加在涂片上,使其与目标DNA序列发生杂交。
接着,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涂片,可以看到荧光信号,从而确定目标DNA序列的存在与分布。
5. PAS染色法PAS染色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糖原和多糖的涂片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的染色剂是Periodic Acid-Schiff(PAS)反应液,可以将糖原和多糖染成紫红色。
首先,将待染细胞制备成涂片。
然后,将PAS反应液滴在涂片上,使其与糖原和多糖发生反应。
罗丹明染色皮克林步骤及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罗丹明染色皮克林步骤及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罗丹明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用于检测细胞核以及细胞内某些特定结构的存在和性质。
它以罗丹明染料为染料剂,通过染料与细胞内某些物质的特异性亲和作用,使目标物质在镜下呈现出明亮的红色或橙色。
在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研究中,罗丹明染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样本的分析和观察。
其简便的操作步骤和准确的染色结果使得罗丹明染色成为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此外,罗丹明染色还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用于检测DNA、RNA、蛋白质以及细胞膜的分布情况和数量。
因此,它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罗丹明染色的步骤及原理,并对其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讨论。
通过对罗丹明染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描述了本文的布局和组织方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1. 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概览。
2. 正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罗丹明染色步骤、罗丹明染色原理和优缺点及应用。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叙述了罗丹明染色的实际步骤、染色结果观察和该染色方法的基本原理。
3. 结论:总结了罗丹明染色步骤及原理的要点,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的组织,本文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罗丹明染色的步骤和原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应用展望。
这样的结构,既清晰明了,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1.3 目的一、目的罗丹明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罗丹明染色的步骤和原理,以及分析其优缺点和应用领域,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种染色技术。
具体而言,本文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介绍罗丹明染色的步骤: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详细的描述,向读者展示罗丹明染色的具体步骤,包括准备工作和染色过程。
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微生物染色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染色可以使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更加清晰,便于观察和研究。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
1. 革兰氏染色法(Gram染色):革兰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根据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厚的细胞壁,可以保留紫色的革兰氏染料-碘-酒精复合物,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由于细胞壁较薄,无法保留染料-碘-酒精复合物,经酒精洗涤后以褪色方式显现嫩蓝色。
2. 去瓶球菌染色法(Ziehl-Neelsen染色):该染色方法主要用于诊断结核菌感染。
结核菌具有酸酒杆菌的特征,该染色方法通过热定性进行,即将杆菌加热固定在玻璃片上。
染色液为仲子红与甲苯红的酒精醚溶液,结核菌上的脂质物质可以吸附染色液,呈现红色。
3.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采用的是接种在含有豆粉和盐的琼脂糖平板上的细菌进行。
染色液为碘酸钾和碘甘液的混合物,在细菌细胞内部染出棕色团块。
4. 吉姆萨染色法(Giemsa染色):吉姆萨染色法主要用于染色血液细胞、细菌和寄生虫等。
染色液为吉姆萨染料溶液,通过染色液和蒸馏水的混合来染色。
吉姆萨染色方法对捕获染色成分极为敏感,将蓝色碱性染料用于碱性碳水化合物和核酸材料,将红色和紫红色酸性染料用于酸性成分,如蛋白质和细胞质组分。
5. 格拉姆-韦瑞染色法(Gram-Weigert染色):该染色法用于菌体内基质和胞外多糖的特异染色。
六元蔗糖银试剂与格拉姆染色特殊染料结合,生成黑色的沉淀物,用以观察菌体内多糖地点和部位。
6.碘染色法:碘染色用于染色藻类和真菌。
该染色法主要原理是将菌丝或细胞的内部特异性细胞器染为紫黑色,以便更容易观察和研究。
7.寇歇染色法:寇歇染色法主要应用于真菌的染色,染色方法与碘染色类似,可以观察到真菌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和结构。
总结起来,微生物染色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适用于特定的微生物和研究目的。
实验十二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
实验十二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Cytochemistry stain for blood cells一、过氧化物酶染色染色原理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POX或MPO),能将底物H202分解,产生新生态氧,新生态氧可氧化四甲基联苯胶成联苯胺蓝。
联苯胺蓝自我脱氢氧化形成棕色的四甲基苯酿二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氧化纳结合,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稳定的蓝色颗粒,沉淀于细胞质内酶所在的部位。
试剂器材1.1%TMB(3,5,31,5f一四甲基联苯胶)乙醇溶液:0.1g TMB溶于100mL88%乙醇溶液中,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2.亚硝基铁氧化锅饱和溶液在少量蒸馏水中加入亚硝基铁氰晶体,至不再溶解为止,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3.1%过氧化氢溶液取30%H2021mL加入蒸馆水29mL。
4.稀过氧化氢溶液1%H2021滴,加10 mL蒸馏水稀释(新鲜配制)。
5.瑞氏(Wright)染色液。
6.新鲜涂片(骨髓或血片)、染色架、洗耳球、光学显微镜等。
操作步骤1.取0.1%TMB乙醇溶液1mL,加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10μL,溶液呈淡棕黄色,染色液应临用前配制。
2.在新鲜干燥的血片或骨髓涂片上,加0.1%TMB一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0.5mL,放置lmin,再加稀H202溶液0.7mL,吹匀,染色6min。
3.自来水冲洗,待干,用瑞氏染液复染15~20 min。
4.自来水冲洗,待干,用油镜镜检。
注意事顶1.血涂片或骨髓涂片应新鲜制作,涂片应厚薄适宜。
2.TMB配制在85%~88%的乙醇溶液中染色效果较好,勿用90%~95%乙醇,否则细胞表面蛋白质很快凝固,妨碍试剂向胞内渗入而导致染色效果差。
3.H202需新鲜配制,其浓度与加入量不能随意更改。
涂片中粒细胞看不见阳性颗粒,红细胞呈棕色或绿色,即表示H202过浓。
若H202加于血片上不产生气泡,则示无效。
4.染色液pH应为5.5。
常见细胞核荧光染料
细胞核常用荧光染料有: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DAPI、Hoechst染料、EthD III、7-AAD、RedDot1、2 等等。
透膜的染料如下:AO:具有膜通透性,能透过细胞膜,将核DNA和RNA分别染成绿色和红色,因此使细胞核呈绿色或黄绿色荧光。
EB: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在标准302nm处激发出橙红色信号。
DAPI:蓝色一种可以穿透细胞膜的蓝色荧光染料,其与DNA结合后可以产生比DAPI自身强20多倍的荧光,而与单链DNA结合无荧光的增强。
DAPI对双链DNA的染色灵敏度要高于EB和PI,荧光强度比Hoechst低,但光稳定性高于Hoechst。
Hoechst染料:蓝色一类在显微观察中标记DNA的荧光染料,最常见的两种是Hoechst33342和Hoechst33258。
这两种染料都在紫外350nm处被激发,在461nm处最大发射光附近发射青/蓝色荧光。
与DAPI相比,Hoechst33342加有乙基,具有更强的亲脂性,因此能更好的透过完整的细胞膜,并且细胞毒性更小。
RedDot 1染料:红色,超强的细胞核选择性,其光谱相似于Draq?5 和Draq?7。
RedDot?染料可被几种常见的激光激发并可在远红外区激发荧光。
RedDot? 的红色近红外荧光有效的与其他常用荧光探针区分开来。
不透膜的染料,如下:PI:不同通过活细胞膜,但却能穿过破损的细胞膜而对核染色。
PI作为红色荧光复染剂首选,PI经常与Calcein-AM或者FDA等荧光探针合用,区分死/活细胞。
EthD III、7-AAD、RedDot 2:不能透过细胞膜,但能将坏死细胞区分开来;更适合凋亡坏死实验的检测;细胞核荧光染料(PI DAPI Hoechst33342)细胞核荧光染料PI碘化丙啶(简称PI)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核荧光染色剂。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血细胞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和鉴定血细胞的类型和形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方法。
1. Wright-Giemsa染色法:Wright-Giemsa染色法是最常用的血液细胞染色方法之一、这种染色方法将混合的Wright染料和Giemsa染料使用石蜡预染、去色、上染的过程进行染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同时染色红细胞和各种白细胞,使它们的细胞器染色对比明显,从而判断细胞类型和形态。
Wright-Giemsa染色法可以显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等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2.厌氧消退染色法:厌氧消退染色法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用于鉴定和计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白细胞。
染色过程包括混合厌氧蓝染料和消退染料,与细胞成分反应,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反应得到相关信息。
3.肌酸肌酸染色法:肌酸-肌酸染色法是用于染色红细胞的方法。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染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现出淡红色或深红色。
肌酸-肌酸染色法可用于研究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4.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也是一种用于染色红细胞的方法。
它是将苏木精和伊红两种染料按特定比例混合,并与红细胞反应,使红细胞呈现出红色到紫红色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的数量。
5.鼠标血尔珠染色法:鼠标血尔珠是一种用于鼠标血细胞染色的颜料。
鼠标血尔珠染色法通过与血细胞结合,使细胞膜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用于鉴定和计数鼠标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总之,血细胞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和鉴定血细胞的类型和形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Wright-Giemsa染色法、厌氧消退染色法、肌酸-肌酸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鼠标血尔珠染色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血细胞的特征,对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活死细胞染色波长
活死细胞染色波长
活死细胞染色是一种用于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的方法,通常采用荧光染料。
不同的染料在不同的波长下发出荧光。
常见的活死细胞染色染料有以下几种:
1. 羟乙基吡啶碘化物(HO/PI): HO/PI染料组合常用于活死细胞的鉴定,荧光分别在488/530 nm的波长下激发和发射。
2. 二苯基氯化孤啉(DIOC6): DIOC6是一种用于活细胞染色的绿色荧光染料,适用于488 nm激发波长。
3. 乙锭染料(EtBr): EtBr是一种常用的核酸染料,可用于活细胞和死细胞的区分。
其在紫外光(约280 nm)下激发,发射光谱范围在450-600 nm之间。
4. 丙磺酸钠(CFDA): CFDA是一种用于活细胞染色的荧光染料,常用于评估细胞的代谢活性。
其在488 nm激发波长下产生绿色荧光。
这些染料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并且还有许多其他荧光染料也可用于活死细胞染色。
细胞核染色方法及原理
细胞核染色方法及原理
细胞核染色是生物学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用于研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常用的细胞核染色方法包括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等。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是最常见的细胞核染色方法之一。
其原理
是将标本固定后,用苏木精染料染亮细胞核,然后用伊红染料染暗胞质细胞器。
染色后的样本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
苏木精主要染色DNA,使细胞核呈现为紫红色,而伊红主要染
色胞质蛋白质,使胞质呈现为粉红色。
甲苯胺蓝染色法主要用于观察细胞核的细胞形态和染色体结构。
其原理是将标本固定后,用甲苯胺蓝染料染色,然后对其进行脱水、透明化等处理,最后用显微镜观察。
甲苯胺蓝染料可以与DNA结合,使细胞核呈现出深蓝色。
荧光染色法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核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荧光素同工异构体和DAPI等。
这些
染料可以与DNA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荧光染
色法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准确的定位信息,常用于细胞核的三维结构研究和基因表达等研究领域。
细胞核染色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要来决定,不同的染色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
细胞核染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从而揭示细胞核在生物体内扮演的关键角色。
细胞核染色原理
细胞核染色原理
细胞核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染色的原理是利用化学染色剂与细胞核内的核酸结合,从而使细胞核在显微镜下明显可见。
常见的细胞核染色方法包括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荧光染色等。
其中,伊红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其原理是将细胞样本放置在伊红溶液中,伊红染料可以与细胞核内的DNA 结合形成染色复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细胞核会显现出粉红色或红色。
甲苯胺蓝染色也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将细胞样本放置在染色剂甲苯胺蓝中,甲苯胺蓝可以与DNA结合形成蓝色的染色复合物。
这种染色方法常用于染色细胞核的DNA。
荧光染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细胞核染色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荧光染料与细胞核内的核酸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染色复合物。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细胞核会发出特定颜色的荧光,从而方便观察和定位细胞核。
细胞核染色的目的是为了使细胞核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观察和研究。
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突出某些细胞核的结构或功能,从而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多有关细胞核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细胞核的功能、生理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概述细胞化学染色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的染色,可以揭示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病变过程。
根据染色原理和目的的不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有多种分类。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是:吉姆萨染色、瑞氏染色、巴氏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和福尔根染色。
二、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1.吉姆萨染色吉姆萨染色是用于显示细胞内蛋白质和核糖体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天青、伊红、酸性品红等染料的吉姆萨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蛋白质和核糖体呈现紫红色或蓝紫色。
吉姆萨染色在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瑞氏染色瑞氏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细胞内颗粒物质的染色方法,如细胞内酶、核酸等。
该方法使用含有伊红和天青染料的瑞氏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颗粒物质呈现蓝紫色或红色。
瑞氏染色常用于病理学和血液学中的骨髓涂片检查。
3.巴氏染色巴氏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细胞内糖原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苏丹III 或苏丹IV染料的巴氏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糖原呈现红色或橙色。
巴氏染色在妇科和肿瘤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常用于检查宫颈脱落细胞中的糖原含量。
4.苏木素-伊红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是一种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苏木素和伊红染料的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细胞核呈现蓝色,细胞质呈现红色或橘黄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在病理学中广泛用于组织切片的诊断。
5.福尔根染色福尔根染色是一种用于显示DNA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品红和苦味酸的福尔根染液对细胞进行处理,使DNA呈现蓝色。
福尔根染色在遗传学和肿瘤学研究中常用作显示肿瘤细胞的DNA含量。
三、结论细胞化学染色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揭示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病变过程。
常用的五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些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在实验操作和试剂选择等方面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做细胞常用染色实验室做细胞常用的细胞固定与染色方法一、爬片前盖玻片处理方法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在进行各种染色前常需先制备成涂片。
为了保证细胞在长时间的染色过程中不从载玻片脱落,必须使其牢固贴附于载玻片上。
在载玻片上涂布一层有助于细胞黏附的物质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能促进细胞黏附的物质主要有多聚赖氨酸、铬矾明胶等,这里介绍多聚赖氨酸的涂布方法。
1、将载玻片用玻璃专用洗涤剂(如Decon)浸泡5min,间或振荡。
2、用自来水冲洗5min。
3、以1%盐酸—70%乙醇溶液浸泡5min。
4、烤箱干燥(至此即可用于普通染色)。
5、多聚L-赖氨酸(1:10溶于去离子水)浸泡5min,振荡。
6、入60℃烤箱1 h,或室温过夜干燥(用于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细胞化学)。
二、细胞固定常用方法固定细胞的目的在于把组织和细胞的原有结构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避免组织和细胞发生降解、自溶、腐败和变形等,使细胞和组织内的各种酶失去活性,防止细胞和组织的各种分子变性、解离,使细胞的化学物质和酶能准确定位,并在以后的处理和制片过程中亦不发生改变和破坏。
同时,固定还可使细胞的各部分易于着色,适于观察、长期保存和分析。
1.固定组织、细胞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选用新鲜培养物;根据检测工具、对象、目的和要求选择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2.培养物的准备和固定前处理:各种细胞培养物,如双盖片悬滴培养物、悬液培养物、单层培养物和盖片单层培养物都可作固定材料。
对双盖片悬滴培养物和悬液培养物来说,常通过离心收集细胞,PBS漂洗2~3次后,备固定制片;对盖片单层培养物来说,将盖片从培养器皿中取出后,PBS液漂洗2~3次,以洗去血清和附着于细胞表面的残渣,备固定用。
3.常用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分两类,一类是以单一化学物质配成的固定液,称简单固定液。
主要有甲醇、乙醇、甲醛、醋酸、丙酮、戊二醛、苦味酸、铬酸、重铬酸钾、氯化汞、氯化镉、四氧化锇(锇酸)。
另一类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配合成的固定液,称混合固定液。
如Mueller固定液、Flemming固液、FAA固定液、 Carnoy固定液、Rossman固定液、Altmann固定液、Bouing 固定液等。
不同的固定液对细胞的化学成分、酶类及细胞结构固定效果不同。
因此,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是达到固定目的的基础。
(1)4%甲醛-PBS:甲醛是一种气体,其饱和水溶液无色,约含40%甲醛。
在很多情况下,甲醛常常产生多聚甲醛的白色沉淀。
4%甲醛-PBS使组织变硬速度比乙醇快,并能较好地保存组织的外部形式,固定效果不受制片影响,固定材料可用苏木精和其他合成染料染色。
甲醛的穿透力较强,对组织固定均匀,能增强组织的弹性,大标本的固定和保存多用甲醛。
甲醛是染色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固定液,在冷冻切片中,甲醛作固定剂具有显著的优点。
用40%甲醛水溶液:PBS=1:9配方制备甲醛固定液。
(2)丙酮:丙酮为无色易挥发液体,用纯冷丙酮(4℃)固定细胞内酶效果较佳。
(3)乙醇:乙醇又称酒精,固定血纤维蛋白、色素、弹性纤维、细菌和白细胞等效果优良。
无水乙醇或乙醇和醋酸的混合液是固定肝糖原及肌糖原的良好固定液。
乙醇除有固定作用外,还具有硬化和脱水的作用。
作为固定用乙醇的适宜浓度为70%~100%。
乙醇的缺点是渗透力差,并使组织收缩。
(4)醋酸:常用0.3%~5%浓度的醋酸作固定剂。
醋酸能和水及乙醇、甲醇溶合,醋酸不固定蛋白质,但能固定核酸。
醋酸的穿透力很大,它对细胞的膨胀作用显著,这是由于它破坏了某些蛋白质分子的结合,所以,常用醋酸来减少其他固定剂引起的细胞收缩。
细胞学技术中,它能防止细胞收缩,并能较好地保存染色体,还能把染色质沉淀成为可染色的块状体。
(5)苦味酸:苦味酸是黄色结晶体,强酸,可溶于水、乙醇、苯和二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因水温变化而变化。
苦味酸可以沉淀白蛋白、核蛋白、球蛋白、组蛋白和核酸。
苦味酸的穿透力很慢,单独使用时,造成组织严重收缩。
它和其他药物混合配制时,可以作为蛋白质的沉淀剂,同时可避免组织收缩、硬化,而且易于染色。
所以在很多混合固定液中被广泛采用。
作固定用的最适浓度为1%。
(6)锇酸(四氧化锇):锇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不能同乙醇和甲醛混合使用。
它的挥发性很强,挥发出来的气体能固定结膜,对眼睛很有害,所以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四氧化锇是保存细胞结构的最好固定剂之一,配制时先在棕色试剂瓶中盛入50~100ml 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7.4),再将装有1g锇酸的安培瓶放人PBS中,以玻棒击碎安培瓶,摇荡使锇酸溶解,备用。
常用的固定液浓度为1%~2%。
(7)戊二醛:戊二醛对组织的渗透率高,与蛋白质反应快,能较好地保存蛋白质,对微管和膜性结构保存亦比较好,并能较好地保存糖原。
常用的戊二醛固定液配制方法列于表12-1。
表12-1 常用的戊二醛固定液配制方法(8)甲醇/醋酸固定液:甲醇:醋酸为3:1的固定液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培养细胞固定剂。
甲醇穿透力好,醋酸固定蛋白效果好,两者结合,能使固定细胞形态不变。
不仅最适用于固定染色体,而且固定的染色体适于Giemsa染色(注意:此固定液宜现用现配)。
(9)FAA固定液:此固定液适用于固定盖片单层培养的细胞,固定效果好。
配制方法:90ml 80%酒精中加5ml冰乙酸和5m140%甲醛。
(10)Carnoy固定液:Carnoy固定液是较好的非水溶性固定液,是显示细胞化学成分(如粘多糖等)时常用的固定剂,固定、保真效果好,但穿透力差,适于固定培养的单层细胞。
配制方法:60ml纯酒精加30ml氯仿和10ml冰乙酸。
(11)Bouin固定液:用于固定双盖片法培养的标本,固定30分钟后,用70%酒精褪去苦味酸黄色,如不立即染色,可将标本保存在70%酒精中。
本试剂适于固定组织细胞的糖原。
配制方法:先将75ml饱和苦味酸(100ml水中加1.2~1.4g)过滤,加入25ml福尔马林(40%甲醛,有沉淀时禁用),最后加入5ml冰醋酸,混和后存于4℃冰箱中备用。
冰醋酸最好在临用前加入。
该固定液对组织细胞穿透力较强,固定效果较好,保存的细胞结构完好。
但因偏酸(pH为 3~3.5),对抗原有一定损害。
(12)4%多聚甲醛-PBS固定液:多聚甲醛为白色固体,在50ml蒸馏水中加入4g多聚甲醛,加热至60~70℃时,边搅拌边逐滴加入2mol/LNaOH,至液体清晰透明。
用1mol/LHCl调节pH 至7.4,冷却后加入 0.01mol/LPBS液至100ml,4℃保存。
本试剂适于固定肾纤维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
三、常见的细胞染色方法1普通染色观察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Giemsa染色是观察培养细胞一般形态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把细胞作为标本保存的主要方法。
对于贴壁培养的细胞,以生长于盖玻片和塑料培养瓶壁者便于操作。
固定前先用Hanks液、PBS、BSS或生理盐水清洗培养物2次,去除妨碍染色的血清。
固定后可将盖玻片用树胶贴于载玻片上,以利操作。
对于悬浮培养细胞,须先经离心沉淀(1000r/min,10min),弃上清液后(留少量液体),将细胞悬液滴于玻片上做成涂片,冷风吹干。
1.1HE染色法1.1.1染液配制(1)苏木精染液:这里介绍鄂征(1995)改良的Mayer法。
称取0.5g苏木精,5.0g铵矾或钾矾,0.1g碘酸钠加温溶于70m1蒸馏水。
再加入30ml甘油, 2ml 冰醋酸。
混匀。
过滤后即成母液。
可长久保存。
用蒸馏水以1:20稀释即成工作液,可用很长时间。
每次染色前宜过滤,去除氧化膜。
(2)伊红染液:伊红有醇溶性与水溶性之分。
将0.5g伊红溶于100m170%乙醇或蒸馏水即成工作液。
1.1.2染色程序(1)用10%甲醛(福尔马林)固定培养物30min,或以丙酮固定15min。
(2)蒸馏水洗1次后,入苏木精染液5~10min染细胞核。
(3)入0.5%盐酸-70%乙醇溶液30~1min,脱去胞质的着色。
此时核呈紫红色。
(4)入碱性溶液碱化,使细胞核变成蓝色。
如果时间允许,最好用自来水(呈弱碱性)长时间浸泡。
也可入1%NaHCO3溶液。
此过程须不断用显微镜监视,以掌握碱化时间。
(5)蒸馏水洗1 min,去除残留的碱性溶液,否则影响伊红着色。
(6)入伊红染液30s~1 min。
(7)用梯度乙醇溶液脱水:70%、90%、95%乙醇各30s~1 min;100%(2次)各2min。
如伊红为乙醇溶液,略去70%乙醇。
(8)用二甲苯透明2次,各5min。
(9)树胶封固。
1.1.3染色结果细胞核呈紫蓝色或深蓝色,大部分细胞的胞质呈粉红色。
如果胞质内含较多核糖体(例如淋巴细胞)则亦呈蓝色。
1.2吉姆萨染色法此法可将细胞核与胞质同时染色,故便捷快速;但染液配制技术不易准确掌握,效果常不如HE染色稳定。
1.2.1吉姆萨(Giemsa)染液的配制(1)取1.5g吉姆萨粉末放入50ml甘油,置于60℃温箱,约3h后溶解。
(2)取出后倒入50ml中性甲醇,即为母液。
于棕色瓶可长久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甲醇内含醋酸,会使染液中的伊红沉淀出来,不利染色。
(3)将母液与0.1 mol/LPBS(Ph6.9~7.2)按1:9混合即成工作液。
吉姆萨染液对pH极敏感,偏酸时染色过红,偏碱时则过蓝。
所以,工作液宜现用现配,保存时间不超过48h以免被CO2酸化。
1.2.2染色程序(1)将标本用甲醇固定5~10min。
(2)入吉姆萨液染色10~15min。
可用染色缸;或将染液滴覆于标本。
(3)蒸馏水清洗,空气干燥,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
1.2.3染色结果细胞核呈蓝或蓝紫色,胞质呈色与HE染色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