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消化内镜诊疗是指通过内窥镜对消化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医疗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诊疗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已经成为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诊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设备技术的不断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诊疗的设备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目前,消化内镜的分辨率、成像质量和操作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内的病变情况,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近年来引进的高清内镜、超声内镜等新技术,使内镜检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
二、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除了诊断外,消化内镜在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许多消化道疾病已经可以通过内镜下介入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例如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PM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内镜下止血、内镜下肿瘤消融术等技术的应用,也为一些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临床应用的广泛推广随着技术的进步,消化内镜诊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目前,消化内镜诊疗已经成为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诊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所涉及的病种也越来越广泛。
除了一些常见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出血、食管肿瘤等,消化内镜诊疗还在一些新兴领域得到了应用,如胰腺疾病、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等。
内镜检查也在筛查和早期诊断消化道癌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化内镜诊疗已经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消化内镜诊疗在许多消化道疾病的诊疗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手段。
消化内镜诊疗在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设备成本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ppt课件
ppt精选版
37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38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39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0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1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2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43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ppt精选版
25
经胃镜治疗 3.食管、胃异物:经胃镜圈套、钳夹取出
ppt精选版
26
ppt精选版
27
ppt精选版
28
经胃镜治疗
4.食道、胃良恶性狭窄:球囊、探条扩张及支 架治疗
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食道恶性狭窄
ppt精选版
29
ppt精选版
30
经胃镜治疗 十二指肠支架
ppt精选版
31
内镜治疗
•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②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 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溃 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
③妇女妊娠期,曾做过盆腔手术及患盆腔 炎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慎重进行, 妇女月经期一般不宜做检查;
ppt精选版
17
④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以 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狭窄者;
⑤肝硬化腹水、肠系膜炎症、腹部大动 脉瘤、肠管高度异常屈曲及癌肿晚期 伴有腹腔内广泛转移者;
1.胆、胰管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胆总管结石:经十二指肠镜奥迪氏括约肌切 开取石术(EST)(球囊、网篮取石)
3.化脓性胆管炎及胆管阻塞性疾病:经内镜 鼻胆管引流术(ENBD)
消化道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PPT课件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 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
检查前晚进流质饮食,8点后不再进食。 检查当天禁食早餐;下午检查者,早餐可进无渣流食,禁食午餐。 肠道准备。
23
清洁肠道
1.口服药物导泻 2. 清洁灌肠
24
常用肠道清洁剂的选择和用法
15
镜下正常胃图像
16
镜下正常十二指肠图像
17
18
术后注意事项
饮食: 未行胃粘膜活检者,检查后禁水1小时,2小时后方可进食。 胃粘膜活检者,术后4小时方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检查后常见不适症状:有短暂的咽喉痛、异物感、腹胀。 镜下治疗后注意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19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消化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1
目录
一、消化道内镜简介 二、胃肠内镜检查 三、常见镜下治疗
2
一、消化道内镜简介
内镜的发展 电子内镜构造 消化电子内镜种类
3
消化道内镜发展史
消化道内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硬式内镜: 1805年—1932年 早期硬式内镜:早在1805年由德国人发明 半屈式内镜:1932年—1957年 光纤维问世 2.纤维内镜: 1957年—1983年 3.电子内镜: 1983年—至今 4.胶囊内镜: 2000年开始
目前国内常用制剂包括舒泰清、和爽、恒康正清、福静清等。 PEG是目前国内应用最普遍的肠道清洁剂,作为容积性泻剂,通过大量排
空消化液来清洗肠道,不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从而不会导致水和电 解质平衡紊乱。
26
PEG的用法:
在内镜检查前4~6h,服用PEG 等渗溶液2~3L,每10min 服用250mL,2h 内 服完。
消化内镜学知识点总结
消化内镜学知识点总结一、消化内镜学概述消化内镜学是一门以消化内镜为主要工具,通过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技术对食管、胃、肠等消化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消化内镜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
二、消化内镜学的主要内容1.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是消化内镜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胃镜、肠镜、食管镜等检查。
通过内窥镜检查,可以对消化道的黏膜进行直接观察,发现和诊断消化道疾病。
2. 内窥镜治疗:内窥镜治疗是消化内镜学的另一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黏膜下层注射、黏膜剥离、黏膜下层切除、硬化剂注射、内窥镜下止血等治疗方法。
通过内窥镜治疗,可以对消化道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3. 内窥镜下生物活检:内窥镜下生物活检是消化内镜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内窥镜采取组织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4. 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消化内镜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对于保留消化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5. 内窥镜下介入治疗:内窥镜下介入治疗是消化内镜学的新发展领域,包括内窥镜下经皮支架植入、内窥镜下静脉曲张结扎、内窥镜下黏膜下注射等介入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消化道疾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三、常见消化内镜学检查1.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消化内镜学的常规检查之一,通过胃镜可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发现和诊断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
2.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消化内镜学的常规检查之一,通过肠镜可以观察结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发现和诊断结肠炎、息肉、结肠癌等疾病。
3. 食管镜检查:食管镜检查是消化内镜学的常规检查之一,通过食管镜可以观察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发现和诊断食管炎、食管癌等疾病。
4. 十二指肠镜检查:十二指肠镜检查是消化内镜学的常规检查之一,通过十二指肠镜可以观察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消化内镜检查及相关治疗
体抗炎类等药物,视病情检查前停药7-10天; 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年老体弱患者须有家属陪同。
胃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普通检查后1-2小时可饮水进食及活动; 取活检者1-2日内进温软半流质饮食; 特殊治疗者饮食及活动遵医嘱:
消化内镜检查及相关治疗
共同学习
消化系统
组成
✓消化道:上、下消化道 ✓消化腺:肝脏、胰腺等
生理功能
✓消化、吸收:人是铁,饭是钢 ✓内分泌功能:胰岛素、血管活性肠肽等 ✓免 疫 功 能:胃肠道粘膜淋巴组织
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是多发病 和常见病;
据估计全国肠胃病患 者超过1亿;
消化道恶性肿瘤约占 所有肿瘤发病的60%, 位居第一。
胃息肉
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常见疾病
胃息肉
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常见疾病
胃癌
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常见疾病
胃间质瘤
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常见疾病
胃底静脉曲张
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常见疾病
十二指肠球溃疡
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常见疾病
十二指肠间质瘤
消化内镜下相关治疗
内镜下活检
内镜下活检
消化道出血—内镜下钛夹止血
消化道早癌—内镜粘膜下剥离切除(ESD)
ID:B847693
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
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
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
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
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
胃结石—内镜下爆破
胃结石—内镜下爆破
胃结石—内镜下爆破
胃肠镜检查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前注意事项
抽血查肝功能、血清四项、凝血四项,检查时携带 化验单;
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
目录
• 消化内镜诊断 • 消化内镜治疗 • 消化内镜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消化内镜的并发症与处理 • 消化内镜的护理与康复 • 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消化内镜诊断
诊断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 的形态、颜色、质地等,以初
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组织活检法
在内镜下钳取可疑病变部位的 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 确诊断。
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病
消化道穿孔
如严重心衰、呼吸衰竭等,内镜操作可能 加重病情。
消化道穿孔时进行内镜操作可能导致感染 等并发症。
严重脊柱畸形
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
对于严重脊柱畸形患者,内镜操作可能存 在困难。
无法配合内镜操作的患者,如精神疾病、 昏迷等。
04
消化内镜的并发症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
01
出血
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消 化道黏膜损伤出血。
细胞学检查法
通过内镜刷取或冲洗消化道黏 膜表面的细胞,进行细胞学检 查,以发现早期癌变或癌前病 变。
染色法
通过染色技术使消化道黏膜着 色,以更清晰地观察病变部位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诊断流程
患者准备
患者需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心电 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并签署知 情同意书。
麻醉与镇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 醉和镇静方式。
术后处理
观察患者情况,进行必要的护 理和药物治疗,确保患者恢复 顺利。
治疗效果评估
症状改善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是否 得到缓解或消失。
病灶消除
治疗后病变组织是否被 完全消除或明显缩小。
病理学检查
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认病 变组织的性质和治疗是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消化内镜诊疗是一种通过内窥镜技术对消化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诊疗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本文将从消化内镜诊疗的技术进展、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技术进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是内窥镜设备的改进和完善。
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消化道黏膜的细微结构,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其次是内镜操作技术的进步。
内镜操作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随着内镜医生的培训和经验积累,内镜操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使得消化道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
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内窥镜技术,如光学增强内镜、内镜超声、蓝光内镜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内镜诊疗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二、应用范围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诊疗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过去,消化内镜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胃溃疡、胃炎、胃息肉、结肠息肉等。
而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消化内镜在肝胆胰等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内镜超声技术可以用于观察胰腺、肝脏和肠道的肿瘤、囊肿等病变。
内窥镜止血、肿瘤粘膜下切除术(ESD)、黏膜剥离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消化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消化内镜诊疗还将继续发展并完善。
内镜设备和技术将继续向高清晰、多功能、微创、精准的方向发展。
内镜成像技术和系统将继续改进,成像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内镜的功能将进一步扩大,可以实现更多的诊断和治疗功能。
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将继续扩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内镜将会在更多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如内镜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慢性病的管理等。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消化内镜诊疗是一种通过内窥镜检查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方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疗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诊疗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消化内镜诊疗的定义、发展历程、技术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和应用。
一、消化内镜诊疗的定义消化内镜诊疗是指通过内窥镜检查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一种医疗技术,包括胃镜、肠镜、胆道镜等。
消化内镜检查可通过摄像头系统在屏幕上显示内镜检查的整个过程,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的情况,从而及时发现疾病病变。
消化内镜治疗则是在内镜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包括取活检、病变切除、止血等。
消化内镜诊疗具有创伤小、效果明显、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成为诊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消化内镜诊疗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消化道内窥镜是由日本医生发明。
随着医学影像学、光学显微镜技术和内镜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诊疗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及。
1980年代,国外医学界先后开展了内镜手术、超声内镜等技术研究,丰富了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内容,使其更适应了疾病诊疗需要。
1990年代,国内外医学界相继开展了消化道镜下微创手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消化内镜诊疗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随着内镜成像技术、内窥镜设备和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和改进,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
1. 内镜成像技术的发展内镜成像技术是消化内镜诊疗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发展对消化内镜诊疗的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内镜成像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光学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和断层成像内镜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内镜检查的诊断准确度。
光学放大内镜可以放大数十倍,可以观察到不同组织的微观结构和细胞形态,为早期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染色内镜则可以通过染色液将病变区域染色,有助于提高病变区域的辨识度,提高了内镜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断层成像内镜可以利用声波或光波的特性,对病变组织进行断层成像,直观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和范围,为内镜检查和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消化内镜的发展消化内镜从硬质内镜到纤维内镜最后发展到电子内镜。
目前电子内镜新技术层出不穷。
超声内镜系统。
1980年美国首次报道应用超声与普通内镜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开创了超声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此后超声内镜器械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超声内镜检查以及镜下介入治疗是消化内镜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胶囊内镜。
最早由以色列开发研制,形如胶囊,属一次性用品,含有闪光装置和摄像传感器。
吞服后通过整个消化道,所拍摄的图像经腹部的遥控接收器存于电脑加以分析。
胶囊内镜则随粪便排出。
胶囊内镜对小肠检查价值较大,患者痛苦少,由中国学者发明的磁控胶囊内镜,可以实现全消化道的观察、诊断。
放大内镜。
1990年代,日本Olypus公司和Fujinon公司先后开发出放大内镜。
其工作原理是在内镜头端接近目镜的地方安装可以移动的凸镜,能将局部病变黏膜放大10~100倍,可观察到胃小凹和结肠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特征。
放大内镜结合色素内镜技术,更有助于提高小癌灶、微小癌灶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其他还有例如小肠内镜、磁控胶囊内镜、放大内镜等;不管是哪一种内镜,其主要的诊断价值在于: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率:放大内镜、色素内镜、共聚焦内镜等。
消化道肿瘤及早癌临床定义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包括大肠癌,胃癌,食道癌,早期的这些肿瘤。
对于不同的消化道早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早期的食道癌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在内镜下进行一个微创的切除,在内镜下把黏膜切除,从而避免切伤患者的食道,创伤比较小,也可以重建上消化道,这是早癌的处理方法。
上消化道内镜的检查:术前准备很重要,术前常用药有:祛粘剂:得佑(链霉蛋白酶颗粒),比较贵。
一般用2支糜蛋白酶加5ml西甲硅油加1克碳酸氢钠配成50ml,检查前15-30分钟口服加在床上不停地变换体位,比德佑便宜,效果很好。
也可以用来检查中冲洗。
局麻除泡剂:达克罗宁。
《消化内镜诊治》课件
• 消化内镜概述 • 消化内镜检查技术 • 消化内镜治疗技术 • 消化内镜的并发症与预防
• 消化内镜的护理与保养 • 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消化内镜概述
消化内镜的定义与作用
消化内镜定义
消化内镜是一种医学诊断和治疗 方法,通过内镜观察消化道内部 情况,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 病。
03 消化内镜治疗技术
息肉切除
息肉切除是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常 见技术,主要针对肠道、胃等器
官内的良性肿瘤进行切除。
切除方法有多种,如高频电凝切 除、激光切除等,根据息肉大小 、位置及性质选择合适的切除方
式。
切除后需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 息肉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干净。
消化道狭窄扩张与支架置入
当消化道因各种原因导致狭窄 ,影响食物通过时,可采用扩 张或置入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 。
VS
润滑保养
使用专用润滑剂对内镜进行润滑保养,保 持其灵活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内镜操作中的护理配合
协助医生
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协助医生调整内镜角度、保持内镜清洁、及时更换内镜等。
监测患者
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
06 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与研发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扩张方法包括球囊扩张和机械 扩张,可针对不同狭窄部位及 程度选择合适的扩张方式。
支架置入主要用于长期缓解狭 窄,一般选用自膨式金属支架 。
内镜下止血
内镜下止血主要用于消化道溃疡、炎 症等引起的出血。
内镜下止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 点,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之 一。
止血方法包括药物喷洒、电凝、激光 照射等,根据出血部位、程度及病因 选择合适的方法。
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ppt课件
肠外压迫; (8)有上腹症状,但常规检查未能证实有
胃、十二指肠、肝脏病变而疑有胆道、胰 腺疾病。
.
36
ERCP禁忌症
若病人存在下列情况时则不宜采用ERCP检查: (1)有上消化道梗阻,内镜不能进入十二指肠
降段者; (2)碘过敏者; (3)有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上消化内镜检查
⑤腹部包块,尤其下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 者;
⑥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
⑦结肠切除术后,需要检查吻合口情况者; ⑧需行结肠腔内手术、激光治疗者,如结
肠息肉切除术。
.
16
禁忌症:
①肛门、直肠有严重的化脓性炎症,或疼 痛性病灶,如肛周脓肿、肛裂。
②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 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溃 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
.
29
.
30
经胃镜治疗 十二指肠支架
.
31
内镜治疗
• 经十二指肠镜镜治疗
1.胆、胰管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胆总管结石:经十二指肠镜奥迪氏括约肌切 开取石术(EST)(球囊、网篮取石)
3.化脓性胆管炎及胆管阻塞性疾病:经内镜 鼻胆管引流术(ENBD)
4.胆总管良恶性狭窄:经内镜金属、塑料支 架置入引流术
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
.
1
消化内镜在我国推广应用已有近40年 历史。现已普及到广大乡村医院,极大地 提高了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近些年来, 内镜下息肉摘除、粘膜大活检、食道静脉 曲张的硬化、结扎,支架置入,以及 ERCP基础上的鼻胆管引流、乳头切开、 网篮取石、胆胰管支架等治疗技术也已广 泛应用 。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操作步骤分级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操作步骤分级1.诊断技术1.1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1.1.1 操作步骤1.空腹准备: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水,术前2小时禁止吸烟。
2.患者准备:让患者脱掉上衣,并穿上医疗服。
让患者侧卧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
3.局部麻醉:喷洒表面麻醉剂。
4.内镜插入:将内镜插入口腔,通过咽喉,进入食管、胃。
5.检查过程:内镜逐段检查食管、胃,观察黏膜情况。
6.内镜取出:患者咳嗽,内镜插管退出。
1.1.2 注意事项患者在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疾病史等。
检查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1.2 结肠镜检查1.2.1 操作步骤1.空腹准备: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2小时禁止吸烟。
2.患者准备:让患者脱掉上衣,并穿上医疗服。
让患者侧卧位,双膝屈曲。
3.局部麻醉:喷洒表面麻醉剂。
4.结肠插管:将结肠镜插入肛门,逐段检查直肠、乙状结肠、回盲部等。
5.检查过程:检查结肠是否有异常,观察黏膜情况。
6.结肠镜取出:患者深呼吸,结肠镜慢慢退出。
1.2.2 注意事项结肠镜检查前,需清洁肠道,采用泻剂进行肠道清洗。
术前需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疾病史等。
结肠镜取出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2.治疗技术2.1 活检技术2.1.1 操作步骤1.确定活检部位:根据病变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活检技术。
2.局部麻醉:喷洒表面麻醉剂。
3.活检器具准备:准备活检钳、刷子、抹片等。
4.活检操作:先取活检样本,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2.1.2 注意事项活检前,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症状及必要的风险。
活检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及时处理。
2.2 激光治疗2.2.1 操作步骤1.激光设备准备:确保激光设备工作正常。
2.确定治疗部位:根据病变情况确定治疗部位。
3.激光治疗:将激光设备对准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2.2.2 注意事项激光治疗前,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症状及必要的风险。
激光治疗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原则。
3.总结本文档对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进行了目录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各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带你探秘消化内镜
带你探秘消化内镜消化内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它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镜治疗包括胃镜、结肠镜、胆道镜和胰腺镜等,通过将一根柔软的管子(内镜)插入口腔或肛门,进入消化道内部进行检查,可以检查消化道内部的病变,如溃疡、息肉、炎症、出血等,并进行组织活检、切除病变等治疗操作,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消化道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将围绕消化内镜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述,报道如下。
一、消化内镜类型(1)胃镜是一种通过口腔插入食管和胃的内窥镜,可以检查胃部的内部情况,包括黏膜病变、溃疡、肿瘤等,胃镜检查通常需要患者空腹,医生会在患者口腔内喷上麻醉剂,然后将内窥镜插入食管和胃中,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观察胃部的内部情况,并进行组织活检和切除病变组织等治疗。
(2)结肠镜是一种通过肛门插入结肠的内窥镜,可以检查结肠内部情况,包括息肉、炎症、肿瘤等,结肠镜检查通常需要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将内窥镜插入结肠中,在检查结肠的内部情况。
二、消化内镜的价值(1)诊断价值:消化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常见,包括食管炎、胃溃疡、胃肠道出血、结肠癌等,消化内镜检查提供了一种直接观察和诊断这些疾病的方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情况,对消化道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早期发现。
例如,胃镜可以检查胃部病变,结肠镜可以检查结肠病变,内镜超声可以检查胆道和胰腺病变等。
(2)治疗价值:消化内镜治疗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黏膜,对消化道疾病进行治疗。
例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以治疗早期胃癌、食管癌等,内镜下止血术可以治疗消化道出血等。
同时,消化内镜检查不仅可以观察病变区域,还可以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评估,这对于确定病变性质、分级分期、指导治疗方案以及评估疗效等方面非常重要。
(3)预防价值:消化内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消化道疾病,及时进行治疗,从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例如,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避免胃癌的进一步发展和转移。
消化内镜的种类和用途
消化内镜的种类和用途消化内镜是一种现代医学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
它通过将一根柔软的管状镜子插入患者的口腔或直肠,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的内部结构,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操作。
消化内镜的种类和用途非常多样化,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需要,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消化内镜进行操作。
消化内镜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检查和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
它由一根柔软的管状镜子和相关的光源、摄像器材以及操作工具组成。
通过插入患者的口腔或直肠,消化内镜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的内部结构,并进行病灶的诊断和治疗。
一、消化内镜的基本原理消化内镜通过光学成像和操作功能来实现对消化道内部的观察和处理。
消化内镜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光学系统:光学系统是消化内镜的核心部件,用于采集和传输图像。
它包括灯源、光导系统、物镜和目镜。
灯源提供光线,光线通过光导系统传输到物镜,物镜对光线进行聚焦,并将其传送到目镜上。
医生通过目镜观察图像,从而实现对消化道内部的检查。
2.摄像系统:现代的消化内镜一般都配置了数字摄像系统,用于实时记录和显示消化道内部的图像。
摄像系统通常包括CCD芯片、镜头、信号转换器和数据传输装置等部件。
摄像器材位于内镜的末端,可以拍摄高质量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连接的显示屏上,供医生观察和分析。
3.操作通道:消化内镜上还设有一个或多个操作通道,用于插入各种工具进行治疗操作。
这些操作通道通常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耐受插入和移动操作工具的力度。
操作通道的数量和大小根据不同的内镜类型而有所差异。
4.组织采集工具:消化内镜配备了各种用于活组织采集的工具,如活检钳、刷子、针吸器等。
这些工具可以通过操作通道插入消化道内,帮助医生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5.治疗工具:部分消化内镜还可以配备一些用于治疗和手术操作的工具,如电凝刀、切割线圈等。
这些工具可通过操作通道插入消化道内,帮助医生进行病灶切除、止血等治疗操作。
除了上述主要组成部分外,消化内镜还包括一些附属部件,如水冲洗系统用于清洗镜头和消化道表面;吸引装置用于吸取液体和异物;控制台用于操作内镜和显示图像等。
深入理解消化内镜的应用
深入理解消化内镜的应用1. 引言消化内镜是一种通过自然腔道(如口腔、食管、胃、肠等)进入体内进行观察和治疗的医疗设备。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在诊断和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消化内镜的应用,包括其工作原理、种类、适应症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消化内镜的工作原理及种类2.1 工作原理消化内镜主要包括光源、成像系统、送气和水系统、操作器械等部分。
在检查过程中,内镜从口腔插入,通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自然腔道,到达检查部位。
内镜前端装有微型摄像头,将图像传输至显示器。
医生通过观察图像,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2.2 种类(1)纤维内镜:采用光纤技术传输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亮度。
但其直径较大,插入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一定不适。
(2)电子内镜:采用电子技术传输图像,具有较小的直径和更高的图像质量。
电子内镜可分为软性内镜和硬性内镜两种,软性内镜适用于胃肠道检查,硬性内镜适用于呼吸道、尿道等部位的检查。
(3)胶囊内镜:是一种无线内镜,患者口服后,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自主运行,对病变部位进行拍摄。
胶囊内镜无需插入操作,减少了患者的不适,但其图像质量和操作性相对较低。
3. 消化内镜的适应症消化内镜适用于以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等。
(2)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结肠炎、结肠癌等。
(3)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4)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等。
(5)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
(6)其他:如胃肠道寄生虫病、胃肠道息肉等。
4. 我国消化内镜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消化内镜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内镜设备和诊疗技术不断更新。
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无痛内镜检查,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我国在消化内镜治疗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如内镜下黏膜下肿瘤剥离术、内镜下胆道结石取出术等。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化内镜的普及率和诊疗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
消化内镜诊疗的进展消化内镜诊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医疗技术,主要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该技术主要通过内镜器械进入消化道进行操作,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进行检查和治疗。
目前,消化内镜诊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不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
以下将从技术进展、诊疗范围和疗效提升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技术进展1.高清内镜技术高清内镜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主要是通过改进内镜镜头和电视监视器的分辨率,使临床医生能够更为清晰地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2.光学共聚焦内镜技术光学共聚焦内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技术,通过在内镜中加入激光光源和共聚焦显微镜,可以高精度地观察组织细胞结构和显微级别的病理变化,对于癌前病变的检测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内镜切除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和有效的治疗技术,可以针对肿瘤、息肉等病变进行内镜下切除,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目前,内镜切除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早期消化道癌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二、诊疗范围消化内镜诊疗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出血病变的位置和程度,通过内镜下控制出血点或直接止血,对于急性和慢性出血的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
2.肿瘤和息肉的诊断和治疗内镜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内部病变的形态和组织状态,对于早期病变进行内镜下识别和治疗,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内镜可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变化,诊断炎性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炎、结肠炎等,同时也可以进行直接清洗和靶向治疗。
4.内窥镜下的胆道和胰腺疾病治疗内镜可以通过经口内窥镜入胆道及胰管,对胆管结石、胆囊息肉及胰腺疾病等进行直接诊疗,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三、疗效提升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诊疗效果也在不断提升。
例如:1.针对早期肝癌的诊治成功率持续提高,内镜下切除更成为治疗首选。
2.在消化道黏膜手术中,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内镜下下皮膜剥离、粘膜削薄等已逐步成为常见治疗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内镜
直肠上段微小进展期癌,直径约0.9 cm,左图为普通内镜 图像,中图为黏膜染色后,右图为经放大内镜放大70 倍的 图像,可见正常腺管开口完全消失,呈无结构的VN 型pit 结构。
早期大肠癌多为Ⅲ ~Ⅴ型表现。 大肠癌表面型(Ⅱ型),尤其是表面凹陷型 (Ⅱc)病变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
某女,39岁。反复解黑 便1年余。多次肠 镜、胃镜未见异常。胶 囊内镜示近屈氏韧带空 肠息肉样病变伴活动性 出血。
小肠血管扩张
某女,40岁,反复 腹部闷痛伴中、低 热半年余。胃镜、 B超未见异常;小 肠钡透示慢性小肠 炎;结肠镜示回肠 未段、升结肠溃疡; 胶囊内镜示空肠未 段、回肠多发性纵 行溃疡,提示CD。
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治疗 1.喷洒止血术 2.注射止血术 3.金属钛夹止血术 4.氩离子电凝止血术 5.电凝止血术 6.微波止血术 7.光凝止血术
喷洒止血术
一、适应症:
1.局限性的较表浅的出血 2.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3.内镜下粘膜活检术后及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二、禁忌症:
1.弥漫性粘膜病变 2.巨大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出血 3.应激性溃疡 4.滋养动脉破裂出血
共聚焦激光内镜
可在体内及时发现 病灶,于这项技术具 备了观察体内活组织 的能力,所以可以“ 有的放矢”而非随机 地进行活检,从而在 需要进行常规活检时
能提供更准确地检样
共聚焦激光内镜
那些特征不明显的 扁平腺瘤、尤其是患 Barrett食管病、溃疡
普通内镜图片黏膜改变不可见
性结肠炎的患者群体 早期病变的监控提供 极大的帮助
加,使得它们与正常组织相比要吸收更多的荧光。
荧光内镜
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
类型 形态 工藤pit I 分型 (结直肠 II 黏膜 IIIs 隐窝 IIIL 形态 分型) IV
V
特点
星型或乳头状
临床意义
炎性或增生性 病变
圆形(正常pit) 正常粘膜
管状或圆盘状, 腺瘤性病变 比正常pit小 管状或圆盘状, 腺瘤性病变 比正常pit大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硬化剂治疗
栓塞治疗术
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
内镜粘膜切除术(EMR)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粘膜下肿瘤尼龙绳结扎治疗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 图为结肠一长蒂息肉,先用钛夹夹闭长蒂, 再行圈套电切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 图为结肠一亚蒂息肉,直接行圈套电切
内镜粘膜切除术(EMR)
A B C A:常规内镜下病变黏膜呈弥漫性损害,黏膜广泛糜烂及大量渗出; B:染色后放大观察见黏膜表面正常隐窝结构完全消失,隐窝广泛破 坏并融合呈纵横交错的筛网状结构; C:进一步放大观察见破坏的隐窝内有坏死组织及纤维样渗出物。
放大内镜
早期大肠癌放大内镜观察,肿瘤表面pit 排列不规 则,部分区域pit 结构消失,呈现VI 型pit 结构。 本例行EMR 切除,病理示黏膜内癌。
共聚焦显微内镜图片 疑似Barrett食管 食管腺和柱状上皮上覆有 一层绒毛结构
共聚焦显微内镜图 片显示出由上皮柱状细胞 病变而来的杯状细胞 证实了Barrett食管病
总结
共聚焦内镜 ~1000X 可见隐窝细胞结构
常规内镜 ~10X 无显微细节
放大内镜 ~100X 可见隐窝
治疗内镜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二、禁忌症:
1.大于2mm直径的动脉性出血 2. 溃疡大穿孔合并出血 3.弥漫性粘膜出血
三、器械:
各种类型金属夹
Dieulafoy病金属钛夹止血术
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
1.曲张静脉套扎术 2.硬化剂治疗:
1%乙氧硬化醇、5%鱼肝油酸钠
3.栓塞治疗术:
组织粘合剂N-J基-α-腈基丙烯酸酯
曲张静脉套扎术
沟槽状,分支状,绒毛状腺瘤 或脑回样 不规则(VI)或无 结构(VN) 粘膜下癌或进 展期癌
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
A B C A: 正常横结肠黏膜常规内镜观察; B:黏膜染色后局部放大40 倍观察,见正常I型pit 结构; C:黏膜染色后放大100倍观察,见正常I型pit 结构。
放大内镜
染色内镜进展
窄带内镜(NBI) 窄带内镜(NBI)通过对内镜光源的改进,无需喷洒染 料即可获得与色素内镜相同的诊断能力,便捷省时, 可成为鉴别结直肠息肉性质的新的内镜检查方法。 NBI借助波长分别为500 nm、445 nm和415 nm的窄谱光源,获得240 μm、200 μm和170 μm黏膜深度的图像,并由于血红蛋白在415 nm处 的最大吸收值使黏膜血管网呈现为清晰的棕色。 NBI检查仅需在2种光源间转换,用时不过1秒钟,且 无需喷洒色素,鉴别息肉性质的有效性与色素内镜 相同,且高于普通肠镜检查。
发展历史
1948年 Benedict在胃镜镜身内安装了活检通道,进一步 提高了胃镜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治价值 1957年 Hirschowitz 和他的研究组制成世界上第一个用 于检查胃、十二指肠的光导纤维内镜,使消化内镜提高到
一个新水平,标志着现代消化内镜技术的诞生
发展历史
1983年 美国Welch Allyn公司 研制并应用微型图像传感器代 替了内镜的光导纤维导像术,宣 告了电子内镜的诞生,实现了内 镜发展史上又一次飞跃
三、器械及药物:
注射针、1:10000肾上腺素、无水酒精、凝血酶、1%乙氧硬化醇
内镜下注射药物
金属钛夹止血术
一、适应症:
1.急慢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直肠孤立性溃疡出血 2.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3.Dieulafoy病变出血 4.非门脉高压性胃底静脉瘤并急性大出血 5.肿瘤出血——血管残端可见性出血 6.结肠憩室出血 7.内镜治疗后出血 8.带蒂息肉切除前预防出血 9.直径小于0.5cm的穿孔并出血
超声内镜
在内镜前端安装发射超声波的振子的“超声内 镜”,这样就不仅仅是对消化道的黏膜表面,对 黏膜表层以下的状态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了
内镜超声引导下治疗术
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囊肿引流术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术 1.内镜超声引导注射肉毒杆菌毒素 2. 内镜超声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术 3. 内镜超声下的肿瘤治疗
一、适应症
1.对常规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病例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诊 断 2.切除消化道扁平息肉、早期癌和部分来源于粘膜肌层和粘 膜下层的肿瘤
二、操作方法:
1.息肉切除法:即粘膜下注射-切除法 2.透明帽法 3.套扎器法 4.分片切除法
基 本 方 法
结肠息肉EMR术:结肠扁平状息肉,先行黏膜下注射去甲肾上 腺素生理盐水美兰液使息肉基底部隆起,再电切,息肉整体送 检
四、剥离 五、创面处理
A.胃镜下见一浅表凹陷性早期胃癌(活检证实为高分 化腺癌)
色素内镜-碘染色
原理:正常食管 的鳞状上皮中含有 糖原,与Lugol溶 液中的碘单质反 应后呈棕色。胃 柱状上皮和食管 肿瘤中不含糖原 ,不被染色
色素内镜-靛胭脂染色
1.是对比染色剂 2.多用于结肠, 有利于检出平 坦及凹陷型病 变 3.用于溃疡性结 肠炎
色素内镜-靛胭脂染色
乙状结肠颗粒均一型侧向发育型肿瘤,左图为常规内镜照 片,右图为0.4%靛胭脂染色后照片,可见病变边缘清晰, 表面呈均匀细颗粒状。
窄波内镜
NBI内镜在胃早癌诊断中应用
正常粘膜 胃体 胃窦
胃体型黏膜 主要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其MV结构典型表现为蜂窝状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深褐 色封闭的多角形线样)和清楚的集合小静脉(暗绿色树枝样血管),中央是卵圆形的 深色的腺管开口,腺管开口边缘是浅色的腺管边缘上皮,两个腺管开口之间为中间部 分。正常胃体和胃底黏膜MV和MS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胃窦型黏膜 存在于胃窦,为中央螺旋形深褐色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外围为线样或网格样浅 色的腺管边缘上皮,腺管边缘上皮之间看不到明确的深色的腺管开口结构,也见不到 明显的集合小静脉,腺管边缘上皮之间为中间部分。同样,正常胃窦黏膜的MV和MS 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NBI内镜在胃早癌诊断中应用
慢性胃炎发展至胃癌过程中重要一步为出现肠上皮化生, NBI内镜下观察:粘膜上皮表面出现浅蓝色棘状结构。 NBI识别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3%。
白色不透光物质(WOS)
可鉴别腺瘤和高级别瘤变/胃癌
荧光内镜
原理:人体病变组织与其相 应的正常组织相比,组织的 物理和化学特性都发生了变 化,因此对应的自体荧光光 谱在荧光强度、峰位位置、 峰值变化速率和不同峰值之 间的比值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反映了病变组织的特异性。 当激光照射在黏膜下组织结构的荧光物质上时,荧光就被激发 出来。而早期癌症和癌变前期病灶处黏膜厚度和血管密度的增
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
诊断内镜
发展历史
1868年 德国人Kussmaul受到艺人吞剑表 演的启发,将一根直的金属管放入人的胃内 来观察胃腔,试制出第一台硬质管式内镜
发展历史
1932年 Wolf和Schindler合作研制成功真 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半曲式胃镜,定名为Wolf - Schindler 式胃镜,它的创制开辟了胃镜 检查术的新纪元
内镜的结构与技术
消化内镜系统主要分为电子内镜 和观测系统(彩色监视器、中央 处理器、光源装置)两大部分
内镜技术的改进
清晰度增高 超细内镜 硬度可变 放大
电子胃肠镜
正常胃镜检查
食管炎
食管病变
食管溃疡、异物
食管癌
胃内病变
胃镜检查
胃溃疡
胃内异物
胃癌
十二指肠病变
正常结肠镜检查
小肠息肉
小 肠 多 发 黄 色 瘤 ( 以 空 肠 多 见 )